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氧化氢氰化金

用过氧化氢氰化金

一、使用过氧化氢的金的氰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嘉声,畅永锋,郑春龙,杨新华,王伟,谢锋[1](2021)在《氰化尾渣脱氰技术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氰化物仍是黄金冶炼行业主要使用的浸金药剂,我国黄金行业每年产出的氰化尾渣约1亿t。由于氰化尾渣不可避免夹带有毒的可溶性氰根,因此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氰化尾渣的高效、低成本脱氰处理是所有黄金冶炼企业面对的共同难题。针对氰化尾渣的性质和特点,目前已有多种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部分已实现工业应用。但由于氰渣中存在各种形态的氰化物和硫氰化物,且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环境标准日趋严格,氰化尾渣脱氰技术的应用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各类氰化尾渣脱氰技术进行综述,基于各种方法的原理对其特点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压滤-洗涤技术在氰化尾渣处理的应用进行讨论和展望。

王梦雨[2](2021)在《受氰化抑制的铜锌硫硫化矿活化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氰化提金产生的氰化尾渣含有大量未被回收的铜、铅、锌及金银等有价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国内外对氰化渣中铜铅锌硫活化回收的研究较少,机理研究还不够充分。对于氰渣中有用矿物的回收,传统的活化药剂存在成本高、用量大、活化效果差等不足,需要开发新型活化药剂。本文通过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双氧水、过硫酸盐、高铁酸盐、焦亚硫酸盐、硫酸铜及其组合药剂对受氰化抑制的铜锌硫硫化矿的活化作用。通过电化学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抑制和活化的可行性,利用红外光谱、XPS、Zeta电位和EPR检测方法分析了活化剂对受氰化抑制硫化矿的活化机理。浮选试验表明,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均能被氰化钠深度抑制,pH=8.5-9.5时,三种矿物回收率降至10.5%以下。单一和组合药剂可活化三种被抑硫化矿,回收率可恢复至80%-95%。其中强氧化剂需控制用量,防止过度氧化矿物。组合药剂可大大减小药剂用量,推荐双氧水+硫酸铜+焦磷酸盐、过硫酸盐+硫酸亚铁和焦亚硫酸盐+硫酸铜这三种组合药剂作活化剂,用量较小,活化效果更好。Eh-pH图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硫化矿被氰化钠抑制的组分为金属氰络合物。活化剂的还原电位均高于CN-的氧化电位,活化剂与CN-发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均小于零,且均比活化剂与矿物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小,说明活化剂均能自发与CN-反应,且优先与CN-反应,当双氧水、过硫酸盐和高铁酸盐过量后,会进一步氧化矿物。焦亚硫酸盐与矿物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大于0,说明不能与矿物反应,有利于硫化矿的活化。Zeta电位分析表明,Na CN会使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的电位大幅下降,说明Na CN化学吸附在矿物表面,降低了矿物的可浮性,而活化剂会破坏CN-的吸附,恢复矿物表面电位,从而活化矿物。红外光谱和XPS结果表明,氰化钠加入后,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均出现了相应的金属氰络合物的峰,CN-在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而活化剂活化后,金属氰络合物峰减弱或消失,其中焦亚硫酸钠活化后,矿物表面的CN-变成SCN-,减弱CN-的抑制作用。氧化性强的活化剂活化后,矿物表面有部分Fe被氧化成Fe2O3和Fe3O4,部分S被氧化成高价的SO42-。EPR表明黄铁矿和过硫酸盐、过硫酸盐+硫酸亚铁、双氧水体系构成的高级氧化体系,产生的SO4-·和HO·自由基有助于破坏氰化钠在黄铁矿上的吸附。

陈璟[3](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电与化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从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角度去研究神经活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方法因为其小型化、易操作、方便快速、可实时在线等的优势,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然而,采用电化学传感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需要突破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电化学传感器件(微电极)的尺寸和检测下限难以匹配生理环境,传感器难以兼顾小尺寸、高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稳定、高精度的便携电化学检测仪器,进一步限制了相应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系统前端以多巴胺和谷氨酸两种代表性的神经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工作于生物体内复杂环境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后端针对神经递质检测的快速、高灵敏度、小尺寸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了多路可拓展的便携式高精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两者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神经递质的多路浓度同时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铂丝电化学微电极。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铂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多巴胺微电极。复合膜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和良好生物相容的特性有助于对抗多巴胺污垢,解决了当前铂丝电极检测多巴胺时表面聚集和吸附的问题。微电极表现出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和低检测下限(16.57 nM)。同时,电极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DA前体和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扰。另一方面,电极在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和稳定性(100次的重复扫描后损耗为3.43%)。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电极具备在麻醉大鼠的纹状体内检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功能。该电极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为多巴胺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谷氨酸氧化酶的新型谷氨酸电极,电极表面修饰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金纳米颗粒以及壳聚糖复合膜。高催化活性的表面使电极表现出对谷氨酸的优越的电催化性能,检测下限达到41.33 nM,并在细胞外间隙的生理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浓度-电流的线性依赖关系。电极在100次检测中仅损失3.62%,并在放置14天内保持92.14%以上的初始信号强度。另外,初步实验观察到电极能够在大鼠纹状体内检测到谷氨酸浓度的变化。该电极在尺寸、检测下限、抗干扰性、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上有所提高,为谷氨酸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便携式、高精度、多路可拓展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通过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源抗干扰技术,实现高扰动下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具有小尺寸、高精度(误差<3%)、高信噪比(77.52 d B)、低检测限(5.35 n A)、宽线性范围且可以无线传输等优点。该仪器能够在标准混合溶液体系中对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实现同步检测,并在大鼠纹状体中检测到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受人为干预产生的变化信号以及动态代谢信号。初步实验验证了系统进行多巴胺和谷氨酸在体检测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巴胺和谷氨酸传感器,以及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了体内实验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生理环境中检测到大鼠脑内多巴胺和谷氨酸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望在今后的在体神经递质浓度实时检测和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蓝庆春[4](2020)在《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同时发挥了无标记免疫分析的快速、简便的优点和电化学检测高灵敏的优势,逐渐发展成熟且在免疫分析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用作电极修饰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活性分子的固定量、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本论文制备了一些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结构材料,将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材料引入到无标记电化学免疫领域,构建了一系列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快速、灵敏、低成本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解决了石墨烯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所制备的rGO@PS NSs展示出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利用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用于固定生物素化的抗体。