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一、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凌杜华[1](2020)在《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文中认为目的:根据颈椎矢状骨折在CT影像学的表现形态提出分型,并探讨其治疗选择。方法: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2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05例颈椎骨折病例中筛选颈椎矢状骨折病例,根据颈椎矢状骨折在CT上表现的骨折形态进行分型。记录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矢状骨折节段、合并伤及其治疗方式,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定,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颈椎矢状骨折与ASIA分级的相关性,并回顾性分析颈椎矢状骨折的治疗方式来探讨其治疗选择。结果:本研究纳入的颈椎矢状骨折病例共17例,占同期颈椎骨折的5.57%。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16-55岁,平均38岁,损伤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9例,交通车祸6例,重物砸压1例,跌倒1例,矢状骨折节段主要分布在C5、C6。根据颈椎矢状骨折CT上表现的骨折形态,提出具体的分型如下:Ⅰ型(单纯椎体骨折型),单纯椎体骨折,无脱位,且不伴有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4例,占23.53%(4/17);Ⅱ型(单侧椎弓骨折型),椎体骨折,无脱位,合并单侧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3例,占17.65%(3/17);Ⅲ型(双侧椎弓骨折型),椎体骨折,无脱位,合并双侧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1例,占5.88%(1/17);Ⅳ型(骨折脱位型):椎体骨折,颈椎脱位,伴或不伴椎弓(椎弓根或椎板)骨折,本组纳入9例,占52.94%(9/17)。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Ⅰ型相比于Ⅳ型,ASIA分级至少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0.023倍(P=0.018),Ⅱ型相比于Ⅳ型,ASIA分级至少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0.01倍(P=0.009)。1例Ⅳ型骨折患者入院4天后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给予Halo-Vest支架固定,其中2例Ⅰ型骨折及1例Ⅱ型骨折,余13例予手术治疗,2例Ⅰ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2例Ⅱ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1例Ⅲ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7例Ⅳ型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与治疗前ASIA分级相比,治疗后1月后3例(18.75%)患者ASIA分级有提升。结论:颈椎矢状骨折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颈椎骨折类型,多发生在高处坠落和交通车祸高能量暴力损伤中,伴有严重的脊髓损伤。我们基于CT影像学提出的颈椎矢状骨折分型简单、实用,可反映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治疗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科[2](2019)在《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技术报道和病例报道目的:报道一种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特别是伴有严重椎体骨折、小关节突骨折或是陈旧性脱位的新型单纯前路手术复位与内固定技术。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到本组并应用此新型单纯前路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病例共63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8例;年龄21-73岁(平48.8±12.2岁);脱位节段分布为C3/4-C7/T1(其中C3/4=4,C4/5=9,C5/6=26,C6/7=22,C7/T1=2);22例单侧脱位及41例双侧脱位;合并创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有18例,椎体骨折20例,关节突骨折14例;伤后ASIA分级包括17例A级,3例B级,3例C级,23例D级,17例E级。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64天(平均9.5±8.5天),随访时间为术后12-24个月(平均16.1±4.5月)。所有患者经前路椎间盘完全切除后,先应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复位成功则继以前路钢板椎体钉固定,若复位失败则行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并前路钢板椎弓根螺钉固定。分析其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融合率等指标。结果:所有的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后凸偏心撑开技术直接复位成功52例(82.5%),其中包括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脱位30例,合并椎体骨折15例,关节突骨折7例,术前间隔时间在2周以内46例,2-4周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6.2±21.9分钟,平均失血量为66.3±37.0毫升。复位失败的11例患者均为双侧小关节脱位,其中有2例为C7/T1小关节脱位,5例存在严重的椎体骨折,7例合并小关节骨折,术前间隔时间平均为16.5±16.4天(包括3例术前时间为2-4周,1例大于4周),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最终均成功复位。末次随访时,经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成功的52例患者,有20例(38.5%)的ASIA分级至少升高1级(其中包括3例术前A级到末次随访时升至2例B级和1例C级;3例术前C级升至D级;14例术前D级升至E级),没有1例出现分级下降。利用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复位的11例患者中有3例ASIA分级升高1级(其中包括1例由术前A级升至B级,1例由B级升至C级,1例由D级升至E级)。