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的问题

网上支付的问题

一、网上支付之疑难杂症(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鹰[1](2021)在《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数字劳动成为当今社会新型的劳动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旧适用于数字劳动的研究。在我国开启“十四五”规划和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代化征程中,发展“数字经济”,建成“数字中国”,必须科学把握数字劳动资本属性及其价值形态,创新数字劳动参与劳动市场体系建构的新业态新形式。与此同时,数字劳动者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共享原则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育,使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传播自由与自我解放的工具,从而避免落入数字资本的商业陷阱之中。首先,对数字劳动及资本逻辑相关概念进行破题。对于数字劳动概念的定义,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界定。探究“受众”到“数字劳动”在资本逻辑下的发展脉络。分别对资本、资本逻辑、数字劳动的发展溯源和定义进行解构和分析。资本逻辑具有两重性,具体表现在“物的增殖和人的价值的贬值”。马克思既揭露了资本的野蛮性,也充分肯定了资本的文明面。基于此,探究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论证劳动与劳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在关系,进而探究资本逻辑和数字劳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大数据的到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纳入到了数字技术的监控之中。用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分享信息和互动交流,人们通过虚拟平台与世界建立联系。然而,数字劳动者在社交媒体成瘾的同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免费的“数字劳工”,进而引发了数字劳动的异化和剥削。探究在资本逻辑无限增殖的规律下,数字劳动剩余价值产生的实质,进一步揭露资本家是如何披着数据的外衣获取高额利润。实质上,数字劳动是资本逻辑的深化,数字劳动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本质都不过是以更为隐蔽和深刻的方式榨取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进一步强化对工人的利用和剥削。但当下数字技术在促进人的解放方面同样蕴涵着无限的可能,应该积极寻求人的自由解放之道。资本逻辑语境中数字劳动的研究是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相关理论展开的。数字劳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数字劳动带来的“一键式”快捷时要思考人主体意识的丧失问题。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审视数字劳动,有助于批判资本主义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谬论,认清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新形式。在全球化新业态背景下,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市场要素改革,研究资本逻辑语境下的数字劳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美慧[2](2021)在《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经济的视野,与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紧密且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消费者而言实现了购物无需出门,出门无需带现金的便捷式生活模式,对于商家则更是名利双收。在此全新的经济体系下,最为突显的是亚洲的中国市场,通过中央政府商务部门有效指导管理以及十四亿国民的鼎力支持,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极为迅速且成效明显。近些年中国在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规范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使中国发展成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最为先进、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作为邻国的泰国,受到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熏陶影响,也逐步开始步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但因起步较晚以及市场尚未成熟的原因,泰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发展历程、交易规模、交易平台、交易商品,以及使用PEST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泰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天猫国际和泰国Shopee的两个商务平台进行了SWOT比较分析,总结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梳理了泰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泰国的启示,最后针对泰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王景晖[3](2021)在《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商业银行,面对市场中层出不穷的消费贷款产品,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红利,获取潜在的客户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做好消费贷款产品的客户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贷款将传统个人消费贷款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适应于当前消费金融环境,但应对互联网经济下产品及客户的不同特征,需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客户开发策略,适应业务的发展。本文以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策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当前业务中客户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得出适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快贷”业务客户开发优化策略,为“快贷”业务后续推进奠定良好的客户基础,帮助更好地实现“快贷”业务发展。本文通过整理和学习客户开发相关理论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客户开发的相关研究,梳理客户开发策略的理论依据。论文对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现状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客户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发现客户开发中产品、营销及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当前客户开发问题的原因在于客户细分欠缺、客户开发方式不足、产品创新滞后及内部激励有限。结合相关理论,制定出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的优化策略,包括有效识别客户,对客户群体进一步细分后,通过“产品+场景”、“服务+体验”、“渠道+流量”和“人员+社交”组合策略开展客户开发的优化策略,提出保障措施为策略执行提供支持。