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鲁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鲁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一、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倮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天[1](2020)在《基于TSP信息构建裂隙岩体隧道开挖模型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铁作为中国名片也在蓬勃发展。隧道作为高铁穿越山岭地区的主要方式,在高铁中的占比也渐渐增加,其中特长隧道往往成为高铁线路的控制工程。在山岭隧道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穿越节理裂隙岩体,保障施工的安全稳定进行是重点,因此超前地质预报是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北方某隧道为工程背景,从中选取里程DK031+710~DK031+780为分析区段,基于TSP超前地质预报数据以及隧道设计资料,以数值模拟计算为分析手段,使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作为工具,研究了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影响。主要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验证了以TSP超前地质预报反射面数据推算结构面空间分布的可行性,并以此推出本隧道分析区段的结构面产状。(2)整理了隧道现场监测数据,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分析了实际工程中隧道穿越结构面衬砌变形规律。(3)对比分析了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和遍布节理本构模型的差异,整理了本隧道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并以此确定了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选取遍布节理本构模型,对本隧道分析区段进行了数值模拟。(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施工穿越节理裂隙岩体时围岩和衬砌的变形规律、掌子面的变形规律、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以及多条结构面相互影响时隧道的施工响应。通过设立无超前小导管结构单元和不进行注浆加固的工况,分析了超前小导管的锚固作用和注浆加固对节理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5)对照工程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夏龙龙[2](2020)在《福厦高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SP法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建设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的主导下,高铁建设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福厦高铁就是在此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福厦高铁是福建省第二条快速铁路,正线长度277.42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每小时。线路穿越了多个断裂带,构造极其发育,为了达到行车速度及安全性、舒适性的设计要求,在线路上建设了大量的隧道。隧道总量达到47座,全长约65公里。隧道作为一种地下隐蔽工程,在掘进过程中会因为勘察资料局限性而无法及时明确挖掘前方的地质情况,从而导致突泥、涌水、塌方等事故,给人员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在福厦高铁隧道建设过程中,采用了TSP实测技术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以保障施工安全。TSP技术在国内的铁路隧道建设中应用普遍,获得大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数据采集的过程要求高,数据处理对最终的探测结果影响很大,对不同的地质体其探测效果有区别,对最终预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多,数据解译依赖经验等。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使用tesseral软件对TSP地震波波场进行正演模拟,将断层破碎带、岩性变化带、溶洞等几种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典型不良地质体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不同的波场特征,对比TSP探测技术在不同地质体下的反射效果。(2)分析了在福厦高铁超前地质预报项目中应用的TSP203PLUS硬件设备及观测系统的设置,并将TSPWIN软件处理流程中带通滤波、初至拾取、炮能量均衡等12个步骤进行原理上的分析,研究了软件处理结果与不同地质体之间的相关联系。(3)研究了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噪音、软件处理、地质条件、数据解译等6各方面对最终预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4)通过与福厦高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岩层分界带等6个典型应用案例结合,详细的介绍从数据处理结果到地质解译的过程,分析TSP方法在福厦高铁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TSP对断层、节理密集带、岩性分界面、侵入体等构造的探测结果误差不大,比较可靠,能够较好的弥补地质勘查的不足之处,满足施工单位的施工需求。

田洪义[3](2014)在《复杂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模式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问题始终是困扰隧道工程界的一个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祖国开发建设的需要,公路和铁路隧道不可避免地穿越岩溶地区。导致施工难度日益增大,如何提高岩溶地区地质预报准确性己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以复杂岩溶地区超前地质预报模式的应用与研究为题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复杂岩溶地区地质超前预报准确率。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为:(1)探讨了TSP203、地质雷达、高分辨电法、红外探测法的工作原理、观测方式和资料解译方法,对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中常见典型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建立了常见不良地质体的地质解译模型。(2)基于TSP203、地质雷达、高分辨电法、红外探测法等四种物探方法的地质解译模型,分析每种模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重要性及权重比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复杂岩溶隧道超前预报综合集成系统。(3)针对超前地质钻孔法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存在的不足,进行设备优选及防突涌装置的研究,以完善超前地质钻孔的施工工艺。(4)基于数理统计的原理,量化分析钻孔的完整率,出水量、破碎钻孔及含大量泥沙钻孔占总孔数量的百分数沿隧道纵向里程的分布,以建立预报隧道岩溶发育的概率分析模型。

