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

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

一、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1](2021)在《抗阻运动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效果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严重影响绝经后女性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OP的金标准骨密度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抗阻运动可有效改善骨密度,但干预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本研究选取与OP关联的基因组合(panel)分析与骨密度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甲基化位点,构建骨密度抗阻运动干预个体效果的预测模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SNPs和甲基化在抗阻运动改善骨密度中的潜在功能。为绝经后女性选择个性化、精准化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1:本研究共招募441名绝经后女性(年龄:62±5岁,BMI:25.2±3.3kg/m2)。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GE-Lunar Prodigy)测试。采集静脉血2ml,全血DNA提取采用中量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Bio Te Ke)。质谱Massarray技术对90个候选基因位点进行SNP分型。利用阳性关联SNPs位点进行遗传易感分数(GPS)的计算。GTEx数据库分析阳性位点在人体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Massarray质谱DNA甲基化技术检测与骨密度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研究2:65名绝经后女性自愿参与抗阻运动干预(年龄:65±5岁,BMI:24.8±2.9kg/m2)。抗阻运动方案为每周2次,每次60分钟(热身5-10分钟,训练40-45分钟,收整5-10分钟),训练周期16周。基因组合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同研究1。PLINK和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研究1:1)初始值时,6个SNPs位点(OPG rs3102735、rs3134069;RANK rs884205;DKK1 rs11001553;RSPO3 rs13209747;ESR1 rs2228480)与股骨颈骨密度存在显着关联(均p<0.05),2个SNPs位点(ESR1 rs1801132;SOST rs851054)与腰椎骨密度存在显着关联(均p<0.05)。2)初始值时,GPS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均p<0.01),GPS每增加一个“有利”等位基因,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0.011g/cm2和0.024g/cm2。GPS可以解释4.7%和2.2%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初始值个体间差异(R2=0.047,0.022,均p<0.01)。3)e QTL结果显示rs851054的次等位基因(T)与SOST在动脉中的低表达水平显着相关(p<0.05)。4)初始值时,DNA甲基化水平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均不存在显着关联(均p>0.05)。5)仅有GPS模型可解释0.5%和0.3%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个体差异。仅有MS模型可解释2.4%和4.6%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个体差异。联合GPS和MS模型可解释4.1%和7.7%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个体差异,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水平。研究2:1)16周干预后,6个SNPs位点(OPG rs1023968、rs2073618;DKK1rs1896367;SFRP4 rs1052981;RSPO3 rs13209747;MEF2C rs34316)与△股骨颈骨密度(%)存在显着关联(均p<0.05),8个SNPs位点(ESR1 rs1062577、rs3798577、rs3798758;OPG rs2073617;SOST rs865429;Wnt5B rs2010851、rs3803164;SFRP4 rs1802074)与△腰椎骨密度(%)存在显着关联(均p<0.05)。2)16周干预后,GPS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均p<0.01)。GPS每增加一个“有利”等位基因,△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0.8%和0.786%。GPS可以解释36.5%和21.8%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差异(R2=0.365,0.218,均p<0.01)。3)与GPS<6(n=31)组相比,GPS≥6(n=34)组16周干预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有显着提高(-1.37%vs.0.88%,-3.56%vs.0.05%,均p<0.05)。4)e QTL结果显示rs1896367的次等位基因(T)与DKK1在肾上腺中的低表达水平显着相关(p<0.05);rs34316的次等位基因(C)与MEF2C在骨骼-肌肉中的低表达水平显着相关(p<0.05);rs1802074的次等位基因(T)与SFRP4在动脉中的低表达水平显着相关(p<0.05)。5)运动干预前后ESR1和SOST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存在显着差异(91.03±2.01%vs.90.07±2.51%;81.95±3.85%vs.83.29±2.91%,均p<0.05)。6)16周干预后,△DKK1甲基化(%)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均p<0.05),△DKK1甲基化(%)每增加一个百分比,△股骨颈骨密度(%)增加0.025%。△DKK1甲基化(%)可以解释6.1%△股骨颈骨密度(%)的个体差异(R2=0.061,p<0.05)。7)仅有GPS模型可解释3.4%和6.9%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训练效果差异;仅有MS模型可解释2.5%和4.8%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训练效果差异;联合GPS和MS模型可解释4.8%和7.4%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差异,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水平。研究结论:研究1:GPS可预测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初始值的个体间差异,绝经后女性的GPS越高,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初始值越高。研究2:1)GPS对运动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变化值的增加具有显着预测价值,GPS≥6的受试者可通过抗阻运动方式来提高骨密度,表明抗阻运动对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可能与基因型相关。2)DKK1基因甲基化可作为预测股骨颈骨密度训练效果差异的表观遗传标记。

于晓飞[2](2021)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建筑事故以及运动性损伤等高能量导致的桡骨远端骨折呈明显增加趋势。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和急诊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指距离桡腕关节3厘米内的骨折,特别好发于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这类人群桡骨远端的骨脆性增加,摔倒引起的桡骨远端骨折多呈现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稳定性的关节外骨折,具有创伤小和经济性等优势,复位后固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石膏、小夹板和高分子热塑性材料固定。但是手法复位容易发生骨折对位、对线不良,骨折部位发生软组织损伤,远期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同时保守治疗一般恢复周期较长,且长期的外固定会限制手腕部的活动而不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根据骨折部位的肿胀及消肿情况即使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松弛会导致固定作用下降而固定过紧则容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腕管综合征及皮肤压力性溃疡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方法主要包括切开复位锁定钢骨板内固定、非锁定钢板内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以及髓内钉固定等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准确的力线和解剖复位,关节一致性和稳定性也可得到更好的保障。坚强的内固定和完全的解剖复位也可允许早期的主动性腕部功能锻炼,缩短恢复的时间,从而减少腕关节僵硬的发生率。目前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法,还是联合使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报告的结果都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至今没有一种比其他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更突出,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仍然是骨科领域的一个讨论热点。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自首次应用于股骨的生物力学研究后通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探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分析与验证,已经成为骨科领域研究的一种可靠的研究手段。随着多学科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软件,材料等,共同推动有限元方法的进步,有限元方法逐渐由模拟初期的静止模型深入为人体动态运动模型;由初期的二维模型逐渐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模型;由单根骨头模型深入为包含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肉和骨头结构的复杂三维有限元模型,越来越贴近于人体真实的变化。目前在骨科研究中,有限元方法在骨骼系统中的模型建立,骨折机理探究,以及骨折固定装置的比较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与临床实践验证中也反映了其良好的结果。第一部分掌侧锁定接骨板与附加克氏针外固定治疗AO C2/C3型骨折:一项回顾性对比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VLP)和附加克氏针的外固定架(EF)治疗桡骨远端AO C2/C3型骨折的影像学和治疗效果,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1.筛选入组:回顾性研究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因AO C2/C3型桡骨远端新鲜骨折接受外固定支架和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的患者。排除陈旧性骨折、全身性骨骼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局部疾病(如肿瘤、佩吉特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VLP或EF以外的治疗、患者失访或数据不完整的病例。2.资料收集和数据测量:随访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量表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价总体治疗效果与功能恢复;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影像学参数包括尺倾角、掌倾角、桡骨长度、尺骨变异和关节阶梯。3.数据统计和分析:连续变量(年龄、手术时间、掌侧倾斜、桡骨倾斜度、桡骨长度、尺骨变异和关节面台阶)的比较,根据其数据分布状态使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 Whitney-U检验,至于分类变量(性别、左右利手、损伤机制、并发症),适当时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 21.0软件(美国,纽约,IBM公司,Armonk)进行分析。结果:1.平均随访时间17.1个月。末次随访时,VLP组在腕关节屈曲(69.7vs62.3,P<0.001)、前臂旋前(73.1vs 64.8,P=0.027)和旋后(70.6vs 63.1,P=0.033)方面的表现优于EF组,但其他运动参数不显着。