本文为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提供一种可行的客户开发方案,帮助其实现业务发展,同时为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商业银行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4](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指出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兰欣[5](2021)在《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研究 ——以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协调有序的市场秩序,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和高品质的百姓生活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十九届三中全会要求改革和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协同,形成市场监管合力;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设立。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有利于形成一个让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创建让消费者放心的市场机制,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的市场监管机构中仍存在事前零散无序的监管和多部门的重复执法导致了监管的“错位”“缺位”等问题,抑制了市场活力。为解决以上问题,建立科学高效的市场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为探索科学合理的地方市场监管机制,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政策沿革、背景、目标、改革成果和地方有代表性的市场监管改革模式,为构建地方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启示意义。其次选取了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践为个案。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先行先试,2014年成立P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三合一”的整改,整合了原三局的所有职能。市场监管的职能经过整合后得到极大强化,监管重心也从“市场准入”转变到“事中事后监管”,放低了准入门槛,打破了分段监管流程,实现了全程管理;同时依托监管具体措施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促进了P区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六年来,该局创新制定了120余项监管措施,且大多都已被S市乃至全国学习借鉴。基于此,选取行政生态理论、角色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托该理论框架分析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践概况,市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机构设置、职能转变、监管措施创新等方式来适应外部行政生态环境,并实现“角色重塑”。本研究通过深度调研提炼出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该机制包括四个层面:角色领悟机制、角色定位机制、角色自律机制、方式创新机制。首先是角色领悟机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从外部生态环境中的政策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整体需求等层面领悟生态环境对于市场监管的期望;其次是角色定位机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外部生态环境精准定位自身监管角色:市场准入的引导者、市场运行的监管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权益的服务者;最后是角色自律机制和方式创新机制,为扮演好角色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从机构配置、人员的融合加强自身角色自律建设和从革新监管理念、再造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手段三个层面创新监管方式,共同促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实现“角色重塑”。通过该机制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从根本上理顺市场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范宏雷[6](2020)在《银医合作模式下H医院就诊流程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医院每天都会涌入大量的患者及其家属,导致挂号、候诊、结账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排队,工作人员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存在财务方面的风险。若是能够在医院安装用于结算的银行软、硬件,同时由银行安排人员长期入驻,负责现金收付、清算划款等事务。如此—来,医院的工作压力减轻,有利于节省人工成本,同时也能将一部分的风险转接给银行,医院就诊流程变得更为精简,达到—举多得的目的。对于银行而言,其获取客户、挖掘潜在客户需求是银行营销的关键。医疗机构的行业属性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非周期性“优质”大户。医院具有医疗资源的垄断性,资金结算量充足,动员医院在银行开设账户,可能带来丰富存款资源,即便是其他资产类业务,也是风险可控、回报可期。此外医疗机构员工普遍有稳定而不菲的收入,通过深入合作,可以将医院高管和医护人员发展成为银行理想的个人客户,吸引病人和家属作为潜在的客户拓展对象,深挖“医院关联客户群”,对于银行拓展中间业务、降低经营风险、扩大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均具有战略意义。笔者在本课题中,以H医院为案例,研究医院如何在银医合作模式下对流程予以完善。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比如银医合作、流程优化等。梳理这种模式所经历的变迁史,阐述其意义和作用,对H医院应用的该模式予以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打下理论根基。然后,对H医院的就诊流程的实际情况予以说明,在这—过程中介绍了其组织架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同时运用科学的调查方式,比如询问患者的看法等,通过分析找出现有就诊流程的缺陷和不足。最后,结合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拟定优化目标和思路,为H医院在银医合作模式下的就诊流程优化提出全新的方案。其中包括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两部分,总体设计是在银医合作模式基础上搭建的—站式服务系统,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将医院及银行医疗业务和管理业务融合在—起,集成所有的网络、硬件、软件、安全、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功能设计主要由患者统—身份认证管理平台、患者服务升级、银医信息交互通讯管理等模块构成。实施这—方案后,H医院的就诊流程更为精简、科学和高效,医院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显着提升。