捕获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在传感界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该复合物会有效阻碍电子传递,从而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减弱。利用电化学信号变化和目标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分子的快速无标记电化学检测。用甲胎蛋白(AFP)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100 ng/mL)和低的检测限(0.03 ng/mL,S/N=3)。此外,该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可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癌症的早期筛查。(2)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铂纳米粒子负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通过在rGO@PS NSs表面负载PtNPs,进一步地提高了石墨烯的分散性,PtNPs@rGO@PS NSs也表现出更好的导电性、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将PtNPs@rGO@PS NSs材料进行链霉亲和素功能化后,用于捕获生物素化抗体分子。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阻碍电子传递,引起电化学信号下降。根据电化学信号下降和抗原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抗原的灵敏检测。PtNPs的引入,显着增加了传感器的响应,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癌胚抗原(CEA)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05-70ng/mL)和低的检测限(0.01 ng/mL,S/N=3)。此外该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宽的线性范围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3)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多孔铜@氧化亚铜(Cu@Cu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该Cu@Cu2O凝胶材料展现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酸性介质中,Cu@Cu2O可以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的苯胺聚合产生聚苯胺,可得到聚苯胺电化学信号。通过链酶亲和素将该Cu@Cu2O材料功能化后,将生物素化的抗体固定于该固相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宽的线性范围(0.050-100 U/mL),低的检测限(0.022 U/mL,S/N=3)。该项工作为免疫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也为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检测平台。(4)以二价铁离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材料,发现该Fe-MOF具有高效、稳定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用该Fe-MOF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Fe-MOF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产生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0.050-140 U/mL范围内实现了对CA125的检测,检测限低至0.015 U/mL(S/N=3)。该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的快速、廉价、高灵敏检测,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可简便地用于癌症早期筛查与临床诊断,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5)以四价锆离子和1,3,5-苯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锆基金属框架材料MOF-808。所制备的MOF-808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pH为中性的条件下同样展示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特性。基于MOF-808材料,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以MOF-808电极基底材料,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捕获抗体构建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对苯二酚/过氧化氢(HQ/H2O2)检测体系中,通过MOF-808催化反应底物对苯二酚产生电化学信号。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MOF-808的催化,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0-150 U/mL),检测限为0.043 U/mL(S/N=3)。此外,该基于MOF-808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6)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种Cu-MOF材料,并在其Cu-MOF表面原位生长金(Au)纳米粒子,得到Au@Cu-MOF复合材料。由于Au和Cu-MOF的协同效应,Au@Cu-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更高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放大电化学检测信号。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Au@Cu-MOF催化HQ/H2O2反应,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CA125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300 U/mL,检测限为0.02 U/mL(S/N=3)。提出的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简单、超灵敏、低消耗等优势,为癌症大规模筛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平台。

赵玲玲[5](2020)在《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氰化废水的循环利用与达标外排是黄金冶炼行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沉淀-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对某黄金冶炼厂的高铁氰化提金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主要研究了沉淀、电解氧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相关基础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沉淀-电解氧化联合处理氰化废水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常温下向100mL含氰废水中加入3.0gCuCl2并搅拌40min后,CNT、CN-及Fe(CN)64-的沉淀率分别可达到95.29%、98.00%与100%。随着CuCl2加入量的增大,氰化废水中各主要离子的沉淀率逐步增加,沉淀物的形成次序为CuCN、Cu2Fe(CN)6、CuSCN。以钛板为阴阳极,采用一阴两阳电极体系对沉淀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当电解溶液体积分数为60%,电解时间为5h,外加电压为6V,极板间距为15mm时,氰化废水中CNT与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6%与99.90%。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残留于废水中的Zn(CN)42-、Cu(CN)32-、CN-、SCN-及Cl-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定向迁移,迁移至阳极表面的Cl-发生阳极氧化反应,生成的Cl2/ClO-将氰化物氧化为N2和CO2,释放出的Cu、Zn阳离子定向迁移至阴极,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从而使废水中残存的游离氰与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动力学研究表明铁离子和游离氰的沉淀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速率常数分别为2.923dm3/(mol·min)和0.797dm3/(mol·min),总氰电解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任倩[6](2020)在《超声波强化芬顿法对金矿尾矿中金的浸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对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地球上易采的金矿资源越来越少,从含金尾矿中对金进行高效的资源化回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国内外金矿尾矿的资源化回收常用的方法,如混汞法、氰化法、硫脲法及溴化法等等,都有其各自的不足与限制。针对现有浸金方法的局限性,本论文通过将超声波与芬顿氧化技术联合起来用于金矿尾矿的金浸出过程,具体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性研究了过氧化氢浓度、亚铁离子浓度、温度、超声功率、尾矿平均粒径、固液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波强化芬顿法浸出金尾矿中金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超声强化芬顿法在过氧化氢浓度为2.1 mol·L-1,亚铁离子浓度为0.45 mol·L-1,温度为338.15 K,超声功率为360 W,金矿尾矿平均粒径为8.71 μm,L/S为40/7 mL·g-1,浸出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可达到最佳浸出效果,最高浸出率为94.3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独超声及单独芬顿的浸金对照实验,实验表明最佳条件下超声强化芬顿的浸金率是单芬顿的3.46倍,是单超声的15.04倍。