经颅多普勒在脑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在脑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一、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冬,杜玉民,李春晖,田春辉,袁宇[1](2021)在《脑氧监测仪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脑监测设备逐步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救治率。理想的脑监测设备应具备无创、定位准确、价格相对低廉、可进行连续性监测等特点。其中,脑氧监测仪可床旁、无创、及时、连续监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诊疗手段,从而为其制订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王雪[2](2021)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效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在我国多发,根据AIS患者的发病时间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选择机械取栓这一血管再通治疗手段对其进行救治,机械取栓治疗后颅内外血管的连续监测对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预防卒中再发作至关重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无创、价廉、易操作,与既往TCD研究相比,我们选择的研究人群为早期不能判断预后的患者,期望得出可利用TCD检查指标评估此类AIS机械取栓患者远期预后的结论,同时研究各监测指标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在日后临床工作中更有针对性的关注TCD监测指标变化情况,为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的治疗及评估依据。方法:选择分析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3例序贯入组,排除7例施行外科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排除13例术后病情显着恶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最后纳入患者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基线资料,临床资料涵盖患者入院及治疗后9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治疗后72小时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情况;基线资料涵盖患者住院当时年龄、性别、既往或目前是否存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利用TCD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第1天、第7天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the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同时记录脑缺血溶栓血流(thrombolysis in brain ischemia,TIBI)分级、侧支代偿情况,并计算责任血管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5%为预后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5%为预后不良,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了解上述指标与AIS机械取栓患者病情预后的相关性。将PI值分为三组(≤1.1、1.1~1.2、≥1.2),研究PI值与症状性脑出血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1)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第1天大脑中动脉EDV、第7天大脑中动脉EDV、TIBI分级、PI、高脂血症、吸烟与AIS机械取栓患者90天时病情预后明显相关(P<0.05)。(2)AIS机械取栓患者24小时TIBI分级2~5级与90天时预后改善明显相关(P<0.05,OR=12.911,95%CI 2.685-62.089)。(3)PI值越高,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通过TCD测量所得EDV、TIBI分级、PI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90天时预后明显相关,24小时TIBI分级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EDV增快、TIBI分级高、PI值低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预后改善。

刘红阳[3](2021)在《不同麻醉深度对脑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脑循环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n=80),年龄为30~50岁,体重指数(BMI)20~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n=40):A组(维持麻醉深度BIS值55-60)和B组(维持麻醉深度BIS值40-45)。两组均使用相同麻醉药物及方法行全麻诱导及维持,术中使用微量泵以不同速率泵注丙泊酚使其达到不同麻醉深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基础状态时(T0)、达到预设麻醉深度时(T1)、手术30min时(T2)、手术1h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Glu)、脑血流平均峰值流速(Vmean)与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1.麻醉深度对MAP、HR的影响。在A组,MAP、HR在T1时降低,T2、T3时逐渐升高,T1时<T0时(P<0.05),T2时<T0时(P>0.05),T3时>T0时(P<0.05),T3时>T2时(P<0.01);在B组,MAP、HR在T1时降低,T2、T3时逐渐升高,但均低于T0时(P<0.05),T3时高于T2时(P>0.05)。组间比较,T0时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时B组低A组(P<0.05)。2.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在A组,T0时至T3时,Glu逐渐升高,T1时>T0时(P>0.05),T2时>T0时(P<0.05),T3时>T0时(P<0.01),T3时>T2时(P<0.05);在B组,Glu在T1时降低,T2、T3时逐渐升高,T1时<T0时(P<0.05),T2时>T0时(P>0.05),T3时>T0时(P<0.05),T3时>T2时(P>0.05)。组间比较,T0时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时B组低于A组(P<0.05)。3.麻醉深度对Vmean、PI的影响。在A组,Vmean与PI在T1时降低,T2、T3时逐渐升高,T1时<T0时(P<0.05),T2时>T0时(P<0.05),T3时>T0时(P<0.01),T3时>T2时(P<0.05);在B组,Vmean与PI在T1时降低,T1时<T0时(P<0.05);T2、T3时逐渐升高,但均低于T0,T2、T3时与T0时有显着差异(P<0.05),T3时高于T2时(P>0.05)。组间比较,T0时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时B组低于A组(P<0.05)。结论:1.加深麻醉可降低脑血流量及颅内压,使脑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2.麻醉药对心血管功能和应激反应的抑制可能影响脑循环。

