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导体摩擦起电机理

金属导体摩擦起电机理

一、金属导体摩擦的带电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佩云[1](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程目标、内容安排以及评价标准也随之改变,相比旧课标来说,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材内容精简、结构化,重视核心概念以及学生持续连贯的学习。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然学科,在高中阶段,电磁学的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远离生活实际,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划分不同的层次水平作为“台阶”,在教学活动中层层衔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近年来,学习进阶理论成为国际教育界热门话题,基于其对学习者在学习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逐渐深入学习路径的描述,笔者借助solo分类法,结合教材、课程标准解读、学生迷思概念研究建构出“电与磁”主题的学习进阶研究框架,按照学生的进阶需求设计层层递进的“衔接教学”,采用对比教学实验法研究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衔接教学对学生的概念掌握是否有促进作用。笔者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某普通高中教育实习,借此机会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采取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活动进行授课,对对照班采取传统常规教学,在实验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电与磁”概念测试并参考市统考成绩,实验结论为: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笔者结合前期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经历对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衔接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路径上,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二,电磁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状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可视化程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第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受高考对电磁学要求的影响,习惯将精力放在刷题、突破难题上,轻视理解、巩固基础概念与规律,教师应当改善物理学习环境,适当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

赵强[2](2020)在《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静电材料制造工艺、技术的更新以及新型静电材料出现和其广泛的应用,静电危害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传统的石油、化工、军工等行业更加的重视静电安全问题,新兴的航天、微电子制造等行业也愈加关注静电危害问题。各类防静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处理、包装等各个环节,材料的静电防护性能评价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除电阻(包括表面电阻率、体电阻率)、电位外,衰减时间也是衡量材料静电防护性能的关键指标。定量描述材料静电性能的物理量有电阻(包括表面电阻率、体电阻率)、电位、静电衰减时间,静电衰减时间常数也是相对重要的测试指标,可以采用测量静电引起衰减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就是达到准确测量材料静电的主要目的,并可以采用此衰减时间方法来准确评价金属材料的各种静电的引起电规律及其静电消散性能。因为在衡量材料防静电能力的时候,静电衰减时间常数必要测试的参数,所以对于时间常数值较大的材料,由于静电泄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容易在材料上积累静电电荷而使材料带上高压电,高电压会击穿离材料较近的空气,使空气发生剧烈放电的现象。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减少静电的影响,必须要具有一套完整的专业静电质量检测管理技术和精密可靠的专业静电质量测试检验仪器。针对目前常用静电光晕电荷能量衰减仪器的荷载放电转换方式单一的实际问题,将常用电晕电荷放电分为喷电法、电容电压充电法和起动摩擦法及起动静电法等三种常用带电测量方式可以集成结合起来,对应于传统的带静电粒子衰减的长时间的利用测量仪器来进行了全新多功能改进,综合考虑三种不同带电方式下样品材料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方法的个性化要求,进行了一体化测试设备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样品材料静电电位的实时采集和处理,研制成功集摩擦法、喷电法与充电法于一体的多功能静电衰减时间测试装置。材料的静电电压通过非接触感应电极采集试样电压,再通过放大电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数据采集卡对放大的信号进行接收采集,使用Lab View制作人机交互界面,显示静电衰减波形等信息,波形可以直接在仪器表面的显示屏直接显示,实现静电衰减仪器的智能化设计。提出了多功能静电衰减时间测试一体化设备的校准方法,针对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样机中关键电参数和功能指标的要求,提出了含静电高压、非接触静电电位以及静电电位动态测试在内的校准方法,为确保所研制静电衰减时间测试一体化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孟坤鹏[3](2020)在《可食性粉体高速包装除静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静电现象很早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带来的影响利弊兼有,在电子摄影技术、静电喷涂、静电分类等方面,静电现象都得到了积极应用,但在粉体生产领域中,颗粒荷电带来的仍然是危害和安全问题。可食性粉体由于自身粒径小,电阻率高,绝缘性好的特点,极易产生和累积静电。同时,由于可食性粉体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其他工业粉体所使用的静电消除方法难以应用。为了有效消除食品粉体电荷,选取小麦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小麦粉试样进行静电滑槽实验,得到其静电起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滑槽材质不同时,试样起电量不同,滑槽材质为玻璃、不锈钢、铝合金时,试样均产生正电荷且静电量依次增加;试样产生的静电量与滑动距离成线性相关,其中滑槽材质为铝合金,滑动距离超过70cm时,试样与滑槽接触的部分粉体达到静电饱和,产生的静电量趋于稳定;粉体含水率的提高可降低起电量,将试样的含水率从11.2%提高至16.7%时,起电量从13.88nC/g减少至8.41 nC/g,起电量降低39.41%;实验测得在法拉第筒内,小麦粉试样的静电半衰期为781.3 min。(2)为了减少滑槽实验中粉体静电的产生,结合现有接触起电理论,提出改变金属表面诱导电势的方法。对静电滑槽实验中的滑槽进行设计改造,通过金属表面荷电的方式,改变滑槽表面诱导电势,降低发生接触摩擦的两种物质之间的总电势差。