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掌握窍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会使用基于 IT 的创新工具

企业“掌握窍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会使用基于 IT 的创新工具

一、企业“灵机一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习使用基于IT的创新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1](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研究表明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张伟年[2](2013)在《社会资本、创新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实业界企业家对创新越来越重视,把创新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同样,在学术界创新也引发广泛的研究和讨论。随着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影响着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战略的选择,但现有研究没有从企业家网络中心性维度研究社会资本对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关注企业家网络中心性如何影响创新战略选择,还关注不同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虽然创新战略对企业重要性不仅在实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得到普遍认可,但现有的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并没有统一结论。本研究将企业绩效细分为新产品绩效和短期财务绩效,进一步探究不同创新战略对不同类别企业绩效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分别探讨了企业家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关系的调节影响以及环境特征对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影响。因此,本研究在综合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创新战略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四方面的问题:①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②企业家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关系的影响;③创新战略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④企业环境特征对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基于对现实中的企业创新战略现状的观察,并通过文献检索和阅读,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即企业家社会资本、创新战略选择、企业绩效、企业家领导风格、环境特征构念之间的关系框架。在此基础上,综合社会资本理论、高阶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创新战略理论等,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了符合理论逻辑的假设。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构念进行操作化,使构念关系转换为变量关系,从而使理论假设转换为变量假设。同时,通过对构念的操作化,设计问卷,然后对苏州工业园区内科技型企业做了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先后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电子邮件以及邮寄问卷的方式,共收集到186份有效问卷。首先,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构念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PSSS16.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检验了社会资本、创新战略、企业绩效、企业家领导风格、环境特征的信度较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17.0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发现构念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其次,利用SPSS16.0对所有构念的指标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没有发现存在严重的同源方差问题。最后,本文采用SPSS16.0来分析调节作用以及控制变量之间是否具有严重的共线性问题,通过对方差膨胀因子分析,没有发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对构念的信度、效度和收集到的数据质量分析后,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首先,利用SPSS16.0对研究假设分别做了线性回归分析。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新战略选择关系方面,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新战略选择有影响,企业家不同网络中心性对不同创新战略选择有促进作用。在企业家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关系的调节效应方面,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家领导风格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关系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在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方面,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创新战略对不同企业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在环境特征对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效应方面,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环境特征对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有不同调节作用。最后本文给出研究结论,以及研究结论的管理意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探讨。

葛遵峰[3](2011)在《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企业处于多变的动荡环境之中,任何一个“吃老本”的企业,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富创造性的竞争对手所取代。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是当前战略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动态能力理论突出了动态性,从而摆脱资源基础观的静态均衡模型的限制。自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研究框架以来,战略管理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主题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动态能力理论的蓬勃发展体现了企业持续发展对理论的迫切需要,也表明了该研究框架本身生生不息的学术生命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后发国家生产力变迁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和管理者围绕动态能力的努力,关系企业的成长、产业的升级和国家的兴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当前环境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理解和开发动态能力,并获得持久的优异绩效,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动态能力的来源研究。既有的动态能力理论对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相对充分的解释,但是,对企业如何获得这种独特的异质性能力,即动态能力来源问题解释很少。选取以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实证研究,是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一个新尝试。为探明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将战略领导行为融入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框架。第二,分析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关系。第三,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分析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内在机理。第四,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与具体假设。第五,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管理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通过上述的具体工作,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与贡献:(1)提出了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不同于以往多数研究将动态能力或其来源视为客体化的惯例,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将动态能力的来源视为组织主体的创造性努力,并基于此提出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进而以S-L-D传导模式的概念模型,阐释了战略领导行为、组织学习、企业动态能力这些构念的内在关联。(2)实现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首次系统研究。不同于以往多数研究将战略领导行为和企业动态能力分别作为独立变量,本研究则明确将战略领导行为融入到动态能力的研究框架之中。特别地,本文首次将战略领导行为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3)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打开了战略领导行为作用于企业动态能力的“黑箱”。本文的研究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详尽论证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具体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这一作用的具体中介路径,使得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制明朗化。(4)明确提出了分析战略领导行为、组织学习和企业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形成了独特的分析视角与思路。本文提出了组织学习机制的整合模型;提出了依托于理念型心理契约理论来分析战略领导者的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依托于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战略领导者的交易导向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依托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和组织创造力理论来分析组织学习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作用。

胡玉琦[4](2010)在《财富魔笛》文中指出引子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彻底崩溃了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

