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

风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

一、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论文文献综述)

江楠[1](2021)在《南岳衡山题材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的动机是出于对湖南地域山水画的思辨与重识,而最终聚焦于南岳衡山题材山水画。南岳衡山(简称衡山)有五岳之一、“寿岳”和地域山水的三维身份,以山水画为切入点对其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进行探本求源,有助于厘清衡山山水文化脉络,以及对地域山水画的挖掘与发展有良好的启发性。通过结合其山岳文化和潇湘山水源流的历史背景,探究这一特定题材山水画的审美历程及其文化背景与建构机制,进而深度解析这一题材山水图式的审美内涵,揭示作品与文化、地域以及审美建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解读其中的审美意趣和文化记忆。研究除绪论分五个方面展开:(一)梳理衡山山水审美建构的文化渊源及其艺术表现。通过梳理其山文化、水文化以及在山水艺术方面的萌芽及显现,从文化、文人、作品三个维度还原其山水文化演变的历史语境,目的在于探求这一题材山水画审美生成的文化渊薮。(二)论证衡山与潇湘在自然地理上的现实关系。首先解析衡山与潇湘“九向九背”的地理关系和“交相赞者”的人文关系;其次关联两者在山水画审美意识与风格特征方面的异同。从地理、人文和作品三个方面进行辨析,揭示衡山题材山水画在潇湘主题审美观照下的诗意性。(三)解析衡山题材山水画勃兴的缘由及其纪游性和寿意性,以“七十二峰”、“寿岳”主题山水画的兴起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背景、题材内容、作品形式、表现方式、寓意和功能等多方面探析母题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大量作品为实例,论及艺术家的人文环境与创作动机,解析作品的功能意义和风格特征,进而转向思考衡山题材山水画的接受群体及实际意义,挖掘作品审美建构中的人文思想。(四)着眼衡山题材山水画的现代转型及审美内涵。首先对近现代衡山题材山水画归纳分类,即“寿岳”主题、祝融峰和松云母题、名峰和胜地主题、“七十二峰”主题。其次把整体观照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整体观照近现代衡山题材山水画的再现形象,个案聚焦名家衡山题材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从作品内容、形式、寓意、风格等多层面解读,考究审美建构的时代特质,以及主题和母题多元化趋势的审美内涵。(五)总结衡山题材山水图式的内核动力及生成机制。概述衡山山水图式的构成及特征,对再现形象的视觉性、精神性以及风格特征进行整合论证,再从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出发探究图式生成的内涵动力,以及深挖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艺术的动力因素,力图建构衡山山水图式的框架系统并解读其中的形式语言和审美内涵,使接受者能够深层次体验衡山题材山水画的精神实质,且服务于地域山水画的发展与研究。本研究在历史和文化的语境下解析作品风格特征,整全认知衡山题材山水画的审美意涵及人文思想,于当下地域山水画研究和艺术创作而言,建构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衡山题材山水画的审美生成主要源于它的山水文化和审美寓意及应用功能,自然山水文化是吸引画家的前因,山水画的意义与功能是画家持续创作该题材的动力之一,作品是承载其山水文化和其意义与功能的媒介。其二,再现的衡山题材山水画形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写实性的客观再现,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写生、写实意识,注重自然物像的客观视觉性;一种是象征性的客观再现,画面审美更为主观、自由、符号化、抽象化,倾向母题的象征寓意和精神性。其三,秀和诗意是这一题材审美建构的主要导向,作品与之对应的风格特征是自然平淡、新奇浪漫。其四,本土画家和区域外画家对这一题材的反应是有区别的,本土画家更加注重地域文化的显现,随着本土画家的兴起,这一题材山水画从形式、风格、寓意上开始打破常规的发展态势。这一现象表明本土画家对重识地域文化的认同与自觉,进而该题材的创作主体开始由外向内转向本土。