复查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1.前路后凸偏心撑开技术复位下颈椎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2.包含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前路小关节突切除以及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新型单纯前路手术流程治疗下颈椎关节脱位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伴有严重的椎体骨折、小关节突骨折的脱位以及陈旧性脱位。第二部分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回顾对照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入路手术的手术创伤及临床疗效的比较,寻求一种更优的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2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到本组并行手术治疗的下颈椎关节脱位病例共93例。包括男性8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2±11.9岁(21-73岁);车祸伤24例,高处坠落伤28例,其他意外41例;脱位节段分布为C3/4-C7/T1(其中C3/4=6,C4/5=13,C5/6=33,C6/7=33,C7/T1=8);34例单侧脱位及59例双侧脱位;伤后ASIA分级包括29例A级,3例B级,6例C级,36例D级,19例E级。随访时间为术后12-24个月(平均15.9±4.8月)。根据治疗术式分为新型单纯前路手术组(63例)及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组(30例)。其中新型单纯前路手术包括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及前路小关节突切除复位技术。对比分析此新型单纯前路手术组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数、融合率、ASIA分级和JOA评分的改善值等指标。结果:所有的患者(单纯前路组63例和后-前联合手术组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复位成功率均为100%。其中单纯前路组63例患者中,有52例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成功复位,剩下的11例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得以复位。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类型、受伤节段、单/双侧小关节脱位及最初的ASIA分级、JOA评分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前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274.0±114.7 min)明显长于单纯前路手术组(88.6±35.0min)(p=0.000),后-前联合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固定节段(275.0±183.2 ml;1.4±0.7)明显多于单纯前路手术组(92.5±84.0ml,p=0.000;1.2±0.5,p=0.030)。经过12个月的随访,两组均达到100%的融合率。两组的ASIA分级(p=0.900)及JOA评分(p=0.717)改善值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相比,包含后凸偏心撑开复位及前路小关节突切除两种技术的单纯前路手术能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但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作为一种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新型手术流程,更值得推荐。

刘科,邓珏,张正丰[3](2019)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63例,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21~73岁(48.8±12.2岁)。脱位节段:C3/4 4例,C4/5 9例,C5/6 26例,C6/7 22例,C7/T1 2例;单侧脱位22例,双侧脱位41例。合并创伤性椎间盘突出18例,椎体骨折20例,关节突骨折14例。伤后ASIA分级:A级17例,B级3例,C级3例,D级23例,E级17例。从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64d(9.5±8.5d)。复位成功后,椎间置入装满自体骨的cage并用前路钢板椎体钉固定。术后随访9~24个月(15.7±5.1个月)。分析其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分级)、融合率等指标。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直接复位成功52例(82.5%),其中包括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脱位30例;合并椎体骨折15例,关节突骨折7例;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在2周以内46例、2~4周6例;手术时间为76.2±21.9min,术中出血量为66.3±37.0ml。复位失败的11例患者辅以前路小关节突切除术,最终均成功复位。末次随访时,经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成功的52例患者中,20例(38.5%)的ASIA分级至少升高1级(3例术前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升至B级2例、C级1例,3例由术前C级升至D级,14例由术前D级升至E级),其余32例的ASIA分级保持不变(包括9例A级,2例B级,7例D级及14例E级);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复位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

