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

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

一、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邓伟浩,段怡静,钟菁,刘雨婷,游红婷,李月,刘晓涵,钟柳,王启卫,陈明军,刘治国[1](2021)在《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文中研究说明以苯基膦酸(PPA)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含磷的环氧树脂(EP-PPA),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磷谱)分析了EP-PPA的结构。依据EP-PPA的环氧值添加预定质量的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采用传统固化方法制备了阻燃性能良好的EP-PPA固化物。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UL-94)和锥形量热(Cone)试验分析了阻燃EP-PPA固化物的阻燃性能,并利用热失重技术分析了EP-PPA固化物的热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阻燃剂PPA质量分数为10.6%时,阻燃EP-PPA固化物的LOI与纯EP固化物相比提高了30.5%,能通过UL 94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热释放量(THR)以及总烟量(TSP)分别降低了60.3%、22.8%和14.5%,火灾增长指数(FIG)降低了67.0%,火灾性能指数(FPI)提高了62.5%。

付春燕[2](2021)在《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稀土富集和分离用离子交换树脂存在的选择性差、饱和容量低、反萃困难以及产生废酸等问题,本课题采用胺甲基化反应,制备了四种新型聚氨基磷酸树脂及一种萃淋树脂,使用表征手段对几种树脂进行分析。研究了树脂吸附过程中,溶液p H、反应时间、树脂质量及洗脱液浓度的影响;从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树脂表面的特殊官能团的变化,对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乙酰化PS微球参与制备的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在p H为2.5时,对La3+的吸附量达到133.32 mg/g(0.96 mmol/g),吸附平衡所需时间在12 h以上;在盐酸浓度为2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PAMR对La3+的吸附过程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在树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速率控制受液膜扩散影响比较大,分析热力学参数表明此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2)哌嗪基聚叔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在p H值为5.5、树脂质量为6.5 g的条件下,达到最高吸附率89.73%,在吸附时间5 h后,树脂对La3+的吸附量不再变化,其吸附量最大为1016 mg/g;并且此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可以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进行解释,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该树脂对La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在3次重复使用后,仍具有较好的吸附率;乙二胺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Ⅱ))在反应条件为p H 5.64、7g树脂量的条件下,吸附率最高达到90%,该树脂PAMR(Ⅱ)对Ce3+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可以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解释,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Ce3+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HCl浓度为5.0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二乙烯三氨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Ⅲ))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最佳p H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6 h,达到平衡吸附量1306 mg/g,PAMR(Ⅲ)树脂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描述与PAMR和PAMR(Ⅰ)相同,表明此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对其进行相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出此吸附过程属于可自主进行的吸热吸附过程;红外分析表明,PAMR(Ⅲ)吸附Nd3+过程主要由于磷酸羟基基团中的P=O与Nd3+之间的配位作用。(3)最后制备了一种磷酸酯低聚物萃取剂(PEMP)及萃淋树脂PEMP/AC,通过红外表征得出,PEMP、PEMP/AC对稀土的萃取过程都是通过萃取剂上的P=O的氧元素上与稀土离子形成配位来实现的,PEMP及PEMP/AC的萃取过程均是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萃取实验,萃取率更高;PEMP/AC对Ce(Ⅲ)的最佳饱和吸附容量为126.3 mg/g,液膜扩散为吸附主控步骤;低温、稀土料液的低酸性更有利于萃取的进行。

