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界

超越国界

一、《超越边界》Beyond Borders(论文文献综述)

杨嘉宜[1](2021)在《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及区域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现象出发,试图回答认知共同体在区域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论文对现有的公共卫生学与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指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视角、卫生外交视角、安全化理论视角和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各自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忽略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而提出认知共同体推动区域各国实现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假定认知共同体是一些特定的专家基于公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汇聚到一起,通过对相关议题的参与和互动,塑造了该群体特有的身份和利益,遵循着共同的规范,并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认知共同体能够通过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或政策参考的因果框架、作为政策选择的“过滤”机制、为决策提供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提出替代性方案和路径等四种机制影响决策。此外,认知共同体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还可能是知识的实践者,他们分别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来落实相关政策,从而能够快速感知相关政策是否有效,进而提出新的知识或政策建议。这就使得知识的生产与政策的制定始终处于动态的互动之中,实现了协作治理机制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为案例验证以上假设,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的推动下,该联防联控机制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从中缅两国的跨境疟疾防控项目发展为覆盖多病种、由多国参与的协作治理机制,并且为本地区其他国际合作框架所接受。本研究反驳了西方学术成果中有关认知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作用甚微的观点,指出东亚背景下的认知共同体具备知识生产者和实践者的双重属性,对于我们理解东亚地区其他领域合作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的大量访谈与实地考察,也为国际关系与公共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累的宝贵素材。

邹雅[2](2021)在《“信达切”原则指导下世界主义论文《不同的新起点》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主义引起众多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强烈兴趣,同时也得到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鉴于当前国际形势要求不断推进平等对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本人选译了这方面的许多文章并接受了导师指派的翻译任务。本实践报告是对萨宾·塞尔乔的学术论文《不同的新起点:方法论世界主义与世界政治研究》英译汉翻译的总结和反思。反思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对社科类文本文体特征的准确把握,一个是对刘重德先生提出的“信、达、切”翻译三原则的运用。实践报告在介绍了世界主义的研究和翻译现状、翻译任务要求和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之后,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主要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如何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使译文在内容的准确“理解”上忠实原文的意思,在语言表达上文通字顺,在风格和语用学上达到文体适切。在“信达切”翻译原则的指导下,本人解决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所运用的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经验基础,对一般翻译实践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贺措吉[3](2021)在《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文中提出论文以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内涵、方法论、核心问题三个方位阐发图像人类学,立足美学视域思考其美学意义。图像学研究粘连着艺术史内部的形式主义研究倾向,汉斯·贝尔廷接续瓦尔堡创建的图像学研究传统,以非形式主义立场反拨形式主义的研究。既有的艺术史研究传统与艺术现实的背离导致“艺术史的终结”,贝尔廷建构独特的图像人类学理论,推动艺术史研究从艺术转向图像,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图像人类学的图像学内涵从图像、媒介、身体、记忆四个维度展开。“媒介”的引入扩展了图像学研究的范畴,“身体”作为图像和图像的媒介关涉图像的感知、生产,“记忆”与现实经验的交换实现了世界与图像的交换,虚拟世界中的技术图像超越时空限制将身体更彻底地转变为图像的场所。汉斯·贝尔廷吸纳人类学和现象学思想建构了图像人类学。他接受历史人类学研究图像的核心概念,形成图像-媒介-身体的图像人类学核心范式,通过反思历史人类学以相似性界定图像的逻辑,凸显图像的非再现性与不可见性。技术时来临后,图像从作为场所的记忆媒介转变为感知场所的主要方式。图像人类学超越了将图像作为对象、客体的二元认知,在存在的意义上理解图像并强调真正的图像是不可见的精神图像。贝尔廷将图像置于社会戏剧理论框架中理解,揭示图像中死亡的缺席与缺席者经由图像在场的矛盾关系,指认摄影媒介引发了新的死亡经验。通过吸纳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图像人类学超越了符号学非具身化的研究,弥合了物质、精神图像的二元对立。图像人类学借鉴人类学从经验到普遍的研究范式,在经验事实的分析中拓展了图像人类学的三个核心问题。纹章与肖像这两种对立竞争的媒介对应不同的身体概念,在二者的斗争、依存过程中独立肖像成为了绘画主题。图像与影子的关系涉及图像与身体、死亡的关联,揭示了缺席与在场之间的矛盾。贝尔廷在人类学视域中审视摄影图像,凸显了媒介的透明性与凝视的重要性。图像人类学重审艺术并置换了艺术的研究对象,打破了审美主义的研究倾向,超越了黑格尔以来确立的以美定义艺术的传统。从学科意义上看,图像人类学通过更新艺术话语进一步松动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传统,推动当代美学的新的发展。贝尔廷吸收现象学研究建构了独特的图像人类学感知模式,强调图像的感知从外在物质通向精神,推动美学研究对象从既成品转向感知经验。在技术与美的关系问题上,贝尔廷提供了不同于技术批判和技术异化的观点,认为服务于人的技术是人的一部分。