李怡[5](2010)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国家、地区和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的持续繁荣并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规模存量,而是依赖于知识、技术和信息的生产、扩散、积累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资本增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搏弈过程中,“硅谷”、“新竹”、“中关村”等优势创新区域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知识资本系统化创新的巨大能量。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中,在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形成组织内学习、组织间扩散和系统内溢出的连续作用机制,驱动创新主体建立起稳定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网络状的经济社会复合体。其中,知识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动力因子,加快知识的生产、扩散和物化过程是推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首要目标,这一过程促成了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主体向创新极聚拢、创新极向多创新极共生演化以及多个多创新极共生体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路径,体现了微观层面创新活动形成宏观层面创新系统的内在机理。在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系统内创新组织数量与规模的变化,以及创新环境的改变,最终都是通过影响知识资本生成、扩散和使用的方式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就是物质要素和知识资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网络中的多层次、多通道配置过程;区域创新系统从创立孵化、成长、成熟,直到创新衰退或持续创新的演化路径,就是物质要素和知识资本通过创新系统配置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社会生产体系对商品价值以及社会消费体系对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追求的过程,就是区域创新系统在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不断发展和跃升的过程。西部地区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依靠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走系统化创新道路是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加快区域发展速度的必由之路。在投入-产出集中度高、创新资源国有属性强、研发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大学和科研机构贡献率大和创新产出弹性小的情况下,以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外力先导推动是加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整体处在创立孵化阶段,其中四川、陕西和重庆三省市已进入成长阶段,广西、云南和内蒙古是西部其它省区中最有可能突破创立孵化阶段随后进入成长阶段的省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南宁-贵阳-昆明、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四个跨省市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培育西部地区创新系统的重点区域。现阶段,经济体制障碍、主体功能错位、市场发育滞后、要素流通不畅和创新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的演化机理不健全和非效率,是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主要障碍,通过确立法律保障体系、规范政府管理体、强化政策引导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和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等方式,激发并培育创新系统成长所需的内外部动力,健全并耦合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与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制,使组织学习、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机制连贯并持续作用于创新活动,是消除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障碍的关键。强化政府先导作用,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培育创新优势区域为途径,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创新通道网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市场环境和完善城市网络体系为手段,整合西部地区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要素培育,推进重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逐步形成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框架。

孙启萌[6](2010)在《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主题。对此,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同时,历史的车轮已驶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导内容。因而,技术创新不仅成为企业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一国经济振兴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政府更是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任务之一,因此分析和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是行为主体在一定动力机制的推进下展开的。所谓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是指促使创新主体产生创新欲望和要求,进行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与强化的力量源泉,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弱程度及机制的健全程度直接关系着创新速度的快慢和创新规模的大小。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价和测度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构建其动力机制,对于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引进国外技术,自主技术开发能力较弱,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技术黑洞”现象,企业创新动力普遍不足,这对于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此,围绕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运行环境与运行效率:二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三是企业技术创新内源动力各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四是企业技术创新外源动力各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五是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以我国家电企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最终提炼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其中的各个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程度予以了界定。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不仅指出具体的能力因素,而且对如何改善这些能力方面给出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实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各指标高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主要根源是什么?突破了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仅限于能力层面的局限。(2)根据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的机理分析,得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31个典型指标,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独立性和全面性,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3)结合我国16家家电企业的实际数据,应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数学模型对理论部分得出的31个典型指标进行回归、筛选,最终得出影响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10个核心指标。(4)在研究了各个指标分布的特点后指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起促进和提升的动力因素中,外源性动力与内源性动力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这意味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时,应注重“内外兼修”,而不应“内外有别”。也说明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能单纯只考虑一、两项要素,必须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均衡发展,这样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是可持续的,稳定发展的,任何一项核心要素的忽视或缺失终究会阻碍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

邓学军[7](2009)在《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这一“人情”社会中,企业家社会关系是如何对企业的运营和绩效发生作用的?企业家需要有意识地结网来更好地利用关系网络吗?企业家社会网络资源如何才能被企业最大化加以使用,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家社会网络及其对企业运营及绩效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企业家们把握如何才能有效地组建和运用社会网络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绩效,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剖析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绩效发生作用的机理。本研究采用权力、资源和信息三个要素构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衡量模型,并分析各个构成特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各个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文章首先在对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追溯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并与实地走访企业与企业家访谈的调查结果相结合提出了本文的概念架设与理论模型。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本研究采取了多种方式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包括科学合理地设计调查问卷、对发放和回收过程的严格管理,尽可能排斥干扰因素的影响;在变量度量中,借鉴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确立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的度量方法,保障变量度量的合理有效,并对测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的测量均满足信度和效度的要求。在分析方法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本文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模型的拟合与数据拟合较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权力、资源和信息特征都对企业的绩效有显着的积极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还通过提升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来促进企业绩效;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然而其作用过程则是复杂的。

