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再现历史风貌

八达岭长城再现历史风貌

一、八达岭长城重现历史风貌(论文文献综述)

单超[1](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夏哲超[2](2020)在《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城具有伟岸沧桑的建筑形象、绵延万里的空间尺度与戈壁荒漠、崇山峻岭、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独具美学特征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战国秦“长城梁”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解决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在保护、环境、展示和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同时由于中遗址展示系统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突出的重要性,所以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着力进行遗址展示系统的构建。通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总结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保护利用经验,首先,对遗址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划定遗址公园规划范围,确定规划层次,并分层次提出策略,包括对遗址公园范围、公园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和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范围三个基本层次的分层施策;其次,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最后,依托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进行实践。

王霄云[3](2020)在《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景观构筑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随着洋务运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入侵,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京张铁路就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条近代化铁路,它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拥有110年历史的京张铁路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至此京张铁路作为近代工业化遗存得到国家重视和保护。今天,京张铁路虽然已经退出了核心铁路交通网络,不再承担交通枢纽干线的作用,但是它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却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一方面,京张铁路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代表遗存,其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如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又如何发挥其公共景观的价值,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公众的美学修养?因此,当下存量社会的城市更新推进中,充分发挥工业历史文化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空间景观特色,重点关注现代更新利用的方法研究。所以,如何使铁路遗址的保护与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功能不断变迁的现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对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遗址公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了解与分析当下铁路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发展成果,明确将铁路工业遗址改造成遗址公园这一可行性发展模式的实践意义,为本论文的写作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对京张铁路全线的实地调研,对失去运输作用的铁路遗址在城市发展中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结合铁路工业遗产的线性特征和交通属性,针对性选择和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学习案例的经验,分析铁路遗址公园景观空间构筑的策略方法。最后选择京张铁路在张家口市城区内的铁路段,进行铁路遗址公园景观构筑策略研究。深入铁路遗址进行现场调查研究,针对性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从遗址保护与发展城市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结合论文的研究基础和京张铁路张家口段实践调研,对经典案例设计经验进行优化与借鉴。从整体规划到节点设计,从空间结构到边界处理,从宏观到微观,融入动态设计、互动体验概念,遗址挖掘的多维度思维方式,以期对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景观构筑策略提供设计思路。

任君宇[4](2020)在《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大境门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区北端,始建于1644年,距今已有376年的历史,是中国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是当年张库大道的起点,是连接内地与塞外的交通要道,是草原古丝绸路上的重要结点、货物集散地之一。该地到清代已是十分繁华的商业重镇,蒙、汉、回等不同民族在此定居和经商,素有陆路商埠、皮都之称。大境门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显得庄重朴实,饱经风霜。尽管历经风雨,依然魅力无穷,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光芒四射。如今,大境门在张家口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向标之一。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为人们所熟悉。2013年2月,河北省政府批复大境门街区成为历史文化街区,转眼该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走过了七年时间,这几年正赶上全国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国家也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人们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综合体的旅游方式将成为趋势。新的形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和思考的新课题。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发展并重的问题,如旅游开发造成的古建筑破坏、旅游产品趋同化与商业化严重、街区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大境门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为考察点,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分析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思考。