通过实验验证减少粉体静电产生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试样产生的静电量与滑槽的荷电量呈一阶指数下降的关系,外加电压3000 V时,粉体起电量从13.88 nC/g变为8.36 nC/g,起电量降低39.77%;提高粉体含水率与滑槽荷电,两者降低试样起电量的效果可叠加增强,试样含水率从11%提高至16.7%,滑槽外接电压为1500V时,可实现试样起电量为0,继续提高电压,试样出现反向荷电现象。(3)为了减少螺旋输送过程中粉体产生的静电,结合前文实验结果与螺旋输送机自身结构、工作特点,对螺旋输送机进行结构改进,提出两种螺旋轴荷电的结构方案。(4)在粉体填充工位添加离子风机,基于气固耦合机理,利用Fluent软件,使用k-ε湍流模型与离散相模型(DPM)模拟外加风场情况下粉体包装的粉尘落袋过程,分析了离子风风速对不同粒径粉尘颗粒捕获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外加离子风风场风速0.4m/s?时,风场对粉尘颗粒捕获率的影响较小,风速在0.4m/s-0.6m/s这个区间时对直径1微米至30微米的粉尘颗粒的捕获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得出结论:将离子风机添加至填充工位时,结合包装粉体的粒径,选择适当的风速,可以同时兼顾消除粉体静电和提高粉尘落袋效率,外加风场不会加剧粉体充填过程中出现的扬尘。

王润春[4](2020)在《喷动流化床内颗粒荷电及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固流态化技术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和混合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如能源、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但在一些气固流化床中存在显着的问题是由于颗粒间以及颗粒与流化床反应器壁面之间的连续接触、碰撞而产生大量静电荷,静电荷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流化颗粒粘附到反应器壁、颗粒团聚和静电放电。颗粒粘附导致需要频繁关闭反应器进行清理,生产损失和维修成本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导致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论文采用双流体模型(TFM)和离散元模型(CFD-DEM)对一个三维的矩形喷动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喷动床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模型对喷动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分别基于CFD-DEM和TFM,考察了四种不同曳力模型和两种不同摩擦应力模型对喷动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发现CFD-DEM计算所得的喷泉高度更加接近实验结果,Gidaspow曳力模型与Syamlal-O’Brein曳力模型计算所得的喷泉高度基本一致且更加接近实验结果,Srivastava-Sundarasan(S-S)摩擦应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床层底部壁面附近颗粒质量浓度较低,且床层底部区域中的颗粒有明显的向下运动现象,循环和混合效果更好。然后基于CFD-DEM,考虑静电力作用,改变颗粒电荷量并设置不同组分带电颗粒,详细分析了静电力对喷动床内颗粒运动、颗粒浓度以及颗粒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电荷粒子,随着颗粒电荷量增大,喷动床的喷泉高度明显增加;床层底部区域颗粒有规律的内循环运动逐渐减弱,无规则运动更加明显;与颗粒不带电时相比,颗粒电荷量较低时,喷泉区的颗粒浓度沿径向分布曲线的峰值偏低,而随着颗粒电荷量增加,峰值又变大;环隙区喷射轴附近颗粒所受曳力明显增大,颗粒电荷量较大时,曳力增大幅度更大。对于双极带电且密度不同粒子,随着颗粒电荷量增大,床层上部的小密度颗粒数目变多,喷泉区内大小密度颗粒团聚现象更加明显;与颗粒不带电或颗粒电荷量较低时相比,颗粒电荷量较高时,喷泉区的颗粒浓度沿径向分布曲线的峰值偏高;大密度和小密度颗粒所受曳力沿径向分布相似,数值上有差异;在环隙区,颗粒电荷量较低时,喷射轴附近颗粒所受曳力会明显增大。对于双极带电且粒径不同粒子,与不同密度粒子的情况相比,喷动床内环隙区的范围明显更大,床层上部颗粒扬析程度更加明显;大粒径和小粒径颗粒所受曳力沿径向分布相似,数值上有差异;环隙区喷射轴附近颗粒所受曳力明显增大,且颗粒不带电和电荷量较低时的增大幅度基本一致,电荷量较高时的增大幅度较低。

郝慧慧[5](2020)在《引信应用中的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被动式静电探测作为一种隐蔽性强、探测距离远的引信方式,有着优于传统无线电引信的高效率,且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的静电探测方法采用全被动式静电探测,原理是通过检测目标的静电场来得到目标信息,探测手段明显优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干扰技术以及隐身技术。但由于传统的全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没有考虑电磁干扰和环境干扰的影响,目前仍然无法实现近距离的高精度探测。本文从空中静电目标特性及静电探测原理出发,通过对静电引信方案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实施的具体技术途径,并进一步通过算法优化,重点对全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在考虑环境影响(电磁干扰、带电云层等)时的静电引信探测性能进行评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从目标起电机理、空中目标带电特性、空中目标准静电场近似三个方面简述了目标静电特性,并将传统的目标静电特性分析方法如近似分析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及积分方程数值分析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为接下来根据具体方案选择合适的静电探测方法。其次,本文通过积分方程-矩量法(IE-MoM)求解空中目标的感应电荷分布,通过对空中目标感应电荷分布特性的分析,发现飞机表面电荷分布不均匀,电荷主要集中在飞机尖端结构位置,而飞机整体几何为凹陷的位置处电荷密度较低。然后通过对空中目标感应电荷分布的特性,得到空中目标的空间电场分布特性。再次,本文对静电引信方案中可行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考虑云层干扰、弹体干扰和极板电磁干扰条件下,具体的静电探测方案,依次为方位角探测方案、俯仰角探测方案以及距离探测方案,使静电探测方法具有了更强的工程实用性。然后,通过积分方程-矩量法(IE-MoM)算法,考虑极板之间的电磁干扰并对算法的探测精度进行评估,通过在探测算法中加入弹体干扰的影响,评估弹体本身产生的感应电场对探测精度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基于前一章节提出的考虑极板之间电磁干扰的静电探测方案,通过分析云层的带电特性并对带电云层进行模拟,创新性地提出了抗云层干扰的差分探测方法,并通过“双极性球壳模型”和“单极性方块模型”对云层干扰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差分探测方法在解决云层和地物存在时的计算精度,并将普通的静电探测方法和差分探测方法在有无云层或地物存在时的探测结果精度进行对比,提高了本文提出的探测方法的普适性和工程运用价值。本文工作为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空对空被动式静电探测及其引信的精准探测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