江晨[4](2017)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由于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预后优于非手术治疗,因此目前普遍采用手术策略来处理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手术入路有多种,包括单纯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联合入路,但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尚存争议。本文应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疗效,以期为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至2016年6月)、EMbase(1974年至2016年6月)、Cochrane图书馆(2016年第6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16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至2016年6月)及万方数据库(1998年至2016年6月),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收集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 Man5.2软件对可以合并分析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合并的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52例患者,其中前路手术患者290例,后路手术患者151例,前后联合入路患者211例。分析结果显示:前路的手术时间小于后路(WMD=-22.22,95%CI:-34.20-10.24,P=0.0003)及前后联合入路(WMD=-117.27,95%CI:-132.41-102.12,P<0.00001);前路的出血量小于后路(WMD=-255.33,95%CI:-306.81-203.85,P<0.00001)及前后联合入路(WMD=-402.84,95%CI:-489.59-316.09,P<0.00001);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的固定节段无统计学差异(WMD=-1.38,95%CI:-4.181.43,P=0.34),但均小于后路(WMD=-1.29,95%CI:-2.16-0.42,P=0.004);前路的术后椎体水平位移小于后路(WMD=-0.06,95%CI:-0.10-0.03,P=0.0004)及前后联合入路(WMD=-1.67,95%CI:-2.60-0.74,P=0.0004);前路与后路的术后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WMD=-0.18,95%CI:-0.610.26,P=0.42),但小于前后联合入路(WMD=-1.29,95%CI:-2.25-0.33,P=0.008)。结论:虽然不同手术入路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就手术入路本身而言,前路手术的优势较明显。由于存在纳入研究数量及方法学质量的局限性,还需要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得出更加可信的结论。

江晨,宋文慧[5](2016)在《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单侧小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颈椎损伤,且以C5-6最常发生,这与其解剖及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该损伤由屈曲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但主要因素尚不明确。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仍未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现在被普遍接受的方案是首先行闭合复位,再根据闭合复位成功与否及有无出现创伤性椎间盘突出决定下一步治疗。

陈新,杨开舜,孟庆存,方达[6](2014)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35例临床治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X射线、CT平扫及重建、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资料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估,对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复位,据复位情况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其中3例在手术室全身麻醉下加大牵引质量复位成功。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术后X射线随访提示:颈椎序列、椎体高度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评级平均约提高1级以上。植骨46个月融合,无内置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根据复位情况及损伤类型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陈科[7](2012)在《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下颈椎脱位(常指第3-7颈椎)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损伤,而根据暴力种类,大小,有无旋转等因素,常致颈椎关节突关节单侧或双侧的半脱或全脱位及合并椎体、椎板、棘突的骨折;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尽量缩短脊髓受压时间,恢复椎管有效容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显得十分重要。牵引复位是早期解除脊髓压迫的重要手段,大多数学者认为最简单有效和安全可靠的是采用轴向颅骨牵引复位。从Crutchfield牵引弓到[Gardner-wells牵引弓,后来学者们又改进或设计新型的颅骨牵引工具如改良型Gardner-wells牵引器、双向牵引床、Odebode-Agaja牵引弓等,这说明颅骨牵引仍然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其突出特点是快速高效,廉价简易,无论是闭合复位成功后行保守治疗,还是作为闭合复位失败后拟行手术治疗,颅骨牵引复位在下颈椎脱位治疗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值得继续推广或改进。然而当脱位伴交锁时,传统的方法较难凑效。目前传统牵引方法是:先用4kg重量牵引,数小时后拍床边片或C型臂X线机透视,若未能复位则增加2kg继续牵引相同时间再拍片或透视。以此类推。如重量加到18kg或时间超过24小时仍未复位者需手术复位。此法成功率低,且要求医生守候在床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许多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因脊髓水肿加重累及生命中枢而死亡。尽管文献上关于大重量颅骨牵引结合多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报道很多,但多数集中在拥有先进设备和富有诊治经验与技术的大型医院,因为牵引时需电生理设备监控,且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去判断潜在的神经体征,同时一旦复位失败可有补救措施。