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息失衡研究

银企信息失衡研究

一、银企信息非均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宇[1](2019)在《金融市场发展、信息不对称性与企业IPO表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金融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几十年。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市场在中介效率、信息传递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呈现出诸多特质,其中显着特征之一便是在省份间存在的区域金融非均衡现状。金融市场发展直接影响着金融体系中信息传递效率与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处于不同金融发展现状中的企业在其投融资决策、公司治理及经营绩效等方面,面临着差异化的外部资源与内部反馈。在企业的诸多投融资行为中,其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对于信息环境十分敏感。IPO定价过程中,信息在投资者、发行人及承销商间具有非对称传递特征,进而直接影响了 IPO抑价水平。而金融发展带来的市场透明度的提升将直接降低IPO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影响IPO抑价水平。既有研究表明,IPO的短期抑价所反映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长期的投资过程讲逐渐被发掘,价格回归理性状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为区域金融发展非平衡对企业IPO短期及长期表现的影响。本文的事实分析部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现象明显存在,位于不同区域中的企业在IPO表现上具有显着差异。较为发达的区域更易接触到银行及证券公司的资源,企业的IPO抑价率的平均值仅为117.2%,而“欠发达”区域的企业的IPO抑价率平均值为139.1%,两者相差21.9个百分点。同时,“欠发达”地区在样本期间的平均IPO企业数量为34家,而“发达”区域的平均数量为68家,为前者的两倍。同时,处于“欠发达”区域企业的长期表现显着弱于“发达”区域的企业,且此效应可持续至3年期的时间长度。基于以上事实,本文在路径分析部分中,分别从金融市场的中介主体及股票市场两个角度对金融市场影响IPO抑价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发现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中介主体的承销商部分,本文发现,处于相对“欠发达”区域的企业由于承销商选择的局限性,其IPO抑价率往往更高;(2)在中介主体的银行信贷部分,本文认为银行信贷的差异会从两个方面导致IPO抑价率的差异:首先,若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具有银行的信贷记录,则会对市场的投资者传递出更多信息,因而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IPO抑价;而另一方面,若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贷融资渠道,其对于IPO融资的依赖性便会大大降低,因而,企业无需通过额外的抑价吸引投资者,确保发行成功,本文的研究结论发现企业所可能接受到的银行信贷总额会直接影响其IPO抑价水平;(3)在股票市场部分,本文发现投资者对于企业上市后二级市场流动性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其索要流动性补偿的需要,从而影响IPO抑价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金融市场的发展会显着降低IPO抑价。同时,本文提供的证据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不具备信息和资本获取优势,因此,其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更为敏感。类似的,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其对外在金融环境的敏感程度会更高。(2)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市场整体的有效性提升,IPO抑价率显着降低。(3)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对于IPO长期表现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且这种作用可以持续3年之久,但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对于现有研究做了重要补充。首先,本文的研究是对于跨区域IPO抑价率差异研究的补充。现有的研究验证了法律因素、制度因素等宏观因素对于跨区域IPO抑价率的影响,却缺乏关于金融发展对于IPO抑价率的直接探讨。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实证研究与路径分析,填补了这一空白。其次,本文丰富了IPO抑价理论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结果。通过理论模型的创新,直接刻画了中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的影响。再次,本文丰富了基于中国市场的IPO抑价率及长期表现的研究,补充回答了若企业不具备获取资源的先天性优势,如国有性质、政治关联等禀赋,其是否会从外在整体的金融环境中受益。最后,本文是对于金融发展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现有的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探讨多集中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金融发展与IPO抑价率及长期表现的研究,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切实促进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促进金融公平;(2)继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提升市场的资源及信息配置效率,助力实体经济;(3)切实促进中介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共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途径与效率。

刘艳[2](2016)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表现为借款者的借款要求被拒绝,或者不能全部得到满足。目前经济学者就信贷市场上呈现的信贷配给现象,其观点基本能够达成一致,即认为信贷配给是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这种信贷配给现象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贷款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从信贷需求主体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吉林省信贷市场,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的影响因素,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探明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成因,以此为缓解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现状分析。测算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资源可获性、信贷缺口、信贷配给度,分析和评价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融资特征、信贷配给现状,寻找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选择信贷融资方式的原因,丰富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研究成果。第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信贷配给现象的产生,源于信贷市场中供需双方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的本质。银行与企业共同博弈的行为,利率、信息和外部环境等对银企信贷供需关系的制约,共同导致了最终信贷配给的形成。因此本文提炼出6个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即信贷配给、企业信贷需求、银行信贷供给、市场利率因素、信息成本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并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概念模型。第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根据信贷配给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模型,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一是银行的信贷供给量和企业的信贷需求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作用机理;二是市场利率因素、信息成本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对银行信贷供给量的作用机理;三是市场利率因素、信息成本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信贷需求量的作用机理。第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章是实证分析的数据准备,描述调查样本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交代问卷设计的思路和结构;从行业、地区、资产规模、资金缺口等四个角度,统计样本企业不同程度的信贷配给状况。第五,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根据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汇总了8个研究假设;针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利用CFA模型对问卷设计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验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会使信贷配给程度减轻;企业信贷需求增加会导致信贷配给程度加重;市场利率因素与银行信贷供给显着正相关;信息成本因素与银行信贷供给显着负相关;市场利率因素与企业信贷需求显着负相关。第六,缓解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建议。结合前述研究基础、模型及假设的验证,本文发现,企业与银行的行为存在其合理性和欠缺性,同时利率、信息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外部良性作用力有缓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程度的效果。本文创新点:第一,从信贷供需双方的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共同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成因,打破了以往关于信贷配给的研究视角,使本研究更加客观、全面和深入。第二,架构了全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理论概念模型。本文以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信贷市场中信贷供给方和信贷需求方,在放贷环节和还贷环节的博弈过程和决策行为,从信贷配给现象、银行与企业的信贷供需关系、利率因素和信息因素及外部环境制约等三个角度,构建了理论概念模型,形成较为周全的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研究脉络。第三,首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银行信息的保密性,及企业贷款信息的私密性,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了数据缺乏的困扰,如果采用其他研究方法,缺乏量化数据指标则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但结构方程的优点是,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检验过程将测量和分析有机结合,解决了本文量化数据缺乏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区别以往的信贷配给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区域性信贷配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提炼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理论模型、拟合、评价和修正模型的过程,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验证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

