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和抗菌作用研究

乳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和抗菌作用研究

一、乳过氧化物酶动力学及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冉[1](2021)在《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以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为主材,以硅藻土(Diatomite,DME)为辅料,以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OTS)为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表面润湿性不同的WPU薄膜、DME/WPU薄膜及超双疏DME改性的SA-DME/WPU薄膜,并在上述薄膜中加入丁香酚(Eugenol,EG)为活性抗菌成分,制备了包埋EG的EG-WPU薄膜、DME-EG/WPU薄膜和SA-DME-EG/WPU薄膜。采用SEM、XRD、FT-IR和XPS等手段对粉体和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DME改性前后薄膜微观形貌的变化及各成分之间的作用形式。以水产品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为抑菌对象,揭示了上述薄膜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理。并以三文鱼鱼片为保鲜对象,研究了其保鲜性能,以期为超双疏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1.研究了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润湿性以及包埋EG薄膜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DME以物理吸附方式包埋EG,包埋EG后,DME粉体结构被破坏。经PFOTS改性后,DME团聚成颗粒状,表面形成微纳米级结构,具有超双疏特性。EG与WPU发生反应使薄膜表面更加光滑致密。DME通过物理混合方式分散于WPU薄膜内,使薄膜的疏油性能显着增强。对于SA-DME和SA-DME-EG粉体,加入至WPU中形成SA-DME/WPU薄膜和SA-DME-EG/WPU薄膜后,其晶体结构被破坏,且SA-DME-EG/WPU薄膜表面形成了新的晶型结构。SA-DME-EG/WPU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和疏油性能,对EG的包埋率高达82%,且在PBS体系内的总释放率最高,缓释性能最佳。2.以腐败希瓦氏菌为作用对象,研究了SA-DME-EG/WPU薄膜的抑菌性能及抑菌机制。结果表明,SA-DME-EG/WPU薄膜表面结合了EG,其前期释放量较大,故前期的抑菌性能较好。同时,由于该薄膜对EG的包埋较好,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EG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长效地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繁殖。3.以三文鱼鱼片为保鲜对象,采用上述薄膜包裹鱼片,研究了薄膜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结果表明,薄膜处理能够阻隔外界微生物、水蒸气、氧气等对鱼肉的侵害,创造了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鱼片鲜度指标、质构特性、颜色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但薄膜的表面润湿性对其保鲜性能无显着影响。添加EG使薄膜的保鲜性能显着提高,包埋方式对薄膜的保鲜性能影响显着,其中SA-DME-EG/WPU薄膜的保鲜性能最佳。DME包埋EG并进行超双疏改性后,对EG的负载及缓释性能更优,能够长效抑制鱼片内微生物的生长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而且,表面结合的EG增强了薄膜的抑菌性能,使其在鱼片贮藏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的保鲜效果。

田野[2](2021)在《纳米Ag/AgCl的生物法制备及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纳米Ag/AgCl因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本研究利用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细胞外液实现了纳米Ag/AgCl的绿色合成,并且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基于实验室模拟条件和实践,进一步探究了纳米Ag/AgCl的荧光性能、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以及抗菌性能,这为挖掘纳米Ag/AgCl的实际应用价值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结果如下:(1)经耐银驯化、脱银纯化得到可合成纳米Ag/AgCl的蜡样芽孢杆菌。纳米Ag/AgCl的合成部位探究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胞外液具备合成纳米Ag/AgCl的能力。通过透射电镜与X射线衍射表征证明胞外液合成的纳米Ag/AgCl形状近似球形,平均粒径为19.29nm,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分散性。(2)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胞外液合成的纳米Ag/AgCl具有荧光性能,可发出蓝色荧光。基于Cr(Ⅵ)对该荧光具有选择性猝灭作用建立了检测痕量Cr(Ⅵ)的新方法。同时还考察了体系pH和其他金属离子对Cr(Ⅵ)检测的影响。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F0-F)/F0与Cr(Ⅵ)浓度在0-10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F)/F0.0026×Cr(□)+0.0318(R2=0.9751),检测限为 184nmol/L(信噪比为3)。利用该方法检测松花江、马家沟河中的Cr(Ⅵ),回收率介于96.93%-102.97%之间,与分光光度法对比具有可行性,在分析检测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胞外液合成的纳米Ag/AgCl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在最适条件下,纳米Ag/AgCl的干重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为215.6 U/g。用于H2O2和葡萄糖浓度的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24-4 mmoL/L和0.44-3.3 mmoL/L。应用于血样中葡萄糖浓度检测的结果与葡萄糖氧化酶法的结果接近,证实纳米Ag/AgCl在葡萄糖检测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4)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胞外液合成的纳米Ag/AgCl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性能。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6 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32 μg/mL。当纳米Ag/AgCl浓度为32 μg/mL时,30 min可杀灭100%的大肠杆菌。Ag+的释放量测定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Ag/AgCl的抑菌作用是释放的Ag+和纳米级别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扫描电镜和DCFH-DA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纳米Ag/AgCl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诱导胞内活性氧产生达到抑菌效果。

刘海燕[3](2020)在《液态乳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的稳定性及氧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高温灭菌乳(UHT乳)具有常温下保质期长的特点,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非常高,UHT乳在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品质和风味劣变问题,对乳品工业带来很大的困扰。本论文以工业产品UHT乳和巴氏杀菌乳(PAST乳)为目标,研究了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质量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的热稳定性、乳蛋白的降解和氧化作用,以期为液态乳的科学生产和贮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PAST和UHT灭菌对乳的质量品质和感官品质没有显着的影响,但能导致维生素C的损失(7.9%~12.8%)和少量胶体钙(0.7%)解离成游离钙。PAST乳冷藏(2~4°C)7 d后,能保持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维生素C的损失率增加到19.7%,游离钙的含量增加了12.3%;PAST乳有轻微的哈败味和塑料味。UHT乳常温贮藏6个月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维生素C和泛酸的损失率分别为27.1%和35.0%,游离钙的含量增加了6.5%,乳胶体稳定性降低;UHT乳出现了塑料味、氧化味、金属味、陈腐味等不良风味。乳胶体稳定性的本质是酪蛋白胶束的稳定性。PAST和UHT灭菌后乳蛋白的降解率分别为2.2%和6.1%,部分酪蛋白解聚,但是PAST乳和UHT乳均保持优良的胶体稳定性。PAST乳冷藏7 d后,有27.2%酪蛋白发生了降解,非蛋白氮含量增加了27.3%,~40%的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及~25%的血清白蛋白进入胶束相;乳胶体保持着很好的稳定性。UHT乳贮藏6个月后,乳蛋白降解率为29.5%,非蛋白氮含量增加了82.4%;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在胶束相的比例下降,酪蛋白胶束粒径增大,乳胶体稳定性显着降低。热诱导的乳蛋白氧化还原反应在贮藏过程中持续进行,氧化改变了乳蛋白的组成和结构。热诱导的乳蛋白氧化主要是氨基酸侧链氧化、氨基酸N-端氧化、蛋白裂解、乳糖基化和美拉德反应。UHT乳蛋白的氧化程度显着地高于PAST乳;UHT乳氧化修饰产物以蛋氨酸氧化物(M+O、M+2O)、焦谷氨酸、赖氨酸乳糖基化和蛋白质N-末端乳糖基化产物为主;蛋氨酸亚砜和焦谷氨酸是PAST乳主要的氧化修饰产物。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UHT乳蛋白氨基酸侧链氧化、热损伤、乳糖基化程度逐渐增加;PAST乳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氨基酸侧链氧化,其它氧化修饰程度较低。加热和贮藏过程中乳清蛋白的氧化、脱酰胺作用和热损伤程度高于酪蛋白。PAST杀菌强度不足以引发乳蛋白的美拉德反应和蛋白质交联作用;UHT灭菌强度能够引发美拉德反应,并且酪蛋白的美拉德反应程度高于乳清蛋白,贮藏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继续进行,并引发了乳蛋白质的交联作用。乳铁蛋白的保留量是评价优质乳制品的质量标准之一。建立了乳铁蛋白热稳定动力学模型。乳铁蛋白的铁饱和度越高,热稳定性越高。热处理强度超过72°C/15 s,乳铁蛋白开始变性和降解,降解产物为35~60 k Da和20~25 k Da的蛋白片段;热处理强度越高,蛋白片段含量越高,其含量随着铁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天然无铁型乳铁蛋白对致病菌的抑菌活性高于天然含铁的乳铁蛋白;热处理对不同铁饱和度乳铁蛋白的抑菌活性没有显着的影响。经过85°C/15 s热处理,半饱和型和饱和型乳铁蛋白的抑菌活性增加。