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CAD实现移动医疗系统3D动态仿真

计算机CAD实现移动医疗系统3D动态仿真

一、用微机CAD实现机动医疗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克磊[1](2015)在《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肛门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此病症虽不致命但却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身心痛苦。现有的人工肛门括约肌无法感知肠道粪便量,不能自主控制排便时间,需要通过反复挤压的方式控制假体,且手术方式复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越来越普遍的肛门失禁病症,结合经皮供能和射频通信控制技术,研究集肠道控便和便意检测为一体的植入式智能人工括约肌系统已经成为医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170968)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基金资助项目(NO.YG2009ZD103)为依托,深入研究了基于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的关键技术,采用理论、工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射频通信控制系统、经皮供能系统和仿生括约肌假体三大模块的研究设计工作,并结合完整的离体和动物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功能,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技术方案,通过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实现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中,硬件模块主要涉及无线通讯控制模块、生物反馈模块、充电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软件程序设计包括基于射频数据收发的双向通讯程序的编写,以及体内系统控制软件的低功耗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体内系统进行集成和生物相容性封装,并测试了主要指标。硬件模块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编写,旨在模拟人体正常的神经感知和控便排便机理,使系统具有完备的协同运作和自主控制能力。2.通过对经皮供能系统的电路建模分析发现链路耦合效率ηl对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耦合线圈的性能又决定了ηl的高低。围绕线圈结构的参数化设计,对平面螺线管磁片式litz线圈进行电磁场建模,运用自由空间微分场定律和边界条件推导出关于线圈匝数nt、线径Фc、外径ro、内径ri、磁片厚度t和磁片相对磁导率μr的集总参数(l、m、rs)解析模型,从而为优化链路耦合效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基于matlab编程的图形化设计方法和有限元分析,以高耦合效率为目标,对初次级线圈的nt、Фc、ro、ri、t、μr和层数nl做了参数化设计。优化后的线圈组合在525mm的传输距离内,链路耦合效率84.91%98.78%,与原有按照经验设计的实心铜线线圈相比,平均效率提高36.1%。设计过程中,结合多组示例线圈,运用fea仿真和实验测量结果验证解析模型预测参数的准确性,以及ηl优化方法的有效性。3.为了保证能量供给的稳定性,建立了与线圈耦合系数、次级负载和工作频率相关的经皮供能系统传输方程,研究自适应功率调节的方法,针对不同工况,分别设计了反馈式闭环频控调节和闭环相控调节。频控调节主要针对变耦合系数工况,通过对频率控制方程的推导,得到频率与耦合系数变化的关系,从而通过调节发射频率补偿耦合系数变化对接收电压的影响,离体实验证明当耦合系数在0.10.42范围内变化时,频控系统的体内接收功率可以稳定在700mw,系统最大传输效率为67.5%。相控调节主要针对耦合系数和负载同时变化的工况,通过对相控方程的推导,得到mosfets驱动电压的相位差与初级等效输入电压的关系,从而通过调节相位差补偿工况变化对接收电压的影响,离体实验表明当耦合系数和负载分别在0.090.29和50120Ω范围内变化时,相控系统的体内接收电压可以稳定在7v,传输功率根据负载情况在410950mw范围内实现自适应调节,系统最大传输效率为74.2%。4.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人体腹部皮下组织将暴露于能量线圈的电磁场中,运用理论剂量学的方法,在maxwell有限元软件中对耦合线圈及其移植环境进行多层组织结构的建模仿真,分析组织内部电流密度和sar值的分布情况。仿真参数(模型结构、组织电特性和发射电流)均设置为实际应用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经皮供能系统对皮下组织的电磁辐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5.设计了三款人工肛门括约肌假体(传统液压式假体、弹性伸缩式假体和仿耻骨直肠肌式假体)。其中,液压式假体在较小注水量(9ml-10.5ml)的情况下可实现对肠壁作用压的均匀分布(4.05kpa7.16kpa),控制微泵在3.3v驱动电压下,最大流量为8.5ml/min,最大封闭压可达70kpa。弹性伸缩式假体和仿耻骨直肠肌式假体均属于机械仿生式假体,前者利用弹簧的自然伸张和可控等距收缩的特性,实现对肠壁的闭合和释放;后者的设计灵感源自对耻骨直肠肌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和抽象,模拟u形肌将肛管直肠连接部向前牵引形成直肠角,通过放松和收缩控制角度的大小,从而实现控便排便的功能。机械仿生式假体的工作原理符合括约肌功能要求,相比于水泵式括约肌系统,体内移植模块更加精简。系统的离体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三款假体均可以有效安全地抑制肠道内容物渗漏,并验证了便意检测的可行性。6.针对第一代水泵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WP-AASSΙ,开展了小香猪动物实验,首次验证了WP-AASSΙ控便排便的功能和便意检测的可行性,积累了有关手术方式、移植部位、术后管理和系统测试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系统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后的系统WP-AASSΙΙ,开展了比格犬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了水泵式系统的控便效果和便意检测,并进行了影像学分析,肛肠测压分析,血清化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两次动物实验均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价值,为假体的设计和系统的优化,以及进一步临床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本文对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的假体机构、便意检测、经皮供能、通信控制和动物实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智能型人工括约肌系统的设计和实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经验。在论文最后,对本文的工作做了总结,结合动物实验的数据和经验,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世华[2](2011)在《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设计及飞行控制系统理论与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采用涵道风扇作为主要的升力系统,具有垂直起降与悬停特点,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在气动布局、结构设计以及飞行控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这种构型的飞行器稳定性比较差,需依靠飞控系统来解决。本文主要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特殊的气动外形,对其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仿真研究,重点进行了飞控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探索了相应的混合鲁棒控制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系统中。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在综合参考了国内外涵道式无人机总体构型以及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了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采用单旋翼加三组控制舵片,外加涵道环括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的飞行动力由涵道风扇提供,目前,涵道风扇的气动设计理论尚不完善,本文结合滑流理论、叶素理论和涡流理论建立了涵道风扇的计算模型、机体各部件的气动模型,以及悬停与前飞的气动模型并进行了飞行性能分析。本文建立的气动模型有助于解决涵道式无人机低雷诺数导致其气动特性复杂性的问题,弥补涵道风扇气动设计上的缺陷,为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设计打下了基础。