孙强强[6](2020)在《固液界面分离诱导的表面电荷富集效应及其液滴传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体的定向传输在微流控装置及冷凝传热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相比于依靠外部能量持续输入实现的液滴传输,液滴的自发定向输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为了实现液滴自发定向输运,传统的做法是依赖化学或者结构梯度,从而对液滴产生不对称的驱动力,以克服三相接触线钉扎产生的阻力。然而,现有的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传输速度慢或者传输距离短的缺点。尽管借助温度场可以让液滴维持在莱登夫洛施特(Leidenfrost)状态从而实现液滴的快速运动,但是额外的高温给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实现常温环境下液滴的自发、快速定向传输,甚至能克服重力从低处往高处运动,是个悬而未决的挑战。与传统方法不同,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表面电荷的方法,第一次在超双疏表面引入表面电荷密度梯度的概念。在充分了解表面电荷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打印的表面电荷密度梯度实现了液滴在室温条件下的长程快速自驱动传输,解决了液滴传输长久以来存在的传输慢和传输距离短的问题,同时还展示了基于表面电荷密度梯度传输液滴的广泛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揭示了水滴撞击超双疏表面后的表面电荷滞留效应,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产生的表面电荷具有可擦写性、累积性和受湿度影响的性质。可擦写性是实现在同一超双疏表面任意表面电荷路径打印和提高超双疏表面利用效率的基础;而通过事先加热表面或换用介电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电荷在湿度环境下的稳定性,这为表面电荷密度梯度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本文也对表面电荷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利用和频光谱对固液界面进行了表征,发现固液界面分离前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发生界面电荷分离的基础。然后结合已有文献和相关实验现象讨论了表面电荷产生的原因,这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固液接触带电机理的理解。(2)研究了超双疏表面的电荷受基底材料的影响,而基底材料对超双疏表面性质的影响也常常被人忽略。但本文研究发现超双疏表面的电荷很容易受基底材料性质的影响,甚至基底材料可以完全决定表面电荷的表达。本文讨论了基底材料对表面电荷近程作用和对表面电荷表达产生影响的远程效应。通过对基底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表面电荷主要受基底材料的介电常数、导电性和厚度影响,因此本文在仅仅通过改变基底的条件下,实现了对表面净电荷的可逆控制。我们还发现表面电荷会大大增加超双疏表面的粘附力,而表面净电荷量决定表面粘附力的大小,因此通过控制超双疏表面的基底实现了对超双疏表面粘附力的可逆原位调节,基于这一原理还发展了用于低表面能和高粘度液体无损失转移的无枪头式移液枪。(3)在充分认识表面电荷的产生及其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验,提出了表面电荷密度大小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水滴撞击超双疏表面的流体动力学,成功发展了用于液滴传输的表面电荷密度梯度的打印方法,实现了液滴的高效传输,解决了液滴传输领域长期存在的速度慢和距离短的问题,同时也揭示了表面电荷密度梯度传输液滴的机理。与利用Leidenfrost效应传输液滴的方法相比,表面电荷密度梯度方法可以实现在室温下比其快10倍的传输速度;通过设计有表面电荷密度梯度和无表面电荷的交替传输单元,突破了液滴传输距离的理论限制。本文发展的全新的表面电荷密度梯度的方法还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不但可以传输各种低表面能液体,还可以利用表面电荷的可擦写性在各种超双疏表面实现任意路径的打印,甚至可以克服重力从下往上垂直传输液滴。该方法具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展示了基于该方法的可以实现货物搬运的液滴小车和相比于传统微流控具有明显优势的开放式液体传输平台。

秦琼[7](2019)在《导电纤维对防静电过滤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静电对颗粒过滤与分离系统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在油/气分离、燃油过滤和可燃性粉尘空气过滤等过程中,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滤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对于防静电滤材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在保持滤材过滤性能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其防静电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同直径碳纤维和不锈钢纤维作为制备防静电滤材的重要原料,分别探究了其形态与其在滤材中的分布,以及其种类、用量和直径对滤材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对6种导电纤维进行了形态和分散性分析,对比碳纤维和不锈钢纤维的微观形态,发现碳纤维大致呈较为规则的圆柱形,经过疏解处理后在滤材中仍呈挺直状态,而不锈钢纤维则为表面有明显凹槽的近似圆柱形,疏解后在滤材中明显弯曲。碳纤维的分散性能优于不锈钢纤维,将不锈钢纤维与玻璃棉混合经高剪切处理后,分散性明显改善。2、其次,制备了分别含6种导电纤维的滤材,探究导电纤维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NV(单位体积导电纤维数量)分别在滤材中加入导电纤维时,可以看出,碳纤维滤材实现防静电性能时,6.9μm碳纤维的NV用量为5.80×1010根/m3,3.2μm碳纤维的NV用量为7.30×1010根/m3,直径为5.1μm、7.0μm、9.0μm、11.6μm的不锈钢纤维C、D、E和F的NV值分别为:8.69×1010根/m3、7.30×1010根/m3、5.80×1010根/m3、4.41×1010根/m3时,不锈钢纤维滤材可以实现防静电性能。并且选择直径接近的6.9μm的碳纤维A和7.0μm不锈钢纤维D制备得到的滤材的防静电性能稳定时,前者的电阻率小于后者。此外,纤维直径越细,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实现需要的导电纤维数量越多。3、然后,探究了导电纤维对滤材的结构和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滤材中加入同样NV的直径为6.9μm的碳纤维和7.0μm的不锈钢纤维,碳纤维对防静电滤材的结构和基本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含不锈钢纤维的滤材,随着不锈钢纤维的增加,厚度逐渐从467μm增加至512μm,透气度从100 mm/s增加至157 mm/s,平均孔径从3.7μm增加至5.7μm,在滤材中不锈钢纤维直径越大,对其结构和基本性能的影响越显着。4、最后,探究了导电纤维对滤材空气过滤性能和液体过滤性能的影响。加入碳纤维对滤材空气过滤性能的影响不显着,但加入不锈钢纤维后,滤材的过滤阻力、过滤效率和品质因子明显下降,且随着纤维直径的增加,对过滤性能的影响愈加明显;基于前面的实验结果,使用NV为5.80×1010根/m3的直径为6.9μm的碳纤维,经中试纸机生产滤材,并且加工成滤清器,进行液体过滤性能和防静电性能的测试,测得其对10μm(c)颗粒的过滤比为159.9,纳污容量为11.5 mg/cm2,电势为12 V,相比普通玻纤滤芯电势下降40%,防静电性能明显提高,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张琦杰[8](2020)在《刀具/工件材料摩擦表面电势及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切削过程中,为了降低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表面质量,普遍采用切削液进行润滑冷却。