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要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

统战工作要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

一、统战工作应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冯伟[1](2021)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文艺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李珊珊[2](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萧宸轩[3](2021)在《中共在浙东的民众动员研究(1941-1945)》文中研究表明

王欢[4](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刘丽[5](2021)在《民国时期中国劳动协会研究(193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劳动协会是1935-1949年间由国民政府(严格来说是由当时国民党社会部)领导的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全国性工会组织,也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研究近代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现有档案文献和相关论着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劳动协会(后简称“中国劳协”)成立原因是加强工会管理、维护工人权益和参与国际劳工活动的需要。接着梳理了中国劳动协会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与职能变迁、运作方式等内容,指出其作为社团管理组织,其运作较为合理,制度规章完善,具有时代进步性。继而对中国劳动协会的维权活动、福利活动、文教活动、国际活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着重阐明了这一时期该组织作为实现和维护工人权利与权益的社团,发挥了全国性工人联合组织的职责及作用。最后从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其政治分化的原因,以期能揭示其发展规律及特点。通过分析论述,本文得出三点结论:一是中国劳动协会的性质是当时国民政府领导的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全国性工人联合组织。二是这一时期中国劳动协会开展了维护工人权益、创办福利事业、参与国际交流等活动,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该组织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化,其右翼势力倒向国民党阵营,左翼势力投入人民民主阵线。目前,国内学界对该组织研究较为薄弱,继续探究该组织的性质、地位及作用,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沈凯[6](2020)在《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竞争,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是知识分子的云集之地,而党外知识分子又占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现阶段,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观念淡化、集体观念不强、价值取向功利化与市场化等现象较为严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立德树人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影响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上述问题,虽然成因复杂,但相关教育工作存在不足与短板,无疑是重要成因。因此,加强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研究,强化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引导,意义重大。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研究和理论分析,力图系统剖析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方法、载体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实证调查分析显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党委相关教育机构建设及其作用发挥不够;教育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够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不够充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育者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者培训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做好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做到:第一,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第二,充实扩大教育者队伍规模,提升教育者整体素养;第三,创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第四,营造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第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平台;第六,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教育培训机制、协调落实机制、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刘娟娟[7](2020)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及新时代启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便历经多重磨难,经过艰难探索,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民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优势。以抗战时期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为例,共产党对当地民众实施了相应的动员工作,涉及民主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政策、军事动员策略、文化传播宣传等多方面,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动员方式,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参军参战,使得处在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军队夹击之中的太行边区军民,有效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抵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的力量由弱到强,根据地的实力也得到了巩固,日益增大。由此可见,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党对太行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有效动员。在本文的框架设计过程中,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对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理论基础、背景因素及发展历程进行探索,对太行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民众动员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了解。第二章重点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工作进行了阐述,涵盖了民主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政策、军事动员策略及文化传播宣传等方面。第三章中分析了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的具体方式,以及动员的特点,表明共产党对民众进行的动员工作呈现出多样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中,针对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的经验成效进行了总结,通过多种动员方式共同作用,在保障民众利益的基础上,凝聚起各阶级能量,确立了党的话语权威,争取了更多的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结关于太行抗日根据地动员民众的工作经验,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党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解决好三农问题,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各阶层统一战线,使亿万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齐心协力而奋斗。对于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现实启示。

