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发

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发

一、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1)在《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溶解氧是海洋常规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在评估海洋碳循环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准确、高质量的溶解氧观测有助于加深对不断变化的海洋的了解,这些需求驱动了海水溶解氧检测仪器的发展。本文调研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海水溶解氧浓度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研究现状,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海水现场测量的便携式光学溶解氧检测仪。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溶解氧浓度检测方法。基于荧光寿命检测原理和锁相放大的微弱荧光信号检测方法,确定了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系统设计方案,明确设计指标。然后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开发。检测仪由水下检测单元和手持终端两部分组成。其中,水下检测单元通过检测相位差获取荧光寿命,最终检测得到海水溶解氧浓度。设计开发了独立的光路检测结构和根据荧光检测特性进行光电器件选型。重点针对强背景光干扰下的微弱荧光信号检测,研究了一种适合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双通道锁相放大检测方法,设计开发了检测电路。机械设计主要考虑仪器部署环境,选取了耐腐蚀的外壳材料,并在海水现场进行了密封性测试。为实现便携式海水溶解氧浓度现场测量,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和开发了一款手持终端设备,实现了检测仪的数据采集、实时存储和数据自校正功能。重点针对光学溶解氧检测仪器传统实验室标定方法具有操作繁琐、条件严格和过程耗时的缺点,本文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算法的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标定方法,提出了相适应的随机采样的标定实验方法并设计开发了相适应的标定装置。标定实验简易,实现了以较短的标定周期完成溶解氧检测仪的高准确度标定。最后,采用实验室和海水现场实验方法,对设计开发的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检测仪达到了设计目标,具备了在海水现场长期、稳定和准确测量溶解氧浓度的功能。

钭婧[2](2021)在《盾构机盾尾密封系统压力分布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盾构机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应对复杂施工环境的隧道掘进设备,正往断面大型化、掘进智能化技术方面发展。在盾构机进行掘进工作时,往往因为施工环境复杂、工况变化而产生各种风险问题,甚至发生事故。盾尾密封系统是盾构机应对地下水渗漏、注浆泄漏等施工风险,保障盾构机施工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正常状态与泄漏状态下盾尾密封油脂腔的压力分布与变化特性,应用不同状态油脂腔的压力分布规律设计了基于压力监测的泄漏判据,采用代理模型技术与优化算法对盾尾密封系统进行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将土压平衡盾构的盾尾密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盾尾密封油脂腔内的压力分布变化特性。根据实际工程所用盾构机的相关结构参数与实际的盾尾密封原理搭建盾尾密封油脂腔全尺度流域模型,选择混合网格方案划分模型网格并通过了网格无关性验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仿真模型的初始参数和边界条件,仿真计算得出正常状态下的油脂腔压力分布和流动特性,对各模型设置和模拟方法验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2)基于局部全尺寸模型与多相流模型,分析正常与泄漏状态油脂腔压力分布规律以及运行参数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将全尺寸模型简化为局部模型并进行可行性验证,具体分析油脂腔2周向截面的压力分布规律并建立周向压力分布函数模型与空间压力分布参数集。研究不同的运行参数对正常状态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结构设计方案、油脂注入控制方案的建议。设计泄漏仿真模型,对泄漏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油脂腔流动特性与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泄漏状态油脂腔周向压力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注脂压力与泥浆侵入特性对油脂腔压力分布和密封失效时间的影响规律。(3)应用分析得出的压力分布规律和变化特性,进行压力监测系统的泄漏判据设计以及以降低压力分布差异为目标的盾尾密封系统优化。根据正常状态压力分布规律给出泄漏检测系统的压力传感器布设方案,对比正常状态与泄漏状态的压力分布变化特性设计了基于压力监测的泥浆泄漏判据。对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与灵敏度分析,得到油脂腔压力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设计其变化范围,再利用同一试验设计方法生成样本空间构建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代理模型满足精度要求之后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以油脂腔两个方向上的压降值为目标进行优化,对优化解进行仿真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的优化解降低了油脂腔的压降值,从而增大了油脂腔的密封性能,对盾尾密封系统的注脂注浆压力控制和泄漏监测系统的设置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志伟[3](2021)在《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海底高精度水合物探测技术》(编号:2016YFC0303900)。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是地球碳循环的主要载体之一,由于时刻同大气进行着交换作用,因此与全球气候、环境状况息息相关;另外,海水中CO2的含量及碳同位素特征分布信息,对于海洋生物和化学过程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底沉积资源勘探等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基于地球化学手段进行海水溶解气体的原位定量探测,逐步成为海洋科学中一个重点突破方向,相关探测技术需要具有高精度、多分析参量、快速响应、长时间持续测量等特点,并可逐渐适应近海底深水区的应用场景。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痕量气体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的海水溶解气体原位探测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简单、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同时采用中红外波段的分子吸收谱线可以达到ppbv(parts per billion in volume,十亿分之一体积分数)量级的超高测量精度。结合高效率气液分离装置,基于TDLAS技术的气体检测仪器有着较大的深海气体原位探测应用潜力。面向近海底CO2气体含量及碳同位素丰度(δ13CO2)的高精度原位测量,本论文研制了高分子脱气膜辅助下的中红外激光波长调制光谱(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scopy,WMS)气体传感系统,研究工作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针对仪器在深海环境下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传感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研究与优化。