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对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梳理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资源,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和文化资源,以及对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可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估。第三部分以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市场情况,包括对大境门旅游质量的定性定量评价、管理单位访谈情况分析、旅游从业者访谈情况分析、商户经营情况分析、原住居民认知分析、客源市场分析、旅游开发满意度的统计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采取SWOT分析方式。第四部分根据前面的调研与测评,提出今后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包括旅游开发思路与目标、开发定位、发展策略、开发框架、开发层次、开发重点和开发对策。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指出因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应从政策、资源、管理、受益者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李昊[5](2020)在《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太行八陉是古代将晋、冀、豫三省相连,横跨整个太行山区的八条通道,也是三省的重点布防区域。其中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第五条陉道,是在太行山脉自然断裂带基础之上形成的井陉古驿道是连接山陕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有“晋冀通衢”之称。而伴随井陉古驿道演进过程出现的驿传制度、晋商活动、大移民活动等对沿线聚落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基于不同时期不同的因素以及同因素间不同驱动力度的差异性影响作用下,聚落的演进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并最终导致了聚落形态以及职能上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井陉古道沿线聚落发展演进机制的研究对于中国传统聚落尤其是太行古道沿线聚落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井陉古道为研究线索进行切入,通过区域性的走访调研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的阅读工作,最终以聚落与古道的关系为依据,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道沿线聚落:与古道融合共生的核桃园村、与古道并置发展的小龙窝村以及完全与古道游离的聚落梁家村,并以此三个村落为例进行分析,探究井陉古道沿线聚落内在演进机制。在具体的研究中,对井陉古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工作,基于实地调研内容及历史文献挖掘,首先对井陉古道历史发展沿革进行详细的叙述;其次,以时间为主轴,分别纵向对三个聚落选址、演进进行解析,并对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对三个聚落分别纵向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影响要素和时间轴横向对村落之间的演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主要发展演进机制;随后,根据前文对三个聚落演进纵向、横向对比研究,对古道沿线聚落进行类型化分析。最后结合其价值评定,针对古道沿线不同类型的村落分别提出保护更新策略。

刘淑天[6](2020)在《山东微山县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阳古镇经历了从农耕社会到运河漕运商业社会漫长的自然演进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与生活形态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在代代南阳人的传承和潜移默化中维系、保护并充实着其独特的运河沿岸水乡空间及湖岛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阳古镇和运河沿线其它古镇一样,正经历着城镇建设和更新。南阳古镇自2006年以来,历时多年,正由漕运衰落的湖中小镇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方向发展,先后清理了运河河道,使之疏浚贯通,修建古镇基础服务设施,建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制,完成运河驳岸、码头、桥梁和主要水闸的修复和重建工程,使得古镇目前具有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逐步向“古有其味、名副其实的运河古镇”的方向发展。山东省微山县南阳古镇自然环境独特,四面环水同时古运河穿岛而过,是体现我国特色岛屿型城镇环境观的典范,应整体、系统的予以保护[1,2]。但是,如何利用保护下来的历史环境,进一步使运河古镇的文化底蕴保持持久、鲜活的生命力,适度的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尽量保存千年古镇的历史原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守住这片大运河上唯一留下来的水上古镇,避免旅游开发导致失去最初的文化特色,这就需要充分研究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该地区的运河文化和商贸集镇文化、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制定特色游览线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等,从而实现保护的前提下可持续旅游开发,形成具有个性鲜明、风景亮丽、历史文化情趣丰富的景区,这对于南阳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来说,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也恰逢其时,是南阳古镇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战略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旅游功能分区,完善保护性旅游开发体系等,这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邱铁鑫[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关达宇[8](2019)在《京西北地区明长城沿线防御聚落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继汉唐后又一强盛王朝,其疆土幅员辽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尤其在北方地区,以长城为主体,两侧城堡多级联防的防御模式,构成了华夏农耕文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坚实防线,为中原地区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其中最初以屯兵防御为主要功能的城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军事需求逐渐降低并消失,大多已演变成了居民集中居住的聚落,但各聚落所遗留下来的城堡格局、民居形态都作为物质载体记录着一段历史,对于相关文化及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导师赵之枫教授长期从事北京地区传统村落研究及保护工作,本文基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谱系构建的北京传统村落群落保护研究”(项目编号:819200