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沿海几种人工植被的固碳研究

天津沿海几种人工植被的固碳研究

一、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美琛[1](2020)在《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使用2000年到2018年长时间序列植被遥感数据、气候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等,结合空间分析、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完整地在像元尺度上定量揭示了 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究气候与非气候影响因素,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供区域尺度上的生态保护、恢复和优化管理科学指导,为研究全球变化提供重要的区域尺度见解。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对MODIS EVI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EVI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植被大部分呈现绿化现象,这种绿化现象基本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局部出现植被退化现象,大体出现在平原地区。(2)论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究了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示在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暖湿的气候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但过高的温度或过多的降水反而会抑制植被的生长。EVI的残差趋势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的大部分植被变化是由气候因素主导的,但除气候因素外,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京津冀城市圈,非气候因素也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一类不容忽视的因素。(3)论文建立了相对绿化效益指标,结合R/S重标极差法计算赫斯特指数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结果,说明了在京津冀地区实施的多项国家、地区级林业工程在整体上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但赫斯特指数所反映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区内EVI变化不稳定的结果说明了在林业工程的实施中应当科学规划、优选植被种类、适地适树,并加强对现有植被的经营抚育。(4)论文首次使用了华北地区氮沉降地面观测数据,计算了其与EVI变化的相关性,并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说明了以城市扩张、工业和农业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负影响。

李毅[2](2020)在《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现已成为世家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CO2排放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低碳城市建设逐渐被深入探讨并纳入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流。随着低碳城市建设的开展,要求在总体规划层面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低碳城市建设还多数停留在技术方面,在规划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的研究并不深入。在规划阶段就引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本文梳理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相关核算方法以及低碳城市规划与温室气体清单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本文建立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行为落实到各类用地。以此为基础,本文将规划用地划分为五大系统模块,分别是居住、工业、商业与公共管理、交通、碳汇。通过构建不同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量化居住、商业与公共管理、工业、交通、碳汇五类用地的现状碳排放量,进而测度除交通外各类用地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值。借助修正交通碳排放系数,本文核算浦东新区交通系统碳排放量。通过上述结果,得到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等值。其次,借助Kaya恒等式,本文对影响碳排放的空间规划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具体影响情况。最后,以量化结果为依据,比较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碳排放值与相应的政策目标值,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相应的低碳规划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在2035年碳排放总量为9515万吨;(2)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能耗为0.28万吨标煤/万元,比之2005年下降68%;(3)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9万吨,比之2005年下降67%;(4)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之2005年下降60%-65”的政策目标值;(5)为了能够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潜力,本文对浦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经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后,浦东新区碳排放量可以下降6%,下降数量约为593万吨。

韩璐[3](2019)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生态系统着称,孕育了许多珍稀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古泻湖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京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资源无度的索取破坏了贝壳堤、牡蛎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古泻湖面积锐减、生境破碎化严重。科学合理修复保护区生态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古海岸遗迹成因及保护现状的研究,讨论遗迹的保护重点和科学价值。研究表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32种,其中世界分布型最多;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35种,占天津观测种的56%,其中大部分为候鸟和旅鸟;水生动物中野生种较少;其他动物均为小型动物。保护区内生态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强。基于保护区实际调查情况构建景观评价体系,以层次模型来分析和评价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其中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因子得分最高。但是水体条件、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和保护现状均较差。本文结合核心区及缓冲区的具体水文和动植物条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利用水质净化、岸线改造等方式改善湿地水文,对水文条件加以修复;依据植被的调查结合景观修复手段,修复其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根据动物种类和生境条件结合水文和植物修复,创建动物栖息环境使动植物和谐共处,增加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参观路线规划等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实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郑义[4](2019)在《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早在1842年,恩格斯就在他的着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城市体的氧失衡灾害有过一段经典描述。