郭薇[2](2018)在《《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赤壁赋》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之一。自《赤壁赋》面世以来,便成为古代书画家创作的主题,成为文学传播的主阵地。书画家们在接受的同时也进行着传播,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又生发出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体裁,推动了文学的传播、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与书画一直密不可分,它们都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启示后世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文学是以语言记录和传达人类的思想感情,视觉艺术以具体的视觉形象记录和传达人类思想情感,但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人类文明史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共建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学传播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本论文将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利用图像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将文学传播放置于文化视野中,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本课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分别从对作品文本、视觉艺术主题、视觉艺术与文学传播三个方面,整体上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关于苏轼和《赤壁赋》的概说。主要对苏轼其人、《赤壁赋》的创作背景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展开《赤壁赋》在古代书画中的传播研究提供知识性的参照。第二章,主要论述视觉艺术在文学传播的初期阶段多采取一图一文、图文并置的方式,这种以图解文的传播方式最大化地再现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具体性。同时,通过视觉艺术语言的塑造,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可观性和直观性,其传播效果无论是在接受层面还是审美层面都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三章,在还原南宋马和之绘制、宋高宗赵构并书的《赤壁赋图》的历史语境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家借助视觉艺术品对苏轼在政治地位上的肯定,对文学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文学作品的传播都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第四章,以图像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整幅画卷的构成元素及其卷后题跋书法及其跋书内容,旨在探讨《赤壁赋》在少数民族的传播及其传播效果。通过分析可见,虽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不同,但在文化的认同上却是一致、相同的,丰富了古代文学史的内容,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发展。第五章,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对《赤壁赋》及苏轼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探究了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文学传播在树立汉文化信心、传承汉文化、发展汉文学的巨大作用。第六章,主要研究《赤壁赋》在明代的传播。通过对“赤壁”主题数据搜集和分析,梳理了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总结出文学内容在以视觉形象进行传播时,最终发展成为文化符号具有了文化的象征性。第七章,清代的视觉艺术对文学传播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对文学的传播已不拘泥于具体的文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展了文学传播的途径,文学传播在书画衍生品中得以实现,完成了“由雅入俗”的传播。综上所述,通过对历代以《赤壁赋》为主题的视觉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后世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策略的需要、个体审美的偏爱、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各有不同;在进行接受选择时人们会更多的受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作者的人性魅力的影响;我们也应注意到通过视觉艺术进行的文学传播会产生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生态;最后我们还可见文学和视觉艺术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共同架构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文明。

段亚广[3](2017)在《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辞》自诞生以来就有文学批评出现,对《楚辞》的文学批评研究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究,历代文人对楚辞学的接受和批评主要是通过《楚辞》注本的形式展开,不同时期的《楚辞》注本呈现不同的特点。明代是楚辞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期受程朱理学影响,发展缓慢;中后期受新的社会思潮影响,发展迅猛,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清代楚辞学的全面昌盛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成就还是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明代楚辞学都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序跋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两种文体类型,在古籍文本的阐释和文学批评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西方文艺界的“副文本理论”为我们从副文本的视角和方式去考察楚辞学发展提供了方便。“副文本”是相对于“正文本”而存在文学边缘形态,可以有效解读正文本、了解作者着述思想,也是进行文学批评的重要依据。作为最重要的副文本元素之一,序跋为读者进入正文本进行了很好的导读和阐释。《楚辞》注本序跋的发展与序跋的发展紧密相连。明代的《楚辞》注本序跋在继承前代序跋的内容和特点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楚辞》注本的序跋中还可以看到明代社会思潮的嬗变。这对于我们更好的解读楚辞学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尝试。

王志伟[4](2011)在《董其昌的“明暗”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董其昌(1555—1636)是晚明着名的文人画家、绘画理论家和美术鉴赏家。其主要画论、书论、题跋后人集结于《画禅室随笔》当中,其中一条题跋曰:“余尝与眉公(陈继儒)论画,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觚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眉公胸中素具一丘壑,虽草草泼墨,而一种苍老之气,岂落吴下之画师恬俗魔境耶?”在此,董其昌提出“明暗”说这一美学命题,并采取“去明求暗”的立场,显然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董其昌身处画派斗争愈演愈烈的晚明时代,支持浙、吴二派的理论家为争夺话语权而展开激烈的论争,但作为两派的画家,从笔墨角度讲,金陵浙派的粗放狂怪和吴门后学的纤媚之陋均与董其昌所倡导的“画欲暗,不欲明”这一箴言格格不入,但董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画坛现实。从其自身角度讲,“暗”不仅是其一生追求的“浓淡枯润,一任自然,而天趣溢出”的笔墨意趣,也是其批判浙、吴二派末流粗放狂怪与纤媚之陋等恶习的理论依据,而金陵浙派“堕落成粗放狂怪的行为,其不加约束的笔法,快疾而漂浮”,日益体现出董其昌所谓的“明”的特征,这就成了董“去明求暗”的外在动因。此外,董其昌娴熟的书法功底和游刃于官场内外的闲适状态也自然成了他“求暗”的内在动因;董自己在多幅作品中也极力追求“暗”的笔墨和境界。现如今,对于“明暗”的认识和评价也褒贬不一,并影响到对中国画史的整体把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董其昌对“明”、“喑”的阐释;二、董其昌“去明求暗”的实质;三、董其昌在笔墨上对“暗”的探求;四、董其昌“明暗”说的历史价值;