切削液在切削区的渗透能力越强,冷却润滑效果越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切削液的渗透作用机理,开展了基于“毛细管电动渗透效应”的刀具/工件材料摩擦表面电势及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研究。切削加工时在切削区域产生摩擦电势及电场,该电场影响切削液在切削接触区的毛细管电动渗透。本文在研究不同材料摩擦表面电势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具有不同电渗能力的切削液对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该研究为机械加工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固体材料摩擦表面电势的产生机制,分析了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电势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材料的摩擦起电特性设计并制作了摩擦表面电势实验平台,根据材料表面静电势的测量方法搭建了摩擦表面电势测量系统。(2)开展了摩擦表面电势实验研究,研究了YG 8硬质合金、GCR 15轴承钢、紫铜在不同实验载荷与滑擦速度下分别与氧化铝陶瓷摩擦时的摩擦表面电势产生规律。通过检测和分析摩擦实验时氧化铝陶瓷盘上的表面电势实时数据以及摩擦产生的磨屑和磨斑,探究了摩擦载荷、滑擦速度以及材料硬度对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对钨钢/氧化铝陶瓷及铬钢/氧化铝陶瓷摩擦产生的摩擦表面电势有着直接的影响,载荷越大,摩擦表面电势越大。滑擦速度对钨钢/氧化铝陶瓷摩擦产生的摩擦表面电势有直接的影响,滑擦速度越快,摩擦表面电势越大。铬钢/氧化铝陶瓷摩擦副摩擦产生的表面电势对滑擦速度并不敏感。金属材料硬度越低,摩擦表面电势越小。(3)开展了刀具(陶瓷)/工件(钢)工况下不同电渗性能的切削液对切削加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工件表面粗糙度为考核指标,揭示了切削区毛细管电动渗透机制对切削液在切削区渗透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利用含电渗促进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CHAPS)的切削液润滑冷却加工区域时,切削力变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减小,刀具使用寿命增加,加工性能改善与CHAPS切削液在刀/屑接触区的渗透性能提高有关;利用含电渗抑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切削液润滑冷却加工区域时,切削力变大,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刀具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性能恶化与CTAB切削液在刀/屑接触区的渗透性能减弱有关;切削加工时刀具与切屑的相互作用在切削区产生摩擦电势,引起摩擦电子发射,导致沿切削接触区毛细管产生一个轴向电场,该电场引起切削液沿毛细管的电动渗透,改变电渗添加剂浓度和切削深度,切削加工性能的变化均反映出切削液渗透的影响。

曹云霄[9](2019)在《低品位菱镁矿水中脉冲放电破碎与电选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品位菱镁矿资源的过度消耗,低品位菱镁矿的资源化利用日益迫切。低品位菱镁矿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是矿物解离和杂质去除,现有成熟方法主要采用机械破碎与化学浮选手段,资源化利用效率有限,并且伴有粉尘和水污染问题。当今,资源环境形势日趋严峻,探索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方法,改善现有模式已刻不容缓。本文针对低品位菱镁矿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水中脉冲放电破碎与静电分选(电选)结合的新方法研究,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采用现代图像处理手段,探索了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对菱镁矿组元矿物解离破碎作用过程、放电破碎区域直接冲击压力特性、电选颗粒分离动力学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为菱镁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菱镁矿破碎特性分析及破碎产物解离状态研究。设计并搭建了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实验平台,进行了脉冲放电破碎实验研究:通过等离子体放电通道图像分析,表明其作用位置主要位于不同组元矿物的边界处;通过放电冲击压力的无源测量明确了在放电间隙10mm、电容容量4μF条件下,-40kV放电电压产生的冲击压力可使菱镁矿有效破碎;通过显微观测、扫描电镜、晶体结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破碎产物解离状态进行了评价,确定了有效实现菱镁矿组元矿物解离的粒度范围为0~6000μm。(2)菱镁矿脉冲放电破碎效应解析研究。根据脉冲电压上升时间、等离子体放电通道作用位置及破碎产物裂纹形貌等,明确了菱镁矿的破碎为液电破碎与电破碎综合作用;基于等离子体放电通道特征得到放电通道注入能量的理论范围为1276~1464J,其中菱镁矿破碎的能量范围为213~244J,进而得到作用于菱镁矿表面的冲击压力范围为131~139MPa;采用压力无源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菱镁矿表面的冲击压力载荷,与冲击压力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放电产生的液电冲击压力超过菱镁矿自身抗压强度,证实了液电破碎效应作用的有效性;分析了放电破碎时菱镁矿与脉石矿物的场强分布,当脉石矿物为白云石和石英时,脉石内部场强分别为菱镁矿场强的1.1倍和1.2倍,不同组元矿物边界场强存在差异性,为菱镁矿电破碎提供有利条件。(3)脉冲放电菱镁矿解离颗粒电选实验研究。利用鼓筒式高压电选机,对0~150μm与150~600μm两种粒度范围的脉冲破碎颗粒,及同等粒度的机械破碎颗粒进行电选实验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对电选前后颗粒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0~150μm粒度区间内脉冲放电破碎颗粒粒度分布更均匀,其平均粒径大于机械破碎颗粒,150~600μm粒度区间内脉冲破碎颗粒平均粒径小于机械破碎颗粒;与机械破碎颗粒相比,脉冲破碎颗粒经电选处理后,所回收的精矿产率及精矿MgO含量更高,达到了高品位菱镁矿等级,验证了菱镁矿脉冲破碎及电选除杂的有效性。(4)电选颗粒分离动力学规律研究。针对鼓筒表面荷电颗粒综合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了颗粒脱离角度、脱离位置场强与颗粒粒径的关联关系;电选颗粒脱离角度始于76°,颗粒粒径越大,其脱离角度越小,与电选实验中不同区域收集颗粒的粒径分布相符;相同粒径下,石英、白云石、菱镁矿依次脱离;根据受力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颗粒的运动轨迹,以及脱离位置、颗粒荷电量和矿物种类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基于动态序列图像重构了颗粒的实际运动轨迹,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揭示了电选颗粒的分离运动规律。