(2)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强化芬顿法浸金的机制。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OH的产生量对金尾矿中金的浸出有着重要影响。金的浸出率随着·OH的浓度越高增加而升高,过量的过氧化氢和亚铁离子会导致反应体系中·OH的生成率及利用率降低,使得金的浸出率降低。对反应前后金尾矿的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粒径分析(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手段分析发现反应后的尾矿矿物表面出现被刻蚀的痕迹,在粒径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比表面积从3.8m2·g-1变化到14.6m2·g-1,增加了 3.8倍,孔容从0.019 cm3·g-1变化到0.030 cm3·g-1,增加了 1.6倍。对比反应前后金矿尾矿的XPS结果发现,反应前金矿尾矿中Au以单质形成存在,而反应后金矿尾矿中Au尚未出峰,推测在浸金过程里金矿尾矿中94.30%的金被强氧化后以离子态(Au+/Au3+)的形式从金矿尾矿中浸出,金矿尾矿中所残留的金含量极低以至于未检测出。此外,对超声强化芬顿浸金微观过程进行模拟。超声强化芬顿浸出金矿尾矿中金的浸出过程符合湿法冶金中的收缩核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数据,研究得到了浸出的表观活化能Ea为42.50kJ·mol-1,并且与固膜扩散控制相比,确立了浸出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得到了超声强化芬顿浸金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为超声强化芬顿浸金提供理论指导与基础数据。(3)根据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作用反应前后的金矿尾矿,对超声强化芬顿处理前后金矿尾矿淋洗液中重金属残余量进行研究,发现淋洗液中重金属As、Cr、Cu、Ni、Pb、Zn、Cd及Ag浓度均小于标准限值,其中与反应前尾矿相比反应后尾矿的淋洗液中As减少了 69.41%、Cr 减少了 96.29%、Cu 减少了 91.68%、Ni 减少了 89.70%、Pb 减少了 89.35%、Zn 减少了 81.61%、Cd 减少 78.33%、Ag 减少 97.59%,明确了超声强化芬顿可以有效降低尾矿中重金属可浸出含量,降低环境潜在风险。此外,通过采用反应前后金矿尾矿的淋洗液培养进行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培养,通过对两者种子萌发指数及生长指数的测定,发现超声强化芬顿处理后的尾矿淋洗液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对水稻及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候冉冉[7](2019)在《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的表征及其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碳纤维电极作为一种常用的微电极,它除了具有微电极的优良特性,如IR降低、传质速率快、时间常数小、电流密度高等之外,还具有碳电极的特性,如化学惰性、高稳定性、宽的电位窗口等,因此,碳纤维电极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单细胞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活体实时监测等领域。但是碳纤维电极的表面惰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究碳纤维电极功能化方法,研制新型改性碳纤维电极,提高其表面活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制作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电极的分析特性进行了表征与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为综述部分,本部分简单介绍了微电极的概念、优点,主要介绍了微电极的表征、碳纤维电极的制备、应用,重点介绍了碳纤维电极的功能化方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是对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应用。本工作通过高温氧化的方法制得一种新型改性碳纤维电极,主要分析和表征改性碳纤维电极的表面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并以尿酸为例探讨了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碳纤维电极表面粗糙度增加,呈蓬松结构或孔状结构,孔内裸露出一个新鲜的碳表面,电极活性增强;孔状结构使裸露的氨基增多,使电极表面所带正电荷量增加且亲水性增强。因此,改性碳纤维电极对带负电荷的铁氰化钾、尿酸等小分子电活性物质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改性碳纤维电极在不同浓度的尿酸溶液中的稳态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这种制作改性电极的方法,不需要组装其他活性物质,简单方便,成本较低。第三章是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进一步表征高温氧化处理的碳纤维电极,并分析研究了其在电化学发光中的应用。高温氧化后的碳纤维电极在鲁米诺溶液中的电化学发光明显增强,电化学发光稳定性明显提高。结合第一个工作中的表征结果,我们推测,高温氧化后的碳纤维电极多孔结构的内部裸露出新鲜的碳表面,多孔结构的表层及孔壁呈疏水性,鲁米诺在新鲜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在疏水微环境中发生随后的化学发光反应。新鲜碳表面催化了电化学反应,疏水微环境为鲁米诺化学发光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因此,改性碳纤维电极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反应有增强效果。此外,我们还以过氧化氢为例,研究了改性碳纤维电极在电化学发光中的简单应用。

王强[8](2019)在《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的非氰提金试验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易处理金矿石的逐渐减少,难处理金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丰富,如何处理这类矿石对于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氰化法自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提金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采用氰化法提取矿石中的金时较为困难。同时氰化物的剧毒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些国家已禁止氰化法提金的使用。因此,亟需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的非氰浸出方法。硫代硫酸盐法具有无毒、浸金速度快、对设备无腐蚀、适合处理碳质金矿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无氰提金方法。然而,硫代硫酸盐法也存在着氨水使用浓度较高、试剂消耗较大、金回收困难等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本文采用乙二胺代替常用的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的氨,首先对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溶液中的铜乙二胺络合物主要以Cu(en)22+为主,其还原产物主要为Cu(S2O3)35-,且还有少量的Cu(S2O3)23-存在。研究了pH对Cu(Ⅱ)型体分布的影响,发现pH为6~11时,溶液中的Cu(Ⅱ)主要以Cu(en)22+的形式存在。相对于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对pH的苛刻要求,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的pH适用范围更宽泛。通过对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主要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计算发现,Cu(Ⅱ)complex/Cu(Ⅰ)complex电对能够满足金的溶出条件,因此,采用乙二胺来代替氨具有可行性。另外,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Cu(Ⅱ)complex/Cu(Ⅰ)complex电对不会自发地将S2O32-氧化为S4O62-,可降低浸金过程中硫代硫酸盐的消耗。其次,通过金箔浸出试验考察了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黄铁矿及其焙砂对金溶出的影响,发现黄铁矿及其焙砂均对金的溶出具有抑制作用,且黄铁矿的抑制作用大于其焙砂。研究还发现,当溶液中的硫代硫酸盐浓度非常低时,黄铁矿及其焙砂均能吸附Au(S2O3)23-,造成溶液中金的浓度下降。本文以云南某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际矿石的浸出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绝大部分金包裹在硫化矿中,采用传统的氰化法或硫代硫酸盐法直接浸出矿石中的金时,浸出率仅有5.9%、4.3%,相应的氰化钠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量分别达到了 1.84kg/t、20.4kg/t。为了有效的提取矿石中的金,需要在浸出之前破坏硫化矿包裹体,使金暴露出来。首先对金精矿进行焙烧氧化预处理,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焙烧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适宜的焙烧工艺条件:焙烧温度642℃,焙烧时间为240min。对于所得焙砂分别采用氰化法、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和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进行提金试验。结果表明:氰化法浸出18h时金的浸出率为80.6%,相应的NaCN消耗量为1.05 kg/t;以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浸出,2 h时金的浸出率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分别为65.3%和13.27 kg/t;而用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浸出,4h时金的浸出率即可达80.3%,而相应的硫代硫酸盐消耗量仅为4.14 kg/t。