李青[5](2006)在《唐宋词与楚辞》文中研究说明唐宋词与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它们在文学现象层面上的契合得知,也可以从两者在审美传统层面上的传承与接受加以证明。刘禹锡改良《竹枝》对屈原改编民间《九歌》的仿效、唐宋词中大量出现的楚辞意象、语汇及其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和词论中频繁出现的“楚辞话语”都是唐宋词与楚辞在文学现象层面上契合的明证;而楚辞“惊采绝艳”的艺术风格、以阴柔为美的审美心理以及“男子作闺音”的表现手法对词“以艳为美”、“以柔为美”、“以含蓄为美”特质的沾溉则反映出两者在审美传统上的一脉相承。这样的两点已足以说明研究唐宋词与楚辞关系的重要性。楚辞在唐宋词中是以九歌——宋玉——屈原这样的顺序出场的,而这也正与唐宋词从民间状态转入抒写艳情再发展为满篇的比兴寄托这样的发展顺序相吻合。本文的写作思路与脉络就基于此顺序展开,它们分别是:唐宋词中的九歌;唐宋词中的宋玉;唐宋词中的屈原。由于辛弃疾对屈原的继承是楚辞在唐宋词中存在的顶峰,故单独列出为一章,贯穿唐宋词始终的楚文化也单列一章。引言部分简述了唐宋词与楚辞在文学现象以及审美传统上的密切关系,对五四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略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与脉络。第一章《唐宋词与<九歌>》着重于论述唐宋词在初期对《九歌》的接受。其中包括刘禹锡创作《竹枝词》对屈原改编《九歌》的仿效,以及此举对词体在声律上、意境上的形成规范所起的作用。而接下来则对温庭筠词中的《九歌》因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两节的论述揭示出无论是刘禹锡《竹枝》对屈原《九歌》的仿效还是温庭筠词中的《九歌》因子,都是缘于唐宋词在初期阶段与《九歌》在原初状态上的相似,也就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先天血缘关系,这一点也为唐宋词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第二章《唐宋词与宋玉》从对柳永、晏几道等北宋词人的个案分析入手阐述了宋玉赋在此阶段对词在体裁与内容等方面所起的扩张作用。此章开始先对柳永引宋玉“悲秋”入词对词境的扩展以及他在慢词长调的创作中对宋玉赋的接受进行了论述,接着又分析了晏几道大量引入高唐神女意象对词抒写艳情的“雅化”。此外,唐宋词

杨金砖[6](2004)在《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文中指出

二、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论文提纲范文)

