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一、相信我们做得会更好(论文文献综述)

和娅萍[1](2021)在《中国援牙买加排球体育教练项目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自1972年中国和牙买加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为帮助牙买加运动队提升国际赛事的运动成绩,中国政府实施了援牙买加花样游泳、羽毛球和排球等体育教练技术援助项目。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是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理想场所,所以云南被选为该项目的训练基地之一。在2018-2020年期间,每年6-7月牙买加花样游泳队、篮球队及排球队的代表都要到昆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在该援助项目实施的第二年,译者受雇成为该项目下牙买加排球队在昆明训练期间的陪同口译员,于2019年暑假期间为该项目提供了为期两个月的口译服务。本报告旨在分析牙买加排球队到中国昆明进行训练时,译者陪同翻译过程中记录下的中译英口译内容。口译实施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与灵活性,而顺应理论所具有的动态特性能够对译者所进行的排球口译活动起到一定的分析指导作用。语言的选择是译者在口译时面临的一大难点,而顺应论正是基于语言选择的多个层面对语言使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因此译者采用了顺应理论来分析译文。该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及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项目背景、口译任务特点、实施过程及漏译、误译现象。第三部分为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介绍,四、五部分为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全文总结,最后一部分是录音转录文本及其修改版。针对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对话口译,译者从语境顺应和结构顺应两个研究视角,对口译中出现的问题及使用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及总结。作者对语境相关成分和结构顺应的分析表明,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对语境和结构的顺应可以解决一些译者在语言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根据选择不等值这一特点,口译员可以在能供其选择的语言范围中对某些易误用言语选项进行有意识的标记,来改变他们在选择时对于母语的本能顺应。

张可心[2](2021)在《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中国民间团体自发成立救助小组,在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积累了许多一手经验。在随后国外疫情暴发时,这些民间团体希望用这些经验帮助外国民众抗击疫情。其中,“武汉银杏在行动”国内救援团队成立“武汉银杏在行动·新冠疫情国际救助小组”(简称“救助小组”),在2020年3月发起应急语言服务,将武汉的一手抗疫经验总结命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用建议手册》,并组织志愿者们将手册翻译成英、法、德、西、意、瑞典、波斯七个语种,希望将其传递给各国有需要的专业组织,为当地开展救援行动提供经验分享与支持。然而,由于民间志愿团体的非专业性、非营利性、人员异质性等特点,同时,应急语言服务又强调针对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快速提供语言产品,因此,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该救助小组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究这类语言服务活动的主体对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并尝试从翻译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提升此类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办法,为今后民间志愿团体开展应急语言服务提供建议支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民间志愿团体如何组织应急语言服务,其中包括职能分工和翻译流程;二是如何评价其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包括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在翻译流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为回答以上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亲身参与该应急语言服务时获得的一手资料,对救助小组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演绎,设计针对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四种职能的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访谈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对运营统筹人员及德语组志愿者共计10人进行访谈。在数据分析阶段,借助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转写后的访谈进行标注、分析,并根据已有理论基础演绎建构过程组和知识领域;同时依据项目主体的行为、身份、目的分析其在本次应急语言服务的各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应急语言服务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划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与监控阶段及收尾阶段,项目主体包括有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同时,本研究还呈现出以下与一般翻译项目管理不同的结果:(1)民间志愿团体的运营统筹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目的,他们既是该翻译项目的委托方,又是组织该翻译项目的发起人;作为委托方,他们一方面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希望分享抗疫经验,但同时又要求译员从字面上去完全忠实于原文。这种存在于翻译目的中的矛盾,加之在翻译实施过程中以非专业的姿态过多干涉语种统筹的工作,导致项目后期部分翻译志愿者对翻译质量、传播效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2)语种统筹实际是每个语种组的项目经理。语种统筹是推动翻译项目的核心岗位,由不具备实际翻译经验的运营统筹任命。这一岗位优先选取时间充足、具有工作意愿且具备一定翻译能力的学生志愿者担任。然而,语种统筹的工作质量极大程度受自身工作态度、管理能力和翻译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群体极少有机会接触到翻译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他们的管理体现出相较于一般项目经理更加明显的“渐进优化”特点。(3)翻译和审校人员是翻译项目的基础,由运营统筹筛选,均为目前或曾在德语专业就读,或长期在德国学习、工作的志愿者担任。翻译和审校质量受自身语言水平、翻译经验和工作态度影响,具体表现为拘泥原文、缺乏读者意识;过度依赖终审、缺乏成品意识;对自身职责不明,重复工作或缺漏工作;语言水平有限;成员间缺乏沟通等。此外,本次项目中设立三级审校制度,一级、二级审校由中国志愿者担任,终审为一名对象国母语者。但是,面对数量众多、专业性极强的译文,本身缺乏翻译经验且不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母语者在短时间内进行单语审校较难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就如何提升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国家语言类人才库。应在现有国家志愿者库的基础上加强对志愿者的分类分级管理,为今后应急语言服务提供更好的人才匹配。此外,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严格筛选志愿者入库,保证志愿者库储备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相关企业和高校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志愿者机构与翻译人才之间的联系,实现语言类人才库的有序扩大与更新。另一方面,建议人才入库机制能够对志愿者起到激励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证志愿项目效果的作用。二是建立扩大应急语言资源库。利用和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翻译数据库,有利于实现术语统一和语言资源复用。为了促进翻译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志愿者团体应为志愿者提供译前培训。此外,志愿团体应与翻译公司建立联系,以获得更多专业支持。对于翻译公司来说,这也是寻找或培养潜在翻译人才的机会。对志愿者来说,译前培训有利于提升其翻译技能和实践机会,同样是志愿者激励的一种途径。三是优化翻译流程管理。通过加强机构、企业、学校的多方合作,优化、细化应急语言服务的流程管理,形成共同的翻译管理范式。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实现职权分明、责任到人,确保志愿组织方不干涉不越权。应在翻译流程中增加完整的自我评估系统,督促志愿者在项目前、中、后期进行自查和评估,从而有利于项目经理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应建立规范的项目总结和反思制度,在项目中期、收尾阶段进行书面总结,形成可分享的项目经验,从而扩大应急语言服务的社会效益。此外,翻译管理的长期优化,离不开企业和高校的支持。