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视野下北京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与保护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YTA0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差异的县域村镇体系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51578009),以京西北地区明长城沿线防御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并挑选了其中保存较好、具有研究意义的十座城堡,在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查阅相关史料档案记载,对各聚落形态格局、发展过程、保存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测绘软件对聚落格局进行空间复原,对比归纳其中特点并总结类型,对不同类型聚落在发展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分析并制定针对城堡遗址、历史建筑、历史资源、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保护利用原则及措施方法,最后应用于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的保护利用规划中,为村庄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论文通过对京西北地区明长城沿线防御聚落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一步补充了相关聚落历史发展及现存情况内容,同时也为未来北京地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研究铺垫。

王珊[9](2019)在《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京西、北地区的抗战遗存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在北京的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军民苦难和日军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目前京西、北地区大量的抗战遗存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前应加快抗战遗存的调查梳理,采取积极必要的保护措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以发挥其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结合国内外研究梳理抗战遗存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2章是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形成与历史溯源。首先介绍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其次阐述京西、北地区的抗战历程,总结相关抗战遗存的形成,分析其分布格局;第3章是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类型特征与现状研究。在对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数量与分布有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介绍不同类型抗战遗存的构成、特征并提炼其价值,最后对抗战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归纳;第4章是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保护研究。首先总结了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与分级分类保护办法,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抗战遗存提出具体保护措施。第5章是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利用研究。首先总结了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利用优势以及在展示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展示利用原则、策略和办法,并针对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展示利用进行了实践探索。

赵子鉴[10](2019)在《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研究 ——以麻姑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话题,历史悠久和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风景名胜区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在景区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另一方面不当的开发利用也为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盲目跟风建设使得景点打造雷同、对文化资源缺乏深层的挖掘导致历史文化景点展示层次较低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历史文化不断缺失自身的内涵与特性,不利于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发展。鉴于此,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在景点场所进行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展示为目的,采取了文献归纳法、实地调研法以及归纳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以下内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既有文保单位,又有宗教、民俗等载体,在历史文化资源展示过程中要遵循历史文化资源的原真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原则。结合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的要求和展示案例,对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出展示要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历史文化资源展示途径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深度挖掘,筛选、比较、确定展示开发主题,在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中选择最具价值、知名度、影响力的核心资源作为展示目标。第二部分,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布局和游览组织,根据开发主题确定合适的观赏和体验路线,根据不同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建设场所。第三部分,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打造旅游活动场所,不仅要对资源本底、历史风貌进行展示,还要根据游览环境提供旅游活动场所等,结合园林美学、环境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对场所空间营造进行深入研究,建构起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场所空间。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不是简单的保护、新建和重建,而是通过一定的步骤:策划、布局、场所再现,使历史文化资源在场所空间中得到凸显和提升。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特征的景点空间打造,让人们在精神需求匮乏的同时,得到满足,同时景点空间的打造也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最后以麻姑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为例,通过实际项目对上述理论进行验证,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研究提供参考。

