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

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

一、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其合理解决措施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戴琼瑶[1](2020)在《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宿敌,作为一种物质、机会和能力方面的缺失现象,人类贫困问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族群差异。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往往是贫困现象发生的重点区域,也是贫困治理的难点区域。因此,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018年,我国直过民族中的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这是直过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整族摆脱绝对贫困的民族。当然,贫困人口在统计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对于那些刚刚越过贫困标准线,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的脱贫人口,极有可能面临着重返贫困的风险。因而,如何让我国脱贫人口尤其是直过民族脱贫人口远离贫困,实现稳定脱贫,并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成为新时代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论文以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人文贫困理论和社会赋权理论,构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变量指标、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本文采用2014-2018年独龙族全样本数据,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用质性研究方法与微观计量分析交互检验,识别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模式与机制,寻求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路径优化与发展策略,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建构了一个从理论到事实然后到策略的整体性框架,从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探寻了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的解决方案。论文的研究从以下9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诠释直过民族、脱贫人口和稳定脱贫等核心概念,完善和构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理论体系,建构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第三章,梳理和总结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及其人口贫困治理历程,在对发展演进过程的考察中提炼我国直过民族在稳定脱贫中的民族特性表现;第四章,以独龙族为全样本分析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发展现状,并对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和卡方检验;第五章,建构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模型,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进行计算和分解;第六章,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第七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进一步研究,交互检验并探讨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模式与机制;第八章,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战略、路径与策略进行探索,提出内在能力和社会资本是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第九章,结束语,包括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尝试对脱贫人口中最具典型性、最具返贫可能性的直过民族脱贫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对直过民族稳定脱贫进行价值认知、意义建构和概念重构,从“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多学科视角研究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形成机理、激励机制和内在逻辑,促进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促进不同学科思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二是理论框架创新,构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完善和开发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标体系,提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从外在赋予的投入政策架构向内生增能兼顾社会赋权架构的演化路径;三是实践应用创新,建构了一个从理论到事实然后到策略的整体性实践框架;四是研究方法创新,通过微观计量分析、质性研究等提升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互补性。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未来研究中,一方面要考虑用问卷调查和追踪调查来补充和完善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微观数据;另一方面,在质性研究方面,要进一步注重与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技巧,对研究对象要持有共情的理解。

唱晓阳[2](2019)在《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承载容量大的地区转移,使得众多生猪养殖经营主体把养殖基地建设的目光聚焦吉林省,省内生猪养殖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态势已经形成,生猪产业链上游的供给端加速整合,生猪养殖户分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吉林省规模化生猪生产趋向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现有的政府规制对生猪养殖户生产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也日趋严格。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自身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得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生猪养殖户的生产决策有了多元化选择。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的养殖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综合其资源禀赋、自身生产经营特征及外部环境特征,如何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以实现其最优资源配置下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的背景下,政府如何有序引导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实现生态农业循环综合利益最大化,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保障养殖户稳定增收,从而带动区域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并达到有效的政策效果目标,是有序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部推动力。因此,本文基于规模变动视角,以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的长、短期生产行为作为切入点,研究当前环境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短期调整及退出等生产决策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相关决策问题给予回答。此外,通过对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找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文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户行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蛛网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运用问卷调查、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规模变动视角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总体情况分析得出: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态势已形成,大中规模养殖户逐步成为吉林省生猪养殖的主要承载体。吉林省规模生猪养殖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规模养殖户采用自养与“企业+农户”合作养殖较为普遍;目前,吉林省规模生猪养殖户饲养育肥猪比重最大且收益最为可观。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总体数量不断减少,其中,小散养殖户数量的大幅度减少是导致吉林省生猪养殖户总体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是促进吉林省生猪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将逐渐成为吉林省生猪养殖的主要承载体。(2)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分析是以养殖户的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通过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成本与效益分析得出: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的经营成本与效益存在差异化。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经营成本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大规模生猪养殖户的成本利润率逐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优势日益突出,而中规模养殖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未能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水平未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得到显着提升。