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巨大

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巨大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魏琦,白保华,何继江,延星,缪雨含[1](2022)在《能源与水利结合模式探索——以南水北调西线光伏天河工程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3060"双碳能源战略背景下,南水北调工程为西部地区探索碳中和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碳排放,在碳约束下,水利工程应规划与部署减碳方案。南水北调作为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东线和中线工程一期方案已实施,西线工程的方案尚在论证与优化中。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例,提出将能源与水利结合的创新模式,即光伏天河工程模式。光伏天河工程是将光伏阵列布设于西线工程的水渠水面及防护带地面上,从而形成规模宏大的带状光伏电站。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全长超过2 300 km,除去隧道沟渠等部分,假设可铺设光伏面板的渠道长1 000 km,水面外加两侧防护带宽度,光伏天河总体安装面积达到120 km2。以每平米铺设120 W光伏面板进行计算,西线工程沿线可安装光伏14.4 GW。光伏天河系统每年发电量约1.87×109 kW·h,节约标煤约2.30×106 t,减少将近6.03×106 t的CO2排放量,有助于西线工程的整体减排降碳。以1 MW光伏装机为基准,光伏工程的投资回收年限为14 a,通过低息贷款和技术革新可缩短投资回收期。提出两点政策建议:一是,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在规划时应考虑将调水与能源结合,在渠道全线布设光伏阵列搭建光伏天河;二是,沿西线节点建立规模不等的地面和漂浮式光伏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形成若干水光互补绿色能源基地。

陈军飞,汪倩,袁飞[2](2021)在《软环境视角下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工程高效安全的运营管理对满足受水区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促进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意义。基于调水工程涉及的水的立法、水权、水价政策等诸多软环境因素研究视角,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发文量趋势、可视化图谱以及热点和突发性检测分析。从水的立法、水权管理、水资源的配置、生态补偿、水价定价机制、工程运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软环境建设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背景及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目标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1)构建基于"水源区水质保障-调水工程供水安全-受水区水资源高效配置"为目标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2)建立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3)基于立法、水价机制、水权管理等视角建立受水区节水及水资源高效配置机制;(4)加强重大突发事件下调水工程运营风险及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许继军,曾子悦[3](2021)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与对策建议》文中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已建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探讨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并提出进一步发挥东线、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对策,以及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炜[4](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9年度通水效益分析》文中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解决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2月正式通水,通水以来运行效果良好,效益发挥显着,其中,北京市中心城区75%以上,天津市城区接近100%均为北调水。为科学统计及量化南水北调工程效益,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例,研究建立通水效益统计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收集相关部门2019年度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了中线一期工程2019年度的通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出工程产生了巨大通水效益的结论,可使广大读者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通水效益情况,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参考。

张颜[5](2020)在《基于改进FMEA方法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关键风险源诊断》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其规模宏大,跨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线路长,地质条件复杂,受到诸多风险因素的影响,中线工程一旦遭遇致功能丧失类重大风险,对整个华北平原居民的用水将造成巨大影响。中线工程各工程段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管理水平都有巨大差异,不同工程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因此,在充分重视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工作的同时,对中线各工程段所面临的关键风险源诊断问题更应该加强重视。本文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风险源诊断问题,基于一种改进的FMEA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顺序数计算方法,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风险源诊断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特点,充分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收集中线工程运行五年以来发生的主要风险事件,从风险事件的角度出发,使用因果分析方法,对每一个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风险因子进行追溯,对梳理出的风险因子进行合并和分类,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2)使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子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风险因子的客观权重进行确定,最后根据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风险因子的主、客观权重进行集成,得到最接近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以此作为关键风险源诊断的重要依据。(3)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FMEA)的缺陷,使用模糊证据推理理论、评价要素赋权法、TOPSIS分析法对传统FMEA方法进行改进,对风险因子进行相对贴近度的计算,并将贴近度计算结果与各风险因子综合权重进行集成,以此作为改进风险顺序数(IRPN)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对风险因子进行风险重要度排序,识别关键风险源。以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段为计算实例,对该段工程运行安全关键风险源进行诊断,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证明了新方法的适用性,在风险预防方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张睿,张利升,饶光辉[6](2019)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汉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统筹兼顾防洪与兴利开发任务、协调不同用水部门间竞争性的用水关系以及实现水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又是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的关键。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利枢纽运行调度为研究对象,依托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设计并结合最新工程运行边界条件,分别开展了防洪、供水、发电等调度问题的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了多目标调度决策模型,提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方式。