在今后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开展基于项目的翻译实践,教授学生完整的语言服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应推动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翻译市场动态和需求,掌握常用的翻译技术,进而为语言类人才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商健华[3](2021)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家、跨组织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相应地,企业和研究人员也逐渐开始考虑,如何使文化异质、短期的团队快速运作起来,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这时,亲和需求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本文将此背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旨在探讨亲和需求的满足形式和对个人及团队的影响,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选题动机在于以下两点:1)在跨文化团队中,为满足亲和需求而展开的互动会因个体和文化而异。然而,对于亲和信号和亲和需求影响的文化特异性,目前仍几乎没有系统的比较文化研究。2)此外,关于亲和需求的研究多集中在包括德国在内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中国,亲和需求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基于上述选题动机,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是怎样的?2)亲和需求对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有什么影响?3)与德国或西方的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有何不同?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总结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所体现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独特特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中国同事的亲和需求,从而促进其团队合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应用了质性研究辅以量化研究的三角测量法。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首先对Strohschneider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研究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首先组织10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分两组进行团队合作实验,创造团队合作的环境;其次,在实验中、访谈前和访谈后分三轮对实验录像进行观察,择取符合研究目的的互动片段;最后,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收集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阶段,本研究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写和分析。本文基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所使用的亲和信号可分为言语、非言语、伴随言语和意动型信号等四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包含若干小类(见下表)。#122)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学生的团队合作中体现在个人感知、人际关系、团队凝聚力和实现工作目标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子类属(见下表)。#12通过将上述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进行比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使用的绝大多数亲和信号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微笑、笑、集体代词“我们”等。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感知到的亲和效应也大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缓解紧张、增强自信、增强团队凝聚力等。2)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体现出了显着差异。在亲和信号方面,本研究发现部分亲和信号具有更为细致的下分类属。例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微笑和笑被普遍认为是亲和信号,但是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出现了掩饰尴尬的笑这一细分类属。部分受访者并不接受将这种笑划分为亲和信号。再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表达赞赏或认可的话语属于亲和信号。但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敷衍的赞赏和认可并不能满足部分受访者的亲和需求,甚至还会给他们留下负面印象。类似的亲和信号还包括给出建议的下属分类给出不务实的建议,化解冲突的下属分类“和稀泥”等。此外,本研究还分析得出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不曾包含的全新亲和信号。这些亲和信号包括可能性主观推断、昵称、语气、语速、音量、组织行为、谦让行为和闲聊等。最后,本研究发现某些亲和信号并不一定能够引发亲和感知。这些亲和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笑、抚摸、拥抱、缩短体距、目光交流、回答问题、化解冲突、组织行为和介绍新的团队成员等。在亲和效应方面,本研究发现亲和信号不仅能够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个别亲和信号也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例如谦让行为对团队讨论的阻碍效果,这丰富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亲和信号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总结得出了心理负担、促进互相了解、促进人际关系、指明改进方向、提升工作投入度、明确工作方向、维护和谐氛围和全面考虑问题等全新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利用文化-个人-情景模型对研究结果和现有理论基础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文化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首先,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民族文化促生了部分亲和信号。例如,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原则的影响,敷衍的赞赏和认可以及“和稀泥”等亲和信号应运而生;在面子原则的作用下,可能性主观推断被用来表达反对观点和批评;在谦让原则的主张下,团队成员会互相谦让,但这可能会导致团队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影响部分亲和信号的感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下,包括微笑、笑和谦让行为等在内的交际信号在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信号并不具备亲和信号的实质,而仅是在维护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使他们对这些信号持中性立场。其次,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亚文化影响。本研究的受访者体现出两大集体特征,即年轻开放和熟知德国文化。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本研究发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变迁。例如,“和稀泥”这一行为有效维护了团队氛围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应属于亲和信号。但受到德国文化务实原则的熏陶以及年轻一代文化变迁的影响,部分受访者认为“和稀泥”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冲突,因而不能视其为亲和信号;还有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德国会和亲友拥抱,但是在中国不会,这其中也蕴含了德国体触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2)个人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例如,具有广泛社交范围的受访者对微笑、笑和目光交流等交际信号早已习以为常。这些信号仅能满足他的基础交际需求,而无法满足他的亲和需求。再如,部分受访者受性格影响而无法接受亲密的体触行为,拥抱等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不适。3)情景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由于本研究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作为研究背景,部分亲和信号被受访者视为这一具体情境中达成团队目标的必备环节。这些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询问个人感受、征求个人观点、回答问题和介绍新成员等。部分受访者认为,上述信号仅服务于团队工作,而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心理层面的影响。所以,他们并不认为上述信号属于亲和信号。总的来说,受文化、个人和情景的三重影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体现出了多样复杂的特点。当前,跨文化团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我国鲜有关于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研究。所以,本文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来跨文化团队中亲和互动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国外友人对中国同事亲和需求的理解。