杀菌后和冷藏7 d的PAST乳均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UHT灭菌乳中未检出天然结构的乳铁蛋白,但杀菌后和贮藏1个月的UHT乳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理论上认识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组成和结构变化,对工业生产中合理改进工艺参数保证UHT乳货架期内质量稳定和营养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丰茂[4](2020)在《‘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一种以铁卟啉为辅基的金属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动物中。过氧化物酶种类繁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将过氧化物酶分为动物来源、植物和微生物来源2个超家族。不同种类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不同生化反应。目前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作用和体外应用,体内作用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酶促褐变等一系列方面。体外应用中过氧化物酶在污水处理、生物传感器制备、生命科学、医学临床检测、工业酿造方面作用突出。过氧化物酶是调控植物生成发育的关键性酶,它能以H2O2为电子供体催化酚类化合物转化为醌类化合物,醌类物质再通过聚合作用在甘薯表面形成棕色或黑色斑点。当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时,过氧化物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导致植物出现褐变现象。褐变会影响甘薯营养价值、口感、外观以及造成资源浪费,而中国又是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会严重阻碍甘薯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目前关于酶促褐变研究大多集中在控制和防治两个方面,而酶促褐变发生和抑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市面上一些抑制剂如曲酸、焦亚硫酸钠会对人体造健康危害。因此,发现,筛选无毒且高效的新型过氧化物酶抑制剂对抑制甘薯褐变,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抑制剂控制酶促褐变效果明显,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本研究采用色谱、质谱技术成功分离纯化、鉴定了2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简单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紫外可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性(CD)和红外光谱法(FT-IR)、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人工合成抑制剂(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天然抑制剂(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催化、抑制分子机理以及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甘薯中有23个过氧化物酶基因,共编码了23个过氧化物酶。序列比对发现甘薯peroxidase基因所编码蛋白质存在保守区域。进化树分析显示,发现甘薯和辣根、拟南芥、黄瓜亲缘关系较近。(2)通过色谱技术从‘忠薯1’中得到SPOD1和SPOD2两种同工酶。SPOD1比活力、纯化倍数、活性回收分别为1230527.7 U mg-1、171.74、8.38%;SPOD2比活力、纯化倍数、活性回收分别为813053.57 U mg-1、60.01、11.12%。SDS-PAGE显示SPOD1分子量分别为37.2 kDa,总分子量为37.0 kDa,SPOD2分子量分别为34.5 kDa,总分子量为35.1 kDa。Native-PAGE显示SPOD1和SPOD2在电荷和分子量上均存在差异,且均为单亚基蛋白质。(3)SPOD1和SPOD2最适pH为4.8和6.4,且均在pH 4~6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最适温度分别为65℃和45℃。SPOD1在25~5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SPOD2在25~6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Mg2+、Zn2+、Ba2+、Fe3+等金属离子是SPOD1和SPOD2激活剂,Mn2+、Cu2+在低浓度下表现出激活作用,高浓度表现出抑制作用。Ca2+对该同工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抗坏血酸、SDS、草酸、KSCN等化合物强烈抑制SPOD1、SPOD2活性。EDTA作为螯合剂在低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激活作用,高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抑制作用。通过固定不同浓度的愈创木酚测得SPOD1,SPOD2的Km值分别为32.32 mmol L-1、19.75 mmol L-1。‘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双底物酶促动力反应类型为乒乓反应。(4)通过nESI-LC-MS/MS鉴定得到SPOD1,SPOD2为数据库中对应代号为K9P1I1和Q5JBR5过氧化物酶,覆盖率分别达到24.69%,4.89%。SPOD1和SPOD2以过氧化物酶4USC、1QO4为模板得到较好模型。SPOD1中残基Ala191、Arg61与愈创木酚共轭,形成疏水相互作用。SPOD2中Pro163残基与愈创木酚形成氢键,Phe64与愈创木酚形成疏水相互作用。Ala191、Arg61、Pro163、Phe64是抑制酶促褐变关键氨基酸。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过氧化物酶催化过程中重要驱动力。(5)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对SPOD1和SPOD2均具有抑制作用。抗坏血酸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7×10-4、2.53×10-44 mol L-1,抑制常数Ki=4.95×10-5、5.0×10-5 mol L-1。焦亚硫酸钠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2×10-4、3.11×10-4 mol L-1;抑制常数Kis=4.46×10-5、9.9×10-55 mol L-1。反竞争性抑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37×10-3、3.35×10-33 mol L-1;抑制常数Kis=5.37×10-4、99.01×10-44 mol L-1。抗坏血酸分别与SPOD1中Leu188、Ser189;SPOD2中Ala192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焦亚硫酸钠分别与SPOD1中His198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Arg61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与SPOD2中His65、Pro163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Agr61形成静电相互作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别与Val196、Arg61、Ser97、His198、Phe64;与SPOD2中Pro163、Arg197、Ser97、Arg61、Ile172、Ser269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6)木樨草素、植酸是酶促褐变潜在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木樨草素对SPOD1,SPOD2的IC50分别为9.98×10-5 mol L-1、10.02×10-5 mol L-1;竞争性抑制剂植酸对SPOD1,SPOD2的IC50为1.18×10-6 mol L-1、1.35×10-6 mol L-1。对过氧化物酶抑制能力排序:植酸>木樨草素。(7)木樨草素、植酸能淬灭SPOD1和SPOD2内源性荧光,且都属于静态淬灭机制。都能与SPOD1,SPOD2自发进行结合,且在酶表面只存在一个分子结合位点。结合距离r<8 nm而且0.5 R0<r<1.50 R0,表明植酸、木樨草素与SPOD1和SPOD2作用均出现了非辐射能量转移现象。疏水作用力和氢键是植酸、木樨草素与SPOD1和SPOD2结合主要驱动力。植酸分别与SPOD1中Gly162、Arg167、Pro34、Asn72、Cys168;SPOD2中Asp245、Thr248、Asp250、Arg197、Pro249、Phe252、Ser190形成氢键。木樨草素与SPOD1中Pro132、Arg172、Pro132、Pro38形成氢键;Cys168、Pro38、Ala134与木樨草素苯环发生疏水相互作用。SPOD2中Arg197通过氢键与木樨草素连接;His193、Arg61、Ala192、Ile60、Phe64与木樨草素的苯环发生疏水相互作用。植酸、木樨草素能插入到SPOD1和SPOD2活性中心,与相应的氨基酸残基作用形成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并阻碍了底物H2O2、愈创木酚进入催化活性中心,不利于底物与SPOD1和SPOD2结合,导致SPOD1、SPOD2催化效率下降。(8)木樨草素、植酸与SPOD1、SPOD2结合,使得色氨酸和酪氨酸荧光强度降低,同时色氨酸微环境发生变化。抑制剂与SPOD1、SPOD2相互作用使得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β-折叠、β-转角含量降低直接影响了酶的活性和催化效率。

王秀丽[5](2021)在《卤素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具有制备及储存成本低、性质稳定、可控合成、对高温或强酸强碱耐受性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基于纳米酶的优点,已经报道的许多纳米材料具有纳米酶的活性,在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生物抑菌与生物成像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是由于纳米酶能够调控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产生超氧负离子(O2-)以及羟基自由基(·OH)等而起到抑菌作用。然而,目前纳米酶仍然存在催化效率低、催化活性位点单一以及合成方法复杂等不足,而在其生物应用领域,多数纳米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在生物成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围绕卤素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开展研究,通过掺杂不同的卤素合成了高酶活性的碳点纳米酶,并将其用于体外伤口消毒,抑菌作用以及生物成像研究。由此,本文开展了以下三项应用研究:1.以尿素和氯化胆碱形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氯掺杂的碳点(N,Cl-CDs),在可见光下能够催化H2O2产生抑菌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OH)来抑制大肠杆菌,对大肠杆菌进行荧光标记。以对苯二酚(H2Q)为底物通过酶动力学测定其酶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N,Cl-CDs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很高。合成的N,Cl-CDs作为过氧化物酶光催化抑菌作用显着,通过评估N,Cl-CDs和H2O2的浓度、比例以及光照时间等条件表明,当光照时间在80 min时,N,Cl-CDs催化H2O2对大肠杆菌具有显着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活性与浓度和光照时间具有依赖性。此外,以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其基因表达量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N,Cl-CDs对E.coli主要通过抑制N,Cl-CDs成功的荧光标记了大肠杆菌。