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一、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香玉[1](2021)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以记忆、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行为和人格改变为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也是一种大脑胰岛素反应性、葡萄糖利用和能量代谢障碍介导的代谢性疾病,导致了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恶化,是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并发症之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临床上被定义为已知量的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不能像正常人群中一样增加个体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被认为是T2DM最主要的特征。Polo样激酶家族是一组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激酶家族,包含5个已知成员(PLK1-5),被认为是原癌基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olo样激酶家族成员参与了AD等神经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正常饲养的C57BL/6小鼠中发现了“自发胰岛素抵抗”的现象,结合90%的AD病例是散发性,它可能是AD致病的关键诱因,可以更好地模拟T2DM患者发展为AD的病理过程。目的本课题将以“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为模型,探讨PLKs是否在T2DM和AD的病理中发挥作用,并试图阐明其中的分子机制,希望可以对两种疾病的关联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靶点。方法首先,11.5月龄的wild type(WT)小鼠实验前禁食禁水16小时后,测定其空腹血糖,并通过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实验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通过稳态评估模型(HOMA)筛选出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其次,我们通过动物行为学评价小鼠的情绪、记忆及认知功能是否发生改变。再次,我们通过q PCR探索PLKs是否在T2DM和AD两种疾病间发挥作用。最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LK2和PLK5在WT小鼠和5×FAD小鼠的皮层和海马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微透析技术检测WT小鼠和5×FAD小鼠脑脊液中葡萄糖和甘露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动物行为学实验中,我们发现胰岛素抵抗小鼠在T maze和novel object recognize中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在tail suspension和force swimming test中存在绝望行为的趋势,但尚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其他项目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另外,我们发现PLK5在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和5×FAD小鼠脑皮层m RNA表达水平降低,而PLK2仅在部分个体间表现出m 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同时,我们也发现,PLK2和PLK5在IR组和5×FAD组海马中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我们还发现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存在脑部葡萄糖和甘露糖代谢异常;而5×FAD小鼠脑脊液中甘露糖含量存在差异,但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了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存在脑部葡萄糖和甘露糖代谢异常,而5×FAD组仅表现出甘露糖代谢异常。此外,PLK2和PLK5在海马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在T2DM和AD疾病之间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邓家琳[2](2021)在《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旨在进一步验证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临床疗效的基础之上,探索其在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的相关机制及对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并发掘静宁颗粒治疗ADHD模型大鼠可能涉及的其他途径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静宁颗粒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临床研究方面,通过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前后疾病疗效、各量表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评价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相关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及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推广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实验研究方面,通过采用旷场实验检测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部分指标的表达情况及含量改善水平,验证静宁颗粒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统可能是通过调节该途径相关因子这一假说,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临床推广提供重要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ADHD患儿25例,给予静宁颗粒口服,疗程8周,期间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在治疗0周、4周、8周时间节点进行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划消试验评分以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的记录。治疗0周、8周节点时进行血清维生素D、DA、TH、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研究方面,将雄性4周龄SH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静宁颗粒高剂量组、静宁颗粒中剂量组、静宁颗粒低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模型组,每组10只,同时将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根据组别不同,分别予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混悬液,盐酸托莫西汀混悬液,去离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进行旷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样本检测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血清样本留存检测维生素D、TH含量,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均下降明显;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各主证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除面色、大便外,治疗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次证其余各项均有所改善,治疗8周时各项均明显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除面色、大便外的各项次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8周时血清维生素D、DA、BDNF含量明显升高,TH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各组及托莫西汀组运动总路程、中心路程和中心时间明显减少,静止时间和边缘时间明显增加,其中以静宁颗粒高剂量组与盐酸托莫西汀组改善最为明显。