(1)南岳衡山题材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问题源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基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南岳衡山山水文化及其艺术显现
    第一节 山水文化传统
        一、山文化
        二、水文化
    第二节 山水文化的艺术显现
        一、卧游畅神的山水理想
        二、诗中有画的山水意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衡山题材在潇湘主题下的诗意性
    第一节 衡山与潇湘的人地关系
        一、九向九背的地理关系
        二、交相赞者的人文关系
    第二节 衡山题材山水画的诗意性
        一、审美意识的诗意性
        二、艺术形式的诗意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衡山题材山水画之纪游性、寿意性及变迁
    第一节 纪游、寿意山水的文化背景
        一、山志形胜发展与成熟
        二、游记、名山图等兴盛
        三、寿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第二节 七十二峰纪游山水及变迁
        一、图式的雏形与纪游性
        二、图式的继承与多样性
        三、图式审美内涵之变迁
    第三节 纪游图的写生意识及变迁
        一、吴大瀓的衡岳纪游图
        二、陆廉夫的衡山纪游图
        三、纪游山水写生意识的变迁
    第四节 寿岳山水审美意涵及变迁
        一、写实性寿岳山水形象
        二、非现实寿岳山水形象
        三、寿岳山水生成及变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衡山题材山水画的现代转型及内涵
    第一节 母题和题材的多元化转型
        一、寿岳山水画的审美转型
        二、祝融峰、松云母题
        三、名峰胜地的写生与创作
        四、七十二峰主题
    第二节 名家衡山题材山水画的现代转型
        一、齐白石的意象性表现
        二、张大千的写生与写意
        三、傅抱石的诗意与写生
        四、李可染的诗意性再现
        五、黎雄才、关山月的审美转型
    第三节 现代转型的审美内涵
        一、视觉意象的客观再现
        二、精神意象的主观重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衡山山水图式的内核动力及生成机制
    第一节 衡山山水图式的构成及特征
        一、母题的形象性与精神性
        二、形式的主题性与多样性
    第二节 衡山山水图式生成的内核动力
        一、诗意性、人文性的自然审美
        二、寓意性、实用性的山水意义和功能
    第三节 衡山山水图式的生成机制
        一、自然性的生成机制
        二、主观性的生成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明清时期南岳衡山七十二峰题材山水画图录
致谢