2.两组之间在Gartland-Werley或DASH评分方面没有发现显着差异(P>0.05)。与EF组相比,VLP组的尺骨变异和关节阶梯治疗效果显着改善,最终X线上显示VLP组的尺骨变异为0.6±1.3mm,EF组为1.6±1.8mm,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VLP组的腕桡关节改善明显优于EF组(0.5±1.1mm vs 1.2±1.4mm,P=0.007)。3.两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28.2%vs 34.5%)(P=0.587)。小结:1.VLP固定在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屈曲、旋前和旋后)、尺骨变异矫正和改善关节一致性方面比EF固定表现出更好的性能。2.在DASH或Gartland-Werley评分、其他影像学或功能参数和并发症方面,两种固定方法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第二部分3D打印辅助下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下钢板螺钉系统外置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筛选入组:入组标准:(1)A型,即关节外骨折各亚型(2)B型,即简单或部分关节内骨折各亚型(3)C1,关节内简单骨折。排除标准:(1)不能解剖复位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如C2、C3型;(2)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3)同时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等其他腕骨关节病或全身性骨骼疾病的患者。2.模具制作及手术实施:借助3D打印辅助,根据术前骨折部位CT三维重建及伤肢血管造影检查,采集相关数据,设计并制作个性化的接骨板及带有接骨板固定卡槽的体外固定模具,精确制导螺钉的位置和角度,进行体外复位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术后随访:分别在术后2周、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尺倾角、桡骨长度,测量腕关节屈曲、伸展、旋后和旋前角度;测量患者手的握力,所有患者测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lae,VAS)及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1.获得满意随访病例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39.3岁。A2型8例,A3型5例,B2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1例,C1型1例,均为闭合型骨折合并腕掌侧软组织损伤。2.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2.5个月。随访12~33个月,平均22.5个月。在术后2周、12周、1年随访时,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lae,VAS)分别为1.86±0.25,0.83±0.51 and 0.31±0.05,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6.54±1.71,2.72±0.53 and2.05±0.29,终末随访时Gartland—Werley评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3.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掌倾角为(13.1±3.2)°,尺偏角为(21.9±4.6)°,桡骨短缩(2.0±1.1)mm,腕关节屈曲活动度为(52.0±11.7)°,腕关节背伸活动度为(65.0±4.8)°,握力为健侧的84.0%±4.2%。小结:1.应用3D打印辅助下钢板螺钉系统外置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可个性化钢板螺钉,精准辅助复位和制导位置角度,微创且对皮肤软组织条件要求低,取出容易等优势。2.在本临床研究中,该项技术固定可靠且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短时间随访疗效满意。第三部分非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正常人体与骨质疏松人体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能量损伤事故的增加,老年人群与青少年人群的发生率出现增加的趋势。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分为保守治疗、经皮穿针内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需要恢复正常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的长度以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解剖位置。保守治疗则难以做到。为了避免桡骨畸形愈合,腕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早期功能锻炼,需要对不稳定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目前常用的手术内固定器械包括掌侧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由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主要包括老年人群,骨折患者骨质中包括骨质疏松与骨质正常人体。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非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正常及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1.招募一名青年健康志愿者,对其前臂进行快速薄层CT扫描.利用m imics20.0软件将二维影像数据创建桡骨的三维数据并以STL数据保存,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光滑表面,去除噪点,实体化桡骨模型,并以STEP格式保存。将桡骨远端模型导入UG10.0软件,创建桡骨远端骨折,并根据实际钢板数据设计桡骨远端掌侧钢板与螺钉模型。2.将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加载负荷,设置边界条件,划分网格,分析非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统计应力、位移等数据。结果:1.对于钢板固定正常人体桡骨远端模型,其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分布在骨折断端部位的钢板。锁定钢板固定正常人体桡骨远端骨折模型的最大应力值为198MPa,最大位移值为1.157mm;非锁定钢板固定正常人体桡骨远端骨折模型的最大应力值为229.5MPa,最大位移为1.394mm;2.对于骨质疏松人体,锁定钢板固定人体桡骨远端骨折模型的最大应力值为181.4MPa,最大位移为1.814mm;非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模型的最大应力值为244.1MPa,最大位移为2.178mm小结:无论对于青壮年的正常骨密度的桡骨远端骨折,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相较于非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固定均能提供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则提升程度更强。二者的最大应力值分别降低13.5%和25.8%,最大位移值分别降低17.0%和16.7%。

陶爱恩,赵飞亚,钱金栿,段宝忠,夏从龙[3](2021)在《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精作为我国传统常用的补肾固精中药,主要含有多糖、皂苷和黄酮等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类风湿、抗糖尿病、抗衰老、抗老年痴呆、抗脑血管性疾病、抗精神病、调血脂、免疫调节和治疗不孕不育等作用。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该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药理作用和物质基础,以期为其功能性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周绍杰,魏云鹏,杨建成,薛艳茹,商澎[4](2020)在《电磁疗法对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电磁疗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部分人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Europe PMC等数据库中,检索电磁疗法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共123篇,并对其做出分析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文章58篇。综述了电磁疗法对常见几种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症、抑郁症、骨质疏松等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并且对常用电磁疗法的类别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主要包括穴位贴磁、脉冲电磁场、旋磁、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穿戴磁性物品等。结果表明,电磁疗法对部分人类内科疾病、神经性疾病、骨科疾病均有显着疗效,其适用范围广且副作用小。

赵方捷[5](2020)在《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老年创伤人群脆弱指数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60岁)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年龄增长导致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心理疾病的增加,使得老年人群逐渐成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人群。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NTDB,The National Trauma Data Bank)数据显示,在创伤急救等急诊处置活动中,老年患者人群占比不断上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除了临床主要诊断,高血压、糖尿病、痴呆等生理和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不良预后结局的风险。目前国外已开展老年人群的脆弱性研究,并被证明可用于预测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院结局和死亡率等情况。脆弱性(frailty)是指老年人生理保护能力的下降和导致残疾可能性的增加。目前现有的脆弱性评价方法多为问卷形式,需要手动填写,耗费时间,同时需要患者进行自我评价,容易受到各种偏倚的影响,不适用于创伤等急诊患者。本研究旨在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ICD-10)诊断编码,构建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用于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性评价。目的与意义对上海市中心创伤急救医联体内的医院进行调研,①收集老年创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住院情况和伤情诊断情况,并探究城乡老年创伤人群的伤情差异,构建数据本底,有利于系统梳理老年创伤患者的伤情特征;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有利于分析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性情况;③开展统计分析,明确老年创伤患者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验证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有效性。以期为医院和卫生系统提供一种系统化的、高效率的方法,通过ICD-10诊断编码直接获得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性情况,可以直接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使用,消除人工评分的实施负担。资料与方法资料:收集上海市中心创伤急救医联体内11家医院的2015年至2018年老年创伤患者住院病历信息共19231份,构建本底数据库。方法:①老年创伤患者伤情特征及城乡差异分析部分,采用描述性分析,从人口学特征、住院情况和伤情诊断情况三个方面,分析老年创伤患者构成,并探究城乡老年创伤患者的伤情差异;②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构建部分,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ROC曲线等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患者的脆弱分组,筛选并赋值影响老年创伤患者脆弱性的ICD-10诊断编码,明确区分患者脆弱与非脆弱的界值;③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验证部分,采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等统计分析方法,明确老年创伤患者脆弱性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预测离院方式等结局变量的效果采用一致性检验针对同一组患者样本将老年创伤脆弱指数和Fried脆弱指数、TSFI创伤特异性脆弱指数、mFI修正脆弱指数分别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效性。