李景景[4](2021)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血流速度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为诊断血管狭窄的确诊标准,制定出TCD在诊断不同程度MCA狭窄的血流速度的最佳临界值,探讨评估血管狭窄的其他指标。方法:收集于2019年6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有症状住院患者,完善TCD与DSA检查者。根据DSA血管狭窄程度将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收集双侧MCA、MCA狭窄远端、ACA、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 MFV)、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 PI),频谱形态、声频。各组间PSV、EDV、MFV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确定MCA不同程度狭窄最佳临界值。将闭塞患者血管狭窄分为两组,闭塞侧和健侧,记录MCA闭塞侧MCA的PSV(aMCA),闭塞侧MCA与同侧ACA的PSV比值(MCA/iACA)、闭塞侧与同侧PCA的PSV(MCA/iPCA);健侧MCA与同侧PCA、ACA的PSV比值(MCA/iACA、MCA/iPCA),两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MCA、MCA/iACA、MCA/iPCA在PSV、PI间的差异。结果:收集151例患者,其中男性135例(89.4%),女性16例(10.6%),平均年龄(58±10)岁。TCD与DSA间隔时间≤2天。302支血管中正常血管162支(53.6%),轻度狭窄57支(18.9%),中度狭窄14支(4.6%),重度狭窄42支(13.9%),闭塞20支(6.6%),其中MCA M2段存在狭窄共7例。各组间血流速度参数(PSV、MFV、EDV)存在显着差异(P<0.05)。TCD在诊断MCA轻度狭窄的血流速度临界值分别为PSV>149cm/s时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0.984、93.0%、97.5%、93.0%、97.5%)、MFV>89cm/s时(0.968、93.0%、93.8%、84.7%、97.6%)。轻中度狭窄血流速度指标临界值PSV>215cm/s(0.997、100%、98.3%、93.3%、100%)、MFV>139cm/s(0.920、85.7%、98.3%、92.3%、96.6%)。中重度狭窄血流速度指标临界值PSV>275cm/s(0.910、85.7%、85.7%、94.7%、66.7%)、MFV>174cm/s(0.937、90.5%、85.7%、95.0%、75.0%)、PSVst/PSVdis>2.65(0.872、83.3%、100%、100%、66.7%)。重度狭窄频谱形态改变明显,有涡流、湍流、短弧线、频谱上界包络不清等。MCA慢性闭塞诊断:闭塞侧与健侧的MCA、MCA/iACA、MCA/iPCA的PSV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闭塞侧MCA的PSV慢于同侧大脑前动脉、后动脉、健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侧各参数间的PI值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TCD在诊断MCA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TCD可准确性区分正常与狭窄的MCA,并区分不同程度狭窄。(2)TCD在评估MCA轻度狭窄的诊断为PSV>149cm/s、MFV>89cm/s;在评估中度狭窄的诊断为PSV>215cm/s、MFV>139cm/s;在评估重度狭窄的诊断为PSV>274cm/s、MFV>174cm/s、PSVst/PSVdis>2.65。(3)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频谱形态改变越明显。轻度狭窄中以频窗填充为主,少数为正常层流频谱;中度狭窄以涡流、湍流为主;重度狭窄时出现涡流湍流并存、频谱上界包络不清、短弧线等频谱形态改变。(4)一侧MCA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侧MCA,同侧ACA、PCA,提示MCA存在极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可能。

韩峰[5](2020)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2016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患者28例以及同时期的无脑血管痉挛的脑损伤患者28例,其中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流速度、不同时期搏动指数PI方面的差异,同时调查分析观察组患者不同GCS评分VMCA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1d、5~7d、14d的血流速度分别为90.46±5.92、156.38±12.75、94.59±5.87,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d、3d、5d、7d、14d搏动指数PI分别为(0.80±0.26)、(1.00±0.18)、(1.13±0.21)、(1.05±0.20)、(0.9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13~15分、9~12分、≤8分的VMCA检查结果为72.25±8.36、100.25±3025、145.63±2.36.两组数据的差值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的T值分别为13.6798、10.0239、13.4045,P值均为0.0000。结论: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有显着临床意义。