漆飞[4](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黄婷婷[5](2020)在《《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机器翻译技术日渐成熟,译后编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关于历史文化题材文本译后编辑的翻译实践,以期丰富对历史文学文本译后编辑的实践与思考,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思考。本文是一篇汉译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节选自两本历史文化书籍《封建中国早期的识字群体》的第一章至第四章和《城墙》的第一节。《封建中国早期的识字群体》是由查尔斯·桑福特所着;原文通过大量史料证明中国汉朝西北边境地区存在有意义的文本交流,语言严肃,写作手法以论证为主。《城墙》的作者是大卫·弗雷;主要讲述城墙在远古历史中建立文明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该文本语言风格轻快,以叙事为主。两个文本同属于历史题材,前者信息性凸显,后者文学性凸显,二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因此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翻译机器在文本翻译方面的效用,拓展对于历史文学性文本翻译的思考。译前,作者研读了源语文本,选用计算机翻译软件DéjàVu对源文本进行初步处理和预翻译。译中,作者基于译后编辑的思考,发现机器译文中存在明显的由于忽视语境的动态变化而导致翻译不准确的问题,因而选用顺应论作为本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这些不准确翻译依据语言结构可分为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两类,词汇层面包括代词回指翻译不当,多义词词义选择不当和隐喻翻译不当,句法层面包括比较结构翻译不当。通过语料库统计和分析发现这些不准确问题在翻译准确程度上主要体现为模糊、歧义和错误三类。译者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各种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动态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心智世界以及历史社会语境尝试解决机器译文在上述汉译层面上的模糊、歧义和错误三类不准确现象,使译文表述更准确,更加符合汉语的历史文化和表达习惯。在本翻译报告中,作者通过对50个例子进行个案分析,进而阐明这些不准确翻译可以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动态顺应必要的语境因素进行修正,从而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后,作者与同行老师和同学就译后编辑的译文展开相关讨论,依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译文进行了修改完善。本翻译报告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翻译项目的目的与意义,源文本内容及选择该文本的原因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描述了翻译实践过程,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编辑三个阶段。第三章简述本翻译报告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顺应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译后编辑问题处理的理论价值,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是对于收集语料的初步分类和分析。第五章为个案分析,即在顺应论指导下,译后编辑解决翻译不准确问题需要从语言结构、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三个方面的语境因素出发,进行动态顺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第六章总结了本翻译实践的主要发现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本翻译报告运用顺应论对译后编辑中的四类典型不准确翻译进行阐释,以期为译后编辑问题的解决寻找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刘娜[6](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刘愫雯[7](2020)在《《译学跨界研究》(第二、三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创新、数字化和全球化是影响和改变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诸多因素之一。《译学跨界研究》(Moving Bounda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Dam,Bragger&Zethsen,2019)提供了一个鸟瞰近期发展的视角,并讨论了其对学科边界的影响。因此该类英语文献的汉译有助于推动甚至跨越我们对翻译(研究)及其边界的传统理解。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选自《译学跨界研究》(Dam,Bragger&Zethsen,2019)一书,属于信息性文本。本报告旨在提升作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并了解最前沿的翻译理论等内容。本翻译报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描述翻译任务,包括文本来源、文本特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作者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运用、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层面出发,对译文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角度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概述作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和启发以及不足之处。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对当今世界前沿的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了解,提高译者的翻译效率。另外,并为该领域的中国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希望有助于他们对于翻译方面的研究。