而作为接触更广大患者的基层医院,却在接诊颈椎骨折伴脱位的病人时爱莫能助,盲目的或不恰当的治疗加重了或延误了病情、浪费医疗资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发生了一些本可避免的悲剧。为此我院研制了一种即时安全有效的复位工具,其突出的特点为无级增重、定长牵引及三维角度可调。在临床应用前,我们做了下面相关理论研究。一是选取山羊作为实验对象,因为跟其它动物相比,山羊颈椎在解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都跟人类颈椎近似。结合以往研究证实山羊在屈伸侧弯等生物力学特性跟人类相近,且牵引复位依赖于颈椎拉伸长度和力度的改变,因此我们做了山羊颈椎拉伸性研究。二是制作了山羊牵引模型,证实弹性蠕变的存在,且证明正常和脱位状态下蠕变时间和长度都有差异,为临床牵引复位提供时间依据。三是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用大重量牵引结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说明大重量有一定可行性,但因担心过度牵引,从而复位成功率低。四是鉴于无须空耗时间等待、大重量牵引可行且担心过度牵引,我们研制了可迅速增重和防止过度牵引的新型复位工具,并在临床上初步应用了合适的病例,短期随访证实效果良好,当然还需大样本病例积累和长时间随访,且需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改良此项装置。现在将上述研究内容详细阐述如下。[目的]对比研究山羊颈椎与人颈椎拉伸性能的差异。[方法]保留肌肉韧带的雄性成年山羊C1-T1节段24具,其中4具剔除肌肉(A组),12具仍保留肌肉韧带(B组),剩余8具标本制作成24个山羊脊柱功能单位(一具标本可制作成C1-3、C4-5和C6-7等3个单位),然后分别在MTS材料机上进行准静态的非破坏性的拉伸递进测试,直至标本破坏,分别记录颈椎节段的最大拉伸力、最大位移和刚度等及脊柱单位的最大拉伸力,与文献对比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最后绘出颈椎节段的最大拉伸力-最大位移散点图及脊柱功能单位的最大拉伸力-个体阶梯散点图。[结果]A组与仅保留韧带的Yoganandan等研究相比,平均最大拉伸力、平均最大位移及平均刚度等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Yliniemi等研究相比,平均最大拉伸力和平均最大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羊C4-C5段脊柱功能单位与Dibb等和Van等研究相比,平均最大拉伸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拉伸力-位移散点图及表格统计分析结果后得知颈部肌肉抵抗张力及应力的能力比颈部韧带更强,而人颈部肌肉比山羊颈部肌肉的抵抗张力及应力的能力更强,且位置离散分布,个体差异明显。由最大拉伸力-个体阶梯散点图及表格统计分析结果后得知,与山羊颈椎脊柱功能单位相比,人颈椎脊柱功能单位的最大拉伸力波动幅度更大,个体差异明显。[结论]山羊C1-T1节段和C4-5段脊柱功能单位的最大拉伸力皆与人颈椎相似且山羊拉伸性能个体差异比人小,可用于相应节段的人颈椎拉伸生物力学实验,但应考虑人与山羊颈部肌肉抵抗张力及应变能力的差异。[目的]建立正常和脱位两种牵引状态下山羊颈椎蠕变模型,并比较其蠕变差异。[方法]16例健康山羊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脱位组,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固定山羊,在1h内每隔30s测量一次各组在5kg、10kg、15kg、20kg、25kg和30kg重量牵引时的颈椎相对轴向位移,然后作重量-时间-位移关系图,最后比较两组各个牵引重量下位移的组间和组内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统计的1h内,随着重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正常组和脱位组的快速弹性蠕变的时间范围分别为7min~28min和3min~13min,继之出现缓慢的蠕变但脱位组蠕变持续时间长,最后进入稳态蠕变期。除牵引重量15kg时两组应变振幅无显着性差异(P>0.05)外,正常组和脱位组相对轴向位移和应变振幅(减去增加重量前的基数后)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脱位状态下大重量(20kg、25kg和30kg)颈椎牵引比小重量(5kg、10kg、15kg)牵引弹性蠕变速率更快且应变振幅更大。不同重量持续牵引下,正常组的应变振幅依次递减,而脱位组先减再增加然后再减少。[结论]该牵引装置可获得有效可靠的山羊颈椎蠕变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山羊颈椎脱位组蠕变量更大,但更容易过度牵引。[目的]根据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成功与失败分别行前路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侧关节突交锁,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侧关节突绞锁68例,其中单侧关节突交锁23例,双侧关节突交锁45例。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先行大重量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若复位成功则择期行前路手术(A组),若失败则择期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B组)[结果]A组为37例,B组为31例,复位成功率54.41%。颅骨牵引单侧关节交锁复位成功率为22.22%,双侧关节交锁复位成功率为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无脊髓损伤加重,5例完全瘫痪者无任何恢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等级标准平均提高1~2级,牵引后AISA感觉评分增加,术后随访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颈髓评分均显着增加,两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3例前路手术内固定失败外,其余患者术后5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定期X线检查示椎体序列及椎间高度良好,植骨正常融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双侧关节突交锁同单侧关节交锁相比,大重量颅骨牵引效果更好。牵引后可改善ASIA感觉评分但对运动评分不显着。跟颅骨牵引复位失败结合后前路手术组相比,颅骨牵引复位成功配合前路手术能减轻脊髓损伤并明显改善手术效果。下颈椎脱位伴关节交锁,应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都可以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目的]研制一种下颈椎骨折脱位即时安全复位的新装置,并报告其临床效果。[方法]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由颅骨牵引弓、滑块、弹簧、棘轮、支架、导轨和底板组成,临床应用于颈椎脱位47例,复位后根据患者病情择期行相应的入路手术,并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新型颅骨牵引复位装置可无级增力、定长牵引及角度可调。