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综合调度方式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可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规模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才淦[7](2018)在《南水北调精神研究》文中认为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构想,历经60多年的规划、设计、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伟大的实践往往孕育着崇高的精神,南水北调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其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南水北调精神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影响南水北调精神形成的四个条件,其中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三个主要文化渊源,并按照南水北调精神内涵的发展历程把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其次,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把南水北调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南水北调精神区别于其他精神的三个主要特征;再次,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最后,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弘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弘扬的基本路径。总的来说,南水北调精神既具有实践基础,也具有思想渊源,它是南水北调工程各方参与者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其内含丰富,特征鲜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在当前,面对南水北调精神在弘扬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南水北调精神发扬光大。

彭卓越[8](2018)在《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调水工程是为了缓解水资源地区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调水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受水区的供水条件,促进工农牧业的生产,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对于提高受水区的饮用水质量及人民健康、社会安定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调水工程的管理经营一直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单向管理,公众缺乏自主管理权,导致积极性不高,对水资源的价值认识片面,调水工程水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调水工程水资源蕴含的巨大的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维价值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评价,不利于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因此,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的研究,建立囊括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的评估技术框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调水工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快我国水资源市场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对调水工程水资源的价值评估普遍采用定性的方法,或者单纯的定性或单纯的定量,评估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均有欠缺,不仅缺少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而且其方法体系也有待考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调水工程的水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构建了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技术框架,以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理论的分析基础上,从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的内涵出发,提出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应该囊括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特色区域价值。通过跨学科的协同合作,考虑到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估的复杂性及每种指标评估方法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建立了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的技术框架,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提供理论基础,评估方法体系则是指标体系的价值反馈。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包括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指标的分项评估和综合评估,各指标的分项评估研究可获得各指标的定量或定性评估,综合评估则是分析调水工程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总体贡献,可以提高水资源“有价”的公众认可度,有助于资源环境市场化政策的实施。针对研究对象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2)运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对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进行研究,将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综合起来,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能值核算的转换工具,对各分项指标价值的量化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在能量系统图中加入了外调水作为其可更新能源之一,力图实现调水工程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科学、全面、统一的度量和评估。研究得到2015年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各生态环境指标的价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源供给>科研教育>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生态补水>预防地面沉降>休闲娱乐>水资源调蓄>气候调节>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释氧>生物量。水源供给的价值量最大,占27.49%,说明南水北调水对北京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对北京市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2015年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生态环境能值价值总计7.82亿美元,合计人民币49.97亿。(3)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根据受水区及工程特点选择代表性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北京市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BJCGE),探讨了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社会价值的评估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南水北调水减少,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增加、第三产业下降,特别是高用水行业比重下降;南水北调供水量减少量高于3.02亿m3会引起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不利;就业率下降,失业率增加。经济价值的评估结果显示随着南水北调供水减少量的增加,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高用水行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GDP随着南水北调水减少呈下降趋势,总体上GDP减少的速率小于供水减少量减少速率,但随着供水减少量增加,GDP减少速率呈增大的趋势。南水北调不供水的方案,GDP为20466.9亿元,相对于基准情景减少了2501.7亿元,即经济水平下降;当无南水北调不供水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421元,相对于基准情景减少了2037元,城市竞争力减弱。(4)根据受水区(北京市)的特征选取了政治价值作为其特殊区域价值进行研究,分别从水资源储备资源价值和战略资源价值角度进行评估。战略储备价值采用德尔菲法定性评估,分别对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对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市新机场的建设和北京市副中心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支撑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是北京市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资源价值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定量计算,运用社会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区域居民对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的认知度及接受程度等来评估其资源储备价值,得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储备价值量为9.15亿元。