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议事亭前地到市政厅

从议事亭前地到市政厅

一、从议事亭到市政厅(论文文献综述)

吴侨艺[1](2020)在《澳门葡式碎石广场设计及使用情况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一个最重要的交汇地,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澳门这块土地上互相碰撞、交流,形成了今天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遗产,为澳门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亮点。它将使澳门市民开始留意、认识、关心自己土地上的文化遗产,了解到澳门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认识到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广场作为澳门历史城区重要组成的一部份,澳门政府对广场亦进行一系列的修复及维护工作,而葡式碎石在近年来已经作为对城市的广场修复的常用元素,以铺设的图案精致严谨,不乏浪漫艺术特征,为城市广场中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澳门最早的葡式碎石广场经典之作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议事亭前地上专门聘请葡萄牙技师所铺设的黑白相间的行人专用区路面,后来在澳门的许多前地、步行道、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妈阁庙前地、岗顶前地、嘉模前地、关闸、塔石广场等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葡式碎石路已经成为具有澳门地方特色的城市意象之一。分析澳门葡式碎石广场和地面铺装形成的文脉,认为在制定保护澳门传统景观的原则和开发内容时,应加强对铺装的设计,延续地中海风情的传统特色。第一部份: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针对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内容与支持整篇论文的框架结构说明。第二部份:分析发展情况,通过对葡式碎石广场的系统研究,整理实际有多少个广场采取葡式碎石、分布情况、以及在那里类型的空间上使用较多。从多方面分析及疏理出葡式碎石在澳门的发展情况。第三部份:归纳澳门的葡式碎石广场在图案上的使用情况,分析澳门半岛上的葡式碎石广场上的图案构成以及广场图案上的设计逻辑。对图案的运用形式进行分类。第四部份:挑选具代表性的葡式碎石广场,详细研葡式碎石设计手法、不同的建筑围合、建筑与图案的形成的关系、图案构成要素、用户环境行为及其在空间围塑上是如何应用与整合,配合图片说明,将内容进行分层分析,详尽的论述澳门葡式碎石设计手法。第五部份:分析广场使用情况,当多个葡式碎石广场邻近出现,会对该区域带来怎么的影响,分析澳门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以及广场的活动使用情况。本论文旨在对澳门葡式碎石广场做全面且系统性的调研,探讨出澳门在多元文化背景、物质和非物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葡式碎石广场的设计模式。