张荣铮[7](2020)在《政府流程再造视角下“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对象,研究“一网通办”改革的协调机制,论文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内容,对“一网通办”和行政协调机制进行概念界定,详细介绍了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的概念、分析框架以及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对于解决本研究核心问题的适切性,并尝试性提出基于政府流程再造视角下的“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了“一网通办”改革背景下X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理论和在X区行政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对目前X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现状和运行成效进行分析。然后在“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实现机制”分析框架下对目前“一网通办”协调机制存在的困境进行阐述,通过访谈法发现了协调主体方面存在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权责不匹配、基层行政服务单位改革需求反馈流程繁琐等困境;在协调客体层面,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部门利益冲突、政府部门间改革合作意愿不足等成为困境所在;在实现机制方面出现线上服务与群众信息素养间存在缝隙、改革事中事后监管评估体系相对脱节等问题。同时上述困境的成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官僚科层体制自身弊端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序性协调机制中技术安排选择与政务职能整合相矛盾、政府权力部门化与改革宏观目标的冲突以及风险规避思想增加部门间协调的难度。最后尝试从顶层设计、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实现机制四个维度提出优化目前“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有效路径,在顶层设计维度以法治为原则,明确顶层设计基本原则,健全“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法制体系;在协调主体维度,推动事权向行政服务中心下沉,同时打通行政体制内上行沟通渠道;在协调客体维度,加大“一网通办”平台在政府内部的延伸应用来缓解部门利益冲突,也要加强政府内部合作,营造“一网通办”文化氛围;在实现机制维度,提出强化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健全“一网通办”绩效评估体系、推动政务服务基础数据标准化、构建“一网通办”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创新“一网通办”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等多个角度的优化路径。

赵润[8](2020)在《甘肃省营商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浪潮下,为推进政府职能高效转变,精准化掀起一场刀刃向内的自身精简革命,为打造便利宜商发展环境新的制高点提供制度性保障。尽管“放管服”改革政策在全国各地施展落地,不同地区的改革进程和面临堵点问题仍有一定的不同和差距。当前甘肃省“放管服”改革成效,只是较之从前,便利宜商氛围初显提升,但这阶段性的进步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甘肃营商环境仍处于全国营商优化成效较为不显着的层次,尚居营商后进水平。这与甘肃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即:“放管服”改革在思想上、基层衔接上、信息共享上、监管上、顶层设计上、服务方式上的不足有密切联系。文章以甘肃营商优化尚且存在的堵点问题为切入点,对甘肃营商环境深层次优化展开探索性研究。文章共分为五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综述梳理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要素分类、评级方法和标准,同时,从营商环境制度方面、影响因素方面及优化方式等角度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夯实文章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简述了营商环境的内涵和“放管服”改革的意义、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第三部分是甘肃省营商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通过问卷及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体系的得分评估,针对甘肃企业开办、甘肃政府服务、甘肃监督管理、甘肃企业感受展开现状调查,发现甘肃营商环境缺乏便利、严明、满意,并给予相应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发达地区优化本地区营商环境的经验。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这两个营商环境发展较好及“放管服”改革领先的地区吸取适合甘肃优化营商环境的适配措施。第五部分是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措。从甘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甘肃投资项目审批效率、甘肃事中事后监管、甘肃政府服务、甘肃政务信息资源五个方面多管齐下,全盘整改优化,为建设甘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每一环节助攻。

张翔[9](2020)在《怒江州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也在飞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看病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合理的规划医疗资源,也是当今世界上较为合理的一种方式。自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医改,各级政府也在不断的探寻和摸索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方式,政府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中扮演着筹资者和供给者的角色。泸水市贫困人口较多,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因此,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研究泸水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情况,提出改进的对策,为泸水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协作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了当前泸水市医疗服务供给情况,医联体建设、医保报销政策、双向转诊程序等方面的实施现状,发现泸水市政府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存在基层首诊推行难度大、双向转诊困难、医联体推进缓慢、居民对分级诊疗知晓度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加大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配套政策等对策建议,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满足泸水市居民的就医需求。

鹿旭[10](2019)在《淄博市临淄区医联体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是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解决、率先解决的问题。如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建立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缓解看病就医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央、省都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其中,统筹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区域医联体,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和模式,实现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就是目前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对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进行背景分析,界定农村公共产品、医联体等相关理论及概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外医联体发展过程及经验、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建设区域医联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重点研究了临淄区医联体建设发展存在医联体结构单一,医保政策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的困境,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设医共体、改革医保支付政策、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二、网上支付之疑难杂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支付之疑难杂症(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1.现实背景