2、建立了整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和姿态运动模型,应用小扰动原理在悬停状态下对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解耦,得到了易于分析的线性模型。由于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构型特殊、质量轻、转动惯量小,导致它极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干扰。同时其独特的气动外形使得气动参数呈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点。上述特点给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控系统的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的上述特点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设计鲁棒控制器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3、针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独特的气动外形,要求它的控制器必须十分稳健以便能免承受侧风等众多不确性因素的干扰。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方法研究了混合多目标H2/H∞鲁棒控制问题,设计了H2/H∞鲁棒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H2/H∞鲁棒控制器能有效解决飞行控制多种性能指标的混合控制问题,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和令人满意的动态性能,提高飞行器的抗干扰性和可操纵性。4、将混合的PID/H∞鲁棒控制的设计方法应用在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控系统中。内回路采用具有二次稳定的H。鲁棒控制器,飞机模型则采用区间模型描述,外回路利用PID控制的设计方案,保证了被控对象参数摄动情况下系统稳定并且有一定的动态性能。该设计方法解决了系统矩阵和控制矩阵参数不确定性同时存在时的控制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混合PID/H∞鲁棒控制器作用下,系统能够很好的跟踪姿态指令,说明该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看出此时系统对噪声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5、在VisualC++开发平台下,利用Simulink和FlightGear开发了一个虚拟现实的飞行仿真系统,采用Simulink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在Matlab中进行串行通信。无人机的三维实景仿真采用局域网通信和数学仿真模块通信,以获得无人机的数学仿真数据。自动驾驶仪根据一定算法,完成一定的动作后,发出舵机控制指令,作为反馈信号传回给Simulink模型,从而使飞行姿态改变。实践证明可视化仿真技术应用在飞控系统中,可对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各种特性进行仿真,使系统的本质特性通过虚拟样机逼真地表现出来。从实时仿真结果来看,实时性满足要求,与纯数字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文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设计与控制系统仿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特殊的结构外形,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情况,使用多种控制方法对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提高飞行器的抗干扰性和可操纵性。并且具用很强的鲁棒性以及对噪声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本文所获得的理论与仿真研究成果对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帅[3](2011)在《柴油机油底壳疲劳分析、寿命预测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柴油机作为船舶的心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安全、可靠、轻量化的结构,因此进行柴油机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以及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和课题。油底壳作为柴油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起到机油散热的作用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有储存润滑油和密封整个机体。油底壳的面积大且由薄钢板制成,因此柴油机工作时,容易引起振动和噪声。同时在一些直角等应力集中的区域,会产生应力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等,影响其寿命。国内外对柴油机油底壳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分析、结构疲劳强度以及优化设计涉及的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由于柴油机结构相对复杂,现场结构耐久性试验费用昂贵,以及油底壳所受载荷和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等。本文在中船重工“船用柴油机固定件动应力计算分析与试验测试”项目的支持下,利用有限元、多体动力学及测试理论,对柴油机固定件的动应力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试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柴油机油底壳进行了疲劳分析和寿命预测,继而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等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ADAMS软件,采用模态叠加法对柴油机机体油底壳组合模型进行动应力计算,主要包括几何建模,有限元计算,多体动力学仿真等,获得比较精确的油底壳动应力(动载荷),为后续的疲劳分析和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撑。(2)对油底壳进行动应力的试验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完善有限元模型,为下一步的计算分析奠定基础。(3)分析柴油机油底壳的疲劳类型,根据所计算的油底壳动态应力建立其载荷谱,并根据其材料属性设置油底壳疲劳特性,在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中对其进行疲劳分析。(4)在油底壳疲劳寿命分析的基础上应用HyperWorks软件的Optistruct模块对其进行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在保证寿命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以提高其经济性,为生产厂家提供参考。

宋现会[4](2010)在《基于虚拟样机的大型反共振振动筛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振动机械是利用振动原理工作的一类机械,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振动机械包括共振类振动机械和非共振类振动机械,共振类振动机械具有激振力较小的优点,而非共振类振动机械具有振幅比较稳定的优点,但是两者都存在着对地基的隔振效果不好的缺点。反共振振动机械是一类新型的振动机械,它以反共振原理为基础,当工作在反共振点时,其对应的隔振系统振幅将为极小值,而工作机体却可正常工作。反共振振动机械具有比传统的振动机械更大的优越性,现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反共振振动机进行了研究,应用反共振理论,建立了反共振振动机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影响振幅稳定性的频率比、质量比、阻尼比等参数。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这些参数对振幅的影响,为选择反共振振动机的上作点提供了参考。通过对反共振振动机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原点反共振振动筛,并进行了振动筛的虚拟样机设计。虚拟样机设计是一种现代的设计方法,它可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进行检验和评价,还可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进行预测。这项工作可使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风险降低,投资减少,工效增大。本文应用PRO/ENGINEER软件对振动筛的零部件进行了可视化设计、装配;用MATLAB软件对反共振振动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当物料质量波动、激振频率变化、激振力偏离质心一定距离等情况下的振动筛振幅变化情况;并应用ANSYS软件对振动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仿真和ANSYS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振动筛在振幅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方面均可满设计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了应用反共振理论设计振动筛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将反共振理论成功设计反共振振动筛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基础。