结果与结论(一)老年创伤人群伤情特征分析。从老年创伤人群总体分析来看,老年女性患者多于老年男性患者,认为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摔倒和创伤。老年创伤患者的伤部以下肢和头部创伤为主,在救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跌倒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是老年创伤患者的主要损伤外部原因,老年人在外出时,应注意避免跌倒和交通事故。从城乡老年创伤患者的伤情差异分析来看,城镇老年创伤患者主要以“急诊”方式入院,其平均年龄更高、住院天数更长、总费用更高、Charlson合并指数得分更高、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情况更多。郊区老年创伤患者主要以“门诊”方式入院,患者更偏向选择手术治疗。这对医疗机构在不同区域老年创伤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救治策略选择上有重要意义。(二)老年创伤脆弱指数构建。在老年创伤患者病历收集和伤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Ward系统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等统计方法,完成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构建。确定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组。筛选脆弱组中占比两倍于非脆弱组的ICD-10诊断编码,作为影响老年创伤患者脆弱性的ICD-10并完成赋值,形成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指标体系,包括G30阿尔茨海默病(1.025)、G82截瘫和四肢瘫(1.221)、180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0.170)、J96呼吸衰竭,不可归类在他处者(0.971)、K81胆囊炎(0.304)、M41脊柱侧弯[脊柱侧凸](1.010)、M43其他变形性背部病(0.628)、M47脊柱关节强硬(0.601)、M53他背部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0.903)、S72股骨骨折(1.609)、T09脊柱和躯干的其他损伤,水平未特指0.666)、W01在同一平面上滑倒、绊倒和摔倒(1.901)、W06涉及床上的跌落(1.665)、W10在楼梯或台阶上跌倒和跌落(1.442)、W13从房屋或建筑结构上跌落或跌出(2.915)、W17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其他跌落(2.462)、W18在同一平面的其他跌倒(1.114)、Z50涉及使用康复操作的医疗(0.004)、Z90器官后天性缺失,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422)、Z92医疗个人史(0.832)、Z95具有心脏和血管植入物和移植物(0.352)、Z98其他手术后状态(1.166)。最后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指数界值(0.749),曲线下面积为0.759(0.750-0.767),敏感度为0.699,特异度为0.769,约登指数为0.468。为后续进一步验证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有效性提供基础。(三)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验证。本部分从不同组别患者伤情特征分析、预后结局预测情况、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3方面开展对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验证。不同组别患者伤情特征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创伤患者的“急诊”入院占比增加、手术率减少、Charlson合并症指数和老年创伤脆弱指数得分增加;同时脆弱患者(>0.749)的住院天数更长、Charlson合并症指数更高、至少有一个脆弱综合征的比例更高,显示老年创伤脆弱指数能够反应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程度。患者的预后结局预测情况发现,老年创伤脆弱指数与患者预后结局之间存在联系,得分越高,患者离院方式越差;当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结合患者个人情况时,对离院方式的预测效果较好(AUC=0.799);与脆弱综合征(AUC=0.590、0.792)和医院脆弱风险指数(AUC=0.668、0.794)对患者离院方式的预测效果相比,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的预测效果更好。与其他评价方法的一致性比较发现,老年创伤脆弱指数与其他脆弱性评价方法之间的一致性一般,主要原因是①基于不同脆弱性概念构建的不同脆弱指数,反应患者脆弱性的角度不同;②大多数脆弱指数之间无法互相转换。提示在构建脆弱性评价方法上的仍具有挑战性。总体而言,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仍然存在不足,比如未考虑ICD-10诊断编码之间的共线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素考虑较少等。但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修订版(ICD-10)编码中获得患者的脆弱性情况,因此可以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使用,并能够消除人工评分的实施负担,更适用于创伤等急诊处置患者。同时,本研究探究通过ICD-10诊断编码进行脆弱性评价的新方法,在国内是首次,填补了国内针对老年创伤患者的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空白,并为后续脆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从医院电子病历的角度构建脆弱指数,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政策建议1.关注老年创伤患者数据的整理,老年创伤患者救治中,应关注头部和下肢创伤,关注老年女性患者,注意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导致的不良预后等情况。相关健康教育方面,需要关注老年人跌倒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情况的发生,提高个人意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同时关注城乡老年创伤人群在治疗方案和救治策略上的选择。2.老年创伤脆弱指数可以直接从ICD-10诊断编码中获得患者脆弱性情况,可以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使用,能够消除人工评分的实施负担,更适用于创伤等急诊处置患者。3.研究为后续脆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从医院电子病历的角度构建脆弱指数。

张志超[6](2020)在《金纳米团簇调节破骨细胞功能及抑制乳腺癌细胞骨破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结构退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降低以及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和骨折风险增加。当各种原因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速率超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速率,引发骨降解与骨形成失衡,骨质流失和骨结构与强度的退化,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该疾病多发于绝经期妇女和老年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上升,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缺乏解决该疾病的有效病理学治疗方法。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乳腺静脉回流汇入椎旁静脉,约65%的乳腺癌会发生脊柱转移,形成溶骨性破坏,晚期易造成骨折与神经压迫,患者多表现明显疼痛、瘫痪症状,生活质量严重受损。肿瘤脊柱转移后发展迅速,预后差,患者生存期短,5年生存率低于20%。以上两种疾病在病理过程中均伴随着破骨细胞的过度激活、分化。所以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激活、分化,同时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增殖、趋化破骨细胞的药物,便具有成为新型抗骨质疏松和抗肿瘤骨转移药物的潜力。金纳米团簇是金元素与蛋白质、多肽类化合形成的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已有研究证明合适的金纳米团簇可以具有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生理及病理活性的功能。故我们猜测破骨细胞作为骨微环境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其功能也可以被合适的金纳米团簇所抑制。有成为稳定骨微环境,缓解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可能。同时进一步的,若金纳米团簇材料能够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相关生物学活性,则有进一步成为抗肿瘤骨转移药物的可能。故我们根据以上猜想设计并执行了实验。本课题中,我们合成了两种稳定的金纳米团簇材料牛血清白蛋白-金纳米团簇(Au BSA)和谷胱甘肽-金纳米团簇(Au GSH),通过材料荧光检测、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检测和质谱检测对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的,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金纳米团簇Au BSA和Au GSH对原代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在评估细胞毒后,通过RANKL刺激小鼠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同时加入安全浓度材料尝试抑制该过程,通过TRAP染色技术、F-Actin染色技术和骨片试验评价抑制效果。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技术检测小鼠BMMs在材料作用后相关氧化还原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破骨活化相关基因的活性。在细胞水平上评估两种金纳米团簇材料对BMMs增殖和破骨分化功能的影响。我们培养了人乳腺癌肿瘤细胞系MDA-MB-231和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进行了材料细胞毒检测以及金元素内吞比较;通过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验证了材料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了材料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设计条件培养和ELISA检测,验证了材料对乳腺癌细胞调控破骨细胞募集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材料对于乳腺癌细胞多种增值、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以及受乳腺癌细胞影响后破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最后设计了小鼠胫骨髓腔荷瘤模型,给药并观察评估了小鼠肿瘤骨破坏情况。我们的结果显示两种金纳米团簇Au BSA和Au GSH能够明显抑制小鼠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同时也能抑制破骨细胞溶骨功能。同时我们的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均验证了Au BSA和Au GSH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肿瘤细胞刺激、趋化破骨细胞造成溶骨破坏的能力。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论证了两种金纳米团簇材料Au BSA和Au GSH在不损伤机体正常细胞的浓度下,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激活、分化,同时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增殖、趋化破骨细胞的能力。具有成为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抗肿瘤骨转移和继发性骨破坏药物的潜力。