2.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合成了溴掺杂碳点(N,Br-CDs),内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催化低H2O2水平导致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提高细胞内ROS的水平,进而对白色念珠菌达到良好的抑菌效果。以邻苯二胺为底物,通过酶动力学实验表明所合成的溴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很高。N,Br-CDs过氧化物酶优异的抗菌活性受到N,Br-CDs以及H2O2的浓度,比例以及光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在N,Br-CDs/H2O2比例为3:1,光照时间在60 min时,达到最佳抑菌条件。同时由于N,Br-CDs的优异的发光性能,对白色念珠菌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显示多色生物成像。3.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氮碘共掺杂碳点(N,I-CDs)。所制备的N,I-CDs能够在可见光下作为过氧化物酶激活生物学上相关浓度的H2O2(0.07 m M)生成羟基自由基(·OH),提高细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光催化抑菌活性。在改变其他实验参数的条件下,对N,I-CDs的光诱导抗菌功能进行了评价。当可见光照射时间延长至60 min时,在外源H2O2(0.07 m M)的作用下,N,I-CDs(0.21 mg·m 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达到100%。更重要的是,由于N,I-CDs体内伤口消毒展示了高抗菌效率、低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N,I-CDs作为过氧化物酶抑菌的机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结合荧光定量PCR测定菌株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表明了N,I-CDs过氧化物酶阻碍了大肠杆菌细胞的无丝分裂,生长代谢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达到较好的抑菌作用,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和抑制其群体感应及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破坏其侵染行为,使其丧失侵略性(感染性)和防御力(耐药性),达到显着的抑菌性能。

曲跃军[6](2020)在《微生物源模板合成Au纳米线及其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子(AuNPs)具有宏观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与界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使其在光、热、电、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其中,金纳米线(AuNWs)除具有以上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光热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催化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成像、光热疗法、光伏技术和生物分子传感等领域。因纳米材料性质对其结构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人们一直致力于金纳米线合成方法的开发,以期实现对其结构的精确调控达到改变性质的目的。微生物模板法成本低、条件温和、材料易得、产量高、环境污染小,可获得的纳米材料结构均一,己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细菌鞭毛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TMV)是拥有规则有序拓扑结构的天然纳米管,有较大的长径比,两者表面整齐规则地分布着丰富并且可修饰的活性官能团,是制备金纳米线的理想模板。本文应用细菌鞭毛和TMV为模板,分别在其蛋白壳外部和内部合成了金纳米线,并对其活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应用细菌鞭毛为模板,在其外部合成了金纳米线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多酚抑菌方面的催化作用,并对该金纳米线进行了 Ames实验,表明其致突变性的最低浓度远远高于催化浓度。另外,在TMV内部装载金纳米线合成了 AT(Au@TMV),在AT外表面连接了叶酸(FA)合成了 ATF(Au@TMV@FA)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应用该性质,进一步研究了其在癌细胞检测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以细菌鞭毛为模板,在其外部合成了金纳米线。经过对鞭毛提取方法的改进,简化了分离纯化过程,获得了浓度为113.22 mg/mL的高纯度的鞭毛。探索出较为温和的实验条件,在保护鞭毛模板基础上合成了金纳米线,其横纵比约为60。经FT-IR和TEM检测,鞭毛表面丰富的官能团作为金纳米线成核位点,控制了金纳米线的成核与生长,合成的金纳米线均匀、致密地分布于鞭毛表面。金纳米线不聚集,也无折叠倾向,呈现出直径均匀的棒状结构。研究了多酚类物质毛蕊花苷、橄榄苦苷和橄榄叶提取物(OL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64、64 mg/mL。研究了在不同金纳米线浓度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na monocytogenes)在1/2MIC浓度毛蕊花苷(10 mg/mL)、橄榄苦苷(32 mg/mL)和橄榄叶提取物(OLE,32mg/mL)中的生长曲线(OD600);同时研究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只有金纳米线(1、2、4、8、16、32、64、128 μg/mL)存在时的生长曲线(OD600)。结果表明,金纳米线在1、2、4、8、16、32、64、128 μg/mL浓度下,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抑菌作用,说明金纳米线能够催化毛蕊花苷、橄榄苦苷、橄榄叶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菌反应。当金纳米线浓度达到128 μg/mL时,可使毛蕊花苷、橄榄苦苷、橄榄叶提取物(OLE)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一半,表明金纳米线可以显着提高以上三种多酚物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菌作用。基于细菌鞭毛模板的金纳米线能够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抑菌效果,因此有望在食品包装材料上加以应用。对AMES-MOD ISO kit试剂盒加以改进后进行后续研究实验,首次对金纳米线的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u纳米线浓度不高于1024 μg/mL时均无致突变作用,作为催化剂时金纳米线的最小催化浓度为128μg/mL,因此金纳米线做催化剂的使用浓度不会导致细菌细胞突变。以来源广泛、材料易得的TMV为模板,应用环境友好的实验方法合成了 TMV金纳米线A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显示,纳米线已成功装载在了 TMV的中央空腔内,其平均长度约为200nm,横径约为4 nm。并对AT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结果显示金的结晶程度好。应用TMV蛋白壳外表面具有大量的功能性氨基酸基团,将AT与叶酸(FA)进行了连接,并应用傅里叶变化光谱(FT-IR)分别对FA、AT、ATF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T与FA通过CO-NH键连接,合成了 ATF。以TMV为模板合成的ATF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其催化能力和ATF浓度呈线性关系。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类似,ATF催化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受pH、温度和H2O2浓度影响,ATF的最佳催化条件为温度45℃,pH 4.0。与HRP不同,较高浓度的H2O2对ATF活性没有抑制作用,ATF需要1.5 mol/L H2O2才能达到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最高水平。通过对ATF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催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其符合典型的Michaelis-Menten方程,ATF对底物TMB的Km值小于HRP,说明ATF对TMB的亲和能力与催化活性均高于HRP。ATF对底物H2O2的Km值明显大于HRP,这与ATF需要较高的H202浓度才能获得最大活性的结果一致,表明在高H2O2浓度下,ATF的活性更稳定。通过对苯二甲酸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析探讨了 ATF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归因于其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HeLa等癌细胞表面特异过量表达叶酸受体,基于ATF表面连接有FA和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将其应用于癌细胞的检测,可以通过肉眼进行定性检测,也可通过测定652 nm处吸光值进行定量检测,其对HeLa细胞最低检测浓度为每毫升2000个细胞,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杜薇滢,李发弟,张养东,王加启,郑楠,李松励[7](2018)在《乳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乳中乳过氧化物酶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稳定性、酶活性、抑菌机理,以及热处理强度对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和分离提纯乳过氧化物酶工艺的研究进展。