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适度经营规模测度得出:吉林省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经营综合效率最高,大力发展大规模生猪养殖是吉林省生猪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生猪养殖户的主要决策人年龄、政策认知对其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固定资产投入、受教育程度、充足的资金、获得的外部支持对其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3)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分析是以养殖户经营的固定要素投入不变为假设前提,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行为的分析得出:政策引导与低成本需求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主要动因,其中,低成本需求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内部动因;鼓励种养结合,实现农业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引导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外部推动力。通过Engle-Granger检验分析得出:生猪价格与养殖户短期存栏量存在动态因果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未实现满负荷生产的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到满负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检验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养殖年限、预期生产成本投入、政策认知对其短期调整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价格预期、种养结合、能繁母猪存栏量、合同订单、劳动力人数对其短期调整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4)通过面板数据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退出情况分析得出: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在持续退出,其中散养户在加速退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得出:生猪价格波动、获利水平、环保规制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显着,其中,生猪价格波动、环保规制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获利水平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5)通过对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对于直接补贴性政策和规范性补贴政策认知度较高;规范性政策实施效果大于补贴性政策的实施效果,现行政府补贴政策及规范性政策多向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倾斜。吉林省规范与约束养殖户生产行为的地方性规章制度缺失,对规范养殖户生产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致使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与生猪生产能力发展水平不适应,规模化养殖效益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基于规模变动视角,以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的长、短期生产行为为切入点,研究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短期调整及退出的生产决策问题,从而对大中规模养殖户进行产业融合化经营、符合生产条件的小散养殖户转向家庭农场经营、未实现最优规模生产的养殖户短期扩大生产经营以及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散养殖户快速退出等决策问题给予回答,拓宽了研究视角。第二,本文在实证分析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时,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指标来衡量环保规制的强弱,将环保规制因素纳入到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中,最终验证得出环保规制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有显着影响作用,丰富了农户行为实证研究成果。第三,本文通过对影响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提出了丰富多元差异化补贴或服务政策、健全规范规模生猪养殖户生产行为的地方性规章制度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史志林[3](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陈光文[4](2016)在《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文中指出敦煌位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汉唐时期一直是中西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枢纽。特别是隋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户口滋盛,文化繁荣,商贾行旅往来不绝,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顶峰。北宋皇佑五年(1053)以后,西夏取代沙州回鹘并开始了在敦煌的统治。自此,敦煌又进入了其历史上的西夏至清代统治时期。1036年,党项军队攻克沙州(敦煌)、瓜州,但次年沙州回鹘势力又将党项军队逐出沙州,并建立短暂统治沙州的回鹘政权;瓜州在破城后一直处在西夏的统治之下。1053年以后,西夏军队击溃沙州回鹘政权,并开始对沙州的统治。西夏前期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在瓜州,1097年以后西夏在沙州设立了监军司,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又移至沙州。西夏在敦煌设立有监军司、转运司、经制司等机构,建立起完备的行政建置与职官体系,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227年,蒙古军攻克沙州、瓜州,沙州先后属拔都和察合台势力范围。至元十七年(1280),元代设立沙州路总管府,瓜州为其属州,同时任命出伯家族进行镇戍。元代时期,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有所发展,敦煌也成为元朝至西域站赤交通的重要节点。西夏、元时期,敦煌佛教氛围浓厚。尽管敦煌石窟艺术已接近尾声,但其中的西夏、元代壁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1368年明军攻克沙州,但明朝并未在当地建立统治,而是先后设立了沙州卫和罕东左卫,以蒙古族首领担任都督、指挥使等官职实行羁縻统治。但明中期以后由于西北边疆形势的恶化,明代最终将七卫部众全部内迁,闭关绝贡,彻底放弃关西土地。清朝康熙后期,以平定西域准噶尔之乱为契机,开始经理关西地区。雍正三年(1725)设立沙州所、四年(1726)升为沙州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设立敦煌县。雍正、乾隆时期,通过设所置卫改县及建城移民屯田等举措,敦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恢复性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敦煌在中西交通上的枢纽地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西夏、蒙元时期敦煌汉人数量减少,汉唐时期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参之以少数民族文化的敦煌文化已逐渐衰弱。明代敦煌更是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最低谷时期。清代时期进行了积极经营,使敦煌的社会面貌和经济发展迅速恢复,但由于敦煌人口全为甘肃各地移民发展而来,其文化、信仰已非昔日之状。

柏兆海[5](2015)在《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畜禽产品需求增加,我国畜禽养殖总量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加重了我国农业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风险。虽然目前部分研究定量化了整个畜禽养殖体系养分流动,但是针对不同畜禽种类和不同畜禽养殖模式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数据挖掘、实地调研和模型模拟相结合,构建了NUFER模型畜牧业模块,阐明了我国国家尺度主要畜禽品种(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生猪)不同养殖模式(传统,放牧,专业养殖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的资源需求,氮磷养分利用及损失途径。并且以生猪养殖体系为例,分析了养殖结构和养殖数量变化对资源需求,氮磷养分利用和损失的影响。并针对生猪养殖体系分析了未来优化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模型对主要畜禽种类的资源需求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平均每生产1kg牛肉、猪肉、鸡肉、鸡蛋和牛奶分别需要27、5.0、3.5、3.2和2.1kg饲料。而对应生产这些饲料所需的耕地和化肥需求规律如下:奶牛<生猪<蛋鸡<肉鸡<肉牛。2.通过模型定量了主要畜禽品种在动物个体、群体以及“土壤-饲料-畜禽”系统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在个体尺度,肉鸡和蛋鸡体系氮素利用效率相近,并高于生猪和奶牛。在群体尺度,氮素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蛋鸡(39%)>肉鸡(37%)>生猪(21%)>奶牛(15%)>肉牛(3.2%)。在系统尺度上,各个畜禽种类之间差异变小,大小顺序为生猪(30%)≈蛋鸡(29%>肉鸡(26%)>奶牛(24%)>肉牛(16%)。3.对主要畜禽品种氮磷环境损失分析表明,平均每生产1kg氮产品,各个畜禽品种系统尺度氮损失大小排列顺序为:肉牛(31kg氮)>奶牛(7.0kg氮)>生猪(3.8kg氮)>肉鸡(2.5kg氮)>蛋鸡(2.3kg氮)。而对于平均每生产1kg磷产品整个系统尺度磷素损失呈现相反规律,即蛋鸡(4.2kg磷)>肉鸡((2.1kg磷)>生猪(2.1kg磷)>肉牛(0.7kg磷)>奶牛(0.3kg磷)。4.不同畜禽养殖模式之间资源需求差异显着,基本规律为每生产1kg畜禽产品,传统和放牧养殖模式的耕地和化肥需求低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而饲料需求却远高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5.在动物个体和群体尺度上,除蛋鸡和肉鸡外,其他畜禽品种的传统养殖模式氮磷利用效率均低于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然而在系统尺度上,主要畜禽品种的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由于农牧结合程度低,其氮磷利用效率显着低于传统和放牧模式。如不同奶牛养殖模式系统尺度氮利用效率规律为:传统(50%)>放牧(38%)>养殖小区(16%)>规模化养殖场(10%)。6.在奶牛和生猪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氮产品,传统模式氮损失较规模化养殖方式高。然而在蛋鸡和肉鸡养殖体系中,传统模式的氮磷损失远低于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模式。如肉鸡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鸡肉氮,传统养殖模式平均损失0.7kg氮,而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分别损失3.0和2.5kg氮。在奶牛养殖体系中,每生产1kg牛奶氮产品,传统养殖模式损失10kg氮,而规模化养殖场仅损失6.3kg氮。7.饲养结构和管理措施变化显着影响畜禽养殖体系的资源需求和环境代价。如生猪养殖体系快速从后院式养殖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发展,促进了个体和群体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但是系统尺度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却大幅度降低,同时氮磷环境损失显着增加。针对生猪养殖的情景分析表明,单项减排措施对氮素的减排效果较低。当应用“土壤-饲料-畜禽”系统综合减排技术,生猪养殖体系氮磷损失可分别降低64%和95%。