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TH含量;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含量。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下调ADHD模型大鼠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水平。研究结论临床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临床核心症状和中医证候表现,且对相关负性情绪存在一定调节作用;ADHD患儿存在多巴胺能系统异常,静宁颗粒能够改善其失调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因子TH、BDNF等的调控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控制ADHD模型大鼠的多动冲动行为,调控相关负性情绪,其疗效与盐酸托莫西汀相当;ADHD模型大鼠存在多巴胺能系统代谢异常,静宁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作用途径,对通路上TH、DAT、BDNF等相关因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改善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失调状态,从而发挥疗效。

桑澜,徐胜,何华,柳晓泉[3](2020)在《脑组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了解药物在脑内的转运与分布情况可以预测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然而,人脑内的药物浓度难以通过现有分析技术直接测定。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模拟药物在脑内的转运与分布情况,为预测脑内药物浓度提供帮助。综述影响药物在脑内转运分布的生理因素,以及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研究药物脑组织分布的PBPK模型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杨洋[4](2020)在《D-半乳糖致脑老化大鼠模型的构建及神经行为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自然脑老化动物因其饲养周期长、死亡率高、认知老化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并不利于相关科学研究需要。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构建一种脑老化大鼠模型,并通过检测建模大鼠衰老相关神经行为学改变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评价该模型是否具有自然脑老化动物认知功能行为学特征。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较为成熟稳定的人工脑老化动物模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PF级4月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自然脑老化组、拟脑老化模型组,每组各40只。拟脑老化模型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浓度为10%的D-半乳糖溶液0.125 g/(kg×d)连续6周。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于颈背部注射等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6周。自然脑老化组实验室正常饲养致20月龄,不予任何处理。建模期间定期监测并记录大鼠的体重及食物摄入量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系列实验、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待平衡木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结果:1.三组大鼠建模期间各组之间体重及摄食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模型构建前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情况:1)各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第3、4、5天较第1天相比明显缩短(P<0.05)。三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逃逸平台区域、有效平台区域、第七观察区域、第三象限区域和中环区域的滞留时间、进入次数、运动距离和大鼠游泳运动速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3.拟脑老化模型构建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情况:1)D-半乳糖干预后大鼠空间探索实验中逃逸平台区域、有效平台区域、第七观察区域、第三象限区域的滞留时间及各区域进入次数、运动距离均较干预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2)D-半乳糖干预后大鼠空间探索实验中运动速度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4.建模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价及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变化情况:1)空间探索实验:(1)拟脑老化模型组与自然脑老化组大鼠在逃逸平台区域、有效平台区域、第七观察区域、第三象限区域、中环区域中的滞留时间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短(P<0.05)。而拟脑老化模型组较自然脑老化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拟脑老化模型组和自然脑老化组大鼠在逃逸平台区域、有效区域、第七观察区域、第三象限区域、中环区域的进入次数、运动距离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自然脑老化组大鼠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的运动速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拟脑老化组明显缩短(P<0.05),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拟脑老化模型组大鼠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的运动速度无显着差异(P>0.05)。2)工作记忆实验:拟脑老化模型组和自然脑老化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无显着差异(P>0.05),但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3)平衡木实验:自然脑老化组和拟脑老化模型组在平衡木实验中大鼠始动时间和过杆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4)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拟脑老化模型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的降解产物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酶SOD活性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与自然脑老化组大鼠相似(P>0.05)。提示D-半乳糖处理6周可诱导大鼠ROS产生,抗氧化能力减弱,与20月龄自然老化大鼠氧化应激状态相似。结论:本研究发现雄性4月龄SD大鼠经颈背部皮下注射0.125 g/(kg?d)浓度为10%的D-半乳糖,连续6周构建的拟脑老化大鼠模型基本符合自然衰老20月龄大鼠脑老化表现,表明该人工脑老化大鼠模型可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