杜薇滢[8](2018)在《巴氏杀菌乳中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蛋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为了消除牛奶中的致病微生物并延长货架期,需要对牛奶进行一定程度热加工处理。乳过氧化物酶具有抑菌功能,是牛奶中热稳定性最强的酶之一,可用来监测巴氏杀菌乳的热处理程度。本研究建立了快速定性检测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方法,并使用试验牛奶样品和市售牛奶样品。研究了热处理强度对巴氏杀菌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北京市场销售的巴氏杀菌奶中的乳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检测,为牛奶加工生产和牛奶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乳过氧化物酶蛋白纯化工艺,为其检测方法的验证及标准品的制备提供了基础材料。主要试验内容和结果如下:(1)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利用显色试剂在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下的颜色的变化来检测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分为碘化钾试验法和对苯二胺试验法,并根据响应面分析结果优化试剂添加量。碘化钾法定量限为1400 U/L;检测批次内批次间精密度较好,变异系数小于10%;试剂有效期为20天。对苯二胺法定量限为370 U/L;检测批次内批次间精密度较好,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试剂有效期为14天。将两种试验方法在不同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条件下反应的不同颜色制作成比色卡,可以判断0至3800 U/L左右的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值。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不同加工处理方式所得巴氏杀菌乳样品中乳过氧化物酶的快速检测。(2)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生鲜乳在72℃、75℃120℃(每5℃一个梯度)条件下分别加工15s,利用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进行颜色反应测定并研究色度值与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碘化钾试验法通过色坐标白度L*、黄度b*的变化趋势可判断出生乳及80℃以下热处理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递减,而80℃以上热处理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丧失。对苯二胺试验法可通过白度L*、红度a*、黄度b*判断出相同的结果。(3)市场中的巴氏杀菌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在北京连锁超市采集15批次巴氏杀菌乳,并对这些牛奶进行检测,分析其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只有2批次巴氏杀菌奶中乳过氧化物酶呈阳性,多数都存在过热加工的风险,建议将乳过氧化物酶的检测纳入巴氏杀菌乳相关的国家标准中。(4)乳过氧化物酶蛋白纯化工艺的建立:通过硫酸铵浓度梯度试验沉淀杂蛋白,筛选出最优的硫酸铵沉淀浓度为50%。使用5种疏水层析筛选预装柱,筛选出最优的纯化乳过氧化物酶疏水层析填料为Octyl Sepharose 4 FF。利用最优条件纯化牛奶中的乳过氧化物酶,所得纯度大于90%。本试验为乳过氧化物酶检测方法的验证及其标准品的制备提供了基础材料。本文建立的巴氏杀菌乳中乳过氧化物酶的快速检测方法无需进行乳品的前处理,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以及复杂的检测操作步骤,简便快捷高效,能够满足乳品现场收购、前加工处理工艺控制、乳品验收和检测中快速检测的需求。同时,建议将乳过氧化物酶的检测纳入巴氏杀菌乳相关的国家标准中。

陈笛,王存芳[9](2018)在《乳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及其在羊乳产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乳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却也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如何使用安全、便捷、成本低廉的保鲜方法促进羊乳产业的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乳过氧化物酶(lactoperoxidase,LP)的结构特性、组成成分、抑菌机理、热力学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综述了LP在羊乳产业中用于保鲜、检测对原料乳、干酪和发酵型乳制品的影响,为了解LP在羊乳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郑丽屏[10](2018)在《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是在健康植物组织和器官内、与之共生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不仅能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内生菌独特的生境以及和宿主亲密的互共生关系,造就了它们丰富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害病虫生物防治领域上的应用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作为特境微生物的一种,内生菌已成为天然活性产物的新型资源。桑树(Morus alba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药用植物,桑树内生菌的存在已引起关注,鉴于桑树在提供家蚕饲料、桑果和药材之功用,桑树内生菌在绿色农药和医药领域上的开发特别引人瞩目。本文对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及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具有化感效应(除草、抑藻和抗菌)、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桑树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活性代谢物质分析,探讨了内生真菌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首次结合组织块培养分离法和宏基因组r DNA序列分析法对桑树内生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共分离得到桑树内生菌132株,其中内生真菌106株、内生细菌23株、内生放线菌3株,内生菌数量分布情况根部>茎部>叶部,不同季节内生菌的数量基本都遵循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桑树86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目、18个属。在目的分类水平上桑树内生菌以半知菌中的丝孢目(Moniliales)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8.3%;在科分类水平上以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暗色孢科(Dematiaceae)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2.64%和16.04%;以镰孢霉属(24株,占22.64%)和链格孢属(16株,占15.1%)为桑树内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镰孢霉属(Fusarium sp.)是根部的优势种群,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在茎、叶中均为优势种群。基于宏基因组的内生细菌16S r DNA和18S r DNA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桑树内生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4,菌群丰度指数(Chao)大于12800,提示桑树中内生菌多样而且丰富。桑树内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薄层菌属Hymenobacter(5.6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61%)、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3.55%)、拟杆菌属Bacteroides(2.4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05%)等。不可培养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Knufia属(20.75%)、刺盾炱菌属Cantharellula(4.99%)、竹鞘多腔菌属Myriangium(2.30%)、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1.97%)等。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内生菌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潜在的生物活性资源宝库。本实验筛选了106株桑树内生真菌发酵滤液对黄瓜、生菜、高羊茅、稗草等7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到对种子萌发有显着影响的SZ-21、SZ-42、SZ-55、SZ-60、SZ-83、SZ-102(菌株编号)的6种菌株发酵液。其中菌株SZ-21的发酵滤液显着抑制生菜、黑麦草和稗草种子的萌发,对稗草地上部和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3.85%和71.87%,而且对多数蔬菜和草坪植物幼苗生长无显着抑制作用,提示该菌有较好的除草活性。SZ-2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稀释倍数?5)显着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9.82%、23.69%和90.37%),并抑制了稗草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1.79%和34.85%)。SZ-21菌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可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46.38%、21.43%和78.84%),抑制稗草幼苗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7.64%和75.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作用弱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该菌的化感物质。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进一步考察了桑树内生真菌对3种淡水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假鱼腥藻的生长抑制,筛选到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的SZ-5、SZ-11、SZ-18、SZ-21、SZ-24、SZ-67和SZ-69菌株,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对三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研究表明SZ-21可能通过菌丝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藻水华微囊藻的生长,以蛋白类成分抑制铜绿微囊藻。SZ-21菌代谢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抑藻效果明显(抑藻率62.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培养前期作用稍弱,但在第8天抑藻率也达52.83%。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具有开发成除草和抑藻的微生物制剂的潜在可能。本研究以桑树和其他作物、人类病原菌为靶标,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拮抗筛选,并对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发现SZ-30、SZ-48和SZ-74的菌株显示较广泛的抗真菌作用,抑菌率为20-80%。特别是菌株SZ-48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50%,SZ-48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香石竹镰刀菌和露湿漆斑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1.0 mg/m L,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潜力。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表明:SZ-4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含有23种化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leucylprolyl)]和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penprolyl)]占51.31%,其次是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还有正三十四烷、正四十烷、正四十四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麦芽醇。