车艳军[7](2020)在《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轴向加载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目的]在微纳观层面观察轴向加载致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方法]发育成熟的雄性SD老鼠(平均体重400±15 g)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trol,未对椎间盘进行任何干预)和四个干预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来固定尾椎(Co7-Co10,对目标间隙Co8-Co9分别予以压缩2、4、6及8周)。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评估椎间盘T2信号强度和椎间盘高度。实验结束后,予以大鼠安乐死,收集尾椎间盘进行组织病理学、糖胺聚糖(GAG)含量、终板结构、椎间盘弹性模量等检测评估。[结果]基于经典的Pfirrmann分级标准,我们在Pfirrmann Ⅱ级时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早期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Ⅰ级和Ⅱ级,临床通常定义为“正常”状态)。Co8-Co9压缩2周后,椎间盘由Pfirrmann Ⅰ级过渡为Ⅱ级。此时,糖胺聚糖渐进性减少和水分的丢失导致髓核细胞异常再生。大而空泡状的脊索细胞逐渐被小而不活跃的成熟髓核细胞所取代,髓核细胞密度逐渐增大,且呈不均匀分布。功能细胞数量从Pfirrmann Ⅰ级的平均1404个下降到Ⅱ级的平均1244个(p<0.05)。组织学评分从Pfirrmann Ⅰ级的5.21分上升到Ⅱ级的5.57分(p<0.05)。然而,在Pfirrmann Ⅰ和Ⅱ级之间,髓核的总GAG含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经过4周轴向加载后,椎间盘退化为Pfirrmann Ⅲ级(临床早期变性期),此时髓核呈现出典型的细胞簇现象,水含量进一步减少。髓核细胞密度低于Ⅰ级和Ⅱ级。伴随着髓核和纤维环内层出现紊乱,部分纤维环出现裂隙。Pfirrmann Ⅲ级时髓核总GAG含量较Pfirrmann Ⅱ级显着降低(p<0.0001)。Co8-Co9经过6周的加载后,椎间盘退变为Pfirrmann Ⅳ级(中晚期临床变性),髓核细胞密度明显低于Ⅰ-Ⅲ级。髓核体积和总GAG含量也进一步减少,纤维环内外层明显紊乱,髓核与纤维环界限模糊,部分髓核被紊乱的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替代,软骨终板明显纤维化,椎间隙轻至中度狭窄。Co8-Co9经过8周的压缩后,椎间盘退变为Pfirrmann Ⅴ级(临床终末期变性),髓核水含量几乎完全消失,近乎完全被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替代。与Pfirrmann Ⅰ-Ⅲ级相比,V级大鼠髓核总GAG含量显着降低(p<0.0001),然而,Pfirrmann Ⅳ和Ⅴ级之间髓核总GAG含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伴随着纤维环广泛纤维化及终板的硬化、甚至塌陷,髓核细胞几乎消失殆尽,组织学评分上升到14.43。与此同时,在Pfirrmann分级早期(Ⅰ-Ⅱ级)骨性终板的孔隙结构未见明显变化,但随着Pfirrmann分级(Ⅲ-V级)的增加,孔隙数量渐进性减少。骨性终板呈现粗糙的“虫噬样”破坏,同时伴有钙化、硬化及骨赘形成,终板的中央区域较外周区域更为明显。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6-8周,Pfirrmann Ⅳ-Ⅴ),骨性终板结构进一步退化,且与时间呈正相关。经过2-8周的加载压缩,纤维环胶原纤维的单个纤维直径明显粗于对照组,且Pfirrmann Ⅰ-Ⅴ级的外层胶原纤维直径均较内层显着增大。在退变早期(Pfirrmann Ⅱ),纤维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但随着压缩时间延长(Pfirrmann Ⅲ-Ⅴ),平均纤维直径显着增加(p<0.05)。与纤维直径所不同的是,在退变早期(Pfirrmann Ⅱ)与对照组(Pfirrmann Ⅰ)相比外层胶原纤维刚度均较内层胶原纤维刚度更大,即更硬一些(p<0.05),但内层胶原纤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而在Pfirrmann Ⅲ级时,外层胶原纤维的平均弹性模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firrmann Ⅰ,p<0.05),但纤维环内层仍未见明显差异。在Pfirrmann Ⅳ和V,纤维环内外层胶原纤维刚度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最初是一个沉默的亚临床过程。依据经典的Pfirrmann评分标准,在通常定义为临床正常状态时(Pfirrmann Ⅰ和Ⅱ),椎间盘的微纳结构已发生早期退变改变,表明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微纳环境的变化并不同步。通过评价不同Pfirrmann分级下骨性终板、纤维环等亚结构的微纳结构改变,提高了我们对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和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椎间盘退变不仅是宏观MRI所表现的髓核水含量的丢失,还进一步涉及纤维环、骨性终板及髓核等亚结构在微纳尺度的改变。第二部分: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目的]在微纳观层面观察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方法]发育成熟的雄性SD老鼠35只(平均体重400±15 g),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trol,尾椎椎体仅置入克氏针),四个干预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原位制动尾椎Co7-Co10),分别对目标节段(Co8-Co9)予以2、4、6及8周的原位制动固定。依照实验设计,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评估间盘T2信号强度和椎间盘高度。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间盘进行组织病理学、椎间盘结构形态、基因表达、弹性模量的检测评估。[结果]椎间盘高度从制动第6周开始明显下降。在第6周和第8周,椎间盘退变依据改良的Pfirrmann评分标准为Ⅲ级。原位制动的力学环境改变了椎间盘的基因表达。伴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髓核逐渐出现典型的细胞簇现象。与此同时纤维环内层也开始出现不规则紊乱伴裂隙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制动8周组髓核内胶原纤维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5),与此同时纤维环弹性模量明显增大(p<0.05)。[结论]原位制动力学状态导致了目标间盘的退变,且与制动时间呈正相关。椎间盘退变不仅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改变相关,而且还与胶原纤维在纳米尺度的变化有关。进一步表明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是诱使椎间盘退变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基于椎间稳定的可控制动牵引有助于轻中度退变椎间盘的再生修复[目的]探究及时可控的制动牵引能否恢复退变间盘的生物力学环境,进一步探讨牵引再生或修复退变间盘的可行性。[方法]49只6月龄的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450±15 g)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A组(Sham):尾椎仅置入克氏针;B组(模型组):采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C组(实验对照组):同B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自行恢复;其余四个干预组(D-G组):Co8-Co9经历4周的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然后分别予以2周、4周、6周和8周的轴向拉伸牵引。在实验的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对其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椎间盘组织病理学、髓核总GAG含量及骨性终板形貌进行测定。[结果]经过4周的轴向加载压缩,B-G组大鼠Co8-Co9椎体的椎间高度和T2信号强度较A组明显降低(Sham组,p<0.0001)。B组组织学评分平均为10.14分,髓核总糖胺聚糖(GAG)含量平均为238.21μg GAG/ng DNA。与对照组(A组)相比,骨性终板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轴向制动牵引2-8周后,与B组相比,E组Co8-Co9的椎间隙及T2信号强度明显恢复(p<0.0001),D组、F组及G组Co8-Co9间盘高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0.0001),与此同时,T2信号强度也较B组明显恢复(p<0.001)。组织学评分从B组平均10.14分降至F组5.86分及E组5.57分(p<0.0001)。另外,髓核总GAG含量也从B组的平均238.21μg GAG/ng DNA上升到E组的601.02μg GAG/ng DNA(p<0.0001)。此外,D组和E组的骨性终板孔隙密度均较B组显着增加(D组vs B组,p<0.05;E组vs B组,p<0.0001)。[结论]通过成功构建生物力学退变模型,进一步表明椎间盘退变是在异常力学环境下由细胞介导的生化、力学和结构变化的级联反应。不是所有程度的椎间盘退变都能够再生或修复。再生修复退变间盘需要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基于制动-牵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椎间盘退变的级联循环,但其牵引载荷的加载周期和幅度必须是适度可控的,若超出其生理力学范围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退变。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及优化牵引装置的使用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低张力牵引模态积极重塑退变间盘微纳环境[目的]观察低张力牵引模态再生修复退变间盘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2只6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435±15 g),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A组(模型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 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致中度椎间盘退变);B组(实验对照组,同A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自行恢复);剩余4个干预组(C-F组)C、E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分别予以2周及4周的高张力牵引(HTT-2w和4w);D、F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分别予以2周及4周的低张力牵引(LTT-2w和4w)。依照实验计划在各个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尾椎,对实验节段椎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组织病理学、髓核总蛋白多糖含量、骨性终板形貌、髓核及纤维环胶原纤维直径及弹性模量进行测定。[结果]经持续轴向牵引2-4周后,C-F组大鼠的Co8-Co9椎间隙较A组明显增大(p<0.05)。所有四个干预组(C-F)的组织再生迹象均较B组明显。干预组(C-F)的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A组)和实验对照组(B组),其中LTT组(2周和4周组)均要优于HTT组(2周和4周组)。与模型组(A组)相比,干预组(C-F组)髓核总蛋白多糖含量显着增加(p<0.05)。经2-4周的干预后(HTT和LTT组),与A组相比,骨性终板孔隙形态、数量及直径明显恢复,LTT组优于HTT组,LTT-4w组明显优于LTT-2w组。在所有干预组中,内外层纤维环的平均胶原纤维直径均明显下降(p<0.05),但HTT组的纤维直径仍大于LTT组。与胶原纤维直径变化趋势一致,外层纤维环刚度较内层纤维环刚度更大。而在髓核中,胶原纤维直径和模量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环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4个干预组对髓核弹性模量的影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部分研究再次证实制动-牵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椎间盘退变的级联反应。低张力牵引模式减少了椎间盘的过度应力修复和骨赘形成。在促进退变间盘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同时,更好地重建了骨性终板,相比高张力牵引模式更有效改善了纤维环及髓核的微纳结构及力学微环境,且维持了退变间盘微环境的稳定,为退变间盘再生及修复重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第五部分: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协同低张力牵引更好地促进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目的]探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联合低张力牵引对中重度退变间盘再生或修复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月龄雄性SD大鼠35只(平均体重450±15 g),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A组(模型组,使用定制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尾椎Co7-Co10并对目标间隙(Co8-Co9)进行4周的轴向压缩构建力学退变模型);B组(实验对照组,同A组造模成功后移除外固定装置进行8周的自由恢复);剩余3个干预组:C组(com-4w/tra-4w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4周的低张力牵引;D组(com-4w/ESWT)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强度:0.15Mpa,频率:1Hz,冲击次数:1000/次,1次/周,共4次)干预;E组(com-4w/tra-4w/ESWT组,ESWT治疗参数同D组)同A组建模成功后予以低张力牵引联合低能量ESWT干预。