刘秀秀[5](2020)在《脑血管内皮源性Cdk5信号缺失通过CXCL1/CXCR2介导癫痫的病理机制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具有显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仅次于“偏头痛”的第二类神经系统性疾病。癫痫的一个临床特点是源于癫痫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进而传播到大脑的其它区域。针对癫痫起源的灶点和癫痫作用的机制,目前临床上对癫痫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相对彻底,但癫痫灶的位置难以固定并且波及范围广,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目前对于癫痫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癫痫药包括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地西泮以及丙戊酸钠。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分为两类,一类作用于突触以平衡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另一类作用在某些电压门控性的离子通道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靶向癫痫发作的症状,即缓解神经元兴奋与抑制的失衡而不能有效的作用在癫痫发作的根本原因。因此,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对于抗癫痫药物治疗产生了耐药性。所以,阐述癫痫发生的潜在机制有助于寻找和开发治疗癫痫的新的药物靶点,为更好的治疗癫痫提供新的思路。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属于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一员。相比较于其它细胞周期蛋白家族,Cdk5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迄今为止,Cdk5在神经元中的功能研究的相对较多,在神经元中可以通过与其上游的p35/p39形成复合物,活化以后通过磷酸化下游的蛋白发挥相应的作用并参与到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但是Cdk5在其它细胞类型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内皮细胞中的Cdk5可以参与到某些生物学过程中,包括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芽生,但是这些生物学过程是否与某些神经系统性疾病相关我们并不清楚。由此,我们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的小鼠深入探究内皮细胞中Cdk5蛋白在癫痫中的功能,有望进一步认识血管系统在癫痫调控中的作用,这种调控作用的阐述可能为治疗癫痫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候选靶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4个部分:1.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诱导自发性癫痫的产生目的:考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Cdk5敲除后是否会导致某些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发生。这种神经系统性疾病是否与Cdk5敲除影响了小鼠的发育或者与外周血管系统Cdk5敲除有关。方法和结果:利用Cre-loxp系统,繁殖得到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的小鼠(Cdh5-Cre;Cdk5f/f)。通过24小时的视频监控以及脑电图的记录发现,Cdh5-Cre;Cdk5f/f小鼠在2月龄的时候即出现自发性癫痫(8.3%),6月龄的敲除小鼠癫痫发作率达到了80%,但是1月龄的敲除小鼠没有明显的癫痫的发作。接下来,通过腹腔注射PTZ发现,1月龄的敲除小鼠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显着增加。进一步的,为了排除发育期的影响以及外周系统的影响,我们采用他莫昔芬诱导性敲除以及腺相关病毒(AAV-BR1-iCre)将Cre重组酶表达于1月龄Cdk5 floxed(Cdk5f/f)小鼠的脑血管内皮细胞上,通过24小时的视频监控以及脑电图的记录发现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dk5缺失的小鼠同样出现自发性癫痫的表型。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中Cdk5的缺失,在2月龄或以上的敲除小鼠中会导致自发性癫痫的产生,癫痫灶主要起始于海马;无自发性癫痫的1月龄敲除小鼠对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Cdk5的缺失导致的自发性癫痫与发育期和外周血管系统Cdk5无关联性。2.Cdk5特异性敲除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发生变化目的:以海马区锥体神经元为研究对象,考察神经元的活性以及胶质细胞的功能变化,即研究血管内皮细胞中Cdk5的特异性敲除是否会影响神经元的活性以及胶质细胞的功能。方法和结果:首先利用微透析技术检测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中海马区谷氨酸的浓度。结果显示,特异性敲除内皮细胞中的Cdk5以后,1月龄和4月龄的敲除小鼠海马区谷氨酸的浓度均显着增高。电生理膜片钳技术分别考察海马区和皮层中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发现血管内皮细胞中Cdk5敲除后,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以及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频率均显着增加,但神经元的基本膜特性以及抑制性的突触传递不受影响,并且皮层中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没有显着变化。药理学手段阻断兴奋性的突触后受体以后,发现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趋于一致。上述结果提示敲除小鼠谷氨酸的浓度升高,通过作用于兴奋性的突触后受体,引起兴奋性的突触传递以及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加,最终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以及癫痫的产生。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考察海马区和皮层中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发现内皮细胞Cdk5敲除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月龄的敲除小鼠即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明显的增生和激活,但皮层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海马区的小胶质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基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电生理膜片钳技术记录1月龄Cdk5敲除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敲除Cdk5以后,GLT1转运体介导的电流显着降低,GLAST转运体介导的电流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利用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头孢曲松特异性激活GLT1以及病毒注射的方法在海马区过表达GLT1,膜片钳记录发现GLT1激动剂能显着降低Cdk5敲除小鼠中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提高GLT1转运体介导的电流以及降低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上述结果提示功能受损的GLT1通道介导的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以及癫痫发生的根本原因。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及谷氨酸转运体GLT1功能障碍,导致海马区谷氨酸浓度增加,最终使得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升高。采用药理学手段和病毒介导的过表达手段调控GLT1后,可以有效的降低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癫痫表型。3.Cdk5缺失诱导CXCL1信号异常参与癫痫的病理机制及调控研究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激活介导癫痫发生的机制。方法与结果:利用伊文思蓝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探究1月龄和4月龄敲除小鼠BBB的通透性。结果显示:1月龄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之间BBB的通透性没有显着差异;4月龄的敲除小鼠呈现出伊文思蓝的渗透并且集中在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上。采用不同分子量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示踪分子结合透射电镜以及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证实了1月龄Cdk5敲除小鼠BBB是相对完整的。利用1月龄对照小鼠和敲除小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结合转录组学进行分析。结果提示:Cdk5敲除小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基因上调,并参与内皮细胞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且炎性因子CXCL1的表达显着增加,但CXCL16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一步证实了CXCL1转录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增加。脑片原位杂交实验亦证实CXCL1的增加主要位于微血管内皮细胞。