水常青[8](2009)在《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企业、产业和国家构筑竞争优势的源泉。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数字化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有战略性地培植和构筑基于全面创新的竞争优势。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如何通过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要素创新,有效地构建和完善基于市场导向的企业全面创新体系,发挥多元化集成和协同优势,有力地提升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和全面创新绩效,是当前我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从“三全”(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要素创新)的整体角度出发,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系统地对“三全”之间的作用机制、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三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投入—处理—产出”的框架结构,构建了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型:把全面创新纳入到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中,建构了研究全面创新机制的整体理论模型:把全面创新“三全”的全时空创新纳入到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的关系中,构建了“三全”关系的理论模型:把全要素创新中“管理层创新”纳入“战略层创新”和“操作层创新”的关系中构建“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这三个理论模型的关系是:“三全”关系的理论模型是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核心,“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是对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把全面创新纳入到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的整合理论模型是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广化。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有助于厘清全要素创新的主要作用机理,全面创新的整合理论模型有助于在和以往的相关研究比较中探讨市场导向和全面创新对企业全面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关系。本研究利用723份有效问卷搜集的数据,其实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具有强韧度。本研究提出了企业全面创新绩效的概念。过去讨论全面创新对绩效的影响时,大多数还停留在技术创新绩效上,这种只考虑技术创新绩效而不考虑非技术创新绩效的做法有悖于全面创新的内涵。故本研究借鉴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从股东、顾客和员工三个方面来考察衡量全面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我们称之为企业全面创新绩效,为行文方便简称为企业绩效。全面创新绩效区分为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员工绩效后,既便于深入考察全面创新的“三全”对企业绩效的三个不同方面的具体影响效果,也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议。本研究开发的全面创新的测量量表,共由41个题目构成,其大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就理论而言,本研究所建构的全面创新量表,较其它接近的国外量表在我国企业的测试上有较好的适用性,而且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也将降至最低。因此,后续研究可以运用此量表为衡量工具进行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在管理实践上,全面创新量表的建构,有助于企业对于其全面创新进行较好的衡量和判断,从而为企业改善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析了企业特质及企业内外环境等变量对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果。结果发现内部因素的组织资源对上述关系,有显着调节效果;企业发展阶段和技术动荡对全面创新和企业绩效影响的绝对量较小,而其它如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所属地区及行业大类等企业特质变量以及市场动荡等环境变量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并未发现有调节效果。由于组织资源有显着调节效果,因此企业应保留宽裕资源,以便有适合的新机会产生时,有能力来创造获利。此外,我们的实证表明组织资源宽裕,还有利于全时空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全员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基础,所以企业在实施全面创新时首先应强调全员创新,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的理念,并尽快走出创新仅仅与研发人员有关的误区;尽管全面创新的落脚点是实现全要素创新,但是如果不从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宽度上延伸创新,即进行全时空创新,那么全要素创新就会被打折扣,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全时空创新在全面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企业通过充分发挥全时空创新在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有利于“三全”创新协同开展。本研究提出并实证的全要素创新三层次模型,表明全要素创新中的六要素在全面创新中的作用也不是均等的,它们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据此,企业在实施全要素创新时,首先应以战略创新为主导。这是因为战略创新不仅对操作层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有直接作用,而且它还通过管理层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间接作用于操作层创新。其次,全要素创新的落脚点在操作层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上,且市场创新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市场创新,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第三,属于管理层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上承战略层,体现了战略实现的组织安排;下联操作层,对技术、市场创新起到了支撑和管理作用,可见管理层的创新在战略层的创新和操作层的创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管理层内部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管理层的创新核心是制度创新,而且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起着实现战略创新到制度创新的部分中介作用。可见,企业实施全面创新的抓手之一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本研究探讨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全面创新的关系后发现:(1)全面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着显着正相关关系,全面创新的“三个全”都可以成为企业绩效的三个方面的良好预测者,即企业全面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员工绩效;(2)市场导向对全面创新的“三全”影响效应也不尽相同,依大小排序: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员创新;(3)市场导向对绩效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影响,依其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员工绩效、顾客绩效和财务绩效。

王宏顺[9](2008)在《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很多发达国家实施了产业集群战略。大量产业集群主宰着当今世界的经济版图,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发端了产业集聚现象,随之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和迅猛。针对产业集群现象,国内外学术界从外部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不同视角展开了分析和研究,近十几年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研究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理念开始进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中,财政支持政策也成为政府产业集群政策的重要议题。但对于财政支持政策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财政应如何准确定位职能以及财政政策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与难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发展规律以及财政政策对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的规律,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本文从产业集群和财政学的一般原理出发,以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及财政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为主线,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区域科学、社会学、战略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理论、模型及其案例研究;收集了我国53个产业集群5年的历史数据,并使用EVIEWS统计软件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研究了财政支持在我国产业集群不同发展时期的作用与职能;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成因及存在问题,进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产业、区域和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力促进和保障我国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战略的重要决策。2.产业集群战略是增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产业集群是均衡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3、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在于克服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失灵和系统失灵,优化集群动力机制,改善集群发展环境。4、财政支持政策在产业集群政策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强有力的调控和引导职能。5、技术创新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财政支持政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具有较大影响,技术创新补贴和政府税收优惠虽然都将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但其作用效果不尽相同。6、指出了我国产业集群政策的设计原则、政策工具和我国政府应该采用的促进集群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阐明了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孟晓斌[10](2008)在《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及其绩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嵌入在国际竞争网络中。不管企业自身是否乐意,当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就不可避免地启动了。