解福友[6](2020)在《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探讨能谱CT评估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期脑梗死的相关性目的探讨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1例临床具有脑缺血的资料,分为脑梗死组50例(颈内动脉供血区、单侧ACI)和对照组61例(无ACI,包括正常或陈旧性脑梗死灶),分析两组颈部血管的能谱CT资料,分别统计两组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检出例数,并观察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和通过斑块的能谱成分分析,评估两组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脑梗死组同侧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检出率为98.00%(49/50),对照组斑块检出率50.82%(31/61),(P<0.05);49例脑梗死组合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31例对照组颈动脉斑块进行比较,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特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斑块的稳定性特征低于对照组,其中,脑梗死组斑块内膜溃疡、内膜钙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斑块含纤维成分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脂质成分、出血成分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与同侧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发生及其斑块的稳定性具有相关性;能谱CT能够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预后中的价值目的:探讨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脑血管CTA成像检测结果分为血管狭窄组(n=80)和血管闭塞组(n=80),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无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0)。所有患者进行一站式全脑CTA-CTP成像检查。收集的全脑CTP图像将由两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双盲评估。NIHSS将用于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BI评分用于评估日常生活能力。MRS用于评估预后功能残疾水平。该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以及良好临床实践的规范进行。将使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对每组数据执行正态检验和方差均一检验。结果:本研究共涉及160例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78人(48.75%),女性患者82人(51.25%),平均年龄57.25±7.45,BMI24.85±2.42,吸烟患者46人(28.75%),饮酒患者34人(21.25%)。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脑血管未见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血管狭窄组和血管闭塞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血管狭窄组较正常组缺血区的CBF体积、CBV体积、TPP和MTT增加,CBF、CBV降低(P<0.05),血管闭塞组较血管狭窄组缺血区的CBF体积、CBV体积、TPP和MTT增加,CBF、CBV降低(P<0.05)。对照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BI评分和MRS评分没有统计性差异(P>0.05),血管狭窄组和血管闭塞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BI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管狭窄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B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管闭塞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血管狭窄组增加,B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通过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梗死,其预后与脑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发现脑血管狭窄的同时,完成对颅脑灌注的评估,这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辉[7](2020)在《基于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DSC-PWI、DCE-MRI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正常灌注压突破是脑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研究通过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脑动静脉畸形周围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及微血管渗透性的评估,探索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的发病机制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和方法:以收集纳入的2014年3月-2019年8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A检查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并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72小时内均分别行DSC-PWI、DCE-MRI检查,通过使用相关专业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取相应DCE-MRI、DSC-PWI定量参数,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各项参数指标,同时定性分析核磁图像资料差异,从而统计分析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后病灶周围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及微血管渗透性变化。结果:1、病灶最大径≤6cm的AVM组中,通过对比分析DCE-MRI、DSC-PWI各参数,手术治疗前病灶周围脑组织及镜像区域微血管灌注及渗透性改变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定性观察图像资料无明显变化。2、病灶最大径≤6cm的AVM组中,通过对比分析DCE-MRI、DSC-PWI手术前后各参数改变,病灶切除前后AVM周围脑组织微血管灌注及渗透性改变在本组病例资料中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定性观察图像资料亦无明显变化。3、通过对病灶大于6cm的巨大型脑AVM病例定性分析可见病灶周围脑组织MTT及TTP延长,病灶切除后周围脑组织MTT及TTP进一步延长;术后与术前DCE-MRI伪彩图像相比较两入组病例均未见血管渗透性增加迹象。结论:1.正常灌注压突破是脑动静脉手术切除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罕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发生难以预测;2.畸形病灶小于6cm的脑AVM,通过DSC-PWI检测技术未发现AVM周围脑组织在病灶切除前有因畸形团盗血所产生的的低灌注现象,DCE-MRI检查也未发现病灶周围脑组织在手术前有微血管渗透改变现象;3.畸形病灶小于6cm的脑AVM,通过DSC-PWI、DCE-MRI检测技术在病灶切除后未观察到出现病灶周围脑组织灌注增高及血管渗透性增高迹象;4.病灶大于6cm的巨大型脑AVM病例可能存在术前病灶周围区域脑组织低灌注及术后高灌注现象,这一结论需待大宗病例的进一步分析。

李辉,许东辉,李东原[8](2020)在《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切除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和/或灶性出血。迄今为止,有两种主要的理论解释这种现象: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和闭塞性充血理论。本文就该并发症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该病发病机制、预测及有效防治措施。