随后在细胞水平,利用CXCL1的重组蛋白(20 ng)处理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来自3周左右的Cdk5f/f小鼠)6小时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膜片钳技术检测,结果提示CXCL1重组蛋白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激活,并且使GLT1转运体介导的功能发生紊乱。在动物整体水平上,我们在1月龄Cdh5-Cre;Cdk5f/f和Cdk5f/f小鼠海马脑区,采用套管给药给予CXCL1的中和抗体,或者一次性海马脑区注射AAV-BR1-shCXCL1病毒。上述处理后进行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的行为学分析和离体脑片的电生理记录。结果提示:不论是采用腺病毒特异性沉默内皮细胞中的CXCL1还是采用CXCL1的中和抗体给药,都可以显着降低1月龄敲除小鼠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同时也显着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激活、GLT1介导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元的兴奋性。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Cdk5敲除对1月龄小鼠BBB通透性无影响,但是会引起内皮细胞分泌的CXCL1增加,进而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激活、GLT1谷氨酸转运体电流下降。这一系列的变化与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4.基于CXCL1/CXCR2信号交互的GLT1功能障碍参与介导癫痫发作机制及调控研究目的:探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CXCR2的功能。即研究内皮细胞分泌的CXCL1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是否通过与其受体CXCR2的结合发挥作用。方法与结果:将依赖Cre重组酶的sh-CXCR2以及GFAP-Cre/CaMKIIα-Cre腺相关病毒,注射到1月龄的Cdh5-Cre;Cdk5f/f和Cdk5f/f小鼠的海马区,3周后进行行为学的考察以及免疫组化和电生理水平的验证。结果提示:特异性的沉默星形胶质细胞上的CXCR2,显着改善敲除小鼠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GLT1介导的转运体功能障碍以及海马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的增加。但是特异性沉默锥体神经元上的CXCR2对以上的表型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靶向抑制星形胶质细胞CXCR2可降低Cdk5敲除小鼠神经元的兴奋性,显着改善PTZ诱导的癫痫易感性。

邹艺娟[6](2019)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鼠脑作用的年龄、脑区及剂量依赖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其受体有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种。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NMDAR拮抗剂(如地佐环平(MK801)、氯胺酮及苯环己哌啶等)被发现有神经保护、镇痛麻醉、快速抗抑郁、致幻以及模拟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精分)样等药理作用。精分是一种多首发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的精神疾病,其核心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损伤等。精分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几个假说,包括多巴胺假说、5-羟色胺假说和谷氨酸假说等。近年来,以大脑发育期间NMDAR功能低下为核心的精分―谷氨酸假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NMDAR拮抗剂不仅影响脑内谷氨酸能系统的功能,对γ-氨基丁酸能、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以及乙酰胆碱能等神经递质系统也存在调控作用。NMDAR拮抗剂给药不仅会加剧临床精分患者的症状,还能在正常人类被试和动物中诱发类似于精分的各种症状或行为。NMDAR拮抗剂诱导的NMDAR功能低下是一种常用的模拟精分的动物模型,在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中(如氟哌啶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模拟精分症状以外,一些NMDAR拮抗剂也是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或成瘾性物质(氯胺酮和苯环己哌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不规范临床使用或滥用现象日益突出。研究NMDAR拮抗剂对大脑(特别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无论对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还是对其不规范使用/滥用的警示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博士论文工作综合运用磁共振成像、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原位微透析、免疫印迹及组织化学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具有高度受体专一性的NMDAR拮抗剂(+)-MK801对雄性大鼠大脑影响,探讨了其年龄、脑区和剂量依赖效应。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了精分造模剂量(0.5毫克/千克体重)下的(+)-MK801给药对青少年和成年大鼠内侧前额叶(mPFC)中谷氨酸释放及代谢的影响。发现(+)-MK801在青少年mPFC中引发谷氨酸释放的增加和代谢的异常、星型胶质细胞增生、氧化压力增加及中间神经元标志物小清蛋白(PV)表达的下降。而成年期给药未在mPFC中引发类似的效应。这些结果提示:相较于成年mPFC,青少年mPFC对(+)-MK801具有更高的敏感性。2)研究了青少年和成年大鼠脑对精分造模剂量下重复(+)-MK801给药响应的脑区依赖性。(+)-MK801给药在成年大鼠全脑未引发任何具有统计显着性的改变。(+)-MK801给药在以mPFC为代表的的一些脑区中,(+)-MK801的效应主要表现为PV表达的下降和氧化压力增加,但未见神经元细胞坏死及灰质萎缩;而在以初级体感/运动皮层和海马CA3亚区为代表的部分脑区中,(+)-MK801给药不仅造成PV表达下降和氧化压力增加,还导致了神经细胞的大量坏死和灰质体积的降低,提示(+)-MK801在这些脑区中产生了显着的兴奋性毒性。(+)-MK801在青少年鼠脑中所诱发的脑区依赖性改变可能与各脑区发育轨迹和长程连接的不同有关。3)研究了不同剂量下(0.1、0.5和1毫克/千克体重)(+)-MK801重复给药对成年大鼠mPFC作用的剂量依赖效应。结果显示:在所有剂量下均未见成年mPFC出现显着的兴奋性毒性;与星型胶质细胞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水通道蛋白AQP4和5-羟色胺受体蛋白的表达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提示:成年mPFC在(+)-MK801冲击时能维持基本的兴奋-抑制平衡,而这其中胶质细胞和5-羟色胺能系统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研究了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与精分造模剂量下(+)-MK801重复给药对青少年鼠脑作用的交互效应,探究了氧化压力在NMDAR拮抗剂对青少年大脑作用中的贡献。数据显示:夹竹桃麻素可抑制(+)-MK801在多个脑区中引发的氧化压力的增加及中间神经元标志物PV表达的下降;但夹竹桃麻素给药并不能缓解甚至加剧(+)-MK801诱发的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细胞死亡。这些结果提示:(+)-MK801在青少年鼠脑中引发的氧化压力增加是PV表达下降的充分条件,但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细胞坏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总的来说,本博士论文工作发现重复注射0.5毫克/千克体重的(+)-MK801在青少年鼠脑中引发的影像学、代谢与神经生物学表型与精分高危人群和临床首发精分病人类似。这些结果为精分发病的―谷氨酸能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说明大脑发育期间NMDAR功能低下可导致兴奋-抑制失衡、PV中间神经元表型异常以及区域性的兴奋性毒性。与青少年鼠脑不同,成熟鼠脑中存在某些神经调节机制,可在NMDAR功能低下的状态下维持或重建全脑兴奋-抑制平衡。