曹梦真[8](2020)在《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8年9月15日,为了配合《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的颁布,同时为了达成戡乱建国总动员的目标,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特以国民一份子的资格,发起勤俭建国运动,并向全国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从运动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所谓勤俭建国,勤俭是运动的手段,建国是运动的目的,手段具有社会性,目的则具有政治性,因此,勤俭建国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既有着社会经济目的,又兼具政治军事目的。再通过运动的方式,考察勤俭建国运动从蒋介石最初的酝酿发起,到国民党政府的上层建构;到各地方政府的渐进推行;再到社会效果的呈现、群体话语的表达;直至运动从困境走向失败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自国民政府至地方政府再至社会各阶层渐次延伸的。而对于勤俭建国运动的研究,也循着同样的路径,由上而下,逐层逐步展开分析。首先,在国民党政府中央层面,考察勤俭建国运动发起的现实原因及其与蒋介石的关系,不难发现,运动从酝酿到发起的过程,实则为国民政府上层,对于运动理论来源、组织主体、推行对象的建构过程。再考察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文本及政策衍生,一方面,所表现的是文本意义之内,勤俭运动配合财政金融改革的经济任务;另一方面,所呈现的则是文本意义之外,国民政府集中全国力量,应对战争需要,以实现其“戡乱建国”意图的政治语境。其次,在各省市地方政府层面,主要关涉上层建构之后的运动推行,其中不仅呈现着勤俭建国运动在空间范围内的整体推进特点;还呈现着南京国民政府在特殊场域选择下,以节约为名义的政治规训;同时呈现着中央与地方在运动组织执行上的关联互动;以及运动推行程度、推行力度、及推行态度的因地而异。再次,即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勤俭建国运动从酝酿发起,到迅速推及全国,媒介的力量不容忽视。其间,国民党官方媒介进行了怎样的议程设置,社会效果如何;围绕该运动,民间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又有着怎样的话语表达;包括中共及民主党派等不同政治力量,其态度立场,其应对手段,都在舆论博弈中一一呈现。可以说,从上层的政治语境到地方的空间场域再到社会的媒介视域,既是研究路径由上而下的延伸,又是研究视角由内而外,由政治中枢向社会外延的转移,是勤俭建国运动在不同侧面的不同反映。最后,在运动的研究路径层面,则重新回到运动发起的原点,由上而下对其进行回顾式的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从高调发起到低调收场,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便迅速以失败告终。而分析其在困境中发起,又在困境中失败的原因,则无论是经济失序、军事失利的现实危机;还是经验因循、政策失衡的理论窠臼;抑或是从上层建构到地方执行的组织困境,都决定着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不可能普遍、深入、持久地推行,不可能实现南京国民政府经济与政治、自救与建国的目标,而且必然会随着其统治的结束而结束。