郑剑艺[2](2017)在《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港是澳门开埠至今最早形成的两个主要城区之一,历经4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复杂、多元复合的城镇景观特色,是澳门传统商业核心区。本文采用康泽恩(M.R.G.Conzen)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视角,结合GIS地图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澳门内港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内港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形态特征,将内港分为四个形态时期,即初创期(1557-1840)、成型期(1841-1900)、变革期(1901-1980年代)、衰退期(1980年代至今)。其次,针对每个形态时期,从平面格局(街道系统、地块组织、建筑基底)、土地使用、建筑类型等城市形态要素的特征和变化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特色,及其生成和演变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力与文化影响因素,并绘制了每个形态时期的形态类型图。第三,选取澳门内港和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传统城市商业核心区作为比较对象,发现两个城市都经历了三种城市形态演变方式,即街廓内蕴与变异、街区扩张、再开发,并以此为媒介,深入分析和比较两个城市形态特征,进一步揭示了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门内港与欧洲城市商业核心区发展模式的异同。最后,分析内港城市形态演变与澳门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鸦片战争以后内港的发展改变了澳门半岛早期的城市结构。二是,内港与澳门半岛其它区域经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时期,提出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得出了不同扩张区域的平面格局量化数值,通过数值的不同探究其差异的背景原因。三是,总结内港的形态区域,归纳为四个层级,叠加后得到内港形态区域化特征,反映了内港独特的城市景观。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揭示了内港四个形态时期的不同特征。初创期,疍民上岸是内港的起源,形成了一港三区的基本形态框架;成型期,殖民统治与华商崛起是内港发展的动力,内港实现了三区融合,葡式规划与中式住区并置;变革期,工业化与商业繁荣是推动变革的动力,新马路区不仅对内港城市肌理产生切割,也引入新建筑立面和类型;衰退期,产业转移与空间竞争下,内港无序发展,表现在地块的自由合并、地块休耕、建筑高度的增长、建筑风格的平庸化。同时,发现了内港具有欧洲城市传统商业核心区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但在时间较晚、程度上仅限于局部。第二,揭示了1840-1980年澳门从葡城时代向内港时代转换。内港城市形态的扩张和再开发,推动了城市向北和向东发展。通过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各区域不同的平面格局,更可以引导新城规划。第三,进一步发展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内港这类循环叠加、不完全变革的近代滨水商业区特征。通过采用GIS、分形的量化手段,实现了复杂城市形态特征的可量化分析,并制定了“形态时期+平面类型+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的内港形态区域划分方法。弥补了欧洲传统城市形态演变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不足,对包括澳门在内的中国旧城区城市形态的管理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周妙英[3](2016)在《多元文化对澳门前地空间的影响》文中指出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澳门的历史城区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中一员,它并非以单体历史建筑物而名显于世,而是以城区街区扬名,也就是城市空间。这空间的内容是沿着历史街区以线性方式发展的,其中,在线性的基础上,澳门的广场前地,就是组成澳门历史城区(线性城区)的重要街区节点,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下如何展现传统欧式城镇意匠空间的实物例证。本文拟以地域风格与空间情节作为研究方向,分别从中国文化及葡萄牙文化于建城过程中对前地空间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解读澳门前地空间的形式与变迁及至居民在此进行交往活动的一些关系到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原型,让澳门的城市更新,尤其旧城区的更新活化,可以从历史中吸收灵感,进而更好地维护和延续原有的前地空间环境与文脉特色。

杨爽[4](2016)在《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建构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聚居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当前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从城市的格局、肌理到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不断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产在粗放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流失。如何正确挖掘和充分发挥城市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最终实现本土文化与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叙事空间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传统方法,主要从感性层面来对现状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存在太多的人为性和随意性,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然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技术处理城市空间信息、事件信息等内容,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城市历史资源与事件的动态管理,建立城市空间-事件数据库,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叙事空间历时性的特点,并将其标记化,为叙事空间结构辨析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澳门历史城区为例,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路线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文章对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的一般设计过程进行介绍,对该类数据库的建构进行需求分析及数据库功能分析;分别对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进行介绍;通过“属性”——“字段”的转译及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手段完成数据处理,以实现物质和文化双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设计。再次,本文依据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的一般设计过程,建立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数据库。并且,以此为例,对数据库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模型、要素分类、专题图层建立以及属性表格结构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从而为同类型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参考依据,为各类专项问题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基于上述已建构好的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对澳门历史城区中西信仰场所空间记忆研究、叙事空间要素分布格局演变、叙事空间结构辨析以及旅游路线设计等专题进行分析应用,以展示该数据库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对数据库的建构合理性进行反馈。

刘冉冉[5](2015)在《清朝时期澳门议事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亭"这一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战国时始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方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①两汉时,"亭"属于县以下的基层政治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②汉高祖刘邦就曾"为泗上亭长"。颜师

高伟,程琢[6](2015)在《澳门前地空间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对城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澳门前地是中国历史城市中较为特殊的广场型公共空间,由葡萄牙殖民者引入我国岭南地区,多元文化并存,且地域性鲜明。前地对西方广场的"模仿"历程以及前地的空间特征,具有为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借鉴的价值。