国际化并非是大型跨国公司的专利,中小企业同样可以突破规模、资源等因素的掣肘,开展国际创业,这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在现实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创业行为正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流。组织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变革理论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创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此,回顾以往文献,我们发现有四个理论问题有待解决:(1)在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过程中,其组织动态能力具有怎样的维度结构?(2)组织动态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应当如何构建组织动态能力?(3)从组织动态能力的角度看,企业的国际创业行为策略可以得到怎样的阐释?(4)在国际创业坏境中,企业的组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其国际创业行为,并进而影响其国际创业绩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研究一,探索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分为两个子研究。子研究一为访谈研究。在对以往相关研究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选择了16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围绕国际创业背景下组织动态能力的内涵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特征、作用机制也进行深入访问,对访谈内容全程记录。随后采用内容分析技术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了组织动态能力的概念构思:为适应或创造国际化变革,企业通过获取、释放、整合或重构自己的资源、胜任力或规则的一系列特征、行为或惯例更新过程。在此基础上,子研究二进一步采用问卷研究方法,收集组织水平的变量数据,进而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概念构思进行验证。子研究一、二共同揭示了国际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多维度构思,包括搜索吸收能力、转化整合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和网络协同能力等四个维度。研究二,分析国际创业背景下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推导,提出了影响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组织动态能力的关键变量及其作用关系。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创业导向的创新超前性和风险承受性、高管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和行为互动是影响中小企业搜索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高管团队特征风险承受性、理念一致性、行为互动性和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是决定企业转化整合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超前性、风险承受性、理念一致性、行为互动性、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和国际愿景是决定企业变革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且理念一致性对其的影响效应是负的;高管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和理念一致性是影响企业网络协同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三,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组织动态能力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的国际创业行为策略。首先从半结构化访谈中得到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一些现实线索。接着以组织动态能力和组织变革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国际创业理论的最新进展,推导得到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的典型行为策略。然后根据理论框架,从访谈中选取典型案例,进一步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呈现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行为特征,对案例进行解析并进行理论提炼。最后,对各种行为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从组织动态能力和组织变革的角度看,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可以概括为柔性适应型策略、愿景驱动型策略、因循规则型策略和压力推动型策略。研究四,采用问卷研究方法,在组织水平收集大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技术,从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国际创业绩效机制。(1)企业组织动态能力与国际创业环境对其国际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关系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国际创业环境特征条件下,搜索吸收能力、转化整合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和网络协同能力的强弱差异、组合不同,将影响企业对国际化行为模式的选择。(2)国际创业行为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创业的各种行为模式自身所隐含的变革匹配机制的差异,分别对企业的国际创业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有不同的影响作用。(3)通过检验国际创业行为模式的中介效应,打开了组织动态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黑箱”。组织动态能力对于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影响而实现的。本研究基于学习观,提出并验证了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多维度构思,并分析了其涉及多个组织层次的影响因素;基于组织动态能力观,探索了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的典型行为模式:基于匹配观,深入分析了组织动态能力绩效机制。这些理论观点,为中小企业抓住国际变革机遇,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思路。

二、企业“灵机一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习使用基于IT的创新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灵机一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习使用基于IT的创新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2.2.2 土地的租赁
        2.2.3 员工的招聘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3.2.1 牛奶
        3.2.2 冰淇淋
        3.2.3 奶油
        3.2.4 其他乳制品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3.3.1 订户模式
        3.3.2 专卖店模式
        3.3.3 杂货店模式
        3.3.4 交易会模式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社会资本、创新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主要研究问题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4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企业家社会资本
        1.2.2 创新战略
        1.2.3 领导风格
        1.2.4 环境特征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样本选择与收集方法
        1.3.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过程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社会资本文献回顾
        2.1.1 社会资本
        2.1.2 社会资本类型
        2.1.3 社会资本理论
        2.1.4 社会资本测量
    2.2 创新战略文献回顾
        2.2.1 创新内涵
        2.2.2 创新类型
        2.2.3 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
    2.3 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文献回顾
    2.4 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文献回顾
    2.5 已有文献不足及本文探索方向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假设
    3.1 研究内容及理论框架
    3.2 研究假设
        3.2.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的关系
        3.2.2 企业家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3.2.3 创新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3.2.4 环境特征的调节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量经济模型与测量
    4.1 计量经济模型
        4.1.1 变量设定
        4.1.2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新战略选择关系计量模型
        4.1.3 企业家领导风格调节效应的计量模型
        4.1.4 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计量模型
        4.1.5 环境特征的调节效应计量模型
    4.2 变量测量
        4.2.1 自变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测量
        4.2.2 自变量:创新战略的测量
        4.2.3 因变量:企业绩效的测量
        4.2.4 调节变量:企业家领导风格的测量
        4.2.5 调节变量:环境特征的测量
        4.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样本选择
        5.1.2 数据收集
    5.2 数据质量分析
        5.2.1 量表质量分析
        5.2.2 数据质量分析
        5.2.3 多重共线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据分析及分析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样本基本信息
        6.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假设的回归分析及结果
        6.2.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6.2.2 企业家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6.2.3 创新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
        6.2.4 环境特征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不足
    7.4 将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调查问卷A卷
附录B: 调查问卷B卷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2.1.1 动态能力内涵演进
        2.1.2 不同视角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2.1.3 动态能力的功效
        2.1.4 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2.2 战略领导行为研究综述
        2.2.1 战略领导理论的研究进路
        2.2.2 战略领导行为的复杂性特征
        2.2.3 战略领导行为的组织效应
    2.3 组织学习研究综述
        2.3.1 组织学习的涵义
        2.3.2 不同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和本文探索的方向