孟祥海[6](2014)在《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8%和46.5%,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饲养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农牧脱节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NH3-N排放量分别是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25%,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牧业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按CO2当量计算,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威胁。本文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科学量化我国畜牧业氮磷排放对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和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微观上分析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我国中央和地方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2章),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第3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第6章)和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第7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畜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畜牧业氮磷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承载压力超标的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大幅提高,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化的畜禽生产布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已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链间进一步融合,涌现出广东温氏、中粮肉食、新希望、罗牛山、雏鹰农牧等一系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集团,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考虑化肥使用和农作物需肥量等因素,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已成为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2011年,除西藏外我国大陆地区其它省份畜牧业氮磷排放均呈现环境承载超标;经济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畜牧业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牧交错区、农区和牧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着,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0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2)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畜牧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在系统阐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采用1990-2011年22年间反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程度的3项指标: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土壤氮素超载量、水环境承载压力指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前提下,分别对历年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是否符合EKC曲线。研究表明:畜牧业氮磷排放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缓和的趋势。(3)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防治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武汉市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选择武汉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后,针对畜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本文在梳理武汉市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03家猪场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sc回归模型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治理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污染治理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场决策者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近3年效益情况、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畜禽污染程度的认知、是否认为畜禽养殖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因养殖场环保问题影响到与周边村民、村委会或政府的关系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具有显着影响。(4)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银河猪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效益,研究表明:武汉银河猪场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治污工程、实施土地流转与整理开发、严格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牧一体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单纯的生猪养殖相比,该循环农业系统在资源减量化程度、环境承载压力状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占优势。(5)提出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梳理和评述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污染防治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等污染防治策略。本文可能以下有3点创新:(1)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畜牧业氮磷污染领域的分析,本文将畜牧业氮磷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纳入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运用环境承载理论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拓展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体系,研究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2)研究方法的应用有所创新。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畜牧业氮磷污染所形成的对土壤或水体单个领域污染的风险分析,本文则基于环境承载理论,综合考虑化肥使用、农作物吸收、牧区粪便燃烧等因素,科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对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及时空特征;与此同时,在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畜禽饲养和粪便管理系统等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分析,而本文则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的调查数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宏观研究层面,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方法测算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微观研究层面,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污染防治策略的提出层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国际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刘继杰[7](2014)在《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都是伴随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形成的,对生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有很高的适应性。