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应用

中国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应用

一、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超[1](2021)在《跨视阈重审胡以鲁《国语学草创》的国语学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研究基本上把《国语学草创》定位为语言学着作,而且主要以该书的语言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国语学草创》是国语学着作,然而考证不足。通过跨视阈考证胡以鲁的学术师承以及《国语学草创》的成书目的、理论框架和理论源流,我们发现《国语学草创》源自藤冈胜二的国语学着作《国语研究法》。尽管《国语学草创》的前五篇具有语言学色彩和汉语史色彩,其目的仍然是为该书的国语学理论服务的。通过重审《国语学草创》的国语学性质,我们认为把它定位为国语学着作更加合适。此外,本文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胡以鲁及其着作提供了新视野,也为近代文献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提供了新思路。

公丕盈[2](2021)在《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是从语义角度观察到的一种词汇构式。该类构词式内部构词语素间呈现明显的上下义关系,并与词汇间、句子间的上下义关系具有同构性。本文以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时发展,以呈现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汉语史不同阶段的发展面貌,并对其进行细致描写与分析,由此探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词汇发展的总体趋势,探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内在演变规律。本文的研究关注到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辞书语料与专书语料中的分布差异,主要采用辞书与专书语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抽样统计和数据分析,将《汉语大词典》与专书语料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平行架构理论以及构词成分的成词性、构式传承与压制等因素,对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和演变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探讨了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定名,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并对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语料进行详尽说明。第一章主要是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理论探讨,重点是对上下义关系和上下义关系判定问题的探讨,在对学界有关上下义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之后,提出了本文判定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方法。第二章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和发展放在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背景下,分别对《汉语大词典》和专书语料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发展概貌进行描写,并通过个案研究来阐释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演变过程。第三章关注的是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分别从平行架构理论和构成成分的成词性两个视角去观察该类复合词的类型分布。最后一章则探讨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产生和演变的机制,从词汇的内外两个维度去解释演变原因。研究表明,语义关系吻合和语言形式对等是判定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最重要的标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与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也是一致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成熟于中古汉语时期,该时期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留存度也是最高的,现代汉语时期则是这类复合词发展的空前活跃期。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语义类型上十分丰富,可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该类型复合词产生和演变的最重要原因是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汉语词汇语义结构的类型演变、构式传承与压制的共同作用、汉民族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观念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

吴越[3](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汤仕普[4](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袁晓光[5](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王宇宏[6](2018)在《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1867-1942)军事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也被称为日本军用中国语教科书,是近代以来日本为在中国领土执行侵略任务的日本士兵学习汉语军事语言使用的教材。这些教科书中记载了规范的汉语军事词汇及词条解析,并附有大量的情景会话以及各种军用文书。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的编撰时间主要是从1867年(明治初年)至1942年(昭和17年),这一时段正是中国近现代汉语的交替时期,准确的说是现代汉语的初期、准备期。伴随着西方先进科技的影响,日本文化的不断渗透,现代汉语在特殊的国情下开始孕育和萌芽,大量新词不断产生,尤其是关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的词汇快速发展,构词规律、造词特点都发生极大的改变,对现代汉语言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对这一时期军事词汇发生发展规律及特点的研究对探讨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规律、现代军语的发展方向都具有裨益。同时,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作为记录汉语和日语(翻译)军事词汇的原始文献,保留了许多日本运用汉字字形创制的军事词汇(表述或翻译当时先进的武器研发和军事设施),它们中的一部分后被采录到早期的汉语军语中,成为现代军语的一支源头,因此对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及其军事词汇的研究为探讨现代军语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辑录的汉语军事词汇从音节构成、构词和造词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探讨了近现代交替时期汉语军事词汇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现代军语产生的影响;并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尝试对这些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全文共分六章,具体而言: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汉语军事词汇和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研究的对象和语料来源,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上的军语,语料来源于十五部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再次,论述了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汉语军事词汇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即基于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计算机统计方法,通过对汉语军事词汇音节构成体系、构词体系和造词体系的量化统计分析,从共时的表现与历时的演变两个维度分析和推演汉语军事词汇的发展规律、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第二章,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文献概述。