梁为群[4](2014)在《某长大高风险铁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研究》文中指出摘要:本文以某长大高风险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了大量的地质预报文献、现场实践和经验总结的方式,对断层破碎带与岩溶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常用地质预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提出按地质异常的大小程度将地质预报分成四个等级,合理安排相应的预报方法,并应用于长大高风险隧道地质预报,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某长大高风险隧道地质预报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地质预报的四个原则:地质为核心、综合预报、有机结合、动态调整。在工程中得到了验证。(3)通过对断层、岩溶的致灾机理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断层、岩溶的特征及前兆标志,并在长大高风险铁路隧道得到了应用和验证,效果较好。(4)甲级预报方法为:地质跟踪预报、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钻孔,可以预报断层与岩溶多方面信息,预报准确性较高,但考虑预报成本和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仅推荐在高危险性的大型断层与岩溶发育区段使用。

肖宽怀[5](2012)在《隧道超前预报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中、西部为多山地区,在地铁、隧道、引水隧洞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地下工程占有比重较大,并多为项目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在地形条件较差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断层带、褶皱、节理裂隙等构造比较发育,地下水丰富,隧道围岩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和危险。在隧道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隧道开裂、侧移、坍方冒顶、突泥、涌水、诱发山体滑坡等工程与地质病害频繁发生。为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工期、投资和人员设备安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已被列为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一个国际前沿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各国都在进行研究。就国内外目前应用和研究的总体水平来看,超前预报技术还处于发展之中,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本次研究工作及成果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隧道超前预报方法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成果与预报实验结合,对现有预报技术特别是TSP预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改进了观测系统布置、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扩展了其适用范围,提高了预报精度。2、将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和散射成像技术应用到隧道超前预报中,实现了高精度波速分析和高频能量谱成像,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实现了方向扫描,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通过超前预报研究和实验,引进了新的预报理念,提出并应用了隧道内与隧道外探测相结合、地震波的构造探测与电磁法的含水性探测相结合、地球物理探测与地质调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论证了地震反射方法用于隧道超前预报的可行性。通过隧道超前预报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地震波的特点及其在隧道内介质条件下的传播规律,为预报最佳观测方案的设计、观测系统的合理布置、接收传感器频率的正确选择、波相的准确识别和拾取提供了理论及科学依据。通过理论研究和方法实验提出的隧道综合预报技术理念突破了国内外现行超前预报的传统观念,提高了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国内隧道超前预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能起到极积的推进作用。

王木群[6](2011)在《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岩溶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各国隧道工程建设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岩溶地质灾害问题。在岩溶区施工的隧道,岩溶发育,经常发生突泥、突水、塌方等现象,造成人员伤亡、施工设备严重损坏,影响工期,大量增加了费用。因此如何避免和处理所遇到的各种岩溶问题,将成为修建隧道的关键所在。我国岩溶分布地区很广泛,根据统计,全国碳酸岩分布面积高达340多万平方公里。岩溶发育复杂多变、类型众多、大小不定、形态各异,其主要表现形态为溶洞、溶槽、洼地、漏斗、落水洞、塌陷和暗河等。本文研究了岩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且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岩溶的处治技术,并将其用于张花高速公路大部分隧道的施工。本文研究的内容有:1.探究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总结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合理地利用TSP、超前钻探、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探测出岩溶的位置、发育状况,为岩溶段的施工和处治提供依据。2.以张花高速公路科洞隧道为背景,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分析探究了隧道顶部、底部、侧正部有溶洞分布时,隧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讨论溶洞在隧道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距离分布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最先发生围岩不稳定的区域。3.结合多个具体的工程实例来分析岩溶处治,根据溶洞的大小位置、有无充填物、填充物的类型等对溶洞进行合理的处治研究;根据“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的思想来处理岩溶水。4.