刘海燕[5](2009)在《数控机床的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控机床加工中,由于NC程序的编写错误或工作人员的误操作等导致数控机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夹具等环境设备及环境设备之间发生碰撞,进而导致刀具的损坏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虚拟数控机床的碰撞检测系统就是在实际加工之前,三维动态的模拟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并对加工环境中的设备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从而避免加工事故的发生。本论文在分析各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可重构的虚拟数控机床加工环境的建模方法,并采用构造的实体建模法(CSG)构建虚拟机床加工环境中的设备模型。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各种碰撞检测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从粗检测到精检测的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碰撞检测的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可重构的虚拟数控机床加工环境。在比较各种建模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基本几何体素的实体建模法构建加工环境中的设备模型。通过几何体素的交、并、差来形成复杂的零部件模型,不仅能够直观的体现设备模型,还为确定碰撞发生的确切位置奠定基础。2.针对虚拟数控机床加工环境中的设备模型,设计了由粗检测到精检测的碰撞检测算法。考虑到机床碰撞检测中的效率要求,碰撞检测算法有效的利用了AABB包围盒的简单性原则,并通过包围盒的预处理、包围盒的分割等步骤减少包围盒树的节点,提高了碰撞检测的效率。3.在VC++6.0环境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定义基本几何体素,并实现碰撞算法的验证。

刘磊[6](2009)在《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弧面凸轮分度机构作为自动机械中实现高速、高精度间歇分度运动的新型传动装置,被公认为目前最理想的分度机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弧面凸轮廓面形状复杂,且为空间不可展曲面,使得其设计与加工比较困难。本文借助Unigraphies NX 4.0软件实现了弧面凸轮的参数化设计,简化了设计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利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弧面凸轮的方法。根据空间啮合原理,以齐次变换矩阵法为工具,推导出了弧面凸轮的理论廓面方程,并利用其理论廓而为直纹面且与工作廓面互为等距曲面这一特性,完成了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形成装配模型,并对分度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动态的观察和分析了弧面凸轮分度机构的运动和啮合状态,在制造前进行了可靠的评估。重点研究了弧面凸轮常用的几种加工方法,论述了利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弧面凸轮的原理,并推导出刀具中心坐标和刀具偏移量的计算公式。结合弧面凸轮加工的工程实际,确定了采用高速加工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利用铣刀的侧刃精加工凸轮廓面。结合实验室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对弧面凸轮进行加工试验,验证了本文中加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中所用弧面凸轮实例的参数根据企业要求选择,CAD设计与装配、运动仿真均在Unigraphics NX 4.0环境下完成,并利用加工中心进行了加工,突出了先进制造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邢存恩[7](2009)在《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工业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一个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21世纪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必然趋势。CAD、GIS和可视化技术的集成研究是当今煤矿数字化发展和建设重要前沿。论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AutoCAD系统为图形支撑环境,运用图形学理论、数据库理论和集成化技术,将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传统的煤炭行业结合起来,对煤矿采掘工程空间信息表示、工程设计、计划编制、测量填图改图、安全信息管理、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构造;②采掘工程专业图素库的构造及属性化表示研究;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研究;③采掘工程GIS数据结构研究;④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管理研究;⑤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研究;⑥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等内容。论文分析了煤矿CAD、GIS和图形可视化等应用技术的研究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构造了“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模型框图,以及各子系统模型框图。论文对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中专业图素集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掘工程图素集的构成及分类,探讨了图素空间信息的表示方法,构造了采掘工程图素空间数据结构模型。该数据模型成功地将图素的“几何属性”和“非几何属性”集成在一起。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专业图素,构造了采掘工程属性数据录入系统。基于GIS数据结构理论,结合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将采掘工程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按照两种数据管理模式管理:一种是常用数据的附着式数据库管理,它与图形图素绑定在一起,保存在图形数据库;另一种就是GIS系统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该数据库独立于图形保存。论文以煤矿系统工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从事煤矿计算机生产管理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设计、采掘衔接计划编制、采掘测量填图改图问题。论文提出了在AutoCAD系统图形支撑环境下,基于GIS的煤矿采掘衔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思路和主要算法流程,探讨了基于图形的知识推理过程。构造了采掘工程设计、计划、测量等子系统,实现了采掘工程的动态可视化管理。针对我国煤矿井下信息化程度低、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信息监控等特点,论文设计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实现了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该模块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井下事故救援的处理能力,实现了井下安全和救援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了矿山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在分析了煤矿采掘工程三维模型的数据特征和数据结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基于AutoCAD图形支撑平台下,建立煤层底板曲面模型和建立巷道三维立体模型的方法。