        2.理论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述评
        1.国内文献综述述评
        2.国外文献综述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论文创新点
一、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
        1.资本的内涵及本质
        2.资本逻辑内涵及本质
        3.资本与资本逻辑的内在关系
    (二)资本逻辑的两重性
        1.资本逻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逻辑造成人的发展危机
        3.资本逻辑批判下的生态危机
二、“数字劳动”溯源及概念辨析
    (一)数字劳动概念溯源
        1.“受众”概念的提出
        2.“受众商品论”的理论争鸣
        3.“数字劳动”的提出和内涵
    (二)数字劳动的表现特性
        1.用户主动参与性
        2.工作模式灵活性
        3.雇佣模式非合同性
        4.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同一性
    (三)数字劳动与相关概念辨析
        1.数字劳动与非物质劳动
        2.数字劳动与物质劳动
        3.数字劳动与免费劳动
        4.数字劳动与知识劳动
        5.数字劳动与科技劳动
三、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批判性理论借鉴
    (一)探究数字劳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1.福克斯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所谓创建
        2.从斯麦兹的“受众商品”到福克斯“产消者商品”
        3.国外学者对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的批判
    (二)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客观评价
        1.对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合理性分析
        2.对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局限性分析
        3.数字劳动的数据流只有通过精准算法才是劳动
    (三)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价值意义
        1.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时代价值
        2.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借鉴意义
四、资本逻辑与数字劳动的关系
    (一)资本逻辑与数字劳动的联系
        1.资本逻辑中数字技术的本质
        2.资本逻辑中数字劳动的本质
        3.资本逻辑中数字资本的本质
    (二)数字劳动是对资本逻辑的深化
        1.数字劳动是当代资本积累的新模式
        2.数字劳动是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新手段
        3.数字劳动是资本和劳动力过剩的新产物
        4.共享经济是缓和数字劳动异化剥削的新途径
    (三)数字资本与新技术主义逻辑
        1.资本逻辑和数字技术逻辑具有内在合契点
        2.新技术主义是新一轮的资本剥削
五、资本逻辑语境中数字劳动剩余价值生产
    (一)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二重性理论
        1.数字商品的二因素
        2.数字劳动二重性分析
        3.数字劳动二重性理论是数字劳动价值论的基石
    (二)数字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
        1.数字产品成“异已存在物”
        2.数字劳动的隐蔽性统治
        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4.数字关系等级化
    (三)数字资本主义异化景观
        1.隐蔽化的意识形态入侵
        2.数字资本霸权
        3.数字拜物教
    (四)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剩余价值生产
        1.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2.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分析
        3.资本逻辑语境下数字劳动资本积累的秘密
六、数字劳动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一)重构数字劳动秩序原则
        1.坚持数字劳动按贡献分配原则
        2.倡导一般数据的共享原则
        3.科学把握资本公有化
    (二)优化数字技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利用数字劳动技术进行异化治理
        2.积极探索新型数字劳动组织关系
        3.寻求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转型
        4.警惕和消解数字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负作用
    (三)规范资本逻辑运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
        2.丰富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决定因素
        3.个体人格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保障
        4.自我支配时间的增加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
        一、电子商务相关的概念
        二、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概念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
        一、分析工具综述
        二、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理论
        三、信任相关的理论
        四、感知风险相关的理论
        五、比较优势相关的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比较
    第一节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二、交易规模
        三、中国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四、交易商品
    第二节 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二、交易规模
        三、泰国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四、交易商品
    第三节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PEST分析
        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PEST分析
        二、泰国跨境电子商务PEST分析
    第四节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比分析
        一、中泰跨境电子商务的共同点
        二、中泰跨境电子商务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的天猫国际概况
    第二节 泰国的Shopee概况
    第三节 天猫国际与Shopee的比较分析
        一、天猫国际的SWOT分析
        二、Shopee的 SWOT分析
        三、天猫国际与Shopee的 SWOT分析结果总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泰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一、可靠的支付系统