与铜-氨-硫代硫酸盐相比,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的pH值较为宽泛,使用的乙二胺浓度远低于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氨的浓度。因此,与氰化法或铜-氨-硫代硫酸盐法相比,该体系更适合从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石中提取金。对硫代硫酸盐浸渣采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经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浸出,计算金的最终浸出率为91.1%,硫代硫酸盐的总消耗量为5.63kg/t。首次发现溴酸盐法可直接浸出上述难处理金矿中的金。热力学分析表明,溴酸盐法可以破坏硫化矿包裹体继而快速溶解出矿石中的金。经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原矿适宜的浸出条件:溴酸钾浓度为0.25 M,三氯化铁浓度为0.08 M,盐酸浓度为0.4 M,搅拌速度为250rpm,液固比为5。在5min内,金的浸出率即可达到94.5%。试验研究还发现溴酸盐浸出法同样适用于处理浮选金精矿,且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1.8%。SEM-EDS与XRD分析溴酸盐法所得浸渣的表面形貌与晶体结构,发现矿石中大部分硫化矿在浸出时被氧化分解。溴酸盐法浸出金后,无须对矿浆进行固液分离,采用活性炭直接吸附就能取得较高的金回收率。该浸出方法不仅高效、低毒,而且在从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中浸出金时,无需预处理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浸金率。

徐燕军[9](2018)在《普鲁士蓝纳米粒的设计合成及在肿瘤多模式显像和热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癌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的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开放式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引起的创伤、毒性和耐药等副作用,使得寻求更好的微创/无创诊疗方式、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诊疗一体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纳米材料的多模式显像和肿瘤的物理治疗方法受到极大关注。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方式,热疗通过物理能量(如光、超声、微波、射频等)使肿瘤区域达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来达到治疗效果,是目前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普鲁士蓝(PB)是美国FDA批准的用于临床上治疗铊等放射性元素中毒的解毒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PB纳米粒具有磁性能、光热转换性能等,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PB纳米粒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肿瘤多模式显像和热疗中的应用。首先,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工艺流程等,优化PB纳米粒的合成方法,筛选出合适的PB纳米粒。接着,利用PB纳米粒的磁性能和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其在肿瘤核磁共振成像(MRI)/光声成像(PA)双模式成像和光热治疗的效果,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提供科学基础。然后通过“缺陷选择刻蚀法”对PB纳米粒进行孔径和结构的设计。最后,探讨其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在聚焦超声增效治疗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研究背景与目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具有磁性能、光热转换性能,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静脉注射入体内发挥效果,必须要求纳米粒在生理环境中保持稳定。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层层包覆或者后修饰方法,使PB在生理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但是这些策略存在着流程复杂、难以大量制备等缺点,阻碍了PB的进一步临床转化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章工作提出“一锅法”制备性能可控、稳定的PB纳米粒。方法:通过研究其合成原料配比、制备条件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其进行表征;并验证该方法批量合成的优势。继而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其多模式显像和光热成像性能。结果:最终获得尺寸为70nm、在生理环境中高度稳定、性能可控的PB纳米粒。该策略可实现大量制备PB纳米粒。所制备的PB纳米粒在生理环境中可稳定存在至少90天,在各种环境(不同温度、不同pH)中可保持性能稳定,易于保存,有利于其临床转化应用。接着,研究了其在小鼠体内的毒性,结果表明PB纳米粒注射入小鼠体内90天,对小鼠的血液、脏器等未引起明显的损伤以及系统毒性,适合通过静脉注射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PB纳米粒在近红外区域(600-900 nm)有强吸收,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摩尔消光系数为4.7×1010 M-1cm-1)和高光热转换效率(η为36.4%)以及光热稳定性。作为示范的例子,本章还研究了PB纳米粒对肿瘤的MRI/PA双模式显像和光热治疗。结果表明PB的纵向弛豫速率值为r1=0.1665mM-1S-1,横向弛豫速率值为r2=0.2699 mM-1S-1,可作为T1造影剂。加上其在近红外区域的强吸收,该PB纳米粒可实现对肿瘤双模式MR/PA成像,同时引导PTT治疗肿瘤。结论:本章工作用简单有效的一锅法成功解决了PB纳米粒在生理环境中分散稳定性,有望推动PB纳米粒作为诊疗一体化平台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2)研究背景与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增效剂可以有效解决其高功率及长时间的消融对声通道上正常组织造成潜在的损伤等问题。但是目前的HIFU增效剂都需要外部的激发产生气泡进而对肿瘤进行超声成像以及HIFU增效治疗,无法在HIFU治疗前实现对肿瘤的超声成像诊断和定位,以及满足多次辐照持续增效等要求,造成对肿瘤的诊疗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在前一章工作的基础上,本章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缺陷选择刻蚀法”对普鲁士蓝纳米粒的孔径进行调控,成功地解决了生物大分子药物在体内输运过程中容易被降解等问题,同时也赋予了PB纳米粒更多的生物医学应用。方法:首先,研究“缺陷选择刻蚀法”的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大孔PB的条件;并负载酶对其体外和体内催化性能和超声显像性能进行验证;最后利用研究HIFU体外和体内增效实验。结果:成功制备了孔径可控的PB纳米粒。通过优化筛选出高度分散、稳定性好的、孔径为3.015.0 nm、粒径约65 nm左右的大孔普鲁士蓝纳米粒(mPBs),该mPBs纳米粒具有高的比表面积(70 m2g-1)、大孔径,实现了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负载和保护,其中对过氧化氢酶(CAT)载药量为163μg/mg,封装效率达74%。接着,通过将负载了CAT的mPBs(CAT@mPB)静脉输运到肿瘤部位,利用CAT催化肿瘤部位的过氧化氢(H2O2)原位产生氧气,实现增强超声显像,以及聚焦超声增效治疗肝癌。结果显示,CAT@mPB纳米粒在体外可与低浓度H2O2反应产生大量的氧气,氧气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造影剂,增强体内外超声成像。此外,溶血试验和体内外毒性试验表明了CAT@mPB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内外HIFU消融实验观察到CAT@mPB可作为药物输送载体,在肿瘤原位增强超声显像,实现原位超声成像引导HIFU增效肿瘤。结论:该策略通过催化肿瘤微环境中过高浓度的H2O2分解原位产生氧气,不仅在治疗前实现了对肿瘤的超声显像与定位,而且可以引导后续的多次HIFU增效,有望解决HIFU增效剂存在的问题,提高HIFU对肿瘤的诊疗效率。

叶锦娟,杨聪仁,乔永平,兰馨辉,吴铃,白云龙,吴旭楠[10](2018)在《过氧化氢氧化法对某黄金矿山氰化尾矿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某黄金矿山氰化尾矿特点,采用2种不同过氧化氢氧化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即直接过氧化氢氧化法和调节p H后过氧化氢氧化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处理后的尾渣均能达到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要求,但直接过氧化氢氧化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环境友好,其最佳处理条件为30%过氧化氢2.5 m L/L,反应时间1 h。

二、使用过氧化氢的金的氰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过氧化氢的金的氰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氰化尾渣脱氰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氰渣脱氰技术的分类方法
2 氰化物破坏法
    2.1 碱性氯化法
    2.2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2.3 过氧化氢氧化法
    2.4 臭氧氧化法
    2.5 加压水解法
    2.6 电解氧化法
    2.7 高铁酸盐氧化法
    2.8 过氧硫酸氧化法
        2.8.1 过氧单硫酸
        2.8.2 过氧二硫酸
    2.9 高温分解法或焚烧法
3 氰化物转化法
    3.1 锌盐沉淀法
    3.2 铁盐沉淀法
    3.3 铜盐沉淀法
4 氰化物回收法
    4.1 酸化回收法
    4.2 离子交换法
5 其他工艺技术
    5.1 压滤-洗涤工艺
    5.2 三废协同净化法
6 结论

(2)受氰化抑制的铜锌硫硫化矿活化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氰化物概述