首先,从经济、政治、军事和历史文化渊源三个角度阐述了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其原因。其次,分别从编撰体例、编写内容、语言教学意识三个方面介绍了六部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评述了它们的优长和特点。第三章,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音节构成研究。首先,根据语言系统的平衡性理论对汉语词汇音节构成的研究提出质疑,并介绍了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的收录情况。其次,带着质疑从共时与历时不同角度对各个音节军事词汇数量进行量化统计与比较分析,得出军事词汇多音节化的发展演变趋势且以三音节为主的结论;并从军事言语交际的严密性、单义性和趋简性原则作出解释。最后,拟定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多音节化发展方向和再升级再平衡的推论,以及现代军语对特定音节优先选择的趋势。第四章,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构词研究。首先,阐述了区别词与短语的相关语言学理论及其不足,明确了本文在研究军事词汇构词特点过程中不做词与短语区分的原因和理由,阐述了核心构词法的概念及特点。其次,从共时与历时不同角度对各个音节军事词汇的构词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定中偏正式成为军事词汇的主要构词方式且语义关系丰富复杂化、军事词汇构词法整体趋简的结论。再次,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偏正式构词法的特点分析解释了军事词汇以偏正式为主要结构方式的原因,并得出现代军语、现代汉语构词方式也会以偏正式为主且构词体系逐渐简化的结论。第五章,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造词研究。首先,阐释了军事词汇造词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共时与历时不同角度对各个音节军事词汇的造词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说明法是产生新词的主要方法,且与偏正式结构关系密切;语音造词的“双音法”应用频次很高,所造词在结构上基本为联合式;类推置换法具有较强的造词潜力,是多音节军事词汇发展的助推剂;借用造词法表现活跃,是近现代军事外来词产生的主渠道等结论。再次,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各种造词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军事词汇的造词特点、规律及原因,并进一步推断出:说明法的造词力度虽然开始减弱,但与其他造词法相比,其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依然会保持一定的优势,并产生大量偏正式词语;借用造词法必将成为外来词产生的重要途径,但借形词不再占有优势;类推置换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由此产生大批词族和多音节词汇等结论。第六章,结论。主要归纳总结了军事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影响。近现代军事词汇的发展规律主要有:(1)多音节化趋势明显,尤以三音节为代表;(2)偏正式成为军事词汇的主要构词方式,定中型发展最快;(3)说明法的造词力度开始减弱,所造词的构词方式多为偏正式;(4)类推置换法有一定发展潜力,是多音节军事词汇产生的重要途径;(5)借用造词法表现活跃,是近现代外来词产生的主要渠道;(6)伴随多音节化的发展趋势,构词法和造词法呈现不同程度简化趋势。军事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现代军语产生的影响主要有:(1)打破以双音节为主体的词汇系统,引导多音节语感的适应性;(2)三音节的快速发展预示了现代军语对特定音节的优先选择;(3)说明法将成为专业术语的主要创制方法,偏正式构词法也随之快速发展;(4)类推置换法会促使大量词族产生,类词缀和合成词语素的数量将不断增加。

于月[7](2017)在《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语句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由于其音一义不匹配的特征,以及强烈的语境依赖性,省略结构一直是形式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动态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力求将语句的语义内容与语用环境的表征结构化,采取从左至右的动态解析视角,对汉语中的一些省略结构进行了一致的形式化分析。通过动态解析,本文认为省略结构解析的本质是一个语用充实过程;语句省略是句子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句法、语义及语用接口研究的典型例证。将三者结合起来,能使我们对人类语言的省略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全文一共分为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省略结构的一致性条件和解析途径,之后对汉语中争议较大的几类省略结构,如主语省略结构、空宾语结构、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动词空缺句及话语片段等进行文献综述和评析,重点评介生成语法框架下省略研究的优缺点,为后文从动态解析的角度研究省略结构奠定基础。第三章重点介绍本文解析汉语省略结构将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本章首先简述DS的理论起源以及理论模型等,重点介绍DS语义逻辑树构建所依赖的计算规则、词项行为和语用行为以及DS的主要特点,如句法一语义的并行演绎性、动态递增性和语境性等。然后,我们构建适用于汉语的动态解析模型,包括汉语词项行为、语用行为等,其中重点介绍汉语动词的词项行为,以及“的”字领属结构等名词词组的表征方式。此外,本章还在考察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扩展的语境刻画内容,在完善动态句法模型的同时为解析汉语省略结构打下基础。最后简单分析DS对汉语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和主要优势。第四章至第七章运用动态句法理论、结合前文构建的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对汉语各类省略结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解析,并作出形式化刻画。其中第四章主要讨论论元省略结构,第五章主要解析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第六章主要关注动词空缺句,第七章将解析范围扩展到对话中的话语片段及简短答语等。第八章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以及思考,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焦树芳[8](2017)在《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晋南北朝反切兴盛,佛经翻译流行,原有的注音方法也得到了傅承。韵书、字书和音羲书等多种文献中存有大量音注,其中反切、直音、声训及一些存有音注的古今字和异字等是方音声母的研究基础。