与草地利用有关的藏族文化体系主要体现在生态伦理、圣境文化、生产方式、村规民约、认知方式、地方性组织以及生态智慧与技能等内容中。这些文化因素在形成之后,持续作用于藏族应对自然的方式,结果之一就是使藏族注重与生态系统建立和谐的关系。社会发展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后果,其本质原因是藏族社会与生态这两个平行的复杂系统之间在运行中的过分偏离。此外,近年来人们不断对传统草地开发利用模式进行反思,并采取了各类生态保护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对藏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藏族成员的主体性给予足够重视,使二者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因此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在当今社会和生态变迁的背景下,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仍能促进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拉萨墨竹工卡县斯布村和当雄县甲多村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藏族村落位于西藏的农牧过渡地带上,农牧兼营,但比重有所差异。通过田野调查,本文梳理了包含在藏族草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民族文化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藏族文化在当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是当地藏族长期社会行动的结果,是“当地人”在特定生境中,经过主动选择不断积累下来的人类劳动成果,这些文化资本构成了当地社会发展的核心。斯布村和甲多村的藏族文化与其生境内的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性绝非单一的、孤立的应对,而是综合的、系统的适应体系。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案例来看,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稳态延续,形成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格局,可以通过文化制衡和文化自觉来达成。所谓文化制衡,旨在通过具有能动创新能力的文化节制,促进物质与能量、文化与生态作有序、有节制的内聚式运行,借此发育出层次有别、功能各异的物质与能量聚合单元。文化自觉的意义则在于促使人们重视和发挥本民族文化应有的价值,同时借鉴异文化的有益成分。

陈芳淼[8](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曹叶军[9](2013)在《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生态补偿的视角与基本理论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困境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论文对学术界有关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进行了辨析,认为把生态补偿界定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不但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认为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涉及经济因素,更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生态补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工业、农牧业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区际间的合作与互动等社会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涉及到补偿的主客体的划分、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因此,仅仅从环境政策或环保手段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生态补偿是远远不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因此,主张从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两个方面重构生态补偿的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本文试图以实践为依托,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反思,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和构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以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或破坏者进行收费或处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受害者进行弥补和扶持,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保护能力,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自主化,最终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为目的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生态补偿是通过对社会系统的调整,改变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生态系统内部状态的目的。其次,以对生态补偿概念的重构为基础,文章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补偿效能,主要从其科学性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当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政策不稳定、补偿主体不全面、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内容单一和补偿时机不合理等问题。主张按照公平性、全面性、内生性和规律性的原则,从促进草原生态补偿多元化和制度化两个方面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现由外援型生态补偿向内生型生态补偿转变,由生态中心导向的补偿模式向协同发展导向的补偿模式转变。其中,重点要处理好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政府和市场、赔偿与补贴以及城市化与补偿的关系问题。本文力图从草原生态补偿的角度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特别是分析草原生态补偿面临的各种困境,希望能对完善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完善思路,文章以锡林郭勒盟现有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为依托,提出在具体环境工程和环境政策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具体构想和建议。最后,文章以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践为基础,从哲学的层面对生态补偿做了必要的分析与反思。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调整人及其社会系统,通过社会系统平衡的实现来达到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生态补偿不仅要关注其对象的可持续性,更要关注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可持续性;生态补偿特别要关注地区传统智慧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后,论文认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环保理念和模式,应该由价值导向系统和技术工具系统共同组成,前者是对生态补偿正确方向的保证,后者是对生态补偿有效性的保证。

齐百顺[10](2010)在《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置“兴安省”特别行政区域,将它划归由其控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统辖之下,进行殖民统治,使之成为自己最为巩固的殖民地之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就是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诸多政策当中的经济统治政策。它与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政策相联接,促成了“满洲国”内蒙古族聚居的、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兴安省”为中心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殖民地化,引起该地区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作为日本占领并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治特殊政策,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与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整体一样,是在经济危机和战争局势为背景,依靠国家和政权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诸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进行直接干预、调控、管制、统治的,与政治统制相结合的特殊经济管理模式,具有高度国家垄断性和行政计划性特点。在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下,“满洲国”政府一元化统筹下,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得到全面展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日本推行“满蒙政策”,最终实现“大陆政策”整体目标的关键环节;是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洲国”经济统制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满洲国”政府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日从属化、附庸化、一体化和殖民地化的重要经济措施。作为日本最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统治政策体现部分,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既有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共有的特征,也有区域和民族等诸方面的自身特征。日本军政以及企事业势力参与并指导“满洲国”政府,实行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结果,基本上实现其“满蒙政策”的侵略目标,保证了“大陆政策”的进一步的推进。通过该经济政策,完全控制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命脉,将该区域的经济完全纳入到其殖民经济体系当中,使之成为日满一体化的战时经济体制重要构成部分。该政策无节制的经济权益和物资掠夺的手段,严重破坏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给该地区社会、经济带来近代化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等客观作用。本文正文由导论和五章内容构成。导论中主要说明了选题及其意义、相关领域成果以及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体系结构进行考察;第二章到第四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各子统制政策体系,即交通通讯、金融财政、矿产资源和工矿商农林畜牧产业的统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第五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归纳。