第3章 企业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及其模型构建
    3.1 动态能力本质的分析
        3.1.1 动态能力本质Ⅰ:对环境的调试能力
        3.1.2 动态能力本质Ⅱ:战略层面的高阶能力
        3.1.3 动态能力本质Ⅲ:企业家内涵的组织功能性能力
        3.1.4 动态能力理论的创造性本质
    3.2 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
        3.2.1 动态能力研究的纵向来源问题转向
        3.2.2 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选择及其根据
        3.2.3 主体性变量融入动态能力框架的依据:结构化的组织企业家精神
    3.3 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模型构建
        3.3.1 模型理论基础
        3.3.2 模型结构的建立:S-L-D传导模式
        3.3.3 模型要素内涵的界定
        3.3.4 模型传导模式的诠释
第4章 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主效应
    4.1 战略领导行为的运作方式
        4.1.1 战略领导的组织宏观层面影响
        4.1.2 战略领导行为的基本构架
        4.1.3 战略领导行为的内在协同效应分析
    4.2 战略领导行为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分析
        4.2.1 战略领导行为和企业动态能力理念产生背景的一致性
        4.2.2 战略领导行为和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视界融合
        4.2.3 战略领导行为和企业动态能力组织创造性指向的契合性
        4.2.4 CAS理论视域中的战略领导行为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联性
        4.2.5 战略领导行为与企业动态能力因果关系的判断
第5章 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理:以组织学习为中介
    5.1 组织学习的运行方式
        5.1.1 组织学习的主体内蕴
        5.1.2 组织学习机制整合模型
        5.1.3 组织学习的构成维度
    5.2 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作用分析
        5.2.1 战略领导行为构成维度
        5.2.2 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方式
        5.2.3 变革导向领导行为维度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分析
        5.2.4 交易导向领导行为维度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分析
    5.3 组织学习对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分析
        5.3.1 动态能力构成维度
        5.3.2 企业动态能力的创造性与组织学习驱动模式
        5.3.3 组织学习的学习承诺维度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组织学习的共享愿景维度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组织学习的开放心智维度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分析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调研设计
        6.2.2 数据处理方法
        6.2.3 预测和问卷的修订
        6.2.4 正式调研的样本概况
    6.3 数据质量分析
        6.3.1 战略领导行为量表的质量分析
        6.3.2 组织学习量表的质量分析
        6.3.3 动态能力量表的质量分析
    6.4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6.4.1 变量间相关分析
        6.4.2 变量间回归分析
        6.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5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启示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财富魔笛(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3. 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5. 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
        ○人性的第一个魔咒,就是人的欲望。
        ○自私,这是人性的第二个魔咒。
        ○炫耀,是人性中的第三个魔咒。
第二章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
    1.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3.曾国藩的《家书》
        第一、将侯府改名为“八本堂”,以家风教子。
        第二、勤与俭,名门望族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第三、不给子孙留下太多物质遗产。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生活教育
        ○动手教育
        ○挫折教育
        ○善良教育
    5.英国人从小注重培养绅士
        ○不娇宠,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独立意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培养勇气,学会忍耐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独特的家庭早期教育
        ○性格教育
        ○智慧教育
        ○财富教育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吝啬的比尔·盖茨
        ○让孩子尽早独立
        ○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引导者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不管是穷是富,让孩子自己去挣零花钱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控制零用钱的用途
        ○端正对孩子的爱
第三章财富秩序的核心是新的钱财观
    1.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2.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3.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金钱是留不住的,而财富则是不可剥夺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赢得财富的真理
    4.财富是有人格的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第四章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
    1.中国人的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2.美国的继承辅导与继承约束
    3.欧洲人的老臣辅佐与家族议会
    4.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第五章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富人,首先是社会人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让富二代树立国家观念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3.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4.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对待财富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6.财富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拥有
第六章财富接力的本领是从小积累的
    1.为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储蓄意识
        ○投资意识
        ○消费意识
    2.参加“省钱夏令营”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第七章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2.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3.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4.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说服父母同意你的计划
        ○销售资金
        ○管理好你的财务,做好财务分配
        ○建立一个客户档案
    5.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
        ○大学阶段
        ○踏入社会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5)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知识资本化
        1.1.2 经济区域化
        1.1.3 创新系统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写作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篇章结构
    1.6 创新与不足
2.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路径
    2.1 演化经济学核心思想
    2.2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线索
        2.2.1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2.2.2 增长极、点轴开发与网络开发理论
        2.2.3 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
        2.2.4 产业区与新产业区理论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概念的源起
        2.3.2 创新内涵的扩展
        2.3.3 创新模式的进化
    2.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4.1 弗里曼:强调企业研发
        2.4.2 波特:强调竞争优势
        2.4.3 伦德瓦尔:强调互动学习
        2.4.4 纳尔逊:强调制度安排
        2.4.5 佩特尔和帕维特:强调激励结构
        2.4.6 OECD:强调知识流动
        2.4.7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强调创新的可持续性
    2.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
        2.5.1 理论内涵演化
        2.5.2 相关研究总结与评价
    2.6 相关概念辨析
        2.6.1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
        2.6.2 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
        2.6.3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
3.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内涵与基本框架
    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3.1.1 区域的界定
        3.1.2 创新的外延
        3.1.3 系统的特征
        3.1.4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3.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3.2.1 创新主体要素
        3.2.2 创新功能要素
        3.2.3 创新环境要素
    3.3 区域创新系统的互动机制
        3.3.1 利益驱动机制
        3.3.2 学习培训机制
        3.3.3 竞争协作机制
    3.4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3.5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3.5.1 本地根植性
        3.5.2 互利平等性
        3.5.3 相对稳定性