基于4319 nm附近的CO2同位素分子吸收谱线组,使用带间级联激光器(Interband cascade laser,ICL)作为激光源,结合多次反射型吸收池(Multi-pass cell,MPC),设计了体积最小化的紧凑型自由空间激光光路结构,解决了大气中高浓度的CO2背景吸收的影响,使系统得以小型化集成,且检测过程对外界气体环境的干扰免疫;研制了基于脱气膜装置的水中溶解气体采样分析系统,能够高精度实时控制气体分析环境的温度和压强;针对不同待测气源的气量条件,提出了双模式气体吸收池低压调控机制,提高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能力;设定吸收池检测压强为40 Torr,从而独立提取不同的分子谱线;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研制了小型化、低功耗的系统主控电路,以其为系统控制核心,提出了用于宽动态范围CO2浓度测量和δ13CO2同步分析的多谱线复用光谱信号处理方案;设计了系统在水下的自动工作流程和控制程序,开发了Lab VIEW甲板上位机数据监测及仪器控制平台,并制定了仪器与上位机之间的RS-485远距离通信协议;面向深海实际应用,先后设计并集成了两代传感器样机,通过精密的机械设计,第二代海试样机实现了内部空间的最大利用率,所集成长方体仪器的外形尺寸为836×175×150 mm3。基于多谱线复用方案,所研制传感器的准确CO2浓度测量区间为0~500 ppmv(parts per million in volume,百万分之一体积分数)。在2 s的原始数据输出间隔条件下,其探测下限达到0.72 ppbv,接近TDLAS技术的光谱检测极限精度。在50~400 ppmv的CO2浓度范围内,可进行较为准确的δ13CO2分析,对于不同的样品浓度,δ13CO2的检测灵敏度有所差异,经实验表征,仪器最佳的δ13CO2分析灵敏度在50 s的平均时间条件下为0.769‰。通过对气体采样分析系统参数的优化,动态气流分析模式与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均不足1min,分别为30 s、47.5 s。所提出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不仅使传感器在气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还可进一步扩大传感器的CO2浓度测量范围,并且测量范围可以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程序自动调整。通过科考船拖曳的方式,集成的传感器样机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了实地应用试验,试验环境为2000 m深的近海底,主要面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产资源的勘探。传感器在下潜阶段实时测量了海水溶解CO2的浓度及δ13CO2值。在试验的全过程中,传感器工作状态良好并实时上传了测量数据。这也是中红外TDLAS气体传感技术首次在深海原位气体探测上的成功应用。与现有的国外相关商用仪器对比,所研制的CO2传感器在多项重要性能指标上处于先进水平,表明了仪器高精度、快速响应、多分析参量的海洋溶解气体原位探测能力,展示了该项研究不同寻常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在于:1、为了减小仪器体积、实现近海底深海探测应用,研制了ICL专用的多自由度精密光学调整架,设计了基于中红外ICL光源的紧凑型直线式光路结构,最大程度地简化了光学系统结构,同时提升了机械稳定性,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集成。2、为了避免空间光路中常压大气高浓度的CO2气体对低压气室内极低浓度CO2样品检测存在的干扰,提出了强大气背景吸收下优化波长调制深度的方法,通过多项式拟合提取并扣除了二次谐波(2f)光谱信号中的背景谐波成分,提高了检测精度。3、针对深海环境不同气液分离效率和溶解气量可能造成的气体样品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双模式气体吸收池低压调控机制,在传统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动态压力控制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可以适应微小气量的气源条件;同时,通过引入载气增加了浓度检测范围,扩展了量程。4、研制了用于深海溶解气体原位探测的传感系统,达到ppbv量级的CO2浓度探测下限和小于1‰的δ13CO2分析精度,同国际上现有的海水溶解CO2探测仪器相比,该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利用该仪器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开展了2000m深海的应用试验,这是中红外TDLAS气体传感器首次应用于深海原位气体探测。

李世超[4](2021)在《微型化CO气体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中小型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大气中CO浓度也在急剧上升。CO含量成为衡量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及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网格化布局城市环境监测系统是防治污染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空气中CO且便于安装的微型化气体监测仪十分必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多种CO的检测方法,着重研究了红外吸收法的检测原理并将该方法作为检测CO的主要方法;对CO吸收谱线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建立CO检测理论模型,确定了CO浓度-光强-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结论;在系统结构中,对光源、传感器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气室的光路结构,采用怀特气室模型,确定设计参数,使用Zemax软件在非序列模式下对光路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设计,完成气室的三维结构设计。优化后气室结构体积约为4600cm2,光程可达5m,相对于传统气室体积缩小73%,为仪器微型化奠定了基础。在硬件设计上对电路进行集成化设计,主要包CO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的电路、模拟/数字转换、串口通讯以及基础电路设计,最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性能验证。对系统的上位机以及下位机等功能进行设计,实现CO分析仪的数据显示功能。CO气体分析仪的微型化研究,对于环境监测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设计出基于红外吸收法的微型化CO气体分析仪,该监测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实现仪器的微型化、环境监测的网格化以及提升我国对大气污染实时监测的能力。

孙旭灿,潘振,潘玉勤,杨玉忠,郝文,杜永恒[5](2021)在《高性能建筑外窗耐候性试验研究及性能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耐候性能直接影响外窗的性能,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节能性能。在介绍耐候性评价方法和设备基础上,研究耐候性试验方案,并对研发的高性能PVC-U塑料节能窗进行耐候性试验,分析耐候性试验前后节能窗的性能,分析影响外窗耐候性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刘娜[6](2020)在《水密接插件适配水密缆用氯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密接插件是海洋装备关键通用配套器件之一,目前国外水密接插件最大工作深度为万米左右,而国内水密接插件研究起步晚,最大工作深度仅7000米,万米深海接插件技术亟待发展。