张琦炜[9](2019)在《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治疗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单纯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疗效、症状改善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试图探讨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对于肝火上炎型EH的疗效。为临床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火上炎型EH、改善患者症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火上炎型EH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自愿和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中医外治法组,各30人;常规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1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中医外治法组患者西药服用方法同常规治疗组,同时进行双耳尖放血+太冲穴揿针的治疗。双耳尖放血共治疗10次,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天1次;太冲穴揿针共治疗10次,前5次每日更换,后5次隔天更换。每日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数值变化情况和降压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症状评分变化和症状改善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流速(Vm)、脉冲指数(PI),并用相应统计学分析其差异。研究结果:(1)降压幅度及有效率:中医外治法组的降压幅度显着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医外治法组降压显效率(83.33%)高于常规治疗组(30%)(p<0.05);总有效率(p>0.05)无明显差异。(2)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改善有效率: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症状积分(x±s)为11.17±3.51,显着高于中医外治法组症状积分(x±s)3.60±2.67;中医外治法组症状积分改善的显效率(76.6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00%)(p<0.05);总有效率中医外治法组(100.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6.67%)(p<0.05)。(3)TCD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流速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小于中医外治法组,而大脑后动脉及脉冲指数治疗前后流速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从降压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TCD改善情况来看,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联合口服西药治疗肝火上炎型EH效果均优于单纯口服西药,而且具有简、便、廉等优势,或可成为临床治疗EH患者的一种辅助手段。

梁彦启[10](2019)在《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循环灸对大脑后循环供血的影响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A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12mg,一天3次。对照B组在对照A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普通艾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A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循环灸治疗。样本选取男性41例,女性49例。3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包括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及脑血管经颅多普勒(以下简称TCD)检测后循环系统主要以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大脑后动脉(PCA)为标准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1、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不存在显着差异(F=0.24,P>0.05),治疗后3组症候积分均有显着下降,且治疗组积分显着低于对照B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显着低于对照A组(F=8.77,P<0.05)。提示3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循环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艾灸及单纯西药治疗。2、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不同组治疗前DAR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最低,其次为对照B组,对照A组最高,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3组患者的眩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治疗组循环灸在眩晕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3、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治疗前3组评分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组别DHI-S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与对照B组均显着低于对照A组,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B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循环灸组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所导致的障碍其改善情况显着优于普通艾灸及单纯西药治疗。4、3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治疗组Vs及Vm显着高于对照B组及对照A组,两两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循环灸能够有效改善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结论:(1)普通艾灸可以降低眩晕障碍评分及眩晕评定评分,同时对中医症候有改善作用。(2)循环灸在降低眩晕障碍评分及眩晕评定评分及改善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时的作用更加显着。(3)循环灸还可以更加明显的改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从而达到改善后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二、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脑氧监测仪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脑氧监测仪的发展与使用
2 脑氧监测仪监测的科学性
3 脑氧监测仪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3.1 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的疗效评价
    3.2 对迟发性脑缺血的预警
    3.3 监测脑血管痉挛和评价患者预后
    3.4 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的监测
    3.5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局限性
4 总结与展望

(2)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效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设计原则
    2.实验资料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实验数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脑血管侧支代偿情况比较
    3.症状性脑出血情况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治疗的效用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不同麻醉深度对脑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病例入选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分组
        2.1.5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麻醉方法
        2.2.3 麻醉管理
        2.2.4 BIS、TCD的应用
    2.3 监测时间点和记录指标
        2.3.1 监测时间点
        2.3.2 记录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体重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MAP与HR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Glu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Vmean与 PI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全麻手术围术期脑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血流速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血流速度的原理
    2.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诊断MCA狭窄的血流速度参数
    2.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诊断MCA狭窄或闭塞的其他参数
    2.4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其他脑血管病作用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诊断标准
        3.1.1 研究对象
        3.1.2 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TCD检查
        3.2.2 TCD诊断MCA血管狭窄的标准
        3.2.3 DSA检查
        3.2.4 DSA诊断标准
        3.2.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与DSA对比,TCD的结果
        4.2.1 MCA正常的TCD频谱形态表现
        4.2.2 MCA轻度狭窄的TCD频谱形态表现
        4.2.3 MCA中度狭窄的TCD频谱形态表现
        4.2.4 MCA重度狭窄的TCD频谱形态表现
        4.2.5 MCA闭塞的TCD表现
    4.3 TCD评估MCA狭窄的最佳临界值
        4.3.1 TCD评估MCA轻度狭窄的最佳PSV、EDV、MFV值
        4.3.2 TCD评估MCA轻、中度狭窄的最佳PSV、EDV、MFV值
        4.3.3 TCD评估MCA重度狭窄的血流参数诊断临界值
    4.4 TCD与DSA的比较
        4.4.1 TCD以PSV为诊断,结果与DSA比较
        4.4.2 TCD以MFV为诊断,结果与DSA比较
    4.5 TCD评估慢性MCA闭塞的参考指标
第5章 讨论
    5.1 TCD在诊断MCA狭窄的特点
    5.2 TCD在诊断MCA狭窄中的指标选择
    5.3 MCA狭窄分级的血流速度指标的临界值选定
    5.4 TCD对于MCA慢性闭塞的诊断
    5.5 TCD与DSA比较
    5.6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时期血流速度比较
    2.2 不同时期搏动指数PI比较
    2.3 不同GCS评分的VMCA的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6)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探讨能谱CT评估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期脑梗死的相关性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斑块稳定性判断依据
        2.3 检查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组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情况
        3.2 不同组别的颈动脉斑块在形态上的比较
        3.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正常的,进行能谱CT成分分析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 研究内容及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A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不同组别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CBF体积、CBV体积、TTP和MTT)比较
        3.3 不同组别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CBF、CBV)的比较
        3.4 不同组别NIHSS评分比较
        3.5 不同组别BI评分比较
        3.6 不同组别MRS评分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不同影像检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7)基于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DSC-PWI、DCE-MRI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一般资料
    2.3 核磁扫描方法及其后处理
        2.3.1 核磁扫描设备
        2.3.2 扫描前准备
        2.3.3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
        2.3.4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2.4 相关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结果
    3.2 病灶最大径≤6CM的 AVM组
        3.2.1 手术前脑灌注情况分析
        3.2.2 手术前后脑灌注变化
        3.2.3 手术前血管渗透性情况分析
        3.2.4 手术前后血管渗透性变化
6CM的巨大AVM组'>3.3 病灶最大径>6CM的巨大AVM组
第4章 讨论
    4.1 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及其发病机制
    4.2 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脑组织脑灌注量、血管渗透性的评估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奖励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PPB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1.1 血流动力学因素
        1.1.1 正常灌注压突破
        1.1.2 闭塞性充血理论
    1.2 其他机制
2 NPPB的预测
    2.1 NPPB的发生时间窗
    2.2 AVM大小
    2.3 AVM位置
    2.4 脑血流量测定
3 NPPB的预防及管理
    3.1 严格的血压控制
    3.2 AVM手术策略
4 结 语