李磊鑫[8](2006)在《计算机辅助玻璃钢游艇上层建筑造型设计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CAD/CAM系统迅速发展,已体现出其越来越强大的工程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游艇有着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游艇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在建造高级游艇方面的时间不长,经验相对缺乏,技术人员及设计软件也少有专门针对玻璃钢游艇的设计。这样就导致了在游艇设计、生产中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为了提高设计、生成的效率,开发一款针对玻璃钢游艇三维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有意义的。在对CAD/CAM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本文紧接着讨论了CAD系统在船舶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结合船舶与美学,对游艇的外观造型设计进行了理论探讨。把游艇按照其造型特点划分成几类:运动型,休闲型,商务型。接下来对本平台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对使用的软件Visual C++、Pro/E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MFC的高效以及Pro/Toolkit的工作方式、环境设置、程序结构。本设计平台是在研究了大量的船舶美学理论、船舶造型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的。首先用Pro/E建模,模型可以通过几个主要参数驱动,然后再编程,用Pro/Toolkit程序操作所建立的模型,生成设计意图中的模型。在讲述设计系统的具体实现部分,详细介绍了Pro/E建模的过程以及Pro/Toolkit程序编制的过程。在介绍平台使用的部分,说明了平台使用的软硬件环境以及使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本设计平台有独立的程序,可以调用Pro/E建模并进行三维模型显示,界面简洁,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几个参数的操作控制整个模型,从而生成设计需要的模型。比较实用,希望能在设计生产、产品竞标中发挥作用,也希望能对后来的开发者起到借鉴作用。

杨志宏[9](2005)在《交流伺服系统在足底矫形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足底矫形器作为一种以减轻足底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支撑装置,用于缓解局部应力或增加足部穴位按摩功能,矫治足部各种疾患。目前,它的生产已经步入数控加工的高技术生产空间。 数控加工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形成的控制程序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是综合应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伺服驱动和精密测量等学科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新的控制器件和电机控制方法的出现,交流伺服系统已经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针对数控加工系统、交流伺服系统和足底矫形器的加工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足底矫形器点对点加工的特点,结合数控加工系统的高速化、高精度化、高效加工、多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趋势和交流伺服系统运转平稳、恒力矩输出、过载能力较强、加速性能好以及高精度等优点,这里将数控加工系统中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与足底矫形器CAD/CAM系统的设计相统一,拓宽了交流伺服系统新的应用领域。经实验证明,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生产速度和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王国柱[10](2004)在《下肢康复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中提出本文对下肢康复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了一系列研究,详细讨论了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LISP等二次开发工具。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行下肢康复器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对传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改变了原有的结构模式,并且功能得到了改善,使设备的仿生功能更强,根据改进后的结构,设计了具有正、反转及调速功能的控制系统。 (2) 对下肢康复器三维参数化设计从理论上研究了它的可实现性,提出了一种关于有限元分析前处理的新思路——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参数化。构建了参数化的模型以及参数化的优化模型,为以后设计其它参数化CAD系统奠定了基础。 (3) 在对下肢康复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参数化的具体实现,并进行了三维参数化装配。

二、用微机CAD实现机动医疗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微机CAD实现机动医疗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肛门失禁概述
        1.2.1 人体肛管直肠解剖学基础
        1.2.2 肛门失禁概况
        1.2.3 肛门失禁的常规疗法
    1.3 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工肛门括约肌
        1.3.2 经皮供能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方案与控制设计
    2.1 系统总体方案
    2.2 硬件电路设计
        2.2.1 控制模块概述
        2.2.2 无线通讯模块
        2.2.3 生物反馈模块
        2.2.4 电源管理模块
    2.3 软件程序设计
        2.3.1 射频数据收发
        2.3.2 双向通讯设计
        2.3.3 体内软件低功耗设计
    2.4 系统集成与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率经皮供能系统设计与优化
    3.1 经皮供能传输效率研究
        3.1.1 链路耦合损耗和效率
        3.1.2 体外发射电路损耗和效率
        3.1.3 能量接收电路损耗和效率
    3.2 链路耦合效率的优化
    3.3 线圈自感和互感参数分析
        3.3.1 耦合线圈结构
        3.3.2 理论分析模型
        3.3.3 电磁仿真模型
        3.3.4 实验测量
        3.3.5 分析方法对比和验证
    3.4 耦合线圈交流内阻分析
        3.4.1 理论分析模型
        3.4.2 电磁仿真模型
        3.4.3 分析方法对比和验证
    3.5 高耦合效率线圈的设计与优化
        3.5.1 基于理论模型的单层线圈参数化设计
        3.5.2 基于电磁仿真模型的线圈层数优化
        3.5.3 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皮供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
    4.1 经皮供能闭环控制
    4.2 变耦合系数的闭环频控分析
        4.2.1 电压传递函数
        4.2.2 频率控制方程
        4.2.3 闭环频控电路设计
        4.2.4 实验分析
    4.3 变耦合系数和负载阻抗的闭环相控分析
        4.3.1 负载电阻和耦合系数变化
        4.3.2 逆变谐振回路等效输入电压
        4.3.3 闭环相控电路设计
        4.3.4 实验分析
    4.4 生物电磁安全性分析
        4.4.1 电磁场与人体的基本耦合机制
        4.4.2 生物安全性相关导则和标准
        4.4.3 能量线圈电磁场模型
        4.4.4 生物电磁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生括约肌假体设计及实验研究
    5.1 括约肌假体的设计
        5.1.1 水泵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 (WP-AASS)
        5.1.2 弹性伸缩式假体 (ES-AASS)
        5.1.3 仿耻骨直肠肌式假体 (PM-AASS)
    5.2 系统离体实验评估
        5.2.1 WP-AASS离体实验
        5.2.2 机械式仿生假体离体实验
    5.3 WP-AASS Ι 小香猪动物实验评估
        5.3.1 动物实验设计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WP-AASSⅡ比格犬动物实验评估
        5.4.1 动物实验设计
        5.4.2 实验内容
        5.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假体性能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申请的专利
软件着作权

(2)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设计及飞行控制系统理论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涵道式无人机发展概述
        1.1.1 美国研究的涵道式无人机
        1.1.1.1 Cypher无人机
        1.1.1.2 微型飞行器(MAV)
        1.1.1.3 OAV计划系列无人机