张志远[3](201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并对现实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一)进入21世界,我国经济发展必将面对更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金融市场如何发展,是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视程度。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入手,以金融市场可操纵性和不可操纵性的双重视角来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均衡问题。在贝纳西的非均衡理论框架下,构建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模型,探究影响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拟从理论上解决以下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当融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在不可操纵市场配额下融资企业的融资水平如何分配?第二,在可操纵市场配额下融资企业的所给出的数量信号对整个金融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在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如何确保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以我国金融市场中融资配给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非均衡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期望从理论上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得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可操纵的金融市场中,融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会扩大金融风险;在可操纵的金融市场中容易出现金融风险扩大的问题。为了促进稳定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建立金融市场机构的现代企业制度,丰富金融市场交易种类,拓宽投资选择类型和投资者范围,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形成全面的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市场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加强金触市场监管,同时改革金融市场监管格局。(二)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十分必要。为了探究金融风险的转嫁和金融风险积累过程,构建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博弈模型探究影响金融风险产生与金融风险转嫁的主要因素,拟从理论上解决以下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金融市场中存在明显融资配给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内涵?第二,企业有持续融资的需求,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更多的对企业进行间接融资,金融风险如何在融资中逐渐积累?影响我国融资风险积累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第三,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金融风险转嫁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期望从理论上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得出对我国金融风险转嫁和金融风险积累相关问题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通过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在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过程中,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决策主体的预算软约束,造成了企业高负债和银行形成巨额不良债权;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博弈结果也必将是中央银行负债增加和货币增发。控制金融风险的形成需要:增加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提高融资技术,同时严格控制违规操作等问题;提升企业预防金融风险的意识和建立相应的防范金融风险措施;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能够以国际角度看待融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问题的金融人才;进一步完善我国与金融行业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弥补我国金融市场整体的金融法律制度环境存在的诸多缺陷;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一套完整的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准确识别、预警以及评价的方法体系。(三)发达国家宽松的金融监管和过度的金融创新,最终导致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基础还非常薄弱,而政府和监管机构又是区域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在相互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问题。通过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探究影响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拟从理论上解决以下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很多问题的解决仍需要金融创新,那么社会福利性是否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内在驱动力?第二,我国需要持续的金融创新,这要求放松金融监管,但是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又不能忽视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那么影响我国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第三,在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未来的发展中,如何使金融监管成为金融创新的制度保障,如何发挥合理金融创新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作用,最终实现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相互补充。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值仿真对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期望从理论上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得出对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模型解析和数值仿真得出结论:监管资源消耗过大导致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略显不足;缺乏对社会整体福利的考虑以及创新的成本较低造成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投入旺盛;过度创新获得的高收益和惩罚水平较低是金融机构选择过度创新的最主要原因。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继续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注重提高监管效率;适度加大金融创新,不能忽视对金融机构合理创新的积极引导;努力推进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平衡发展;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四)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基础还非常薄弱,在全民参与的金融活动中,金融系统风险被无限放大。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问题,揭示在我国金融监管过程中影响金融监管主体策略选择与合作效率的深层次原因。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难解和国内金融风险无限放大的现实,给我国金融监管合作提出一些亟待解决新问题:首先,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都有各自的监管领域,市场经济体制使得金融监管主体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最根本目标,那么在金融监管问题上选择监管合作策略是否是双方最优策略选择?其次,在如今的金融市场环境和金融体制下,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主动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后,金融监管协调对实现监管主体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的作用机理,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哪些体制缺陷,需要哪些措施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现实问题的需要和这几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白,使得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合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系统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家监管机构之间金融监管合作的成本支出、收益分配等因素,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我国金融监管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再引入惩罚和保障机制对模型做进一步讨论。探究各参数变化对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带来哪些影响,希望从理论上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模型解析和数值仿真得出结论:“机会主义”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我国金融监管中合作行为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的主要原因;金融监管主体的初始收益大小直接影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囚徒困境”;金融监管合作中引入惩罚和保障机制后,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有了明显改变;构建完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加强金融监管各方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改善金融监管合作的制度环境。(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拟从理论上深入剖析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首先,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每个国家作为单独的个体都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下,选择监管合作策略否是金融监管主体的最优选择?其次,金融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上对金融监管合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那么每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其策略选择?最后,在深入解析国际金融监管问题实质的基础上,认清国际间既有矛盾冲突又有相互依赖关系的事实,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和平崛起的经济大国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监管中如何定位?可以说对国际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兼具合理性与适用性。基于此,本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并对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进行分析。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梁益琳[4](2012)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自主创新为表征的创新能力竞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竞争的主导因素。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正以强烈的创新动机、专业化的创新技术以及快速灵活的成长机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创新型中小企业尽管所占比重较小,却创造了大多数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专利等科技成果,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催生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其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企业资金短缺、外部融资困难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在金融危机及“后危机”时期越发严峻,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以突破的成长瓶颈。