遵照实验计划在实验各时间节点对大鼠尾椎进行MRI及X线检测。实验结束后,对大鼠施行安乐死,收集大鼠尾椎,对其实验节段椎间盘高度、T2信号强度、组织病理学、髓核总GAG含量、椎间盘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骨性终板形貌、髓核及纤维环胶原纤维直径及弹性模量进行评估测定。[结果]退变椎间盘经持续低张力牵引、低能量ESWT干预或二者联合干预治疗后均能有效恢复椎间盘高度,诱导椎间盘再水化,但对于椎间盘高度的恢复,D组(com-4w/ESWT组)要弱于别的两组干预组(C组和E组),而对于诱导椎间盘再水化,则E组(com-4w/tra-4w/ESWT组)更胜一筹。C-E干预组经不同方式干预后,三组椎间盘均呈现出组织再生迹象。但实验对照组(B组)椎间盘未见明显组织再生。三个干预组(C-E组)的组织学评分均较A组及B组降低(p<0.0001),其中C组和E组评分均与D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E组的组织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各干预组(C-E组)相比,其NP总GAG含量未见明显增加(p<0.05)。NP总GAG含量在A组和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个干预组中,D组NP总GAG含量恢复较C组及E组弱,其中C组vs D组(p<0.05),E 组 vs D 组(p<0.0001),而 C 组 vs E 组(p<0.05)。各干预组改变了椎间盘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各干预组明显上调了 AF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和aggrecan基因表达(p<0.05),其中三个干预组对Ⅰ型胶原的调控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下调了 MMP-3、MMP-13及ADAMTs-4的基因表达(p<0.05)。其中三个干预组对ADAMTs-4的调控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AF趋势基本一致的是各干预组上调了髓核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aggrecan的基因表达(p<0.05),同时下调了 NP中MMP-3、MMP-13及ADAMTs-4基因表达水平(p<0.05)。其中对于合成代谢基因的调控,D组除Ⅱ型胶原外,其余要弱于C组及E组,其中E组调控最佳。经过各干预组(C-E组)干预后,与A组相比,骨性终板的孔隙结构呈现明显的恢复变化。C-E组终板孔隙数较A组明显增多(p<0.0001),其中 C 组 vs D 组(p=0.9724);C 组 vs E 组(p=0.0116);但 A 组与 B 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5261)。此外孔隙直径也较前改善,其趋势与孔隙密度的趋势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三个干预组之间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7213)。但值得注意的是,与A组及B组相比,D组(com-4w/ESWT组)及E组(com-4w/tra-4w/ESWT组)的骨性终板外周孔隙密度及孔径均得到明显恢复,而C组(com-4w/tra-4w组)则恢复较差。AF及NP中胶原纤维的弹性模量和直径随干预类型不同而变化,可以明确的是低张力牵引联合低能量ESWT干预对胶原纤维直径及模量的改善最大。[结论]低能量ESWT联合低张力牵引为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更稳定的椎间环境。低能量ESWT通过降低MMP-3、MMP-13及ADAMTS-4和抑制胶原蛋白分解促进了间盘基质的再生。在轴向牵引促进间盘高度恢复及再水化的同时,联合低能量ESWT积极重建了骨性终板微纳结构,降低了纤维环的环张力及髓核的核应力,重塑了间盘再生修复必需的生物力学微环境。

王亚冰[8](2020)在《儿童/青少年起病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简称甲旁减,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包括颈部手术、外伤、外放射、自身免疫、遗传异常等。目前已发现有十数种基因突变与甲旁减的发病相关。既往关于大样本非手术性甲旁减患者全面基因筛查的研究数量有限,尚缺乏遗传性甲旁减系统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概况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发展,靶向目标序列的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已成为多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单基因疾病经济、快捷的检测方法,辅以较为简便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则可同时对大片段缺失进行检测。目的本研究拟在一个单中心、大样本的儿童/青少年起病的非手术性甲旁减患者中:1)应用T-NGS+MLPA技术联合,探索单基因突变在起病年龄较早的非手术性甲旁减发病中的作用;2)通过体外功能实验验证某些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的致病性;3)重点分析部分遗传性甲旁减的临床特点;结合遗传诊断策略探索甲旁减患者的基因诊断流程。方法在1975年至2018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连续就诊的HP患者中,纳入起病年龄≤18岁、排除明确继发因素(包括颈部手术、外伤、外照射等)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自主设计包含15种HP相关候选致病基因的二代测序panel,使用T-NGS联合TBX1-MLPA,对受试者进行候选基因突变筛查,应用ACMG将变异分为致病、可能致病、意义未明、可能良性和良性。利用体外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TBX1和CASR新发现错义突变的致病性。基于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及体外功能实验,对基因诊断明确的遗传性甲旁减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检出良性/可能良性变异或无突变的患者定义为特发性甲旁减,与遗传性HP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对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3例儿童/青少年起病非手术性HP患者。1)儿童/青少年起病非手术性HP的基因突变谱通过T-NGS测序,在23例患者中检出27个致病或可能致病变异,涉及TBX1、CASR、AIRE、GATA3、FAM1 1A 5种基因,其中13个为新发现的突变;通过TBX1-MLPA,25例患者检出了TBX1基因整个基因的单倍体缺失。突变检出率为 27.7%,按检出率高低依次为:TBX1(15.0%)、AIRE(5.2%)、CASR(4.6%)、GATA3(2.3%)和 FAM111A(0.6%)。此外,T-NGS 在 11 例患者中检出了 12个意义未明的变异,涉及GA TA3、CASR、FAM111A、GCM2和PTH5种基因。2)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T-NGS测序和TBX1-MLPA联合,共检出了 48例有致病变异和114例无突变或携带良性变异的甲旁减患者。在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HP在5岁前起病者分别有60.4%和7.0%。且在HP起病年龄5岁前者,突变检出率在60%以上。突变组与无突变组患者相比,甲旁减起病年龄更早(2.8[0.1,9.6]岁vs 13.0[8.8,15.0]岁,P=0.000),甲旁减外表现和阳性家族史的比例更高(P<0.05)。3)本研究检出的部分变异功能验证及遗传性HP的临床特点分析(1)DiGeorge 综合征 1 型(DiGeorge syndrome type 1,DGS1)TBX1 突变体外功能验证及临床特点:26例DGS1患者,25例携带TBX1单倍体缺失,1例携带新发现的TBX1错义突变:c.A1469G(p.Y490C)。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该p.Y490C突变,较野生型相比,转录活性下降约50%。与114例特发性HP患者相比,26例DGS1患者低钙血症的起病年龄更早(4.5[0.2,10.3]岁vs 13.0[8.8,15.0]岁,P=0.000);在病程相似的情况下,低PTH血症程度相对更轻(6.8[3.0,15.6]pg/mL vs 3.0[3.0,3.3]pg/mL,P=0.002);在维持相似的血钙浓度下,每日需要相对较少剂量的维生素D制剂治疗(普通维生素D 3.25±1.62万IU/d vs4.90±1.85 万 IU/d,P=0.016;骨化三醇:0.35±0.15μg/dvs 0.64±0.31μg/d,P=0.059)。在23例无先天性心脏病的DGS1患者中,尽管已经出现了甲旁减外的表现(如特殊面容、智力障碍、言语含糊、反复感染等),但在分子诊断前临床诊断仍存在困难。(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低钙血症1型(autosomal dominant hypocalcemia type 1,ADH1)CASR突变体外功能验证及临床特点:在11例患者检出了 10种CASR错义突变,包括7个可能致病变异,分别为p.Q117R、p.D217Y、p.E241K、p.E767Q、p.F798V、p.F798C、p.Y839C,和 3 个意义未明变异,分别为 p.H429Q、p.A152V和p.I139T。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此10个变异在0.5mM、1mM、2mM、4mM胞外钙离子浓度下,较野生型相比,有不同程度的转录活性增加,量效曲线左移;证明了这些CASR可能致病变异和3个意义未明变异的致病性。故体外功能实验在T-NGS和TBX1-MLPA基础上,将突变检出率扩大为29.5%(51/173)。ADH1患者低钙血症起病较早,中位0.09[0.02,1.01]岁,10例血PTH水平在参考范围以下,9例在接受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治疗后出现高钙尿症,7例合并低镁血症;且较IHP相比,HP发生年龄更早、尿钙水平更高、尿路结石的发生比例更高(P<0.001)。(3)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 1 型(autoimmune polyglandular syndrome type 1,APS1)的临床特点:本研究检出的9例APS-1患者中,平均随访至21.9±7.9岁,表现出中位4[1,5]个组分表现(范围1-7个)。2例具有典型三联征表现,包括甲旁减、念珠菌病和Addison病,3例具有三联征中2种表现;6例患者在病程中还有其他系统表现,包括外胚层发育不良、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早衰、视网膜色素变性、慢性腹泻等。(4)其他:在4例甲旁减-耳聋-肾发育不良(hypoparathyroidism-deafness-renal dysplasia,HDR)综合征中,3例具有该综合征典型的表现,包括甲旁减、听力障碍或肾发育不全。另有1例患者诊断为Kenny-Caffey综合征2型(Kenny-Caffey syndrome type2,KCS2),除甲旁减外,临床有矮小、前囟闭合延迟、股骨和肱骨骨皮质增厚、骨髓腔狭窄,及小角膜、小眼球。结论在这个大样本的儿童/青少年起病的中国人非手术性HP病例系列中,对已知15种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检出率约30%。T-NGS和TBX1-MLPA技术联合是一种有效、经济、快捷的检测方法,体外功能实验对验证变异的致病性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检出的遗传性HP患者中,DGS1是最常见类型,TBX1基因单倍体缺失为最常见突变类型,可通过TBX1-MLPA有效检出,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和误诊,需要治疗低钙血症的药物剂量较少,甲状旁腺有残存的功能。本研究诊断的其他遗传性HP还包括ADH1、APS1、HDR综合征和KCS2。新发现的突变位点扩大了 HP的基因突变谱。除外明确继发因素,对起病年龄早(尤其是5岁前起病)、有甲旁减外多系统表现和阳性家族史的HP患者,因DGS1在遗传性HP中高发,建议先行TBX1-MLPA筛查,筛查阴性者可考虑行T-NGS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