目前,全球范围净耗氧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然严峻,氧气不再是无尽的自然资源。令人遗憾的是,氧失衡问题所受的关注远不如温室气体、雾霾颗粒那么多,空气含氧量作为环境质量的生态表征和公共安全的调控对象所受到的管制也不及绿化率、水土流失率等其他量化指标那么严。根据城市规模、粮食产区、气候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区位条件,对我国74座大型以上城市进行逐一比较,层层筛选,确定盐城市为氧失衡的研究区域。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的框架下,系统的构建了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理论,2000-2015年的研究期内保持盐城市大气运动相对滞留状态,将城市体作为一个密闭的大型空间,就其自身释氧过程与耗氧过程共同作用下收不抵支引发的氧失衡后果进行研究;本文按监测方案,基于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运用文献综述法、全息信息分析法、大数据数理分析法、多模型集成智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生态安全分析、控制和预警。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盐城市的水热条件、作物品种、植被类型、群落格局决定了释氧水平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分异,寒冻、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将使城市抵御氧失衡风险的能力下降。2.工业生产中原煤的燃烧占据了耗氧的绝大份额,氧失衡的主要矛盾是耗氧增量大于释氧增量,产业耗氧强度和经济发展是推动氧失衡成灾的主力;人类活动主导着孕灾环境,使生产能力环境、能源消费环境和土地利用环境等组成部分整体失序,是不安全环境因素的根源。3.建设用地之上完备的物质保障体系吸附着高能耗企业、高产值行业,致灾模型中率定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关系时,将耗氧量全面纳入建设用地范围,研究期平均值为0.02 Tg O/km2/a;基于遥感与生理相结合的改进型CASA模型计算生态系统生产力,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所属的NPP栅格对应释氧情况,研究期平均值分别为0.0019 Tg O/km2/a、0.002 Tg O/km2/a、0.0011 Tg O/km2/a、0.0009 Tg O/km2/a和0.0012 Tg O/km2/a。4.依托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区域氧平衡系数核算氧失衡灾害发生的可能(概率),划分很安全、一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4个等级,识别亭湖、东台、阜宁、响水是氧失衡灾害高发的区域,常年的1、2、11、12月和气候异常波及年份是频发时段;根据灾害动力学,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构建空间关系,辨析点状要素、交通等关键危险源,以及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危害后果。5.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结合政策要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2025年为预期年,抓住孕灾环境载体这条主线开展动态分析,拟出基准、优化、绿色发展3种未来情景,并与灾后、灾中、灾前3个阶段一一对应,发现2025年基准情景(对应灾后)的氧收支逆差为75.25 Tg O,氧平衡系数为0.88%,区域氧气资源进入枯竭期,不到一年时间空气完成缺氧的质变。6.土地的利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借助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模型,以开发控制、分段治理、生态防护、分区减避为分支开展规划控制,发现优化情景会使绝大部分区(县、市)2025年的自然环境好于2015年,建议吸纳;借助多样性评价与设计、连通性评价与设计的同步实施,提出孕灾期的调整方向和成灾期的修复方向,并提出东线沿海滩涂风道、中线通榆运河风道、西线湖泊湿地风道的建设构想;最后从安全发展型城市和人本安全的目标出发,拟提出定位于反馈盐城市氧失衡横向灾变的预警系统。

滕臻[5](2019)在《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文中指出湿地作为水陆交界的过渡性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围垦、水体污染等导致了城市湖滨湿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了土壤养分循环及其分布特征,引起土壤生态功能发生改变。在湖滨湿地的退化和生态恢复过程中,微生物对由自然和人为干扰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十分敏感,并通过群落代谢特征和结构组成的变化以响应土壤环境。本文以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的城市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EcoPlate和16S rRNA测序技术,综合分析了生态恢复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蓄积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特征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的影响,为揭示植被-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垦殖花圃地(FL)、森林湿地(PL)、荒草滩地(GL)和芦苇滩地(RL)四种不同的生态恢复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在土层之间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下降趋势。而土壤易氧化碳在土层之间变化规律与其他活性碳组分不同步,尤其在植被生长季,易氧化碳含量在不同土层和不同恢复类型之间分布相对平均。土壤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或0.05)。(2)土壤碳储量在不同恢复类型中均主要分布在表层(0-10 cm),且表层土壤碳储量的变化趋势为:植被休眠季FL>PL>GL>RL,植被生长季FL>GL>PL>RL。此外,FL、GL和RL类型土壤碳储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而PL类型土壤碳储量则随着土层加深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此外,以GL类型为基准参考,PL、RL和FL在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的0-20 cm 土层中的碳库管理指数均高于GL,大致呈现出随着土层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与对照GL类型相比,PL、RL和FL恢复类型提高了土壤质量。(3)不同生态恢复类型、不同土层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单一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表层0-10 cm 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代谢活性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值在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均表现为RL最高,GL最低;而表层与下层10-20 cm 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值差异显着,在FL类型下层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而在RL(休眠季)或GL(生长季)土壤中的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最低。此外,不同恢复模式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季节之间,且在10-20 cm 土层中四种生态恢复类型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主成分分析可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为碳水类/糖类和羧酸类。