        二、完善的运输系统
        三、先进的大数据作为支撑
        四、领先世界的相关技术
        五、政府支持的一系列政策
    第二节 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系统发展缓慢
        二、物流存在缺陷
        三、法律不够健全
        四、税收系统尚不完善
        五、专业人才缺乏
    第三节 促进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支付系统
        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三、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收政策
        五、积极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所需人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2.1.1 客户价值理论
        2.1.2 客户细分理论
    2.2 客户开发理论
    2.3 客户开发相关研究
    2.4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客户开发相关研究
    2.5 互联网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客户开发相关研究
第三章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现状分析
    3.1 建行甘肃省分行概况
    3.2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现状
        3.2.1 业务现状
        3.2.2 客户开发情况
    3.3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市场调查
        3.3.1 客户问卷调查设计
        3.3.2 深度访谈设计
        3.3.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3.3.4 深度访谈结果分析
    3.4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存在的问题
        3.4.1 客群范围较窄
        3.4.2 业务认知度较低
        3.4.3 客户体验不充分
    3.5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客户细分欠缺
        3.5.2 客户开发方式不足
        3.5.3 产品创新滞后
        3.5.4 内部激励有限
第四章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环境分析
    4.1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4.2.1 同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4.2.2 替代品分析
    4.3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需求分析
第五章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优化策略
    5.1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客户识别策略
        5.1.1 需求识别
        5.1.2 场景识别
    5.2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客户细分策略
        5.2.1 外在属性细分
        5.2.2 内在属性细分
        5.2.3 行为细分
    5.3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客户开发组合策略
        5.3.1 “产品+场景”策略
        5.3.2 “服务+体验”策略
        5.3.3 “渠道+流量”策略
        5.3.4 “人员+社交”策略
第六章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人员保障
        6.1.1 加强多层次人员队伍建设
        6.1.2 强化人员教育培训
        6.1.3 加强员工激励
    6.2 文化保障
    6.3 技术保障
    6.4 风险防控保障
        6.4.1 增强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6.4.2 规范合规教育及贷后管理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调查问卷
附录 B 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4)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一)史前医学时期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一、心脏主题展
        二、大脑主题展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与致谢
附件

(5)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研究 ——以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市场监管相关概念界定
        2.1.1 市场监管
        2.1.2 市场监管职能
        2.1.3 市场监管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生态: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依据
        2.2.2 角色理论: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理论基础
        2.2.3 无缝隙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角色期望的本质
    2.3 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现状考察
    3.1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现状分析
        3.1.1 近年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政策发展沿革回顾
        3.1.2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背景
        3.1.3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目标
        3.1.4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现状
    3.2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模式分析
        3.2.1 深圳“纺锤体”模式
        3.2.2 天津“圆柱型”模式
        3.2.3 杭州“倒金字塔”模式
    3.3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经验启示
第四章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案例分析
    4.1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外部生态
        4.1.1 政治环境:国家支持下创新的结果
        4.1.2 经济环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4.1.3 社会环境:社会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4.2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案例选取依据
        4.2.1 P区行政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4.2.2 P区监管改革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4.3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概况
        4.3.1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三合一”的机构设置
        4.3.2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三合一”的主要职责