胡雅琳[7](2012)在《澳门半岛的市域扩张与街道建设(1912~1999)》文中指出澳门从明代建设第一条街道到今天的上千条街道,历经四五百年的历史变迁,然而针对众多澳门街道的置废及变化情况,却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专题研究。本文根据详实的历史资料,以1912年至1999年间澳门半岛的城市地域扩张与街道的建设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轨迹,将1912年至1999年间澳门半岛的街道建设划分为两大区域,即旧城区与填海区。其中旧城区以新马路为案例,重在研究新马路及其周边街道的变化。而填海区可分为半岛西南部、半岛南部、半岛西北部及半岛东部四个部分。其中半岛西南部包括葡人和华人两种类型的填海区;半岛南部分为南湾区、西湾区两部分;半岛西北部分为青洲区、台山区和筷子基区三部分,半岛东部则分为马场区、黑沙环区、劏狗环区、新口岸区及新口岸新填海区五个部分。分析并考证清楚澳门半岛旧城区和填海区内街道的历史沿革、具体位置、得名缘由及相关的历史地理背景,是研究澳门城市的基础,并且对澳门的市政建设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李琴[8](2012)在《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共卫生的管理是市政管理和政府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葡国对澳门实行殖民管治以后,受近代西方城市管理观念的影响,加大了对澳门城市卫生管理的力度,改善了澳门的人居环境。晚清澳门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说走在了同时代中国的最前端,不仅设置了一些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而且制订了一系列卫生管理法规,对街道、民居卫生、食品安全、垃圾处理、环境污染管控及绿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近代澳门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澳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解国臣[9](2010)在《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文中研究指明宪政是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宪政历程中虽有一定的高潮,但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关于失败的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但这些分析存在着单独性和抽象性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城市的角度来探讨近代中国宪政的进程。这样,一方面因为城市意味着一个具体的时空,将宪政的研究拉向了地方性和现实性,从而避免了抽象的缺陷;另一方面,城市具有聚集性,将城市内部不同的社会要素和阶层整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因而探讨城市与宪政的关系,避免了因果关系的片面性。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论述选题的意义,包括扩大了宪政研究的范围、引入了历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将宪政研究的角度从普遍性拉向地方性。接着对宪政和城市做了界定,并对西方宪政与城市的关系作了简略的陈述。宪政意味着对权力的限制和对权利的保障,其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民主原则、权力分立原则和法治原则;就宪政的外延来说,本文主要依据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通过的《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和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来限定,主要包括制定宪法、地方自治、厘定官制、清理财政、公民教育和以三民主义为目的的各种社会活动。所谓城市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聚集的社会物质系统、生活方式的综合。城市的最大特征是异质性,即城市市民之间不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而以利益、职业、居住区域等关系为纽带连结。本为所涉及的近代城市主要依据清末和民国时期通过的城市自治法律中所界定的城市。在西方,城市是宪政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城市的自治为宪政准备了制度条件,而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则为宪政的发生提供了动力,专制国家对城市自治的侵犯是建立宪政国家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宪政逐渐成熟。而反过来,宪政的确立也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城市的转型。传统中国城市具有政治性、从属性、和单一性的特征,城市没有脱离农村和农业经济而独立发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城市开始近代化转型。这种转型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事实上城市的凸显,即部分城市由于开埠和租界开始区别于农村和其他城市,经济上摆脱了农业,只能上超越了政治;其次是从上确立了城市的地位,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政治形势的变化,城市自治运动开始形成,反映在国家立法上便是开始正式形成市制。最后,城市地位的变化所带来的最关键的影响便是城市逐渐脱离了农村和农业,中国社会开始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城市的转型的社会意义社会全方位的,首先意味着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改变,新的阶级和阶层不断产生、发展和壮大,包括买办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其次意味着公共领域的产生,人口的剧增导致公共事务和公共领域的出现,而这带来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因而随之如公园、学校、报刊等公共领域开始出现。最后,城市的转型意味着新的知识分子聚集在城市之中,通过举办教育、出版报刊和组织学会传播新的思想。第三部分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宪政和城市的关系。由于城市的转型,新的阶层和阶级的出现和发展,他们希望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因而各种改革运动出现了。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其社会基础都是由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社会的变化;但改良和革命都没有达到实现宪政的目的从而归于失败,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在西方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舒服下呈现不平衡、不健康和不充分发展。宪政不仅体现为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变革,更体现为细节上的需求和变化。随着城市市民的不断成长,城市内部公共利益的扩大,城市自治的要求开始出现。从清末到民国,先后兴起了几次自治运动的高潮。虽然这些运动最终都未能坚持下去,但自治运动宣传了民主思想,培养了市民的民主能力,为宪政准备了社会条件。同样,民权运动也是在清末开始兴起,并在五四运动中形成高潮。民权运动一方面是城市市民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诉求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第四部分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宪政与城市的关系,主要选择了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和香港。北京是传统的政治中心,也是保守势力聚集的城市。这在宪政史上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北京作为首都的象征地位,使得北京成为各派力量争夺的对象,尤其是各派军阀,均以占据北京,将其权力延伸至全国为目的。其二是北京作为一个城市,在近代中国,其经济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新知识的传播使其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战场,经济的变化使北京的自治和市政改革较为突出,而新的阶层和观念的传播,尤其社会市民的权利意识的高涨则为五四运动等民权运动准备了条件。上海社会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尤其是其租界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上海崛起于作为通商口岸和租界城市,其租界内的市政管理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市政管理,对其他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先影响到的就是上海华界,成为近代中国华界自治和市政改革的先锋。由于上海租界是“国中之国”,并且由于上海聚集了更多的知识分子、绅商和工人阶级,因而上海也成为了改良和革命的中心,在各种民权运动中也是走在前列。武汉的近代化开始于开埠,于张之洞督鄂时期发展迅速,成为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商业城市。新阶级的成长,新知识的传播和新军都为武昌革命奠定了基础,使武汉成为首义之地;而武昌起义也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同样,武汉的自治运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城市,但在1949年以前,香港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并未割断。由于是殖民城市,香港社会明显的区分为属于上层的西人社会、华人上层社会和华人下层社会。香港的宪政体制奠定于《英王制诰》和《皇家训令》,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宪政体制;近代初期,英国宪政排斥华人参与,但随着华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参政意愿高涨,在19世纪末也开始逐步容纳华人,但始终存在着一定的排斥。由于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因而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香港成为策源地、资金来源地和避难地,对内地宪政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本为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近代中国宪政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总结,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宪政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基础,而城市发展的不足同样也导致了近代中国宪政追求的失败。