二、八达岭长城重现历史风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达岭长城重现历史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文化建设中落实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要求的迫切需要
        1.1.2.“一带一路”、“全域旅游”等战略推动下的发展机遇
        1.1.3.城市扩张下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理论和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国内外遗址公园相关研究综述
        1.3.2.国内外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概况及展示系统
    2.1.战国秦“长城梁”段概述
        2.1.1.遗产构成
        2.1.2.文物保存状况
        2.1.3.文物保护工作
        2.1.4.文物管理情况
        2.1.5.现状问题总结
    2.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特点
        2.2.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的构成要素
        2.2.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的空间特征
    2.3.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
        2.3.1.展示
        2.3.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
        2.3.3.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的方式
    2.4.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规划
        2.4.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规划范畴
        2.4.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产展示的规划内容
3.国内外案例研究
    3.1.遗产廊道型:英国哈德良长城世界遗产地管理规划
        3.1.1.项目概述
        3.1.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1.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遗产价值特征的展示系统构建
    3.2.遗址走廊型: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3.2.1.项目概述
        3.2.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2.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地理空间特征的展示系统构建
    3.3.局部段落型:汉长城玉门关段遗址保护规划
        3.3.1.项目概述
        3.3.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3.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段落特色的展示系统构建
    3.4.专题景区型:北京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
        3.4.1.项目概述
        3.4.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4.3.案例借鉴意义——长城遗址展示系统中交通游线的组织
    3.5.主题公园型:黑龙江齐齐哈尔金长城遗址公园
        3.5.1.项目概述
        3.5.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5.3.案例借鉴意义——长城遗址展示系统中景观空间的塑造
    3.6.案例总结
        3.6.1.长城遗址展示系统的规划层次
        3.6.2.长城遗址展示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
        3.6.3.长城遗址和公园空间结构关系
4.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策略
    4.1.规划范围
        4.1.1.范围划定原则
        4.1.2.范围划定
    4.2.规划层次
        4.2.1.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4.2.2.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设计
        4.2.3.外围保护地带控制引导
    4.3.规划原则
        4.3.1.保护为主
        4.3.2.抢救第一
        4.3.3.合理利用
        4.3.4.加强管理
    4.4.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策略
        4.4.1.整体保护
        4.4.2.集中展示
        4.4.3.还其真实
        4.4.4.全民共享
        4.4.5.城景共荣
    4.5.遗址公园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策略
        4.5.1.最低扰动保护生态
        4.5.2.系统分类系统展示
        4.5.3.疏密有致融入城市
    4.6.遗址公园外围风貌引导策略
        4.6.1.划定景观协调区——引导性规划
        4.6.2.划定风貌控制区——建议性规划
5.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构建
    5.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内容
        5.1.1.展示内容的界定原则
        5.1.2.展示内容
    5.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结构
        5.2.1.展示结构的构建思路
        5.2.2.展示结构
    5.3.战国秦“长城梁”段展示系统
        5.3.1.呈现遗址现场——系统展示长城本体、相关设施及防御系统
        5.3.2.控制景观视线及高度——系统展示长城沿线风貌及山川形势
        5.3.3.营造叙事性空间——系统展示战国秦长城边疆历史变迁
        5.3.4.设置专题博物馆——系统展示长城可移动文物及相关文化
        5.3.5.构建系统展示路线——串联长城展示系统
6.项目实践
    6.1.相关规划
    6.2.规划定位
    6.3.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6.3.1.现状认知
        6.3.2.总体布局:一线贯穿七区联动
        6.3.3.一线贯穿:长城风景线
        6.3.4.七区联动:功能分区
        6.3.5.专项规划
    6.4.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设计
        6.4.1.核心展示区设计范围
        6.4.2.核心展示区现状解读
        6.4.3.核心段落空间结构
        6.4.4.一片文化中心
        6.4.5.两条游览线
        6.4.6.四个展示系统
    6.5.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外围风貌引导
        6.5.1.分区控制
        6.5.2.景观协调区——引导性规划
        6.5.3.风貌控制区——建议性规划