刘博[8](2020)在《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实践报告以Thomas Faist所着的《跨国性社会问题》(The Transnationalized Social Question)一书为文本展开撰写。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社会问题卷土重来,移民问题愈发尖锐,因此移民造成的政治冲突、经济变化等问题亟需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原文信息量大,逻辑清晰,用词严谨,属于典型的学术文本。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对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笔者选取文本中的隐喻作为翻译问题。概念隐喻理论打突破了传统翻译研究的局限,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笔者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文本中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的例子,在翻译实践中结合文本特点,总结出转换、省译、拆句的翻译技巧和意译、直译与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以期为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培贤[9](2020)在《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文中认为全球变暖加速北极冰雪消融,这为生态系统带来诸多影响,同时也使得北极政治讨论越来越白热化,而相关文献的汉译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北极事务。以此为契机,笔者有幸参与“‘Russia and the Arctic:Environment,Identity and Foreign Policy’(中文译名《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项目。《俄罗斯与北极》原文文体介于学术专着与通俗文学之间,题材属于国际政治,笔者以“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的模式完成此次翻译项目。在译后编辑过程中,笔者发现机翻译本中句子层面的逻辑错误是影响译本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分析和比对,笔者对逻辑错译进行分类,发现机翻译本易出现的逻辑问题主要表现为句子切分生硬、逻辑连接词硬译、逻辑关系不清晰和语序结构混乱。笔者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译后编辑指南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学者己有翻译研究发现,采用信息重组、逻辑显化、具体增译和语序调整的翻译策略对上述逻辑问题进行修补。在完成句子层面逻辑错误的译后编辑后,笔者总结了相对应的译后编辑策略,发现语义与信息、逻辑与语序、标点与格式是进行高质量译后编辑的三个主要切入点。在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对译后编辑过程中的句子逻辑错误的发现、分类和编辑策略策略进行了总结,对机器翻译和人工译后编辑相结合的翻译模式也进行了反思。本翻译实践报告对同类型机翻文本的逻辑错误具有预测性,也为其他翻译人员开展译后编辑提供策略参考。

杨雅媚[10](2019)在《《教育平等与国际学生:跨国公正问题》(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选自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社会学副教授斯图尔特·坦诺克所着的《教育平等与国际学生:跨国公正问题》(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Justice Across Borders?)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该书属学术型文本,旨在把一个国家内的教育平等问题上升至国际层面,进而得到更多相关研究者就教育平等国际化问题的关注。所选章节提及如何将一个国家内的教育平等概念运用于国际教育平等问题中,也提到如今在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遭遇的不平等案例,并就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来探讨教育平等国际化的可行性。翻译这本书可以帮助我国留学生更加了解如今关于国际教育平等问题研究的现状,并且帮助他们从多个维度思考出国留学问题,同时也给国内目前研究教育平等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使他们可以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翻译报告共有四部分。第一章是对整个翻译项目的介绍,包括背景、意义、目标及结构。第二章介绍了译前准备工作,涉及文本分析、专有名词、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重难点分析及翻译工具和资源。第三章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基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以及弗米尔的目的论,主要对标点符号、词汇和短语、被动句、长难句的翻译进行阐述并分析案例。最后,第四章为本翻译报告的总结。