陈希[9](2020)在《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介绍:颈椎病多见于我国中老年人群,随着国家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颈椎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内固定手术治疗作为目前治疗颈椎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手术方式及疗效已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验证。颈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作为颈椎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目前以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为主。Abumi于1994年首次报道了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并随后报道其用于治疗下颈椎外伤骨折、肿瘤、感染、退行性病变和前路固定融合失败的疗效优于前路钉板内固定和侧块螺钉。目前,颈椎椎弓根螺钉相较于其他后路内固定技术优势明显。椎弓根是颈椎中非常坚强的结构,且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存在相对致密的松质骨,是提高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和把持力的有利条件。大量生物力学实验报道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峰值拔出力明显高于侧块螺钉,抗疲劳性能和稳定性同样优于侧块螺钉,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对于颈椎严重外伤和肿瘤的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提供的颈椎稳定性可降低患者行二期颈前路内固定术的可能性。既往研究显示,颈椎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较长,但颈椎椎弓根解剖变异较大且结构细小,对于不同个体的同一颈椎节段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颈椎节段,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椎弓轴向投射点、轴线角度以及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均存在较大差异,是导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椎弓根皮质穿透率高达16.8%。此外,颈椎椎弓根与椎动脉、神经根、硬膜囊以及食管的解剖关系极为密切,置入过程缺乏明确的解剖标志,常发生椎动脉损伤(0.6%~1.0%)、神经根损伤(0.44%~7.6%)、硬膜囊撕裂(<0.1%)、食管穿孔(罕见)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颈椎椎弓根螺钉极高的置入难度。术中三维CT导航、O型臂导航和3D打印置钉模板等辅助置钉技术可部分提高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但其受制于术者熟练程度,目前尚未普及。颈椎侧块螺钉技术最初由Roy-Camille于1972年提出,发展至今已有Roy-Camille法、Magerl法、Anderson法等置入方式。侧块螺钉凭借其较高的手术安全性、相对较低的置钉难度、能提供较为满意的颈椎稳定性,已成为下颈椎最常用的后路螺钉固定技术之一。其并发症主要为神经根损伤(3.8%-5.6%)、椎动脉损伤(1.3%)和侵犯关节面(16.7%)。但对于需要坚强固定的手术方式、侧块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尤其是对于C7节段,置入侧块螺钉则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并非手术最佳选择。近年来,日本学者Aramomi于2014年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下颈椎后入路内固定手术的新技术——颈椎椎间孔螺钉技术。其进钉点定位于侧块中线与头侧相邻椎体同侧下关节突交点内侧1mm处,竖直向内侧倾斜20°至25°,由此打入4.5mm×12mm螺钉。这项置钉技术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选用了“粗短”的螺钉,并使螺钉穿过分布于颈椎椎弓根入口附近相对致密的松质骨,这些特点均有利于提高椎间孔螺钉的稳定性。而较短的置入深度则足以避免螺钉直接损伤椎动脉,理论上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发现椎间孔螺钉具有比侧块螺钉更强的轴向拔出力。椎间孔螺钉被认为可以作为侧块螺钉置钉失败或因侧块骨折等原因无法置入侧块螺钉的有效替代方案,但目前尚缺乏基于我国人群的下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解剖学参数研究和生物力学研究报道。本研究依据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钉道设计和既往影像学、解剖学研究,以我国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测量分别获得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数据,并基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设计了直接拔出力测试、疲劳测试和残余拔出力测试,以获取国人下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数据,并对这三种螺钉的影像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强度进行比较。目的:应用影像学测量方法获得国人下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参数,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并比较每种螺钉的力学强度差异,为临床术前手术设计和术中螺钉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续行健康查体的受检者,共50名(男25名,女25名)的颈椎CT影像资料,年龄(56.00±15.90)岁(29~89岁)。对健康检查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依据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Magerl法)、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进钉点和钉道设计在三维重建模型上选定后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的重建图像上分别对C3~C7节段进行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测量,记录其最大内倾角度、最适内倾角度、最小内倾角度、最适钉道长度/轴长、椎弓根宽度等测量值。每两周由同一名脊柱外科专业医师对各影像学参数再次进行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选取8具新鲜冰冻尸体,男4具、女4具,死亡时年龄(45.25± 11.23)岁。CT检查排除骨折、畸形、感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质破坏或其他异常,最终筛选出30个C3~C6颈椎脊椎。将制备完成的颈椎节段标本顺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标本,分别用于双侧置入椎间孔螺钉(4.5mm×12mm螺钉)、侧块螺钉(3.5mm×14mm)与椎弓根螺钉(3.5mm×24mm螺钉),螺钉型号均依前述据影像学测量数据选择。随机选取一侧进行直接拔出力测试(速度5mm/min),另一侧进行疲劳测试(位移± 1.0mm,频率1Hz,循环500次)及残余拔出力测试。结果: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度为C3 10.65mm,21.12°;C4 10.12mm,22.62°;C5 9.82mm,23.66°;C6 9.19mm,24.13°;C7 9.10mm,27.54°。测得C3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长(p<0.05);C7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短(p<0.05),但与C6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7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度最大(p<0.05);C3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度最小(p<0.05)。男性在C4、C6-C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长于女性,最适内倾角度小于女性(C410.44mm vs 9.81mm,21.11°vs 24.12°;C6 9.69mm vs 8.69mm,22.10°vs 26.16°;C7 9.90mm vs 8.30mm,24.95° vs 30.13°,P<0.05)。国人颈椎椎弓根螺钉总体最适钉道轴长和内倾角度为C3 30.94mm,33.92°;C4 30.50mm,34.95°;C5 31.92mm,33.42°;C6 30.50mm,31.94°;C7 29.87mm,31.01°;总体椎弓根宽度为 C3 5.35mm;C4 5.56mm;C5 5.99mm;C6 6.34mm;C7 6.86mm。男性在C3~C7节段最适钉道轴长和椎弓根宽度均长于女性(C3 32.59mm vs 29.29mm,5.89mm vs 4.81mm;C4 32.06mm vs 28.94mm,6.06mm vs 5.06mm;C5 33.85mm vs 29.98mm,6.40mm vs 5.57mm;C6 32.22mm vs 28.78mm,6.77mm vs 5.90mm;C7 31.56mm vs 28.18mm,7.26mm vs 6.46mm,p<0.05),在 C4~C5、C7节段最适内倾角度小于女性(C4 33.66°vs 36.24°;C5 32.24°vs 34.59°;C7 29.01°vs 33.02°,p<0.05)。国人颈椎侧块螺钉(Magerl法)总体最适钉道长度为 C3 14.84mm;C4 15.33mm;C5 15.44mm;C6 14.74mm;C7 14.06mm,男性在C3~C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均长于女性(C3 15.56mm vs 14.12mm;C415.95mm vs 14.71mm;C5 16.11mm vs 14.77mm;C6 15.68mm vs 13.80mm;C714.82mm vs 13.29mm,p<0.05)。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在C3~C7节段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p<0.05),总体最适内倾角度在C3~C7节段均小于椎弓根螺钉(p<0.05)。椎间孔螺钉的直接拔出力为(327.10±17.07)N,侧块螺钉为(305.71±11.63)N,椎弓根螺钉为(635.67±22.82)N。椎间孔螺钉的残余拔出力为(265.62±18.19)N,侧块螺钉为(192.80±17.10)N,椎弓根螺钉为(494.89±41.79)N。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残余拔出力较直接拔出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01),分别下降了 18.8%、36.93%和22.15%。椎弓根螺钉的直接拔出力高于椎间孔螺钉和侧块螺钉(p<0.001),椎间孔螺钉略高于侧块螺钉(p=0.004)。残余拔出力椎弓根螺钉最高,椎间孔螺钉次之,侧块螺钉最小(p<0.001)。椎间孔螺钉的首次循环载荷和首次达到设定位置时载荷均高于侧块螺钉(p<0.001)和椎弓根螺钉(p=0.015),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椎间孔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末次循环载荷均高于侧块螺钉(p=0.003),但椎间孔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结论: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最适钉道长度在C3~C7节段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最适进钉内倾角度在C3-C7节段均小于椎弓根螺钉。国人男性颈椎椎间孔螺钉钉道长度稍长于女性,进钉内倾角度小于女性。椎间孔螺钉长度受限,不具备直接损伤椎动脉的风险,且具有较大的进钉安全角度。椎间孔螺钉的直接拔出力略高于侧块螺钉,残余拔出力明显高于侧块螺钉。椎间孔螺钉的抗疲劳性能与椎弓根螺钉相近并明显优于侧块螺钉。综上,颈椎椎间孔螺钉具有作为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有效替代的潜能。