        1.1.2 其他国家的涵道式无人机
        1.1.3 国内无人机
    1.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性能特点与技术难题
        1.2.1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的特点
        1.2.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的技术难题
    1.3 不确定性系统鲁棒控制理论概述
        1.3.1 鲁棒控制理论研究进展
        1.3.2 H_∞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1.3.3 混合H_2/H_∞控制理论
        1.3.4 区间多项式族稳定性理论
    1.4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1.4.1 LMI在不确定性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气动特性分析
    2.1 概述
    2.2 涵道式无人机气动理论研究
        2.2.1 滑流理论
        2.2.2 多面干涉修正的叶素理论
        2.2.3 涵道风扇的涡流理论
    2.3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悬停状态下气动分析
    2.4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前飞性能分析
        2.4.1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前飞时俯仰力矩与阻力
    2.5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各部的气动特性分析
        2.5.1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涵道风扇气动分析
        2.5.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控制舵面气动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布局及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布局
    3.3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的内部结构描述
    3.4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各部件设计
        3.4.1 涵道外壳的设计
        3.4.2 涵道内旋翼系统设计
        3.4.3 动力系统的选择
        3.4.4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操纵系统设计
    3.5 总体参数的选择与飞机性能分析
        3.5.1 总体参数确定
        3.5.2 旋翼参数确定
    3.6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行性能计算
        3.6.1 悬停性能计算
        3.6.2 前飞性能计算
    3.7 小结
第四章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行动力学研究
    4.1 概述
    4.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坐标系建立
        4.2.1 基准坐标系O-XYZ设定
        4.2.2 飞行动力学坐标变换
    4.3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建立
        4.3.1 重力
        4.3.2 风扇
        4.3.3 操纵舵
        4.3.4 机身
        4.3.5 回转力矩
    4.4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姿态动力学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混合多目标H_2/H_∞鲁棒飞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5.1 概述
    5.2 不确定性系统描述
        5.2.1 非结构不确定性
        5.2.2 结构不确定性
    5.3 线性不确定性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5.3.1 加法不确定性的鲁棒稳定性化
        5.3.2 乘法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稳定化
        5.3.3 具有不确定反馈的鲁棒稳定化
    5.4 参数不确定系统鲁棒飞行控制研究
        5.4.1 二次型最优控制
        5.4.1.1 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器(LQR)
        5.4.1.2 线性二次型估值器(LQE)
        5.4.1.3 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器(LQG)
        5.4.2 H_2控制问题
        5.4.3 标准H_∞控制问题
        5.4.4 参数不确定H_2/H_∞鲁棒飞行控制
    5.5 混合多目标H_2/H_∞鲁棒飞行控制应用研究
        5.5.1 混合多目标H_2/H_∞鲁棒控制
        5.5.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5.5.2.1 不确定性分析
        5.5.2.2 干扰动分析
        5.5.3 混合多目标H_2/H_∞鲁棒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混合PID/H_∞鲁棒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6.1 概述
    6.2 混合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控制
        6.2.1 鲁棒稳定性分析
        6.2.2 参数不确定系统二次稳定问题
        6.2.3 干扰抑性能分析
        6.2.4 混合模型不确定性干扰控制性能分析
        6.2.5 参数不确定性区间模型
    6.3 混合PID/H_∞鲁棒飞行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6.3.1 混合PID/H_∞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
        6.3.2 混合PID/H_∞鲁棒飞行控制器仿真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实现
    7.1 概述
    7.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飞行器结构及运动的可视化仿真
        7.2.1 分布式飞控系统实时仿真平台建立
        7.2.2 仿真平台中各个子模块的作用
    7.3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地面测控站综合控制系统
        7.3.1 地面测控站建立
        7.3.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模型的建立
        7.3.2.1 三维视图建立
        7.3.2.2 模型开发
        7.3.2.3 地面测控站3D模拟视图显示
    7.4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可视化仿真实现
        7.4.1 起飞
        7.4.2 悬停
        7.4.3 巡航和徘徊
        7.4.4 着陆
        7.4.5 数据输出
    7.5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全数字仿真
        7.5.1 UDP网络通信接口设计
        7.5.2 碟型涵道式无人机simulink仿真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基金项目
致谢

(3)柴油机油底壳疲劳分析、寿命预测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所选课题的题目及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疲劳寿命预测
        1.3.2 结构优化设计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有限元法及其分析软件平台
    2.1 有限元法
        2.1.1 有限元法特点
        2.1.2 有限元法分析流程
    2.2 ANSYS软件
    2.3 MSC.PATRAN软件
    2.4 MSC.FATIGUE软件
    2.5 ALTAIR/OPTISTRUCT软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分析软件平台
    3.1 多体动力学理论
    3.2 MSC.ADAMS软件介绍
        3.2.1 MSC.ADAMS的主要特点
        3.2.2 ADAMS/ENGINE(发动机设计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底壳动应力分析与试验测试
    4.1 柴油机油底壳的动应力计算分析
        4.1.1 机体、油底壳模型的修改和装配
        4.1.2 柔性化处理
        4.1.3 在ADAMS/ENGINE中进行刚柔混合及仿真