刘冉冉[10](2009)在《清朝时期澳门议事亭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澳葡市政机构的议事亭,与作为中国官员入澳宣读圣谕、处理澳门事务之场所的议事亭,其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由澳葡自治机构议事会延伸而来,后者则是明清政府为有效地控制澳葡、充分行使对澳门的主权和治权,从而在澳门设立的向夷目宣读政令及双方交涉政务的"议事亭"。从1784年起,议事亭成为葡萄牙人的自治机构所在地。作为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机构,议事亭职权有限,在中国的行政架构中地位较低,多数情况下只具备维持治安、维护贸易秩序的功能。

二、从议事亭到市政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议事亭到市政厅(论文提纲范文)

(1)澳门葡式碎石广场设计及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对未来澳门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葡式碎石广场整体发展情况
    2.1 国外碎石广场发展情况
    2.2 澳门葡式碎石广场发展情况
        2.2.1 葡式碎石广场发展数量
        2.2.2 葡式碎石广场发展时间
    2.3 葡式碎石广场的应用范围
        2.3.1 广场类型的性质
        2.3.2 广场修复及建造
    2.4 葡式碎石广场的分布状况
    2.5 中西文化混合的葡式碎石广场
    2.6 小结
第3章 澳门葡式碎石广场的铺地设计
    3.1 葡式碎石广场铺地图形的构成形式
        3.1.1 抽象图形的构成
        3.1.2 具象图形的构成
    3.2 葡式碎石铺地图形的应用分析
        3.2.1 广场使用图形的种类及数量
        3.2.2 线型图形的使用情况
        3.2.3 发射图形的使用情况
    3.3 葡式碎石广场图案的运用模式
        3.3.1 广场的标志物
        3.3.2 广场的地界
    3.4 葡式碎石铺地在空间上的应用意义
        3.4.1 大空间的葡式碎石铺地
        3.4.2 小空间的葡式碎石铺地
    3.5 小结
第4章 澳门葡式碎石广场的空间设计-案例研究
    4.1 葡式碎石广场的垂直界面
        4.1.1 硬质界面—建筑的物质形态界面
        4.1.2 软质界面—非建筑的物质形态界面
    4.2 葡式碎石路在广场的水平界面
        4.2.1 不规则广场上的图案运用
        4.2.2 规整广场上的图案运用
    4.3 葡式碎石广场色彩
        4.3.1 建筑与广场的色彩
        4.3.2 灯光色彩
        4.3.3 小结
第5章 澳门葡式碎石广场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5.1 葡式碎石广场周边的整体发展
        5.1.1 集中性-点的分布(建筑及广场)
        5.1.2 整体性-线的连结
        5.1.3 引导性-面的扩张
        5.1.4 连续性-区的核心
    5.2 葡式碎石广场的用户行为模式
        5.2.1 用户的行为模式
        5.2.2 广场上的焦点位置
    5.3 场地活动—非物质文化
        5.3.1 活动—活动类别
        5.3.2 主办方—举办机构
        5.3.3 时间—全年分布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澳门内港
        1.2.2 时间范围
        1.2.3 内港人口概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回归以来澳门城市及建筑研究综述
        1.5.2 康泽恩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第2章 内港的城市形态时期
    2.1 初创期(1557-1840)
        2.1.1 地理环境:天然的避风港
        2.1.2 军事防御:易守难攻、葡华分离
        2.1.3 边陲文化:化外之地的自由贸易
        2.1.4 一港三区的基本形态框架
    2.2 成型期(1841-1900)
        2.2.1 鸦片战争以后的殖民管治
        2.2.2 华人与澳门工商业的发展
        2.2.3 两次填海扩张实现内港融合
    2.3 变革期(1901-1980s)
        2.3.1 二战结束以前的工业化发展规划
        2.3.2 二战后的工业繁荣
        2.3.3 现代城市和建筑法规形成
        2.3.4 新马路片区再开发引起空间重构
    2.4 衰退期(1980s至今)
        2.4.1 内港丧失发展动力
        2.4.2 港口重整和内港危机加剧
        2.4.3 新商业中心和住宅加速内港边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创期:疍民与葡人货物的中转站
    3.1 内港市集区的雏形:疍民滨水聚落
        3.1.1 疍民从事海上贸易活动
        3.1.2 滨水聚落的构成要素
        3.1.3 滨水聚落陆地化的过程
    3.2 内港市集区的平面格局
        3.2.1“一横多纵”三街街区
        3.2.2 大市场:军营墟市化
        3.2.3 沙栏仔街区的雏形
    3.3 市集区的混合土地使用