余云露[4](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于波[5](2020)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一概念由Carol S.Dweck教授于2006年的着作《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正式提出。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乐于挑战、不惧失败、相信自己的努力、享受学习的过程,其成绩也会优于同等条件下固定型思维学生的成绩,同时成长型思维还可以缓冲贫穷对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教师使用成长型思维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学生会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提高。本文中的数学教学策略,具体是指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我们希望观察一下,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作为民族地区的新疆,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数学教学策略如何,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并试着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以Jo Boaler与Carol S.Dweck的书籍文献作为依据,提出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在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收集了来自于2所学校4名教师的18节课程录像,以及4段访谈音频。依据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结合课堂教学行为的框架,得到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对收集的课堂录像,以编码表为依据建立节点,通过Nvivo11软件直接对视频进行编码,最后得到编码带密度图,与一些量化图表;对访谈音频,整理后转录为文本,得到4段访谈记录。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如下几个研究结果:第一,确定了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第二,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第三,新疆地区两所小学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整体现状,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在于两所小学的四名教师在针对性表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想法、以及不给学生“贴标签”这几种行为上均做得较好;差异在于各位教师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会更直接地指出错误;有的教师在针对性表扬这一行为上的表现有待加强;有的教师比较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多样化的手段;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正确后会倾向于表扬速度。第四,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正确对待错误与失败,以及保证数学课上的公平等三个维度上,表现良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在开放的数学课堂维度上,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第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来自于应试的压力、家庭教育的欠缺,以及教师个人精力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疆地区的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的建议。

倪家芸[6](2020)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信任研究 ——以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发展之下的多种需求。尽管政府希望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然而在社会发展中,整个社会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和复杂的态势。这种需求也促使承载着公共利益使命的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政府不能提供的、提供不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使公共事务在共同治理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由于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实践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信任关系对组织间的相互合作,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以组织间信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信任、信任关系及其相关理论基础,并以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为研究个案研究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信任,从而探究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信任关系。在相关文献的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对信任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对政府的信任有以下两种类型:“需求—期望”满足型信任、积极情绪—情感型信任;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对政府信任的作用包括:保持组织成员行为的一致性、促进信任深化、保持信任稳定三个维度;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对政府信任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包括:被动依赖心理及其组织的非独立自主性原因,矛盾冲突心理及其经济利益需求认知差异与消防安全认知差异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社会组织对政府信任的对策建议。

刘成科[7](2019)在《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我国科技界仍然任重而道远。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动力,科学家精神还需要持续进行新阐释。然而,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国科技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倾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也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虽然不少学者已经从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科技评价和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改进策略,探讨从物质和荣誉上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是,鉴于科技创新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单纯地从外部动机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往往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在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等需要长期艰苦坚守的领域内,更是收效甚微,我国在前沿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是明证之一。如何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命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近年来,使命感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用于探讨意义感和利他贡献等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这种将某种职业视为天职的使命动机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学术界已经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还未上升至破解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高度,置于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的视域下,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以期为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尝试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文章立足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问题。