因此,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复杂性生命体特征,根据其成长演化机制及银企信贷合作的共同演化机理建立与其成长过程相匹配的银企信贷融资体系,不仅为化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推进其持续成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演化经济学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假设,将复杂系统理论等内嵌于创新、选择和扩散的分析框架,关注持续、复杂的企业成长系统的长期动态演化,以及企业非最优化行为的可能性,同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演化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契合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复杂性生命体的研究要求。但是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极其庞杂,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竞争”的多样化阶段,特别是将演化理论范式应用于企业成长的融资问题研究还十分薄弱。由此,如何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演化分析框架,解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的演化机制,揭示银企信贷博弈的演化过程和稳定策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仍有待深化。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演化思想为主线,从银企演化层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及信贷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方面:第一,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和融资结构的基本问题界定与演化框架构建。在剖析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问题进行界定,分析其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结构与融资需求特征。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及信贷体系演进过程,解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中的银企信贷合作关系,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第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现状分析。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描述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融资问题,剖析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银企关系,揭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根源。同时以中小板及创业板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发展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第三,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的演化机制。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与复杂性系统方法,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两类群体在成长及信贷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行为与演化策略,提出两者的演化方式及演化路径。基于此,运用共同演化理论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共同演化及互动结构。第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与信贷融资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演化博弈模型,揭示银企信贷行为的基本演化规律,提出银企双方的信贷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改进,探讨政府政策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引入对银企信贷合作的影响。第五,银企信贷融资体系的演化仿真。在阐述多主体建模原理、工具及建模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演化机制和演化博弈模型,设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信贷演化过程的建模与仿真步骤,建立银企信贷演化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演化条件下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上述分析内容,本文主要得到如下五点研究结论:第一,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的本质差异,从企业演化视角重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内涵、成长特征与成长模式,运用综合评价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与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第二,以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商业银行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使企业受到较大程度的融资约束;银行发展水平、竞争程度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关联;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体系有助于降低银企间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增加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第三,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从演化要素、演化路径、演化过程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和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自组织演化机理,提出在企业创新与外部环境共同演化的状态下,如何匹配企业创新速度与银行信贷支持程度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第四,考虑创新风险与监管奖惩两个维度的银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与银行的长期合作中会对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研发创业期企业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创新成功率高于最小下限时银行才考虑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政府、信用担保等外部力量与内生要素的相互制衡对实现银企信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建立多元结构的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结果显示在政府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和银行严格的监管机制下,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最终能够形成演化稳定策略。第五,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演化的动态仿真显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群体在长期信贷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反思原有策略,在演化机制推动下银企两类群体逐渐达到演化稳定状态;提升企业创新成功率对促进银企信贷合作具有正向作用;商业银行在选择设立监管机制时,应根据自身规模、企业状况和预期收益等,投入合理的监管奖惩成本;同时,在银行、政府和信用担保机构三方共同监管作用下银企间合作策略明显占优,并能够在较短的演化时期内达到稳定均衡状态。本文以演化经济学和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从复杂、动态视角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机制以及信贷演化博弈模型,突破了以往在理性、均衡假设下机械静态的研究局限,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解答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问题,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分析框架。从演化理论视角,运用系统科学思维方式,以企业仿生学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重构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理清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根源,从银企群体演化角度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为运用演化理论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融资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第二,解析银企双方的演化机理,形成银企之间多层次的共同演化机制和互动选择模式。考虑到银企两类群体的多样性、异质性等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反馈关系,选择应用演化经济学理论探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演化方式和演化过程,识别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微观、中观及宏观各层次与商业银行的共同演化机理,进而从企业成长演化阶段、银行信贷创新演化阶段及企业信贷可得性三个维度形成银企之间的互动结构和选择模式。第三,利用演化经济学与演化博弈的互补性,将两种理论有机结合系统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约束问题。演化博弈理论有效弥补了演化经济学理论缺乏严格数理模型的不足。在演化经济学理论推演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银企信贷关系及信贷融资系统的演化规律,说明银企信贷合作的演化过程、信贷策略选择及政府、担保机构等的支持协调作用,从而为揭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问题形成新的研究路径。第四,根据银企演化博弈和建模仿真的创新性研究结论,提出银企信贷稳定策略。本文研究表明,造成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根本原因既有企业自身创新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足,商业银行服务意识的欠缺,也有国家战略和政策方面的缺失。因此,从企业、商业银行、政府及担保机构等主体入手,结合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与主体策略选择的模拟演化趋势,提出切实有效的信贷策略,为化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提供新的实践依据。

王征[5](2011)在《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经济现象,表现为借款者的借款要求被拒绝或者不能全部得到满足。就大致类别,信贷配给可以划分为非均衡信贷配给与均衡信贷配给。前者源自于货币当局的金融管制或者外在冲击,类似于商品市场上的配给现象,而后者则属于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考虑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上存在着价格管制等外部因素干扰时,才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它是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状态,利率的调节作用能够使信贷市场出清。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贷市场上经常地、大量地存在着信贷配给,以至于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暂时现象。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市场上持久的信贷配给实际上是一种均衡现象。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认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同时起作用,利率具有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利率的双重效应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信贷配给的微观经济意义在于,它是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信贷供给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利率之外又一条连接金融市场与总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能会加剧经济衰退或扩张的程度并延长其持续时间,部分地抵消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现有的关于信贷配给的经济模型分别从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作用、监督成本等不同角度表明了信贷配给的形成和作用机理。对这些模型的拓展和完善,使信贷配给理论日益丰富。