    4.2 柴油机油底壳动应力的试验测试
        4.2.1 应力试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4.2.2 实验步骤
        4.2.3 测点布置
        4.2.4 数据处理
    4.3 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柴油机油底壳的疲劳寿命预测
    5.1 疲劳理论
        5.1.1 疲劳的特点
        5.1.2 疲劳分析方法
        5.1.3 疲劳分析的基本步骤
    5.2 疲劳计算
        5.2.1 柴油机油底壳有限元模型
        5.2.2 载荷谱的确定
        5.2.3 油底壳材料的疲劳特性
        5.2.4 油底壳疲劳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柴油机油底壳的结构优化设计
    6.1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6.1.1 基本概念
        6.1.2 基本方法
        6.1.3 基本步骤
    6.2 结构优化设计
        6.2.1 建立优化模型
        6.2.2 优化求解
        6.2.3 优化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4)基于虚拟样机的大型反共振振动筛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振动与振动机械概述
        1.1.2 研究反共振振动机械的意义
    1.2 反共振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2.1 反共振理论的发展
        1.2.2 反共振理论的应用
    1.3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1.4 论文工作内容
第2章 反共振振动机原理及动力学分析
    2.1 反共振原理简述
        2.1.1 原点反共振振动机的原理概述
        2.1.2 跨点反共振振动机的原理概述
    2.2 反共振振动筛的动力学分析
        2.2.1 无阻尼情况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2.2.2 有阻尼情况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2.2.3 动力学参数对上下质体振幅的影响
        2.2.3.1 阻尼比一定时,α,μ组合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2.2.3.2 阻尼比变化时,α,μ组合参数对下质体振幅的影响
第3章 反共振振动筛结构与仿真分析
    3.1 反共振振动筛性能参数
    3.2 反共振振动筛的结构
        3.2.1 筛箱结构
        3.2.2 下质体结构
        3.2.3 激振器选择
        3.2.4 反共振振动筛结构方案和传动装置选择
        3.2.5 总体结构方案
    3.3 振动筛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3.3.1 运动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3.3.2 反共振振动筛动力学参数选择及计算
    3.4 反共振振动筛性能仿真
        3.4.1 物料质量波动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
        3.4.2 激振频率波动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
        3.4.3 激振力偏离质心一定距离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
        3.4.4 隔振弹簧刚度变化对振动筛振幅影响
第4章 反共振振动筛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4.1 反共振振动筛的3D实体建模
        4.1.1 基于Pro/Engineer的参数化实体建模方法
        4.1.2 主要零部件的实体建模
        4.1.2.1 上筛箱实体建模
        4.1.2.2 下质体实体建模
        4.1.2.3 激振器可视化装配
        4.1.2.4 整体装配图
    4.2 反共振振动筛的有限元分析
        4.2.1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
        4.2.2 反共振振动筛的模态分析
        4.2.3 反共振振动筛的静应力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今后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5)数控机床的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控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1.2 虚拟制造技术
    1.3 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1.4 虚拟数控机床加工的碰撞检测问题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第二章 虚拟数控机床加工环境的建模
    2.1 虚拟加工环境研究的意义及设计要求
    2.2 可重构的虚拟加工环境的层次建模
    2.3 几何建模方法
        2.3.1 几何建模技术
        2.3.2 碰撞检测系统环境设备的建模
        2.3.3 VC++6.0 环境下对基本几何体素的开发
        2.3.4 虚拟加工环境建模的界面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控机床碰撞检测算法的实现
    3.1 碰撞问题概述
        3.1.1 虚拟环境中的碰撞检测
        3.1.2 面向对象的虚拟机床碰撞情况分析
    3.2 碰撞检测问题综述
        3.2.1 面向凸体的碰撞检测算法
        3.2.2 基于一般表示的碰撞检测算法
        3.2.3 基于层次包围盒树的碰撞检测算法
        3.2.4 基于图象空间的碰撞检测算法
    3.3 碰撞检测算法总体设计
    3.4 基于AABB包围盒法的粗检测
        3.4.1 包围盒的选取
        3.4.2 AABB包围盒的初始化
        3.4.3 AABB包围盒的相交测试
    3.5 精确检测
        3.5.1 基本体素的特征点
        3.5.2 包围盒的分割
        3.5.3 包围盒的过滤
        3.5.4 AABB子包围盒的更新
    3.6 物体运动后的包围盒的更新
        3.6.1 几何体素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3.6.2 对象的运动及包围盒的更新
    3.7 空心实体模型的碰撞检测
        3.7.1 空心实体的定义
        3.7.2 空心体素包围盒的建立
        3.7.3 空心实体碰撞检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床碰撞检测算法的性能分析与评价
    4.1 基于代价函数的性能评价
    4.2 算法的效率分析
        4.2.1 包围盒预处理的效率分析
        4.2.2 包围盒的分割效率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的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几何运动学方面
        1.2.2 结构设计与动力学研究方面
        1.2.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1.2.4 加工制造与检测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弧面凸轮分度机构的基本参数与廓面模型的建立
    2.1 基本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
    2.2 机构的主要几何参数与运动参数
        2.2.1 主要几何参数与计算公式
        2.2.2 运动参数
        2.2.3 凸轮机构运动规律的选择
    2.3 弧面凸轮的廓面模型
        2.3.1 工作廓面方程式的建立
        2.3.2 理论廓面方程式的建立
        2.3.3 直纹面与等距曲面
    2.4 弧面凸轮分度机构的压力角
        2.4.1 压力角的定义与计算
        2.4.2 最大压力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运动仿真
    3.1 UG NX设计基础
        3.1.1 UG NX简介
        3.1.2 设计思路
    3.2 弧面凸轮CAD模型的建立
        3.2.1 常用建模方法
        3.2.2 基本设计参数
        3.2.3 凸轮机构的转角关系
        3.2.4 理论廓面的解析表达式
        3.2.5 理论廓面的建模
        3.2.6 弧面凸轮实体建模
    3.3 装配与运动仿真
        3.3.1 装配
        3.3.2 运动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弧面凸轮的加工工艺分析
    4.1 加工方法分析
        4.1.1 仿自由曲面法
        4.1.2 两重包络法
        4.1.3 刀位补偿法
    4.2 高速加工技术
    4.3 单侧面加工机理
    4.4 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弧面凸轮的原理
