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推进的调查与思考

双语教学推进的调查与思考

一、双语教学推进中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萨仁娜,王书琪[1](2021)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回溯与展望》文中提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前教育和民族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注与扶持下,实现了大跨步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科研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依据。为厘清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进程和方向,提出符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践的基础理论及对策建议,在统计并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均衡发展问题、课程开发与实施问题、双语教育实施、师资问题及现状与对策进行综述,并就当下研究趋势和方向提出几点思考。

江琴[2](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陈栋[3](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贺新宇[4](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罗文娜[5](2016)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述评(2005-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国家对学前双语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学前双语幼儿园在数量上与日俱增,入园儿童大幅度增加,但相关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则非常少,因而本文通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十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力求弥补当前研究中的空白。整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思路方法、相关研究理念以及研究重难点、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根据研究成果数量、研究期刊分布、研究者情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五个维度对搜集出的符合要求的161篇文章定量归类,并对十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第三部分,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出当前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主要发现当前研究中关于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还需持续关注下去,且文章质量不高,研究内容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第四部分,灵活运用后现代教育理论对归纳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日后研究者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但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有限,受实际条件制约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只是基于161篇文本的研究,这需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为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贡献一己之力。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李文涛[7](2012)在《维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疏勒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双语教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民族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民汉双语教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发展到90年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实践证明“维汉”双语教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新疆地区的教育体制,无论是对发展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还是进一步推动新疆整个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我国的双语教学还不够成熟,无论是在双语政策的建设、双语教学模式的适切性、双语课程和教材的成熟度方面,还是在双语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学评价体制的有效性方面,“维汉”双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梳理总结,编制了“维汉”双语教学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新疆喀什疏勒县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是针对双语政策、模式、课程、教材、教师和评价六个方面对维汉双语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种模式的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国家和自治区的双语教学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第二、双语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双语课程的开设存在问题,教材教辅资料不能够充分的满足当前双语教学的需求。第四、教师学历水平、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偏低,培训体制不能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第五、双语教学评价方式落后,教学效果较差。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新疆维汉双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第一、进一步制定符合不同地区特殊性的双语教学政策。第二、根据不同条件发展多种双语教学模式。第三、进一步开发双语课程,加强汉语和维语教材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力度。第四、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汉语水平,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培训机制。第五、改变双语教学的评价方式。

王斯达[8](2011)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博弈” ——基于甘南某市三所学校的调查》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两类主要双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某市三所学校为调查样本,着眼于对一类模式、二类模式和普通类学校近年来在该地区所呈现的博弈之势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上对两类模式自身利弊的分析,实施状况中对模式选择相关因素和不同模式教学效果的整理概括,总结出两种教学模式出现博弈状态的原因。最后,在分析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及其制约因素和两种模式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调整对策和设想。论文在前言中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选题缘起,在对相关研究动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详细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情况。第一章介绍了甘南州双语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与发展近况等,明确提出了该地区近年来双语教学模式的模式态势。第二章以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为中心,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利弊。从浸入式双语教学的角度看,二类模式更有利于藏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从母语在第二语学习中的作用看,一类模式更能发挥母语的中介作用;从学生认知发展和学科成绩的角度看,当学生双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二类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早期则风险较大,而一类模式学生则曾在某对比研究中显示出更高的学业成绩。第三章以样本学校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展开研究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不同模式的授课语言和学生语言水平以及模式间博弈的聚焦方面。在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中,学生的双语态度、入学前汉语水平以及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母语感情等与模式选择密切相关。从学生的语言水平看,一类模式学生汉语文水平只能达到基本交流的程度,汉语文考试成绩长期无法提高;二类模式学生则汉语文成绩不如普通类学生,而藏语文成绩不如一类模式学生;普通类学生的藏语水平大多数只能基本交流,尽管非常希望提高母语水平,但在考试压力下不得不选择放弃。从模式的博弈方面看,课业压力、母语保存、升学考试等都因素都导致了二类模式在当地呈现弱势,但二类模式却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第四章总结了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语言选择的极端化是两类模式的根本症结,而升学考试制度加剧了模式选择的两极化,同时教材与师资状况又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因此,应当适当下放模式的决定权,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向更为中和的方向变更,改进升学考试制度以缓解模式选择的极端化,并且改善教材与师资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最后,文章结尾指出双语教学模式改进应标本兼治,一边提高教学质量,一边催化模式变革。

辛宏伟[9](2011)在《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文中认为目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对我国近二十年来有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的研究论文进行元分析后发现,该问题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研究文献逐年增加,研究所涉及的少数民族数量较为集中,研究的教育阶段以中小学为主体的状况;而具体分析后发现,研究的主题内容较为分散,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未来的研究,应侧重研究内容的深入化,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加强前瞻性的预测研究。