房佳[10](2019)在《颗粒静电发生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体颗粒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采矿、能源、制药、材料运输等气固两相传输行业中。在工业过程中,固体颗粒之间及颗粒与壁面之间的碰撞与摩擦都会发生静电现象,若不及时放电会在工作系统中逐渐累计,这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料仓静电,颗粒的结团堵塞,甚至爆炸等风险以及危害。此外,气固两相流中颗粒带电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测量问题,严重影响测量精度,甚至损坏仪器等。本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单颗粒静电生成的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煤粉颗粒、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原木及生物炭五种颗粒的形体因素(长宽比、面积与前冲角)、环境相对湿度、正压力、表面粗糙度、颗粒材料等因素对静电生成的影响。对诸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静电量随长宽比、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且同一条件下,三角形颗粒的静电量大于梯形(矩形)颗粒的静电量;静电量随前冲角、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正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当碳含量较高时,煤粉颗粒带正电,当灰分含量较高时,煤粉颗粒带负电,且随着灰分含量的增大,颗粒所带的静电量也随之增大;PVC颗粒的平均带电量远大于PP颗粒,原木的带电量大于生物炭;在重复滑动过程中,随着滑动次数的增加,颗粒的静电量增加,在滑动7、8次后,颗粒所带的静电量达到最大值且保持恒定;静电荷随颗粒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粗糙度的增加,静电荷先增加后减小,最大荷质比出现在??=1.5-3.0μm时。除此之外,本研究设计了气力输送系统,并观察了垂直管道与水平管道中的静电现象。研究发现颗粒积聚形式可以分为颗粒团、半环形和环形结构,它们可以在垂直管道中发现,但在水平管道中没有发现,并且垂直管道会比水平管道产生更多的静电荷。

二、金属导体摩擦的带电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导体摩擦的带电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学习进阶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3.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
        4.建构和呈现学习进阶的方法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衔接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三、高中阶段“电与磁”主题内容的学习进阶框架
    (一)建构进阶框架的流程
        1.进阶变量的确定
        2.进阶起点与终点的确定
        3.进阶水平的划分
    (二)教材概念梳理与课程标准
    (三)学习进阶框架的建构
        1.以“静电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2.以“恒定电流”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3.以“磁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4.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四、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电与磁”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前测及分析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案例
        1.传统教学
        2.电荷衔接教学案例
        3.电功率衔接教学案例
        4.教学反思
    (四)教学后测及其分析
        1.期末考试实验班对照班物理成绩分析
        2.CSEM问卷后测成绩分析
五、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1.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步骤
        2.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效果
        3.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几点建议
    (二)反思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电与磁”相关内容课程标准
    附录二 教学前电磁学学习情况检测题
    附录三 静电场测试题
致谢

(2)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静电学的发展
        1.1.2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1.2 静电电荷衰减测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防静电材料静电带电与消散机理研究
    2.1 防静电材料静电带电机理的理论分析
        2.1.1 影响起电的主要因素
        2.1.2 起电的原因
        2.1.3 带电方式
    2.2 防静电材料电荷消散规律研究
第三章 不同带电方法的理论分析
    3.1 现有三种测试方法优缺点的理论分析
        3.1.1 充电法
        3.1.2 电晕喷电法
        3.1.3 摩擦法
第四章 多功能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样机的设计与研制
    4.1 设计指标的确定
    4.2 硬件结构的设计
        4.2.1 样品台的设计与实现
        4.2.2 带电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4.2.3 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4.3 软件程序的设计
        4.3.1 非接触式探头
        4.3.2 数据处理单元
        4.3.3 数据采集卡
第五章 多功能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样机的计量校准
    5.1 直流高压源的校准
    5.2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的校准
    5.3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动态特性的校准
第六章 多功能静电测试仪的相关实验
    6.1 多功能静电测试仪的相关实验
        6.1.1 带电体材料对衰减时间测试结果的影响
        6.1.2 样块大小对衰减时间测试结果的影响
        6.1.3 环境条件对衰减时间测试结果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可食性粉体高速包装除静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可食性粉体概述
        1.2.2 粉体行业中的静电载体分析
        1.2.3 静电放电类型与粉体静电放电
        1.2.4 静电对粉体包装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粉体静电特性研究
        1.3.2 粉体相关的静电防护研究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静电学理论基础及可食性粉体静电滑槽积累特性实验
    2.1 静电学理论基础
        2.1.1 摩擦电序表
        2.1.2 功函数
        2.1.3 有效功函数
        2.1.4 表面状态模型
        2.1.5 电荷转移机理的研究
    2.2 影响粉体荷电的因素
        2.2.1 颗粒表面
        2.2.2 粉体颗粒直径
        2.2.3 粉体采用的工艺及配方参数
        2.2.4 相对湿度
    2.3 可食性粉体静电积累特性实验
        2.3.1 测试原理
        2.3.2 电荷测量方法
        2.3.3 实验颗粒
        2.3.4 仪器介绍