        1.1.1 氰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1.2 氰化物的危害
    1.2 氰化物抑制硫化矿浮选的研究
        1.2.1 氰化物抑制黄铁矿浮选的研究
        1.2.2 氰化物抑制黄铜矿浮选的研究
        1.2.3 氰化物抑制闪锌矿浮选的研究
    1.3 氰化渣概述
        1.3.1 氰化提金现状
        1.3.2 氰化渣的来源和分类
        1.3.3 氰化渣的危害和特点
    1.4 氰化渣综合利用现状
        1.4.1 氰化渣的预处理
        1.4.2 氰化渣中有价元素的回收
        1.4.3 氰化渣的无害化处理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2 试验药剂及设备
        2.2.1 试验药剂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和检测方法
        2.3.1 单矿物试验方法
        2.3.2 X射线衍射(XRD)检测
        2.3.3 电化学和热力学机理分析
        2.3.4 红外光谱检测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
        2.3.6 Zeta电位测试
        2.3.7 EPR分析
第三章 氰化钠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研究
    3.1 单矿物浮选试验
        3.1.1 矿浆pH值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1.2 丁黄用量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1.3 硫酸铜用量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1.4 矿浆pH值对硫酸铜活化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2 氰化钠抑制硫化矿的浮选试验
        3.2.1 氰化钠用量对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2.2 矿浆pH值对受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活化浮选试验研究
    4.1 双氧水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1.1 双氧水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1.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2 过硫酸盐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2.1 过硫酸盐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2.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3 高铁酸盐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3.1 高铁酸盐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3.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4 焦亚硫酸盐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4.1 焦亚硫酸盐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4.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5 硫酸铜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5.1 硫酸铜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5.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6 双氧水+硫酸铜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6.1 双氧水+硫酸铜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6.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7 双氧水+硫酸铜+焦磷酸盐对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7.1 双氧水+硫酸铜+焦磷酸盐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7.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8 过硫酸盐+硫酸亚铁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8.1 过硫酸盐+硫酸亚铁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8.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9 焦亚硫酸盐+硫酸铜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9.1 焦亚硫酸盐+硫酸铜用量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9.2 矿浆pH值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受氰化钠抑制的硫化矿活化机理研究
    5.1 三种矿物和氰化钠及活化剂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5.1.1 黄铁矿-水体系的Eh-pH图
        5.1.2 Fe-CN-黄药体系的Eh-pH图
        5.1.3 HCN-活化剂-水体系的Eh-pH图
        5.1.4 活化剂的活化作用热力学计算
    5.2 活化剂对受氰化钠抑制硫化矿Zeta电位的影响
        5.2.1 活化剂对受氰化钠抑制黄铁矿Zeta电位的影响
        5.2.2 活化剂对受氰化钠抑制黄铜矿Zeta电位的影响
        5.2.3 活化剂对受氰化钠抑制闪锌矿Zeta电位的影响
    5.3 氰化钠和活化剂对三种矿物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5.3.1 氰化钠和活化剂对黄铁矿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5.3.2 氰化钠和活化剂对黄铜矿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5.3.3 氰化钠和活化剂对闪锌矿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5.4 氰化钠和活化剂对三种矿物作用前后XPS分析
    5.5 EPR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谷氨酸的功能介绍
        1.2.1 多巴胺简介
        1.2.2 谷氨酸简介
        1.2.3 多巴胺和谷氨酸联合作用的介绍
    1.3 神经递质检测现状
        1.3.1 常用检测技术
        1.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1.3.3 电化学电极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4 电化学检测仪器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巴胺/谷氨酸电极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介绍
    2.1 引言
    2.2 微型多巴胺电极的设计
        2.2.1 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原理
        2.2.2 微型多巴胺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3 微型谷氨酸电极的设计
        2.3.1 谷氨酸电化学检测原理
        2.3.2 微型谷氨酸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差分脉冲伏安法
        2.4.3 电化学阻抗谱
        2.4.4 电流-时间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3.1 引言
    3.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2.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实现方法
    3.3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3.3.1 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方法
        3.3.2 金纳米颗粒的沉积方法和尺寸控制
    3.4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3.4.1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
        3.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3.4.3 电极对多巴胺的响应分析
        3.4.4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3.4.5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测试
    3.5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3.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4.1 引言
    4.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4.2.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实现方法
    4.3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4.3.1 铂的活化
        4.3.2 普鲁士蓝的修饰方法
        4.3.3 金的沉积次数
        4.3.4 NAFION膜的修饰
    4.4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4.4.1 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分析
        4.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4.4.3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分析
        4.4.4 电极对谷氨酸的响应分析