        3.5.4 系统协调性
        3.5.5 持续动态性
        3.5.6 辐射扩散性
        3.5.7 外部开放性
    3.6 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
        3.6.1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3.6.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3.6.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6.4 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3.6.5 发掘区域后发优势
        3.6.6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4.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机理
    4.1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动力因子
        4.1.1 知识
        4.1.2 知识的资本化过程
        4.1.3 知识资本
        4.1.4 知识资本化的影响因素
    4.2 创新组织的决策
        4.2.1 决策依据
        4.2.2 决策模型
    4.3 创新组织内的组织学习机制
        4.3.1 组织学习原理
        4.3.2 组织知识学习模型
    4.4 创新组织间的创新扩散机制
        4.4.1 创新扩散原理
        4.4.2 知识资本扩散模型
    4.5 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机制
        4.5.1 知识溢出原理
        4.5.2 知识溢出效率模型
5.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
    5.1 单一创新极的形成
        5.1.1 创新极的内涵
        5.1.2 创新极的结构
        5.1.3 创新极的形成
        5.1.4 创新极形成的临界规模
        5.1.5 创新极的发展阶段
        5.1.6 创新极的特征
        5.1.7 创新极的主要功能
    5.2 单创新极向多创新极共生的演化
        5.2.1 共生的内涵
        5.2.2 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的动因
        5.2.3 多创新极共生的条件
        5.2.4 多创新极的共生形式
        5.2.5 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
    5.3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5.3.1 常态下的演化
        5.3.2 新创新极进入后的演化
        5.3.3 创新环境改变后的演化
6.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模式与伴随效应
    6.1 内力拉动型演化
        6.1.1 内生动力的作用方式
        6.1.2 内力拉动型演化的特点
    6.2 外力推动型演化
        6.2.1 外生动力的作用方式
        6.2.2 外力推动型演化的特点
    6.3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伴随效应
        6.3.1 工业化效应
        6.3.2 城市化效应
7. 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
    7.1 美国硅谷产业带
        7.1.1 演化路径
        7.1.2 演化特点
    7.2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7.2.1 演化路径
        7.2.2 演化特点
    7.3 中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7.3.1 演化路径
        7.3.2 演化特点
    7.4 比较分析
        7.4.1 演化路径比较
        7.4.2 演化特点比较
8.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
    8.1 西部地区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
        8.1.1 创新投入-产出集中度高
        8.1.2 创新资源国有属性强
        8.1.3 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
        8.1.4 大学和科研机构贡献率大
        8.1.5 创新产出弹性小
    8.2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估
        8.2.1 主因素分析法
        8.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9.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障碍
    9.1 制约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主要障碍
        9.1.1 经济体制障碍突出
        9.1.2 创新主体功能错位
        9.1.3 市场功能发育滞后
        9.1.4 创新要素流通不畅
        9.1.5 创新投入长期不足
        9.1.6 演化动力机制缺损
    9.2 突破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障碍的机制设计
        9.2.1 确立法律保障体系
        9.2.2 规范政府管理体制
        9.2.3 强化政策引导机制
        9.2.4 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9.2.5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9.2.6 培育内生动力机制
10.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
    10.1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思路
    10.2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途径
        10.2.1 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
        10.2.2 优化产业结构
        10.2.3 强化产-学-研结合
        10.2.4 培育创新优势区域
    10.3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点区域
        10.3.1 成都-重庆双核创新系统
        10.3.2 西安-兰州双核创新系统
        10.3.3 南宁-贵阳-昆明三核创新系统
        10.3.4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三核创新系统
    10.4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10.4.1 强化政府先导作用
        10.4.2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10.4.3 构建创新通道网络
        10.4.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0.4.5 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10.4.6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0.4.7 优化创新市场环境
        10.4.8 完善城市网络体系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创新能力
        2.1.2 技术创新能力
        2.1.3 动力机制
        2.1.4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述评
        2.2.2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述评
        2.2.3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2.2.4 我国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述评
3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环境与效率
        3.1.1 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3.1.2 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环境
        3.1.3 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效率
    3.2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3.2.1 日本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特征
        3.2.2 美国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特点
        3.2.3 欧盟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特色
        3.2.4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经验及政策启示
    3.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构成要素
        3.3.1 内源动力要素
        3.3.2 运行动力要素
        3.3.3 环境动力要素
4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指标体系与理论模型构建
    4.1 内部动力机制
        4.1.1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4.1.2 企业的目标
        4.1.3 企业家创新意识
        4.1.4 员工创新动力
        4.1.5 企业文化动力
        4.1.6 企业R&D及投入
    4.2 外部动力机制
        4.2.1 政府动力
        4.2.2 市场机制
        4.2.3 科技动力
        4.2.4 产权制度
        4.2.5 合作创新
    4.3 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构建原则
        4.3.2 体系构建
    4.4 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思路
        4.4.1 理论模型构建
        4.4.2 实证分析思路
5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5.1 研究对象遴选与确定
        5.1.1 我国家电行业的特征
    5.2 样本说明与数据收集
        5.2.1 样本说明
        5.2.2 数据收集
    5.3 问卷设计与纠偏措施
        5.3.1 问卷设计步骤
        5.3.2 调查问卷结构
        5.3.3 防止偏差措施
    5.4 研究量表的开发汇总
    5.5 原始调研数据预处理
    5.6 研究方法的选择确定
        5.6.1 知识准备
        5.6.2 方法简介
        5.6.3 方法优势
6 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本原理
        6.1.1 ε-支持向量回归机
        6.1.2 v-支持向量回归机
        6.1.3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线性规划形式
        6.1.4 ε-带为任意形状的支持向量回归机
        6.1.5 采用其它损失函数的支持向量回归机
    6.2 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求解过程
        6.2.1 求解步骤
        6.2.2 v-支持向量回归机计算详细过程
        6.2.3 最终的运算结果
    6.3 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运算结果的简要解释
7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主要创新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7.3.1 理论论证部分的不足
        7.3.2 实证论证部分的不足
        7.3.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支持向量回归机计算权重w的运算程序
    附录2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论文结构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社会网络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 总体评述
