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一、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黎银潮,陈树达,刘贤岳,赵怡然,王诚蔗,周列民[1](2021)在《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文中研究表明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和黄斑性樱桃红斑,通过基因检测发现α-N-乙酰神经氨酸酶(NEU1)基因突变或实验室检查发现神经氨酸苷酶缺乏时,就可以做出明确诊断。现报道1例31岁男性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本例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患者有视力下降、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6号染色体NEU1基因c.544A>G (p.Ser182Gly)纯合突变。

李全福[2](2019)在《我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亚型分布特点及新突变筛查》文中提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r ataxia,ADCA)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可累及小脑、脑干和脊髓,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的步态不稳、言语不清、动作笨拙和眼震等。目前,和ADCA相关的致病基因超过40种。其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ADCA最常见的类型。ADCA的基因型和表型存在极大的异质性,不同种族和地区的分布特点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尚无针对ADCA亚型分布特点的大规模研究。基因分析是确诊ADCA的金标准,靶向测序是二代测序的一种,可以对多个基因同时测序,耗时少,效率高。本研究前期积累了大量ADCA患者资料和生物样品,拟通过汇总数据资料,进行常见动态突变筛查,明确基因诊断,阐述我国ADCA亚型的分布特点。对于仍诊断不明的患者,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利用ACMG指南对所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判读。第一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亚型分布特点目的:分析我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ADCA)基因频率和亚型分布特点,阐述常见SCA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AD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物样品,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测序对SCA1、2、3、6、7、12、17、DRPLA进行动态突变检测,利用重复引物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SCA8和SCA10,并总结常见SCA的临床特点。结果:在2008年至2018年间共招募ADCA患者1121例,来自868个家系,SCA3是最常见的ADCA亚型(75.9%),其余常见亚型包括SCA2(7.5%),SCA1(6.1%),SCA6(1%),SCA7(1.2%),SCA12(1%)和SCA17(0.7%)。SCA的发病年龄存在差异性,并与CAG重复数呈负相关,其临床表型也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另外,我们发现纯合SCA3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杂合SCA3患者。结论:我国ADCA分布以动态突变类型为主,其中SCA3是最常见的亚型,不同SCA的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第二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新致病变异筛查目的:筛查ADCA患者罕见亚型及致病变异,评估靶向测序技术在ADC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共募集了65例先证者,包括55例ADCA和10例散发性共济失调患者,已排除常见10种SCA动态突变(SCA1、2、3、6、7、8、10、12、17和DRPLA),采用靶向测序技术对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及Sanger测序验证,对所获得的基因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及家系共分离分析,根据ACMG指南解读其致病性质。结果:通过靶向测序检测,最后有10例病人找到致病基因突变,基因诊断率为15.4%(10/65)。在ADCA患者中,发现4个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变异位点,包括1个已报道变异位点(OPA1 p.S509R)和3个新变异位点(PRKCG p.V583M,AFG3L2p.K687E,IFRD1 p.T414M)。在散发共济失调患者中,共发现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变异位点4个,其中2个为已报道变异位点:(CACNA1A p.R1346Q,NEU1 p.S182G),2个为新变异位点(CACNA1A p.R1667G,NEU1 p.P267S)。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报道了SCA28疾病,并扩展了ADCA的基因突变谱和表型谱,证明了靶向测序是筛查ADCA新致病变异的有效手段。

刘茅茅,邵晓秋,李志梅,吕瑞娟,王群,崔韬[3](2019)在《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Ⅰ型唾液酸沉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1例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者为12岁女童,10岁时出现肢端疼痛,随后出现进行性行走不稳、视力下降及抽搐发作;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樱桃红斑。无家族史。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携带NEU1基因c. 239 C>T(p.P 80 L)和c.544A>G(p.S 182 G)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表型正常母亲和父亲。结论Ⅰ型唾液酸沉积症具有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视力下降的特点,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景朝阳[4](2018)在《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鉴定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两个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捕获和验证,确定致病基因,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两个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家系成员的相关资料。采集家系患者一般信息、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如脑电图、头部MRI等,用EDTA抗凝管留取5ml血样,放入-80℃冰箱保存待测;正常人需要采集一般信息和留取血样;同时画出家系图。