7.结论和展望
    7.1.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2.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3)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景观构筑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相关概念梳理
        1.4.2 既往研究成果
        1.4.3 京张铁路遗址的历史价值研究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线性遗址公园案例分析
    2.1 厦门市铁路文化公园
        2.1.1 公园概况
        2.1.2 设计策略分析
        2.1.3 总结与启示
    2.2 京门铁路遗址公园
        2.2.1 区位环境
        2.2.2 设计方法
        2.2.3 总结与启示
    2.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2.3.1 公园概况
        2.3.2 设计策略分析
        2.3.3 总结与启示
    2.4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2.4.1 公园区位概况
        2.4.2 设计方法分析
        2.4.3 总结与启示
    2.5 京张铁路线性遗址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2.5.1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五道口启动区
        2.5.2 青龙桥遗址博物馆
        2.5.3 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
    2.6 借鉴与启示
第3章 京张铁路的历史发展背景
    3.1 京张铁路的建设
        3.1.1 历史背景
        3.1.2 车站的变迁历史
    3.2 京张铁路的机遇与挑战
        3.2.1 丰沙线铁路
        3.2.2 北京市郊铁路S2线
        3.2.3 京张高速铁路
    3.3 张家口段京张铁路发展历史
        3.3.1 城市的发展
        3.3.2 铁路线路的变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张铁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京张铁路遗址概况
        4.1.1 区域概况
        4.1.2 京张铁路遗址资源现状调查
        4.1.3 张家口段遗址资源调查与分析
        4.1.4 京张铁路整体规划策略与定位分析
    4.2 京张铁路与城市结构的关系
        4.2.1 .京张铁路与张家口城市绿地系统
        4.2.2 京张铁路与张家口城市文化形象
        4.2.3 京张铁路与张家口城市功能区块
    4.3 京张铁路线性空间与城市空间界面的关系
        4.3.1 高护坡路段
        4.3.2 低护坡路段
    4.4 重要空间节点
        4.4.1 交汇路口
        4.4.2 车站站点
    4.5 遗址空间细节
        4.5.1 平交道口空间组成
        4.5.2 铁路与建筑的过渡空间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景观构筑策略
    5.1 既往案例经验总结
        5.1.1 线性空间与城市结构关系的策略借鉴
        5.1.2 与城市界面关系的策略借鉴
        5.1.3 重要节点的选择与设计
        5.1.4 细节空间的营造策略
    5.2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张家口段)景观构筑策略
        5.2.1 设计原则
        5.2.2 总体规划设计
        5.2.3 重要节点空间营造
    5.3 线性空间景观规划
        5.3.1 空间结构的整体性
        5.3.2 场所精神的塑造
        5.3.3 线性空间的边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4)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六、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及分类
        (三)相关理论
第二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况
    一、大境门自然地理概况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布局与建筑特色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格局特色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特色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旅游开发价值
    小结
第三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的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的旅游资源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资源评价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市场和开发情况
        (一)管理单位访谈中的整体情况
        (二)旅游从业者访谈中的旅游市场情况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户经营情况
        (四)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居民认知情况
        (五)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源市场情况
        (六)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满意度分析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小结
第四章 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思路与目标
        (一)旅游开发思路
        (二)旅游开发目标
    二、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定位和发展策略
        (一)旅游开发定位
        (二)旅游发展策略
    三、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框架、层次与重点
        (一)旅游开发框架
        (二)旅游开发层次划分
        (三)旅游开发重点
    四、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一)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业态分布
        (二)加强景区内外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五)原住居民参与对策
        (六)旅游资源保护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与景区管理单位访谈记录
附录二:旅游从业者访谈记录
附录三: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商户)
附录四: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原住居民)
附录五: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游客)
附录六:游客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5)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题目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题目来源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井陉古道相关研究