(4)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结构组成在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恢复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植被休眠季,GL类型的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生长季,RL类型的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FL类型最高。在门水平上,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均为四种恢复类型土壤细菌中的三大主要门类,而生长季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高于放线菌门。在属水平上,四种恢复类型之间的差异凸显——在前20个相对丰度最高的属中,休眠季仅有Gp1、Gp7和Ktedonobacter的相对丰度在四种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其他 17 个属均差异显着;生长季除了Latescibacteriageneraincertae sedis差异不显着,其他18个属和Others均差异显着(P<0.05)。在门水平上,抚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绿菌门(Chlorobi)同时受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季节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而WS3(Latescibacteria)受到模式和季节交互作用的影响显着,但二者单独作用不显着。在属水平上,Gp4和Gp7同时受到模式、季节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5)生态恢复诱导了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变,从而影响土壤活性碳循环、微生物碳源利用以及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土壤环境因子中溶解性有机氮、硝态氮、全氮和镁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碳组分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和结构特征在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中差异显着;主导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和组成多样性也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一方面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了微生物碳源代谢水平,其中与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达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另一方面,铵态氮含量也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在两季中均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细菌相对丰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TM7(Saccharibacteria)相对丰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

依兰[6](2019)在《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碳收支评估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增加,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气候以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显着影响。因此减排增汇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所存在唯一的自然碳汇。绿地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光合作用固碳释氧,从而减缓城市区域内气候恶化的趋势。因此在城市边界内,植物群落的碳汇作用对城市碳循环有积极影响。同时,在城市中的植被也因自身的相关措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碳排放。因此估算城市公园中植物群落的碳汇数据、活动所产生碳排放量以及准确地评估城市公园中植物群落碳收支在区域碳循环中的贡献,做为后续工作提供公园及群落的景观设计以及碳收支等相关研究的参考基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环境恶化的趋势提供依据。以天津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园内12个相对典型植物群落,利用相应计算方法,估算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年固碳效益;归纳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收集天津水上公园建成后相关的建设管理资料,以及与公园工作人员进行访问谈话,来获取计算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信息,估算在全生命周期内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后结合相关的背景数据,估算得出在全生命周期内天津市水上公园植物群落的碳收支效益;分析12个植物群落的景观观赏度与碳收支之间的联系;对城市公园的建设设计提出相关的设计优化策略、在碳收支效益中最优的植物群落配置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提升建议。探讨城市公园及其它景观的设计工作以及相关的研究中,应当平衡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提高场地的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同时降低全生命周期内不同景观因素的应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植物群落应做到既满足使用者的空间使用需求也能提升整体的景观效果,高效地达成城市公园以及其植物群落在多个方面的景观需求,才能去达到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

李泠颖[7](2019)在《基于碳汇核算的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森林生态补偿研究不断深入。而森林碳汇作为一种有效且经济的减排方式,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因此,如何结合碳汇研究森林生态补偿,对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七部分,重点是第三、四和五章,主要从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现状出发,建立不同植被类型的模型,计算乔木林、竹林、经济林及灌木林碳库,得出湖南省14个市州的碳储量,其中乔木林包括八大优势树种。基于此,运用公允价值法,选定碳交易市场价格,最终计算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碳汇价值为57207.33万元。其中,本着最有利市场原则选择碳交易市场价格,并根据2017年底变动的碳市场价格,计算出平均值,得出相对合理的结果;乔木林碳储量的计算包括八种优势树种,其碳储量占比大、贡献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相应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补偿标准指标选取在参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各林木出产木材的单价考虑不同规格的差异,取不同规格出产木材价格的平均值。最后,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平均值每年34.56元/亩,最高值为51.27元/亩,最低值为11.97元/亩,都要高于目前的补偿标准。建议形成符合湖南省各市州的生态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为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以往有关森林生态补偿的碳价值的研究主要直接核算碳汇和碳汇价值,本文根据公允价值法,引用会计概念,选用变化中的碳市场交易价格核算森林碳会的公允价值;区分湖南省不同森林类型,采用相应的核算模型与方法,更加合理地计算湖南省森林碳汇的公允价值。森林生态补偿问题复杂且系统性强,本文初步得出一些结论与成果,但存在矛盾及问题,以期为后者的研究提供思路。