        2.3.5 实验流程
        2.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减少粉体静电实验及应用于螺旋输送机的机构改进
    3.1 减少粉体静电实验
        3.1.1 方案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3.1.2 实验对照组设置
        3.1.3 滑槽荷电结构介绍
        3.1.4 仪器介绍
        3.1.5 实验流程
        3.1.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螺旋输送机特点及改进的必要性
        3.2.1 螺旋输送机简介
        3.2.2 对螺旋输送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3.3 螺旋输送机减少静电产生的结构设计
        3.3.1 设计思路与理论基础
        3.3.2 螺旋输送机与粉体频繁接触位置的确定
        3.3.3 螺旋叶片携带电荷的种类与方式
    3.4 本章小结
4 除静电离子风风场对粉体包装充填影响的模拟研究
    4.1 填充工位离子风机的引入
    4.2 粉体包装中填充工位扬尘分析
        4.2.1 扬尘产生机理
        4.2.2 粉体颗粒与气流耦合机理
        4.2.3 包装袋内粉体扬尘特点
    4.3 流场内颗粒的受力
        4.3.1 气流对颗粒的作用力
        4.3.2 颗粒受到的其它作用力
    4.4 外加风场对粉体落袋的数值模拟
        4.4.1 模拟软件
        4.4.2 数值模拟方法
        4.4.3 物理模型的建立
        4.4.4 仿真参数及设置
        4.4.5 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工作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喷动流化床内颗粒荷电及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静电荷的产生
        1.2.1 导体带电
        1.2.2 绝缘体带电
    1.3 气固流化床中颗粒带电研究进展
        1.3.1 颗粒系统带电
        1.3.2 气固流化床中静电荷的控制及测量
        1.3.3 气固流化床中颗粒摩擦荷电计算
    1.4 气固流动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1.4.1 双流体模型(TFM)
        1.4.2 离散元模型(CFD-DEM)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双流体模型(TFM)
        2.2.1 连续性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3 离散元模型(DEM)
        2.3.1 气相控制方程
        2.3.2 颗粒相控制方程
    2.4 曳力模型
    2.5 摩擦应力模型
    2.6 静电模型
    2.7 最小流化速度
    2.8 颗粒拟温度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喷动流化床的CFD-DEM和 TFM模拟
    3.1 引言
    3.2 模拟工况
    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TFM和 CFD-DEM计算结果分析
        3.4.1 流态分析
        3.4.2 压力变化分析
        3.4.3 时均颗粒浓度分析
    3.5 CFD-DEM计算分析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
    3.6 TFM计算分析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动流化床内荷电颗粒流化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模拟工况
    4.3 单电荷粒子
        4.3.1 颗粒所带电荷量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4.3.2 颗粒所带电荷量对颗粒浓度的影响
        4.3.3 颗粒所带电荷量对颗粒受力的影响
    4.4 双极带电粒子
        4.4.1 不同密度粒子
        4.4.2 不同粒径粒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引信应用中的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态势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发展态势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空中静电目标特性及静电探测原理
    2.1 目标静电特性
        2.1.1 目标起电机理
        2.1.2 静电放电的类型及机理
        2.1.3 空中目标带电特性
        2.1.4 空中目标准静电场近似
    2.2 目标静电特性分析方法
        2.2.1 近似分析方法
        2.2.2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2.2.3 积分方程数值分析方法
    2.3 静电探测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中目标感应电荷分布及空间电场分布特性
    3.1 典型目标表面感应电荷分布
        3.1.1 IE-MoM近似求解方法推导及仿真验证
        3.1.2 目标表面感应电荷分布仿真
    3.2 带电目标产生的空间电场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电引信方案分析
    4.1 静电探测设计论证
        4.1.1 直感式静电探测
        4.1.2 电极扫描式静电探测
        4.1.3 旋叶式静电探测
        4.1.4 地对空三维静电探测阵列设计
        4.1.5 空对空三维静电探测阵列设计
        4.1.6 基于响应曲线特征点的目标测速
    4.2 静电探测方案设计
        4.2.1 方位角探测方案
        4.2.2 俯仰角探测方案
        4.2.3 距离探测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引信探测性能评估
    5.1 目标静电探测模拟软件
        5.1.1 目标静电探测模拟软件算法推导
        5.1.2 探测器探测极板参数设置
        5.1.3 探测器目标运动信息参数设置
    5.2 单纯背景下的静电引信工作性能评估
    5.3 弹体对探测性能的评估
    5.4 带电云层对探测性能的影响
        5.4.1 云层带电特性
        5.4.2 云层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云层干扰的差分静电探测方法
    6.1 抗云层干扰的差分探测算法
    6.2 差分静电探测效果验证
        6.2.1 无云层干扰模拟
        6.2.2 云层干扰模拟
    6.3 仿真速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总结和回顾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固液界面分离诱导的表面电荷富集效应及其液滴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液滴传输方法研究现状
        1.2.1 外场能量输入的液滴传输
        1.2.2 液滴自驱动
    1.3 界面分离诱导产生表面电荷
        1.3.1 接触带电介绍
        1.3.2 表面电荷的产生机理
        1.3.3 基于表面电荷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表面电荷的产生及分离机制探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过程