为了确保岩溶区施工隧道的安全和结构的稳定,在已有理论和经验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姜大鹏[7](2011)在《隧道超前预报及动态化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围岩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勘察设计的局限性,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经常很复杂,常会遇到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体,致使隧道掘进过程中局部地段经常出现塌方、涌水等地质灾害,引起重大工程事故,拖延工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地质雷达具有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重量轻、分辨率高、图像直观等优点,因而作为一种常用的物探法被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质雷达图像多解性、超前预报图像杂乱等。地质素描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超前预报方法,占用施工时间短,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成果快速,预报效果较好,而且为整个隧道提供了完整的地质资料,但是其预报距离短,对操作人员地质理论要求高。论文综合地质雷达法与地质素描法两种超前预报方法的优点,形成了一种实用型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即地质素描与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的地质超前预报,简单的说就是以地质理论为基础,以地质雷达探测为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前两种方法各自的缺点,操作简单,几乎不用占用隧道施工时间。举例论述了实用型超前预报的步骤与方法,并将预报结合于实际开挖的工程地质情况对比,说明实用型超前预报是必要的也是可靠的。论文收集大量的现场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成果,总结了不良地质(溶洞、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性交界面)在地质雷达图像中的显示规律,并以这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灾害为例具体阐明实用型综合超前预报,可为今后隧道超前过程中遇到类似典型地质灾害提供参考和依据。论文以长坂坡隧道为例,基于实用型超前预报结果进行隧道围岩分级,根据实用型超前预报预测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动态划分,Ⅴ级与Ⅳ级围岩所占比例增加,Ⅲ级围岩所占比例减小,整体提高了隧道围岩等级,但是因为及时变更隧道的开挖支护方案,使得设计与施工更符合或接近现场实际,不仅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而且减少工程成本。

林建宁,李庶林,焦玉勇,王伟[8](2010)在《TSP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文中指出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高效,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TSP是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专门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而设计的一套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其他预报方法相比,该探测技术系统从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解释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从TSP原理、功能特点、技术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对TSP作了系统阐述。并对TSP探测技术作了简要的总结,从而推广TSP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徐贵辉[9](2010)在《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岩溶问题始终是困扰隧道工程界的一个大难题。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建设的需要,我国广泛的岩溶地区正在修建大量的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面临的施工难题也日益复杂,如何提高岩溶地区地质预报准确性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方法,结合依托工程,对复杂岩溶地区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复杂岩溶地区地质超前预报准确率。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为:(1)分析了岩溶地区岩溶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规律及特点,研究了岩溶地质灾害对隧道的危害,明确了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范围和内容。(2)探讨了隧道地震波法(TSP)的工作原理、观测方式和资料解译方法,对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中常见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常见不良地质体的判识准则。(3)探讨了探地雷达法(GPR)的工作原理、观测方式和资料解译方法,总结了各种不良地质体在地质雷达图像中的特点和解译原则。(4)针对岩溶地质条件下高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比较地震波反射法和探地雷达法的优缺点,提出岩溶环境下基于TSP法和GPR法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可大大提高复杂岩溶地区地质超前预报准确率。

周庆国[10](2010)在《TSP-203系统与ProEx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预报开挖前方的地质条件是隧道建设者们的迫切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这类问题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准确而有效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不仅可为施工单位节约大量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更重要的是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隧道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超前地质预报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类,它们是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步骤中的先后两步。地质力学分析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科学施工的必然产物,是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在地质力学应用于宏观超前预报基础上,并采用多种预报手段,对隧道进行全面的超前地质预报。长期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宏观预报的基础上,应用TSP探测和地面地质调查法等技术手段,对隧道洞体不良地质体进行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它是施工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不可或缺的第一道工序。