二、《超越边界》Beyond Borde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越边界》Beyond Borders(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公共卫生、国际卫生与全球健康
    第二节 关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理论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共同体析论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二轨道外交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共同体如何影响决策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认知共同体影响决策的方式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节 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第二节 中国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一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发展(2006-2010 年)
    第三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升级(2011-2014 年)
    第四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成熟(2015-2019 年)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三节 疫情后时代跨境传染病防控的挑战与建议
致谢
附录一:专家访谈列表
附录二:参会调研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信达切”原则指导下世界主义论文《不同的新起点》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Cosmopolitanism Studies
    1.2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Cosmopolitanism
    1.3 Translation Task and Requirements
Chapter2 Task Comple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Work
        2.1.1 Translation Tools
        2.1.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Text
        2.1.3 The Reading of Parallel Text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Difficulties Overcome and Solved
        2.2.2 Quality Control
Chapter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3.1 Faithfulness
    3.2 Expressiveness
    3.3 Closeness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Realizing“Faithfulness”Through“Proper Understanding”
        4.1.1 Understanding Words
        4.1.2 Understanding Terminologies
        4.1.3 Understanding Structures
    4.2 Realizing“Expressiveness”Through“Proper Expression”
        4.2.1 Avoiding Europeanized Chinese
        4.2.2 Creating Matching Collocations
        4.2.3 Making Smooth Sentences
        4.2.4 Providing Flow of Information
    4.3 Realizing“Closeness”Through“Proper Adaption”
        4.3.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3.2 Using Four-Character Phrases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3)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图像人类学
    第一节 图像学对形式主义的反拨
        一、形式主义艺术观及其美学问题
        二、图像学的反形式主义倾向
    第二节 “艺术史终结”与图像人类学
        一、艺术史终结:贝尔廷的艺术史观
        二、从“艺术”到“图像”:艺术史对象的转换
        三、艺术史研究的图像人类学进路
    第三节 图像人类学的图像学内涵
        一、图像的媒介特性
        二、身体作为图像的媒介
        三、记忆:图像的过去与未来
        四、电影与图像的技术
第二章 图像人类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图像与历史人类学
        一、图像的界定:相似性与非相似性
        二、图像与场所:作为记忆媒介和感知方式
        三、图像的功能:社会戏剧与死亡图像
    第二节 图像的多重蕴涵:从哲学人类学到社会人类学
        一、作为对象的图像与作为存在的图像
        二、图像的不可见性
        三、图像与视觉人类学
        四、死亡的缺席与图像的在场
    第三节 图像与身体现象学
        一、作为“符号”的功能主义图像
        二、作为“知觉”的图像
        三、“身体”的凸显: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超越
第三章 图像·媒介·身体:图像人类学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图像的起源问题
        一、身体肖像的历史起源:纹章与肖像
        二、图像的心理起源:图像与死亡
        三、摄影图像:从驱逐死亡到催生死亡
    第二节 缺席与在场:影子与身体的辩证
        一、影子与身体
        二、图像与身体
    第三节 摄影图像与媒介的透明性
        一、摄影与图像
        二、摄影图像与现实
        三、摄影图像与凝视
第四章 图像人类学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与美的关系:图像人类学的回答
        一、美学与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
        二、艺术的分化与去分化
        三、艺术研究的去美学化倾向
    第二节 图像与感知
        一、图像感知与政治美学
        二、图像感知与知觉经验
        三、图像感知与当代美学
    第三节 技术媒介与美学问题
        一、艺术与技术媒介
        二、人的存在意义与技术媒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名索引
附录二 概念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2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ext Selection
        1.2.1 The Authors of the Source Texts
        1.2.2 The Source Texts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2 Establishment of Terminology
        2.1.3 Schedul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Strategi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2.2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2.3 Post-editing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2.3.2 Feedback from Peers and Supervisor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 Overview of Adaptation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3.1.2 Adapt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3.2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Classification of Data
    4.1 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 Features
        4.1.1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Anaphora at Lexical Level
        4.1.2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Words’Specific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3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Metaphor at Lexical Level
        4.1.4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Comparative Structure at Syntactical Level
    4.2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Accuracy Spectrum