本论文工作中发现的(+)-MK801对鼠脑作用的年龄、脑区及剂量依赖效应不仅对于理解精分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帮助,也对在临床前和临床应用中合理使用NMDAR拮抗剂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黄彪[7](2019)在《不同温度艾灸对机体不同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温度艾灸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影响,以期为艾灸温热效应启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生理状态组:雄性C57BL/6J小鼠39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8±1)℃-30 min组、(42±1)℃-30 min组、(46±1)℃-30 min组,每组6只;(38±1)℃-72 h组、(42±1)℃-72 h组、(46±1)℃-72 h组,每组5只。病理状态组:雄性C57BL/6J小鼠37只,采用3%DSS饮用法建立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38±1)℃-30 min组、模型-(42±1)℃-30 min组、模型-(46±1)℃-30 min组,每组5只;模型-(38±1)℃-72 h组、模型-(42±1)℃-72h组,每组6只、模型-(46±1)℃-72 h组5只。以上各组除空白组及模型组外,分别采用38℃、42℃、46℃艾灸小鼠“足三里”穴30 min,于灸后30 min和72 h收集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收集时间为30 min。运用微透析分析仪实时测定局部组织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的浓度变化。结果1.生理状态灸后30 min,与空白组相比,46℃艾灸能明显增加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中葡萄糖、丙酮酸、谷氨酸浓度,而42℃艾灸组及38℃艾灸组变化均不明显(P<0.05);与46℃艾灸相比,乳酸在38℃、42℃艾灸时明显升高(P<0.05)。灸后72 h,与空白组相比,46℃艾灸能明显升高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的含量,显着高于38℃和42℃艾灸(P<0.01);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在42℃艾灸时高于38℃艾灸组(P<0.05)。46℃灸后72h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显着高于灸后30min。2.病理状态灸后30 min,与模型组相比,模灸组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均升高(P<0.05)。具体为:与38℃艾灸相比,42℃、46℃艾灸作用下的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谷氨酸浓度上升明显(P<0.05);与42℃艾灸相比,46℃艾灸作用下的葡萄糖、乳酸浓度上升明显(P<0.05)。灸后72 h,与模型组相比,模灸组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乳酸、丙酮酸浓度均升高(P<0.05);与38℃、42℃艾灸相比,46℃艾灸作用下的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上升明显(P<0.01)。葡萄糖、丙酮酸、谷氨酸浓度在42℃艾灸时明显高于38℃艾灸(P<0.05)。与灸后72 h相比,模灸组灸后72 h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浓度均显着低于灸后30 min(P<0.05);38℃灸后72 h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丙酮酸显着低于灸后30 min(P<0.05)。3.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灸后30 min,无论在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38℃艾灸对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的影响均相似;但病理状态下,38℃能明显提高谷氨酸含量(为生理状态下的8倍);42℃艾灸能明显增加葡萄糖、乳酸、谷氨酸的含量,分别达到生理状态的2.3倍、1.6倍和11倍;46℃艾灸也能明显增加葡萄糖、乳酸、谷氨酸的含量,分别达到生理状态的2.6倍、8.8倍和11倍。灸后72 h,无论在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38℃艾灸对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的影响均相似;但病理状态下,38℃能明显提高谷氨酸含量(为生理状态下的2.3倍);42℃艾灸能明显增加葡萄糖、谷氨酸、丙酮酸的含量,分别达到生理状态的1.1倍、2.6倍和1.2倍;46℃艾灸明显增加葡萄糖、乳酸、谷氨酸、丙酮酸的含量,分别达到生理状态的1.6、1.3、2和1.3倍。结论1、不同的机体状态下,不同的温度艾灸均能引起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升高,且46℃艾灸对乳酸、丙酮酸的影响大于38℃、42℃艾灸。2、病理状态下艾灸前穴位局部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的含量与生理状态下差别不大,但是艾灸后上述物质改变明显。3、不同温度艾灸后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迅速改变,但随着时间延长,变化趋势有所下降。

尹安琪[8](2019)在《NDRG2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在全球范围内学龄儿童的患病率约为5%,其核心特征是多动、冲动和/或注意力缺陷。然而ADHD的病因尚无定论,最常用于治疗ADHD的哌醋甲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仍有1/3的患儿对该药无反应。目前主流观点认为ADHD的发生与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下降有关。哌醋甲酯的作用机制在于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哌醋甲酯治疗反应不佳的病人中,是否存在除多巴胺之外其他神经递质的变化尚不明确。NDRG2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表达丰度很高,并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但其生物学功能并不完全清楚。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再摄取突触间隙的谷氨酸。一些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表明,NDRG2在卒中后表达上升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示NDRG2可能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损伤有关。ADHD患者出现多动冲动等行为,表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这种兴奋性的增高是否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有关?因此,本课题旨在揭示NDRG2在AD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揭示除多巴胺假说外新的ADHD致病机制。有助于增加我们对ADHD的认识,并为寻找基于NDRG2的ADHD治疗药物或者干预措施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Ndrg2-/-小鼠表现出自主活动增加、注意缺陷、冲动增加的ADHD样症状目的:探索Ndrg2-/-小鼠是否具有ADHD的全部行为学特征,能否成为新的ADHD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月龄的Ndrg2-/-(KO)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小鼠自主活动的差异;采用步态和肌力实验检测KO小鼠与WT小鼠肌肉力量及协调性的差异;采用小鼠五孔视觉注意力实验检测KO小鼠与WT小鼠在注意力及冲动行为的差异;新事物识别实验检测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短期和长期记忆的差异,以证实Ndrg2-/-小鼠具备ADHD的全部行为学特征,是否可作为ADHD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旷场实验证实,2月龄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自主活动(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1),8月龄和12月龄的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自主活动情况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上ADHD具有自愈性的特点;五孔视觉注意力实验证实,2月龄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注意力存在缺陷(P<0.01),冲动行为增加(P<0.05);新事物识别实验证实,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短期和长期记忆受损(短期记忆P<0.01;长期记忆P<0.05)。