将贝叶斯网络模型引入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领域,得到影响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储备价值的因素。由贝叶斯网络模型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支付意愿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对工程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水资源的支持度、参加公益的愿意度、公众对北京市缺水情况的认知、家庭月收入及对工程的知晓情况。最后对政策决策者比较关心的几个节点变量:不同学历、不同职业、公众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认知度和公众是否知晓南水北调工程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中国未来的环境策略逐步转向市场,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和规划部门深入了解群众对公众环境资源的支付行为,并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依据。(5)基于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估研究是一个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指标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半结构性问题,提出了多指标半结构性数学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结合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势计算得出各定性指标的价值量,进一步综合得到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总价值量为4561.30亿元,其中社会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政治价值,社会经济价值远远大于生态环境价值和政治价值。随着北京市南水北调水量的持续增加,其综合效益会越来越大。

张茜[9](2014)在《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华文明历程的标志性工程——京杭大运河,自古至今在文化、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大运河跨越南北六个省市,连接五大河流,发端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政治经济命脉,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与“南水北调”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沟通南北的古老水运通道,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以其在时空跨度、文化价值、科技蕴含方面的无与伦比性成为世界性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充分彰显了我国大运河的重要价值与独特性。可以说,申遗的成功为大运河的保护开辟了新的篇章,但在喜悦之后应清醒的认识到申遗并非目的,而只是保护的一种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使这一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恢复其生命力才是重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分东、中、西三线实施,其中东线工程以京杭大运河及其相平行的河流作为主要输水路线。东线工程的建设可被视为当今对大运河的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同时对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真实性产生重大影响,为大运河整体性保护带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从理论与现实背景出发,分析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与价值变迁,明确历史上的大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大运河具有的重要文化与技术价值、作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价值、作为南北重要的休闲游憩廊道的价值、作为运输物资与北煤南运的航运价值、作为南水北调理想输水路线等多重重要价值。以此为基础,分析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现状及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多种问题,包括河道断流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沿线文化遗产破坏严重与保护不当、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滞后等。其次,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状况,将两者在时间、空间、功能、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南水北调工程对大运河保护产生的影响,寻求工程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点,准确应对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策略。最后,以京杭大运河在当今社会中价值具有多样性、大运河现状及保护具有复杂性为基础,通过与国际相关遗产保护的比较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相关保护经验。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契机,依据我国大运河的自身特点,协调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保护体系。

黄芳[10](2014)在《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改善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跨地区调水成为客观需求。从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兴建并运行了几十项大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四片贯通、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调水布局。随着跨地区调水工程的增多,同一受水区可能出现两个甚至多个调水工程同时供水的局面,构成一个多水源的水市场。建立和实施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跨地区多水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其中,定价问题更是关系到多水源调水系统运营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博弈分析、数理模型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和经济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综述,找到研究的空白点,确定研究的方向。通过梳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相关理论,寻求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对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研究,梳理各定价主体之间的关系,弄清各定价主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探寻定价问题的实质,理清定价问题的脉络结构,总结出影响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四个因素;再次,根据影响定价的相关因素,从供需角度出发,基于受水区和调水企业收益最大化原则,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分别分析了调水企业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条件下不同的调水价格和收益情况,结合跨地区调水的实践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绘图,对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天津市受水区对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的水价进行了测算,并将测算出的水价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合理定价的对策和建议:推行准市场定价模式、加强对定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水权交易体系、健全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保证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在实践层面得以顺利进行。本文的研究特点在于:首先,本文的选题来自实践调研和文献研究。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是实践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有实践意义。从目前研究成果看,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几乎是研究的空白点,具有理论意义;其次,本文注重对定价机制的研究,运用博弈理论对调水系统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弄清各个利益主体在定价过程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找出影响定价的因素,为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再次,本文的定价方法避免了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缺陷,构建了基于受水区和调水企业收益最大化的定价模型,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更准确地揭示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更加适应我国水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后,本文从多水源供水角度,对天津市为受水区的引滦入津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价进行测算,为引滦入津工程水价和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2)软环境视角下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文献趋势与热点分析