张兰[10](2009)在《《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总目录》文中指出

二、双语教学推进中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语教学推进中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回溯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分析
    (一)三类成果统计
    (二)文献发表年份
    (三)研究主题分布
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内容梳理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研究
    (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有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和路径研究。
        第二,有关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三,有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
    (三)民族地区学前课程开发与实施问题研究
    (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实施问题研究
    (五)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方面。
        第二,民族地区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方面。
        第三,民族地区学前转岗教师发展研究方面。
    (六)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一)从历史回顾中汲取经验
    (二)在已有研究中深化拓展
    (三)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四)构建自下而上的研究力量
    (五)选取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2)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四)已有研究述评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一)多元一体
        (二)辩证扬弃
        (三)美人之美
        (四)和而不同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一)认知(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四)价值观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5)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述评(2005-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对象及方法
    1.6 相关概念
    1.7 相关理论
    1.8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2 近十年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结果统计
    2.1 对研究成果数量的统计
    2.2 对研究期刊分布情况的统计
    2.3 对研究者情况的统计
    2.4 对研究内容的统计
    2.5 对研究方法的统计
3 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分析
    3.1 已有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3.2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4 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建议
    4.1 有关研究质量方面
    4.2 有关研究者能力方面
    4.3 有关研究内容方面
    4.4 有关研究方法方面
    4.5 有关研究基地建设方面
结语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参考文献
后记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7)维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疏勒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的必要性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四) 文献评述
    (五) 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 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疏勒县维汉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 双语教学政策建设情况分析
    (二) 双语教学模式分析
    (三) 双语教学课程、教材分析
    (四) 师生汉语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及培训现状和效果分析
    (五) 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六) 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疏勒县维汉双语教学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 疏勒县双语教学取得重大发展
    (二) 疏勒县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四、 加强疏勒县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政策建议
    (一) 因地制宜制定双语教学政策
    (二) 发展多种双语教学模式
    (三) 开发双语课程,加强汉语和维语教材建设
    (四) 完善双语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双语教师学历水平
    (五) 改变双语教学的评价方式
五、 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 结论
    (二)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学校概况问卷
附录二:教师问卷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问卷
附录五:教师问卷(维语翻译问卷)
附录六:学生问卷(维语翻译问卷)
后记

(8)少数民族聚居区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博弈” ——基于甘南某市三所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双语教育
        二、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学模式
        四、博弈
    第二节 研究缘起
        一、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双语教学模式使用状况
        二、两类双语教学模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利弊与博弈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及现状
        二、藏汉双语教育情况
        三、现有研究分析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调查区域及样本学校选取
        二、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育概况
    第一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一、行政区划
        二、地理环境
        三、人口与民族
    第二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育发展状况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近况
第二章 两类双语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博弈
    第一节 浸入式教学与第二语言掌握
        一、早期浸入式双语教学的涵义与特点
        二、两类双语教学模式与浸入式教学之比较
        三、两类双语模式对语言学习的作用
    第二节 母语与第二语言学习
        一、母语与思维的关系
        二、从语言教学法的角度看母语与第二语言学习
        三、两类双语教学模式中的母语地位
    第三节 双语教学模式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
        一、双语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
        二、两类教学模式与学科成绩
第三章 两类双语模式在实践中的博弈
    第一节 各类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
        一、生源地与模式选择
        二、双语态度与模式选择
        三、入学前汉语水平与模式选择
        四、其他因素与模式选择
    第二节 不同模式的教学语言和学生的语言水平
        一、一类模式的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水平
        二、二类模式的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水平
        三、普通学校的藏族学生对自己藏语水平的期待
    第三节 两类双语教学模式在当地的博弈
        一、从课业负担看各类模式
        二、从母语保存的角度看各类模式
        三、从升学考试的角度看各类模式
        四、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各类模式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两类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选择的极端化是两类模式的根本症结
        二、升学考试制度加剧了模式选择的两极化
        三、教材与师资状况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
    第二节 基于双语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决定权与选择权
        二、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
        三、改进升学考试制度以缓解模式选择的极端化
        四、改善教材与师资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第三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类模式小学生问卷
附录2: 一类模式中学生问卷
附录3: 普通类小学生问卷
附录4: 普通类中学生问卷
附录5: 二类模式学生问卷
附录6: 一类模式教师问卷
附录7: 普通类、二类模式教师问卷
附录8: 访谈记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 元分析方法简介
    (二) 本研究中元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总体研究状况
        1. 已有研究的年度发展态势分析
        2. 已有研究中的民族分布状况
        3. 已有研究中的教育阶段分布状况
    (二)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具体状况
        1. 研究主题内容的统计分析
        2. 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状况分析
四、讨论与建议
    (一) 在注重浅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应不断填补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二) 在研究数量增加的前提下, 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三) 在注重教育问题研究的同时, 应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四) 在注重现实针对性研究的过程中, 应加强前瞻性的预测研究

四、双语教学推进中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 萨仁娜,王书琪. 宜春学院学报, 2021(10)
  • [2]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5]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述评(2005-2015)[D]. 罗文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维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疏勒县为例[D]. 李文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8]少数民族聚居区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博弈” ——基于甘南某市三所学校的调查[D]. 王斯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9]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J]. 辛宏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0]《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总目录[J]. 张兰. 民族教育研究, 2009(06)

标签:;  ;  ;  ;  ;  

双语教学推进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