在简要回顾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简要介绍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全面梳理了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论述了使命感的概念演变,探讨了使命感的内涵差异,讨论了使命感的发现路径,也简要评述了已有使命感相关模型的价值和启示。第三,尝试回顾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相关历史思潮。鉴于以往研究对使命感理论基础和历史思潮关注的不足,文章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域之外,探寻与学者身份或学术工作等密切相关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使命感的历史思潮问题,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费希特和韦伯的使命观,并结合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反思和启迪。第四,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概念的认知特征。使命感具有跨文化差异性,且在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文章从人类认知方式的视角,借助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使命感内涵特征的认识。第五,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由于使命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对情感情绪等因素的揭示和探讨也明显不够,所以,文章选择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的深度访谈,基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等过程,分别从使命感知、使命驱动、使命情怀和使命唤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等,最终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最后,继续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哲学再阐释。根据模型建构的主要发现,文章选定从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伦理规范等视角,分别对使命的自觉本质、使命的创新内核和使命的伦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再反思。文章也提出了未来使命感研究的可能方向,尤其强调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深入研究和基于使命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8](2019)在《独行间谍》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新苏联人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骡子的脾气上来了,喉底鼓动着沉沉的声响。趁它还没叫唤起来,阿列克谢赶紧从地上跃起,顺着它的鼻子、耳朵捋着。它要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叫声,就会把他们所有人都毁了。终于,骡子在沙子里来回蹭着前蹄,消停下来,不作声了。若是一头骡子恼了,只要让它想点别的,很快它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真的不能逆着它的性子硬来。当然,别人肯定会抽打这些牲畜,但话又说回来,

唐冬妮[9](2018)在《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已经开始走进海外基础教育课堂,而它能否真正受到欢迎还要受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影响。笔者在苏格兰的10个月汉语教学工作中发现:在小学,课堂管理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如何适应教学环境并提高课堂管理效果对汉语老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学生特点,也提高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效果,该论文选取了“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小学汉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课堂管理效果的针对性解决方案。笔者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摩和访谈,深入了解了汉语教师们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情况;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和访谈案例对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述分析;并结合教学日志从影响因素角度对课堂管理全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了宏观呈现和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和已有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提高课堂管理的针对性策略建议。论文主要从物理环境装饰、心理环境建设、学生行为管理、教师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环境装饰、教师语言沟通能力、学生特点、师生关系、激励措施的使用、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活动设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苏格兰小学课堂管理产生着影响;同时,班主任老师是否支持、第一堂课是否表明期望并约定规则也对课堂管理的难易程度有关键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管理方案。该方案从物理环境、心理环境、行为管理、教学管理、第一堂课计划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赴苏格兰小学教授汉语的老师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管理指南;同时也希望能为后续可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洪小美(JIRAYA WONGYAI)[10](2018)在《泰国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研究 ——以泰国清莱府四所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学生的密切关注并对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使用鼓励性用语等言语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汉语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用语可以直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泰国清莱府四所中学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讨论了学生对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态度和汉语教师的课堂鼓励性用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恰当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的注意事项。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设计,论述了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分类,并且介绍了研究设计,对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的编制进行说明。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清莱府的四所中学,即团结中学(Samakkhiwitthayakhom school)、永存中学(Damrongratsongkroh School)、美占中学(Maechanwitthayakhom school)和清莱市第五中学(Chiangrai municipality school 5 Denha)。第三章为课堂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首先通过课堂观察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分析了四所中学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并从口头鼓励性用语和肢体鼓励性用语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接着对访谈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使用目的、使用方式、使用对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综合深入对比了中泰汉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鼓励性用语的平均次数、具体课堂鼓励性用语的异同。第四章统计分析了学生对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使用情况的反馈调查数据,通过使用平均分数等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深入分析四所中学学生对汉语教师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的反馈、想法及其影响。