        1.4.2.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1.4.3. 风水理论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井陉古道历史演进
    2.1. 太行八陉及井陉古道的历史沿革
        2.1.1. 太行八陉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职能
        2.1.2. 太行八陉的历史意义
        2.1.3. 井陉县及井陉古道历史沿革概述
        2.1.4. 井陉古道线路划分及范围界定
    2.2. 驿传制度历史沿革
        2.2.1. 西周至唐——发展时期
        2.2.2. 宋元时期——成型时期
        2.2.3. 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2.3. 晋商的兴起与衰落
        2.3.1. 兴起时期
        2.3.2. 繁荣时期
        2.3.3. 没落时期
    2.4. 元末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
        2.4.1. 历史环境
        2.4.2. 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及其影响
    2.5. 井陉古道历史演进
        2.5.1. 春秋至秦
        2.5.2. 汉至隋
        2.5.3. 唐至宋熙宁
        2.5.4. 宋熙宁至明
        2.5.5. 明至清末
        2.5.6. 民国至今
    2.6. 研究对象发展时期划分
    2.7. 小结
第3章 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空间形态特征
    3.1. 传统聚落发展演进影响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1.3. 文化因素
    3.2. 核桃园村
        3.2.1. 核桃园村择基选址分析
        3.2.2. 核桃园村演进机制分析
        3.2.3. 核桃园村物质空间演进
        3.2.4. 核桃园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3.3. 小龙窝村
        3.3.1. 小龙窝村择基选址研究
        3.3.2. 小龙窝村演进机制分析
        3.3.3. 小龙窝村物质空间演进
        3.3.4. 小龙窝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3.4. 梁家村
        3.4.1. 梁家村择基选址研究
        3.4.2. 梁家村演进机制分析
        3.4.3. 梁家村村物质空间演进
        3.4.4. 梁家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传统聚落演进主导因素差异性分析
    4.1. 井陉沿线聚落制约要素异同性分析
        4.1.1. 自然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1.3. 文化因素
    4.2. 井陉沿线聚落演进主导因素差异性分析
        4.2.1. 时间区间划分
        4.2.2. 汉至元
        4.2.3. 明至清
        4.2.4. 民国——上世纪70年代
        4.2.5. 上世纪70年代至今
    4.3. 小结
第5章 井陉沿线聚落的演进机制类型及发展策略
    5.1. 井陉古道沿线聚落类型化分析
        5.1.1. 融合型
        5.1.2. 并置型
        5.1.3. 游离型
    5.2. 井陉古道沿线聚落传承价值评定
        5.2.1. 融合型
        5.2.2. 并置型
        5.2.3. 游离型
    5.3. 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
        5.3.1. 融合型
        5.3.2. 并置型
        5.3.3. 游离型
    5.4. 研究展望
        5.4.1. 研究主要结论
        5.4.2. 研究亟待深化空间
    5.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山东微山县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南阳古镇相关研究新的关注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古城镇
        2.1.2 古城镇旅游
        2.1.3 保护性旅游开发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社区参与理论
第3章 南阳古镇旅游开发现状
    3.1 南阳古镇旅游资源概况
    3.2 南阳古镇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3.2.1 运河文化价值
        3.2.2 艺术观赏价值
        3.2.3 科学考察价值
    3.3 南阳古镇旅游开发现状
        3.3.1 开发建设现状
        3.3.2 运营管理现状
        3.3.3 旅游产品现状
第4章 南阳古镇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分析
    4.1 游客满意度问卷调研
        4.1.1 游客基本情况分析
        4.1.2 游客满意度分析
    4.2 南阳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2.1 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2.2 面对的挑战
第5章 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5.1 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5.1.1 经济效益分析
        5.1.2 社会效益分析
        5.1.3 文化效益分析
    5.2 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5.2.1 价值优势分析
        5.2.2 旅游开发机遇分析
第6章 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6.1 南阳古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策略
        6.1.1 保护古镇历史遗存
        6.1.2 保护和改善古镇水环境
    6.2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6.2.1 设计旅游主题形象
        6.2.2 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6.2.3 合理规划功能分区
        6.2.4 制定与优化旅游路线
        6.2.5 建设古运河沿岸街景
    6.3 保护性旅游开发综合保障策略
        6.3.1 合理引导社区居民参与
        6.3.2 制定专项规章制度
        6.3.3 加强防灾保障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南阳古镇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南阳古镇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一览表
附录三 南阳古镇历史建筑(部分)一览表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8)京西北地区明长城沿线防御聚落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地区明长城建设背景
    2.1 北京地区自然环境概述
        2.1.1 整体呈“北京弯”格局
        2.1.2 京西北地区地势特征
    2.2 明代北方地区军事防御体系
        2.2.1 都司卫所制度
        2.2.2 九边重镇防御体系
        2.2.3 明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2.2.4 北京地区长城建设过程