    4.5 弧面凸轮的加工工艺
        4.5.1 工艺方案
        4.5.2 加工设备
        4.5.3 刀具及切削用量选择
        4.5.4 毛坯准备及装夹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弧面凸轮加工试验
    5.1 凸轮加工
    5.2 数控程序的编制
    5.3 试验设计
        5.3.1 试验设备
        5.3.2 加工方案
    5.4 试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CAD、GIS 及可视化技术简介
        1.3.1 CAD 技术及其发展
        1.3.2 GIS 技术及其发展
        1.3.3 可视化技术及其发展
        1.3.4 技术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立题思想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分析
    2.1 传统的煤矿采掘工程管理方法
    2.2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的特点
    2.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2.3.1 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2.3.2 基于AutoCAD 的应用软件系统结构
        2.3.3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2.3.4 面向对象的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
    2.4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分系统结构
        2.4.1 采掘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2.4.2 采掘工程设计数据管理系统
        2.4.3 采掘工程计划制定与演示管理系统
        2.4.4 采掘工程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2.4.5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2.4.6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2.4.7 采掘工程剖面图自动生成系统
        2.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2.4.9 采掘工程三维建模显示系统
    2.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核心结构
        2.5.1 图形系统核心结构
        2.5.2 数据库系统核心结构
第三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图素集构造
    3.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和特点
        3.1.1 采掘工程图形的内容
        3.1.2 采掘工程图形的特点
    3.2 基本图素集的构造原则
    3.3 图素集的构造
        3.3.1 采掘工程图形图素化
        3.3.2 符号图素的建立
        3.3.3 尺寸标注图素
    3.4 专业符号图素的建立
        3.4.1 专业图形符号的建库
        3.4.2 专业线型的开发
        3.4.3 专业图案的开发
    3.5 采掘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图素属性化模型
        3.5.1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的含义
        3.5.2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性质
        3.5.3 煤矿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作用
        3.5.4 采掘工程图素属性的表示方法
        3.5.5 采掘工程图素工程数据结构
第四章 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4.1 GIS 的数据模型
        4.1.1 GIS 数据库
        4.1.2 GIS 数据模型
        4.1.3 数据管理类型及结构
    4.2 采掘工程GIS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4.2.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4.2.2 数据库设计过程与方法
        4.2.3 采掘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4.2.4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库连接
        4.2.5 数据字典建构
    4.3 空间数据的采集
        4.3.1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4.3.2 采掘工程数据录入模块
    4.4 数据库的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
第五章 煤矿采掘工程计划编制管理模型
    5.1 采掘工程设计系统
        5.1.1 掘进设计
        5.1.2 回采工作面设计
    5.2 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系统
        5.2.1 系统的基本思路与整体结构
        5.2.2 图形系统功能分析
        5.2.3 关键算法研究
        5.2.4 采掘衔接计划的检验与调整
    5.3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第六章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模型建立
    6.1 煤矿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建模方案
        6.1.1 设计目标
        6.1.2 系统分析与设计
        6.1.3 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建模方案
        6.1.4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常用图素
    6.2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6.3 避灾路线的演示
第七章 基于 AutoCAD 系统采掘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
    7.1 煤矿三维地质体对象的特征
    7.2 三维数据模型
    7.3 基于 AutoCAD 系统煤层模型
        7.3.1 等高线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7.3.2 离散点构建煤层曲面模型
    7.4 基于 AutoCAD 系统巷道模型
        7.4.1 三维空间巷道形成的意义
        7.4.2 巷道测点数据的采集
        7.4.3 巷道三维模型的建立
第八章 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
    8.1 系统应用背景
    8.2 系统开发环境
        8.2.1 系统开发环境
        8.2.2 开发工具的选定
    8.3 系统总体设计
        8.3.1 系统设计原则
        8.3.2 系统总体设计
    8.4 系统功能模块
        8.4.1 系统特点
        8.4.2 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
        8.4.3 采掘工程剖面图管理系统
        8.4.4 采掘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8.4.5 采掘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8.4.6 采掘工程图形设计系统
        8.4.7 采掘工程测量填图改图系统
        8.4.8 采掘工程安全信息系统
        8.4.9 采掘工程三维模型显示系统
    8.5 原型系统MCJGC1.0 实现
    8.6 程序结构设计
        8.6.1 组织程序结构方法
        8.6.2 组织程序结构策略
        8.6.3 界面设计
    8.7 系统应用实例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总结
    9.2 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9.4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计算机辅助玻璃钢游艇上层建筑造型设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CAD 发展
        1.1.2 玻璃钢游艇的发展及市场潜力
    1.2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课题的提出
        1.2.2 主要研究内容
2 CAD/CAM 与船舶造型理论分析研究
    2.1 CAD/CAM 的发展与应用
    2.2 船舶CAD 系统的发展状况
    2.3 船舶CAD 系统的发展方向
        2.3.1 系统智能化——专家系统的应用