第五章探讨四所中学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泰国学校经常举行各类活动,导致汉语教师上课时间不够,使他们来不及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鼓励学生;中国与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还存在师生语言障碍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四所学校的汉语教师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的频率有所不同,中泰汉语教师在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频率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教师个人性格、课堂教学习惯、语言障碍、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造成的;二、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反馈都是积极的,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使用鼓励性用语对学生学习汉语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如: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更大的勇气继续学习汉语等。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汉语教师不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用语也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兴趣。因此,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是每一位汉语教师都要用心学习的。因本人经验不足、条件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没有按不同的课型进行课堂观察,只是根据四所中学汉语教师任教的课程进行观察。学生问卷也没有完全区分汉语教师的国籍,可能会导致中泰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使用情况对比不够全面。本人希望在将来能够不断努力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其他的汉语课程,并对中泰汉语教师在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对比。

二、相信我们做得会更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信我们做得会更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援牙买加排球体育教练项目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Descrip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2 Source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3 Featur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4 Objectiv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1.5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2.Interpreting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2.1.1 Acquiring thematic knowledge on the interpreting task
        2.1.2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genda of the project
        2.1.3 Preparing glossary and terms
        2.1.4 Making an interpreting plan
    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2.3 Post interpreting issues
        2.3.1 Self evaluation
        2.3.2 Others’evaluation
        2.3.3 Mistakes and analysis
3.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to Adaptation Theory
    3.2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4.Case studies in details
    4.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4.1.1 Mental world adaptation
        4.1.2 Social world adaptation
        4.1.3 Physical world adaptation
    4.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4.2.1 Lexical adaptation
        4.2.2 Syntactic adaptation
5.Summary
    5.1 Self-reflection on the interpreting task
    5.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interpret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Ⅰ:Transcripts of the original speeches and interpretation
Appendix Ⅱ:Revised Transcripts of Interpretation
Appendix Ⅲ:Publications and honors
Appendix Ⅳ:Acknowledgements

(2)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Einleitung
    1.1 Hintergrund des Forschungsprojektes
    1.2 Forschungsstand
    1.3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1.4 Forschungsmethode
    1.5 Aufbau der Arbeit
2 Forschungsgegenstand:Ubersetzungsprojekt
    2.1 Uberblick uber das,,Relief Team"
        2.1.1 Initiierung und Motivation
        2.1.2 Ergebnis und Zielgruppe
        2.1.3 Arbeitsteilungen des,,Relief Teams"
        2.1.4 Ablauf des ganzen Ubersetzungsprojekts
    2.2 Deutsche Ubersetzungsgruppe als Fallbeispiel
3 Theoretische Grundlage
    3.1 Projektmanagement und Ubersetzungsmanagement
        3.1.1 Definition, Aufbau und Wissensgebiete des Projektmanagements
        3.1.2 Projektmanagement im Bereich Ubersetzung
    3.2 Sprachlicher Notdienst
        3.2.1 Sprachlicher Dienst und Notdienst
        3.2.2 Abgrenzung des sprachlichen Diensts und des Ubersetzens
4 Forschungsmethodik
    4.1 Vorbereitung
        4.1.1 Aufzeichnung des WeChat-Verlaufs
        4.1.2 Erstellung der Leitfaden
        4.1.3 Auswahl der Samples
    4.2 Datenerhebung
        4.2.1 Interviewform
        4.2.2 Interviewdurchfuhrung
    4.3 Datenauswertung
        4.3.1 Transkription
        4.3.2 Inhaltsanalyse
        4.3.3 Entwick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5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5.1 Projektkoordinierende Personen
        5.1.1 Doppelrolle und Doppelmotivation
        5.1.2 Probleme von ProjektkoordinatorInnen
    5.2 Sprachkoordinierende Personen
        5.2.1 Uberblick der Rolle, Motivation der ProjektmanagerInnen
        5.2.2 Probleme von Projektmanagerlnnen
    5.3 Ubersetzende und uberprufende Personen
        5.3.1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Ubersetzerlnnen
        5.3.2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ersten und zweiten Revision
        5.3.3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dritten Revision
    5.4 Zwischenfazit
6 Schlusswort
    6.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6.2 Ausblick auf zukunftige Entwicklung sprachlicher Notdienste der zivilenFreiwilligengruppen
        6.2.1 Verbesserung der nationalen Freiwilligendatenbank
        6.2.2 Aufbau der Datenbank der sprachlichen Ressourcen