第3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研究概念模型
    3.2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3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组织学习能力影响
    3.4 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探索性分析
    4.1 研究变量
    4.2 变量操作性定义
    4.3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4.4 量表信度
    4.5 量表效度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假设验证
    5.2 效应分解
    5.3 全路径分析
    5.4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及说明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局限与可供进一步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结构
        1.4.1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1.4.2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市场导向的相关研究
        2.1.1 市场导向的意义
        2.1.2 市场导向的文化观
        2.1.3 市场导向的行为观
        2.1.4 市场导向的测度
    2.2 全面创新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2.2.1 创新的定义及其类型
        2.2.2 组织创新的理论进展及评述
        2.2.3 全面创新的理论进展及评述
    2.3 绩效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2.3.1 组织绩效的涵义
        2.3.2 组织绩效指标的分类
        2.3.3 组织绩效的测度
    2.4 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及评述
        2.4.1 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2.4.2 全面创新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2.4.3 市场导向、全面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理论框架
    3.2 研究变量间关系假设
        3.2.1 全面创新的维度及其主要关系
        3.2.2 全要素创新的层次及其主要关系
        3.2.3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3.2.4 市场导向与全面创新的关系
        3.2.5 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3.2.6 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归纳
    3.3 操作性定义及其测量
        3.3.1 市场导向的定义和测量
        3.3.2 企业绩效的定义和测量
        3.3.3 其它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与评价
    4.1 问卷收集数据之概述
    4.2 全面创新量表建构
        4.2.1 量表初步构想
        4.2.2 量表开发过程
    4.3 全面创新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
        4.3.1 测量评价方法概述
        4.3.2 对量表修正与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评估
    5.1 研究数据收集的基本问题
        5.1.1 样本范围界定
        5.1.2 样本规模确定
        5.1.3 问卷发放方式
    5.2 数据的统计描述
        5.2.1 样本企业的数据收集概况
        5.2.2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统计
        5.2.3 对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样本数据的质量评估
        5.3.1 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与效度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假设的检验
    6.1 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6.1.1 导论
        6.1.2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结果
        6.1.3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结果
        6.1.4 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6.2 假设检验分析工具: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6.2.1 结构模型数学表达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
    6.3 研究假设的结构模型检验
        6.3.1 全面创新的"三全"之间的关系检验
        6.3.2 全要素三个层面的主要关系检验
        6.3.3 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检验
        6.3.4 市场导向和全面创新关系检验
        6.3.5 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检验
        6.3.6 整合模型: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研究
        6.3.7 组织资源对整合模型的影响研究
        6.3.8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总结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全面创新的结构维度
        7.1.2 控制变量的控制效应
        7.1.3 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7.1.4 整合模型: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研究
    7.2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上的进展
        7.2.2 实践上的意义
    7.3 研究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7.3.1 研究对象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7.3.2 研究议题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7.3.3 研究数据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博士学位论文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三 专业网络调查系统租用合同
致谢

(9)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现状
        1.4.1 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研究
        1.4.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
        1.4.3 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1.4.4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1.4.5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内容
        1.5.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1.5.2 财政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1.5.3 发达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
        1.5.4 财政政策在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环境方面的作用
        1.5.5 财政政策在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1.5.6 促进我国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第2章 产业聚集理论
    2.1 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
        2.1.1 概念
        2.1.2 特征
        2.1.3 分类
        2.1.4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2 财政的作用
        2.2.1 财政政策职能
        2.2.2 公共财政职能
        2.2.3 公共财政特点
        2.2.4 公共财政的原则
        2.2.5 财政政策的约束条件和成本
        2.2.6 转轨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2.3 财政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2.3.1 政府财政介入的原则
        2.3.2 政府财政的介入对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2.3.3 财政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角色定位
        2.3.4 财政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手段
        2.3.5 财政支持政策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第3章 国外财政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
    3.1 美国的财政支持经验
        3.1.1 出资建立产业园区
        3.1.2 鼓励与引导技术创新
        3.1.3 促进军转民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3.1.4 扶持基础研究领域
        3.1.5 减免税收
        3.1.6 政府采购
        3.1.7 组建孵化器
    3.2 日本的财政支持经验
        3.2.1 公共资金支持
        3.2.2 建立机构和研发平台
        3.2.3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3.2.4 解决资金瓶颈
        3.2.5 培育人才
    3.3 印度的财政扶持模式
        3.3.1 财政扶持
        3.3.2 优惠政策
        3.3.3 削减进口关税
        3.3.4 税收优惠
    3.4 几点启示
        3.4.1 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服务建设并重
        3.4.2 重视人才、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
        3.4.3 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3.4.4 重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
第4章 财政支持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4.1 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
        4.1.1 制度因素
        4.1.2 历史文化因素
        4.1.3 生产要素因素
        4.1.4 需求因素
    4.2 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特征
        4.2.1 政策性
        4.2.2 技术后发性
    4.3 财政支持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必要性
        4.3.1 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3.2 存在问题
        4.3.3 财政支持的目标
    4.4 公共政策
        4.4.1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4.4.2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
第5章 财政政策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作用
    5.1 技术创新的概念
        5.1.1 定义
        5.1.2 内容和类型
        5.1.3 技术创新的动力