银企关系对于信贷配给也具有重要影响。银企之间长期合作所形成的隐性合约和关系型融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厂商的贷款可得性,也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厂商的声誉对于改善融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贷款银行规避风险的信贷决策机制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在信息不完备的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互为博弈的对象。在银企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借款厂商违约欠贷的可能性,贷款银行便会使用信贷配给的手段来约束厂商。在重复博弈情形下,银企双方的行为选择会趋于达成较优的均衡解。抵押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助于缓解信贷配给,但条件是借款者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抵押品和具有有效的担保体系。同时过高的抵押担保要求也可能会产生新的逆向选择。抵押品也像利率一样具有正向选择和反向选择效应,贷款银行可以根据两者的作用程度确定最适度的抵押品水平。将期权的思想加入到对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当中,将使得对信贷配给的解释,产生不同于原有信贷配给理论的观点。由期权理论的角度考虑,投资厂商可以推迟投资行为,等待所从事投资项目的信息更加明朗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这样对于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来说,既能够降低投资风险、降低抵押品要求,也可以从等待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使信贷配给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从总体上看,信贷配给均衡只是从银行收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达成的局部均衡。信贷配给对银行来说可能是属于一种理性行为,但对全社会而言,却意味着局部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背离,政府对信贷配给行为应当适当的干预,以增进社会总体福利。除了传统的抵押担保手段外,建立借款联盟、实行贷款承诺制、发展关系型融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实现银行间信息共享、建立贷款保险制度以及提出净值要求等一些制度安排,对于减少信贷配给、改善融资环境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篇论文共分八章,外加一个全文结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说明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并对信贷配给的有关问题做了一个概述;第二章是文献述评,大致按时间顺序对于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第三章分析信贷配给的生成机理及其经济效应;第四章对信贷配给重点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第五章具体分析信贷配给过程中银行与企业的各自行为;第六章探析信贷市场上的银企融资博弈过程;第七章研究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的担保抵押机制;第八章从期权角度探讨信贷配给与投资时机选择的关系;最后是全文结语部分,简要地从微观层面评价了信贷配给现象和信贷配给理论,概括了信贷配给理论的启示,提出了若干项缓解信贷配给的制度安排,指出了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下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王淼[6](2011)在《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文中研究指明谋求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程度愈演愈烈,过度虚拟化引发了一次又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金融危机。因此,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作为金融市场根基的实体经济项目。基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潜力,将其作为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主体既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又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本良性循环、促进金融稳定,可谓一举两得。目前,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增进市场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及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下,中小企业给国民经济赋予了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意义。然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且主要借助于外源融资中的间接融资模式。而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并没有享受到虚拟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用。理论和实践表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约束已经成为钳制其发展潜力和速度的主要因素。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正是致力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有利于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根据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可以分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和上市公司项目源培育三个层次。这种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融资体系层次划分,有利于增强市场的完备性,提高项目源企业的融资效率。其中,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是这三个层次中唯一的间接融资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这也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特征为主线,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经典经济学理论,对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并转换视角提出了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分析框架。银企非合作博弈模型表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瓶颈是商业银行最大化其利润、规避违约风险的必然选择,在“个体理性”的假设下,博弈均衡是市场机制和参与者行为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自我实现”机制。但是,该均衡点处于无效率状态,中小企业和银行均无法获得效用,有待进行帕累托改进。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该模型表明,仅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自发调节,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现象根本无法解决,严重的市场失灵亟需高效的政府干预。因此,本文让具有公信力和财力的第三方——政府,介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市场,将博弈行为假设中的“个体理性”上升为“集体理性”,建立了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模型。合作博弈结果表明,将银政企三方期望净收益的总和看做一个整体,有利于实现联盟整体收益的最优化,在政府的引导和把控下,有利于减少联盟内部各成员的不诚信行为,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构建政府引导下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思路与建议,其中包括参与主体及其职能、金融中介规模与性质的选择、项目源贷款运作流程的设计、项目源企业财税透明化管理、引入保险机制实现风险分散等。另外,本文还对项目源信贷产品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提出银信合作项目源信贷、银保合作项目源信贷、“N+1”项目源信贷和“N+N”项目源信贷四种模式。这些项目源信贷产品都基于减少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思路进行设计,并提供多重风险控制与风险准备机制,以及参与各方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在财政与金融高效对接的基础上,为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提供长效的间接融资支持。

李勤[7](2010)在《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 ——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却成了限制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政府在不断地出台扶持政策,银行也在不断地改进服务,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于破解。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紧缩信贷,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显着加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问题的方式。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应运而生。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各类金融创新中,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种新思维。这种融资模式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把同行认为高风险的市场以低风险的方式占领了,在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贸易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在以银行为委托人、中小企业为代理人的信贷市场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不同,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银行需要了解受信人的多项信息,银行与企业之间永恒地存在着不对称信息。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进而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高昂的监督成本,这是导致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信息是供应链融资影响中小企业信贷的媒介,信贷配给的破除过程就是信息不对称的消除过程,供应链融资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有效地减少了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供应链融资围绕银企间的信息对称问题对传统信用文化进行了改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信息甄别方式和风险管理理念。在供应链融资背景下,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许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发生变化。在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评级中,债项结构指标的重要性得以突出,主体评价权重适当降低。信息经济学表明,市场缺陷的根源在于信息,因此,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重点应该是鼓励信息生产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为消除银企间的不对称信息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全文共8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简述全文的研究逻辑,并对各章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阐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包括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和信贷技术等三个部分。第3章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做出基本判断。第4章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微观基础。第5章从多个视角剖析供应链融资。