        2.2.5 京西北防区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分布及空间形态
    3.1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分布情况
    3.2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案例
        3.2.1 镇城——居庸关城
        3.2.2 路城——永宁城
        3.2.3 路城——横岭城
        3.2.4 路城——镇边城
        3.2.5 卫所城——长峪城
        3.2.6 卫所城——沿河城
        3.2.7 卫所城——白羊城
        3.2.8 堡城——岔道城
        3.2.9 堡城——南口城
        3.2.10 堡城——榆林堡
        3.2.11 堡城——东门营堡
        3.2.12 堡城——上关城
    3.3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各组成要素特征
        3.3.1 自然环境特征
        3.3.2 城堡特征
        3.3.3 历史建筑特征
        3.3.4 历史资源特征
        3.3.5 民俗文化特征
    3.4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3.4.1 各聚落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4.2 形态特征变化趋势
        3.4.3 聚落类型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现状问题及保护利用措施
    4.1 京西北地区防御聚落使用现状
        4.1.1 村庄现有保护工作
        4.1.2 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聚落现状
        4.1.3 以旅游开发为主要功能的聚落现状
        4.1.4 已荒废聚落现状
    4.2 各聚落现状主要问题
        4.2.1 村庄发展缺少整体规划
        4.2.2 民居风貌缺少引导控制
        4.2.3 城堡损毁严重
    4.3 防御型聚落保护利用原则
        4.3.1 整体保护原则
        4.3.2 引导控制原则
        4.3.3 合理开发原则
    4.4 防御型聚落保护利用措施
        4.4.1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4.4.2 城堡的保护与利用
        4.4.3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4.4.4 历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4.4.5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昌平区长峪城村保护利用规划
    5.1 规划背景
        5.1.1 长峪城村概况
        5.1.2 山谷型聚落代表
    5.2 村庄现状及存在问题
        5.2.1 村庄现状
        5.2.2 现状问题分析
    5.3 村庄保护利用规划主要内容
        5.3.1 自然格局保护利用
        5.3.2 城堡保护利用
        5.3.3 历史建筑保护及风貌控制
        5.3.4 历史资源保护及风貌控制
        5.3.5 民俗文化的传承
    5.4 旧城北门广场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各防御聚落总平面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地调研
        1.4.3 归纳总结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形成与历史溯源
    2.1 京西、北地区抗战的时代背景
    2.2 京西、北地区抗战的地理背景
        2.2.1 战略地位重要
        2.2.2 天然防御优势
    2.3 京西、北地区的抗战历程及相关抗战遗存的形成
        2.3.1 京西、北地区的抗战历程
        2.3.2 正面战场及相关抗战遗存的形成
        2.3.3 八路军敌后抗战及相关抗战遗存的形成
    2.4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分布格局
        2.4.1 与抗战事件的关联性分布
        2.4.2 与地理环境的关联性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类型特征与现状研究
    3.1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数量与分类
    3.2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3.2.1 战场遗存
        3.2.2 碉堡建筑
        3.2.3 旧址建筑
        3.2.4 抗战纪念设施
        3.2.5 日军罪行遗存
        3.2.6 其他类
    3.3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的价值
        3.3.1 历史价值
        3.3.2 艺术价值
        3.3.3 军事科学价值
        3.3.4 社会价值
    3.4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3.4.1 战场遗存及军事设施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3.4.2 旧址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3.4.3 抗战纪念设施与日军罪行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3.4.4 保护与利用现状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保护研究
    4.1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1 战场遗存保护对象不清晰
        4.1.2 抗战遗存本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
        4.1.3 历史环境削弱,抗战历史信息缺失
    4.2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4.2.1 保护原则
        4.2.2 分级分类保护方法
    4.3 京西、北地区战场遗存及军事设施的保护
        4.3.1 识别战场遗存的保护对象
        4.3.2 战场遗存的保护
        4.3.3 战场历史环境的保护
    4.4 京西、北地区旧址建筑的保护
        4.4.1 本体的保护
        4.4.2 历史环境的保护
    4.5 京西、北地区抗战纪念设施与日军罪行遗存的保护
        4.5.1 抗战纪念设施的保护
        4.5.2 日军罪行遗存的保护
        4.5.3 其他类型抗战遗存的保护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利用研究
    5.1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展示利用优势及存在问题
        5.1.1 展示利用优势
        5.1.2 展示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2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展示利用原则、策略、方法
        5.2.1 展示利用原则
        5.2.2 展示利用策略
        5.2.3 展示利用方法
    5.3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展示利用结构设想
    5.4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主题线路的展示利用
        5.4.1 “重走地下交通线”主题线路的展示利用
        5.4.2 “敌后指挥部”主题线路的展示利用