(2)全外显子组测序:待血样留取完成后进行DNA提取并完成DNA质量评估;然后选择家系1中两名发病年龄早、临床表现典型、病情严重的患者DNA,对其进行片段化、末端修复反应、3’末端加“A”反应、连接测序接头、文库片段筛选、PCR扩增DNA文库、全外显子芯片杂交、杂交文库清洗及纯化、PCR扩增外显子DNA文库,然后用Illumina Hiseq2000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出的数据信息首先进行数据质量评估,然后参考序列比对分析、SNV/In Del检测、SNV/In Del注释,将所有的SNV/In Del位点与最新发布的群体数据库、功能数据库、以及疾病数据库等已知信息进行比对分析,评估这些SNV/In Del位点的变异频率、功能特征、保守性、致病性等,快速地找到最有生物学意义的SNV/In Del位点,寻找出候选致病基因。(3)Sanger测序验证:首先对完成全外显子组测序的患者进行自我验证,排除假阳性位点;其次在PMA家系1中进行家系共分离验证,考虑到该家系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全外显,排除标准为:患者DNA未出现的突变位点;然后进行家系外验证,对已经收集的另一个PMA家系同样进行该致病基因验证,明确是否也是同一个致病基因;最后以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作为对照组数据,明确正常人群中是否携带该突变。结果:(1)PMA家系1共有67名成员,其中男性成员34人,女性成员33人;有临床表型者16人,包括男性9人,女性7人,无临床表型51人;每一代都有患者,但少数患者存在临床隔代遗传的现象。PMA家系2共有35名成员,其中男性成员16人,女性成员19人;有临床表型者5人,包括男性2人,女性3人;无临床表型30人。(2)家系1中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介于102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发病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24岁,Ⅱ代中全部4个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1.25岁,Ⅲ代中全部4个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Ⅳ代中全部4个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2.25岁;家系2中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也介于102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14岁,发病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20岁,Ⅰ代中1个患者发病年龄为18岁,Ⅱ代中全部3个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4岁,Ⅲ代中1个患者发病年龄为11岁。(3)临床表现多有进行性加重的肌阵挛、共济失调,无认知障碍,无癫痫发作。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肌电图检查示各肌均未见特征性改变,头颅MRI示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部分患者脑沟略增宽。视频脑电可见睡眠中双额、额中线可见低幅棘波、棘慢波。(4)全外显子组测序后初步分析得到了89162个基因突变位点;结合各种数据库和预测软件进一步筛选得到26个候选致病突变位点:TACC2、OR8D4、SLC8A3、C16orf3、MARCH10、MROH7、OSBP2、WDR60、SGCE、PABPC1、CWF19L1、TAS2R43、INSC、ANO5、KLRF2、TAS2R43、CCDC168、IL34、FOXK2、LTBP2、JSRP1、LRRC3C、CYP4B1、ZGPAT、TENM2、PABPC1。(5)对完成全外显子组测序的患者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确实存在SGCE基因的该突变;其次对家系1中其余配合留取血样的患者(11名)及正常表型成员(18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携带有SGCE基因相同的突变,正常表型的家系的18名成员中有15名成员无SGCE基因相同突变,有3名成员有SGCE基因相同突变,符合家系共分离;然后对另一个PMA家系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留取的10份DNA均无SGCE基因相同突变;最后在千人基因组中并未发现有SGCE基因相同突变。结论:(1)该两个PMA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均有遗传早现,家系1为不全外显;(2)PMA家系1致病基因突变为SGCE,首次发现SGCE突变为PMA致病基因;(3)PMA家系2未发现SGCE基因突变,致病基因暂不明确,考虑为遗传异质性所致。

胡春辉,孙丹,胡家胜,刘智胜[5](2018)在《溶酶体贮积症的临床诊治进展》文中提出溶酶体贮积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已知病种超过50余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临床表型更是有所不同,酶活性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基因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及产前预防诊断。溶酶体贮积症总体来说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防治手段主要是在产前进行酶学诊断和基因诊断,行产前预防性诊断。近年来骨髓移植、酶替代疗法、基因治疗也取得相应进展。国内溶酶体贮积症疾病谱尚不全面,对该类疾病认识尚不足。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十分必要,便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

李璇[6](2018)在《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10%~15%。根据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X-连锁共济失调和线粒体综合征伴共济失调。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平均发病率为2.7/10000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发病率约为 3.3/100000。HA的分子诊断主要依赖于基因检测,明确分子诊断有助于进行靶向治疗、遗传咨询。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出现以前,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因诊断依赖于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技术、一代测序技术。2005年,随着第一台NGS测序仪出现,NGS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在NGS应用的十余年中,遗传性共济失调新基因的发现速率明显增快。但由于HA存在多种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因此,如何选择基因检测方法及检测基因是关键步骤,且下一代测序技术能同时检测多种基因,但随之也带来了大量变异数据,如何解读这些数据也直接影响分子诊断。