        4.4.5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4.4.6 电极的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5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4.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的硬件设计
        5.2.1 检测仪器硬件框架设计
        5.2.2 控制和数据传输
        5.2.3 电位控制
        5.2.4 微弱信号采集
        5.2.5 抗干扰电源管理
    5.3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软件设计
        5.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测试和验证
        5.4.1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控制精度
        5.4.2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采样精度
        5.4.3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噪声
        5.4.4 仪器应用验证:与商用仪器比较
        5.4.5 系统应用验证:体外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4.6 系统应用验证:体内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4)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免疫分析
        1.1.1 免疫分析概述
        1.1.2 免疫分析的分类
        1.1.2.1 异相免疫分析和均相免疫分析
        1.1.2.2 标记免疫分析和无标记免疫分析
    1.2 免疫传感器
        1.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1 电位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2 阻抗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3 电流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2 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固定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1.3.1 物理吸附法
        1.3.2 共价键合法
        1.3.3 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
    1.4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1.4.1 碳纳米材料
        1.4.2 贵金属纳米材料
        1.4.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1.4.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4.5 模拟酶
    1.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1.5.1 肿瘤标志物概述
        1.5.2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
        2.2.3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的制备
        2.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2.2.5 免疫分析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2.3.1.1 表面形貌分析
        2.3.1.2 拉曼光谱分析
        2.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2.3.2.1 免疫传感器的XPS和FT-IR表征
        2.3.2.2 免疫传感器的SEM表征
        2.3.2.3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2.3.2.4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2.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2.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2.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2.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2.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2.3 铂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的制备
        3.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3.2.5 免疫分析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NPs@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3.3.1.1 表面形貌分析
        3.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3.3.2.1 免疫传感器的SEM和XPS表征
        3.3.2.2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3.3.2.3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3.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3.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3.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3.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3.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3.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多孔Cu@Cu_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
        4.2.3 Cu@Cu_2O凝胶材料的制备
        4.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4.2.5 免疫分析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u@Cu_2O凝胶材料的表征
        4.3.1.1 表面形貌分析
        4.3.1.2 X射线能谱分析
        4.3.1.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2 Cu@Cu_2O凝胶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4.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4.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4.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4.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4.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4.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4.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4.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4.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
        5.2.3 Fe-MOF材料的制备
        5.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5.2.5 免疫分析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MOF材料的表征
        5.3.1.1 表面形貌分析
        5.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5.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3.1.4 拉曼光谱分析
        5.3.2 Fe-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5.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5.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5.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5.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5.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5.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5.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5.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5.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OF-808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材料
        6.2.2 仪器
        6.2.3 MOF-808材料的制备
        6.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6.2.5 免疫分析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OF-808材料的表征
        6.3.1.1 表面形貌表征