吴杭纬经[8](2019)在《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科技和人类的进步,环境受破坏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对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于保护的环境是全世界最关心的热点。在全球碳循环中,海洋碳循环的地位不容小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海洋碳循环机理的研究和转变的进展相当重要。而碳汇的研究是又海洋碳循环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控制整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显着的效果。由于近海海域的活动活跃,人类生命生理活动频繁和渔业养殖等问题,它的碳汇过程异常繁琐。因此了解碳汇的机制和作用,对未来的海水养殖和全球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近海养殖海域碳循环受控于多变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调控机制,创建适合养殖海域海洋固碳计算的整套观测分析和计算方法,然后建立“渔业碳汇”计算的指标体系,为中国的增加碳汇和节能减排的需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对此,本文采用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作为研究对象在舟山市东极岛养殖区通过混合培养找出最适合碳汇扩增的比例,分析和确定贻贝养殖区的碳汇作用以及影响贻贝、藻类进行碳汇的水质条件。基于以上实验和方法,结果表明舟山东极岛养殖区整体为二氧化碳的汇,且与养殖数量和培养时间相关。水中的DO、pH和温度等因素都对海生生物的固碳和碳汇能力产生影响,例如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赤潮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下降,大大降低生物的固碳和碳汇能力,海洋酸化和海洋污染也会对生物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贝藻混养的实验发现,贝藻混合培养下对二氧化碳的去除效果优于贝藻单独培养时的去除效果。而当贝藻按照比例为1:0.15以及1:0.3混合下培养时,海水中的最终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1:0.45比例下的5.5倍和2.2倍,因此当比例为1:0.45时,二氧化碳浓度呈最快下降趋势,去除率达到91.13%。因此选择1:0.45比例培养贝藻有助于对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扩增碳汇。

潘魁晓[9](2017)在《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气候变化引的起海平面上升、极端灾害性气候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对滨海地区以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根据碳循环理论,滨海地区是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交汇区,丰富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碳汇优势。优化滨海地区的碳汇效能对营造低碳滨海城市、减缓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以城市系统碳循环理论为指导,界定了滨海碳循环,分析了滨海地区的低碳优势及所面临的人类影响,提出了低碳导向的滨海地区规划内涵及原理作为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提出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RS与GIS技术对全域城镇化进程中大连滨海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识别,借助土地利用与碳源/碳汇的相互关联,得到并且分析了全域城镇化进程中大连滨海地区的碳源/碳汇时空变化情况作为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提出的现实依据。最后,结合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提出了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的低碳对策,即建设用地、耕地、能源替代方面的碳源减排策略,林地、三维空间、生态过程方面的碳汇增强策略,风廊、生态廊、交通廊方面的碳流疏导策略。

刘骁[10](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二、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1.2.2 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1.2.3 非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1.2.4 京津冀地区植被变化研究
    1.3 本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京津冀地理与植被资源状况
        2.1.2 京津冀土地利用状况
        2.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Terra MODIS EVI数据
        2.2.2 气候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2.3.1 京津冀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3.2 京津林地、草地、荒漠化细分类型数据
        2.2.3.3 氮沉降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主要技术方法
    3.1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3.2 Theil-Sen时间序列非参数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
    3.3 Pearson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3.4 多元线性回归
    3.5 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3.6 相对绿化效益指标
    3.7 R/S重标极差分析方法计算赫斯特指数
    3.8 本章小结
4 京津冀植被变化遥感监测
    4.1 2000年-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
    4.2 京津冀区域整体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5.1 多源气候数据连续性检验
    5.2 气候因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5.3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共变性探讨
    5.4 本章小结
6 区分气候和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1 EVI残差趋势空间分布
    6.2 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3 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非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7.1 代表性非气候因素的选择
    7.2 造林政策的实施效果
        7.2.1 林地、草地、荒漠化亚类动态变化
        7.2.1.1 林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1.2 草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1.3 荒漠化土地二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
    7.3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7.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7.3.2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
    7.4 氮沉降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2)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暖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重点问题
        1.1.2 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现实诉求
        1.1.3 低碳城市建设的直接需求