Cyclo(Leu-Pro)、cyclo(Phe-Pro)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我们以桑树露湿漆斑菌为病原菌,探讨了内生菌SZ-48的抑菌机制,发现SZ-48提取物可抑制露湿漆斑菌孢子萌发和孢子芽管生长。在内生真菌代谢物的诱导下,病原菌可产生活性氧积累,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伤害、生长受抑或死亡。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 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48。本研究还从桑树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的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2。应用胰蛋白酶法和Sevag联用纯化多糖(EPS),产率为6.96%,多糖含量为92.4%。进一步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DEAE-52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4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胞外多糖EPS2和EPS3,其分子量分别为5.8×104 Da和1.5×105Da,分别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及葡萄糖醛酸组成,组成比约为8.5:9.2:1.1:1:1.3和12:16:1:2.4:0.5。EPS2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浓度为1-4 mg/m 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可达38.2-60.3%、68.2-85.2%和10.7-49.6%。在Fenton反应导致的DNA链断裂实验中,EPS2具有较显着地降低·OH对DNA的损伤的能力。在H2O2-PC12细胞模型中,EPS2可缓解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150 mol/L的H2O2处理PC12细胞1 h后,细胞存活率为30.5%。多糖浓度在2-10 mg/m L时,EPS2可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到61.2%以上。EPS2可以显着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EPS2处理还通过保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催化分解H2O2,缓解H2O2的损伤。另一方面,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6.98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呈现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内生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具有开发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可为合理利用桑树资源开发降血糖天然多糖类药物提供新型资源。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丰富多样的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为探讨和开发桑树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种质材料。化感(除草和抑藻)作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为内生菌活性筛选提供了方法参考;内生菌分子鉴定和GC-MS分析工作为内生菌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鉴定提供了分析手段。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理解桑树内生菌化感作用、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开发桑园绿色除草剂和抗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内生菌抑藻剂、抗氧化剂和开发降血糖微生物多糖类药物提供了新型资源,也为桑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颖的途径。

二、乳过氧化物酶动力学及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过氧化物酶动力学及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文鱼
    1.2 水产品的常用保鲜技术
        1.2.1 低温保鲜
        1.2.2 气调保鲜
        1.2.3 其他保鲜技术
    1.3 天然保鲜剂的分类及抗菌机理
        1.3.1 动物源天然保鲜剂
        1.3.2 微生物源天然保鲜剂
        1.3.3 植物源天然保鲜剂
    1.4 包埋材料
        1.4.1 天然高分子包埋材料
        1.4.2 无机包埋材料
        1.4.3 合成高分子包埋材料
    1.5 超双疏表面的构建
    1.6 活性食品包装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SA-DME-EG/WPU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超双疏(SA-DME)粉体的制备
        2.3.2 SA-DME-EG/WPU薄膜的制备
        2.3.3 SA-DME-EG/WPU薄膜的表征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SEM表征
        2.4.2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XRD表征
        2.4.3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FT-IR表征
        2.4.4 改性前后WPU薄膜的XPS表征
        2.4.5 SA-DME-EG/WPU薄膜的接触角及表面能测定
        2.4.6 EG复合薄膜中丁香酚的缓释性能
        2.4.7 EG复合薄膜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SA-DME-EG/WPU薄膜抑菌性能的测定
        3.3.2 细菌微观形态表征
        3.3.3 菌体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3.3.4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3.3.5 AKP和ATP酶活性的测定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性能
        3.4.2 SA-DME-EG/WPU薄膜处理对腐败希瓦氏菌微观形貌的影响
        3.4.3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4.4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4.5 SA-DME-EG/WPU薄膜处理对腐败希瓦氏菌AKP、ATP酶活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三文鱼鱼片的处理
        4.3.2 鱼片菌落总数的测定
        4.3.3 鱼片pH的测定
        4.3.4 鱼片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4.3.5 鱼片感官评分的测定
        4.3.6 鱼片质构特性的测定
        4.3.7 鱼片色差值的测定
        4.3.8 鱼片水分分布的测定
        4.3.9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菌落总数的影响
        4.4.2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pH的影响
        4.4.3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TVB-N的影响
        4.4.4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感官评分的影响
        4.4.5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4.4.6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色差的影响
        4.4.7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水分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纳米Ag/AgCl的生物法制备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2.1 表面效应
        1.2.2 量子尺寸效应
        1.2.3 小尺寸效应
        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2.5 介电限域效应
    1.3 生物法合成纳米材料简介
        1.3.1 研究背景
        1.3.2 植物法合成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1.3.3 细菌法合成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1.3.4 真菌法合成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1.3.5 病毒法合成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纳米Ag/AgCl的生物合成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共培养合成纳米Ag/AgCl
        2.2.2 纳米Ag/AgCl合成部位探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共培养合成纳米Ag/AgCl的表征
        2.3.2 纳米Ag/AgCl合成部位探究
        2.3.3 细胞外液合成纳米Ag/AgCl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Ag/AgCl的荧光性能及其对痕量六价铬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纳米Ag/AgCl的荧光性能检测
        3.3.2 Cr(Ⅵ)的特异性检测
        3.3.3 纳米Ag/AgCl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纳米Ag/AgCl的荧光性能表征
        3.4.2 Cr(Ⅵ)的特异性检测结果
        3.4.3 Cr(Ⅵ)检测的线性范围
        3.4.4 金属离子的干扰试验
        3.4.5 pH对检测Cr(Ⅵ)的影响
        3.4.6 实际水样中Cr(VI)的检测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Ag/AgCl的模拟酶性能及其对葡萄糖检测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活性的测定
        4.3.2 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依赖关系的测定
        4.3.3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的动力学分析
        4.3.4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对葡萄糖检测的应用
    4.4 结果与分析
        4.4.1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活性的测定
        4.4.2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依赖关系测定结果