        6.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6.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3.2 MOF-808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6.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6.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6.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6.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6.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6.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6.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6.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Au@Cu-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材料
        7.2.2 仪器
        7.2.3 Cu-MOF的制备
        7.2.4 Au@Cu-MOF的制备
        7.2.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7.2.6 免疫分析步骤
    7.3 结果与讨论
        7.3.1 Au@Cu-MOF复合材料的表征
        7.3.1.1 表面形貌表征
        7.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7.3.1.3 X射线能谱分析
        7.3.1.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7.3.2 Au@Cu-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7.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7.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7.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7.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7.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7.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7.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7.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氰化废水概况
        1.1.1 氰化废水来源
        1.1.2 氰化废水的组成
        1.1.3 氰化废水的特点
    1.2 氰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1.2.1 氰化物的综合回收
        1.2.2 氰化物的破除
    1.3 高浓度含铁氰化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4 含铁氰化废水的处理进展
        1.4.1 化学沉淀法
        1.4.2 光催化氧化法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实验程序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试剂及设备
        2.2.1 化学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步骤
        2.3.1 沉淀法处理氰化废水
        2.3.2 电解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
        2.3.3 总氰、游离氰的动力学实验
        2.3.4 电位-pH图的相关计算及绘制
    2.4 分析与表征
        2.4.1 离子去除率计算
        2.4.2 离子浓度的测定
        2.4.3 沉淀物的物相分析
3.含铁氰化废水除铁降氰实验研究
    3.1 沉淀剂的影响
    3.2 CuCl2添加量的影响
    3.3 沉淀时间的影响
    3.4 沉淀温度的影响
    3.5 外加电压的影响
    3.6 电解时间的影响
    3.7 废水浓度的影响
    3.8 极板间距的影响
    3.9 验证实验
    3.10 机理分析
    3.11 本章小结
4.沉淀电解氧化的动力学与热力学
    4.1 沉淀-电解反应动力学
        4.1.1 沉淀过程的动力学
        4.1.2 电解过程中总氰的动力学
    4.2 沉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2.1 氰化废水中主要物质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4.2.2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4.2.3 Cu(Fe)-CN-H_2O系的ε-pH图
5.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超声波强化芬顿法对金矿尾矿中金的浸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金矿资源概述
        1.1.1 我国金矿资源特点
        1.1.2 国内外金矿分布情况
    1.2 金尾矿资源概述
        1.2.1 金尾矿排放的现状与危害
        1.2.2 金尾矿的资源化研究现状
    1.3 Fenton氧化法
        1.3.1 Fenton-羟自由基(·OH)
        1.3.2 Fenton氧化法的应用
    1.4 超声波技术
        1.4.1 超声波的特性
        1.4.2 超声波在浸矿中的应用
    1.5 超声强化芬顿技术的应用现状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超声强化芬顿法浸金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金矿尾矿的准备与分析
        2.1.2 主要设备与试剂
        2.1.3 浸出实验
        2.1.4 检测方法和仪器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超声强化芬顿浸金研究
        2.2.2 单超声浸金研究
        2.2.3 单芬顿浸金研究
    2.3 讨论
    2.4 小结
3 超声强化芬顿法浸金的机制及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金矿尾矿的准备与分析
        3.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3.1.3 浸出实验
        3.1.4 检测方法和仪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影响因素在浸出过程中的影响
        3.2.2 反应前后金矿尾矿物理结构及化学组成分析
        3.2.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4 模型初筛及表观活化能研究
        3.2.5 动力学方程参数研究
    3.3 讨论
    3.4 小结
4 超声强化芬顿处理前后金矿尾矿的残渣淋洗液毒性评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金矿尾矿的准备
        4.1.2 供试种子
        4.1.3 主要设备及仪器
        4.1.4 淋洗实验
        4.1.5 萌发实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超声强化芬顿处理前后尾矿样的淋洗毒性研究
        4.2.2 淋洗液对水稻及小麦种子萌发过程毒性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的表征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引言
    1.2 微电极
        1.2.1 微电极简介
        1.2.2 微电极的表征
        1.2.3 微电极的制作材料
    1.3 碳纤维电极
        1.3.1 碳纤维电极概述
        1.3.2 碳纤维电极的制备
        1.3.3 碳纤维电极的应用
        1.3.4 碳纤维电极的表面功能化及其应用
    1.4 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的表征及分析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制备
        2.2.3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表征
        2.2.4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分析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表征
        2.3.2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分析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表征及分析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制备
        3.2.3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表征
        3.2.4 改性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分析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鲁米诺电化学发光表征改性碳纤维电极
        3.3.2 改性碳纤维电极在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发光行为
        3.3.3 改性碳纤维电极测定过氧化氢的分析特性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的非氰提金试验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难处理金矿研究现状
    1.2 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
        1.2.1 焙烧氧化法
        1.2.2 热压氧化法
        1.2.3 微生物氧化法
        1.2.4 化学氧化法
    1.3 浸金方法研究概述
        1.3.1 氰化法
        1.3.2 非氰化法
    1.4 硫代硫酸盐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4.1 硫代硫酸盐法的优点
        1.4.2 浸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的提出
    1.6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2.1.1 试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原材料及制备
        2.2.1 含Au(S_2O_3)_2~(3-)溶液的配置