        4.2.1 Problem of Vagueness
        4.2.2 Problem of Ambiguity
        4.2.3 Problem of Mistake
Chapter Five Adaptation Theory Appli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und in Post-editing
    5.1 Adapting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5.1.1 Adapting to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Vagueness
        5.1.2 Adapting to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Ambiguity
        5.1.3 Adapting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Mistake
    5.2 Adapting to Components of Mental World of the Writer
        5.2.1 Adapting to the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Vagueness
        5.2.2 Adapting to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Ambiguity
        5.2.3 Adapting to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Mistake
    5.3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5.3.1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Vagueness
        5.3.2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Ambiguity
        5.3.3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Mistak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II Terminology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6)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译学跨界研究》(第二、三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2.2 While-Translation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3.1 Level Shifts
    3.2 Category Shifs
Chapter 4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4.1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4.2 Limitations of the Task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The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The Source Text
作者简历
Acknowledgements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1.1 作者简介
        1.1.2 文本简介
        1.1.3 研究价值
        1.1.4 所选章节内容
    1.2 文本分析
        1.2.1 文外因素的分析
        1.2.2 文内因素的分析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
        2.1.4 翻译理论的准备
    2.2 翻译实践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校审
        2.3.2 他人校审
    2.4 理论准备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结构隐喻的翻译
    3.2 方位隐喻的翻译
        3.2.1“上-下”隐喻的翻译
        3.2.2“前-后”隐喻的翻译
    3.3 实体隐喻的翻译
        3.3.1 实物和物质隐喻的翻译
        3.3.1.1 以原因为实体的隐喻的翻译
        3.3.1.2 以目标和动作为实体的隐喻的翻译
        3.3.2 容器隐喻的翻译
        3.3.2.1 以地区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3.3.2.2 以视觉领域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3.3.2.3 以事件、动作和状态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第4章 翻译总结
    4.1 翻译问题的总结
    4.2 实践报告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9)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任务简介
    2.1 课题来源和背景
    2.2 原文作者简介
    2.3 原文简介
第三章 翻译过程介绍
    3.1 译前准备
    3.2 翻译过程
    3.3 译后编辑
    3.4 译后反思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句子切分生硬——信息重组法
    4.2 逻辑连接词硬译——逻辑显化法
    4.3 逻辑关系不清晰——具体增译法
    4.4 语序结构混乱——语序调整法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REFERENCES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教育平等与国际学生:跨国公正问题》(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 Text Analysis
    2.2 Proper Nouns
    2.3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Academic Text
    2.4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ranslation
        2.4.1 The Analysis of Key Points
        2.4.2 The Analysis of Difficult Points
    2.5 Main Translation Tools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of Punctuation
    3.2 Transl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3.2.1 Amplification
        3.2.2 Free Translation
        3.2.3 Conversion
    3.3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3.1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ctive Sentences
        3.3.2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s
        3.3.3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Judgement Sentences
    3.4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1:Source Text
Appendix 2:Target Text
Appendix 3:Proper Nouns
Acknowledgements

四、《超越边界》Beyond Borders(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D]. 杨嘉宜. 外交学院, 2021(11)
  • [2]“信达切”原则指导下世界主义论文《不同的新起点》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邹雅. 河北大学, 2021(02)
  • [3]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D]. 贺措吉. 兰州大学, 2021(02)
  •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5]《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D]. 黄婷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7]《译学跨界研究》(第二、三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刘愫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刘博.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机器翻译中句子逻辑错误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俄罗斯与北极》英译汉翻译为例[D]. 赵培贤.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教育平等与国际学生:跨国公正问题》(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杨雅媚.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超越国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