长期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作为快速“侦察”手段,应大力发展,积极采用。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长期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应用掌子面编录预测法、地质雷达探测法和红外探测法等技术手段,对隧道洞体不良地质体进行的短距离超前预报。地质分析方法是地质超前预报的最基本的方法,对物探和钻孔超前探测资料的任何解释和应用和对施工过程中观测和采集到的地质资料的判断都离不开它。缺少了这个基础环节,采用任何超前探测方法都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组成完整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体系。本论文通过达陕高速公路红岩湾隧道和六沾复线曹家沟隧道两个工程实例分别对TSP-203和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探测和解译方法加以阐述。首先,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针对工程中的一段里程进行探测和解译。最后,分析和研究TSP-203在地质预报和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重点是通过TSP-203和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探测和解译方法,提出提高探测精度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TSP-203和地质雷达探测不仅提高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精度和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同时也为今后类似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二、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倮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倮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TSP信息构建裂隙岩体隧道开挖模型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现状
        1.2.2 岩体结构面性质研究现状
        1.2.3 施工穿越节理裂隙岩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创新点
2 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2.1 TSP超前地质预报基本原理
        2.1.1 地震波类型
        2.1.2 弹性波在围岩中的传播
        2.1.3 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
        2.1.4 反射面位置的确定
    2.2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组成
    2.3 TSP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处理
    2.4 TSP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解译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地质特征
        3.1.1 地层岩性
        3.1.2 地质构造
        3.1.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3.1.4 围岩分级
    3.2 分析区段选取
    3.3 分析区段隧道施工设计
        3.3.1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3.2 隧道施工方法
4 隧道分析区段数值模型建立
    4.1 隧道分析区段数值模型几何信息
    4.2 本构模型选取
        4.2.1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4.2.2 遍布节理本构模型
    4.3 结构面的建立
        4.3.1 fracture命令
        4.3.2 基于TSP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建立结构面模型
    4.4 模型参数选取
        4.4.1 遍布节理模型参数
        4.4.2 支护参数
    4.5 施工过程模拟
    4.6 施工过程监测
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1 本构模型分析
        5.1.1 基于M-C模型结构面对隧道施工位移影响分析
        5.1.2 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结构面对隧道施工位移影响分析
        5.1.3 两种模型下塑性区发展情况
    5.2 基于遍布节理本构模型隧道施工过程分析
        5.2.1 施工完成后隧道轴向变形分析
        5.2.2 典型断面掌子面变形分析
        5.2.3 典型断面测点变形分析
        5.2.4 支护结构分析
        5.2.5 超前小导管分析
    5.3 注浆对隧道施工影响分析
    5.4 工程监测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福厦高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SP法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TSP技术理论基础
    2.1 地震波的类型
    2.2 与TSP技术有关的围岩弹性参数
    2.3 波动方程
    2.4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2.5 地震波的频谱
    2.6 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2.6.1 水平界面的时距曲线
        2.6.2 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TSP技术数值模拟
    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3.2 正演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2.1 完整围岩
        3.2.2 掌子面前方50m竖直围岩级别变化界面
        3.2.3 掌子面前方50m竖直断层破碎带厚度15m
        3.2.4 掌子面前方50m倾角45°断层破碎带厚度5m
        3.2.5 掌子面前方50m倾角60°断层破碎带厚度15m
        3.2.6 掌子面前方50m直径6m的充水溶洞
        3.2.7 掌子面前方50m直径6m的串珠状充水溶洞
        3.2.8 掌子面前方50m竖直含水薄层厚度2m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厦高铁TSP实测技术研究
    4.1 福厦高铁TSP技术外业采集设计
        4.1.1 福厦高铁应用TSP仪器设备
        4.1.2 福厦高铁超前预报观测系统
        4.1.3 福厦高铁超前预报现场布置
    4.2 福厦高铁TSP数据处理方法
        4.2.1 设定观测系统
        4.2.2 原始数据编辑
        4.2.3 带通滤波
        4.2.4 拾取初至
        4.2.5 横波初至拾取
        4.2.6 炮能量均衡
        4.2.7 Q因子估算
        4.2.8 反射波提取
        4.2.9 纵横波提取
        4.2.10 速度分析