    5.2 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方式
    5.3 财政政策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基础
    5.4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
        5.4.1 财政支持
        5.4.2 加速技术扩散
        5.4.3 加强产权保护
        5.4.4 创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
    5.5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5.5.1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5.5.2 社会服务体系功能不强
        5.5.3 财政科技拨款不足
        5.5.4 财政融资渠道不畅
        5.5.5 税收优惠政策不尽合理
第6章 财政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产业集群政策的设计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动态性原则
        6.1.3 市场主导方式优先原则
    6.2 产业集群政策工具
        6.2.1 一般政策工具
        6.2.2 创新政策工具
    6.3 措施
        6.3.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环境
        6.3.2 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
        6.3.3 建立健全针对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体系
        6.3.4 完善税制
        6.3.5 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6.3.6 加强财政扶持政策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6.3.7 建立财政扶持资金跟踪问效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3.8 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集群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及其绩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理论问题
    1.2 中小企业的界定
    1.3 国际创业理论综述
        1.3.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
        1.3.2 企业国际化理论演进
        1.3.3 国际创业的界定与内涵
        1.3.4 国际创业的影响因素
        1.3.5 中小企业的国际创业理论模型
        1.3.6 企业国际创业程度的衡量
    1.4 公司创业导向理论综述
        1.4.1 公司创业与公司创业导向
        1.4.2 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1.4.3 国际创业中的公司创业导向
    1.5 组织动态能力理论综述
        1.5.1 持续竞争优势与组织动态能力观点的提出
        1.5.2 组织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演进
        1.5.3 组织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
        1.5.4 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1.5.5 组织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1.6 企业组织变革理论综述
        1.6.1 组织变革的类型
        1.6.2 组织变革的层次
        1.6.3 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
    1.7 国际创业绩效及其测量
2 研究的理论构建与总体设计
    2.1 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3 本研究的总体构思与设计
        2.3.1 研究一: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结构维度研究
        2.3.2 研究二: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3.3 研究三:基于组织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研究
        2.3.4 研究四: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国际创业绩效机制研究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3 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3.2.1 组织动态能力的双维学习观点
        3.2.2 组织动态能力的内源取向与外源取向
        3.2.3 组织动态能力的内容结构假设
    3.3 子研究一: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概念构思开发研究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访谈资料分析
        3.3.4 研究小结
    3.4 子研究二: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构思验证研究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与解释
        3.4.4 研究讨论与小结
4 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4.2.1 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多层次影响因素
        4.2.2 企业家特征变量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
        4.2.3 高管团队特征变量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
        4.2.4 公司创业导向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
    4.3 研究方法
        4.3.1 样本
        4.3.2 研究测量
        4.3.3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4.2 多水平数据加总验证
        4.4.3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4 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研究小结
5 基于组织动态能力观的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研究
    5.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目的
    5.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1 基于组织变革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分类
        5.3.2 基于组织动态能力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分类
        5.3.3 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模型假设
    5.4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5.4.1 研究方法
        5.4.2 分析单元
        5.4.3 样本
    5.5 案例分析
        5.5.1 案例一:柔性适应型国际创业行为策略
        5.5.2 案例二:愿景驱动型国际创业行为策略
        5.5.3 案例三:因循规则型国际创业行为策略
        5.5.4 案例四:压力推动型国际创业行为策略
    5.6 案例小结
6 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国际创业绩效机制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6.2.1 国际创业绩效的两维度模型
        6.2.2 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四维度模型
        6.2.3 组织动态能力、国际创业环境与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关系
        6.2.4 国际创业行为策略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
        6.2.5 组织动态能力的绩效机制:以国际创业行为策略为中介变量
    6.3 研究方法
        6.3.1 样本
        6.3.2 研究测量
        6.3.3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与讨论
        6.4.1 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6.4.2 多水平数据加总验证
        6.4.3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4 组织动态能力与国际创业环境对国际创业行为策略的影响
        6.4.5 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策略对其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
        6.4.6 组织动态能力的绩效机制:国际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研究小结
7 总论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
        7.1.2 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7.1.3 中小企业的国际创业行为策略
        7.1.4 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国际创业绩效机制
    7.2 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理论进展
        7.2.1 基于学习观的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结构维度新发现
        7.2.2 基于组织动态能力观的中小企业国际创业行为研究新视角
        7.2.3 基于匹配观的组织动态能力与企业国际创业关系研究新思路
    7.3 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7.4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议题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编码材料
附录3: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企业“灵机一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习使用基于IT的创新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社会资本、创新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张伟年. 南京大学, 2013(05)
  • [3]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 葛遵峰. 辽宁大学, 2011(01)
  • [4]财富魔笛[J]. 胡玉琦. 中国作家, 2010(23)
  • [5]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D]. 李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5)
  • [6]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 孙启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7]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的视角[D]. 邓学军. 暨南大学, 2009(09)
  • [8]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D]. 水常青. 浙江大学, 2009(10)
  • [9]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王宏顺. 河北大学, 2008(04)
  • [10]国际创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动态能力及其绩效机制研究[D]. 孟晓斌. 浙江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企业“掌握窍门”的能力——企业家必须学会使用基于 IT 的创新工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