    1.1 发文量及发文趋势分析
    1.2 热点词汇聚类分析及突发性检测
2 软环境视角下调水工程运营管理研究现状
    2.1 调水工程水管理的前提:水的立法
    2.2 调水工程水管理的基础:水权管理
    2.3 调水工程运营管理的目标:供水安全与水资源合理配置
    2.4 调水工程运营管理中面临的冲突:生态系统服务与补偿
    2.5 调水工程高效运营管理的保障:水价定价机制与运营管理机制
3 研究展望
4 结 语

(3)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已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
    2.1 已建工程主要成效
    2.2 面临的挑战
3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
4 东中线工程进一步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用水的对策建议
    4.1 东线工程可采用的对策
    4.2 中线工程可采用的对策
5 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
6 结 语

(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9年度通水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概况
2 效益分析方法与指标
    2.1 分析方法
        2.1.1 建立指标体系
        2.1.2 建立数据统计机制
        2.1.3 开展数据统计
        2.1.4 进行汇总分析
    2.2 指标体系
        2.2.1 社会效益指标
        2.2.2 经济效益指标
        2.2.3 生态效益指标
    2.3 效益指标表征
3 数据来源
    3.1 统计口径
    3.2 责任主体
4 效益分析初步成果
    4.1 社会效益
        4.1.1 引水量和供水量
        4.1.2 受益人口及范围
        4.1.3 水情教育
    4.2 经济效益
        4.2.1 供水收益
        4.2.2 发电效益
        4.2.3 航运效益
    4.3 生态效益
        4.3.1 河道补水
        4.3.2 地下水压采
        4.3.3 供水水质
        4.3.4 环境改善
        4.3.5 库区治理
5 结 论

(5)基于改进FMEA方法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关键风险源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大型调水工程运行安全关键风险源诊断研究现状
        1.3.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研究现状
        1.3.3 TOPSIS(优劣解距离)法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确定
    2.1 风险辨识
        2.1.1 风险辨识的基本程序
        2.1.2 风险辨识的方法
    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因子识别
    2.3 南水北调中线建筑物运行安全风险因子识别
        2.3.1 代表性渠系建筑物风险因子识别
        2.3.2 代表性左岸排水建筑物风险因子识别
        2.3.3 典型跨渠桥梁风险因子识别
    2.4 南水北调中线渠(管)道风险因子识别
        2.4.1 不良地质及深挖方渠段风险因子识别
        2.4.2 高填方和重点填方渠段风险因子识别
        2.4.3 PCCP管道与压力箱涵风险因子识别
    2.5 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风险因子识别
    2.6 防洪系统风险因子识别
        2.6.1 总干渠及穿跨河建筑物防洪风险因子识别
        2.6.2 穿跨渠建筑物防洪风险因子识别
    2.7 调度系统风险因子识别
        2.7.1 调度运行系统风险因子识别
        2.7.2 水质风险因子识别
    2.8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风险因子识别
    2.9 本章小结
3 风险因子综合权重的确定方法
    3.1 研究基础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子主观权重
    3.3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风险因子客观权重
    3.4 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确定风险因子组合权重
    3.5 本章小结
4 一种改进的FMEA方法
    4.1 传统FMEA方法的缺陷
    4.2 模糊证据推理理论
        4.2.1 模糊置信结构
        4.2.2 明确置信矩阵
    4.3 评价要素权重
        4.3.1 专家评价法确定评价要素主观权重
        4.3.2 熵权法确定评价要素客观权重
        4.3.3 乘法合成法确定评价要素综合权重
    4.4 基于TOPSIS分析方法的关键风险源诊断
    4.5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
    5.1 构建明确置信矩阵
    5.2 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因子主观权重计算
        5.2.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风险因子客观权重计算
        5.2.3 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的风险因子综合权重计算
    5.3 评价要素综合权重的计算
    5.4 TOPSIS风险因子排序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防洪调度
    2.1 流域防洪需求
    2.2 防洪调度方式研究
        (1) 预报预泄。
        (2) 分级补偿调节。
        (3) 汛期运行水位。
3 供水调度
    3.1 供水对象及供水需求
        (1) 汉江中下游供水。
        (2) 清泉沟引丹灌区。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
    3.2 供水调度方式研究
        (1) 供水调度模型构建。
        (2) 供水调度图编制。
        (3) 供水调度方式的提出。
4 发电调度
    4.1 发电任务分析
    4.2 发电调度方式研究
        (1) 中长期发电调度运行方式。
        (2) 短期发电运行方式。
5 航运调度
    5.1 汉江流域通航要求
    5.2 枢纽航运方式研究
6 综合效益分析
    (1) 显着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能力。
    (2) 有力保障了汉江中下游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安全。
    (3) 区域电网的重要电源及骨干调峰电站。
    (4) 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通航条件。
7 结 语

(7)南水北调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文化渊源的研究
        1.2.3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1.5 南水北调精神的概念界定
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
    2.1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条件
        2.1.1 南水北调工程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
        2.1.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1.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沃土壤
    2.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历程
        2.2.1 南水北调精神的萌芽期(1952-1977)
        2.2.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期(1978-2001)
        2.2.3 南水北调精神的成熟期(2002-2014)
        2.2.4 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化期(2015 至今)
3 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3.1 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3.1.1 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3.1.2 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人本精神
        3.1.3 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3.1.4 科学筹划、严谨务实的求实精神