首先阐述供应链融资的产生背景;其次是介绍供应链融资产品;然后是对供应链金融实际操作中的几个关键变量进行阐述;最后对国内外供应链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第6章探讨供应链融资如何治理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第7章是实证研究,分别用计量模型、国内供应链融资案例以及国际先进实践来检验供应链融资治理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效果。第8章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提出政策建议,并简要说明论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慕丽杰[8](2009)在《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不仅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了理论支持,而且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区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中观层次,区域金融是指一国内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近年来,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正处在重要转折和发展时期的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加之现有政策存在忽视区域金融差异的倾向,金融发展重外延和总量扩张、轻内涵和质量优化的倾向严重影响着金融整体效率的发挥。如果这种非均衡现象不加以协调,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更不利于国家金融的整体发展。如何在区域金融领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使其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区域战略实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综合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协调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开辟一块新的研究领域,即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从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迁中金融作用的差异、规律与机制,并结合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重点阐述了实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安排及实际操作。在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如下的论证主线:拟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角度来探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找寻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为缩小区域间金融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主张。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指标和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和比较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有关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等具体指标,具体描述了中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滞后的实际状况并分析了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而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角度对中西部区域因金融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与东部区域之间经济增长非均衡性做了尝试性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现状角度出发,针对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中心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几部分:在具体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问题时,文章注重特色和实际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安排是这样的:第一、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探讨研究的实践意义、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第二、介绍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以及有关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第三、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异。第四、实证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多角度分析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差异,并最终概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性的未来变化趋势。第五、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第六、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结合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效应,最终得出结论,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总体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进而论证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现状必须调整的必要性。第七、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在结合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内容包括:区域金融中心的培育、区域金融机构和区域资本市场的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区际金融合作及区域金融政策的加强。

王松华[9](2009)在《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我国放开了信贷额度限制,开始实行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因此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是从1998年至今。在回顾和评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信贷配给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信贷配给双重性进行研究后,对其形成的原因重新做了划分,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信贷配给在中西之间的形成机制不同。西方早期的信贷配给是政府干预产物,而后期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两种形成机制没有共存过。而在经济转轨中,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同时影响着信贷市场的运行,形成了我国转轨经济中特有的双重信贷配给,两者共存。2.不能照搬国外以政府干预或市场选择来作为划分非均衡信贷配给和均衡信贷配给的标准。对其双重性的界定,本文认为均衡信贷配给是信用缺失和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风险控制造成的,而非均衡信贷配给则是政府隐性干预和利率不完全市场化的产物。3.信用缺失衍生出信任型的信贷配给,其属于均衡信贷配给的一种。银行既在高端市场上无节制地实施信贷集中,又在低端市场用繁重的非信用保障条款配给数量相当的贷款。因此,我国的信贷配给是信任型的信贷配给。最后对其带来的信用缺失进行了度量。4.银行股份制改革和风险控制形成了另一种均衡信贷配给。在讨论了国有银行改革中机构的撤并对信贷配给的影响后发现:①银企间的地理距离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②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增大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实施更加严重的信贷配给。5.政府隐性金融干预是形成非均衡信贷配给的途径之一。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干预下信贷配给的表现为对私营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而对于西部地区,政府隐性干预下信贷配给的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高宝安[10](2008)在《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信用关系是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关系不断复杂化、普遍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企信用关系发展历史看,银企信用关系是一个由市场自发到政府规制的逐步演进过程。从理论角度看,银企信用关系形成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企业与政府关系有很大相关性。从横向看,美国和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维护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运行机制、信用管理和法律体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美日信用关系制度安排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信用关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相关理论,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和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的制度运行、制度环境、制度功效以及制度改革等。在借鉴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企信用关系的建议,强调了市场和政府在银企信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并对我国构建银企信用关系运行机制和完善银企信用制度环境提出了设想。

二、银企信息非均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企信息非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市场发展、信息不对称性与企业IPO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的微观研究综述
        2.1.1 金融发展与信息不对称性
        2.1.2 金融发展与流动性风险
        2.1.3 金融发展与信贷资源配置
    2.2 IPO抑价核心理论研究综述
        2.2.1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IPO抑价理论综述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IPO抑价实证研究综述
    2.3 IPO长期表现核心理论研究综述
        2.3.1 关于IPO长期表现理论研究综述
        2.3.2 关于中国市场IPO长期表现实证研究综述
    2.4 金融发展对IPO抑价及长期表现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金融发展与IPO抑价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金融发展进程
        3.1.1 中国金融发展中银行体系的发展
        3.1.2 中国金融发展中证券市场的发展
        3.1.3 中国金融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现状
    3.2 金融发展度量
        3.2.1 经典金融发展度量方式
        3.2.2 中国市场化指数之金融市场指数
    3.3 金融发展与企业IPO短期及长期表现
    3.4 本章小结
4 金融发展影响IPO抑价的路径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4.1 金融发展影响IPO抑价路径一:Pre-IPO承销资源
        4.1.1 理论基础
        4.1.2 路径检验
    4.2 金融发展影响IPO抑价路径二:上市后股票市场流动性机制
        4.2.1 理论基础
        4.2.2 路径检验
    4.3 金融发展影响IPO抑价路径三:上市企业信贷资源机制
        4.3.1 理论基础
        4.3.2 路径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金融发展对IPO抑价影响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设计
        5.2.1 数据与样本
        5.2.2 关键变量度量
        5.2.3 计量模型
    5.3 实证结果
    5.4 金融改革前后、金融发展对于IPO抑价的差异化影响
        5.4.1 研究设计
        5.4.2 实证结果
    5.5 金融发展对于具有融资约束企业的IPO抑价的影响
        5.5.1 研究设计
        5.5.2 实证结果
    5.6 金融发展对于国有及非国有企业的影响
        5.6.1 研究设计
        5.6.2 实证结果
    5.7 稳健性检验
        5.7.1 自选择偏差