    2.3 固液分离的表面电荷滞留效应
    2.4 表面电荷的基本性质
        2.4.1 电荷分离现象的最大化
        2.4.2 可擦写性
        2.4.3 受湿度影响
        2.4.4 表面电荷累积效应
    2.5 表面电荷产生机制探讨
        2.5.1 固液界面表征
        2.5.2 固液界面电荷分离机理探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底对表面电荷的影响及控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样品制备
        3.2.3 浸润性测试
        3.2.4 粘附力测试
        3.2.5 无枪头式移液枪
        3.2.6 电势分布模拟
    3.3 基底的近程效应影响表面电荷的产生
    3.4 基底的远程效应影响表面电荷的表达
    3.5 表面电荷的粘附力表达
        3.5.1 表面电荷密度控制表面粘附力
        3.5.2 基底对表面粘附力的影响
    3.6 基底对电荷表达的可逆控制及其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电荷密度梯度打印及液滴传输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超双疏样品的制备
        4.2.3 电荷梯度的产生及调控
        4.2.4 液滴传输实验过程
        4.2.5 载物小车的制作过程
    4.3 表面电荷密度梯度打印
        4.3.1 表面电荷密度控制的实验与理论分析
        4.3.2 表面电荷密度的控制及其梯度路径制造
    4.4 表面电荷密度梯度在液滴传输中的应用
        4.4.1 表面电荷密度梯度用于传输液滴
        4.4.2 表面电荷梯度传输液滴的机制及其性能调控
        4.4.3 表面电荷密度梯度传输液滴的普适性
        4.4.4 基于表面电荷梯度液滴传输的应用拓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导电纤维对防静电过滤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滤系统中的静电
        1.2.1 产生机理
        1.2.2 产生形式
        1.2.3 静电危害
    1.3 防静电滤材
        1.3.1 防静电滤材的发展历程
        1.3.2 防静电滤材的研究现状
    1.4 防静电性能的测试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导电纤维及其抄造性能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案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导电纤维的形貌分析
        2.3.2 导电纤维的分散性能
        2.3.3 导电纤维在滤材中的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电纤维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滤材中导电纤维的NV值的变化
        3.3.2 导电纤维种类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
        3.3.3 导电纤维用量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
        3.3.4 碳纤维直径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
        3.3.5 不锈钢纤维直径对滤材防静电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静电滤材基本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性能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导电纤维对滤材微观结构的影响
        4.3.2 导电纤维种类对滤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4.3.3 导电纤维用量对滤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4.3.4 碳纤维直径对滤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4.3.5 不锈钢纤维直径对滤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静电滤材过滤性能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内容及性能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导电纤维对空气滤材过滤性能的影响
        5.3.2 防静电滤清器液体过滤性能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刀具/工件材料摩擦表面电势及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切削区切削液毛细渗透研究现状
        1.2.2 摩擦电子发射及电场形成研究现状
        1.2.3 微通道流体电渗驱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摩擦表面电势的产生机理及实验平台的搭建
    2.1 摩擦表面电势理论及产生机制
        2.1.1 固体材料能带结构
        2.1.2 费米能级
        2.1.3 功函数
        2.1.4 固体材料摩擦表面电势产生机理
    2.2 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因素
        2.2.1 摩擦副材料对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2.2.2 实验工况对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2.2.3 外界环境对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2.3 摩擦表面电势实验平台搭建
        2.3.1 摩擦表面电势实验平台设计方案
        2.3.2 载荷控制结构选型计算
    2.4 摩擦表面电势数据测量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材料摩擦表面电势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案
        3.1.1 摩擦副材料
        3.1.2 试样及其预处理
        3.1.3 静电消散
        3.1.4 实验步骤
    3.2 钨钢球-陶瓷盘变载荷速度下实验结果
        3.2.1 载荷对钨钢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2.2 滑擦速度对钨钢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3 铬钢球-陶瓷盘变载荷速度下实验结果
        3.3.1 载荷对铬钢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3.2 滑擦速度对铬钢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4 铜球-陶瓷盘变载荷速度下实验结果
        3.4.1 载荷对铜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4.2 滑擦速度对铜球-陶瓷盘摩擦表面电势的影响
    3.5 钨钢、铬钢、铜三种材料与陶瓷摩擦表面电势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电渗性能的切削液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实验方案与测量方法
        4.1.1 机床、工件和刀具
        4.1.2 切削参数与润滑条件
        4.1.3 单因素实验设定
        4.1.4 测量评定方法
    4.2 切削力分析