结论:Ndrg2-/-小鼠表现出ADHD的全部行为学特征,可作为ADHD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第二部分NDRG2敲除导致细胞间隙谷氨酸蓄积及神经兴奋性传导增加目的:研究NDRG2敲除对脑电图、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含量及神经元放电造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脑电波分析、微透析采集脑组织间液中检测神经递质含量和电生理的方法,检测KO小鼠与WT小鼠在脑电波、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含量和神经元放电情况的差异,明确NDRG2敲除后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多的Theta脑电波(P<0.05);脑组织间液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浓度明显增高(P<0.01);KO小鼠海马区谷氨酸能锥体神经元表现出增高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P<0.01)。结论:NDRG2敲除导致突触间隙谷氨酸蓄积及神经兴奋性传导增加。第三部分NDRG2缺失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再摄取谷氨酸障碍的分子机制目的:探索NDRG2在谷氨酸再摄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KO小鼠与WT小鼠脑内谷氨酸再摄取相关蛋白(EAAT1、EAAT2和ATPaseβ1)及谷氨酸受体(NR1、NR2A、NR2B及GluR1、GluR2、GluR3)的变化情况,明确NDRG2在谷氨酸再摄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细胞和动物实验结果均表明,NDRG2敲除后星形胶质细胞膜表面谷氨酸再摄取相关蛋白(EAAT1、EAAT2和ATPaseβ1)表达减少(P<0.0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KO小鼠与WT小鼠海马区谷氨酸受体表达水平无变化;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NDRG2-ATPaseβ1-EAAT1/2存在相互作用,可形成潜在的分子复合体,以实现对谷氨酸的再摄取。结论:NDRG2敲除后导致NDRG2-ATPaseβ1-EAAT1/2分子复合体功能障碍,从而使星形胶质细胞膜表面的EAAT1/2对谷氨酸的再摄取出现障碍,造成突触间隙谷氨酸蓄积。第四部分NDRG2(aa 141-160)可恢复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再摄取并改善Ndrg2-/-小鼠ADHD样表型目的:筛选NDRG2与ATPaseβ1相互作用的关键肽段,连接TAT穿膜肽段后,观察Ndrg2-/-小鼠谷氨酸再摄取过程和ADHD样行为能否被纠正。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免疫印迹的方法,筛选出NDRG2与ATPaseβ1相互作用的关键肽段,连接TAT穿膜肽段后,在细胞和动物水平验证TAT-NDRG2(aa 141-160)具备进入细胞的能力;分别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检测TAT-NDRG2(aa 141-160)对星形胶质细胞再摄取谷氨酸的影响;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TAT-NDRG2(aa 141-160)对Ndrg2-/-小鼠多动、注意力缺陷、冲动增加的ADHD样表现的治疗效果。结果:我们发现NDRG2(aa 141-160)是NDRG2与ATPaseβ1相互作用的关键肽段;TAT-NDRG2(aa 141-160)具备穿透血脑屏障进入细胞的能力;TAT-NDRG2(aa 141-160)可恢复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再摄取,可降低KO小鼠脑内谷氨酸的浓度;TAT-NDRG2(aa 141-160)可改善Ndrg2-/-小鼠多动、注意力缺陷、冲动增加的ADHD样表现。结论:NDRG2肽段可恢复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再摄取并改善Ndrg2-/-小鼠ADHD样表型。第五部分NDRG2基因的一个SNP与ADHD发病风险相关目的:探索NDRG2基因与临床ADHD患者关系。方法:本部分的临床试验,提取两个独立队列的外周血基因组,进行SNP分析。共计151名ADHD患者和162名健康对照,其中在第一个队列研究包括70名ADHD患者和82名健康对照,第二个队列包括81名ADHD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报告基因活性检测SNP位点荧光素酶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纯和型(CC)病人和纯合型(CC)健康对照相比,杂合型(CT)病人外周血NDRG2 mRNA表达情况。结果:SNP rs1998848与ADHD易感性相关。与rs1998848纯合型(CC)人群相比,杂合型(CT)人群与ADHD发病风险显着增高。两个独立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杂合型的ADHD发病风险分别是纯合型的6.3倍和8.1倍。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纯合型(CC)rs1998848荧光素酶活性比杂合型(CT)rs1998848高2-3倍。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与纯合型(CC)病人和纯合型(CC)健康对照相比,杂合型(CT)病人外周血NDRG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NDRG2基因的一个SNP与ADHD发病风险显着相关。

欧阳柳凤,朱珂璇,邵晓,张蔷,赵玉男[9](2016)在《脑内小分子检测技术及人参皂苷入脑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中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有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本文简要介绍了血脑屏障(BBB)的生理组成,药物穿透BBB的途径,并介绍了3种主要针对脑内小分子物质的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这些技术将有助于小分子入脑的研究,并得出它们在脑组织内的分布以及判断是否能透过血脑屏障,从而探索它们中枢活性的作用模式。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针对人参皂苷进行了其入脑的研究可得:人参皂苷可以到达BBB,作用于微血管内皮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间接发挥中枢活性,至于是否能透过BBB到达神经元,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王袁[10](2016)在《异丙酚对mPFC神经递质影响与GABAA受体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全麻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虽然目前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仍未阐明。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参与全麻药物的致意识消失作用,且神经递质是神经元、甚至核团间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全身麻醉可影响中枢神经递质水平。静脉全麻药物异丙酚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但异丙酚是否可直接通过作用于mPFC的GABAA受体而调控其局部脑区神经递质水平,影响意识,未见报道。研究目的:1.探讨mPFC的GABAA型受体在异丙酚致大鼠意识消失过程中扮演的角色;2.明确异丙酚致大鼠意识消失和恢复过程中,mPFC不同神经递质的变化;3.进一步研究GABAA受体在异丙酚对mPFC不同神经递质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行为学实验,以LORR和RORR为实验指标,随机选取150只大鼠,采用尾静脉穿刺给药法,以异丙酚7 mg/kg开始诱导,8 s推完,以1 mg/kg递增,直至15 mg/kg,确定异丙酚致意识消失的最低有效诱导剂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20 mg/kg/h为基础,以10 mg/kg/h递增,直至60 mg/kg/h,明确最低有效维持剂量,再增加其中间值进行观察,每个浓度n=10。第二部分:随机选取5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异丙酚组和异丙酚+GABAzine组。各组进一步分为单胺类、氨基酸类和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组。每组n=6。通过脑区植入微透析探针,应用微透析-电化学高效液相检测技术,结合行为学指标LORR和RORR,连续每30 min采集一次透析样品,观察异丙酚对mPFC以上三大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及与GABAA受体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单次给予大鼠异丙酚诱导剂量711 mg/kg,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大鼠LORR的发生率(P<0.05)。