二、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其合理解决措施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其合理解决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直过民族的定义及其属性
        2.1.1 直过民族概念界定
        2.1.2 直过民族的属性
    2.2 稳定脱贫基本理论
        2.2.1 稳定脱贫概念界定
        2.2.2 稳定脱贫主要理论
    2.3 直过民族稳定脱贫分析框架的建构
        2.3.1 原理机制
        2.3.2 分析框架
3.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及其人口贫困治理
    3.1 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
        3.1.1 我国直过民族的提出与分布
        3.1.2 我国直过民族的发展演进
    3.2 我国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特性
        3.2.1 经济形态特性
        3.2.2 政治形态特性
        3.2.3 文化形态特性
        3.2.4 空间形态特性
    3.3 我国直过民族的贫困治理
        3.3.1 直过民族基本情况
        3.3.2 直过民族人口贫困治理演进
    3.4 本章结论
4.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1 独龙族基本情况
        4.1.1 独龙族的缘起与分布
        4.1.2 家庭和社会组织及变迁
        4.1.3 独龙族精准扶贫及其成效
    4.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2.1 数据说明与方法选择
        4.2.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3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分析
        4.3.1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描述性统计
        4.3.2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检验
    4.4 本章结论
5.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模型与测算
    5.1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测量指标选择与解释
        5.1.1 稳定脱贫指标的构建
        5.1.2 稳定脱贫指标含义
    5.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计算方法
        5.2.1 稳定脱贫评价标准与权重
        5.2.2 稳定脱贫指数评价过程
    5.3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因子分析与权重确定
        5.3.1 因子分析
        5.3.2 权重确定
    5.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计算
        5.4.1 稳定脱贫指数单个指标得分
        5.4.2 稳定脱贫指数结构维度得分
        5.4.3 稳定脱贫水平指数计算
        5.4.4 不同稳定脱贫等级指标原始数值分布
    5.5 本章结论
6.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数据来源、变量构造与模型设定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构造
        6.1.3 模型构建
    6.2 实证分析
    6.3 基于主成分多元回归的稳健性检验
        6.3.1 主成分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6.3.2 主成分多元回归结果
        6.3.3 主成分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6.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扩展分析
        6.4.1 实证模型
        6.4.2 影响家庭人均收入的实证分析
        6.4.3 影响家庭非转移性收入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结论
7.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质性研究
    7.1 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7.1.1 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
        7.1.2 研究方法的操作过程
    7.2 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推进
        7.2.1 研究准备过程
        7.2.2 访谈过程
    7.3 资料编码和成文过程
        7.3.1 资料编码
        7.3.2 成文过程
    7.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质性研究
        7.4.1 个案访谈介入稳定脱贫人口家庭的研究方法和形式
        7.4.2 个案基本情况
        7.4.3 影响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因素
    7.5 研究认识和结论
        7.5.1 研究认识
        7.5.2 研究结论
8.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策略与路径
    8.1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战略选择
        8.1.1 正确认识稳定脱贫在守土固边战略中的意义
        8.1.2 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脱贫人口发展问题
        8.1.3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看待脱贫人口发展问题
    8.2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路径优化
        8.2.1 外部政策支持兼顾内生增能的社会赋权架构演化
        8.2.2 构建脱贫人口内在能力的多元责任和支持体系
        8.2.3 构架脱贫人口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8.2.4 内在能力和社会资本是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8.3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发展策略
        8.3.1 经济脱贫策略
        8.3.2 能力脱贫策略
        8.3.3 权利脱贫策略
        8.3.4 心理脱贫策略
9.结束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户生产决策理论研究
        1.2.2 农户生产决策实证研究
        1.2.3 不同规模农户生产行为相关问题研究
        1.2.4 政府规制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生猪养殖户
        1.3.2 生产决策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总体变化分析
    2.1 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总体情况
    2.2 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变动情况分析
        2.2.1 吉林省生猪存出栏数量的变动情况
        2.2.2 吉林省猪肉产量与消费量变动情况
        2.2.3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数量变动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分析
    3.1 规模经营行为的理论分析
    3.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长期经营成本与效益分析
        3.2.1 生猪养殖成本与效益
        3.2.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成本分析
        3.2.3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效益分析
    3.3 吉林省不同生猪养殖户长期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3.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3.3.2 适度养殖规模测度
    3.4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长期经营行为选择分析
        3.4.1 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产业融合化分析
        3.4.2 部分小散生猪养殖户转变家庭农场经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4.1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规模经营描述性分析
    4.2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研究假设
        4.2.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4.2.3 相关性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分析
    5.1 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5.2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行为分析
        5.2.1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动因
        5.2.2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有效性
    5.3 生猪养殖户短期产量调整行为分析
        5.3.1 研究假设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3 模型设计