邢敏[10](2019)在《硅—锶体系生物陶瓷离子释放规律及对骨/心肌组织修复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活性陶瓷材料释放的活性离子被证实可以调控细胞行为,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成骨和成血管,进而有利于组织修复,但是目前关于离子种类和浓度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很少,导致单一离子的特定作用、离子组合的协同作用和最佳作用浓度仍然不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生物活性陶瓷材料释放离子的精确控制;(2)离子对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和最佳作用浓度;(3)具有可控离子释放的组织修复材料的设计。本论文以硅和锶离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关于硅-锶体系生物陶瓷离子释放规律及对骨/心肌组织修复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课题,首先探究了硅-锶体系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及外部生理微环境对其离子释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硅-锶离子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协同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和应用,最后受到上一步关于锶离子能够显着促进血管生成研究结果的启发,并联想到修复过程中需要大量血管重建的软组织—心肌组织,深入阐明了锶离子在心肌组织修复中的生物活性、最佳作用浓度和应用,为生物活性离子用于组织修复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次采用无容器技术制备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钙-锶-硅体系玻璃材料,并探究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进而研究材料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对离子释放的影响,同时改变外部生理微环境,如p H和蛋白,阐明其对材料离子释放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无容器技术制备的化学成分可控的玻璃材料结合后期热处理,能够精确调控其物相组成。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均能进一步调控材料的离子释放行为,同时改变溶解环境的p H也是调控材料离子释放的有效方法。本章研究结果对设计具有可控离子释放的生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材料离子释放的精确可控也为接下来深入探究单一离子和离子协同对细胞行为的影响、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行的离子获得渠道。2)探究硅-锶离子对骨组织工程快速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的作用和最佳作用浓度,并阐明最佳作用浓度对h BMSCs干性维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硅-锶离子对h 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和最佳作用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h BMSCs培育方法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探究其在体内对成骨和成血管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和锶离子能够协同促进h BMSCs增殖并有利于其大量扩增后的干性维持,得到了最佳作用浓度,并基于此设计了h BMSCs的体外培养条件,使得体外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保持干性的h BMSCs。进一步发现了硅和锶离子能够协同促进h BMSCs成骨分化,得到了最佳作用浓度,并发现硅和锶离子协同促进h BMSCs成骨分化的最佳作用浓度要高于其协同促进h BMSCs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最后,基于硅和锶离子协同促进h BMSCs成骨分化的最佳作用浓度,设计了硅-锶离子复合可注射水凝胶,使其可以释放处于促进h BMSCs成骨分化作用浓度范围内的硅-锶离子,进而通过动物实验,裸鼠(BALB/c,6周龄,n=6)皮下移植,证明了负载h BMSCs的硅-锶离子复合水凝胶能够在体内促进成血管和成骨。通过对比硅和锶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差异,结果显示硅离子在促进h BMSCs成骨分化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锶离子在促进h BMSCs增殖和成血管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本章研究结果为骨组织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下一部分的研究工作,为其提供了理论指导。3)基于上一部分的研究结果,发现了锶离子在促进成血管方面具有比硅离子更显着的效果。除了硬组织修复以外,血管生成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高度血管化的心肌组织的修复,因此,本章研究了锶离子对心肌修复相关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调控和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首先探究锶离子对血管形成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机制,进而阐明锶离子对心肌细胞活性维持和缺氧损伤后修复抗凋亡的作用和最佳作用浓度,并基于此设计锶离子复合的水凝胶材料,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其对心梗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而通过血管形成和受损心肌细胞修复揭示锶离子促进心梗后心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发现,锶离子能够促进血管形成和血管成熟,得到了最佳作用浓度,并发现了其通过刺激旁分泌效应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发现了锶离子能促进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活性维持,促进其缺氧损伤后的抗凋亡和修复,并得到了其最佳作用浓度。最后,基于锶离子的最佳作用浓度,设计了锶离子复合可注射水凝胶,并使其可以释放处于活性作用浓度范围内的锶离子,通过体内实验(雄性小鼠,BALB/c,12周龄,n=12),证明了锶离子复合水凝胶能够促进缺血再灌心梗模型心脏功能恢复,并发现了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其释放的锶离子能够促进血管形成,进而恢复梗死区域的营养和氧气供给,并能够促进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修复抗凋亡。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心梗心肌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方法。

二、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抗阻运动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效果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思路和总体方案
2 文献综述
    2.1 骨质疏松概述
    2.2 运动干预对骨密度改善效果的研究
    2.3 骨质疏松症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2.3.1 维生素D通路相关基因
        2.3.2 雌激素内分泌途径相关基因
        2.3.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
        2.3.4 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
    2.4 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GWAS)关联研究
    2.5 骨质疏松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2.5.1 DNA甲基化介导成骨细胞特异性表达
        2.5.2 DNA甲基化调控破骨细胞的活性
        2.5.3 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研究
    2.6 运动诱导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研究
3 研究 1: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合(panel)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技术路线
    3.3 研究结果
        3.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3.2 SNP位点分型检出率及哈温平衡情况
        3.3.3 骨密度初始值的个体间差异
        3.3.4 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初始值的关联研究
        3.3.5 遗传易感分数(GPS)预测骨密度初始值个体间差异
        3.3.6 利用GTEx数据库进行多组织e QTL比较分析
        3.3.7 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PPI网络分析
        3.3.8 DNA甲基化水平与骨密度初始值的关系
        3.3.9 建立GPS与MS模型预测骨密度初始值的个体间差异
    3.4 研究讨论
        3.4.1 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初始值的关联分析
        3.4.2 遗传易感分数(GPS)预测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初始值的个体间差异
        3.4.3 阳性关联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4.4 DNA甲基化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初始值的关系
        3.4.5 联合GPS与MS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初始值的个体间差异
        3.4.6 研究小结
4 研究 2: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合(panel)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2.3 技术路线
    4.3 研究结果
        4.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4.3.2 16 周抗阻运动后骨密度训练效果的个体差异
        4.3.3 基因多态性与抗阻运动对骨密度训练效果的关联分析
        4.3.4 遗传易感分数(GPS)预测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间差异
        4.3.5 利用GTEx数据库进行多组织e QTL比较
        4.3.6 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PPI网络分析
        4.3.7 DNA甲基化与抗阻运动对骨密度训练效果的关系
        4.3.8 建立GPS与MS模型预测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间差异
    4.4 研究讨论
        4.4.1 骨密度训练效果的个体间差异分析
        4.4.2 基因多态性与抗阻运动对骨密度训练效果的关联分析
        4.4.3 遗传易感分数(GPS)预测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间差异
        4.4.4 与训练效果相关阳性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4.5 DNA甲基化与抗阻运动对骨密度训练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4.6 研究小结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 1: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合(panel)研究
    5.2 研究 2: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训练效果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合(panel)研究
6 研究创新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7.1 研究局限
    7.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附录B 伦理委员会审批申请表
    附录C 骨骼健康与体力活动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附加克氏针外固定治疗AO C2/C3 型骨折:一项回顾性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3D打印辅助下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非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正常人体与骨质疏松人体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精属植物治肾精亏虚症相关疾病的本草学研究
    1.1 肾精亏虚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分析
    1.2 黄精属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历代本草应用分析
    1.3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方剂应用分析
    1.4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民族药应用分析
2 黄精属及其制剂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3 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
    3.1 抗骨质疏松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2 抗类风湿性疾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3.3 抗糖尿病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4 调血脂药效及其成分分析
    3.5 抗衰老药效和成分分析
    3.6 免疫调节药效和成分分析
    3.7 治疗不孕不育症药效和成分分析
    3.8 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效和成分分析