        2.3.2 多媒体技术应用
        2.3.3 工程数据库
        2.3.4 成为CIMS 的组成部分
    2.4 船舶与美学
        2.4.1 船舶造型美的基本要素
        2.4.2 造型形态
        2.4.3 比例与尺度
        2.4.4 均衡与稳定
    2.5 船舶外观造型设计
        2.5.1 外观形态与设计要素
        2.5.2 船舶外观设计法
    2.6 游艇的主要艇型
3 平台的设计思路与主要工具
    3.1 设计思路
    3.2 VISUAL C++与MFC
    3.3 PRO/E 的主要特点
    3.4 PRO/TOOLKIT 基础
        3.4.1 Pro/Toolkit 概述
        3.4.2 Pro/Toolkit 的工作方式
        3.4.3 在Visual C++下的环境设置
        3.4.4 Pro/Toolkit 程序结构
4 玻璃钢游艇上层建筑造型设计系统的实现与使用
    4.1 计算机辅助玻璃钢游艇上层建筑造型设计系统的实现过程
        4.1.1 应用Pro/E 建模
        4.1.2 程序的编制
    4.2 平台的使用
        4.2.1 本设计平台的使用环境
        4.2.2 使用流程
5 总结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成果
    5.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交流伺服系统在足底矫形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足底矫形器的概述
    §1-2 足底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发展状况
        1-2-1 国外的主要成果
        1-2-2 国内的研究成果
    §1-3 课题意义、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案
        1-3-1 课题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设计方案
第二章 数控加工技术概论
    §2-1 数控加工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2 数控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的新趋势
        2-2-1 数控加工技术的几大发展新趋势
        2-2-2 智能数控系统技术进展
    §2-3 数控加工技术性能指标和规范的建立
    §2-4 基于我国数控加工技术的战略评估和发展策略
    §2-5 高速数控雕铣技术的研究
        2-5-1 雕刻加工的发展史
        2-5-2 超高速加工技术
第三章 交流伺服系统简述
    §3-1 交流伺服系统的构成与发展
        3-1-1 概述
        3-1-2 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
        3-1-3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与数字化控制的优点
        3-1-4 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组成
        3-1-5 常用性能指标
        3-1-6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特点
    §3-3 松下交流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足底矫形器CAD/CAM系统设计与组成
    §4-1 足底矫形器的组成
        4-1-1 足底信息输入系统
        4-1-2 足底矫形器CAD系统设计
        4-1-3 足底矫形器CAM系统简介
    §4-2 CAM系统的硬件组成
        4-2-1 PCI-1240运动控制卡
        4-2-2 主轴铣刀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
        4-2-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足底矫形器CAM系统软件设计
    §4-4 刀具路径的拓扑分析
    §4-5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概述
        4-5-1 基本概念
        4-5-2 CAPP的结构与功能
        4-5-3 CAPP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足底矫形器CAM程序设计
    §5-1 CAD/CAM软件的相关简介
        5-1-1 国内软件
        5-1-2 国外软件
    §5-2 数据交换技术
    §5-3 数控加工编程功能和方法
        5-3-1 CAD/CAM系统的数控加工编程功能
        5-3-2 主轴铣削编程加工方法
    §5-4 最小二乘法
        5-4-1 最小二乘法的简介
        5-4-2 最小二乘法的实际应用
    §5-5 面向制造的加工方法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下肢康复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康复技术及发展概况
    1.2 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概况
    1.3 课题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CAD开发技术
    2.1 CAD建模技术
        2.1.1 几何建模
        2.1.2 特征建模
    2.2 CAD开发工具
        2.2.1 LISP开发工具
        2.2.2 MCAD API 开发工具
        2.2.3 VBA 开发工具
        2.2.4 开发工具之间的比较
    2.3 DXF 文件
        2.3.1 DXF文件的格式
        2.3.2 DXF文件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下肢康复器系统设计
    3.1 下肢康复器的工作原理
        3.1.1 下肢的被动运动
        3.1.2 下肢被动运动的简化力学模型
        3.1.3 下肢被动运动的机构实现
    3.2 下肢康复器的结构设计
        3.2.1 丝杆传动设计
        3.2.2 肢体托架
        3.2.3 导动结构
    3.3 下肢康复器的控制电路
    3.4 小结
第四章 下肢康复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4.1 参数化设计的思想
        4.1.1 参数化的方法
        4.1.2 参数化建模
    4.2 系统设计方案与功能特点概述
        4.2.1 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特点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4.3.1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4.3.2 由装配关系建立其他的结构参数模型
        4.3.3 参数化模型的优化
    4.4 关键技术
        4.4.1 零件库的建立要求
        4.4.2 下肢康复器零件库的建立
        4.4.3 接口技术
        4.4.4 零件的装配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用微机CAD实现机动医疗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D]. 克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2]碟型涵道式无人机总体设计及飞行控制系统理论与仿真研究[D]. 王世华. 复旦大学, 2011(12)
  • [3]柴油机油底壳疲劳分析、寿命预测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D]. 陈帅.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4)
  • [4]基于虚拟样机的大型反共振振动筛关键技术研究[D]. 宋现会. 东北大学, 2010(04)
  • [5]数控机床的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D]. 刘海燕. 天津大学, 2009(S2)
  • [6]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工艺研究[D]. 刘磊. 山东理工大学, 2009(11)
  • [7]煤矿采掘工程动态可视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邢存恩.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8]计算机辅助玻璃钢游艇上层建筑造型设计开发研究[D]. 李磊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9]交流伺服系统在足底矫形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的研制与应用[D]. 杨志宏.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5)
  • [10]下肢康复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 王国柱. 山东科技大学, 2004(07)

标签:;  ;  ;  ;  ;  

计算机CAD实现移动医疗系统3D动态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