        5.3.4 实证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6.1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6.2.3 回归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分析
    7.1 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7.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退出情况分析
    7.3 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7.3.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7.3.3 相关性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8.1 政府规制引导养殖户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8.2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效果分析
        8.2.1 农业政策对生产者支持水平分析
        8.2.2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8.2.3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政策认知与评价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研究中“敦煌”的时空限定
    二 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五 研究资料概说
    六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西夏在敦煌建立统治的过程
        一 党项军队攻占沙州始末
        二 西夏前期沙州的外部政治环境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一 沙州监军司——正、副、通判、习判、都案、案头
        二 沙州刺史——都案
        三 沙州经制司——大人、承旨
        四 沙州转运司——正、承旨、都案、案头
        五 沙州——州主、城守、通判等
        六 沙州的基层建置以及作为民间基层组织的“社”
    第三节 敦煌的社会经济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规模
        二 生产方式与经济构成
    第四节 西夏时期敦煌的佛教
        一 西夏统治者的崇佛政策
        二 敦煌石窟的营建、重修与清沙活动
        三 信众游客对敦煌石窟的巡礼活动
第二章 蒙元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蒙古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一 蒙古军第一次进攻沙州
        二 蒙古军第二次进攻沙州
        三 蒙古军第三次进攻并占领沙州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一 蒙古帝国时期沙州的隶属情况
        二 元代沙州、瓜州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第三节 出伯家族及其后裔对敦煌的出镇
        一 第一代豳王出伯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二 第二代豳王南忽里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三 喃答失太子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四 嗣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对沙州的短暂出镇
        五 出伯家族的支系化与西宁王系对沙州的出镇
    第四节 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
        一 敦煌的地理特点
        二 敦煌的驿站交通
    第五节 元代敦煌的社会经济
        一 沙州、瓜州城池的修建
        二 人口规模与族属构成
        三 屯田举措
    第六节 元代敦煌的宗教信仰
        一 佛教信仰
        二 景教、伊斯兰教与道教信仰
第三章 明代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明军攻克敦煌与关西七卫的设立
        一 明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二 关西七卫的相继设立
    第二节 明代敦煌沙州卫历史研究
        一 设卫背景与卫所性质
        二 设卫时间与卫治、辖区
        三 沙州卫兴废史
    第三节 明代敦煌罕东左卫历史研究
        一 罕东左卫卫治与辖区
        二 罕东左卫兴废史
        三 罕东左卫部众内徙与吐鲁番占据敦煌
    第四节 明代敦煌社会诸相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迁徙
        二 生产方式与物产
        三 敦煌的佛教景象
第四章 清代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与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一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
        二 敦煌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第二节 清代敦煌的城堡修建与移民实边
        一 城堡修建
        二 移民实边
    第三节 清代敦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
        一 经济发展
        二 文化教育
    第四节 清代敦煌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一 佛教信仰
        二 道教信仰
        三 伊斯兰教信仰
        四 民间信仰
结语
    一、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二、人口数量与族属构成
    三、经济发展
    四、宗教信仰
    五、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奶牛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及损失途径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蛋鸡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途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肉鸡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及损失途径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猪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变化及优化潜力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未来畜禽产品需求增加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影响 6.2
    未来减排措施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6)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1.2.1 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2.2 关于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畜牧业
        2.1.2 畜禽规模化养殖
        2.1.3 环境与环境污染
        2.1.4 畜牧业环境污染
        2.1.5 畜禽粪污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
    3.1 引言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3.2.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提高
        3.2.2 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3.2.3 畜禽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
        3.2.4 畜牧推广技术体系完善,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
        3.2.5 畜禽养殖企业集团涌现,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3.3 我国畜牧业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3.4 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3.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4.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 引言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4.3 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研究过程
        4.3.4 实证研究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5.1 引言
    5.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5.2.1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历程
        5.2.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特征
    5.3 武汉市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5.4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实证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数据来源
        5.4.3 自变量选取及预期作用方向
        5.4.4 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6.1 引言
    6.2 案例猪场概况与污染防治措施
        6.2.1 案例猪场概况
        6.2.2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措施
    6.3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6.3.1 水体污染治理效果
        6.3.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6.3.3 空气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6.4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6.5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6.5.1 能值分析方法
        6.5.2 数据来源与计算公式
        6.5.3 能值分析步骤
        6.5.4 系统能值分析结果