        3.3.1 商住功能分区
        3.3.2 华人与葡人对土地的争夺
        3.3.3 华人和葡人物业的分布
        3.3.4 火灾促进市集区土地的规范化
    3.4 1840 年以前内港形态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型期:殖民管治与华商崛起的核心商港
    4.1 平面扩张
        4.1.1 1866 年以前的街区扩张
        4.1.2 1866-1881 年的街区融合
        4.1.3 沿街巷排列的铺屋地块
        4.1.4 灵活填充的里围地块
    4.2 商业的发展
        4.2.1 房屋成为商品
        4.2.2 零售商业分布
        4.2.3 作坊和特殊行业
    4.3 建筑类型
        4.3.1 铺屋建筑
        4.3.2 里围建筑
        4.3.3 特殊建筑
    4.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4.4.1 土地管理双轨制的结束
        4.4.2 葡萄牙式城市化的影响
        4.4.3 中式住区的影响
        4.4.4 1841~1900 年形态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革期:工业化与商业繁荣的形态变革
    5.1 新马路片区再开发
        5.1.1 内港形态变革的尝试
        5.1.2 大市场地段扩充式再开发
        5.1.3 切割式的骑楼街区再开发
    5.2 国际风格的骑楼和新建筑
        5.2.1 骑楼铺屋的建筑平面
        5.2.2 从折衷主义到装饰艺术风格
        5.2.3 立面风格的频繁更迭
        5.2.4 建筑师对立面风格的影响
    5.3 工商业空间的转移
        5.3.1 新马路开通后的商业街格局
        5.3.2 内港商业街业态
        5.3.3 工厂作坊的分布
    5.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5.4.1 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
        5.4.2 二战中立地区的影响
        5.4.3 战后“繁荣计划”推动工业转型
        5.4.4 1901~1980 年代形态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衰退期:产业转移与空间竞争的边缘旧区
    6.1 平面格局的自发性演变
        6.1.1 1980 至2016年地块的总体变动
        6.1.2 地块细分和地块合并
        6.1.3 地块混合重组
        6.1.4 地块的城市休耕
    6.2 高密度住区的转化
        6.2.1 建筑层数的增长
        6.2.2 现代居住建筑平面类型
        6.2.3 建筑立面分类
    6.3 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
        6.3.1 不同分类标准
        6.3.2 回归前后内港土地使用功能的对比
        6.3.3 商业功能的转移和衰退
    6.4 形态演变动因与形态类型划分
        6.4.1“非法”土地分块分配制度导致地块的无序拆分
        6.4.2 街道准线制度对地块和建筑形态的随意调整
        6.4.3 分层所有权促进建筑竖向开发
        6.4.4 1980 年代~2016 年形态类型划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港与英国城镇传统商业核心区的比较
    7.1 街廓内蕴和变异
        7.1.1 传统商业核心区的起源:大市场
        7.1.2 街廓构成和总体变化
        7.1.3 建筑覆盖率和地块聚合度的演变
        7.1.4 里围和Burgage的变异类型
    7.2 街区扩张
        7.2.1 内港 1830-1880 年代的扩张区
        7.2.2 纽卡斯尔 1820-1850 年代的扩张区
        7.2.3 街区扩张的比较
    7.3 再开发
        7.3.1 整体平面格局的变革
        7.3.2 切割式大街
        7.3.3 建筑再开发
    7.4 规律性和差异性
        7.4.1 相同的平面格局演变方式
        7.4.2 政治因素是商业扩张的推动力
        7.4.3 交通引导传统城市核心区再开发
        7.4.4 碎片化居住和巨构化商业的差异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内港城市形态特征与澳门城市发展
    8.1 以内港为核心的近代城市发展
        8.1.1“内港时代”的开启
        8.1.2 内港向澳门半岛西北部扩张
        8.1.3 内港向澳门半岛东南部扩张
    8.2 内港平面格局与其它城区的分形比较
        8.2.1 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
        8.2.2 平面格局网格矢量法计算流程
        8.2.3 三要素分形特征的比较分析
        8.2.4 新城规划平面格局分维值的引导
    8.3 内港城市形态的区域化特征及其动力因素
        8.3.1 一级形态区域特征
        8.3.2 二至四级形态区域特征