1115 mg/kg,LOR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故选取11 mg/kg作为诱导剂量,观察发现40 mg/kg/h异丙酚可维持LORR发生率达100%;与40 mg/kg/h组相比,继续增加异丙酚维持剂量,LOR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1.观察异丙酚致意识消失过程中,mPFC的GABAA型受体是否参与,发现GABAzine可使异丙酚致大鼠LORR时间明显延长,停药后RORR时间缩短(P<0.001);2.阻断GABAA受体,可明显增加大鼠mPFC细胞外液DOPAC、Gly、GABA的基础水平(P<0.05);而对DA、HVA、5-HIAA、ACh、Glu基础水平没有影响(P>0.05);3.给予异丙酚后,明显增加mPFC细胞外液DA代谢产物DOPAC以及Glu水平,降低mPFC细胞外液DA、ACh、5-HIAA、Gly、GABA递质水平(P<0.05),而不影响DA代谢产物HVA水平。1h后停止输入异丙酚,以上神经递质均恢复至基础水平,但Glu递质水平继续增加;4.阻断GABAA受体,给予异丙酚仍可降低细胞外液DA和ACh水平,但增加DA代谢生成HVA,降低DOPAC水平,减弱对mPFC细胞外液GABA神经递质水平的抑制作用(P<0.05),对5-HIAA、Glu、Gly递质水平没有影响(P>0.05);停止输注异丙酚后,与基础值相比较,局部Glu和Gly水平增加(P<0.05),GABA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结论:1.大鼠意识消失并维持1h的异丙酚最低有效诱导剂量为11 mg/kg,维持剂量为40 mg/kg/h;2.mPFC的GABAA受体参与异丙酚的致意识消失机制;3.异丙酚可影响mPFC细胞外液DA、5-HIAA、ACh、Glu、Gly、GABA神经递质水平;4.异丙酚可通过直接作用于mPFC的GABAA受体调控mPFC局部5-HIAA、GABA、Glu、Gly递质水平,这可能是异丙酚致意识消失机制之一。而对mPFC细胞外液DA、ACh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其他神经通路。

二、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抵抗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2.胰岛素抵抗
    3.AD与T2DM
    4.Polo样激酶家族
    5.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抗体
        2.1.3 化学药品及试剂盒
        2.1.4 溶液配制
        2.1.5 主要的试剂耗材
        2.1.6 主要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的筛选
        2.2.2 动物行为学
        2.2.3 RT-PCR
        2.2.4 Western Blot
        2.2.5 清醒动物脑部微透析操作流程
        2.2.6 葡萄糖含量检测
        2.2.7 甘露糖含量检测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的筛选
    3.2 自发胰岛素抵抗小鼠认知功能评估
    3.3 PLKs 在不同模型小鼠中的表达情况
    3.4 不同模型小鼠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检测
    3.5 不同模型小鼠脑脊液中甘露糖含量检测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理论探讨及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理论溯源
    3 病因病机
    4 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概述
    2 ADHD病因研究
    3 ADH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ADHD现代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和实验研究
    研究一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脑组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药物在脑内转运与分布的生理因素
    1.1 脑内微循环
    1.2 屏障系统与屏障上的药物转运
    1.3 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
2 脑组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3 脑组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3.1 基于机制的生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
    3.2 体外-体内外推/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4 结语

(4)D-半乳糖致脑老化大鼠模型的构建及神经行为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情况表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脑血管内皮源性Cdk5信号缺失通过CXCL1/CXCR2介导癫痫的病理机制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诱导自发性癫痫的产生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1.4 溶液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qRT-PCR荧光定量分析
        1.2.2 免疫荧光染色
        1.2.3 血管形态成像
        1.2.4 脑电图的记录
        1.2.5 戊四氮诱导癫痫易感性
        1.2.6 诱导性血管内皮细胞Cdk5 条件敲除小鼠的构建
        1.2.7 腺相关病毒注射
        1.2.8 活体双光子成像技术观察血管结构和血流
        1.2.9 数据统计
    1.3 实验结果
        1.3.1 成功构建血管内皮细胞Cdk5 条件敲除小鼠
        1.3.2 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 小鼠诱导自发性癫痫的产生
        1.3.3 诱导性敲除和靶向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病毒介导特异性Cdk5 敲除小鼠具有自发性癫痫表型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CDK5特异性敲除导致神经元兴奋性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发生变化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微透析实验
        2.2.2 蛋白质的提取和定量
        2.2.3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2.2.4 树突棘染色实验
        2.2.5 急性脑片的制备
        2.2.6 电生理记录
        2.2.7 腺相关病毒海马脑区注射
        2.2.8 药理学调控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血管内皮细胞Cdk5 敲除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2.3.2 血管内皮细胞Cdk5 条件性敲除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2.3.3 海马脑区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GLT1 改善Cdk5 敲除小鼠自发性癫痫表型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CDK5 缺失诱导CXCL1 表达参与癫痫的病理机制及调控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BBB通透性检测实验
        3.2.2 透射电镜
        3.2.3 冷损伤模型的建立
        3.2.4 双光子检测白细胞粘附性
        3.2.5 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3.2.6 转录组测序
        3.2.7 ELISA实验
        3.2.8 原位杂交
        3.2.9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
        3.2.10 腺相关病毒注射
        3.2.11 海马原代神经元培养
        3.2.12 CXCL1 中和抗体调控实验
    3.3 实验结果
        3.3.1 内皮细胞Cdk5 敲除对小鼠BBB的影响
        3.3.2 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k5 导致趋化因子CXCL1 的分泌增加
        3.3.3 基于CXCL1 的药理学调控对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以及癫痫发作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部分 基于CXCL1/CXCR2 信号交互的星形胶质细胞GLT1 功能障碍参与介导癫痫发作机制及调控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不同细胞类型的CXCR2 沉默病毒质粒构建
        4.2.2 CXCR2 沉默病毒海马脑区的注射