        6.5.5 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及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7.1 引言
    7.2 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1 中央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2 地方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2.3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述
    7.3 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借鉴
        7.3.1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2 欧盟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3 加拿大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4 日本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7.3.5 国外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4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7.4.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7.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经济激励机制
        7.4.3 完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7.4.4 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7.4.5 推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7.4.6 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件Ⅱ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环境监测数据
致谢

(7)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一、对文化与生态关系的讨论
        二、与藏族草地利用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涉及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四节 田野地点的基本情况
        一、斯布村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概况
        二、甲多村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概况
        三、样本的选择及其概况
第二章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变迁
    第一节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
        一、农耕
        二、放牧
        三、采集
        四、采矿
    第二节 传统草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一、耕地和草场所有制的变迁
        二、耕作方式的变化
        三、天然草地改良
        四、牲畜防疫和品种改良
    第三节 不利于草地利用的牧民行为
        一、不当的放牧行为
        二、过度的资源开采
        三、单一的能源消费
        四、有限的垃圾处理
        五、地方性知识的失范
第三章 草地利用中的民族文化体系
    第一节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一、藏族生态伦理的来源
        二、藏族信仰中的生态伦理
        三、藏族传统法律中的生态道德意识
        四、藏族日常生活禁忌中的生态伦理
    第二节 草地利用的地方特色
        一、相互配合的农牧业生产
        二、农牧业生产的宗教色彩
        三、基于多种考虑的牲畜选择
        四、随环境改变而转换的转场轮牧
        五、顺应自然的农田利用和保护
    第三节 与草地利用有关的地方组织
        一、村民委员会
        二、村民间的互助组织
        三、藏传佛教及僧人
第四章 藏族生态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烙印
        一、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就藏族独特的认知结果
        二、藏族生态文化源自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的认知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影响
        一、传统知识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二、历史记忆直接影响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作用
        一、宗教信仰在藏族认知过程中的持续作用
        二、宗教信仰影响藏族对人与自然的认知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促进
        一、社会的发展促进藏族认知的发展
        二、认知的拓展促进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 牧民认知对草地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社区居民对草原生态的认知
        一、对草地重要性的认知
        二、对草地功能的认知
        三、对草地质量变化的认知
        四、对草地退化的归因
    第二节 社区居民对草地管理的心理认知
        一、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的了解程度
        二、对草地承包方式的选择倾向
        三、对控制出栏率的认知
        四、对围栏建设的认知
第六章 藏族文化对缓解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第一节 藏族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一、生态领域的风险
        二、经济领域的风险
        三、社会领域的风险
    第二节 藏族文化对降低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一、传统文化强化了藏族民众的风险意识
        二、民族文化的约束降低了风险的产生几率
        三、藏族文化促进了风险应激体系的完整性
        四、藏族传统文化完善了现代风险控制体系
第七章 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文化反思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
        一、生态系统对社会系统的作用
        二、社会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回馈
        三、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第二节 文化制衡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文化制衡的内涵
        二、文化制衡在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体现
        三、变迁背景下藏族文化制衡机制建构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一、正确认知藏族文化的价值
        二、重视利用藏族文化
        三、借鉴异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四、顺应藏族的民族心理需要
        五、发挥藏族作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
结语
    一、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
    二、藏族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三、藏族文化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四、文化向生态回归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9)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1. 草原生态危机与区域发展困境
        2.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与新牧区建设目标的提出
        3. 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二) 研究意义
        1. 反思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
        2. 为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主要内容
    (四) 文献研究综述
        1. 生态补偿研究概况
        2. 草原生态补偿研究概况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 生态补偿的涵义
        1. 学术层面的界定
        2. 政府层面的界定
        3. 总结分析
        4. 本文的观点
    (二) 生态补偿的定位及其特点
        1. 生态补偿的定位
        2. 生态补偿的特点
    (三) 生态补偿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
        1. 基本理论——技术性维度
        2. 基本原则——社会性维度
二、锡林郭勒盟及其草原生态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
        1. 地理与生态区位概况
        2. 自然资源概况
    (二) 社会经济概况
        1. 农牧业发展概况
        2. 工业发展概况
        3.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4. 享受政策概况
    (三)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1. 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2.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及其评估
        3. 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概况
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及其困境
    (一) 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及成效
        1. 草原生态治理政策
        2. 草原生态治理成效
    (二) 草原生态治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1. 草原生态治理困境
        2. 困境致因分析
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效能评价与主要问题分析
    (一) 草原生态补偿效能评价
        1. 科学性评价
        2. 社会效果评价