        4.3.3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的措施创新
        4.3.3.1 推出市场准入便利化“双十条”
        4.3.3.2 构建“六个双”监管闭环机制
        4.3.3.3 构建“一体化”诉求处置机制
        4.3.3.4 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
    4.4 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成效
        4.4.1 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4.4.2 破除分段监管,实现全过程监管
        4.4.3 创新服务方式,维护消费权益
第五章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构建
    5.1 角色领悟机制
        5.1.1 政策环境保障
        5.1.2 市场经济发展
        5.1.3 社会整体需求
    5.2 角色定位机制
        5.2.1 市场准入的引导者
        5.2.2 市场运行的监管者
        5.2.3 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5.2.4 市场权益的服务者
    5.3 角色自律机制
        5.3.1 融合监管机构
        5.3.2 建设监管队伍
    5.4 方式创新机制
        5.4.1 创新监管理念
        5.4.2 再造监管流程
        5.4.3 创新监管手段
第六章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应用价值
    6.1 个性与共性分析
        6.1.1 P区市场监管部门的个性分析
        6.1.2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共性分析
    6.2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应用价值
        6.2.1 揭示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变化的原因
        6.2.2 促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准确定位角色
        6.2.3 督促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扮演好角色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P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P区企业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 B 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办事群众的感受度调查问卷
附录 C 访谈记录节选
    编号:FT20191108
    编号:FT20200809
    编号:FT20200909
    编号:FT20200910
    编号:FT20200914
    编号:FT20200927
    编号:FT20201012
    编号:FT2020101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银医合作模式下H医院就诊流程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银医合作概述
    2.1 基础概念
        2.1.1 银医合作
        2.1.2 流程优化
    2.2 银医合作基础理论
        2.2.1 银医合作历史沿革
        2.2.2 银医合作的意义
        2.2.3 银医合作的模式
        2.2.4 银医合作的发展方向
    2.3 国内银医合作典型案例
        2.3.1 四川地区F医院银医平台服务创新案例
        2.3.2 X银行成都地区银医服务创新案例
第三章 H医院就诊流程管理现状
    3.1 H医院简介
        3.1.1 基本情况
        3.1.2 机构设置
        3.1.3 就诊流程
    3.2 H医院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
        3.2.1 问卷调查
        3.2.2 耗费时间成本
        3.2.3 就诊过程缺乏公平性
        3.2.4 预约就诊制度矛盾突出
        3.2.5 “一站式”服务发展瓶颈期
第四章 基于银医合作模式下的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4.1 优化的思路和目标
        4.1.1 优化思路
        4.1.2 优化目标
    4.2 总体设计
    4.3 功能设计
        4.3.1 患者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
        4.3.2 患者服务升级
        4.3.3 银医信息交互通讯管理
        4.3.4 医疗统一支付集成平台
        4.3.5 医院管理模块
第五章 H医院就诊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
    5.1 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
    5.2 优化方案实施完善与保障
        5.2.1 加强组织领导
        5.2.2 强化方案贯彻执行
        5.2.3 压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主体责任
    5.3 提高H医院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5.3.1 加强信息化建设
        5.3.2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组织文化
        5.3.3 组织结构转变
        5.3.4 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H医院门诊患者就诊问卷调査
致谢

(7)政府流程再造视角下“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一网通办”
        (二)行政协调机制
    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概念
        (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分析框架
        (三)政府流程再造理论与“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三、基于政府流程再造视角的“一网通办”协调机制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一网通办”协调机制运行现状
    一、X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改革基本概况
    二、基于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的X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协调机制
        (一)以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单元的“一网通办”协调组织体系
        (二)以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单元的“一网通办”协调机制
    三、X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协调机制运行成效
        (一)理顺改革条块关系,打通部门内外沟通渠道
        (二)改善行政服务环境,倒逼行政服务方式转变
        (三)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市民办事成本
        (四)增强组织凝聚力,营造“一网通办”改革文化
第四章 “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困境及原因探究
    一、“一网通办”协调机制中协调主体方面的困境
        (一)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权责不匹配
        (二)基层行政服务单位改革需求反馈流程繁琐
    二、“一网通办”协调机制中协调客体方面的困境
        (一)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部门利益冲突
        (二)政府部门间改革合作意愿不足
    三、“一网通办”协调机制中实现机制方面的困境
        (一)线上服务与群众信息素养间存在缝隙
        (二)改革事中事后监管评估体系相对脱节
    四、原因探究