        4.4.3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动力学分析结果
        4.4.4 Ag/AgCl-过氧化物纳米酶对葡萄糖检测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纳米Ag/AgCl的抑菌性能及其抑菌机理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大肠杆菌的活化
        5.2.2 纳米Ag/AgCl抑菌性能检测
        5.2.3 纳米Ag/AgCl抑菌机理研究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纳米Ag/AgCl抑菌性能检测结果
        5.3.2 纳米Ag/AgCl抑菌机理研究结果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液态乳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的稳定性及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乳的组成和性质
        1.2.1 乳蛋白
        1.2.2 乳脂质
        1.2.3 乳糖
        1.2.4 其他乳成分
    1.3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乳蛋白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3.1 乳体系的胶体稳定性
        1.3.2 热诱导的酪蛋白解聚作用
        1.3.3 热诱导的乳清蛋白变性和乳清蛋白-酪蛋白间相互作用
        1.3.4 其他因素对乳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
        1.3.5 UHT乳在贮藏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
    1.4 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和乳蛋白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4.1 乳铁蛋白热稳定性及热降解产物的生物学功能
        1.4.2 蛋白氧化作用及其对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乳样品的采集
    2.2 测定方法
        2.2.1 基本成分的测定
        2.2.2 乳物理性质的测定
        2.2.3 感官评价
        2.2.4 乳蛋白的测定
        2.2.5 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分析
        2.2.6 乳铁蛋白的测定
        2.2.7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的检测
        2.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2.2.9 圆二色谱分析
        2.2.10 抗菌活性测定
    2.3 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质量品质及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2.4 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方法
    2.5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氧化的研究方法
    2.6 乳铁蛋白的热降解
    2.7 乳铁蛋白热稳定动力学模型建立
    2.8 乳铁蛋白的纯化
    2.9 不同铁饱和度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及降解产物的研究
    2.10 数据处理
第3章 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质量品质和感官品质影响
    3.1 引言
    3.2 热处理对乳化学成分的影响
        3.2.1 热处理对主要成分和pH的影响
        3.2.2 热处理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3.2.3 热处理对维生素C和泛酸的影响
        3.2.4 热处理对乳钙的释放作用
    3.3 热处理对乳物理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3.3.1 热处理对脂肪球和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
        3.3.2 乳脂肪球形态变化
        3.3.3 热处理对乳黏度的影响
        3.3.4 感官评价
    3.4 乳贮藏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
        3.4.1 乳成分变化
        3.4.2 乳pH变化
        3.4.3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3.4.4 维生素C和泛酸含量变化
        3.4.5 钙释放量的变化
    3.5 乳贮藏期间物理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
        3.5.1 粒径变化
        3.5.2 乳脂肪球形态和大小的变化
        3.5.3 乳黏度变化
        3.5.4 感官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的热稳定性
    4.1 引言
    4.2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氮分布特征
        4.2.1 不同热处理强度下氮分布特征
        4.2.2 贮藏过程中氮分布特征
    4.3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的降解作用
        4.3.1 热处理对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降解作用
        4.3.2 贮藏过程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降解作用
    4.4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在胶束相和乳清相的分布特征
        4.4.1 热处理对乳蛋白在胶束相和乳清相分布行为的影响
        4.4.2 贮藏过程中乳蛋白在胶束相和乳清相的分布行为
    4.5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组分在乳胶体溶液中分布特征
        4.5.1 热处理乳蛋白组分在胶束相和乳清相分布行为的影响
        4.5.2 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组分在胶束相和乳清相的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的氧化作用
    5.1 引言
    5.2 乳蛋白氧化修饰产物
    5.3 热诱导的乳蛋白氧化修饰
        5.3.1 热诱导的乳蛋白氨基酸侧链氧化
        5.3.2 热诱导的乳蛋白氧化裂解
        5.3.3 乳蛋白的热降解
        5.3.4 乳蛋白的糖基化修饰
    5.4 贮藏过程中乳蛋白氧化作用
        5.4.1 乳蛋白侧链氨基酸的氧化修饰
        5.4.2 乳蛋白的裂解
        5.4.3 乳蛋白的热损伤作用
        5.4.4 乳蛋白的糖基化修饰
    5.5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氧化作用
        5.5.1 热诱导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氧化修饰
        5.5.2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特异性氨基酸残基的氧化修饰
        5.5.3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热损伤
        5.5.4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美拉德反应
    5.6 乳蛋白的非酶促裂解和蛋白质交联作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及降解产物的抑菌性
    6.1 引言
    6.2 乳铁蛋白的热降解作用
        6.2.1 乳铁蛋白的热降解
        6.2.2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铁蛋白的降解
        6.2.3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铁蛋白的抑菌性活性
    6.3 乳铁蛋白热稳定动力学模型研究
        6.3.1 乳铁蛋白热稳定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6.3.2 乳铁蛋白热变性特征
    6.4 不同铁饱和度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
        6.4.1 牛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不同铁饱和度乳铁蛋白的制备
        6.4.2 不同铁饱和度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
    6.5 热变性乳铁蛋白的结构及其抑菌活性
        6.5.1 远紫外圆二色谱分析
        6.5.2 凝胶电泳分析
        6.5.3 HPLC分析
        6.5.4 乳铁蛋白降解物的抑菌活性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过氧化物酶简介
    1.2 过氧化物酶种类及其分布
    1.3 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1.4 过氧化物酶分子结构特点
        1.4.1 过氧化物酶基因特点
        1.4.2 POD基因表达调控
        1.4.3 过氧化物酶的分子结构特点
    1.5 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机理
    1.6 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
        1.6.1 参与物质氧化反应
        1.6.2 具有清除活性氧功能
        1.6.3 木质素和木栓质的合成
        1.6.4 参与激素降解
        1.6.5 参与环境胁迫
    1.7 过氧化物酶的应用
        1.7.1 过氧化物酶在环保方面应用
        1.7.2 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应用
        1.7.3 过氧化物酶在食品中作用
        1.7.4 过氧化物酶在医学方面应用
        1.7.5 在有机合成和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1.8 分子模拟应用
        1.8.1 分子模拟简介
        1.8.2 同源建模
        1.8.3 分子对接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选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2.1.1 选题来源
        2.1.2 选题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实验材料选择
        2.2.3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2.2.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学性质研究
        2.2.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催化机制和抑制机制研究
        2.2.6 Shotgun质谱鉴定同源建模分析
        2.2.7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2.2.8 技术路线
第3章 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检索与分析