本文围绕水密缆用橡胶材料出发,为实现全海深水密接插件自主生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通过配方的设计和工艺的优化提高氯丁橡胶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试制水密电缆进行应用性能评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氯丁橡胶(C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运用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能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剖析了国外样品,得知国外样品是由CR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并获得了国外水密缆的物理性能等信息,以供借鉴;探究了不同牌号CR的性能,M40和CR232更适合作水密缆用包覆材料的基胶;研究了填料体系对CR胶料性能的影响,为兼顾挤出加工和物理机械性能选取压出性好的炭黑N550与N990并用补强;分别通过调节填料用量和增塑体系改善胶料的力学性能,并研究该配方在高温硫化下的性能,最终获得了满足全海深水密接插件适配水密缆使用需求的CR复合材料的配方。(2)水密电缆的试制及应用验证:试制的水密电缆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和静态水压罐水密试验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护套的性能满足应用要求,验证了 CR复合材料配方的合理、可行性。(3)CR/天然橡胶(NR)并用胶的制备与性能:为提高CR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并用NR,考虑到深海使用环境,并用量在30份以内,对比不同比例CR/NR胶料的性能,优选并用比为80/20,该并用胶电绝缘性能得到改善,体积电阻率可达到1012Ω·cm;通过不同工艺参数设置,探索了原位改性白炭黑的CR/NR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橡胶是粘弹性高分子材料,胶料挤出会产生胀大,通过对CR/NR并用胶挤出工艺的探索,确定了最佳挤出工艺参数;探究了配方中填料体系和增塑体系的最佳用量,以平衡物理机械性能和挤出性能之间的矛盾,获得具有低压缩永久变形、耐海水老化、可挤出硫化成型的新型橡胶复合材料,是深海电缆包覆材料的优选。

侯晓琨[7](2020)在《新型拖曳与自航两用水下潜器研发》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具有许多宝贵且丰富的海洋资源,水下潜器作为一种探索海洋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使用。本文的目的是研发一种水下潜器,使其以较简单的控制实现拖曳和自航两用时的多自由度运动,用较小的总体积和总重量装载更多的海洋探测设备,用较少的能耗探测更大的区域,同时适应不同海洋探测任务,并具有较好的稳性。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通过收集大量的水下潜器技术资料,分析了现有的水下潜器设计基础以及本文对水下潜器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八种水下潜器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列出这八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多方面对比和依托的项目要求来优选出最终的方案。2.对所选方案的浮筒、舱体、斜撑和水翼等结构的外形进行优选,使其满足装载容量和控制力的要求下,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3.进行结构强度的计算,利用仿真模拟计算在起吊过程中和一定水深下的结构应力,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厚度的调整和内部结构的设计。4.数值计算最终确定的结构外形阻力和多自由度运动时的力矩,根据计算结果设备选型,同时进行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完成布置后进行重心、浮心和稳性的计算。5.计算自航时各个螺旋桨不同转速下,水下潜器的自航点,并进行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自航点随螺旋桨转速的变化曲线。并分析自航时的多自由度操纵方式。6.进行了样机整体外形壳体的建造、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安装等工作。然后在水箱内进行样机的水密性检测、浮态调整、样机的自扶正稳性检测最后进行了内河自航和拖曳试验。

崔凯彪[8](2020)在《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是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极区重点海域冰下浅表层声学特性观测与分析”(项目编号:2018YFC1405902)的资助下针对北极海冰和海洋浅表层环境观测设计一种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球两极的变化对气候的改变有显着的影响。2012年4月,英国气象局的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气温自1900年以来升高了0.75°C,其中北极地区的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海冰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不论是冬季或夏季,北冰洋区域的海冰覆盖范围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北冰洋区域海冰的快速消融体现在一年冰占有率提升、海冰厚度减小、多年冰的比例降低和融池增多等方面。因此,近些年国际社会开始对北极地区布放冰基浮标、海冰漂流浮标和气象观测站等自动监测化设备,获取的原位观测数据已得到很大的应用研究。当前,国内外采用的冰基浮标有以下几种类型:IMB海冰物质平衡浮标,搭载海冰温度链、气温、气压传感器等外部观测设备,用于实时并持续性观测海冰物质平衡变化;M-CAD极地浮标,是一款经济型、实时提供环境气象数据的海冰浮标,搭载气象和上层物理海洋观测传感器,能够获取气温、风速和风向等基本气象要素和海水温度、电导率等上层海洋物理参数;ICE BEACON浮标能够用于监测海冰的漂移轨迹,获取冰面气象、海冰和大气温度等数据,并且能够通过处于海水中的温盐测试仪采集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数据。综上所述,常用的极地观测设备均存在部分缺陷,尚未开展北极海洋声场环境观测业务,缺乏冰下浅表层声学特性数据的获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北极现场环境要素及国内外极地观测装备研发现状,根据设计要求和研究内容,设计并研发了一款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集成温湿度、大气压、C.T(conductivity temperature)、温度链及水听器等多个传感器。在硬件电路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程序的编写,实现各观测模块全天候的自动化观测;为实现无人值守状态下的持续性观测,选型低功耗电子元器件,设计低功耗硬件电路,并且设置负载电源控制策略,用于延长监测系统的工作时长;设计冰下浅表层声学特征信息提取方案,完成北极海洋声场环境的观测目标;通过采用Java语言和SQL数据库对远程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现场原位数据的接收和系统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因此,基本完成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的研发,实现了对北极海冰变化及海洋声场环境的观测。极地声学监测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包括气象要素、海冰温度剖面、浅表层温盐剖面、声信号特性等观测模块及通讯模块、供电模块、GPS模块等功能部分,能够完成冰上气象、海冰物理、浅表层声学特性以及水文剖面参数的持续性观测。根据系统设计的采样策略与铱星通讯策略,完成各个观测模块原位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发送,并且通过铱星通讯模块实现大数据的传输任务。声信号特征信息提取方案的设计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噪声矢量场与猝发声场事件的特征信息提取。在猝发声场事件观测中,对系统采集的声场数据进行猝发声场事件检测算法,辨别噪声声场和猝发声场事件,并通过声压与振速信号提取特征和方位信息;在噪声矢量场观测中,通过特征信息提取算法,利用声压与振速信号运算得到互功率谱、平均功率等声学特征信息,因此确保获取冰下浅表层的声场环境观测数据。在完成声学监测系统样机的研发后,对系统进行野外国内实验,并且通过实验室内的低温性能和功能测试等大量实验,因此能够验证声学监测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和数采模块的稳定性;在后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中,提出对监测系统的优化方案,保证原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传输成功率,为未来在北极中心区域的布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卢厉兵[9](2012)在《台州地区居住建筑立面围护结构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在未来五年,中国的建筑市场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是保障性住房,在保障房开发方面,政府最为积极的作为之一就是大力提倡绿色开发。