为了规范变异序列的解读,2013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联合分子病理协会、美国病理学家协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来重新审视和修订序列变异解读的标准和指南,新的指南建议使用特定标准术语“致病的”、“可能致病的”、“意义不明确的”、“可能良性的”和“良性的”来描述孟德尔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此外,新指南也描述了如何基于典型的数据类型(如人群数据、计算数据、功能数据,、共分离数据)对变异进行五级分类的标准过程。这份指南的发表规范了基因变异的解读,各大基因检测公司均按其要求呈现基因检测结果并将变异分级。从2013年1月开始,本中心对临床疑诊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探讨下一代测序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1.建立规范的遗传性共济失调基因诊断流程;2.对临床疑诊为“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并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3.探讨如何为共济失调患者选择基因检测方法及检测基因;4.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5.探讨如何进一步解读下一代测序检测结果中存在的意义不明变异(variant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研究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对临床疑诊遗传性共济失调的31例患者,在取得患方知情同意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家族史,推测大概的疾病分类、遗传模式、涉及基因,根据基因缺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基因检测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结果阴性患者再次排除其他病因,对高度怀疑遗传性疾病的患者改变基因检测方法或扩大基因检测范围。对难以直接提供诊断依据的临床意义未明变异(VUS),进一步核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是否匹配,进行蛋白功能预测及家系验证,或进行细胞功能实验、动物实验来进一步验证,来对VUS进行升级或降级,最后提供分子诊断、针对性治疗及遗传咨询。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1例患者中19例得到确诊,其中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9例,其次发作性共济失调有3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2例,唾液酸沉积症Ⅰ型2例,共济失调伴眼动失用2型(AOA2)1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4型(SCA14)1例,还有比较罕见的耳聋-肌张力障碍-视神经萎缩综合征1例,在最终确诊的病人中5个病例的致病性变异为本研究新的变异,文献未报道。另有7例检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尚未明确其致病性,5例阴性检出。结论1.建立了本中心基因检测服务平台,规范了遗传性共济失调基因诊断流程。2.本中心HA诊断率为61.3%,其中SCA3检出率最高,所以对有家族史及遗传早现现象的患者首选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3.本研究丰富了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4.各检测方法中,下一代测序运用频率最高,占52.9%,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占35.3%,一代测序占11.8%。5.对VUS的解读是必要的,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数据共享将有助于VUS的解读。

刘丽丽,赵军阳,崔燕辉,梁天蔚,张诚玥,张燕,李程,李莉[7](2016)在《伴有黄斑樱桃红点的Tay-sachs病一例》文中提出患者男性,1岁4个月。因发育倒退8个月,于2015年4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出生后前6个月发育无异常,后逐渐出现发育落后,14个月会爬,声音刺激后易惊,进食易呛咳,双手笨拙,四肢逐渐伸直状态,不能站立,独坐不稳,追物差。该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检查:神清,胆怯,喉鸣,双下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头部MRI示髓鞘化延迟,视频脑电图显示界限性双侧前头部可疑痫性放电。眼部检

张包静子,全超,罗苏珊,邓秋琼,赵重波,卢家红[8](2015)在《眼底樱桃红斑(唾液酸沉积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晚发型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史、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眼底摄片、脑电图、头颅MRI和NEU1基因检测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17岁女性;视力减退6年余,反复癫发作、行走不稳1年余。查体存在小脑体征。眼科检查示双侧樱桃红斑伴视神经萎缩。脑电图见尖慢波、棘慢波、多棘慢波。基因检测示NEU1基因存在杂合突变c.544A>G(S182G)及c.239C>T(P80L)、分别来自其父母,且均为已知突变,结合表型可诊断为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结论唾液酸沉积症Ⅰ型以晚发的视力损害、肌阵挛、樱桃红斑、共济失调、癫为特征,酶活性分析、电镜检查及基因检测为可靠的确诊手段。

李佳[9](2014)在《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benign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 BAF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主要以四肢远端震颤、肌阵挛伴或不伴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综合征。至今,全世界约有100个家系在日本、意大利、荷兰、法国、土耳其及中国等地被相继发现并报道。但本病尚未被纳入到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当中。本病早期报道源于日本,日本学者Wakeno在1975年报道了一个以家族性震颤和癫痫发作为表现的家系,而后陆续报道了多个类似家系,并经电生理研究确定其震颤均来源于大脑皮质,且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91年Yasuda在报道两个家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本病具有良性病程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首次提出了“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的概念。在1999年,Mikami使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将患有该病的一个3代27人的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8q23.3-24.1,从而发现了本病的第一个致病基因位点。2003年,Strianon对一个意大利的BAFME家系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后发现,其致病基因与2p11-q12.2具有连锁关系,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病基因位点,从而说明了该病的遗传异质性。