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在才、徐万发出版《宋庆龄与陕西》

冯在才、徐万发出版《宋庆龄与陕西》

一、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史絮[1](2021)在《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机场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管理和使用的第一个机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革命的象征,是红色的机场。考察延安机场的历史,是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领导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的微观视角。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向胜利的历史素材。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创造辉煌的生动写照。研究延安红色机场,有助于更好、更生动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是“四史”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党史育人的具体实践。本文站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高度,深入考察延安机场的修建及逐步完善,梳理在延安机场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总结延安机场发挥的历史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考证历史,更是从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革命理论和政治智慧。第一,延安红色机场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推器。延安机场是当时西安与保安之间极其重要的枢纽,依托延安机场张学良用其“私人飞机”与陕北建立起一条秘密空中交通线,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二,延安红色机场是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外援通道。延安机场的修建为中共与外界物资输送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边区急需物资的运输提供便利,是华侨和国际社会支援中共边区建设的主要运输通道。第三,延安红色机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空中桥梁。延安机场搭起了延安与战争前线桥梁,在战争物资运输、将领奔赴前线、伤员救助等方面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四,延安红色机场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交通主道。延安机场承载了美军观察组、赫尔利、马歇尔等来陕甘宁边区重要任务,也是黄炎培等国内进步人士来延安的交通主道,对国内国际社会了解陕甘宁边区和中共政治主张,破除国民党的政治谎言、建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等方面,在时效和空间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延安红色机场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试验田。中央军委在安塞成立第十八集团军航空工程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航空教育的起点,延安机场是航校人才的实践基地,为中共培养航空人才、精细化管理机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回望延安机场的红色历程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破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从中汲取营养、催生力量。这对于新时代红色机场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提升发展品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学报[2](2019)在《我校徐万发教授《宋庆龄与陕西》(修订本)出版》文中提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万发教授的着作《宋庆龄与陕西》(修订本)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1 9年7月出版,该书由徐万发教授与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冯在才合作完成。该书主要论述宋庆龄与陕西的渊源、宋庆龄与近现代陕西历史人物于右任、冯玉祥、屈武、杨虎城以及王炳南(夫人王安娜)夫妇种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合作、宋庆龄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

徐锋华[3](2014)在《社团与政治: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研究》文中指出保卫中国同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社会团体,它的创立有着独特的国际背景和复杂的国内环境,其发展变迁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并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相始终。保卫中国同盟向世界积极宣传中国抗战,募捐支援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救济自然灾害难民,先后经历了香港和重庆两个阶段,在另一种形式的战场上,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在此过程中,保卫中国同盟表现出了高超而微妙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也为自身在抗战胜利及中共执政后的两次改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卫中国同盟的辉煌历史成就,除了团队成员的主观努力外,也与中共高层的支持和宋庆龄的国际影响、人格魅力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

徐锋华[4](2009)在《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卫中国同盟是宋庆龄1938年在香港创立的抗日救亡组织,它对海内外呼吁抗战、发起募捐,举办工业合作社和各种义演、义卖活动,为中共及其军队提供了大量医药和物资援助,并创办《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华商报》等刊物,向世界宣传中共的抗战业绩。1941年香港沦陷后,保盟迁至重庆继续募款支援抗日根据地,并致力于救济自然灾害。1945年,保盟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迁到上海,除继续援助解放区外,主要进行赈济难民和孤儿、救助贫困的文化界人士等工作,演变为一个社会救济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于1950年将中国福利基金会改组为中国福利会,受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双重领导,主要从事妇女、儿童的福利工作,弥补了初建的新政权无力顾及社会福利的不足;并以福利研究机构的名义创办《中国建设》英文刊物,向国际社会宣传新政权,打破了少数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随着共和国建立初期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开展及行政人事的变革,中共党组织在中福会总会及其下属单位逐步建立并完善。到1958年,中国福利会嬗变为中共领导下的一个具有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校外教育、国际宣传等8个机构的文教事业单位。保盟—中福会之所以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共和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国共两个不同的政治社会体制而延续至今,并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除了该组织本身的特殊性外,还在于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及由此所织就的社会权力关系网络的影响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执政的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对宋庆龄及其领导的保盟—中福会的存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包容,这无形中为它营造了一种微妙的政治氛围。正因如此,使得保盟能够在开展社会救济福利的同时支援中共,中福会在中共执政后又能避免被取缔的命运并纳入国家体制继续服务,而宋庆龄的社会思想和实践也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