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魏晋南北朝的方音声母,首先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将这一时期存有音注的110位作者划分到九大方言区;其次通过音注系统比较法和音注逐个比较法,以《切韵》系统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各方言的作者音注。文中运用统计法整理出魏晋南北朝音注4064条;通过系联法和音注比较法归纳了魏晋南北朝的切上字和声母系统。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33个,特点如下:1、唇音:轻唇音遗未分化,但出现了分雕趋势;唇音只有四类,为重唇音帮、滂、并、明。2、舌音:舌上音知、彻、澄在三等韵中基本分用,而在二等韵里仍读舌头音,娘母分化最晚;舌音只有端、透、定、泥四类。3、日母和来母基本是本母自切,各自成类;日母与泥(娘)混用较多,可能仍属舌音,但出现了向零声母和齿音转娈的趋势,如关西、中州、齐方言区。4、牙音独立性强,切上字分为雨类,分别与一二四等和三等相切,不混用;喉音各母基本自切,独立成类。喉牙音互转较多。5、齿音包含三类,界线分明:精组、庄组、章组;南方方言区从邪相混,三国时北方方言区也有混用例,但邪母已经存在,是独立的声母。庄组在各方言区的分化速度不同,总体上已从精组中分离出来,包含、初、崇、生四母。章组主要来源於端(知)系,这一时期已经分立;南方方言区船母自切例少,仍与禅母相混,还未独立;而北方方言区船、襌分用,包含章、昌、禅、书、船五个声母;禅母是塞擦音,船母是擦音。

柳成姬[9](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爱玲[10](2016)在《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文中提出致谢和致歉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仅次于问候和告别的两种重要的礼貌行为。现代汉语(含方言)中有丰富的致谢/致歉表达式(包括致谢/致歉程式语、致谢/致歉词)。它们可以根据所用致谢/致歉策略的不同划归不同的类别。跨语言地看,致谢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道歉、归功、赞扬、承诺、责备、关心、祝愿等。致歉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担责(含自责和认罪)、求谅、承诺、供偿、解说、劝说、关心等。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道歉类、归功类、赞扬类;致歉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担责类、供偿类、解说类。本文通过对汉语中34个致谢词和30个致歉词的历史形成和相关演变的考察,揭示: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致歉词往往是从汉语史上的致谢语/致歉语(或其一部分)词汇化而来的。其词汇化的动因是:1)致谢/致歉语因为常用而发生语音或形式磨损,致谢语力下降,这使说话人尝试通过在原致谢/致歉表达式上附加程度修饰语,或者把同义致谢/致歉词叠合在一起,来强化致谢/致歉语力。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含程度修饰语或由它词复合而来的新致谢/致歉表达式(的一部分)被词汇化。2)某种间接致谢/致歉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引发致谢/致歉语内部组构成分的省略、倒置,从而导致其中的关键部分经历句法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和语义上的重新解读而获得新生。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会导致相关表达式的语类转换(比如“惭愧”的[形→动]演变、“罪过”的[名→动]演变、“得罪”的[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演变等)。经过句法重新分析和语义重新解读而获得的新用法经历语境扩展(比如从个别作家作品扩大到多数作家作品,从书信体扩展到一般书面语体),最终被当作单词,储存进汉语词汇系统。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包括汉语、日语在内的很多语言呈现出的一大批一词多义/多用(兼有“谢谢”和“道歉”两义,或身兼致谢和致歉两种用法)、语义演变(从“道歉”义引申出“谢谢”义,或从致歉用法发展出致谢用法)、两语共答(致谢语和致歉语用同一个应答语来回应)现象,以及致谢行为和致歉行为伴随同一个副语言,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起源于真诚条件的相通性。很多时候,致谢者在对施惠方怀有感激的同时,也会因“无功受禄”或施惠方地位高于自己而感到愧疚,这跟致歉者因冒犯对方面怀有对对方的愧疚是相似的。所以,在崇尚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如汉族和大和民族等民族)的母语(如汉语和日语等语言)中往往有通过道歉来间接致谢的语用策略。这种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日语等语言中出现上述一词多义/多用、语义演变、两语共答现象。而且,崇尚含蓄内敛的民族,更常用述事、表情、责备来间接致谢。相应地,其母语中更常出现述事类、表情类、责备类间接致谢/致歉语(的一部分)向“谢谢”义或“道歉”义动词词汇化的现象。间接致谢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谢行为与道歉、赞扬、承诺、责备、祝愿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间接致歉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歉行为与责备、请求、承诺、解释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请求之前先行致谢/致歉的语用法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方言中“得罪”、“罪过”、“生受”、“难为”等词兼具致谢语和请求语两种用法。

二、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跨视阈重审胡以鲁《国语学草创》的国语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语学草创》的性质定位
二、胡以鲁师从藤冈胜二
三、《国语学草创》源自《国语研究法》
    3.1《国语学草创》的理论源流
        1.语言的任意性
        2.内范外范的内涵
        3.音之变容的内涵
        4.孤立语与综合语的比较
        5.国语的界定
        6.统一国语为教育服务
        7.“语法书”的理论框架
    3.2《国语学草创》的理论框架
四、《国语学草创》的成书目的
    4.1为国语扬灵舒光
    4.2统一语言考文正读
五、《国语学草创》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5.1文献研究视野狭隘
    5.2考镜源流功夫不足
    5.3知人论世考察缺失
结语

(2)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研究现状
        一、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命名
        二、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已有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语料的选取
第一章 上下义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词汇间的上下义关系
        一、什么是上下义关系
        二、上下义关系的由来与判定
        三、国内的上下义关系研究
        四、上下义关系的复杂性
    第二节 词内语素间的上下义关系
        一、上下义关系中的语言形式对等
        二、跨层与多项上位义词
        三、专有名词的上下义关系
第二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汉语复合词生成与发展的整体概貌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一、《汉语大词典》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时代分布
        二、《汉语大词典》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发展概貌
        三、疑似词条的处理
    第三节 汉语史专书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一、专书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时分布