        4.2.11 深度偏移成像
        4.2.12 反射层提取
    4.3 福厦高铁TSP技术数据解释原理
        4.3.1 速度
        4.3.2 纵横波波速比
        4.3.3 反射波振幅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SP技术在福厦高铁的应用效果分析
    5.1 Ⅰ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1.1 隧道概况
        5.1.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1.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2 Ⅱ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2.1 隧道概况
        5.2.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2.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3 Ⅲ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3.1 隧道概况
        5.3.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3.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4 Ⅳ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4.1 隧道概况
        5.4.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4.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5 Ⅴ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5.1 隧道概况
        5.5.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5.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6 Ⅵ号隧道TSP法应用效果分析
        5.6.1 隧道概况
        5.6.2 预报方案的选取
        5.6.3 TSP数据处理成果分析
    5.7 福厦高铁TSP技术预报精度影响因素
        5.7.1 激发条件的影响
        5.7.2 接收条件的影响
        5.7.3 噪音干扰
        5.7.4 软件处理过程的影响
        5.7.5 隧道地质条件不够了解
        5.7.6 数据解译不合理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复杂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模式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及选题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2.2 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象山隧道工程背景
        1.4.1 工程概况
        1.4.2 地层岩性
        1.4.3 水文地质
        1.4.4 主要不良地质
第二章 TSP203 方法研究与资料处理解译
    2.1 TSP203 系统研究
        2.1.1 TSP203 系统简介及探测原理
        2.1.2 TSP203 系统数据采集
    2.2 TSP203 资料后期处理及地质解译模型建立
        2.2.1 TSP203 系统数据处理
        2.2.2 TSP203 解译模型建立
    2.3 TSP203 预报系统在象山隧道岩溶段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雷达岩溶超前预报方法研究
    3.1 地质雷达基本理论
        3.1.1 地质雷达探测的工作原理
        3.1.2 岩石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3.1.3 地质雷达探测的探测频率
    3.2 地质雷达现场数据采集
        3.2.1 测线布置
        3.2.2 采集设置
        3.2.3 数据采集
    3.3 地质雷地质解译模型
    3.4 地质雷达在象山隧道岩溶段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分辨直流电法及红外探测研究
    4.1 高分辨直流电法
        4.1.1 原理
        4.1.2 YD32(A)高分辨电法仪介绍
        4.1.3 高分辨直流电法现场施作
        4.1.4 高分辨直流电法地质解译模型
    4.2 红外探测技术
        4.2.1 原理
        4.2.2 应用范围
        4.2.3 红外探水预报断面及测线设置
        4.2.4 红外探水预报地质解译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岩溶超前预报综合集成系统研究
    5.1 综合超前预报指标研究
        5.1.1 TSP203 探测技术指标
        5.1.2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指标
        5.1.3 红外探测技术指标
        5.1.4 高分辨直流电法技术指标
    5.2 综合超前预报指标权重分配
    5.3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4.1 系统主界面
        5.4.2 进入系统
        5.4.3 退出系统
        5.4.4 帮助
        5.4.5 数据集成
        5.4.6 综合集成系统核心界面
    5.5 集成数据设计
    5.6 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5.6.1 系统的开发原则
        5.6.2 系统开发平台
        5.6.3 系统的集成
    5.7 系统应用实例
        5.7.1 程序运行
        5.7.2 系统评价举例
        5.7.3 结果显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前钻孔法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6.1 超前地质钻孔法的分类及特点
    6.2 快速超前地质钻探设备优选及孔口防突涌水研究
        6.2.1 快速超前地质钻探设备优选研究
        6.2.2 孔口防高压突水研究
    6.3 超前钻孔法在常规性溶洞分析中的应用
    6.4 超前钻孔在串珠状溶洞段的应用
        6.4.1 原理简介
        6.4.2 超前钻孔在串珠状溶洞段的具体工程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4)某长大高风险铁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简要发展史
        1.2.2 预报方法分类
        1.2.3 工程应用
        1.2.4 研究趋势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某长大高风险隧道工程概况
    2.1 隧道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质概况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与气象特征
        2.2.5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现象
        2.2.6 需要重点预报的地质异常体