        (一)官僚科层体制自身弊端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程序性协调机制中技术安排选择与政务职能整合相矛盾
        (三)政府权力部门化与改革宏观目标的冲突
        (四)风险规避思想增加部门间协调的难度
第五章 “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以法治为原则,强化制度建设
        (一)明确“一网通办”协调机制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健全“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法制体系
    二、以组织为载体,促进协调主体优化
        (一)推动事权向行政服务中心下沉,平衡权责关系
        (二)打通行政体制内上行沟通渠道,提高反馈效率
    三、强化服务理念,推动协调客体优化
        (一)平台延伸推动缓解部门利益冲突
        (二)加强政府内部合作,营造“一网通办”文化氛围
    四、强调标准化,推进实现机制优化
        (一)强化信息教育,提高群众的信息素养
        (二)健全“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的绩效评估体系
        (三)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基础数据标准化落地
        (四)构建“一网通办”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五)创新“一网通办”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甘肃省营商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调查资料分析法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营商环境
        1.2 放管服改革
    2 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三章 甘肃省营商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
    1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体系建立及得分评估
        1.1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体系建立
        1.2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得分评估
    2 甘肃省营商环境问卷设计及发放
        2.1 问卷对象
        2.2 问卷目的
        2.3 问卷发放及回收
        2.4 问卷结果分析
    3 甘肃省营商环境现状调查
        3.1 企业开办便利度调查
        3.2 政府服务便利度调查
        3.3 监督管理严明度调查
        3.4 企业感受满意度调查
    4 甘肃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4.1 企业开办缺乏便利
        4.2 政府服务缺乏便利
        4.3 监督管理缺乏严明
        4.4 企业感受缺乏满意
    5 甘肃营商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思想认识不足
        5.2 基层衔接不足
        5.3 信息共享不足
        5.4 顶层设计不足
        5.5 监管力度不足
第四章 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
    1 长三角地区
        1.1 上海
        1.2 杭州
        1.3 南京
    2 京津冀地区
        2.1 北京
        2.2 天津
第五章 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1 承接落实针对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细化的下放、调整
        1.2 加快推进各地行政许可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2 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
        2.1 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审批环节
        2.2 完善重大项目审批建立台账与定期销号制度
    3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3.1 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力度
        3.2 实施“线上线下”审批通道双向开通
        3.3 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
        3.4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4 创新优化政府服务
        4.1 践行“减证便民”服务初衷
        4.2 推行“一窗受理”改革
        4.3 建立信息追踪评价参考体系
    5 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5.1 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5.2 清查“僵尸”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怒江州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分级诊疗制度及政府推进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及发展沿革
        一、分级诊疗的定义
        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推行的政策依据
        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意义
    第二节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程度
        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三、医院定位的准确性
        四、相关配套政策
    第三节 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作用分析
        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
        二、建立健全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协调机制
        三、建立健全信息系统
        四、宣传、引导患者形成科学就医的行为模式
    第四节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协作治理理论
第二章 泸水市医疗服务供给及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
    第一节 泸水市医疗服务供给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二、泸水市医疗机构配置现状
        三、泸水市医疗服务人员总体布局
        四、泸水市提供医疗服务情况
    第二节 泸水市医疗服务资源分级配置情况
        一、医疗服务分级配制情况
        二、急诊就诊分级利用情况
        三、入院诊疗人次分级利用情况
        四、医疗资源上下流动情况
    第三节 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
        一、明确多元政府部门协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二、构建基层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程序
        三、组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医联体
        四、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五、严格实行逐级转诊制度
第三章 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首诊推行难度大
        二、双向转诊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居民及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低