        3.2.1 甘薯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序列
        3.2.2 甘薯过氧化物酶蛋白质序列多重序列比对
        3.2.3 不同物种过氧化物酶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过氧化物酶基因数目及结构分析
        3.3.2 过氧化物酶系统进化分析
第4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酶活力测定
        4.3.2 蛋白质含量测定
        4.3.3 最佳材料筛选
        4.3.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忠薯1’
    4.4 实验结果
        4.4.1 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建立
        4.4.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第5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学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试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过氧化物酶最适pH和pH稳定性
        5.3.2 过氧化物酶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5.3.3 金属离子对过氧化物酶影响
        5.3.4 不同化合物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5.3.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Km测定
        5.3.6 过氧化物酶反应类型鉴定
第6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质谱鉴定和同源建模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仪器和软件
        6.2.2 主要试剂
        6.2.3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n ESI-LC-LC/MS实验结果
        6.3.2 同源建模模板建立
        6.3.3 模型评估
        6.3.4 过氧化物酶分子对接分析
第7章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对过氧化物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试剂
        7.2.1 实验材料
        7.2.2 主要试剂
        7.2.3 主要仪器
    7.3 实验部分
        7.3.1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对甘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7.3.2 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的测定
        7.3.3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子对接
    7.4 实验结果
        7.4.1 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IC50
        7.4.2 抗坏血酸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3 焦亚硫酸钠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4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5 分子对接分析
第8章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仪器与试剂
        8.2.2 实验方法
    8.3 实验结果
        8.3.1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及抑制类型鉴定
第9章 植酸、木樨草素与过氧化物酶相互作用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主要仪器、软件和试剂
        9.2.2 试验方法
    9.3 实验结果
        9.3.1 植酸、木樨草素对过氧化物酶荧光淬灭机制研究
        9.3.2 热力学分析
        9.3.3 能量转移和结合距离
        9.3.4 分子对接分析
第10章 植酸、木樨草素对过氧化物酶构象影响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0.2.2 实验方法
    10.3 实验结果
        10.3.1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10.3.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二级结构的变化-圆二色谱分析
        10.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二级结构变化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词略表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卤素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菌剂的发展
    1.2 纳米酶概述
        1.2.1 纳米酶的研究现状
        1.2.2 碳基纳米酶
        1.2.3 纳米酶的活性调控
    1.3 碳点纳米酶的合成
        1.3.1 自上而下法
        1.3.2 自下而上法
        1.3.3 卤素对碳点的修饰
    1.4 碳点纳米酶的生物应用
        1.4.1 生物荧光成像
        1.4.2 抑菌性能
        1.4.2.1 抑菌机制
        1.4.2.2 碳点纳米酶抑菌
    1.5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氯掺杂碳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用于对大肠杆菌光催化抑菌和生物成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N,Cl-CDs纳米酶的合成
        2.2.3 N,Cl-CDs的酶活动力学分析
        2.2.4 N,Cl-CDs细胞毒性评估
        2.2.5 碳点纳米酶的光催化抑菌实验
        2.2.5.1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配置
        2.2.5.2 光催化抑菌
        2.2.6 抑菌机制实验研究
        2.2.6.1 细菌总RNA提取
        2.2.6.2 逆转录
        2.2.6.3 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2.2.7 N,Cl-CDs对大肠杆菌的生物成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Cl-CDs的结构表征
        2.3.2 催化动力学分析以及催化机理研究
        2.3.3 N,Cl-CDs的光催化抑菌性能
        2.3.4 抑菌机制分析
        2.3.4.1 细菌形态变化
        2.3.4.2 细菌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
        2.3.5 N,Cl-CDs对大肠杆菌的生物成像
    2.4 小结
第三章 溴掺杂碳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用于对白色念珠菌的光催化抑菌和生物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N,Br-CDs纳米酶的合成
        3.2.3 N,Br-CDs的酶活动力学分析
        3.2.4 N,Br-CDs细胞毒性评估
        3.2.5 光催化抑菌实验
        3.2.5.1 白色念珠菌菌悬液的配置
        3.2.5.2 N,Br-CDs的光催化抑菌
        3.2.6 N,Br-CDs对白色念珠菌的荧光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Br-CDs的结构表征与光学性质
        3.3.2 催化动力学分析以及催化机理研究
        3.3.3 N,Br-CDs的光催化抑菌性能
        3.3.4 抑菌机理分析
        3.3.5 N,Br-CDs对白色念珠菌的荧光成像
    3.4 小结
第四章 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碘掺杂碳点用于光催化抗菌和伤口消毒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N,I-CDs纳米酶的合成
        4.2.3 N,I-CDs的酶活动力学分析
        4.2.4 N,I-CDs细胞毒性评估
        4.2.5 N,I-CDs光催化抑菌实验
        4.2.5.1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配置
        4.2.5.2 光催化抑菌
        4.2.6 小鼠伤口消毒模型实验
        4.2.7 抑菌机制实验研究
        4.2.7.1 细菌总RNA提取
        4.2.7.2 逆转录
        4.2.7.3 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I-CDs的结构表征与光学性质
        4.3.2 催化动力学分析以及催化机理研究
        4.3.3 N,I-CDs的光催化抑菌性能
        4.3.4 小鼠伤口消毒
        4.3.5 抑菌机制分析
        4.3.5.1 细菌形态变化
        4.3.5.2 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微生物源模板合成Au纳米线及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微生物模板
        1.1.1 细菌模板
        1.1.2 真菌模板
        1.1.3 病毒模板
    1.2 金纳米线的合成及应用
        1.2.1 金纳米线的合成
        1.2.2 金纳米线的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以细菌鞭毛为模板合成金纳米线及其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生化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菌鞭毛提取和纯化
        2.3.2 紫外吸收测定鞭毛浓度
        2.3.3 以鞭毛为模板金纳米线的合成
        2.3.4 鞭毛和金纳米线的TEM观察
        2.3.5 鞭毛、金纳米线的FT-IR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细菌鞭毛提取和纯化
        2.4.2 以鞭毛为模板金纳米线的合成
        2.4.3 金纳米线的FT-IR检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金纳米线催化多酚抑菌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生化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毛蕊花苷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3.3.2 橄榄苦苷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3.3.3 橄榄叶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3.3.4 毛蕊花苷1/2 MIC时金纳米线最小催化浓度研究
        3.3.5 橄榄苦苷1/2 MIC时金纳米线最小催化浓度研究
        3.3.6 橄榄叶提取物1/2 MIC时金纳米线最小催化浓度研究