        2.2.7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其选择
    3.1 常用的地质预报方法
        3.1.1 常用的预报方法
        3.1.2 常用预报方法适用范围
    3.2 地质预报方法选择
        3.2.1 预报等级
        3.2.2 选择预报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断层地质预报
    4.1 断层及其灾害
        4.1.1 断层的致灾机理
        4.1.2 断层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4.1.3 断层致灾的影响因素
    4.2 断层特征
        4.2.1 地质特征
        4.2.2 物理性质特征
    4.3 断层地质预报实例
        4.3.1 宏观地质分析
        4.3.2 预报实例一
        4.3.3 预报实例二
        4.3.4 断层预报经验总结
    4.4 本章小结
5 岩溶地质预报
    5.1 岩溶及其灾害
        5.1.1 岩溶形成的化学原理
        5.1.2 岩溶的致灾机理
        5.1.3 岩溶引发的地质灾害
        5.1.4 岩溶发生的影响因素
    5.2 岩溶特征
        5.2.1 地质特征
        5.2.2 物理性质特征
    5.3 岩溶地质预报实例
        5.3.1 宏观地质分析
        5.3.2 预报实例一
        5.3.3 预报实例二
        5.3.4 岩溶预报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隧道超前预报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工程地质调查、推断与超前导坑和超前钻探
        1.2.2 地质雷达探测预报方法
        1.2.3 红外线探水预报
        1.2.4 瞬变电磁法探水预报
        1.2.5 隧道内地震反射预报方法
        1.2.5.1 负视速度法
        1.2.5.2 陆地声纳法(LDS)
        1.2.5.3 水平地震剖面法(HSP)
        1.2.5.4 TBM 掘进机施工的隧道超前预报
        1.2.5.5 TSP 超前预报技术
        1.2.5.6 TGP 超前预报技术
        1.2.5.7 TRT 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1.3 隧道超前预报方法技术的发展方向-综合预报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成果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隧道超前预报数值模拟计算研究
    2.1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1.1 广义胡可定律
        2.1.2 运动微分方程
        2.1.3 几何方程
        2.1.4 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2.2 波场特征及其在界面的耦合关系
    2.3 二维幅度谱及震源频谱 V(ω)对测量波形二维谱的影响
        2.3.1 二维幅度谱
        2.3.2 震源频谱 V(ω)对测量波形二维谱的影响
    2.4 隧道表面地震波的转换与传播特征
    2.5 隧道与围岩中的波场分析及其波相识别
    2.6 开挖面前方地质体反射波的模型实验
    2.7 隧道超前预报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
第3章 隧道超前预报实验
    3.1 超前预报实验工作概况
        3.1.1 GPR 探测预报实验
        3.1.2 TSP 探测预报实验
        3.1.3 预报实验效果分析
    3.2 大风垭隧道超前预报的效果分析
        3.2.1 断裂带的预报效果
        3.2.2 围岩富水带的预报效果
        3.2.3 软弱岩层的预报效果
        3.2.4 排除断层的预报效果
        3.2.5 围岩岩性识别的预报效果
        3.2.6 围岩工程类别的预报效果
    3.3 布陇箐隧道超前预报的效果分析
    3.4 地震反射波特征与地质因素关系的分析研究
    3.5 地质调查及岩石样品采集与测试
        3.5.1 现场地质调查
        3.5.2 岩样采集与测试
第4章 对 TSP 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4.1 TSP 技术分析
    4.2 对 TSP 存在问题的改进
        4.2.1 对 TSP 数据采集方法的改进
        4.2.2 对 TSP 系统触发方式的改进
        4.2.3 传感器套管与围岩耦合质量的提高
        4.2.3.1 环氧树脂耦合
        4.2.3.2 锚固剂耦合
        4.2.4 围岩直达纵波速度分析存在的影响因素
        4.2.5 对 TSP 技术地质解释准则需要完善
        4.2.6 需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
        4.2.7 提高识别围岩工程类别的能力
第5章 地震偏移成像技术
    5.1 地震资料的预处理
        5.1.1 二维滤波与消除面波处理
        5.1.2 剔除面波处理
        5.1.3 小波变换与地震反射信号的识别与加强
        5.1.4 瞬态谱分析与能量谱吸收特征分析
        5.1.5 地震波走时的读取
    5.2 地震偏移成像技术
        5.2.1 地震记录的编排与观测系统几何参数编辑
        5.2.2 偏移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5.2.3 偏移成像中的速度扫描
        5.2.4 偏移成像中的方向扫描
        5.2.5 地震波高频能量衰减偏移成像
        5.2.6 地震波前法走时反演成像
        5.2.7 地震偏移成像结果比较与分析
第6章 综合预报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6.1 个旧至大屯公路明珠隧道综合预报
        6.1.1 工程概况
        6.1.2 综合预报
    6.2 掌鸠河引水工程厂口隧洞综合预报
        6.2.1 工程概况
        6.2.2 高密度电法探测
        6.2.3 地震 CT 探测
        6.2.4 TSP 探测
        6.2.5 综合探测预报成果
    6.3 国道 213 线大风垭隧道综合预报
        6.3.1 工程概况
        6.3.2 GPR 探测预报
        6.3.3 高密度电法探测预报
        6.3.4 TSP 探测预报
        6.3.5 地震 CT 探测
        6.3.6 综合预报成果及施工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件

(6)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岩溶成因研究
        1.3.2 岩溶对隧道围岩影响的研究现状
        1.3.3 岩溶处治技术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
第二章 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发育规律
    2.1 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1.1 岩溶洞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1.2 岩溶突水、突泥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1.3 洞穴堆积物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2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及发育规律