        2.2.2 含AuBr_4~-溶液的配置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焙烧试验方法
        2.3.2 矿石金浸出试验
        2.3.3 纯金浸出试验
        2.3.4 矿石对Au(S_2O_3)_2~(3-)的吸附试验
    2.4 试验分析方法
        2.4.1 化学分析方法
        2.4.2 仪器分析方法
第三章 铜-氨(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3.1 氨(乙二胺)的型体分布
        3.1.1 氨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3.1.2 乙二胺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3.2 铜离子的型体分布
        3.2.1 Cu(Ⅱ)的型体分布
        3.2.2 Cu(Ⅰ)的型体分布
    3.3 pH对Cu(Ⅱ)型体分布的影响
        3.3.1 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pH对Cu(Ⅱ)型体分布的影响
        3.3.2 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中pH对Cu(Ⅱ)型体分布的影响
    3.4 相关电极电势的计算
    3.5 空间构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铁矿及其焙砂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4.1 黄铁矿及其焙砂对金浸出的影响
        4.1.1 黄铁矿加入量的影响
        4.1.2 黄铁矿焙砂加入量的影响
        4.1.3 金片的SEM表征
    4.2 黄铁矿及其焙砂对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4.2.1 黄铁矿对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4.2.2 黄铁矿焙砂对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4.2.3 黄铁矿及其焙砂表面SEM表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浮选金精矿焙烧预处理
    5.1 矿石基本性质
    5.2 直接浸出试验
        5.2.1 氰化法
        5.2.2 铜-氨-硫代硫酸盐法
    5.3 浮选金精矿的热重分析
    5.4 氧化焙烧预处理
    5.5 焙烧条件的优化(RSM)
        5.5.1 试验设计
        5.5.2 数据分析
        5.5.3 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分析
        5.5.4 焙烧参数的优化和验证
    5.6 焙砂的表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焙砂铜-氨(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浸金试验
    6.1 焙砂氰化法浸金
    6.2 焙砂铜-氨(乙二胺)-硫代硫酸盐体系浸金
        6.2.1 Cu~(2+)浓度的影响
        6.2.2 氨水(乙二胺)浓度的影响
        6.2.3 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6.2.4 液固比的影响
        6.2.5 搅拌速度的影响
        6.2.6 浸出时间的影响
        6.2.7 pH的影响
    6.3 浸渣直接浸出
    6.4 酸洗浸渣的浸出试验
        6.4.1 盐酸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6.4.2 酸浸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6.4.3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6.5 酸浸渣的表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矿石溴酸盐法浸金试验
    7.1 浸金热力学分析
        7.1.1 溴化浸金的基本原理
        7.1.2 金溴络合物的存在形式
        7.1.3 实际矿石溴酸盐法浸金可行性分析
    7.2 原矿石直接浸出
        7.2.1 氰化法
        7.2.2 铜-氨-硫代硫酸盐法
        7.2.3 原矿石溴酸盐法浸金
    7.3 原矿石对AuBr_4~-的吸附
    7.4 浮选金精矿的溴酸盐法浸金
    7.5 浸渣的表征
    7.6 浸出液中金的回收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络离子的稳定常数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普鲁士蓝纳米粒的设计合成及在肿瘤多模式显像和热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的诊疗一体化应用
        1.2.1 纳米材料多模式显像应用
        1.2.2 纳米材料光热治疗应用
        1.2.3 纳米材料高强度聚焦超声应用
    1.3 普鲁士蓝纳米粒的合成与性质
        1.3.1 PB纳米粒的合成方法
        1.3.2 PB纳米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1.3.3 PB纳米粒的表面修饰和多功能化
        1.3.4 PB纳米粒的毒性
    1.4 PB纳米粒的生物医学应用
        1.4.1 PB作为多模式成像造影剂
        1.4.2 PB用作光热治疗剂
        1.4.3 PB用作药物输送系统
    1.5 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第二章 “一锅法”制备稳定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在肿瘤双模式成像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不同大小、形貌PB的合成
        2.2.3 材料表征
        2.2.4 稳定性试验
        2.2.5 溶液光热实验
        2.2.6 弛豫率表征和溶液磁共振成像
        2.2.7 体外细胞毒性和光热治疗试验
        2.2.8 溶血试验
        2.2.9 动物模型和体内PA/MR成像
        2.2.10 体内光热成像和PTT
        2.2.11 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
        2.2.12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Bs的制备与表征
        2.3.2 稳定性
        2.3.3 PBs的表征
        2.3.4 PBs的光热转换性能
        2.3.5 弛豫率表征和体内外磁共振成像
        2.3.6 PBs的体内外光声成像
        2.3.7 PBs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结果
        2.3.8 PBs体外光热治疗
        2.3.9 PBs体内光热治疗
        2.3.10 PBs体内毒性评价和生物组织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肿瘤原位过氧化氢响应超声成像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大孔普鲁士蓝纳米粒的制备
        3.2.3 过氧化氢酶的装载与释放
        3.2.4 溶血性实验
        3.2.5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3.2.6 材料表征
        3.2.7 溶氧仪检测氧气产生
        3.2.8 CAT@mPBs的细胞毒性实验
        3.2.9 H_2O_2响应的体外超声成像
        3.2.10 通过HIFU处理体外PAA凝胶和牛肝组织
        3.2.11 通过HIFU治疗裸鼠移植瘤
        3.2.12 体内生物相容性分析
        3.2.13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mPBs的设计和表征
        3.3.2 mPB作为稳定的纳米载体
        3.3.3 CAT@mPBs体外和体内超声成像性能
        3.3.4 HIFU消融的协同作用
        3.3.5 CAT@mPBs的生物相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与成果

(10)过氧化氢氧化法对某黄金矿山氰化尾矿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和药剂
    1.2 原矿性质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时间
    2.2 反应温度
    2.3 催化剂
    2.4 过氧化氢用量
    2.5 p H值
    2.6 2种方法成本对比
3 结论

四、使用过氧化氢的金的氰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氰化尾渣脱氰技术综述[J]. 袁嘉声,畅永锋,郑春龙,杨新华,王伟,谢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6)
  • [2]受氰化抑制的铜锌硫硫化矿活化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D]. 王梦雨.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陈璟. 浙江大学, 2020(01)
  • [4]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 蓝庆春. 扬州大学, 2020(01)
  • [5]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D]. 赵玲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超声波强化芬顿法对金矿尾矿中金的浸出研究[D]. 任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高温氧化处理碳纤维电极的表征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 候冉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微细粒包裹型碳质金矿的非氰提金试验及机理研究[D]. 王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9]普鲁士蓝纳米粒的设计合成及在肿瘤多模式显像和热疗中的应用[D]. 徐燕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过氧化氢氧化法对某黄金矿山氰化尾矿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J]. 叶锦娟,杨聪仁,乔永平,兰馨辉,吴铃,白云龙,吴旭楠. 黄金, 2018(01)

标签:;  ;  ;  ;  ;  

用过氧化氢氰化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