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室内舒适度,成为一项亟需研究的课题。目前,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其目的是要将取得的成果在全国进行学习推广,从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由于建筑节能材料的多样性,为了使居住建筑达到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材料被过度的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是我们研究的主方向。本论文结合台州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对居住建筑能耗构成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依据不同围护结构的技术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介绍了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系统和节能门窗等各类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施工工艺和优劣点,同时通过相关试验,获取建筑节能围护结构的节能检测数据,综合分析以得优化组合。最后运用PKPM节能设计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全年能耗评估,检验其节能效果。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研究,针对不断出现的立面围护结构新的节能技术、材料,在检验其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从经济效益、技术性能中比较得到一种适合的台州地区特点的建筑节能体系。

李超[10](2011)在《建筑外窗现场智能气密性检测仪》文中研究指明自从节能工作开展以来,窗户的“三性”(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检测成为国内外专家探讨的主要对象,窗户的气密性便是其中之一。空气渗透量的测量是窗户气密性能等级划分的唯一指标。国家标准GB/T 7107--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规定,检测外窗的气密性,以在10Pa压力差下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进行评价。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相关标准,比较了建筑外窗现场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几种构建方案,探讨了当前建筑外窗现场气密性检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通用变频器变频调速应用在建筑外窗现场气密性检系统的可行性。其中硬件方面主要介绍了离心式通风机、通用变频器、热式风速仪等内容,软件设计方面研究了用户界面、数据采集、变频器的串行通讯系统、PID控制算法、报表打印等各个模块的建立,其中基于Visual Basic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结构一般由数据采集硬件、硬件驱动程序和数据采集函数等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拟合修正。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满足实际测试现场的需要,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性价比,适合实际应用。

二、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水溶解氧测量方法
        1.2.2 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2章 检测仪的原理与系统设计
    2.1 检测仪检测原理
        2.1.1 荧光猝灭原理
        2.1.2 锁相放大检测方法
    2.2 检测仪系统设计
    2.3 检测仪设计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检测仪模块化设计开发
    3.1 水下检测单元光路设计
        3.1.1 光学器件选型
        3.1.2 荧光物质选择
        3.1.3 光路结构设计
    3.2 水下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3.2.1 双通道锁相放大电路
        3.2.2 温度检测电路
    3.3 水下检测单元机械设计
    3.4 手持终端硬件设计
        3.4.1 手持终端设计概述
        3.4.2 MCU主控模块
        3.4.3 RS485 通信模块
        3.4.4 LCD显示模块
    3.5 手持终端软件设计
        3.5.1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3.5.2 数据处理与校正软件设计
    3.6 手持终端显示界面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检测仪标定方法研究
    4.1 检测仪标定方法
        4.1.1 高阶多项式标定方法
        4.1.2 多点标定曲面拟合方法
    4.2 检测仪标定系统的建立
        4.2.1 标定实验材料和装置
        4.2.2 标定实验流程
    4.3 基于智能学习算法的检测仪标定模型构建
    4.4 检测仪多元参数标定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测仪性能测试
    5.1 实验室测试
        5.1.1 标准碘量法滴定实验
        5.1.2 检测仪准确度测试
        5.1.3 检测仪分辨率测试
        5.1.4 检测仪测量范围测试
        5.1.5 检测仪响应时间测试
        5.1.6 检测仪精密度测试
    5.2 海水现场测试
        5.2.1 检测仪海水现场测试
        5.2.2 检测仪长期稳定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他科研成果

(2)盾构机盾尾密封系统压力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盾尾密封系统流体域模型及验证
    2.1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模理论
        2.1.1 流动的基本方程
        2.1.2 多孔介质流体模型
    2.2 盾尾密封系统CFD模型
        2.2.1 油脂腔流域模型
        2.2.2 网格模型
    2.3 初始模型求解
        2.3.1 确定流动状态
        2.3.2 边界条件
        2.3.3 全尺度模型仿真结果
    2.4 模型验证
        2.4.1 密封油脂流体模型验证
        2.4.2 多孔介质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正常状态密封油脂腔压力分布特性
    3.1 正常状态局部CFD模型求解与验证
    3.2 基于局部模型的压力分布规律分析
        3.2.1 压力分布函数模型
        3.2.2 压力分布参数集
    3.3 运行参数对油脂腔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规律
        3.3.1 盾尾密封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
        3.3.2 注脂/注浆压力对油脂腔压力的影响
        3.3.3 油脂粘度及尾刷流阻特性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3.3.4 尾刷磨损量及推进速度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泄漏状态密封油脂腔压力变化特性分析
    4.1 泄漏状态CFD模型求解
        4.1.1 VOF多相流模型
        4.1.2 泄漏状态仿真模型设计
        4.1.3 泄漏状态油脂腔流动特性分析