2006年,我国邓飞燕等人通过对一BAFME大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10p15;2010年Depienne等人将一法国FCM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5p15.31-p15;2012年Yeetong将一泰国BAFM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3q26.32-3q28。然而,目前为止尚未克隆出该病的致病基因。仅有日本学者Atsushi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CSMD3可能为BFAME的致病候选基因。CSMD3是一种编码跨膜蛋白的较大的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8q23.3-q24.1区段,即BAFME被定位的区段。该基因包含73个外显子,长度跨越1.2Mb。主要在成人及胎儿的脑组织中表达。自1991年Yasuda首次提出了BAFME的概念以来,BAFME综合征的研究不超过20余年历史,其中大多为病例报道,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遗传学研究报道,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尚缺乏系统的对BAFME致病基因研究报道。尤其我国对BAFME家系很少有研究报道,对多代多人发病的大家系报道更是少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家系患病人群数量也相对较多,而BAFME的基因突变特点却不明确,因此对于中国BAFME家系的调查研究有很大意义。而且积极开展本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及其他特发性癫痫的分子发病机制,并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基础。课题组调查的为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家系,对家系调查分析后,确诊为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课题组与该家系成员进行沟通并讲述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在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遗传学调查、病史采集、临床资料搜集、辅助检查及采集外周血。该家系共4代43人,患者9人,其中男患2人,女患7人。现存4代40人,男女患病机会均等,除第4代尚未到发病年龄外,其余每代均有发病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患者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左右,呈良性病程。所有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都比较相似,大多以四肢远端震颤为首发症状,随后或几年后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服用抗癫痫药物对缓解症状有效,β受体阻滞剂或饮酒无效,可除外原发性震颤。该家系是一个遗传关系很明确,发病人数较多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BAFME大家系。采集该家系成员及部分成员配偶的外周血,提取白细胞DNA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实验思路为首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测序法对家系中先证者进行BAFME可疑致病基因CSMD3的突变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则对已知的BAFME基因进行STR荧光标记物连锁分析,明确是否与目前已知的几个染色体区段连锁,尽可能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到某个染色体区段;如果结果仍为阴性,与现已知的基因位点均不连锁,致病基因不在几个候选染色体区段,则可以选择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法。将致病基因定位在某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后,进行候选基因筛选,选择该区域内与癫痫有关的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从而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首先,应用PCR产物测序分析法对先证者CSMD3基因的73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人类CSMD3gDNA序列进行比较,未发现任何DNA序列变异,既没有发现多态也没有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突变,说明本家系不存在CSMD3基因突变。而后,对目前已报道的5个染色体区段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8q23.3-q24.1、2p11.1-q12.2、3q26.32-3q28、10p15区段的多个ST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不支持连锁,因此考虑本家系致病基因并不在上述4个染色体区段。而针对5p15.31-p15首先选择了4个ST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表明现不能完全肯定与否定致病基因是否位于该区段,之后,为进一步明确结果,我们在该区段增加了8个STR位点,结果显示,D5S486在θ=0.0时,LOD值为2.8,实验结果支持该家系致病基因与该位点的连锁,考虑致病基因在5p15.31-p15染色体区段。本实验研究了一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临床症状、遗传学特点并定位了致病基因位点。为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也为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并首次将国内的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p15.31-p15区段。

毛翛[10](2013)在《利用外显子组测序对一个隐性遗传的PME家系进行诊断》文中认为背景: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ies, PM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癫痫综合征,临床上以频繁的肌阵挛发作为最主要表现,常伴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其它形式的痫性发作。PME具有高度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主要包括翁隆病(Unverricht-Lundborg disease)、Lafora病(Lafora disease)、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 NCL)、肌阵挛癫痫及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s,MERRF)、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t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 DRPLA)等癫痫疾病,对早期及不典型PME患者做出具体的癫痫疾病诊断较为困难。目的:寻找该隐性遗传的PME家系中的致病突变,从分子遗传学水平对该家系做出精确的癫痫疾病诊断。