        8.3.3 五个动力因素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本研究涉及的澳门档案馆历史地图
附录 2:2016 年澳门内港形态类型数据
附录 3:澳门内港形态区域索引图
附录 4:澳门内港形态区域索引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多元文化对澳门前地空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葡萄牙前地空间概略
    2.1. 欧洲城市广场的发展
    2.2. 葡萄牙城市发展
    2.3. 葡萄牙的Largo(前地)与广场(Pra?a)
    2.4. 葡萄牙前地空间
第3章 澳门前地空间概略
    3.1. 澳门城市发展
    3.2. 澳门的前地(Largo)与广场(Pra?a)
    3.3. 前地与街区
    3.4. 前地与城市空间
第4章 葡萄牙文化影响下的前地空间
    4.1. 葡萄牙地域元素对前地的影响
        4.1.1. 议事亭前地
        4.1.2. 大堂前地
    4.2. 葡萄牙文化的空间情节
    4.3. 葡萄牙文化的前地特点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前地空间
    5.1. 中国地域元素对前地空间的影响
        5.1.1. 妈阁庙前地
        5.1.2. 康公庙前地
    5.2. 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情节
    5.3. 中国文化的前地特点
第6章 中西混合文化影响下的前地空间
    6.1. 混合地域元素对前地空间的影响
        6.1.1. 花王堂前地
        6.1.2. 亚婆井前地
    6.2. 中西混合文化的空间情节
    6.3. 中西混合文化的前地特点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建构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城市叙事空间
        1.2.2 GIS数据库的建构与应用
        1.2.3 案例地:澳门历史城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1.5 研究路线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叙事空间研究
        2.1.1 国外城市叙事空间的研究
        2.1.2 国内城市叙事空间的研究
    2.2 GIS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2.1 GIS在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
        2.2.2 GIS在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3 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体现历时性的叙事空间要素衍变研究需求
        3.1.2 体现共时性的叙事空间结构辨析研究需求
        3.1.3 体现时空耦合的专题应用研究需求
    3.2 数据库功能分析
    3.3 信息采集与加工
        3.3.1 城市地图及卫星影像信息
        3.3.2 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信息
        3.3.3 城市现存历史资源信息
        3.3.4 多样性城市事件信息
    3.4 数据处理
        3.4.1 属性——字段的转译
        3.4.2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3.5 模型设计
        3.5.1 模型设计原则
        3.5.2 概念模式与逻辑模型设计
        3.5.3 要素分类
        3.5.4 属性表格结构设计
        3.5.5 数据存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建构
    4.1 概念模型(E-R图)
    4.2 要素分类
    4.3 专题图层建立
    4.4 属性表格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应用
    5.1 澳门历史城区中西信仰场所空间记忆研究
        5.1.1 信仰场所的分类与分布
        5.1.2 承载的城市生活
    5.2 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要素分布格局演变分析
        5.2.1 物质空间要素分布演变
        5.2.2 事件空间要素分布演变
    5.3 澳门历史城区叙事空间结构辨析
        5.3.1 叙事空间结构辨析
        5.3.2 案例分析
    5.4 澳门历史城区旅游路线设计
        5.4.1 旅游路线设计理论及过程
        5.4.2 分析结果及展示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澳门前地空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澳门前地含义及其历史沿革
2 从西方广场到澳门前地
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4 澳门前地的空间特征分析
    4.1 澳门前地与周边关系
    4.2 澳门前地空间感受
    4.3 澳门前地乔木遮阴情况
    4.4 澳门前地特色铺装
5 结语