        6.2.3 Optimierung des Ubersetzungsmanagements
    6.3 Limitation und Reflexion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Anhang A Interviewleitfaden 1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2
    Anhang C Interviewleitfaden 3
    Anhang D Interviewleitfaden 4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1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2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r 3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4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r 5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 6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7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8
    Anhang M Transkript Befragte 9
    Anhang N Transkript Befragte 10

(3)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Einleitung
    1.1 Forschungsstand
    1.2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1.3 Fachliche Zuordnung
    1.4 Aufbau der Arbeit
2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2.1 Team und Teamarbeit
        2.1.1 Team
        2.1.2 Teamarbeit
        2.1.3 Teamkohasion
    2.2 Affiliation
        2.2.1 Affiliationsbedurfnis
        2.2.2 Affiliationssignale
        2.2.3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2.2.4 Affiliation vs. Guanxi
    2.3 Zwischenfazit
3 Methodik
    3.1 Auswahl der Forschungsmethode
    3.2 Vorbereitung
        3.2.1 Experiment
        3.2.2 Erstellung des Beobachtungsformulars
        3.2.3 Fragebogenerstellung
        3.2.4 Interview
    3.3 Datenerhebung
        3.3.1 Experimentdurchfuhrung
        3.3.2 Beobachtung
        3.3.3 Fragebogendurchfuhrung
        3.3.4 Interview
    3.4 Datenauswertung
        3.4.1 Ablaufmodell der qualitativen Inhaltsanalyse nach Kuckartz
        3.4.2 Anwendung des Ablaufmodells in der vorliegenden Forschung
    3.5 Reflexion uber das methodische Vorgehen
4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4.1 Affiliationssignale
        4.1.1 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2 Non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3 Para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4 Konative Affiliationssignale
        4.1.5 Zwischenfazit
    4.2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4.2.1 Subjektives Wohlbefinden
        4.2.2 Interpersonale Beziehung
        4.2.3 Teamkohasion
        4.2.4 Zielerreichung der Teamarbeit
5 Schlusswort
    5.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5.2 Reflexion und Ausblick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A Fragebogen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Anhang C Transkript Befragte 1
Anhang D Transkript Befragte 2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3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4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 5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6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 7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r 8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9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10
Anhang M Kodierleitfaden
Anhang N Abzeichnungen des Affiliationsbedürfnisses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
        二、数学教学策略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已有研究
        一、成长型思维方面
        二、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三、不同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四、成长型思维与数学教学策略相结合方面
    第二节 国内已有研究
        一、成长型思维方面
        二、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三、不同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四、成长型思维与数学教学策略相结合方面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课堂录像分析
        二、访谈录音分析
        三、课堂录像分析与访谈录音分析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流程
第四章 成长型思维课堂观察框架表及编码表的提出
    第一节 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提出
        一、提出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过程
        二、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理论依据
        三、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
    第二节 与Kathy Liu Sun提出的MTMF对照验证
    第三节 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提出
        一、提出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过程
        二、有关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解释
        三、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
第五章 数据分析
    第一节 名词解释
    第二节 四位教师的编码带密度图
        一、编码带密度图概况
        二、编码带密度图分析说明
        三、甲A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四、甲B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五、乙A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六、乙B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第三节 吴正宪研讨课编码带密度图
    第四节 整节课程的课均节点统计表
        一、行为节点频数分析
        二、行为节点持续时长分析
        三、行为节点时长占比分析
    第五节 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统计图表
        一、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频数表
        二、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时长占比图
    第六节 不同维度下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一、给予恰当的表扬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二、正确对待错误与失败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三、开放的数学课堂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第七节 访谈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