吴盛杰[9](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张丽霞[10](2019)在《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意义、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统战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详细分析了当前统战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做好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应积极利用好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统战档案,为党和国家制定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力争在新时代中促进新时期统战工作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二、统战工作应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战工作应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2)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何谓参政党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结语
    一、理论价值
    二、治理价值
    三、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延安时期
        二、对外交往
        三、战略
        四、对外交往战略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硏究方法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二、与苏联的交往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一、独立自主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民国时期中国劳动协会研究(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架构
    1.5 创新与不足
2 中国劳动协会的成立背景
    2.1 加强社团管理的需要
    2.2 维护工人利益的需要
    2.3 适应国际劳工活动的需要
    2.4 陆京士等人的大力支持
3 中国劳动协会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3.1 中国劳动协会的发展历程
    3.2 中国劳动协会的组织机构变迁
    3.3 中国劳动协会的运作机制
        3.3.1 组织管理制度
        3.3.2 经费的运作
4 中国劳动协会的维权活动
    4.1 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4.2 调解劳资纠纷
    4.3 支持失业工人请愿
5 中国劳动协会的福利活动
    5.1 创办工人福利社
    5.2 创办劳工托儿所
    5.3 提供医疗服务
    5.4 救助困难工人
6 中国劳动协会的文教活动
    6.1 出版劳工刊物
    6.2 举办劳工学校
    6.3 开展学术活动
7 中国劳动协会的国际活动
    7.1 出席国际劳工会议
    7.2 推动国际劳动立法
    7.3 维护中国海员的权益
8 中国劳动协会的政治分化
    8.1 中国劳协自身的困境
    8.2 国民党对中国劳协的影响
    8.3 共产党对中国劳协的影响
    8.4 中国劳协领导层的分化
9 中国劳动协会的作用及历史地位
    9.1 中国劳动协会的作用
    9.2 中国劳动协会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3.1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3.2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3.3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训
4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调查
    4.1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4.2 调查结果呈现
5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5.2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6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强化高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6.2 建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6.3 创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6.4 优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6.5 改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6.6 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及新时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创新点及重难点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重难点
    1.4 研究思路与硏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太行抗日根据地
        1.5.2 民众动员
        1.5.3 新时代
第一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理论基础、背景因素及发展历程
    1.1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理论基础
        1.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和宣传观
        1.1.2 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和宣传观
    1.2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背景因素
        1.2.1 太行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是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地域生态
        1.2.2 地主豪绅掌握政权而民众处于无权状态是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社会生态
        1.2.3 太行山区民众心理的嬗变是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心理生态
    1.3 太行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发展历程
        1.3.1 根据地开创之前的民众动员(1931.9——1937.10)
        1.3.2 开创和准备时期的民众动员(1937.11——1938.4)
        1.3.3 巩固和发展时期的民众动员(1938.5——1940.12)
        1.3.4 战胜严重困难时期的民众动员(1941.1——1943.12)
        1.3.5 全面建设发展和迎接抗战最后胜利时期的民众动员(1944.1—1945.9 )
第二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主要内容
    2.1 政治方面
        2.1.1 宣传“三三制”民主精神
        2.1.2 引导农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
        2.1.3 成立各种民众组织
    2.2 经济方面
        2.2.1 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2.2.2 实行合理负担和统一累进税
        2.2.3 掀起互助合作和大生产运动
    2.3 军事方面
        2.3.1 推行拥军优抗等政策激励参军
        2.3.2 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组织参战
        2.3.3 采取其他一系列策略动员支前
    2.4 文化方面
        2.4.1 增强革命文艺的宣传力度
        2.4.2 推广普罗大众的文化教育
        2.4.3 塑造模范人物的典型形象
第三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方式与特点
    3.1 灵活多样的动员方式
        3.1.1 严密高效的组织网络
        3.1.2 灌输渗透的思想播种
        3.1.3 灵活生动的宣传教育
        3.1.4 热火朝天的革命竞赛
    3.2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特点
        3.2.1 物质激励和精神引导相结合
        3.2.2 民族话语下的民主民生动员
        3.2.3 战争动员与根据地建设并重
        3.2.4 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动员
第四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经验成效及启示
    4.1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经验成效
        4.1.1 确立党的话语权威,争取民众的政治认同
        4.1.2 保障民众利益,启发民众的民主意识
        4.1.3 凝聚各阶级能量,整合各种政治资源
        4.1.4 多种方式共同作用,推进边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4.2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启示
        4.2.1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作用
        4.2.2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4.2.3 巩固各阶层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4.2.4 建立多元化的媒体宣传网络,正确引导和发挥新媒体动员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成果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政治语境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上层建构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酝酿发起
        (一)政治经济军事的现实考量
        (二)国民政府上层的理论建构
        (三)蒋介石对运动的决策构想
    二、运动推行主体及对象建构
        (一)力行会为中枢的组织主体
        (二)广泛参与配合的执行主体
        (三)扩大普及的运动推行对象
    三、运动纲要文本及语境建构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生成
        (二)勤俭建国相关的政策衍生
        (三)勤俭建国文本的政治语境
第二章 空间场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渐次推进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空间推进
        (一)以大都市为目标先期着手
        (二)以南京为中心向多省推进
        (三)以城市为重点向基层延伸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场域规训
        (一)运动推行的特殊场域选择
        (二)节约为名的主要政治规训
        (三)规训行为的集中表现方式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互为关联
        (一)运动组织主体的垂直延伸
        (二)地方执行主体的多方参与
        (三)运动推进程度与地方因素
第三章 媒介视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话语实践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官方议程
        (一)利用党媒进行地位赋予
        (二)借助各界名流高调渲染
        (三)策动外围团体强势呼应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民间话语
        (一)市民阶层态度的多元表达
        (二)民间学人群体的理性建议
        (三)民间报道与运动效果评析
    三、不同政治力量的舆论博弈
        (一)中共方面言论及政策应对
        (二)民主党派立场及话语呈现
        (三)国共双方舆论引导与争取
第四章 由上而下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多重困境
    一、从国家到社会的现实困境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经济困境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军事困境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治困境
    二、因循革新相悖的理论困境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历史因循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西方经验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策失衡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困境
        (一)组织主体的繁杂与难于执行
        (二)道德约束与政治规训的两难
        (三)行政上层的变动与运动失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大事记
    附录二 :蒋介石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10)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意义、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1 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1.1 记录历史
    1.2 积累经验
    1.3 宣传教育
2 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薄弱,资料收集存在缺陷
    2.2 信息化程度低,档案管理效率不高
    2.3 协作力度不强,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3 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统战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
    3.2 健全统战档案管理体系化建设
    3.3 建立统战档案管理协同化机制
    3.4 夯实统战档案管理数字化基础
结语

四、统战工作应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毛泽东文艺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冯伟. 西南大学, 2021
  • [2]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3]中共在浙东的民众动员研究(1941-1945)[D]. 萧宸轩. 浙江大学, 2021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 [5]民国时期中国劳动协会研究(1935-1949)[D]. 刘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 沈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及新时代启示研究[D]. 刘娟娟. 山西大学, 2020(01)
  • [8]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D]. 曹梦真. 河南大学, 2020(08)
  • [9]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10]新时代统战档案工作意义、现状及对策研究[J]. 张丽霞. 兰台内外, 2019(33)

标签:;  ;  ;  ;  ;  

统战工作要重视人物档案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