        四、医联体建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医保报销政策引导作用不明显
    第二节 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各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渠道不畅通
        二、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力度不足
        三、分级诊疗制度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四、政府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不足
        五、医疗资源供给不足
第四章 国内其他地区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国内其他地区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经验
        一、上海市:政府引导协同社会力量建立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
        二、青海省:严格规范转诊机制
        三、天长市: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
    第二节 国内优秀经验借鉴
        一、明确上下转诊制度
        二、制定家庭医生培养机制,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
        三、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
第五章 泸水市政府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对策
    第一节 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一、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
        二、制定规范的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首诊制度
    第二节 加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医疗队伍
        二、强化留人机制,积极留住基层人才
        三、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
        四、引入社会力量办医
    第三节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配套政策
        一、构建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
        二、完善医疗资源供给,放宽基层用药范围
        三、完善医保报销政策,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四、制定完善的分级诊疗绩效考核机制
    第四节 加大政府对分级诊疗的宣传力度
        一、提高医务人员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主观能动性
        二、转变患者的传统思想,树立正确就诊观念
        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在居民心中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附录A:怒江州泸水市居民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程度调查表
附录B:泸水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10)淄博市临淄区医联体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公共产品
        2.1.2 医疗联合体
        2.1.3 分级诊疗
        2.1.4 双向转诊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帕累托最优理论
        2.2.3 系统理论
第3章 临淄区医联体建设的探索实践
    3.1 临淄区医联体建设现状
    3.2 临淄区医联体基本做法
        3.2.1 加强信息化建设
        3.2.2 加强对口帮扶
        3.2.3 转变服务模式
        3.2.4 建立分级诊疗新机制
    3.3 临淄区医联体取得的成效
        3.3.1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
        3.3.2 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均衡
        3.3.3 群众观念转变就医满意度提升
第4章 临淄区医联体的发展困境
    4.1 医联体结构单一
        4.1.1 分级诊疗效果不明显
        4.1.2 双向转诊推进缓慢
    4.2 医保政策作用发挥不明显
        4.2.1 医保报销政策方面问题
        4.2.2 医保付费政策方面问题
    4.3 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
    4.4 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发展滞后
        4.4.1 信息建设方面问题
        4.4.2 基础硬件设施方面问题
    4.5 基药制度导致就医不便
第5章 推进临淄区医联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
        5.1.1 成立医共体理事会
        5.1.2 明确职责分工
        5.1.3 实行内部统一管理
        5.1.4 实行双重监管
    5.2 实现医疗医保政策联动
        5.2.1 改革医保支付政策
        5.2.2 开通医保结算平台
    5.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5.3.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5.3.2 完善考核与保障激励机制
        5.3.3 建立引进培养人才长效机制
    5.4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机制
    5.5 优化药物政策和基药制度
        5.5.1 优化药物政策
        5.5.2 深化基药制度改革
    5.6 探索服务新模式,增强竞争力
        5.6.1 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新型服务模式
        5.6.2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网上支付之疑难杂症(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D]. 张海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D]. 王美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建行甘肃省分行“快贷”业务客户开发策略优化研究[D]. 王景晖. 兰州大学, 2021(12)
  • [4]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研究 ——以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例[D]. 张兰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银医合作模式下H医院就诊流程管理优化研究[D]. 范宏雷.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7]政府流程再造视角下“一网通办”协调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X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D]. 张荣铮.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8)
  • [8]甘肃省营商环境优化研究[D]. 赵润.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怒江州泸水市政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研究[D]. 张翔.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淄博市临淄区医联体改革研究[D]. 鹿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网上支付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