        2.2.1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2.2.2 岩溶发育规律
        2.2.3 岩溶发育阶段划分及岩溶水分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的探测—超前地质预报
    3.1 超前地质预报简述
    3.2 洞外超前地质预报法
        3.2.1 洞外超前地质预报法简述
        3.2.2 洞外岩溶探测各种方法评价
    3.3 洞内超前地质预报法
        3.3.1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3.3.2 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3.3.3 洞内各种探测方法评价
    3.4 岩溶隧道常用的超前探测预报技术研究
        3.4.1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
        3.4.2 TSP隧道地震预报法
        3.4.3 超前地质钻探法
        3.4.4 地质雷达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4.1 FLAC~(3D)软件简介
    4.2 计算分析的内容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参数选取
    4.4 隧道顶部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4.4.1 隧道周边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4.2 隧道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4.5 隧道底部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4.5.1 隧道周边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5.2 隧道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4.6 隧道正侧部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4.6.1 隧道周边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6.2 隧道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处治技术研究
    5.1 岩溶分类
    5.2 岩溶处治
        5.2.1 岩溶处治原则
        5.2.2 小型溶洞处治技术
        5.2.3 大型溶洞处治技术
        5.2.4 岩溶管道处治技术
        5.2.5 岩溶充填物处治技术
        5.2.6 岩溶水处治技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7)隧道超前预报及动态化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隧道超前预报的重要性
        1.1.1 我国隧道建设高速发展
        1.1.2 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灾害
        1.1.3 超前预报的重要性
    1.2 隧道超前预报主要方法
        1.2.1 短距离超前预报方法
        1.2.2 长距离超强预报方法
    1.3 超前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综合超前预报的必要性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法
    2.1 概述
    2.2 地质雷达原理
    2.3 地质雷达进行超前预报的基本理论
        2.3.1 雷达波传播及波速
        2.3.2 雷达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的理论基础
        2.2.3 雷达波的反射与折射
        2.3.4 地质雷达典型接收信号
    2.4 地质雷达进行超前预报的技术与方法
        2.4.1 探测性能
        2.4.2 测线布置
        2.4.3 探测方法
        2.4.4 参数选择
    2.5 地质雷达数字处理技术
        2.5.1 数字处理技术概述
        2.5.2 隧道超前预报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
    2.6 地质雷达资料解释
        2.6.1 地质雷达反射波组特性
        2.6.2 时间剖面的解释
    2.7 地质雷达特点
    2.8 地质雷达在超前预报中存在的问题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素描超前预报方法
    3.1 地质素描的基本原理
    3.2 地质素描特点
    3.3 地质素描主要内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用型综合超前预报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实用型综合超前预报方法
    4.3 四种典型地质灾害综合超前预报方法
        4.3.1 断层破碎带综合超前预报
        4.3.2 溶洞综合超前预报
        4.3.3 岩性交界面综合超前预报
        4.3.4 富水带综合超前预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用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动态化施工中的应用
    5.1 隧道围岩分级综述
    5.2 基于实用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的围岩分级
        5.2.1 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存在的问题
        5.2.2 依据实用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进行围岩分级的原理
    5.3 实用型综合超前预报在动态化施工中的应用实例
        5.3.1 长坂坡隧道概况
        5.3.2 长坂坡隧道基于实用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的围岩分级
    5.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及选题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2.2 岩溶隧道施工超前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岩溶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研究
    2.1 岩溶地质灾害的种类和特征
        2.1.1 岩溶隧道的突水、突泥
        2.1.2 岩溶洞穴的坍塌和溶洞充填物的失稳
        2.1.3 岩溶地面塌陷
    2.2 岩溶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2.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范围及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隧道地震反射波法原理与资料处理解释
    3.1 地震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
        3.1.1 方法原理概述
        3.1.2 岩石(体)的弹性性质
        3.1.3 地震反射波理论