        4.2.1 刀具力学模型
        4.2.2 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4.2.3 切削液添加剂浓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4.3 表面质量分析
        4.3.1 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3.2 切削液添加剂浓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4 刀具磨损分析
        4.4.1 刀具磨损形态和原因
        4.4.2 切削深度对对刀面VB磨损带的影响
        4.4.3 切削液添加剂浓度对刀面VB磨损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低品位菱镁矿水中脉冲放电破碎与电选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矿物破碎技术现状
        1.2.1 脉冲放电破碎技术
        1.2.2 水中脉冲放电破碎效应
        1.2.3 矿物脉冲放电破碎应用现状
    1.3 菱镁矿分选技术现状
        1.3.1 菱镁矿性质与组成
        1.3.2 菱镁矿选矿研究现状
        1.3.3 矿物电选技术基础研究
        1.3.4 矿物电选应用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实验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破碎实验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测试设备及方法
    2.3 菱镁矿电选实验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材料
        2.3.3 实验测试设备及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低品位菱镁矿脉冲放电破碎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脉冲放电破碎实验系统
    3.3 单次脉冲放电破碎实验研究
        3.3.1 脉冲放电破碎放电通道发展演变
        3.3.2 单次放电菱镁矿破碎状态
        3.3.3 直接冲击压力无源测量
    3.4 多次脉冲放电破碎实验研究
        3.4.1 破碎产物粒级分布
        3.4.2 破碎产物解离状态分析
        3.4.3 破碎产物晶体结构分析
        3.4.4 多次放电过程特性参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菱镁矿脉冲放电破碎效应解析研究
    4.1 引言
    4.2 菱镁矿破碎效应分析
    4.3 破碎过程能量转化分析
    4.4 破碎效应作用解析
        4.4.1 液电破碎
        4.4.2 电破碎
    4.5 本章小结
5 菱镁矿破碎颗粒电选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电选实验条件分析
    5.3 电选样品粒度分析
    5.4 电选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电选颗粒分离动力学规律研究
    6.1 引言
    6.2 颗粒受力分析
    6.3 颗粒脱离状态分析
    6.4 颗粒运动轨迹模拟分析
        6.4.1 运动轨迹动力学模型建立
        6.4.2 运动轨迹影响因素分析
    6.5 颗粒运动图像分析
        6.5.1 实际运动轨迹图像重构
        6.5.2 运动轨迹模型修正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颗粒静电发生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力输送系统中的静电现象
        1.1.2 单颗粒带电现象
        1.1.3 数值模拟
        1.1.4 静电的应用
    1.2 静电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1.2.1 金属间的接触带电
        1.2.2 金属-绝缘体接触带电
        1.2.3 绝缘体-绝缘体接触带电
    1.3 静电特性
        1.3.1 费米能级及功函数
        1.3.2 接触电位差CPD
        1.3.3 颗粒电荷
    1.4 影响静电带电的因素
        1.4.1 物体的性质
        1.4.2 环境因素
        1.4.3 物体原始带电状态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单颗粒系统的实验方法
    2.1 颗粒的选择
    2.2 实验方法
    2.3 定义
        2.3.1 长宽比
        2.3.2 前冲角
        2.3.3 变量的定义
    2.4 带电机理
第3章 单颗粒静电发生的因素分析
    3.1 形体因素
        3.1.1 长宽比
        3.1.2 面积
        3.1.3 前冲角
    3.2 相对湿度
    3.3 正压力
    3.4 颗粒材料
        3.4.1 不同灰分的煤粉
        3.4.2 PVC和PP颗粒
        3.4.3 原木和生物炭颗粒
    3.5 平衡电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粗糙度对单颗粒静电的影响
    4.1 颗粒表面处理与测定
    4.2 颗粒的二维表面形态
    4.3 颗粒的三维表面形态
    4.4 颗粒接触面积
    4.5 颗粒表面粗糙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力输送系统中的静电
    5.1 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5.2 静电的产生
        5.2.1 垂直管中颗粒流的静电
        5.2.2 水平管中颗粒流的静电
        5.2.3 垂直管和水平管静电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金属导体摩擦的带电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D]. 赵佩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方法研究[D]. 赵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可食性粉体高速包装除静电关键技术研究[D]. 孟坤鹏.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4]喷动流化床内颗粒荷电及流动特性研究[D]. 王润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引信应用中的被动式静电探测方法研究[D]. 郝慧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固液界面分离诱导的表面电荷富集效应及其液滴传输研究[D]. 孙强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7]导电纤维对防静电过滤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 秦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刀具/工件材料摩擦表面电势及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研究[D]. 张琦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0)
  • [9]低品位菱镁矿水中脉冲放电破碎与电选分离研究[D]. 曹云霄.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颗粒静电发生的机理研究[D]. 房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金属导体摩擦起电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