        二、专书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发展概貌
    第四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不同时期的构词情况
        一、高产的中古汉语时期
        二、新词产生频率高的现代汉语时期
        三、平稳的上古和近代汉语时期
    第五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演变的例证—以“疾病”类上下义构词式为例
        一、“疾”与“病”
        二、从“疫”的上位义语素外现看“疾病”类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演变
第三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
    第一节 平行架构理论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平行架构理论简介
        二、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语义分类
    第二节 语义结构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X_(下位义)+Y_(上位义)]式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二、[X_(上位义)+Y_(下位义)]式上下义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第三节 构成成分成词性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下位义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二、上位义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三、上下义词都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四、上下义词均未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第四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机制
    第一节 汉语复音化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从“综合”到“分析”的变化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构词模式传承与压制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汉民族认知特点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
附录一 《汉语大词典》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词表(抽样)
附录二 专书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词表(抽样)
致谢

(3)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2.4 本章小结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3.1.5 小结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3.2.2 无定用法
        3.2.3 数量(无指)用法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3.4.4 小结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3.6 本章小结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3 小结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4.3.1 “谁”的指称解读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4.3.4 小结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5.1.2 “任指”解读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5.2.4 小结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4 本章小结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6.1.1 普通话的“们”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6.3.2 瑞安话的“俫”
    6.4 本章小结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7.2.4 小结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B.a 疑问用法
        B.b 非疑问用法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D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三、提供较早用例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第一节 在线生成
        一、翻译生成
        二、撰述新创
        三、中土新创
    第二节 双音并合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第三节 结构改造
        一、増加语素
        二、缩减整合
        三、结构调整
        四、改字换形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第五节 比喻凝固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一、沿用固有用法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第一节 概述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第一节 概说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一、结构调整
        二、语素替换
        三、增加语素
        四、省略语素
        五、新造词形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第三节 《说文》注本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第三节 形声研究
    第四节 转注研究
    第五节 假借研究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1867-1942)军事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文献概述
    一、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编撰的背景及成因
    二、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编撰类型的分析与研究
    三、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对《亚细亚言语集》的继承与发挥
第三章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音节构成研究
    一、汉语词汇系统音节构成研究的不足
    二、单音节、双音节军事词汇量化分析与研究
    三、三音节、四音节以上军事词汇量化分析与研究
    四、军事词汇音节构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原因及影响
第四章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构词研究
    一、军事词汇构词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双音节军事词汇构词法分析与研究
    三、三音节军事词汇构词法分析与研究
    四、四音节以上的军事词汇构词法分析与研究
    五、军事词汇构词发展变化的规律、原因及影响
第五章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造词研究
    一、军事词汇造词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单音节、双音节军事词汇造词法分析与研究