        1.1.4 城市总规改革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综述
        1.2.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1.2.2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1.2.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
        1.2.4 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1.2.5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低碳城市规划
        1.2.6 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
        1.2.7 国内低碳新城新区规划实践
        1.2.8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意义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相关概念、政策及研究对象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新区
        2.1.2 城乡用地
        2.1.3 温室气体清单
        2.1.4 城市用地碳排放强度
    2.2 相关碳排放政策
    2.3 研究对象
        2.3.1 研究对象选取
        2.3.2 研究对象概况及相关规划
    2.4 小结
3 基于城乡用地分类的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方法
    3.1 碳排放核算边界范围
    3.2 基于城乡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3.2.1 “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
        3.2.2 碳排放核算方法
        3.2.3 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计量结果与分析
        4.2.1 相关系数的修正
        4.2.2 用地碳排放强度
        4.2.3 用地碳排放总量
        4.2.4 人均碳排放/吸收
        4.2.5 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
    4.3 驱动因素分析
        4.3.1 居住模块
        4.3.2 工业模块
        4.3.3 商业服务与公共设施模块
        4.3.4 交通模块
        4.3.5 碳汇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浦东新区低碳规划约束值与低碳规划策略
    5.1 碳排放约束性目标值
        5.1.1 生态环境约束值
        5.1.2 政策指标约束值
        5.1.3 规划要素低碳指标
    5.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低碳策略建议
        5.2.1 加强低碳设计创建低碳住区
        5.2.2 构建良好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5.2.3 公共交通导向下构建紧凑有序空间结构
        5.2.4 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碳减排潜力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实践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湿地修复案例与分析
        1.4.1 美国大沼泽地修复
        1.4.2 盐城湿地保护区修复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发展与研究
    2.1 保护区地理概况
        2.1.1 位置特征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状况
        2.1.4 地质地貌
    2.2 保护区历史发展
        2.2.1 人类迁移史
        2.2.2 渤海海侵史
        2.2.3 天津成陆史
第3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
    3.1 保护区贝壳堤特征分析
        3.1.1 贝壳堤的形成特征
        3.1.2 贝壳堤的保护价值
    3.2 保护区牡蛎礁特征分析
        3.2.1 牡蛎礁的演化特征
        3.2.2 牡蛎礁的保护价值
    3.3 保护区古泻湖特征分析
        3.3.1 古泻湖的演化特征
        3.3.2 古泻湖水资源状况
    3.4 保护区植物特征分析
        3.4.1 种质资源调查
        3.4.2 植物区系分析
        3.4.3 植被演替规律
    3.5 保护区动物特征分析
        3.5.1 鸟类资源
        3.5.2 其他动物资源
        3.5.3 湿地生态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综合评价
    4.1 保护区评价发展与利用
    4.2 AHP法构建
        4.2.1 AHP法研究原理
        4.2.2 层次模型构建
    4.3 评价原则及标准
        4.3.1 评价原则
        4.3.2 构建层次模型
        4.3.3 构建判断矩阵
        4.3.4 层次权重结果分析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修复和利用
    5.1 保护区修复原则
        5.1.1 划分保护区域
        5.1.2 恢复湿地水系
        5.1.3 维持原有物种
        5.1.4 保持原有土层
        5.1.5 动物资源保护
        5.1.6 合理规划利用
    5.2 保护区湿地水系修复
        5.2.1 湿地水系规划
        5.2.2 湿地水质修复
        5.2.3 湿地岸线改造
    5.3 保护区植物群落修复
        5.3.1 植物种子库
        5.3.2 植物规划
        5.3.3 植物封育管理
    5.4 保护区动物群落保护
        5.4.1 鸟类资源保护
        5.4.2 其他动物资源保护
        5.4.3 构建湿地生态链
    5.5 保护区的合理利用
        5.5.1 环境教育
        5.5.2 科学研究
        5.5.3 生态监测
        5.5.4 社区参与
        5.5.5 旅游构想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保护区植物物种调查
    附录 B 保护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致谢

(4)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氧气的释放与消耗
        1.2.2 致灾机理研究
        1.2.3 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1.2.4 城市生态安全控制措施
        1.2.5 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1.2.6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作用的理论架构
    2.1 城市发展遵循的安全原理
        2.1.1 安全科学原理
        2.1.2 生态安全原理
        2.1.3 土地利用安全理论
        2.1.4 安全法制理论
        2.1.5 能源安全理论
        2.1.6 灾害链理论
    2.2 氧循环理论
        2.2.1 氧气的生产
        2.2.2 氧平衡
        2.2.3 氧气资源的枯竭
    2.3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
        2.3.1 建设用地对氧失衡的作用
        2.3.2 植被覆盖对氧失衡的作用
        2.3.3 农业景观对氧失衡的作用
        2.3.4 城乡“生命共同体”对氧失衡的作用
    2.4 氧失衡识别和概率估算
        2.4.1 氧失衡的识别条件和识别项目
        2.4.2 氧失衡的识别区域和识别方式
        2.4.3 氧失衡的概率估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氧失衡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监测方案与数据处理
        3.2.1 氧含量的监测方案
        3.2.2 氧含量的数量处理
    3.3 盐城市氧释放特征
        3.3.1 氧释放量的计算
        3.3.2 盐城市氧释放的月度特征
        3.3.3 盐城市氧释放的季度特征