47例下颈椎脱位患者全部复位成功,无一例神经损伤加重,无牵引固定钉松动或脱出。平均牵引重量为25.6kg(10kg-60kg),平均牵引时间为8min(3-10min),平均牵引角度为23.5。(15-35。)。平均随访时间为38mon(3-48mon)。[结论]新型颈椎脱位牵引复位器,简便实用,安全高效,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科,靳安民[8](2011)在《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下颈椎(C3~C7)脱位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损伤,根据暴力种类、大小、有无旋转等因素不同,常致颈椎关节突关节(小关节)单侧或双侧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及合并椎体、椎板、棘突的骨折,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迅速、简便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常

侯晓辉[9](2011)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MRI表现与手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评估术前MRI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行前路或一期前后路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43.7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23例,重物砸伤3例,摔倒跌伤1例,其它1例。患者受伤后行MRI检查时间4小时~21天,平均3.4天。手术时间伤后平均9天进行。所有患者颈椎间盘MRI按Pearce分级[1]标准分级,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确定手术节段及手术方法后,行前路椎体复位、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取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部分患者先行后路复位、侧块钉、棒内固定术,再同期行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术中直视下对拟切除间盘及邻近间盘进行造影,并观察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造影后X线透视观察椎间盘及后纵韧带损伤情况,并拍照记录影像资料,造影结果按Adams椎间盘造影分类标准[2]分类,本研究共造影椎间盘150个,手术切除65个。本研究采用双盲法,术前由一名放射科主任医师阅读MRI片并判断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损伤情况,术中造影由骨科主任医师执行,同时术中探查记录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分析比较造影结果及术前MRI表现,评价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颈椎骨折脱位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并验证MRI价值。结果(1)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对150个损伤及邻近间盘进行研究,根据术前MRI表现,43个间盘异常高信号或高低混杂损伤信号,造影结果按Adams分级标准Ⅳ级8个,Ⅴ级35个;其余107个间盘MRI表现按照Pearce分级标准分级:Ⅰ型:6个,Ⅱ型:34个,Ⅲ型:40个,Ⅳ型:22个,Ⅴ型:5个。造影结果根据Adams X线分类,裂隙型8个,破裂型35个;术中椎间盘造影的Adams X线分类,棉球型:11个,分叶型:27个,不规则型:42个,裂隙型:17个,破裂型:10个,将两组数据采用列联表资料卡方检验,皮尔逊X2=101.454, P=0.000<0.05,故可认为造影分级与术前MRI颈椎间盘Pearce分级有显着关系,关联系数Gamma=0.782,P=0.000<0.05,两者之间有关联。(2)53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24例,后纵韧带断裂9例,椎间盘损伤63个,经术中探查及术中造影诊断前纵韧带断裂33例,后纵韧带断裂18例,椎间盘损伤68个,其中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误诊3例,漏诊12例,敏感性63.63%,特异性85.00%;诊断后纵韧带误诊4例,漏诊13例,敏感性27.77%,特异性88.57%;诊断椎间盘损伤漏诊5个,敏感性92.64%;术中椎间盘造影诊断间盘损伤68个,经术中探查与诊断吻合,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1)MRI是术前诊断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韧带损伤的首选检查。(2)对经过MRI筛选后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术可以明确间盘损伤程度,发现相邻节段间盘的隐匿性损伤或退变。(3)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是对MRI诊断有效而合理的补充,对于确定融合范围及评估术后邻近间盘退变有参考价值。

赵宏,王杰,李纯志,方煜[10](2011)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伴不同程度颈髓损伤患者,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7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7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A级5例,B级8例,C级12例,D级7例,E级2例。行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减压、复位、内固定及融合,其中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14例,前后联合手术11例。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道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6.2个月,植骨于术后3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前路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等级均提高1或2级,不同入路手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没有差别。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根据颈椎损伤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二、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收集并筛选病例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记录一般及临床资料