(2)《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前后《赤壁赋》的研究
        (二)关于文学传播的研究
        (三)关于视觉艺术中文学传播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苏轼与《赤壁赋》
    第一节 关于苏轼
        一、苏轼生平
        二、多面的苏轼
        三、苏轼的传播意识
    第二节 关于《赤壁赋》
        一、《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赤壁赋》的精神内核
        三、《赤壁赋》的版本流传
第二章 《赤壁赋》在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转译
    第一节 苏轼自书《赤壁赋》
    第二节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一、关于乔仲常
        二、《后赤壁赋图》的创作背景
        三、《后赤壁赋图》对文本的转译
        四、《后赤壁赋图》对苏轼审美思想的传播
第三章 《赤壁赋》在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借用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下马和之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帝王书法与《赤壁赋》
        一、宋高宗草书《后赤壁赋》
        二、宋孝宗草书《后赤壁赋》
        三、《赤壁赋》传播与政治借用
第四章 《赤壁赋》在金源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认同
    第一节 金源画家笔下的《赤壁图》
        一、武元直与《赤壁图》
        二、《赤壁赋》的北传
    第二节 《赤壁图》中的题画文学研究
        一、赵秉文的题画词
        二、元好问的题画诗
    第三节 《赤壁图》与文化认同
第五章 《赤壁赋》在元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使命
    第一节 赵孟頫笔下的《赤壁赋》
        一、赵孟頫与苏轼画像
        二、赵孟頫与《赤壁赋》
    第二节 践行与传承苏轼文艺观
        一、苏轼与文人画
        二、赵孟頫对苏轼文艺观的践行
        三、赵孟頫对苏轼竹意象审美的传承
    第三节 《赤壁赋》传播的文化寓意
        一、传统文化复兴
        二、树立文化典范
第六章 《赤壁赋》在明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勃兴
    第一节 文徵明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徵明其人
        二、文徵明遭遇《赤壁赋》
        三、文徵明绘画中的《赤壁赋》传播
        四、文徵明对《赤壁赋》人文精神的传播
        五、文徵明书法与《赤壁赋》的传播
    第二节 “文氏”后学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氏”弟子对《赤壁赋》的传播
        二、“文氏”亲友对《赤壁赋》的传播
    第三节 董其昌与《赤壁赋》传播
        一、董其昌其人
        二、董其昌书法与《赤壁赋》传播
    第四节 戏曲与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一、戏曲对《赤壁赋》的传播
        二、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第七章 《赤壁赋》在清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新貌
    第一节 清代书画与《赤壁赋》传播
        一、黄慎笔下的《赤壁赋》
        二、任颐笔下的《赤壁赋》
    第二节 书画衍生品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玩品中的《赤壁赋》
        二、装饰品中的《赤壁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副文本视角下的《楚辞》注本序跋
    1.1 副文本理论的框架建构
        1.1.1 副文本概念的提出
        1.1.2 副文本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1.3 副文本理论在我国的接受和传播情况
    1.2 副文本理论下的楚辞序跋研究
        1.2.1 序跋在副文本中的文体学价值
        1.2.2 楚辞注本与序跋
    1.3 明代《楚辞》注本序跋概况
        1.3.1 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的研究对象
        1.3.2 明代楚辞序跋的特点
第二章 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的文献史料价值
    2.1 关于注本作者的史料价值
        2.1.1 作者生平经历的记载
        2.1.2 着述动机
        2.1.3 文学交往
    2.2 关于注本之文献价值
        2.2.1 成书过程
        2.2.2 文本体例
        2.2.3 刊刻流传
第三章 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的阐释学价值
    3.1 序跋的阐释学价值探因
        3.1.1 作为文本阐释“门槛”的副文本
        3.1.2 序跋作为副文本的互文性
        3.1.3 读者的接受心理
    3.2 序跋对明代《楚辞》注本的阐释
        3.2.1 对《楚辞》注本的解题
        3.2.2 对作者着述主旨的阐发
        3.2.3 对《楚辞》注本优劣的鉴定
第四章 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的文学批评价值
    4.1 明代社会思潮与楚辞注本序跋
        4.1.1 程朱理学影响下的楚辞注本序跋
        4.1.2 复古思潮下的楚辞注本序跋
        4.1.3 心学弥漫下的楚辞注本序跋
        4.1.4 东林思想下的楚辞注本序跋
    4.2 序跋与《楚辞》注本的批评
        4.2.1 对明代之前《楚辞》注本的批评
        4.2.2 对明代《楚辞》注本的批评
    4.3 序跋中明代文人对屈原的批评
        4.3.1 对屈原文学地位的评价
        4.3.2 对屈原忠君爱国思想的评述
        4.3.3 对屈原创作动机的论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董其昌的“明暗”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 论文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关于"明暗"说的研究现状以及得失
    (三)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方法
一、董其昌对"明暗"说的阐述
    (一) 关于"明暗"说这条题跋的大致时间问题
    (二) 董其昌对"欲暗不欲明"的抉择
二、董其昌"去明求暗"的实质
    (一) 重塑文人画的正统地位
    (二) 崇尚绘画中的士气
三、董其昌在笔墨上对"暗"的探求
    (一) 董其昌对以"暗"特征的笔墨美的探究
    (二) 董其昌在作品上对"暗"境界的追求
四、董其昌"明暗"说的历史价值
    (一) 其"明暗"说的积极意义
    (二) 其"明暗"说的消极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唐宋词与楚辞(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唐宋词与《九歌》
    第一节 刘禹锡仿效《九歌》作《竹枝词》在词史上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温庭筠词中的《九歌》因子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九歌》余绪”
第二章 唐宋词与宋玉
    第一节 柳永对宋玉的接受
    第二节 晏几道对宋玉《高唐》、《神女》的继承及其对“云雨”意象的雅化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三个宋玉及其与市民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唐宋词与屈原
    第一节 “幽洁如屈宋”——贺铸对屈原芳草美人的接受及其对词诗化的意义
    第二节 从“幽洁”到“悲壮”——南渡词人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接受
    第三节 对张舜民与张孝祥贬谪诗词的重新解读
    第四节 骚雅——屈原比兴寄托手法在词中的完美体现
第四章 辛弃疾与屈原
    第一节 辛弃疾对《离骚》、《九章》“哀志”的继承
    第二节 辛弃疾对《远游》、《天问》“瓌诡”的继承
第五章 唐宋词与楚文化
    第一节 唐宋词中的端午词
    第二节 唐宋词对二湘故事的艳情化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潇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文详细摘要

四、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岳衡山题材山水画研究[D]. 江楠.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D]. 郭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3]明代楚辞注本序跋研究[D]. 段亚广. 西北大学, 2017(02)
  • [4]董其昌的“明暗”说研究[D]. 王志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0)
  • [5]唐宋词与楚辞[D]. 李青. 苏州大学, 2006(12)
  • [6]景与情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J]. 杨金砖.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1)

标签:;  ;  ;  ;  ;  

风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读《潇湘如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