        3.3.4 盐城市氧释放的年度特征
        3.3.5 盐城市氧释放的区域特征
    3.4 盐城市氧消耗特征
        3.4.1 氧消耗量的计算
        3.4.2 盐城市氧消耗的时空特征
    3.5 盐城市氧的动态收支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失衡致灾的机理与模型
    4.1 孕灾环境特征
        4.1.1 生产能力环境(NPP)
        4.1.2 能源消费环境
        4.1.3 土地利用环境
    4.2 氧失衡的影响因素
        4.2.1 影响氧气释放的因素
        4.2.2 影响氧气消耗的因素
    4.3 氧失衡的致灾模型
        4.3.1 致灾结构解析
        4.3.2 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的关系率定
        4.3.3 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5.1 安全分析
        5.1.1 安全等级划分
        5.1.2 高发区域识别
        5.1.3 频发时段识别
    5.2 危害分析
        5.2.1 方法概述
        5.2.2 危险源辨识
        5.2.3 危害后果辨识
        5.2.4 精度检验
    5.3 动态分析
        5.3.1 算法概述
        5.3.2 孕灾环境载体的动态分析
        5.3.3 氧失衡灾变过程的动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控制与预警
    6.1 规划控制
        6.1.1 步骤概述
        6.1.2 开发控制
        6.1.3 分段治理
        6.1.4 生态防护
        6.1.5 分区减避
    6.2 景观设计
        6.2.1 多样性评价与设计
        6.2.2 连通性评价与设计
    6.3 预警系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1.1 国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1.1.2 国内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1.2 湿地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进展
        1.2.1 土壤碳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
        1.2.2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
        1.2.3 生态恢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3 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1.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1.3.3 生态恢复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2 实验设计
        3.2.1 样地选取
        3.2.2 样地设置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3.1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3.3.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及碳储量计算
        3.3.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测定
        3.3.4 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指标测定
        3.3.5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及纯度定量检测
        3.3.6 16S rRNA的V3-V4区段PCR扩增及浓度检测
        3.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析
    3.4 数据处理
    3.5 技术路线
第四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养分及有机碳活性组分动态变化
    4.1 不同恢复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
        4.1.1 土壤理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
        4.1.2 土壤全量养分及其分布特征
        4.1.3 土壤有效养分及其变化特征
        4.1.4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变化特征
    4.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的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4.2.2 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4.2.3 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4.2.4 土壤易氧化碳的动态变化
        4.2.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4.3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碳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动态变化
    4.4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碳源利用的动态变化
    5.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5.1.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5.1.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5.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5.2.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5.2.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5.3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5.3.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5.3.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5.4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群的主成分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6.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6.1.1 植被休眠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6.1.2 植被生长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6.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6.2.1 植被休眠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6.2.2 植被生长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6.3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组成的影响
        6.3.1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6.3.2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综合分析
    7.1 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7.2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碳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7.3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
    7.4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关系