        3.1.5 敢作敢为、勇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1.6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
    3.2 南水北调精神的特征
        3.2.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3.2.2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2.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4 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
    4.1 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
        4.1.1 推动南水北调工程实践
        4.1.2 促进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
    4.2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
        4.2.1 它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弘扬
        4.2.2 它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展现
        4.2.3 它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践行
    4.3 有利于“四个自信”的增强
        4.3.1 坚定道路自信
        4.3.2 强化理论自信
        4.3.3 筑牢制度自信
        4.3.4 增强文化自信
    4.4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4.1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4.4.2 有利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5 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
    5.1 南水北调精神弘扬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弘扬方法应用不到位影响了南水北调精神的宣传效果
        5.1.2 传播载体运用不灵活限制了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范围
        5.1.3 学术界研究不够深入不利于充分发挥南水北调精神的影响力
    5.2 南水北调精神弘扬的基本路径
        5.2.1 科学应用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方法以改善其宣传效果
        5.2.2 灵活运用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载体以扩大其传播范围
        5.2.3 加强南水北调精神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概况
        1.1.2 调水工程的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
        1.2.2 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二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技术框架
    2.1 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2.1.1 劳动价值论
        2.1.2 效用价值论
        2.1.3 地租论
        2.1.4 生态价值论
        2.1.5 环境价值论
    2.2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内涵和构成
        2.2.1 水资源价值内涵
        2.2.2 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内涵
        2.2.3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的构成
    2.3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技术框架
        2.3.1 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评估技术框架
        2.3.2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2.3.3 调水工程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方法体系
    2.4 本章小结
三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3.1 北京市概况
        3.1.1 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2 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
        3.1.3 北京市水资源状况
    3.2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3.2.1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
        3.2.2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3.3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3.3.1 生态价值指标
        3.3.2 环境价值指标
        3.3.3 社会价值指标
        3.3.4 经济价值指标
        3.3.5 政治价值指标
    3.4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四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4.1 调水工程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相关概念
        4.1.1 调水工程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组成及研究方法
        4.1.2 基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环境价值内涵
    4.2 生态环境价值能值评估方法
        4.2.1 能值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4.2.2 能值评估基本框架
        4.2.3 能值转换率
        4.2.4 能值/货币比率
        4.2.5 能值-货币价值
        4.2.6 生态环境能值指标及评估方法
    4.3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4.3.1 能量系统图
        4.3.2 能值/货币比率
        4.3.3 指标能值评估过程与结果
        4.3.4 生态环境能值-货币价值
    4.4 本章小结
五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5.1 调水工程水资源社会经济价值的组成及研究方法
    5.2 一般均衡模型理论
        5.2.1 概念及研究进展
        5.2.2 生产函数
        5.2.3 基本结构
    5.3 北京市一般均衡模型(BJCGE)的构建
        5.3.1 核心模块
        5.3.2 模型改进
        5.3.3 情景设置
    5.4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社会经济价值
        5.4.1 社会价值评估
        5.4.2 经济价值评估
    5.5 本章小结
六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政治价值评估
    6.1 政治价值组成及研究方法
        6.1.1 政治价值组成
        6.1.2 条件价值评估法
        6.1.3 贝叶斯网络
        6.1.4 德尔菲法
    6.2 储备资源价值评估
        6.2.1 储备资源价值
        6.2.2 调查问卷内容
        6.2.3 价值量的计算
        6.2.4 价值量影响因素分析
    6.3 战略资源价值评估
        6.3.1 战略资源价值
        6.3.2 调查问卷
        6.3.3 评估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七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多维价值综合评估
    7.1 多指标半结构性评估模型
    7.2 研究方法
        7.2.1 层次分析法
        7.2.2 人工神经网络法
    7.3 多维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估
        7.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估
    7.4 本章小结
八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本文有待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9)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1.3.1 世界遗产保护体系相关概念
        1.3.2 国内保护体系相关概念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动态
        1.4.2 国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内容及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发展与价值变迁
    2.1 京杭大运河及沿运区域概况
        2.1.1 京杭大运河的概念
        2.1.2 沿运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1.3 沿运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