        4.1.4 油脂腔压力变化特性分析
    4.2 泄漏状态油脂腔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4.3 泄漏状态下监测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
        4.3.1 入侵位置的影响分析
        4.3.2 注脂压力的影响分析
        4.3.3 入侵压力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盾尾密封油脂腔压力分布特性应用
    5.1 基于压力监测的泥浆泄漏判据
    5.2 以降低压力分布差异为目标的盾尾密封系统优化
        5.2.1 DOE试验设计
        5.2.2 构建代理模型
        5.2.3 基于代理模型的系统优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海洋溶解气体原位探测技术概述
        1.2.1 水下拉曼光谱技术
        1.2.2 水下质谱技术
        1.2.3 半导体气敏传感技术
        1.2.4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
    1.3 红外气体检测精度的提升方法
    1.4 中红外激光气体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1.4.1 中红外激光光源概述
        1.4.2 中红外TDLAS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工作内容
第2章 海水溶解CO_2的激光探测原理与方案
    2.1 研究整体方案及技术路线
    2.2 气液分离技术原理
        2.2.1 气液平衡理论
        2.2.2 高分子聚合物膜脱气技术
    2.3 红外气体检测及同位素分析原理
        2.3.1 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理论
        2.3.2 TDLAS气体传感原理
        2.3.3 分子谱线展宽机制与低压谱线分离原理
        2.3.4 碳同位素丰度分析方法及其温度依赖性
    2.4 中红外激光CO_2传感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2.4.1 ~(12)CO_2、~(13)CO_2吸收谱线的选择与分析
        2.4.2 检测方案与传感系统结构设计
    2.5 深海原位探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海原位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仪器集成
    3.1 中红外激光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3.1.1 光学系统的组成
        3.1.2 光源的特性参数表征
        3.1.3 ICL专用多自由度调整架的研制
        3.1.4 激光光路结构的建立与优化
        3.1.5 强大气背景吸收下的波长调制深度优化
        3.1.6 大气背景吸收的抑制和消除
    3.2 恒温低压气体采样分析系统的研制
        3.2.1 基于脱气膜的气液分离系统
        3.2.2 气体吸收池温度控制系统
        3.2.3 基于精密电控比例阀的吸收池低压控制系统
        3.2.4 基于PID压力控制的动态气流分析模式
        3.2.5 新型脉冲式进样的静态气体分析模式
    3.3 系统自动工作流程的电学控制机制研究
        3.3.1 基于DSP处理器的系统主控电路研制
        3.3.2 多谱线复用的光谱信号处理方案设计
        3.3.3 LabVIEW上位机平台与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3.3.4 系统水下运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3.3.5 其他电路模块
    3.4 传感器的机械结构设计与集成
        3.4.1 第一代样机的设计与集成
        3.4.2 第二代海试样机的设计与集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系统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
    4.2 集成仪器的机械稳定性测试
    4.3 气体采样分析系统的性能测试
        4.3.1 气密性检测
        4.3.2 吸收池动态压力控制精度
        4.3.3 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运行流程
    4.4 传感器的标定
        4.4.1 多区间CO_2浓度标定
        4.4.2 δ~(13)CO_2标定
    4.5 主要性能指标测试与表征
        4.5.1 CO_2浓度探测下限
        4.5.2 δ~(13)CO_2分析灵敏度
        4.5.3 动态气流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
        4.5.4 静态气体分析模式的响应时间
    4.6 大气环境下的传感器应用试验
        4.6.1 载气流量补偿的动态自来水溶解CO_2检测
        4.6.2 室内空气中CO_2的动态分析
        4.6.3 基于静态模式的自来水溶解CO_2分析
    4.7 传感器与现有商用仪器的性能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感器的深海示范应用
    5.1 面向中国南海可燃冰勘探的海试概况
    5.2 传感器的水下拖曳方案
    5.3 海试测量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待优化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微型化CO气体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气体分析仪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1.2.1 电化学式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1.2.2 催化燃烧式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1.2.3 红外吸收法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1.3 国内外CO气体分析仪的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吸收法的理论模型建立
    2.1 气体分子光谱吸收原理
    2.2 CO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理论模型
    2.3 CO气体检测理论模型
    2.4 CO气体吸收区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型化CO分析仪结构设计
    3.1 红外光源特性
    3.2 探测器原理
    3.3 气室结构设计
        3.3.1 长光程吸收池
        3.3.2 气室设计原理
        3.3.3 光路设计及ZEMAX仿真
        3.3.4 气室三维结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型化CO分析仪电路设计
    4.1 嵌入式单片机的选择
    4.2 红外探测器电路设计
        4.2.1 CO探测器
        4.2.2 信号初级放大电路
        4.2.3 信号调理电路
    4.3 气压传感器电路设计
    4.4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模块设计
    4.5 串口通讯电路设计
    4.6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4.7 系统基础电路设计
        4.7.1 时钟电路
        4.7.2 复位电路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件系统设计
    5.1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
        5.1.1 拉格朗日插值原理
        5.1.2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实现的方法
        5.1.3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实现的步骤
    5.2 软件平台的选择