        7.4.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7.4.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碳收支评估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内外碳汇研究现状与发展
        1.2.2 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与趋势
        1.2.3 内外碳收支研究现状与趋势
        1.2.4 内外低碳景观设计研究现状与趋势
        1.2.5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2.6 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概念论述
        2.1.1 碳收支效应
        2.1.2 绿地碳汇
        2.1.3 碳源、碳排放
        2.1.4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5 低碳园林的概念
        2.1.6 生物修复理论
    2.2 城市绿地的碳收支方法研究
        2.2.1 城市绿地碳汇计算方法
        2.2.2 城市绿地碳排放计算方法
        2.2.3 城市绿地碳收支计算方法
        2.2.4 植物景观效果评价方法
第3章 实证应用——以天津水上公园为例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天津市概况
        3.1.2 天津水上公园概况
        3.1.3 研究区域选取依据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群落调查
        3.2.3 公园资料收集
        3.2.4 生命周期边界的界定
        3.2.5 植物群落年固碳量计算
        3.2.6 植物群落碳排放量计算
        3.2.7 公园植物群落的碳收支量计算
        3.2.8 公园植物群落的景观评价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物群落调查概况
        3.3.2 植物群落碳汇计算分析
        3.3.3 植物群落碳排放计算分析
        3.3.4 植物群落碳收支计算结果分析
        3.3.5 植物群落的美景度评价
第4章 碳收支计算在设计中的应用
    4.1 公园植物群落设计优化
        4.1.1 群落竖向设计
        4.1.2 植物配置优化
    4.2 减排措施
        4.2.1 采用新型能源以及产品
        4.2.2 雨水花园
        4.2.3 使用更高效的养护管理方案
    4.3 设计阶段中技术手段的应用
        4.3.1 .碳收支及其相关的计算系统
        4.3.2 评价体系简述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对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的研究
        5.1.2 对群落固碳效益的研究
        5.1.3 对植物群落产生的碳排放的研究
        5.1.4 对群落的碳收支评估的研究
        5.1.5 对群落观赏度评价的研究
    5.2 讨论
        5.2.1 不足之处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碳汇核算的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
        1.6.2 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
        2.1.2 碳汇
        2.1.3 森林碳汇
    2.2 理论基础及核算方法
        2.2.1 理论基础
        2.2.2 碳汇的核算方法
3.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
    3.1 研究区域概论
        3.1.1 地理概况
        3.1.2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况
    3.2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现状
        3.2.1 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项目情况
        3.2.2 退耕还林工程情况
        3.2.3 森林生态补偿情况
        3.2.4 湖南省森林碳汇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3.3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3.1 补偿资金来源单一
        3.3.2 补偿标准偏低
        3.3.3 补偿结构不合理,实施效果不明显
4. 湖南省森林碳汇价值的核算
    4.1 乔木林分碳储量计算
        4.1.1 计算模型
        4.1.2 湖南省乔木林碳储量计算
    4.2 竹林碳储量计算
        4.2.1 计算模型
        4.2.2 湖南省竹林碳储量计算
    4.3 经济林碳储量计算
        4.3.1 计算模型
        4.3.2 湖南省经济林碳储量计算
    4.4 灌木林碳储量计算
        4.4.1 计算模型
        4.4.2 湖南省灌木林碳储量计算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库
        4.5.2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密度
    4.6 湖南省森林碳汇价值的核算
5.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5.1 生态补偿原则
    5.2 生态补偿主体
        5.2.1 补偿主体
        5.2.2 补偿客体
    5.3 生态补偿标准
        5.3.1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指标构建
        5.3.2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5.4 生态补偿途径
        5.4.1 丰富政府补偿手段,完善补偿基金制度
        5.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
        5.4.3 增加森林自我补偿能力
        5.4.4 完善生态补偿监督保护工作
6. 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对策与建议
    6.1 着力提高森林质量
    6.2 提高森林生态补偿标准
    6.3 加强补偿制度建设
        6.3.1 完善有关政策制度
        6.3.2 构建生态价值核算体系
        6.3.3 建立生态补偿监管体系
    6.4 拓展补偿资金渠道
        6.4.1 各级政府财政融资
        6.4.2 其它融资渠道
    6.5 建立健全市场交易
7.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数据的获取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进展
    2.1 海洋碳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
    2.2 海洋碳汇概念
    2.3 海洋碳汇相关研究
        2.3.1 渔业碳汇研究现状
        2.3.2 碳汇市场现状分析
    2.4 渔业碳汇面临的挑战
        2.4.1 渔业碳汇计量方法有待建立
        2.4.2 过度捕捞与发展碳汇渔业的矛盾
        2.4.3 渔业碳汇的科学性
    2.5 现有碳通量的计算方法和比较
        2.5.1 静态箱法
        2.5.2 梯度法
        2.5.3 海--气界面二氧化碳分压差法
        2.5.4 倒置漏斗法
        2.5.5 基于TDLAS的监测技术
        2.5.6 涡度相关法
        2.5.7 遥感技术结合
    2.6 海洋近海养殖海域碳循环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碳通量计算相关参数调查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1.3 研究区域限定
    3.2 水质监测指标和分析
        3.2.1 温度
        3.2.2 pH
        3.2.3 盐度
        3.2.4 溶解氧
        3.2.5 氨氮
        3.2.6 总磷
        3.2.7 磷酸盐
        3.2.8 硝酸盐-氮
    3.3 总结
    3.4 大黄鱼养殖基地水质评价
        3.4.1 养殖基地和调查概况
        3.4.2 单因子分析法
        3.4.3 潜在性富营养化法
    3.5 评价结果及分析
        3.5.1 评价结果
        3.5.2 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月变化情况及分析