    3.2 野外地震资料的采集
        3.2.1 TSP-203数据采集观测系统
        3.2.2 数据采集参数选择
        3.2.3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3.2.4 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
    3.3 数据处理及资料解释
        3.3.1 TSPwin软件数据处理流程
        3.3.2 资料解释原则
        3.3.3 TSP203预报不良地质体判识准则
        3.3.4 数据处理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探地雷达岩溶超前预报方法研究
    4.1 探地雷达基本理论
        4.1.1 雷达探测原理
        4.1.2 岩石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4.1.3 电磁波的速度估计
    4.2 探地雷达的测量方法
        4.2.1 参数的选取
        4.2.2 测线布置和信号触发方式的选择
    4.3 探地雷达的资料解释
        4.3.1 数据处理
        4.3.2 图像解释
        4.3.3 特征图像与典型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SP+GPR"预报模式在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
    5.1 某铁路隧道的岩溶地质情况
    5.2 单一预报模式存在的问题
        5.2.1 TSP预报系统存在的问题
        5.2.2 GPR预报系统存在的问题
    5.3 "TSP+GPR"综合预报模式在某铁路隧道的应用
        5.3.1 TSP-203预报系统在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
        5.3.2 地质雷达在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
    5.4 "TSP+GPR"综合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0)TSP-203系统与ProEx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任务
        1.1.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1.2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面临的任务
    1.2 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分析方法
    1.3 选题背景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1.3.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SP-203 探测和地质雷达探测基本原理
    2.1 TSP-203 探测基本原理
        2.1.1 TSP-203 探测原理和方法
        2.1.2 TSP-203 系统主要组成及装配
        2.1.3 TSP-203 测量准备
        2.1.4 TSP-203 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
        2.1.5 提高探测距离的主要技术措施
    2.2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
        2.2.1 基本原理
        2.2.2 工作方式与程序
第三章 TSP-203 和 ProEx 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
    3.1 TSP-203 探测技术在六沾复线曹家沟隧道中的应用
        3.1.1 曹家沟隧道工程概况
        3.1.2 确定隧道的最主要构造体系
        3.1.3 确定隧道的最主要不良地质的走向
        3.1.4 确定布设震源钻孔和接受器钻孔的隧道壁
        3.1.5 炸药量的确定
        3.1.6 曹家沟隧道进口 DIK293+067-DIK293+187 段 TSP-203 预报说明
    3.2 ProEx 地质雷达在达陕红岩湾隧道中的应用
        3.2.1 达陕高速红岩湾隧道工程概况
        3.2.2 红岩湾隧道进口隧底地质雷达探测实例
        3.2.3 验证情况
        3.2.4 结论
第四章 TSP-203 探测和地质雷达探测常见问题分析
    4.1 TSP-203 探测预报误差原因分析
        4.1.1 原始数据误差
        4.1.2 软件处理不当
        4.1.3 现场地质了解不足
        4.1.4 结果判释错误
    4.2 避免(减小)误差的对策
        4.2.1 原始数据的准确收集
        4.2.2 进行合理的软件处理
        4.2.3 加强对隧道整体了解
        4.2.4 加强地质知识的学习
        4.2.5 跟踪、验证预报结果
    4.3 TSP-203 探测解译常见问题分析
        4.3.1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4.3.2 TSP-203 解译原则
    4.4 对TSP-203 预报的初步评价
    4.5 对地质雷达的初步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倮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TSP信息构建裂隙岩体隧道开挖模型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 赵亮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福厦高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SP法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夏龙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复杂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模式的应用与研究[D]. 田洪义. 湖南科技大学, 2014(05)
  • [4]某长大高风险铁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研究[D]. 梁为群. 中南大学, 2014(03)
  • [5]隧道超前预报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 肖宽怀.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6]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 王木群. 中南大学, 2011(01)
  • [7]隧道超前预报及动态化施工技术研究[D]. 姜大鹏. 长安大学, 2011(01)
  • [8]TSP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A]. 林建宁,李庶林,焦玉勇,王伟. 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0
  • [9]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及工程应用[D]. 徐贵辉. 中南大学, 2010(03)
  • [10]TSP-203系统与ProEx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D]. 周庆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新鲁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