(9)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治疗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实验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实验指标检测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疗程
        3.5 、观察指标
        3.6 、不良事件
        3.7 、疗效评判标准
        3.8 、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两组性别比较
        4.2 、两组年龄比较
        4.3 、两组高血压分级比较
        4.4 、两组高血压危险分层比较
        4.5 、两组血压比较
        4.6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4.7 、两组TCD结果比较
        4.8 、两组各脑动脉流速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4.9 、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第二部分 讨论
    1、结果讨论
    2、TCD的优势
    3、耳尖放血与治疗肝火上炎证EH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观察指标
        1.6.1 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
        1.6.2 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
        1.6.3 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
        1.6.4 经颅多普勒对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检测
    1.7 疗效评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1.1 年龄
        2.1.2 性别
        2.1.3 病程、合并疾病/症状
    2.2 治疗前后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积分分组比较
    2.3 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2.4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评价结果比较
    2.5 经颅多普勒对大脑后循环血管流速检测结果
        2.5.1 治疗前后椎动脉血管流速比较
        2.5.2 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循环血管流速比较
        2.5.3 治疗前后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2.6 临床疗效判定
    2.7 安全性观察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3.1.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学研究
        3.1.2 后循环缺血的CTA、MRA、DSA及 TCD检查
    3.2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
    3.3 中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3.3.1 眩晕病名的发展
        3.3.2 眩晕病因病机的发展
        3.3.3 眩晕的病位
        3.3.4 眩晕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3.3.5 眩晕的治疗
4 艾灸及循环灸的研究
    4.1 艾灸的历史沿革
    4.2 艾灸的作用
    4.3 现代医学对艾灸的研究
    4.4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循环灸治疗的组方及分析
        4.4.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循环灸治疗的组方
5 疗效分析
结论
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脑氧监测仪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研究[J]. 谭冬,杜玉民,李春晖,田春辉,袁宇. 中国医刊, 2021(09)
  • [2]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效用[D]. 王雪. 青岛大学, 2021(02)
  • [3]不同麻醉深度对脑循环的影响[D]. 刘红阳. 延边大学, 2021(02)
  • [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血流速度评估[D]. 李景景. 吉林大学, 2021(01)
  • [5]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观察[J]. 韩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4)
  • [6]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解福友.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基于正常灌注压突破理论,DSC-PWI、DCE-MRI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辉. 吉林大学, 2020(08)
  • [8]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李辉,许东辉,李东原. 中国临床研究, 2020(03)
  • [9]双耳尖放血加太冲穴揿针治疗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D]. 张琦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循环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梁彦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经颅多普勒在脑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