周德仓[5](2003)在《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文中研究指明

二、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推器
    (一)国共合作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二)助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红色航空港的创建
        2.西延间空中交通线
二、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外援通道
    (一)共产国际和苏联支援中国革命的交通线
    (二)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支援边区建设的空中走廊
    (三)举办重大活动的实体平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空中桥梁
    (一)战时专用军事机场
    (二)抗战伤员救助及物资输送的空中枢纽
    (三)抗战胜利前后中共领导人奔波延安与外界的空中通道
    (四)为实现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一定贡献
四、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交通主道
    (一)中共与美方关系破冰的重要途径
    (二)中共与海外友好人士及国内爱国进步人士交流的基础条件
五、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试验田
    (一)航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二)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社团与政治: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保盟”创设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条件
二保卫中国同盟的筹备、成立与改组
三在香港的社会功能与历史贡献
四重庆时期的卓绝维持
五结语

(4)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保盟—中福会的创建与沿革
    第一节 保盟创建的背景
        一、宋庆龄早期经历与救济工作
        二、宋庆龄与国共的早期过从
        三、国内外形势与香港环境
    第二节 保卫中国同盟时期
        一、保卫中国同盟的筹备与成立
        二、保盟的上海分会
        三、重庆时期的新局面
    第三节 中国福利基金会
        一、保盟改名
        二、人事变动与迎接解放
        三、面临新的选择
    第四节 中国福利会
        一、中国福利会的改组和职能定位
        二、中福会的发展和嬗变
        三、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延续与变化
第二章 战争中的人权:救济与福利
    第一节 对中共的经济、医药支援
        一、抗战时期的奥援
        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的帮助
    第二节 社会救济与儿童福利
        一、战乱时期心系儿童
        二、募捐救济天灾人祸
    第三节 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一、工合运动始末
        二、保盟与工合
第三章 民间外交:保盟—中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
    第一节 创办刊物对外宣传
        一、《“保盟”通讯》与《华商报》
        二、《中国建设》的对外报道
    第二节 宋庆龄对抗战和救济福利的呼吁
        一、抗战时期的外交宣传
        二、1945年后的对外交流
第四章 中国福利会的转型与职能变迁
    第一节 从战时救济到社会福利的开展
        一、儿童的物质生存与养护
        二、妇幼保健与医疗工作的展开
        三、为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第二节 中国福利会与中共的关系
        一、中福会行政领导关系的确立
        二、工资改革与各项政治运动
        三、中共党组织在中福会的建立
第五章 宋庆龄的社会权力关系网络
    第一节 与宋氏家族及国民党的关系
        一、血浓于水的亲情
        二、与国民党高层的关系
    第二节 与中共及民主人士的关系
        一、与中共的关系
        二、组织内部关系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 国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一、组织核心中的外国成员
        二、国际友人对宋庆龄及组织的支持
结语: 身份、组织与变动时代的政治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红色机场的历史考察(1936-1948)[D]. 史絮. 延安大学, 2021(12)
  • [2]我校徐万发教授《宋庆龄与陕西》(修订本)出版[J]. 学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社团与政治: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研究[J]. 徐锋华. 史林, 2014(02)
  • [4]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D]. 徐锋华. 复旦大学, 2009(12)
  • [5]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出版[J]. 周德仓.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标签:;  ;  ;  ;  ;  

冯在才、徐万发出版《宋庆龄与陕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