    5.3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5.4 系统上位机软件仿真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微型化CO气体分析仪仿真研究
    6.1 Multisim的仿真
        6.1.1 Multisim软件介绍
        6.1.2 一阶放大和三阶滤波电路仿真
    6.2 Protues的仿真
        6.2.1 Proteus软件介绍
        6.2.2 单片机电路仿真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高性能建筑外窗耐候性试验研究及性能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外窗耐候性检测设备
2 门窗耐候性试验研究
    2.1 试验原理
    2.2 试件要求
    2.3 试验条件
    2.4 试验过程
3 高性能外窗耐候性试验结果分析
    3.1 高性能塑料节能窗(见图3)
    3.2 高性能塑料节能窗性能检测及耐候性试验
    3.3 耐候性试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
    3.4 试验结果分析及耐候性改进方法
4 结语

(6)水密接插件适配水密缆用氯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水密电缆用材料的性能分析
        1.4.1 力学性能
        1.4.2 电性能
        1.4.3 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1.4.4 耐海水老化性能
    1.5 天然橡胶
    1.6 氯丁橡胶
        1.6.1 氯丁橡胶的简介
        1.6.2 氯丁橡胶的性能
        1.6.3 氯丁橡胶的配合
        1.6.4 氯丁橡胶的应用
        1.6.5 氯丁橡胶/天然橡胶的并用
    1.7 混炼胶挤出
        1.7.1 挤出机的参数
        1.7.2 挤出产品的质量鉴定
        1.7.3 挤出胀大的影响因素
    1.8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配方设计
        2.2.1 CR复合材料的实验配方
        2.2.2 CR/NR并用胶的实验配方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方案
        2.4.1 C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4.2 CR/N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5 性能测试
        2.5.1 硫化特性
        2.5.2 门尼粘度
        2.5.3 密度
        2.5.4 力学性能
        2.5.5 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2.5.6 电绝缘性能
        2.5.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5.8 耐海水老化性能
        2.5.9 挤出性能
        2.5.10 水密电缆应用性能验证
第三章 C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国外样品剖析
        3.1.1 红外光谱分析(IR)
        3.1.2 能谱分析(EDS)和扫描电镜分析(SEM)
        3.1.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动态力学热分析(DMA)
        3.1.4 热失重分析(TGA)
        3.1.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3.2 氯丁橡胶的优选
        3.2.1 CR生胶的门尼粘度
        3.2.2 CR生胶的DSC测试
        3.2.3 C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3.3 填料体系的设计
        3.3.1 炭黑种类的影响
        3.3.2 炭黑用量的影响
    3.4 高填料用量增塑配方设计
        3.4.1 硫化特性
        3.4.2 门尼粘度
        3.4.3 力学性能
        3.4.4 电绝缘性能
        3.4.5 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3.4.6 耐海水老化性能
    3.5 硫化温度的调整
        3.5.1 硫化特性和门尼粘度
        3.5.2 物理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3.6 小结
第四章 水密电缆的试制及应用性能验证
    4.1 生产工艺的确定
        4.1.1 混炼工艺
        4.1.2 挤出-硫化工艺
    4.2 材料的性能表征
        4.2.1 硫化特性和门尼粘度
        4.2.2 耐海水老化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4.3 电缆应用性能的验证
        4.3.1 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
        4.3.2 水密性能的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CR/NR并用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CR/NR并用比例的选取
        5.1.1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硫化特性
        5.1.2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门尼粘度
        5.1.3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DSC分析
        5.1.4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力学性能
        5.1.5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电绝缘性能
        5.1.6 不同比例CR/NR并用胶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5.2 白炭黑填充CR/N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探索
        5.2.1 加工温度的确定
        5.2.2 加工时间的确定
    5.3 挤出工艺参数的探索
        5.3.1 挤出温度的确定
        5.3.2 挤出机转速的确定
    5.4 增塑体系的设计
        5.4.1 力学性能
        5.4.2 压缩永久变形和电绝缘性能
        5.4.3 挤出物外观和挤出胀大比
    5.5 填料配合增塑体系配方设计
        5.5.1 填料用量的调节
        5.5.2 增塑剂用量的调节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新型拖曳与自航两用水下潜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水下潜器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2.1 国外水下潜器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水下潜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下潜器初步方案设计
    2.1 概述
        2.1.1 操纵性
        2.1.2 稳性
        2.1.3 装载性能
        2.1.4 水动力性能
        2.1.5 工艺性
    2.2 方案一:喷水控制多自由运动水下潜器
        2.2.1 方案论述
        2.2.2 操纵性
        2.2.3 稳性
        2.2.4 装载性能
        2.2.5 水动力性能
        2.2.6 工艺性
    2.3 方案二:舵控制多自由运动水下潜器
        2.3.1 方案论述
        2.3.2 操纵性
        2.3.3 稳性
        2.3.4 装载性能
        2.3.5 水动力性能
        2.3.6 工艺性
    2.4 方案三:鱼雷型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4.1 方案论述
        2.4.2 操纵性