    2.2 京杭大运河演变历程
        2.2.1 春秋至秦汉时期——京杭大运河局部河段的出现
        2.2.2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整体河段的形成
        2.2.3 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繁荣与修缮
        2.2.4 近现代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衰落与发展
    2.3 京杭大运河的综合价值分析
        2.3.1 古代大运河的地位与作用
        2.3.2 现代大运河的价值与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现状与整体性保护
    3.1 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景观遗产概况
        3.1.1 大运河的遗产性质
        3.1.2 大运河的遗产构成
        3.1.3 大运河的遗产现状
    3.2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3.2.1 大运河价值认知与保护意识淡漠
        3.2.2 大运河河道断流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3.2.3 大运河文化遗产建设性破坏严重与保护不当
        3.2.4 大运河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滞后
    3.3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的契机
        3.3.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3.3.2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与意义
    4.1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4.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背景
        4.2.1 东线工程的规划
        4.2.2 东线工程的基础工程
        4.2.3 东线工程的受水区
    4.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内容
        4.3.1 东线工程实施—“实施三部曲”
        4.3.2 东线输水工程—“引、蓄结合”
        4.3.3 东线治污工程—“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4.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
    4.5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影响与意义
        4.5.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4.5.2 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区域发展
        4.5.3 恢复京杭大运河风采、推进水文化发展
第五章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系分析
    5.1 京杭大运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时间关系
        5.1.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造时间
        5.1.2 时间关系总结
    5.2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空间关系
        5.2.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路线布局
        5.2.2 空间关系总结
    5.3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功能关系
        5.3.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功能
        5.3.2 功能关系总结
    5.4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关系
        5.4.1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体系
        5.4.2 管理关系总结
    5.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带来的挑战
        5.5.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沿线生态系统的干扰
        5.5.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遗产元素的威胁
    5.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运河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带来的机遇
        5.6.1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大运河航道的贯通
        5.6.2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改善大运河整体生态环境
        5.6.3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大运河新管理体制的形成
        5.6.4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规划提升大运河的开发价值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与借鉴
    6.1 欧洲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6.1.1 欧洲相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概况
        6.1.2 法国米迪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
    6.2 美国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6.2.1 美国的区域化遗产保护方法——遗产廊道
        6.2.2 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6.3 日本线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发展与案例分析
        6.3.1 日本相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发展概况
        6.3.2 日本运河遗产保护与公众参与制度
    6.4 对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借鉴与启示
        6.4.1 遗产保护与利用——实现遗产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综合价值
        6.4.2 遗产保护管理——构建统一规划、分工明确、多方合作与参与机制
        6.4.3 遗产保护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南水北调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原则
        7.1.1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7.1.2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动态性与延续性
        7.1.3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多样性与协调性
    7.2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理念与规划层次
        7.2.4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念
        7.2.5 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层次
    7.3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7.3.1 制定大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
        7.3.2 加强大运河的基础理论研究
        7.3.3 建立统一协调与多方合作的遗产管理机制
        7.3.4 构筑完善的专项遗产法律体系
        7.3.5 统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7.4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元素的保护建议
        7.4.1 大运河的河道及堤岸保护
        7.4.2 大运河沿线古代水利工程保护
        7.4.3 大运河景观带与周边自然环境保护
        7.4.4 大运河的城市保护
    7.5 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7.5.1 适应性再利用模式
        7.5.2 慢行游憩体验模式
        7.5.3 解说教育模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表与附录
致谢

(10)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4.1 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博弈模型
        1.4.2 构建了供需兼顾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
        1.4.3 从多水源供水角度对天津市跨地区调水水价进行测算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相关概念研究
        2.1.2 水价相关问题研究
        2.1.3 跨地区调水定价问题研究
        2.1.4 多水源供水问题研究