        3. 生态补偿效能等级划分
    (二) 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补偿政策不稳定
        2. 补偿主体不全面
        3. 补偿标准过低
        4. 补偿内容单一
        5. 补偿时机不合理
五、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思路与建议
    (一)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2. 全面性原则
        3. 内生性原则
        4. 规律性原则
    (二)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 主体与客体
        2. 政府与市场
        3. 赔偿与补贴
        4. 城市化与生态补偿
    (三)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主要思路与构想
        1. 实现草原生态补偿多元化
        2. 实现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化
        3. 草原生态补偿的两大转变
    (四) 在具体政策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
        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 生态移民工程
        3. 休牧、禁牧和轮牧政策
        4. 舍饲圈养政策
        5. 退耕还林(草)工程
        6. 流域治理工程
        7. 工业税费制度
六、对生态补偿的反思与启示
    (一) 避免工具主义的误区
        1. 人不是实现政策的手段而是政策指向的目的
        2. 作为单纯工具的政策必然会使人异化也会异化自身
        3. 政策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 对生态补偿的另一种解读
        1. 生态补偿中的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
        2. 生态补偿中的可持续性
        3. 生态补偿中的公平正义
        4. 生态补偿中的传统智慧
    (三) 总结:具有范导作用的生态补偿
        1. 生态补偿的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
        2. 生态补偿的价值系统与工具系统及其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2010年锡林郭勒盟草原调研报告
附录2: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调研提纲
致谢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项目及主要成果

(10)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及其研究价值
二、研究对象区域与课题的概念
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四、史料概况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统制经济政策的历史渊源
    一、"满蒙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二、"满蒙政策"经济侵略目的
    三、日本经济势力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扩张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20世纪初国际社会变动与日本经济统制思潮
    二、日本"总体战"体制与"兴安省"资源
    三、统治"满蒙"方案与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演变过程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正式实施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全面实施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体系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决策体系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的政策体系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法律体系
    四、"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运营体系 第二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交通、通信事业的统制
第一节 "满铁"与"兴安省"铁路交通的统制
    一、"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铁路国有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公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公路修筑统制计划及修筑状况
    四、"兴安省"公路国营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五、"兴安省"民营汽车运输业及小型运输业的统制
第三节 "满航"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满洲航空"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通讯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满洲电电"与"兴安省"通讯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邮政事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邮政事业一元化经营 第三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的统制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
    一、获取"兴安省"金融、财税权益
    二"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的形成
    三、"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机构
    四、"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纲领及法令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统制
    一、金融机关的整顿统一
    二、整顿货币,实现日满货币的等价
    三、发行公债,开展储蓄运动,搜刮资金
    四、实行资金统制,控制资金外流
    五、收买产金及民间存金,加强黄金统制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财政统制
    一、蒙旗财政原有状况及"兴安省"财政统制
    二、实施预决算制度,统制"兴安省"地方财政
    三、实行特别会计项目制度
    四、建立健全"兴安省"地方财政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租税统制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的税收机构体系
    二、整顿租税制度,建立完善的租税体系
    三、颁布相关法令,规范并统一征税利率
    四、战时大增税,加大税收量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专卖制度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专卖机构
    二、鸦片专卖
    三、盐专卖
    四、火柴专卖
    五、石油类专卖
    六、小麦粉专卖 第四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农林牧业统制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机构及法令
    三、"兴安省"工矿业统制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一、"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机构及法令
    三、"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林业统制
    一、"兴安省"林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林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林业统制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农业的统制
    一、"兴安省"农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农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农业统制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一、"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二、"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三、"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第五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本质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影响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主观作用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客观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四、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其合理解决措施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D]. 戴琼瑶.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D]. 唱晓阳.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4]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D]. 陈光文. 兰州大学, 2016(02)
  • [5]我国主要畜禽养殖体系资源需求、氮磷利用和损失研究[D]. 柏兆海.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孟祥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7]藏族文化对西藏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研究 ——基于斯布村和甲多村的个案分析[D]. 刘继杰. 兰州大学, 2014(08)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曹叶军.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10]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D]. 齐百顺. 内蒙古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我国畜牧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