        2.4.3 稳性
        2.4.4 装载性能
        2.4.5 水动力性能
        2.4.6 工艺性
    2.5 方案四:鳐鱼型喷水控制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5.1 方案论述
        2.5.2 操纵性
        2.5.3 稳性
        2.5.4 装载性能
        2.5.5 水动力性能
        2.5.6 工艺性
    2.6 方案五:单直翼型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6.1 方案论述
        2.6.2 操纵性
        2.6.3 稳性
        2.6.4 装载性能
        2.6.5 水动力性能
        2.6.6 工艺性
    2.7 方案六:双侧翼式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7.1 方案论述
        2.7.2 操纵性
        2.7.3 稳性
        2.7.4 装载性能
        2.7.5 水动力性能
        2.7.6 工艺性
    2.8 方案七:旋转圆柱控制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8.1 方案论述
        2.8.2 操纵性
        2.8.3 稳性
        2.8.4 装载性能
        2.8.5 水动力性能
        2.8.6 工艺性
    2.9 方案八:吊舱式多自由度运动水下潜器
        2.9.1 方案论述
        2.9.2 操纵性
        2.9.3 稳性
        2.9.4 装载性能
        2.9.5 水动力性能
        2.9.6 工艺性
第三章 水下潜器方案优选
    3.1 八个初步方案的性能比较
        3.1.1 操纵性
        3.1.2 稳性
        3.1.3 装载性能
        3.1.4 水动力性能
        3.1.5 工艺性
    3.2 方案性能汇总与优选
        3.2.1 方案各性能比较
        3.2.2 各方案适用情况分析
        3.2.3 最终方案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下潜器外形优选
    4.1 浮筒
        4.1.1 计算模型
        4.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1.3 小结
    4.2 斜撑
        4.2.1 平板
        4.2.2 NACA翼型
        4.2.3 小结
    4.3 水平翼
        4.3.1 NACA非对称翼型
        4.3.2 小结
    4.4 垂直翼
    4.5 尾翼
    4.6 吊舱
        4.6.1 Myring线型
        4.6.2 组合式外形方案
        4.6.3 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潜器详细方案设计
    5.1 外形尺寸确定
    5.2 结构设计
        5.2.1 吊装过程
        5.2.2 水下压力
    5.3 设备选型与参数
    5.4 设备布置与安装
        5.4.1 电子传感器的安装
        5.4.2 螺旋桨推进器的安装
    5.5 稳性计算
        5.5.1 重心计算
        5.5.2 浮心计算
        5.5.3 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航计算
    6.1 直线航行
        6.1.1 拖缆与脐带缆
        6.1.2 主体与导管螺旋桨的相互干扰
        6.1.3 阻力拆分
        6.1.4 导管桨转速与自航点
    6.2 多自由度运动
        6.2.1 拖曳与自航的操纵区别
        6.2.2 升沉运动
        6.2.3 转艏运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造安装、调试检测与内河试验
    7.1 样机建造过程
    7.2 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安装
        7.2.1 电子陀螺仪
        7.2.2 传感器
        7.2.3 导管螺旋桨
    7.3 仪器设备的安装
    7.4 水密检测和浮态配平
    7.5 自扶正检测
    7.6 内河航行试验
        7.6.1 自主航行
        7.6.2 拖曳航行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设计
    2.1 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2.1.1 设计要求
        2.1.2 总体结构
        2.1.3 无线通讯系统
        2.1.4 GPS定位模块
    2.2 传感器选型
        2.2.1 气象观测模块
        2.2.2 冰下浅表层温盐剖面观测模块
    2.3 海冰温度剖面观测模块设计
        2.3.1 设计要求
        2.3.2 高精度铂电阻温度链设计
        2.3.3 海冰温度链老化实验
    2.4 冰下浅表层声学观测模块设计
        2.4.1 结构组成
        2.4.2 技术参数
        2.4.3 接口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中声信号特征信息提取方案设计
    3.1 北冰洋浅表层噪声分析
    3.2 声信号特征信息提取总体方案
    3.3 浅表层噪声矢量场观测
        3.3.1 各向同性噪声矢量场特性分析
        3.3.2 噪声矢量场特性提取算法
    3.4 浅表层猝发声场事件观测
        3.4.1 各向同性噪声矢量场特性分析
        3.4.2 猝发声场事件检测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4.1 监测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4.1.1 主控单元MSP430F5438A电路设计
        4.1.2 电压、电流监测电路设计
        4.1.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4.1.4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4.2 串行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2.1 RS-232串行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2.2 RS-485串行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3 电源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监测系统主程序设计
    5.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5.2.1 气象观测模块采集程序设计
        5.2.2 海冰温度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5.2.3 CT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5.2.4 水听器采集程序设计
    5.3 铱星通讯传输程序设计
    5.4 负载电源控制策略设计
    5.5 远程监测平台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6.1 实验室调试
        6.1.1 低温性能测试
        6.1.2 联调实验
    6.2 国内野外实验
        6.2.1 试验场地选取
        6.2.2 试验方法设计
        6.2.3 现场数据分析
    6.3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台州地区居住建筑立面围护结构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1.2.2 国内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
第2章 台州地区立面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2.1 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2.2 台州地区的气候特点
    2.3 台州地区建筑能耗构成
    2.4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与措施