        5.7.2 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
        5.7.3 更新样本检验
        5.7.4 中国IPO制度改革的可能影响
        5.7.5 IPO抑价率的有偏分布的影响
        5.7.6 金融发展的其他度量方式
    5.8 本章小结
6 金融发展对IPO长期表现影响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2.1 数据与样本
        6.2.2 关键变量度量
        6.2.3 计量模型
    6.3 实证结果
        6.3.1 金融发展对IPO股价长期表现的影响
        6.3.2 金融发展对IPO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
        6.3.3 “过度乐观”假说的检验
    6.4 稳健性检验
        6.4.1 倾向匹配得分法选择基准企业
        6.4.2 除去金融危机及资产泡沫阶段的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信贷配给的理论及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信贷配给理论的伊始
    2.3 资金可获性假说
    2.4 风险模型与利率控制
    2.5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
    2.6 基于S-W模型的评议与延伸
    2.7 国外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进展
    2.8 国内信贷配给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对全省GDP的贡献分析
    3.2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融资方式特征分析
    3.3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融资缺口分析
    3.4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样本企业信贷配给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的构成分析及潜变量选取
    4.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各影响因素的观测变量选取
    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理论概念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5.1 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5.2 信贷融资过程中的银企关系分析
    5.3 信贷融资中的银企博弈分析
    5.4 银行信贷供给和企业信贷需求影响信贷配给的作用机理分析
    5.5 市场利率、信息成本及外部环境影响银行信贷供给作用机理分析
    5.6 市场利率、信息成本及外部环境影响企业信贷需求作用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1 样本选择
    6.2 问卷设计
    6.3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7.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的研究假设汇总
    7.2 研究方法的选择
    7.3 正态性检验
    7.4 信度与效度分析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7.6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缓解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的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博弈理论与模型 2.1
    博弈理论 2.2
    博弈模型 第3章
    不同配额计划下金融市场均衡与金融风险形成 3.1
    我国金融市场现状 3.2
    非均衡下的固定价格 3.3
    不同配额计划下金融市场均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险积累过程与金融风险转嫁机理 4.1
    融资风险的内涵 4.2
    银企间金融博弈与风险累积的博弈解析 4.3
    银企还贷博弈与风险转嫁博弈 4.4
    商业银行与央行博弈之间风险转移博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分析 5.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构建 5.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与分析 5.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金融监管中合作行为困境的演化博弈剖析 6.1
    考虑成本和收益因素的金融监管合作博弈模型 6.2
    引入惩罚与保障机制的金融监管合作博弈模型 6.3
    数值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解析 7.1
    国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现状 7.2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7.3
    国际金融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 7.4
    数值仿真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安排
        1.4.3 研究框架结构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成长理论
        2.1.1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2.1.2 企业成长仿生化理论
        2.1.3 企业成长理论与ISMEs
    2.2 企业融资理论
        2.2.1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2.2.2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理论
        2.2.3 企业融资理论与ISMEs
    2.3 演化经济学理论
        2.3.1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3.2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方法
        2.3.3 演化经济学理论与ISMEs
    2.4 演化博弈理论
        2.4.1 演化博弈理论的形成脉络
        2.4.2 演化博弈理论的结构特征
        2.4.3 演化博弈理论与ISMEs
第3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与融资结构
    3.1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征与模式
        3.1.1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内涵
        3.1.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特征
        3.1.3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模式
        3.1.4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3.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结构与融资特征
        3.2.1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3.2.2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
        3.2.3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
    3.3 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演化分析框架
        3.3.1 商业银行结构与信贷融资体系的演进
        3.3.2 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银企关系
        3.3.3 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4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现状分析
    4.1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状况与问题
        4.1.1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状况
        4.1.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存在融资问题
    4.2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初步证据
        4.2.1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现状
        4.2.2 融资约束根源:信贷融资体系不完善
    4.3 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实证分析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3.2 样本选取与模型设计
        4.3.3 实证结果分析与归纳
第5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的演化机制
    5.1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
        5.1.1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逻辑
        5.1.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模式
        5.1.3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过程
    5.2 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自组织演化
        5.2.1 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自组织演化结构
        5.2.2 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5.3 银企信贷融资的共同演化与互动选择
        5.3.1 银企共同演化的内涵特征
        5.3.2 银企共同演化的运行机制
        5.3.3 银企共同演化的互动选择
第6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银企信贷融资策略
    6.1 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过程
        6.1.1 银企演化博弈的理论框架
        6.1.2 银企博弈的演化过程:选择、模仿和突变机制
        6.1.3 演化稳定性标准
    6.2 银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6.2.1 银企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2.2 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稳定策略
        6.2.3 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6.3 多元模型的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演化博弈
        6.3.1 银企信贷融资系统的多元结构
        6.3.2 银企信贷融资系统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7章 银企信贷融资系统的演化仿真
    7.1 基于多主体的系统建模
        7.1.1 多主体建模原理及工具
        7.1.2 多主体建模应用可行性
        7.1.3 基于多主体的建模过程
    7.2 银企信贷融资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7.2.1 基本问题描述
        7.2.2 仿真主体分析
        7.2.3 主体规则设置
    7.3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模型仿真结果
        7.3.2 仿真结果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1 研究结论
        8.1.2 管理启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信贷配给问题概述
        1.3.1 信贷配给的内涵
        1.3.2 信贷配给的类型
        1.3.3 信贷配给的存在条件、作用影响与化解方法
        1.3.4 有关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
    1.5 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信贷配给理论发展述评
    2.1 引言
    2.2 信贷配给理论的发端
    2.3 信贷可获性学说的观点
    2.4 风险与利率控制等因素的观点
    2.5 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
    2.6 对S-W 模型的评议和发展
    2.7 S-W 模型之后信贷配给研究的新进展
    2.8 国内信贷配给研究状况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贷配给的成因与效应分析
    3.1 引言
    3.2 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的出发点