    三、三音节军事词汇造词法分析与研究
    四、四音节以上军事词汇造词法分析与研究
    五、军事词汇造词发展变化的规律、原因及影响
第六章 结语
    一、军事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
    二、军事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附录Ⅱ 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军事词汇辑录
后记

(7)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省略结构研究综述
    2.1 省略的一致性条件
        2.1.1 语义一致性
        2.1.2 句法一致性
    2.2 省略的解析途径
        2.2.1 非结构性解析
        2.2.2 结构性解析
    2.3 汉语省略结构
        2.3.1 论元省略
        2.3.2 动词短语省略
        2.3.3 动词空缺句
        2.3.4 片语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DS介绍
    3.2 DS理论模型
        3.2.1 部分树及其节点修饰
        3.2.2 树结构“生长
    3.3 DS实例分析
    3.4 DS特点
        3.4.1 句法一语义并行演绎
        3.4.2 递增性
        3.4.3 语境性
        3.4.4 标示不足与语用充实
    3.5 D S解释力
        3.5.1 照应性表达
        3.5.2 左错位结构
        3.5.3 附加结构
    3.6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3.6.1 汉语计算规则
        3.6.2 汉语词项行为
        3.6.3 汉语语用行为
        3.6.4 汉语语境刻画
    3.7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1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3.7.2 DS处理省略结构的优势
    3.8 本章小结
4 论元省略的动态解析
    4.1 动态解析方案
    4.2 主语省略特征解析
    4.3 宾语省略特征解析
        4.3.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4.3.2 局域效应
    4.4 状语成分解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动词短语省略的动态解析
    5.1 情态动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1.1 动态解析方案
        5.1.2 情态动词语义限制
    5.2 “是”字扶持句
        5.2.1 动态解析方案
        5.2.2 “是”字句的限制条件
    5.3 否定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5.4 动词短语省略特征解析
        5.4.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5.4.2 局域效应
    5.5 状语成分解析
    5.6 本章小结
6 动词空缺句的动态解析
    6.1 动态解析方案
    6.2 极端的动词空缺句
    6.3 左边界删除结构
    6.4 本章小结
7 片语的动态解析
    7.1 DS处理片语的理论优势
    7.2 动态解析方案
    7.3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内容
    8.2 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再思考
    8.3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8)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1.3 研究材料及鉴别
    1.2 选题意羲
        1.2.1 魏晋南北朝方言研究的重要性
        1.2.2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的重要性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古声母研究概况
        1.3.2 魏晋南北朝专书和专人的声母研究
        1.3.3 译经类声母研究
        1.3.4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研究
    1.4 《切韵》音系的性质及拟音标准
        1.4.1 《切韵》的性质
        1.4.2 拟音标准及依据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
    2.1 方言分区概述
        2.1.1 汉语方言分区
        2.1.2 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
    2.2 作者方言区和注疏成就
        2.2.1 江东方言区
        2.2.2 关西方言区
        2.2.3 中州方言区
        2.2.4 河北方言区
        2.2.5 齐方言区
        2.2.6 荆楚方言区
        2.2.7 淮南方言区
        2.2.8 南越方言区
        2.2.9 梁益方言区
        2.2.10 地域不定
第3章 各方言叵声母
    3.1 江东方言区
        3.1.1 唇音
        3.1.2 舌音
        3.1.3 半舌音:来母
        3.1.4 牙音
        3.1.5 齿音
        3.1.6 正齿音
        3.1.7 半齿音:日母
        3.1.8 喉音
        3.1.9 江东方言区声母
    3.2 关西方言区
        3.2.1 唇音
        3.2.2 舌音
        3.2.3 半舌音:来母
        3.2.4 牙音
        3.2.5 齿音
        3.2.6 正齿音
        3.2.7 半齿音:日母
        3.2.8 喉音
        3.2.9 关西方言区声母
    3.3 中州方言区
        3.3.1 唇音
        3.3.2 舌音
        3.3.3 半舌音:来母
        3.3.4 牙音
        3.3.5 齿音
        3.3.6 正齿音
        3.3.7 半齿音:日母
        3.3.8 喉音
        3.3.9 中州方言区声母
    3.4 河北方言区
        3.4.1 唇音
        3.4.2 舌音
        3.4.3 半舌音:来母
        3.4.4 牙音
        3.4.5 齿音
        3.4.6 正齿音
        3.4.7 半齿音:日母
        3.4.8 喉音
        3.4.9 河北方言区声母
    3.5 齐方言区
        3.5.1 唇音
        3.5.2 舌音
        3.5.3 半舌音:来母
        3.5.4 牙音
        3.5.5 齿音
        3.5.6 正齿音
        3.5.7 半齿音:日母
        3.5.8 喉音
        3.5.9 齐方言区声母
    3.6 荆楚方言区
        3.6.1 唇音
        3.6.2 舌音
        3.6.3 半舌音:来母
        3.6.4 牙音
        3.6.5 齿音
        3.6.6 正齿音
        3.6.7 半齿音:日母
        3.6.8 喉音
        3.6.9 荆楚方言区声母
    3.7 淮南方言区
        3.7.1 舌音
        3.7.2 半舌音:来母
        3.7.3 牙音
        3.7.4 齿音
        3.7.5 正齿音
        3.7.6 半齿音:日母
        3.7.7 喉音
        3.7.8 淮南方言区声母
    3.8 南越方言区
        3.8.1 喉音
    3.9 梁益方言区
        3.9.1 唇音
        3.9.2 齿音
        3.9.3 喉音
    3.10 地域不定
        3.10.1 唇音
        3.10.2 舌音
        3.10.3 半舌音:来母
        3.10.4 牙音
        3.10.5 齿音
        3.10.6 正齿音