        2.1.5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水资源供求理论
        2.2.2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3 价格规制理论
第3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博弈分析
    3.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概述
        3.1.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构成
        3.1.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特点
    3.2 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博弈关系
        3.2.1 模型基本假设
        3.2.2 没有政府参与的调水区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3.2.3 政府参与的调水区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3.2.4 模型结果分析
    3.3 调水企业和受水区之间的博弈关系
        3.3.1 模型基本假设
        3.3.2 完全信息下调水企业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3.3.3 不完全信息下调水企业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3.3.4 模型结果分析
    3.4 调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3.4.1 模型基本假设
        3.4.2 博弈模型构建
        3.4.3 模型结果分析
    3.5 基于同一受水区的不同调水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3.5.1 模型基本假设
        3.5.2 博弈模型构建
        3.5.3 模型结果分析
第4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原则、影响因素和目标
    4.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原则
        4.1.1 成本与收益原则
        4.1.2 市场与政府原则
        4.1.3 公平与效率原则
    4.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影响因素
        4.2.1 供水方因素
        4.2.2 需水方因素
        4.2.3 政府因素
        4.2.4 水权交易市场因素
    4.3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目标
        4.3.1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4.3.2 保证跨地区调水系统良性运营
        4.3.3 促进节约用水
        4.3.4 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
第5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及影响分析
    5.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假设
        5.1.1 定价模型构建原则
        5.1.2 定价模型基本假设
    5.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构建
        5.2.1 模型构建
        5.2.3 模型结果分析
    5.3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影响效应分析
        5.3.1 定价模型对调水企业的影响
        5.3.2 定价模型对受水区的影响
        5.3.3 定价模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
第6章 案例分析:天津市受水区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测算
    6.1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基本情况
        6.1.1 南水北调工程基本情况
        6.1.2 引滦入津工程基本情况
    6.2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情况分析
        6.2.1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现状
        6.2.2 天津市供水量预测
        6.2.3 天津市需水量预测
    6.3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6.3.1 南水北调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6.3.2 引滦入津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6.4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测算
        6.4.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引滦入津工程的影响
        6.4.2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计算
        6.4.3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分析
第7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若干建议
    7.1 推行准市场定价模式
        7.1.1 政府定价模式的缺陷
        7.1.2 市场定价模式的缺陷
        7.1.3 准市场定价模式的涵义和构建
    7.2 加强定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7.2.1 加强供水成本的核算
        7.2.2 加强对需水方的调研
        7.2.3 加强对调水工程问关系的管理
        7.2.4 加强政府对定价的监督
    7.3 完善水权交易体系
        7.3.1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7.3.2 完善水权交易制度
        7.3.3 建立水权交易监管机构
        7.3.4 设置水权交易组织机构
    7.4 完善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
        7.4.1 我国现行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
        7.4.2 水资源定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之处
        7.4.3 完善水资源定价法律法规的基本思路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工程联合定价的必要性
        8.1.2 通过博弈分析理清了定价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8.1.3 通过博弈分析提出了影响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四个因素
        8.1.4 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
        8.1.5 测算了天津市受水区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的水价
    8.2 研究不足
        8.2.1 研究资料获取的局限性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
        8.2.2 定价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影响了研究的广度
    8.3 研究展望
        8.3.1 多因素影响下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研究
        8.3.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对于受水区终端水价的传导与影响
        8.3.3 不同定价方式下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与水利结合模式探索——以南水北调西线光伏天河工程为例[J]. 魏琦,白保华,何继江,延星,缪雨含.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01)
  • [2]软环境视角下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 陈军飞,汪倩,袁飞. 水利发展研究, 2021
  • [3]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与对策建议[J]. 许继军,曾子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9年度通水效益分析[J]. 关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1(S2)
  • [5]基于改进FMEA方法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关键风险源诊断[D]. 张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研究[J]. 张睿,张利升,饶光辉. 人民长江, 2019(09)
  • [7]南水北调精神研究[D]. 才淦.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调水工程的水资源多维价值评估研究[D]. 彭卓越. 东华大学, 2018(06)
  • [9]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张茜. 天津大学, 2014(11)
  • [10]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D]. 黄芳.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巨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