    2.4 治疗方式
    2.5 临床疗效评估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颈椎矢状骨折病例一般资料
    3.2 颈椎矢状骨折的X线表现
    3.3 颈椎矢状骨折的MRI表现
    3.4 颈椎矢状骨折的CT表现
    3.5 颈椎矢状骨折分型
    3.6 颈椎矢状骨折分型与ASIA分级的相关性
    3.7 颈椎矢状骨折治疗方式
4. 讨论
    4.1 颈椎矢状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4.2 颈椎矢状骨折的损伤机制
    4.3 颈椎矢状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4.4 颈椎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
    4.5 颈椎矢状骨折合并伤及并发症的治疗
    4.6 颈椎矢状骨折的预后
5.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成果
致谢
附件

(2)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技术报道和病例报道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单纯前路手术与传统后-前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回顾对照研究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下颈椎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手术流程
    1.3 测量与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 讨论

(4)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索相关文献
    1.2 筛选纳入研究
    1.3 提取研究数据
    1.4 评估研究质量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35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牵引复位
        1.2.2 手术方式
        1.2.2. 1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
        1.2.2. 2 颈后路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
        1.2.2. 3 颈前后路联合手术
        1.2.3 术后处理
    1.3 骨性融合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MRI等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3.2 合并单/双侧小关节脱位的处理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
    3.4 手术入路选择
    3.5 融合材料在下颈椎骨折治疗中的选择
    3.6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7)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山羊颈椎与人颈椎拉伸性能的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两种牵引状态下山羊颈椎的蠕变模型建立及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大重量颅骨牵引结合两种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的研制和临床初步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8)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下颈椎脱位的生物力学机制
2 颅骨牵引应用的原则
3 颅骨牵引复位的要点
    3.1 复位方式
    3.2 牵引体位及角度
    3.3 牵引重量
    3.4 牵引时间窗口
4 颅骨牵引复位的风险评估

(9)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措施
        1.2.2 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
        1.2.3 术后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矢状骨折影像学分型及治疗选择[D]. 凌杜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一种新型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D]. 刘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J]. 刘科,邓珏,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01)
  • [4]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江晨.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5]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的研究进展[J]. 江晨,宋文慧.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09)
  • [6]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35例临床治疗分析[J]. 陈新,杨开舜,孟庆存,方达. 现代医药卫生, 2014(14)
  • [7]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初步应用[D]. 陈科.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8]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研究进展[J]. 陈科,靳安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12)
  • [9]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D]. 侯晓辉. 宁夏医科大学, 2011(05)
  • [10]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J]. 赵宏,王杰,李纯志,方煜. 脊柱外科杂志, 2011(01)

标签:;  ;  ;  ;  ;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