        5.4.3 “南口战役”主题公园的展示利用
        5.4.4 “平北抗日烽火”主题线路的展示利用
    5.5 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的展示利用方法
        5.5.1 战场遗存及军事设施的展示利用方法
        5.5.2 旧址建筑的展示利用方法
        5.5.3 加强抗战纪念设施与日军罪行遗存的纪念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研究 ——以麻姑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范畴
        1.3.1 空间范畴
        1.3.2 时间范畴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有关研究概述
        1.5.1 国内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1.5.2 国内风景名胜区中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
        1.5.3 国内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的策略
        1.5.4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1.5.5 国外国家公园中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相关政策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政策
        2.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1.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园林美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小结
3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分类与展示目标
    3.1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分类
    3.2 历史文化资源特点
        3.2.1 原真性
        3.2.2 独特性
        3.2.3 民族性
        3.2.4 不可再生性
        3.2.5 可塑性
        3.2.6 传承性
        3.2.7 小结
    3.3 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3.3.1 历史价值
        3.3.2 艺术价值
        3.3.3 科学价值
    3.4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的目标
    3.5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的意义
        3.5.1 是正确认识历史、弘扬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3.5.2 是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3.5.3 是提高民众人文素养、丰富文化生活和现代建设的需要
    3.6 小结
4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原则与方法
    4.1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原则
        4.1.1 保护性原则:多样保护—尊重历史风貌
        4.1.2 完整性原则:把握全局——凸显人文关怀
        4.1.3 不改变原状原则:满足多样——落实具体特征
        4.1.4 真实性原则:尊重历史——传承中华精神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永续利用——凸显生态文明
    4.2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方法
        4.2.1 物质文化资源展示方法
        4.2.2 周边环境展示方法
        4.2.3 非物质文化因素展示方法
    4.3 小结
5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途径
    5.1 开发主题的确立
        5.1.1 历史文化资源的筛选
        5.1.2 周边对比、旅游竞合模式分析
        5.1.3 旅游市场的需要和游客心里诉求
    5.2 游览路线的组织
        5.2.1 游览组织的特性
        5.2.2 游览组织的选择
        5.2.3 展示场所的确定
    5.3 场所空间营造
        5.3.1 地形分析与布局
        5.3.2 功能分析
        5.3.3 路径引导
        5.3.4 观景体验
    5.4 小结
6 麻姑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实践
    6.1 背景简介与现状分析
        6.1.1 区域概况及交通环境
        6.1.2 麻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和性质
        6.1.3 人文环境
        6.1.4 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6.1.5 历史文化发展现状
    6.2 开发主题的确立
        6.2.1 历史文化资源的筛选
        6.2.2 旅游竞合模式分析
        6.2.3 旅游市场和人的需求
        6.2.4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主题
    6.3 项目策划与游览组织
        6.3.1 项目策划目标
        6.3.2 项目策划
        6.3.3 游览组织的确立
    6.4 展示场所空间设计
        6.4.1 “麻姑仙像”场所空间营造
        6.4.2 “读书林”场所空间营造
        6.4.3 “余家源”场所空间营造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八达岭长城重现历史风貌(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2]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D]. 夏哲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景观构筑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段为例[D]. 王霄云.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4]大境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D]. 任君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井陉古道沿线聚落演进机制类型研究 ——以核桃园村、小龙窝村、梁家村为例[D]. 李昊.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6]山东微山县南阳古镇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 刘淑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京西北地区明长城沿线防御聚落保护利用研究[D]. 关达宇. 北京工业大学, 2019
  • [9]京西、北地区抗战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D]. 王珊.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10]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研究 ——以麻姑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赵子鉴.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八达岭长城再现历史风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