(7)澳门半岛的市域扩张与街道建设(1912~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原因及研究对象
    二、 学术史回顾及展望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澳门半岛城市地域的扩张
    第一节 近代澳门半岛城市地域的扩张
        一、 1912 年之前澳门政治形势的演变
        二、 1912 年之前澳门经济形式的演变
        三、 1912 年之前澳门城市地域空间的演变与街道建设情况
    第二节 现代澳门城市地域的扩张
        一、 1912 年至回归前澳门政治环境的变化情况
        二、 1912 年至回归前澳门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 1912 年至回归前澳门人口的发展
        四、 1912 年至回归前的填海造陆与澳门市域的变化
        五、 半岛市政的现代化道路建设
第二章 澳门半岛旧城改造与街道的关系——以新马路为例
    第一节 新马路的创建
    第二节 新马路开通后对澳门旧城区道路格局的影响
        一、 覆盖的街道
        二、 切断的街道
        三、 贯通的街巷
第三章 澳门半岛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第一节 澳门半岛地形与填海区的关系
    第二节 半岛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一、 半岛西南部地区的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二、 半岛南部的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三、 半岛西北部的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四、 半岛东部的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
结论
    一、 新马路影响了旧城区的街道格局
    二、 填海活动对街道建设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古籍文献、档案资料与史料汇编
    二、 学术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外文着作及论文
    五、 有关澳门街道名册的书目
    六、 报刊杂志
后记