        3.2.1 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论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修正
        3.2.2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3.3 信贷配给生成机理解析
        3.3.1 利率双重效应的作用
        3.3.2 逆向选择导致信贷配给的机理分析
        3.3.3 道德风险导致信贷配给的机理探析
    3.4 信贷配给的经济效应分析
        3.4.1 信贷配给在微观层面的经济效应
        3.4.2 信贷配给的宏观经济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贷配给基本模型的扩展
    4.1 引言
    4.2 信贷配给主要模型的形成与拓展
        4.2.1 信贷配给模型的初创
        4.2.2 信贷配给模型的修正与拓展
    4.3 S-W 模型评析
        4.3.1 基本模型
        4.3.2 基于S-W 模型的例证分析
        4.3.3 关于S-W 模型的简要评析
    4.4 信贷配给基本模型的扩展和改进
        4.4.1 非完全市场经济情形下的信贷配给模型
        4.4.2 加入交易成本的S-W 模型扩展
        4.4.3 允许投资等待情形下的信贷配给模型
    4.5 基于多重生成因素的信贷配给模型构建
        4.5.1 前提条件
        4.5.2 模型设计与分析
        4.5.3 相关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贷配给过程中的银企行为分析
    5.1 引言
    5.2 信贷配给中的银企关系
        5.2.1 银企关系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5.2.2 关于银企关系的理论回溯
        5.2.3 银行与厂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5.2.4 信贷合约的设计及贷后监督
    5.3 信贷配给过程中的银企双方行为
        5.3.1 利率变化条件下借款厂商与贷款银行的行为特征
        5.3.2 信贷过程中的银企双方行为分析
    5.4 规避信贷风险的信贷决策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贷市场上的银企博弈
    6.1 引言
    6.2 银企融资博弈分析
        6.2.1 银企融资博弈中的几种典型情形
        6.2.2 厂商风险类型不明时的银行拒贷动因分析
    6.3 贷款偿还环节中的银企博弈
        6.3.1 厂商与银行之间的还贷博弈过程分析
        6.3.2 厂商欠贷成本与信贷配给
        6.3.3 贷款偿还环节银企信息不完备动态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
    6.4 银企博弈中信用约束与声誉机制的作用
        6.4.1 基于借款厂商诚信与否的银行放贷策略
        6.4.2 借款厂商诚信缺失导致银行拒贷
        6.4.3 信用约束机制的作用
        6.4.4 银企信贷博弈过程中声誉机制的作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的担保抵押
    7.1 引言
    7.2 国外有关担保抵押的代表性理论
    7.3 信用担保存在的前提——借款者违约
        7.3.1 贷款银行对于违约风险的防范
        7.3.2 厂商违约欠贷对于贷款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
    7.4 信用担保的功能作用
    7.5 担保抵押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信号传递作用解析
    7.6 担保机制对于信贷配给的有限化解作用
    7.7 担保机构引入贷款策略选择的经济意义
    7.8 担保形式下的厂商信贷条件分析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期权价值、投资等待与信贷配给
    8.1 引言
    8.2 实物期权在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8.3 实物期权方法对于不确定情形下项目投资评价的作用
    8.4 基于期权视角的厂商投资等待情况分析
    8.5 考虑期权与信贷配给因素的厂商借贷时机决策模型
        8.5.1 不确定性与厂商投资时机的选择
        8.5.2 基于期权视角的厂商贷款投资决策模型的建立
        8.5.3 期权视角下的厂商借贷时间选择
        8.5.4 厂商贷款利率范围选择与信贷配给
        8.5.5 相关结论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篇结语
    9.1 引言
    9.2 基于微观视角的信贷配给及其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9.3 由微观到宏观的信贷配给政策启示
    9.4 从微观层面缓解信贷配给的若干制度性安排
    9.5 本篇论文的若干不足之处及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相关成果

(6)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
    2.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必要性
        2.1.1 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
        2.1.2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分析
        2.1.3 中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贷款的融资门槛
    2.2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内涵
        2.2.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内涵
        2.2.2 源于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
        2.2.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对象的主体
    2.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培育的现实意义
        2.3.1 项目源培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战略性地位
        2.3.2 项目源培育是市场失灵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合理途径
        2.3.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有利于实现银行体系结构优化
        2.3.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平台的优势
        2.4.1 政策引导优势
        2.4.2 信息搜集优势
        2.4.3 风险控制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及其改进
    3.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
        3.1.1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3.1.2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
    3.2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分析
        3.2.1 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
        3.2.2 合作博弈与福利经济学
        3.2.3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和公共财政在项目源培育中的主导地位
    4.1 政府和公共财政介入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理论依据
        4.1.1 实体经济项目源具有"准公共品"特征
        4.1.2 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存在市场失灵
        4.1.3 基于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干预
    4.2 中国政府参与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优势所在
    4.3 政府参与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4.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4.3.2 设立专门的培育机构
        4.3.3 合理设定培育对象的范围和条件
        4.3.4 建立和完善相关投融资环境配套体系
    4.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培育体系下政府的职能定位
        4.4.1 资金引导
        4.4.2 市场服务
        4.4.3 行业监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5.1.1 美国——强大的信贷和担保体系
        5.1.2 法国——中小企业财税管理与综合性服务体系
        5.1.3 英国——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5.1.4 德国——政策性金融与担保补偿
        5.1.5 日本——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性机构与信用补全制度
    5.2 我国区域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5.2.1 北京市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5.2.2 浙江省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构建
    6.1 参与主体及其主要职能
        6.1.1 项目源培育金融服务中心
        6.1.2 项目源培育基金
        6.1.3 项目源培育金融服务中介机构
        6.1.4 项目源企业
    6.2 项目源贷款运作流程的设计
    6.3 项目源贷款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机制
        6.3.1 项目源企业财税透明化管理的实现
        6.3.2 "付费会员制"与项目源筛选
        6.3.3 将保险机制引入项目源信贷实现风险分散
    6.4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金融中介选择
        6.4.1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金融中介的性质
        6.4.2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金融中介的规模
        6.4.3 商业性金融机构介入项目源培育的激励机制
        6.4.4 完善项目源培育金融中介职能的建议
    6.5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信贷融资产品的设计
        6.5.1 银信合作项日源信贷
        6.5.2 银保合作项目源信贷
        6.5.3 "N+1"项目源信贷
        6.5.4 "N+N"项目源信贷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 ——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供应链融资
        1.2.2 中小企业
        1.2.3 信贷配给
    1.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3.1 采取的研究方法
        1.3.2 数据和资料来源
    1.4 研究逻辑和研究体系
        1.4.1 研究逻辑
        1.4.2 研究体系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经济学研究范式演进过程
        2.1.2 信息经济学发展历程
        2.1.3 不对称信息理论
    2.2 信贷配给理论文献综述
        2.2.1 信贷配给的微观基础
        2.2.2 减轻信贷配给的机制
    2.3 信贷技术
        2.3.1 财务报表借贷
        2.3.2 信用评分借贷
        2.3.3 动产支持借贷
        2.3.4 固定资产借贷
        2.3.5 保理和反向保理
        2.3.6 关系型信贷
        2.3.7 供应链融资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1 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和发展现状
        3.1.1 中小企业的整体重要性
        3.1.2 中小企业的个体弱质性
        3.1.3 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与其获得的金融支持不匹配
    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2.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3.2.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3.2.3 中小配套企业资金需求和满足情况
    3.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基本判断
第4章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微观基础——信息不对称视角
    4.1 银行和中小企业间的非对称信息
        4.1.1 银企间的信息种类
        4.1.2 银行和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4.2 中小企业为什么更容易遭受信贷配给?