    3.9 抗脑血管性疾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3.1 0 抗精神病药效和成分分析
4 结语与展望

(5)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老年创伤人群脆弱指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一) 老年创伤脆弱性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二、课题来源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
        (一) 老年创伤患者伤情特征及城乡差异分析
        (二) 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构建
        (三) 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验证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回顾
        (二) 病案首页信息采集
        (三) 问卷调查
        (四)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
        (五) 统计分析
    六、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老年创伤患者伤情特征及城乡差异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 调研对象
        (二) 调研内容
        (三) 调研方法
        (四) 统计分析方法
        (五) 城乡地理分布
    二、结果
        (一) 人口学特征
        (二) 住院情况
        (三) 伤情诊断情况
        (四) 脆弱性相关指数分析
        (五) 城乡差异分析
    三、讨论
        (一) 人口学特征
        (二) 住院情况
        (三) 伤情诊断情况
        (四) 脆弱性相关指数分析
    四、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构建
    一、伤情特殊性分析与问题提出
        (一) 老年创伤患者伤情特殊性分析
        (二) 现有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不足
        (三) 老年创伤脆弱性指数构建需求
    二、方法与步骤
        (一) 脆弱性指数构建方法
        (二) 脆弱性指数构建步骤
    三、结果
        (一) 老年创伤患者脆弱分组情况
        (二) 影响脆弱性的ICD-10筛选与赋值
        (三) 老年创伤脆弱指数界值确定
    四、讨论
        (一) 老年创伤患者脆弱分组情况
        (二) 影响脆弱性的ICD-10筛选与赋值
        (三) 脆弱与非脆弱分组界值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ICD-10的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验证
    一、患者伤情特征比较
        (一)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伤情特征比较
        (二) 不同脆弱程度患者的伤情特征比较
    二、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预测预后结局情况
        (一) 老年创伤患者离院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二) 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预测离院方式情况
    三、老年创伤脆弱性指数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四、讨论
        (一) 患者伤情特征比较
        (二) 老年创伤脆弱指数预测预后结局情况
        (三) 老年创伤脆弱指数与其他评价方法比较
    五、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脆弱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6)金纳米团簇调节破骨细胞功能及抑制乳腺癌细胞骨破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课题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金纳米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一、主要试剂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金纳米团簇对骨髓单核细胞破骨分化和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一、主要试剂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金纳米团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继发性骨破坏功能的影响
    一、主要试剂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金纳米材料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轴向加载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原位制动力学环境——椎间盘退变的微纳环境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椎间稳定的可控制动牵引有助于轻中度退变椎间盘的再生修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低张力牵引模态积极重塑退变间盘微纳环境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五部分 低能量ESWT协同低张力牵引更好地促进中重度退变间盘的再生修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主持项目
参与项目
国家发明专利
主编专着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8)儿童/青少年起病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论文综述 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脊柱生物力学发展简史及下颈椎后路螺钉内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硅—锶体系生物陶瓷离子释放规律及对骨/心肌组织修复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生物材料概述
        1.1.1 生物惰性陶瓷
        1.1.2 生物活性陶瓷
    1.2 生物活性陶瓷释放活性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和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1.2.1 生物活性陶瓷释放活性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1.2.2 生物活性离子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钙-锶-硅体系生物玻璃/陶瓷离子释放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钙-锶-硅体系材料合成及表征
        2.2.2 钙-锶-硅体系材料相转变
        2.2.3 钙-锶-硅体系材料的离子释放行为
    2.3 实验结果
        2.3.1 钙-锶-硅体系材料合成及表征
        2.3.2 钙-锶-硅体系材料相转变
        2.3.3 钙-锶-硅体系材料的离子释放行为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硅-锶离子协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硅酸钙和硅酸锶生物陶瓷的合成及硅-锶离子浸提液的制备
        3.2.2 硅-锶离子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干性维持的调控
        3.2.3 硅-锶离子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
        3.2.4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2.5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体外成骨活性
        3.2.6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体内生物活性
    3.3 实验结果
        3.3.1 硅酸钙和硅酸锶生物陶瓷的合成及硅-锶离子浸提液的制备
        3.3.2 硅-锶离子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干性维持的影响
        3.3.3 硅-锶离子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3.3.4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3.5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体外成骨活性
        3.3.6 硅-锶离子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体内生物活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锶离子对心肌相关细胞的调控及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锶离子浸提液的制备
        4.2.2 锶离子对血管形成的调控
        4.2.3 锶离子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正常条件下细胞活性维持的调控
        4.2.4 锶离子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后细胞活性和凋亡的调控
        4.2.5 锶离子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2.6 锶离子复合水凝胶的体内生物学效应
    4.3 实验结果
        4.3.1 锶离子浸提液的制备
        4.3.2 锶离子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4.3.3 锶离子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正常条件下细胞活性维持的影响
        4.3.4 锶离子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后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4.3.5 锶离子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3.6 锶离子复合水凝胶的体内生物学效应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抗阻运动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效果个体差异的基因组学研究[D]. 李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D]. 于晓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黄精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和药理作用与药效物质研究进展[J]. 陶爱恩,赵飞亚,钱金栿,段宝忠,夏从龙. 中草药, 2021(05)
  • [4]电磁疗法对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周绍杰,魏云鹏,杨建成,薛艳茹,商澎.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03)
  • [5]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老年创伤人群脆弱指数构建研究[D]. 赵方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6]金纳米团簇调节破骨细胞功能及抑制乳腺癌细胞骨破坏的研究[D]. 张志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基于生物力学适应性原理用于椎间盘退变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D]. 车艳军. 苏州大学, 2020(06)
  • [8]儿童/青少年起病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型分析[D]. 王亚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9]国人颈椎椎间孔螺钉、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测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比较[D]. 陈希. 山东大学, 2020(02)
  • [10]硅—锶体系生物陶瓷离子释放规律及对骨/心肌组织修复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D]. 邢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03)

标签:;  ;  ;  

2001年首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