(8)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相关概念说明
第一章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与立法
    第一节 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第二节 公共卫生立法概况
        一、 一般性通则
        二、 专门性法规
        三、 临时性章程告示
    第三节 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及管理措施
        一、 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二、 公共卫生管理措施
第二章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概况
    第一节 民居卫生管理
        一、 民居卫生管理办法
        二、 疍民居屋卫生管理
        三、 垃圾处理办法
    第二节 公众公共卫生管理
        一、 道路交通公共卫生管理
        二、 其他公众公共卫生管理
    第三节 公厕的设置及粪便的处理
        一、 公厕设置与改造
        二、 公厕管理
        三、 粪便处理
        四、 澳门城市的“粪夫”阶层
第三章 饮食卫生管理与疫病防控
    第一节 饮食卫生管理
        一、 饮水卫生管理
        二、 食品卫生管理
        三、 市场卫生管理
    第二节 公共卫生与疫病预防及处理
        一、 疫病预防
        二、 疫病处理
第四章 工业污染与城市绿化
    第一节 澳门工业污染及处理
    第二节 城市排水排污系统
    第三节 澳门城市绿化
结语
    一、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特点
    二、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的成绩及原因
    三、 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宪政与城市的界说
        一、宪政
        二、城市
    第三节 理论综述
第二章 城市的艰难转型
    第一节 传统城市
    第二节 转型之路
        一、城市出现
        二、市制
        三、城乡分离
    第三节 转型之后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
        二、公共领域的形成
        三、知识分子的产生与新思想的传播
第三章 宪政在城市的萌发
    第一节 改良还是革命
        一、改良与革命的争论
        二、戊戌变法
        三、辛亥革命
    第二节 地方自治
        一、自治思潮
        二、自治运动
        三、自治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民权运动
        一、民权思想的传播
        二、晚清的民权运动
        三、民国时期的民权运动
第四章 城市内部的宪政活动
    第一节 北京
        一、从北京到北平
        二、争夺北京
        三、北京的民权运动
    第二节 上海
        一、上海的崛起
        二、租界内的市政
        三、自治与市政
        四、改良与革命中的上海
        五、民权运动
    第三节 武汉
        一、武汉的近代化
        二、武昌革命
        三、自治运动
    第四节 香港
        一、作为殖民地的香港
        二、宪政体制
        三、香港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与西方的比较
    第二节 近代中国宪政与城市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九年预备立宪逐渐筹办事宜清单
    附录二、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及宣言
    附录三:开埠城市一览表
    附录四:租界一览表
    附录五:民国设市一览表
    附录六: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地光复表
    附录七:清末民初上海公园之集会
    附录八:清末民初上海的文化设施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从议事亭到市政厅(论文参考文献)

  • [1]澳门葡式碎石广场设计及使用情况研究[D]. 吴侨艺. 华侨大学, 2020(01)
  • [2]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郑剑艺.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3]多元文化对澳门前地空间的影响[D]. 周妙英. 华侨大学, 2016(02)
  • [4]城市叙事空间GIS数据库建构与应用研究[D]. 杨爽.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
  • [5]清朝时期澳门议事亭研究[J]. 刘冉冉. 法律文化研究, 2015(00)
  • [6]澳门前地空间特征分析[J]. 高伟,程琢. 中国园林, 2015(06)
  • [7]澳门半岛的市域扩张与街道建设(1912~1999)[D]. 胡雅琳. 暨南大学, 2012(10)
  • [8]晚清澳门公共卫生管理研究[D]. 李琴. 暨南大学, 2012(10)
  • [9]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D]. 解国臣. 武汉大学, 2010(05)
  • [10]清朝时期澳门议事亭研究[J]. 刘冉冉. 暨南史学, 2009(00)

标签:;  ;  

从议事亭前地到市政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