第3章 台州地区居住建筑的立面围护结构
    3.1 现状
    3.2 外墙节能的技术措施
        3.2.1 外墙内保温系统
        3.2.2 外墙外保温系统
        3.2.3 外墙自保温系统
    3.3 建筑外窗节能技术与措施
        3.3.1 断热铝合金窗
        3.3.2 塑钢窗
        3.3.3 综合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及外窗的相关检测
    4.1 检测背景
    4.2 外墙外保温抗风荷载性能检测
        4.2.1 外墙抗负压风荷载性能检测方法
        4.2.2 检测结果分析
    4.3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分析
        4.3.1 外窗传热系数检测的主要原理、装置和特点
        4.3.2 外窗传热系数K的检测
        4.3.3 传热系数K的计算
        4.3.4 结果分析
    4.4 建筑外窗三性检测
        4.4.1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
        4.4.2 外窗三性检测仪的主要原理、结构特点
        4.4.3 外窗三性检测
        4.4.4 外窗三性检测结果汇总及分析
第5章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自保温系统
    5.1 应用分析
    5.2 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系统施工工法
        5.2.1 工法特点
        5.2.2 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5.2.3 经济效益分析
第6章 工程实例
    6.1 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及其应用
        6.1.1 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
        6.1.2 软件的规定性指标计算及能耗计算计算内核
        6.1.3 PKPM建筑节能软件的适用广泛性
    6.2 工程建筑节能分析
        6.2.1 工程概况
        6.2.2 建筑建模
        6.2.3 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及主要参数
        6.2.4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建筑外窗现场智能气密性检测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仪的发展现状
    1.4 智能检测系统简介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系统拟达到的技术参数
第二章 气密性检测系统设计
    2.1 检测系统的组成
    2.2 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2.3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2.4 GB/T 7107-2002 相关内容的介绍
        2.4.1 相关术语
        2.4.2 分级指标
        2.4.3 检测项目
        2.4.4 检测过程
        2.4.5 检测值的处理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热式流量计
        3.1.1 流量计量
        3.1.2 热式流量计原理
        3.1.3 管内速度分布于平均流速
        3.1.4 热式风速仪的安装
        3.1.5 流量信号采集电路
        3.1.6 I/O 采集模块
    3.2 微压差变送器
        3.2.1 微压差变送器的选用
        3.2.2 压力信号采集电路
    3.3 通用变频器
        3.3.1 变频调速
        3.3.2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3.3.2.1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3.3.2.2 变频调速系统
        3.3.2.3 变频器通信电路
        3.3.3 RS-485 模块
        3.3.4 变频器的选择
        3.3.5 台达VDF-004 变频器的特点
    3.4 离心式通风机
        3.4.1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和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Visual Basic 编程环境介绍
    4.2 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4.3 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
    4.4 上位机与台达变频器的串口通信系统设计
        4.4.1 变频器RS-485 通信
        4.4.1.1 标准9 针RS-232 接口
        4.4.1.2 RS-485 协议
        4.4.2 接口转换设计
        4.4.3 通信与监控软件设计
        4.4.3.1 数据处理
        4.4.3.2 通信程序
    4.5 PWM 原理及其软件实现
        4.5.1 PWM 原理
        4.5.2 变频器的PWM 输出
        4.5.3 PWM 控制程序流程
    4.6 PID 控制器设计
        4.6.1 PID 控制基本原理
        4.6.2 模糊控制系统
        4.6.3 参数自整定模糊-PD 控制器设计
        4.6.4 控制算法流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
    5.1 系统实验
        5.1.1 实验条件
        5.1.2 实验过程
    5.2 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5.2.1 建立数学模型
        5.2.2 重复性试验引起的不确定度
        5.2.3 由试件渗透量q1的测定所引起的不确定度urel (q' )
        5.2.4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5.3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5.3.1 工作温度和压力
        5.3.2 流体温度和压力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D]. 张颖.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盾构机盾尾密封系统压力分布特性研究[D]. 钭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近海底二氧化碳中红外原位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D]. 刘志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微型化CO气体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D]. 李世超.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高性能建筑外窗耐候性试验研究及性能影响分析[J]. 孙旭灿,潘振,潘玉勤,杨玉忠,郝文,杜永恒. 新型建筑材料, 2021(01)
  • [6]水密接插件适配水密缆用氯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新型拖曳与自航两用水下潜器研发[D]. 侯晓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冰-海界面声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崔凯彪.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台州地区居住建筑立面围护结构节能研究[D]. 卢厉兵.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2)
  • [10]建筑外窗现场智能气密性检测仪[D]. 李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标签:;  ;  ;  ;  

专用水密性检测仪的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