    4.3 中小企业信贷中的逆向选择
    4.4 中小企业信贷中的道德风险
    4.5 昂贵监督成本的信贷配给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应链融资
    5.1 供应链融资的产生逻辑
        5.1.1 供应链融资兴起的产业背景
        5.1.2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2 供应链融资产品
    5.3 供应链融资是一种创新的信贷技术
        5.3.1 供应链融资设计中的几个关键变量
        5.3.2 供应链融资和传统银行信贷的比较
    5.4 国内外供应链融资发展情况
        5.4.1 供应链金融在发达国家日益受重视
        5.4.2 国内供应链融资现状
        5.4.3 国内外供应链融资实践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治理
    6.1 供应链融资消除银企间不对称信息的机理
    6.2 逆向选择的治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6.2.1 信号传递
        6.2.2 信息甄别
    6.3 道德风险的治理:激励机制
        6.3.1 概述
        6.3.2 一个简单的声誉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
    7.1 供应链融资产品对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影响
        7.1.1 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
        7.1.2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7.1.3 模型结果
        7.1.4 模型结果分析
    7.2 国内供应链融资案例研究
        7.2.1 沃尔玛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方案
        7.2.2 一个钢铁加工贸易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方案
    7.3 国际先进实践——以反向保理为例
        7.3.1 背景
        7.3.2 反向保理
        7.3.3 Nafin 的反向保理案例
        7.3.4 Nafin 反向保理的借鉴意义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翻译文献
    中文文献
后记

(8)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界定
0.3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0.4 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0.5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理论评介
1.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1.1.1 区位理论
    1.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1.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1.2 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
    1.2.2 中国经济学界有关区域金融的研究综述
1.3 区域金融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的拓展 2 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差异剖析
2.1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作用机制
2.2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2.2.1 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量的贡献度差异
    2.2.2 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度差异
    2.2.3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度差异
    2.2.4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差异 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特征评介
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3.1.1 各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平衡
    3.1.2 各区域居民人均收入和劳动力价格的非均衡
    3.1.3 各区域地方财政增收形势良好但不平衡
    3.1.4 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状况非平衡
3.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3.2.1 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总体现状描述
    3.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分行业具体分析
3.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
    3.3.1 区域金融差异变动趋势和规律
    3.3.2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差异程度的变动特征和趋势分析 4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
4.1 客观环境因素
    4.1.1 区位条件
    4.1.2 资源禀赋
    4.1.3 历史文化
4.2 区域经济条件因素
    4.2.1 资金因素
    4.2.2 市场体制差异
    4.2.3 技术开发能力
4.3 制度因素
    4.3.1 体制改革及政策影响
    4.3.2 试验点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
    4.3.3 财税政策的影响
    4.3.4 金融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4.3.5 政府行为
4.4 区域经济主体主观因素
    4.4.1 区域金融努力程度
    4.4.2 社会资本
4.5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因素的变化趋势 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积极效应
    5.1.1 集聚效应
    5.1.2 扩散效应
5.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消极效应
    5.2.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短边效应”
    5.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货币政策传导不对称效应
    5.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和社会消极效应
    5.2.4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效应
    5.2.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效应
5.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综合效应——马太效应 6 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
6.1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理论基础
6.2 区域金融发展机制的模式选择
6.3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选择
    6.3.1 培育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
    6.3.2 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
    6.3.3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6.3.4 建立区域金融创新系统
    6.3.5 加强区域金融的区际合作
    6.3.6 完善区域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视角和方法
    1.3 论文思路
    1.4 论文主要创新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国内文献综述
3 信贷配给中西比较及其在经济转轨中的双重性
    3.1 西方信贷配给的特征
    3.2 我国信贷配给成因
    3.3 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的再思考
    3.4 简要评述
4 企业信用缺失与均衡信贷配给
    4.1 信用缺失现象
    4.2 企业信用缺失的决定因素
    4.3 企业信用缺失的福利损失
    4.4 基于信用基础上的均衡信贷配给
    4.5 简要评述
5 银行改革、风险控制与均衡信贷配给
    5.1 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信贷风险
    5.2 银行改革和风险控制下的信贷市场特征
    5.3 基于风险控制下我国均衡信贷配给的界定
    5.4 银行股份制改革与均衡信贷配给关系的实证
    5.5 简要评述
6 政府金融干预与非均衡信贷配给
    6.1 金融干预与金融控制
    6.2 政府信贷干预的分类及原因
    6.3 政府干预信贷市场的手段
    6.4 利率管制与信贷配给
    6.5 政府隐性干预与信贷配给
    6.6 简要评述
7 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观点和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尾注
后记

(10)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五、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银企信用关系及其理论综述
    第一节 银企信用关系的一般分析
        一、信用、信用关系及其特征
        二、银企信用关系的内涵及形式
        三、构建银企信用关系的内在条件
    第二节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银企信用关系的理论综述
        一、产权理论与银企信用关系
        二、交易费用理论与银企信用关系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银企信用关系
        四、制度变迁理论与银企信用关系
第二章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美国银企信用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自由竞争时期美国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二、垄断时期美国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三、战后美国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第二节 日本银企信用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战前日本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二、战时日本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三、战后日本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第三章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动力机制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的动力机制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的动力机制
        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动力机制比较
    第二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约束机制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的约束机制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的约束机制
        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约束机制有效性比较
第四章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制度环境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文化价值观分析
        一、美国文化价值观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二、日本文化价值观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三、美日文化价值观对银企信用关系影响比较——社会信任视角
    第二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市场经济体制分析
        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二、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三、美日市场经济体制对银企信用关系影响比较——适应性视角
    第三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金融体系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二、日本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影响
        三、美日金融体系对银企信用关系影响比较——适应性视角
第五章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制度功效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功效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中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中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功效比较
    第二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信息生产制度功效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中信息生产制度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中信息生产制度
        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信息生产制度功效比较
    第三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监督制度功效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中监督制度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中监督制度
        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中监督制度功效比较
第六章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改革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国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分析
        一、美国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动因
        二、美国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内容
    第二节 日本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分析
        一、日本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动因
        二、日本银企信用关系改革内容
    第三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改革比较分析
        一、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改革推动力比较
        二、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改革方式比较
第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企信用关系的构建
    第一节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对中国的借鉴
        一、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是密切银企信用关系的主要途径
        二、有效公司治理结构是银企信用关系约束机制的核心
        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银企信用关系的重要保证
        四、政府适度干预是银企信用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企信用关系简要回顾
        一、市场化改革初始阶段的银企信用关系
        二、市场化初始阶段银企信用关系特征
        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阶段银企信用关系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市场经济下银企信用关系的构建
        一、中国市场经济下银企信用关系目标模式
        二、构建中国银企信用关系运行机制
        三、完善中国银企信用关系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四、银企信息非均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市场发展、信息不对称性与企业IPO表现[D]. 李梦宇. 浙江大学, 2019(01)
  • [2]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 刘艳.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D]. 张志远. 吉林大学, 2013(08)
  • [4]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D]. 梁益琳. 山东大学, 2012(12)
  • [5]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D]. 王征. 辽宁大学, 2011(06)
  • [6]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D]. 王淼.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7]供应链融资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 ——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D]. 李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8]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 慕丽杰. 辽宁大学, 2009(01)
  • [9]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D]. 王松华. 暨南大学, 2009(09)
  • [10]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 高宝安.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银企信息失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