        二、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
        三、新疆地区两所小学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整体现状如何
        四、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等四个维度上表现如何,哪些维度上需要改进
        (一) 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等四个维度上表现如何
        (二) 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哪些维度上需要改进
        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限制了新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编码带密度图
    附录二 所有节点在每节课程中的节点统计表
    附录三 成长型思维的数学教学框架表(MTMF)
    附录四 访谈记录
致谢

(6)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信任研究 ——以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一)信任
    二、本文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信任的分类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组织间信任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组织间信任的作用
第三章 个案简介与研究设计
    一、个案简介
        (一)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的背景
    二、质性研究设计
        (一)质性研究方法界定
        (二)访谈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样本研究的资料收集
        (四)资料整理与分析
        (五)伦理考量
第四章 L养老院对政府信任的访谈资料分析
    一、信任类型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一)“需求—期望”满足型信任
        (二)积极情绪—情感型信任
    二、信任的作用
        (一)保持组织成员行为的一致性
        (二)促进信任深化
        (三)保持信任稳定
    三、信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被动依赖心理及其生存发展的原因
        (二)矛盾冲突心理及其社会心理的原因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社会组织对政府信任类型的构建
        (二)信任的作用
        (三)信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二、研究建议
        (一)对社会组织的建议
        (二)对政府的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再思考
        1.1.2 新时代的初心召唤与使命感召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科技人才的界定
        1.2.2 使命感与职业使命感
        1.2.3 使命感与自我实现
        1.2.4 使命感与自我效能感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使命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1 使命感的概念演变
        2.1.1 使命感的语义考证
        2.1.2 使命感的现代转向
    2.2 使命感的多重来源
        2.2.1 外部召唤
        2.2.2 命中注定
        2.2.3 完美匹配
    2.3 使命感的理论探索
        2.3.1 理论建构的必要:感知与践行的鸿沟
        2.3.2 理论建构的尝试:工作使命感理论
第3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历史思潮
    3.1 费希特:从自在的人到学者
        3.1.1 论证逻辑:存在与规定
        3.1.2 自在的人:自相统一
        3.1.3 社会的人:共同完善
        3.1.4 阶层:社会意向
        3.1.5 学者:知识与道德
    3.2 韦伯:“为世界祛魅”与“头脑的清明”
        3.2.1 业与使命
        3.2.2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3.2.3 为科学而科学
        3.2.4 价值的分裂
        3.2.5 意义的重建
    3.3 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
        3.3.1 “化于无形”的规范
        3.3.2 纯粹和超然的特质
第4章 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基于隐喻分析的研究
    4.1 使命感内涵阐释的认知路径
    4.2 隐喻分析方法的引入
        4.2.1 隐喻分析:潜在概念的揭示手段
        4.2.2 诱发隐喻与意象解析
        4.2.3 隐喻逻辑的判定与分类
        4.2.4 协作式的分析策略
    4.3 基于隐喻的使命感分析
        4.3.1 使命感的导向性
        4.3.2 使命感的利他性
        4.3.3 使命感的驱动性
        4.3.4 使命感的精神性
        4.3.5 使命感的伦理性
        4.3.6 使命感的必备性
    4.4 使命感:认知维度及其核心内涵
    4.5 使命感:一个多维度的构念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研究设计
    5.1 研究范式的考量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5.1.1 质性研究范式:过程分析与情感研究
        5.1.2 扎根理论简述:历史缘起与操作实践
    5.2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5.2.1 青年科技人才的选定
        5.2.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式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4 研究质量与研究伦理
        5.4.1 研究质量
        5.4.2 研究伦理
第6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从感知到唤醒
    6.1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知
        6.1.1 感知内涵:立足本职与利他贡献
        6.1.2 感知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我效能
        6.1.3 感知体验:痛并快乐着
    6.2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驱动
        6.2.1 内生驱动:超然心态
        6.2.2 外生驱动:勇于创新
    6.3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情怀
        6.3.1 情感注入:认知与认同
        6.3.2 伦理规制:求真与求善
        6.3.3 境界提升:责任与使命
    6.4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唤醒
        6.4.1 个体层面:寻找榜样与提升能力
        6.4.2 人际层面:导师指导与同行交流
        6.4.3 组织层面:物质激励与精神回馈
第7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与哲学再阐释
    7.1 使命感的发展模型: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7.1.1 使命感的认知过程
        7.1.2 使命感的动机过程
        7.1.3 使命感的情感过程
        7.1.4 使命感的选择过程
    7.2 哲学再阐释:创新文化、创新能力与伦理规范的视角
        7.2.1 使命的自觉本质:创新进路的文化思考
        7.2.2 使命的创新内核: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
        7.2.3 使命的伦理属性:神经技术为例的探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隐喻分析调查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文本示例(1)
    附录五 访谈文本示例(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独行间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新苏联人
    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
    第二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第三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第四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第五章1936年,苏联某地
    第六章1936年,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
    第七章1936年,莫斯科
    第八章1936年,莫斯科
    第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
    第十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一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二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第27号特殊孤儿院