    4.3 实验结果
        4.3.1 CXCR2 脑内细胞定位研究
        4.3.2 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CXCR2 沉默改善敲除小鼠的癫痫表型而神经元特异性CXCR2 沉默对癫痫表型无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鼠脑作用的年龄、脑区及剂量依赖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谷氨酸与谷氨酸受体
    1.2 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假说
    1.3 NMDAR拮抗剂与精神分裂动物模型
    1.4 本论文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2 NMDAR拮抗剂MK801对m PFC作用的年龄依赖效应
    2.1 大脑发育过程NMDAR的变化及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NMDAR拮抗剂MK801 对大鼠脑作用的脑区依赖效应
    3.1 临床精神分裂症及动物模型的脑区依赖性损伤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NMDAR拮抗剂MK801 对成年m PFC的剂量依赖效应
    4.1 NMDAR拮抗剂剂量依赖效应的研究现状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NMDAR拮抗剂与氧化压力异常的关系
    5.1 精神分裂症和动物模型中的氧化压力增加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本论文的意义
    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2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名称一览表

(7)不同温度艾灸对机体不同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艾灸疗法的重要性
    2.灸温的重要性
    3.穴位状态影响艾灸疗效
    4.穴位局部组织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术路线图
实验研究
    一、不同温度艾灸对生理状态下足三里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1.2 主要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3.数据统计
        4.研究结果
        5.小结
    二、不同温度艾灸对病理状态下足三里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5 实验小结
    三、不同温度艾灸对生理状态下和病理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3.1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变化
        3.2.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不同温度艾灸(38℃、42℃、46℃)在灸后30 min 对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3.3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不同温度艾灸(38℃、42℃、46℃)在灸后72 h 对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3.5 相同灸温,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灸后不同时间对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实验小结
讨论
    1.灸温的重要性
    2.温度选择依据
    3.病理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观察时间点选择依据
    5.穴位的功能特性
    6.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全文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综述 微透析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微透析技术的基本概况
    2.微透析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二: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8)NDRG2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Ndrg2~(-/-)小鼠表现出自主活动增加、注意缺陷、冲动增加的ADHD样症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NDRG2 敲除导致脑细胞间隙谷氨酸蓄积及神经兴奋性传导增加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NDRG2 缺失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再摄取谷氨酸障碍及其分子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TAT-NDRG2(aa141-160)可恢复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再摄取并改善Ndrg2-/-小鼠ADHD样表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部分 NDRG2 基因的一个SNP与 ADHD发病风险相关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脑内小分子检测技术及人参皂苷入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脑屏障
    1.1 BBB的基本组成及其生理作用
    1.2 穿透BBB的途径
        1.2.1 被动扩散
        1.2.2 跨膜转运
2 脑内小分子检测技术
    2.1 HPLC
        2.1.1 脑组织匀浆
        2.1.2 脑脊液
        2.1.3 微透析液
    2.2 IHC
        2.2.1 半抗原抗体技术
        2.2.2 半抗原抗体技术的检测应用
    2.3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 人参皂苷入脑的研究
    3.1 人参皂苷能否到达BBB
    3.2 人参皂苷能否透过BBB
4 小结

(10)异丙酚对mPFC神经递质影响与GABAA受体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异丙酚致大鼠意识消失诱导及维持剂量的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异丙酚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递质的影响及与GABA_A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体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抵抗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D]. 谢香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邓家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脑组织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 桑澜,徐胜,何华,柳晓泉. 药学进展, 2020(12)
  • [4]D-半乳糖致脑老化大鼠模型的构建及神经行为学评价[D]. 杨洋.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5]脑血管内皮源性Cdk5信号缺失通过CXCL1/CXCR2介导癫痫的病理机制及调控研究[D]. 刘秀秀. 浙江大学, 2020(08)
  • [6]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鼠脑作用的年龄、脑区及剂量依赖效应[D]. 邹艺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不同温度艾灸对机体不同状态下穴位局部组织微透析液的影响[D]. 黄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NDRG2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尹安琪.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9]脑内小分子检测技术及人参皂苷入脑的研究进展[J]. 欧阳柳凤,朱珂璇,邵晓,张蔷,赵玉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09)
  • [10]异丙酚对mPFC神经递质影响与GABAA受体关系的研究[D]. 王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微透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转运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