        3.5.3 潜在性富营养的月变化情况及分析
第四章 养殖水域二氧化碳交换通量估算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原理和试剂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试剂
    4.3 二氧化碳浓度
        4.3.1 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4.3.2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4.4 二氧化碳通量计算
        4.4.1 不同贻贝数量的比较
        4.4.2 不同培养时间的比较
    4.5 总结
第五章 舟山东极岛养殖水域碳汇扩增分析
    5.1 碳汇扩增实验步骤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材料
        5.1.3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2.1 pH
        5.2.2 DO
        5.2.3 Salinity
    5.3 CO_2浓度
    5.4 分析与探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害频发
        1.1.2 发展低碳城市可以减缓气候危机
        1.1.3 滨海地区的环境威胁与低碳优势
        1.1.4 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发展需求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全域城镇化
        1.2.2 滨海地区
        1.2.3 低碳城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滨水低碳研究综述
        1.3.2 滨水区规划研究综述
        1.3.3 低碳城市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2 滨海地区低碳的基础研究
    2.1 滨海碳循环
        2.1.1 城市系统碳循环
        2.1.2 滨海碳循环
    2.2 滨海地区的低碳优势
        2.2.1 滨海地区的碳汇效能
        2.2.2 滨海地区的碳疏作用
    2.3 人类活动对滨海碳循环的影响
        2.3.1 滨海碳汇能力削弱
        2.3.2 滨海碳源排放增强
        2.3.3 滨海碳疏作用被阻
    2.4 碳循环角度的滨海区低碳规划探讨
        2.4.1 滨海低碳要素与城市规划的关联
        2.4.2 低碳导向的滨海区规划内涵
        2.4.3 低碳导向的滨海区规划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
    3.1 大连滨海地区与大连全域城镇化
        3.1.1 大连滨海地区
        3.1.2 大连全域城镇化
        3.1.3 大连全域城镇化与大连滨海地区的关联
    3.2 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的思路与技术方法
        3.2.1 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的思路
        3.2.2 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的技术方法
    3.3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的来源
        3.3.2 遥感数据的处理
        3.3.3 遥感影像的分类
        3.3.4 大连滨海区土地利用分类及结果
    3.4 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4.1 大连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3.4.2 大连滨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3.4.3 大连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间变化分析
        3.4.4 大连滨海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分析
    3.5 全域城镇化大连滨海地区碳源/碳汇的时空变化分析
        3.5.1 碳源/碳汇的测算方法
        3.5.2 大连滨海地区碳源/碳汇的计算结果
        3.5.3 大连滨海地区碳源/碳汇的时间变化分析
        3.5.4 大连滨海地区碳源/碳汇的空间变化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研究
    4.1 大连滨海地区的碳源减排对策
        4.1.1 建设用地的碳源减排策略
        4.1.2 耕地用地的碳源减排策略
        4.1.3 能源替代的碳源减排策略
    4.2 大连滨海地区的碳汇增强对策
        4.2.1 林地用地的碳汇增强策略
        4.2.2 三维空间的碳汇增强策略
        4.2.3 生态过程的碳汇增强策略
    4.3 大连滨海地区的碳流疏导对策
        4.3.1 滨海风廊的碳流疏导策略
        4.3.2 生态廊道的碳流疏导策略
        4.3.3 交通廊道的碳流疏导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来源
附录B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绿色校园
        1.3.2 湿热地区范围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2.5.3 统计结果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2.8.2 平均指标分析
        2.8.3 相关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3.1.3 建筑气候学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4.2.2 景观生态规划
        4.2.3 绿色交通规划
        4.2.4 水资源规划
        4.2.5 风貌维护规划
        4.2.6 物理环境规划
        4.2.7 绿色建筑规划
        4.2.8 能源系统规划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4.3 案例分析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 室内环境质量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5.1 建筑空间布局
        5.5.2 遮阳隔热
        5.5.3 建筑通风
        5.5.4 采光照明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5.5.6 立体绿化
        5.5.7 绿色建材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5.5.9 Green BIM应用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6.4.2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D]. 蒋美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2]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D]. 李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D]. 韩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4]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郑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5]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D]. 滕臻.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碳收支评估及其优化研究[D]. 依兰. 天津大学, 2019(06)
  • [7]基于碳汇核算的湖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泠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D]. 吴杭纬经. 浙江海洋大学, 2019
  • [9]全域城镇化下大连滨海地区低碳对策研究[D]. 潘魁晓.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6)
  • [10]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天津沿海几种人工植被的固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