方法:选择一个来自江苏的近亲结婚的隐性遗传的PME家系,在前期工作中该家系中两名患者已完善了头部磁共振、视频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对该家系中两名患者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并利用其测序数据完成纯合子定位,最后通过在家系中和正常人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所得结果为致病突变。结果:在该隐性遗传的PME家系的两患者中发现两患者均携带纯合的SCARB2基因c.1270C>T无义突变,两患者的父母及正常人表型的哥哥均携带杂合的SCARB2基因c.1270C>T无义突变,在200个正常人中未发现SCARB2基因c.1270C>T无义突变,证实了该突变为该隐性遗传的PME家系中的致病突变,从而从分子遗传学水平将隐性遗传的PME家系诊断为意向性肌阵挛-肾衰竭综合征(Action myoclonus-renal failure syndrome, AMRF)。结论:SCARB2基因的c.1270C>T无义突变是本研究中的隐性遗传PME家系的致病突变,该家系可诊断为意向性肌阵挛-肾衰竭综合征,中国汉族人群隐性遗传的PME家系中存在SCARB2基因突变。

二、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亚型分布特点及新突变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分布特点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入组病人的基本临床信息
        3.2 ADCA患者的地域及民族分布
        3.3 ADCA常见动态突变基因检测结果
        3.4 世界范围内ADCA频率分布比较
        3.5 常见SCA亚型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3.6 SCA2和SCA3 测序
        3.7 纯合SCA3临床特征
    4 讨论
第二部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新致病变异筛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ADCA和散发性共济失调靶向测序
        3.2 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动态突变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4)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1.1.1 病因
        1.1.2 发病机制
    1.2 临床特点
        1.2.1 肌阵挛
        1.2.2 共济失调
        1.2.3 癫痫
        1.2.4 认知障碍
    1.3 辅助检查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1 诊断
        1.4.2 鉴别诊断
    1.5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6 治疗及预后
    1.7 总结及展望
第2章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对照组选择
第3章 试剂和仪器
    3.1 主要使用试剂和耗材
    3.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生物信息学途径和计算机分析软件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家系内成员静脉血采集
    4.2 基因组DNA提取
    4.3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
    4.4 Sanger测序验证
第5章 结果
    5.1 临床资料及家系图谱分析
        5.1.1 家系图谱
        5.1.2 临床资料
    5.2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
        5.2.1 数据质量评估
        5.2.2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
    5.3 Sanger测序验证
        5.3.1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患者自我验证
        5.3.2 家系内验证
        5.3.3 家系外验证
        5.3.4 健康人群验证
第6章 讨论
    6.1 遗传方式及特点分析
    6.2 生物学信息分析
    6.3 临床特征分析
    6.4 遗传学信息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材料和仪器
    3. 测序平台、数据库及变异预测网站
    4. 下一代测序基因检测方法
    5. 三核苷酸重复变异检测方法(片段分析、Sanger测序)
结果
    1. 建立了规范化的遗传性共济失调基因诊断流程
    2. 31例HA疑诊患者基因检测结果
    3. 案例分析
讨论
    1. HA的分子分类
    2. 下一代测序在遗传性共济失调的诊断率
    3. 临床表型对基因检测策略的影响
    4. VUS是下一代测序解读的挑战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眼底樱桃红斑(唾液酸沉积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9)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实验设计
第二章 综述
    综述 1 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 癫痫概述
        2 癫痫的发病机制
        3 癫痫的病理
        4 癫痫的遗传基础
        5 癫痫及其致病基因或致病基因位点
    综述 2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及其研究进展
        1 临床表现
        2 辅助检查
        2.1 神经电生理
        2.1.1 脑电图
        2.1.2 肌电图
        2.1.3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2.2 影像学
        2.3 神经病理
        3 诊断标准
        4 遗传学研究
        5 治疗及预后
        6 小结
    综述 3 遗传性疾病常用的基因学检测方法及原理
        1 基因突变及缺失的检测
        1.1 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1.1.1 PCR 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法(PCR‐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
        1.1.2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1.1.3 PCR 扩增特异的等位基因分析(PCR amplification of specific alleles,PASA)
        1.1.4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
        1.2 基因缺失的检测
        2 连锁分析
        3 全基因组扫描
第三章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特点调查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家系调查