        3.10.7 半齿音:日母
        3.10.8 喉音
        3.10.9 地域不定声母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类讨论
    4.1 唇音
    4.2 舌音
    4.3 半舌音:来母
    4.4 牙音
    4.5 齿音
    4.6 正齿音
    4.7 半齿音:日母
    4.8 喉音
    4.9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分期及特点
    4.10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
附论 《玉篇》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各方言区音注总表
    附录二: 魏晋南北朝切上字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2.1 原型范畴理论
        1.2.2 指称理论
        1.2.3 量范畴理论
        1.2.4 空间范畴理论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1.2.6 隐喻理论
        1.2.7 结构主义理论
        1.2.8 认知语言理论
        1.2.9 三个平面理论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1.3 语料来源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2.1 引言
        2.1.1 对名词的定义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2.2 量化名词
        2.2.1 个体名词
        2.2.2 集体名词
        2.2.3 物质名词
        2.2.4 抽象名词
    2.3 非量名词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8 无量名词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2.6.1 有指与无指
        2.6.2 定指与不定指
        2.6.3 实指与虚指
        2.6.4 类指与个指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3.1 引言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3.5“NN”语义双向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4.1 引言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4.2.2“在X”的句法功能
    4.3“在+X中”的“X”的性质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4.5“PX里”中的X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5.1 引言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5.2.1 量词的定名
        5.2.2 量词的立类
        5.2.3 量词的分类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6.1 引言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6.5“N的V”短语研究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6.5.4“N1的N2”与“N的V”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7.1 引言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8.1 引言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结论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10)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选题依据和意义
    0.2 研究历史与现状
    0.3 研究目标与思路
    0.4 创新之处
    0.5 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一章 汉语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1 汉语致谢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2 汉语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3 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边界模糊性问题
    1.4 小结
第二章 担责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1 “得罪”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2 “罪过”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3 小结
第三章 表情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1 “惭愧”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2 “谢”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3 “感”系词的历时演变
    3.4 “抱”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5 小结
第四章 述事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1 述事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2 述事类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3 小结
第五章 道歉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1 “生受”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2 “难为”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3 “起动”的历时演变
    5.4 “多累”的历时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的综合考察
    6.1 从致谢和致歉的内在关联看一系列语义语用现象
    6.2 致谢/致歉词语的历时演变的动因
    6.3 致谢/致歉词语的形成的跨语(方)言差异的原因
    6.4 致谢/致歉词语历时演变的机制、路径和条件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四、汉语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跨视阈重审胡以鲁《国语学草创》的国语学性质[J]. 王继超. 励耘语言学刊, 2021(01)
  • [2]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D]. 公丕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3]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5]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1867-1942)军事词汇研究[D]. 王宇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7]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D]. 于月. 浙江大学, 2017(12)
  • [8]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D]. 焦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9]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D]. 张爱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中国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