        3.3.7 催化浓度下纳米金线抑菌效果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多酚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Cs)测定
        3.4.2 金纳米线催化多酚抑菌效果研究
        3.4.3 催化浓度下纳米金线抑菌效果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金纳米线Ames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生化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以TMV为模板金纳米线的合成及表征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生化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烟草花叶病毒的提取
        5.3.2 AT (Au@TMV)的合成
        5.3.3 AT (Au@TMV)的表征
        5.3.4 ATF (Au@TMV@FA)的合成与检测
        5.3.5 AT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提取
        5.4.2 AT (Au@TMV)的合成与表征
        5.4.3 ATF (Au@TMV@FA)的合成与检测
    5.5 本章小结
6 ATF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生化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试剂配制
    6.3 实验方法
        6.3.1 ATF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6.3.2 ATF浓度对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6.3.3 pH对ATF类过氧化物酶和HRP活性的影响比较
        6.3.4 温度对ATF类过氧化物酶和HRP活性的影响比较
        6.3.5 H_2O_2浓度对ATF类过氧化物酶和HRP活性的影响比较
        6.3.6 ATF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分析
        6.3.7 应用对苯二甲酸测定羟自由基
        6.3.8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ATFs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6.4.2 不同条件对ATF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6.4.3 ATF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分析
        6.4.4 ATF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ATF在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1 材料
        7.1.2 实验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试剂配制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培养
        7.3.2 ATF对HeLa及其他细胞检测效果的比较
        7.3.3 ATF对HeLa细胞最小检测量的研究
    7.4 结果与讨论
        7.4.1 ATF对不同细胞的检测比较
        7.4.2 吸收值随细胞浓度变化研究
        7.4.3 ATF对HeLa细胞最小检测量的研究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乳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质及结构
2 稳定性
    2.1 热稳定性
    2.2 p H
    2.3 蛋白水解酶
    2.4 光化学
3 浓度和活性
4 抑菌机理
    4.1 反应机理
    4.2 抑菌活性
5 热处理对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6 分离提纯工艺
7 结语

(8)巴氏杀菌乳中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乳过氧化物酶的理化性质及结构
        1.2.2 乳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
        1.2.3 乳过氧化物酶的浓度和活性
        1.2.4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的抑菌机理
        1.2.5 乳过氧化物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6 热处理对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1.2.7 乳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1.2.8 乳过氧化物酶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原理
        2.1.2 试验样品
        2.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4 试验方法
        2.1.5 反应条件优化
        2.1.6 优化结果验证
        2.1.7 定量限的确定
        2.1.8 比色卡制作
        2.1.9 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
        2.1.10 试剂有效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单因素试验
        2.2.2 响应面分析
        2.2.3 优化结果验证
        2.2.4 定量限
        2.2.5 比色卡
        2.2.6 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
        2.2.7 试剂有效期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的制备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热处理对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巴氏杀菌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试剂与材料
        4.1.3 样品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市场巴氏杀菌奶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4.2.2 市场巴氏杀菌奶热加工工艺分析
        4.2.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牛奶中乳过氧化物酶纯化工艺的建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验试剂与材料
        5.1.2 主要试验仪器
        5.1.3 硫酸铵浓度优化沉淀杂蛋白
        5.1.4 筛选疏水层析纯化填料
        5.1.5 小量纯化乳过氧化物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硫酸铵浓度优化沉淀杂蛋白
        5.2.2 筛选疏水层析纯化填料
        5.2.3 小量纯化乳过氧化物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乳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及其在羊乳产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LP的结构特性
2 LPS的组成成分及其抑菌特性
    2.1 LPS的组成成分
    2.2 LPS的激活
    2.3 LPS的抑菌机理和特性
3 LP的稳定性
    3.1 影响LP稳定性的内在因素
    3.2 影响LP稳定性的外在因素
4 LP的热力学特性
5 LPS在羊乳产业中的应用
    5.1 LPS在羊乳保鲜中的应用
    5.2 LPS对发酵乳制品的影响
    5.3 LPS对干酪制品的影响
    5.4 LPS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
    5.5 LPS在婴幼儿羊乳粉中的应用
6 LPS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1 国外研究现状
    6.2 国内研究现状

(10)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桑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2.桑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3.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桑树内生真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二节 抗菌菌株SZ-48 鉴定、代谢物GC-MS分析及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桑树内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菌株鉴定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的胞外多糖分离与纯化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三节 桑树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第四节 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菌丝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基金资助
致谢

四、乳过氧化物酶动力学及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D]. 张冉. 渤海大学, 2021(09)
  • [2]纳米Ag/AgCl的生物法制备及特性研究[D]. 田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液态乳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的稳定性及氧化作用研究[D]. 刘海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D]. 李丰茂. 西南大学, 2020(01)
  • [5]卤素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研究[D]. 王秀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6]微生物源模板合成Au纳米线及其活性的研究[D]. 曲跃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乳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杜薇滢,李发弟,张养东,王加启,郑楠,李松励. 食品工业, 2018(09)
  • [8]巴氏杀菌乳中乳过氧化物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杜薇滢. 兰州大学, 2018(05)
  • [9]乳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及其在羊乳产业中的应用[J]. 陈笛,王存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8(02)
  • [10]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丽屏. 苏州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乳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和抗菌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