        2 临床资料整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家系的 DNA 提取及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实验试剂
        4 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5 引物设计
        6 实验内容
        6.1 实验流程
        6.2 实验步骤
        6.2.1 基因组 DNA 提取
        6.2.2 PCR 扩增及测序
        6.2.3 电泳分析
        6.2.4 割胶回收 PCR 产物并纯化
        6.2.5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
        1 各样本 DNA 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分析样本浓度(表 4.4)
        2 PCR 检测
        3 CSMD3 基因突变检测
    讨论
    小结
第五章 对已报道 BAFME 致病基因染色体位点的连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实验试剂
        4 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5 实验步骤
        5.1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5.2 PCR 反应
        5.2.1 PCR 反应条件
        5.2.2 3730 测序仪上机反应条件
        5.3 PCR 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5.4 基因型分析
        5.5 连锁分析
    结果
        1 基因分型结果
        1.1 分型结果图形模式
        1.2 分型结果图表模式
        2 连锁分析结果
        2.1 对 8q23.3‐q24.1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2 对 2p11.1‐q12.2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3 对 3q26.32‐3q28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4 对 10p15 对应短臂 2‐8M 区段 STR 分析结果
        2.5 对 5p15.31‐p15 染色体区段 STR 分析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对染色体 5P15.31‐P15 补充连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实验试剂、使用的软件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网址
        3 实验步骤
        3.1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3.2 PCR 反应
        3.3 PCR 产物处理、毛细管电泳及结果收集
        3.4 基因型分析
        3.5 连锁分析
    结果
        1 基因分型结果
        1.1 分型结果图形模式
        1.2 分型结果图表模式
        2 连锁分析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利用外显子组测序对一个隐性遗传的PME家系进行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软件、网站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使用实验试剂、耗材
        2.2.3 非变性胶电泳及染色主要溶液配制
        2.2.4 主要生物医学软件
        2.2.5 主要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2.3 研究方法
        2.3.1 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抽提
        2.3.2 外周血基因组RNA的抽提
        2.3.3 目标区域(靶向基因或外显子组)测序
第三章 结果
    3.1 家系临床资料分析
        3.1.1 先证者临床资料
        3.1.2 先证者胞妹临床资料
    3.2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分析及验证
        3.2.1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数据产出统计
        3.2.2 测序数据SNP和Indel的检测和注释
        3.2.3 经过数据库过滤后可导致氨基酸改变的变异数据分析
        3.2.4 利用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对家系进行纯合子定位
        3.2.5 利用纯合子定位区间对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结果进行筛选
        3.2.6 候选致病基因突变在家系中的共分离验证
        3.2.7 候选致病基因突变在正常人中多态的排除及对SCARB2基因cDNA区的突变筛查
        3.2.8 患者的诊断
A的蛋白功能改变初步分析'>3.2.9 SCARB2基因c.1270 G>A的蛋白功能改变初步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J]. 黎银潮,陈树达,刘贤岳,赵怡然,王诚蔗,周列民.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03)
  • [2]我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亚型分布特点及新突变筛查[D]. 李全福. 浙江大学, 2019(01)
  • [3]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J]. 刘茅茅,邵晓秋,李志梅,吕瑞娟,王群,崔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3)
  • [4]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致病基因鉴定研究[D]. 景朝阳. 吉林大学, 2018(01)
  • [5]溶酶体贮积症的临床诊治进展[J]. 胡春辉,孙丹,胡家胜,刘智胜.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02)
  • [6]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璇.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7]伴有黄斑樱桃红点的Tay-sachs病一例[J]. 刘丽丽,赵军阳,崔燕辉,梁天蔚,张诚玥,张燕,李程,李莉. 中华眼科杂志, 2016(05)
  • [8]眼底樱桃红斑(唾液酸沉积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张包静子,全超,罗苏珊,邓秋琼,赵重波,卢家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01)
  • [9]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的遗传学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定位[D]. 李佳. 吉林大学, 2014(09)
  • [10]利用外显子组测序对一个隐性遗传的PME家系进行诊断[D]. 毛翛. 中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