    第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布拉格饭店
    第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五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六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七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八章1936年,莫斯科
    第十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第二十章1936年,莫斯科
    第二十一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第二十二章1936年,莫斯科
    第二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
    第二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第二部分投石弹弓
    第二十五章1937年,德国慕尼黑
    第二十六章1937年,慕尼黑
    第二十七章1937年,慕尼黑
    第二十八章1937年,慕尼黑
    第二十九章1938年,柏林
    第三十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一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二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三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四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五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六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七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八章1940年,柏林
    第三十九章1940年,柏林
    第四十章1940年,柏林
    第四十一章1940年,柏林
    第四十二章1940年,柏林
第三部分赞同行动
    第四十三章1941年,土耳其
    第四十四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第四十五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第四十六章1941年,伊朗西部
    第四十七章1941年,伊朗西部
    第四十八章1941年,伊朗西部
第四部分远跳行动
    第四十九章1943年,德国柏林
    第五十章1943年,柏林
    第五十一章1943年,柏林
    第五十二章1943年,伊朗上空
    第五十三章1943年,伊朗库姆
    第五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五十五章1943年,伊朗库姆
    第五十六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五十七章1943年,伊朗库姆
    第五十八章1943年,伊朗库姆
    第五十九章1943年,伊朗库姆
    第六十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六十一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六十二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六十三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第六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9)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理论基础
        1.2.1 课堂管理概念
        1.2.2 主要课堂管理理论
        1.2.3 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
    1.3 海外汉语教学课堂管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与苏格兰教育环境
    2.1 汉语发展背景
    2.2 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
    2.3 苏格兰教育环境
        2.3.1 苏格兰相关教育政策
3 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3.1 调查过程说明
    3.2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 物理环境建设因素
        3.2.2 心理环境建设因素
        3.2.3 学生行为管理
        3.2.4 教学管理
        3.2.5 其他因素
    3.3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影响因素角度
        3.3.1 是否安排座位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3.3.2 师生关系因素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3.3.3 标准、规则与程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3.3.4 问题行为管理
        3.3.5 与C和 L的冲突——行为规范与坚定实施
        3.3.6 教学设计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3.3.7 活动设计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3.3.8 小结
    3.4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的重点和难点
4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策略建议
    4.1 物理环境建设
        4.1.1 汉语语言文化装饰
        4.1.2 座位安排
    4.2 心理环境建设
        4.2.1 为做一个好老师做好准备
        4.2.2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4.2.3 创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4.2.4 促进积极学生关系的发展
    4.3 学生行为管理
        4.3.1 增强学习动机
        4.3.2 制定课堂行为标准、规则和程序
        4.3.3 激励积极行为
        4.3.4 问题行为管理
    4.4 教学管理
        4.4.1 充分备课,做好准备
        4.4.2 用完善的教学设计与管理预防课堂问题
    4.5 巧用班主任的作用
    4.6 上好第一堂课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泰国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研究 ——以泰国清莱府四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课堂观察及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情况及分析
    第二节 访谈调查情况及分析
    第三节 中泰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对比
第四章 学生对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使用情况的反馈
    第一节 学生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学生对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反馈
    第三节 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使用情况的评价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第五章 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汉语教师使用课堂鼓励性用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提高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建议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相信我们做得会更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援牙买加排球体育教练项目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 和娅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D]. 张可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D]. 商健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D]. 于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信任研究 ——以上海市P区B镇L养护院为例[D]. 倪家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D]. 刘成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独行间谍[J].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 译林, 2019(05)
  • [9]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D]. 唐冬妮.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05)
  • [10]泰国汉语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的使用情况研究 ——以泰国清莱府四所学校为例[D]. 洪小美(JIRAYA WONGYAI). 厦门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