张华[3](2021)在《含非共价网络的多糖水凝胶设计及用于组织修复研究》文中指出高分子水凝胶是富含水的聚合物交联材料,类似细胞外基质结构,在组织修复与再生、组织工程、3D生物打印等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然而,水凝胶材料往往存在凝胶化与自愈合慢,刚度、强度、韧性不够,易蠕变等问题,难以满足细胞生长、3D打印以及组织修复的力学性能与粘弹性需求。研究发现,向水凝胶网络中建立“非共价作用”是提高凝胶化速率、增强力学性能和改善粘弹性响应的有效策略。但如何在水凝胶网络中合理利用非共价作用来满足生物医用的性能需求,是发展生物活性水凝胶新材料的重要挑战。本论文选择生物活性多糖水凝胶为研究基体,通过向网络中引入含疏水缔合、氢键等非共价作用组分,发展了力学性能增强、粘弹性能可控的生物相容水凝胶材料,并尝试用于3D生物打印、软骨和皮肤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核心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光引发聚合制备了疏水缔合丙烯酰化F127(F127DA)胶束交联的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Me HA)水凝胶。F127DA胶束的可逆形变为网络抵抗应力破坏提供了能量耗散。当F127DA胶束与Me HA的含量分别为15 wt.%和1.5 wt.%时,水凝胶的压缩强度、模量和韧性分别达到3.44 MPa,312 k Pa和~407.5 k J·m-3,接近于部分软骨组织的力学性能。胶束与Me HA分子间的共价交联赋予网络良好的耐溶胀性。水凝胶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体积轻度溶胀1.3倍,削弱了网络非共价作用,导致其压缩强度、模量和韧性降低至0.59MPa,55 k Pa和81.8 k J·m-3,但溶胀前后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和网络自恢复能力。针对溶胀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向水凝胶中引入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混合溶剂,增强了Me HA分子内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为凝胶网络提供了更多可逆交联点。随着DMSO在双溶剂中所占含量的增加,凝胶从平整孔结构逐渐转变为具有微相分离结构,其压缩力学性能相应增强。当DMSO体积分数为0.6时,凝胶的压缩强度,模量和韧性分别达到10.12 MPa,106.8 k Pa和742.1 k J·m-3。并且,疏水缔合作用和氢键作用赋予凝胶网络优异的抗疲劳和自恢复性能。胶束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可降解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喉软骨缺损表现出促进软骨修复的潜能。(2)胶束共价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网络一旦破坏,不具备自愈合性能,难以满足3D打印要求。因此,进一步将F127DA胶束引入到动态酰腙键交联的透明质酸水凝胶中,发现胶束作为抗形变单元不仅提高了凝胶的力学刚度,而且胶束与透明质酸分子通过亲疏水作用形成复合体,缩短了水凝胶的凝胶化时间。当F127DA含量从0%增大到7%(wt./v)时,动态凝胶的储能模量从60 Pa增大到180 Pa,凝胶化时间从60~300 s缩短到15 s以内。光引发胶束网络共价交联可进一步将凝胶模量提升至1 k Pa。动态酰腙键和亲疏水作用同时赋予水凝胶快速可逆的凝胶-溶胶转变与自愈合性能,可作为直写式3D打印“墨水”构建立体三维结构。该水凝胶生物相容,植入关节软骨缺损处能显着提升新生软骨生成,促进胞外基质氨基聚糖和II型胶原蛋白表达,展现出促进关节软骨损伤愈合的潜能。(3)透明质酸/胶束宏观水凝胶在3D打印过程中线条结构扭曲,导致精度和分辨率低。此外,研究证实多细胞聚集体对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但以上水凝胶不具备调控细胞聚集的生物功能。为此,设计了化学交联的甲基丙烯酰化壳聚糖(CHMA)/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并通过剪切作用将其转化为微凝胶。微凝胶间通过CHMA和PVA分子间的可逆氢键作用二次组装为“墨水”,既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又可在剪切作用下呈现塞流流动,当应力撤去后立即自愈合,并保持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应用CHMA/PVA微凝胶“墨水”实现了类血管、人耳、股骨等大长径比仿生结构的高保真构建。并且,该水凝胶的化学微环境可调节干细胞聚集成高活性生长的细胞球,这对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4)为了进一步探明水凝胶刚度对细胞球粘附骨架和组织修复的影响,采用光聚合和定向梯度冷冻法制备了组分恒定、化学环境稳定的CHMA/PVA水凝胶,实现了水凝胶模量从14 k Pa至61 k Pa的连续分布。成纤维细胞在CHMA/PVA水凝胶表面形成细胞聚集体,并且在高刚度(43-61 k Pa)水凝胶表面的粘附骨架比在低刚度(14-35 k Pa)水凝胶表面的大。CHMA/PV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14 k Pa和61 k Pa水凝胶作为敷料均显着促进皮肤表皮与真皮的生长,降低疤痕形成,缩短皮肤愈合时间近4天,但61 k Pa水凝胶较14 k Pa水凝胶更有利于胶原蛋白成熟。该生物相容水凝胶在细胞行为调控与皮肤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付贤玲[4](2021)在《有机膦酸锆的合成及其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环氧树脂(EP)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优异的粘接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工程建筑、电子电气、涂料、医疗和航天等领域。然而,与一般聚合物材料一样,由C、H、O组成的EP极易燃烧,容易造成火灾,伴随着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的释放,易使人窒息而亡,给救援人员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EP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很高,导致EP具有很高的刚性,脆性大,容易脆断。EP的易燃性和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针对上面提出的EP具有易燃性和脆性的问题,本论文采用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酸催化成炭能力的有机膦酸锆来作为EP的阻燃抑烟剂和增强增韧剂。有机膦酸锆纳米粒子上有来源于P-OH和Zr4+的弱Bronsted酸位点和强Lewis酸位点,具有酸催化作用,能够促进EP的成炭反应,形成的致密炭层可以作为物理屏障,能够隔断热质交换,对EP具有阻燃和抑烟的作用。有机膦酸锆与EP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EP基体中,对EP具有增强增韧效果。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不同的有机膦酸锆,结果表明这些有机膦酸锆对EP具有很好的阻燃抑烟和增韧效果。以下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以一种单膦酸苯基膦酸为原料制得了层状化合物苯膦酸锆(ZrPP)。XRD测试结果表明,ZrPP的层间距为1.474 nm,比α-ZrP的0.743 nm增大了 0.731 nm。这是因为ZrPP的片层上键接了很多苯基基团,比α-ZrP上的羟基基团体积大,撑大了磷酸锆片与片之间的空间位置。通过SEM和TEM来观察ZrPP的片层结构特征,ZrPP呈现与α-ZrP相似的片状结构,片层尺寸基本在1 μm以内,片层尺寸大小相对较分散。TGA结果表明ZrPP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热解质量损失主要是其中的有机部分苯基。纯EP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热量,与纯EP相比,3wt%ZrPP-EP复合材料的PHRR、THR、TSR和COPR分别降低了 7.6%、11.2%、17.5%和16.7%。可知ZrPP对EP具有一定的阻燃抑烟效果。纯EP的拉伸强度为35.10 MPa,断裂伸长率为3.31%。与纯EP相比,2wt%ZrPP-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到49.49 MPa,增加了 41.0%;断裂伸长率为4.96%,增加了 49.8%。随着ZrPP添加量的增加,ZrPP-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表明ZrPP对EP具有增强和增韧双重效果。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ZrPP对EP的增韧作用。2.通过曼尼希反应制得一种双膦酸N,N-双(膦酸甲基)甘氨酸(GDMP),与氯氧化锆络合生成层状N,N-双(膦酸甲基)甘氨酸膦酸锆(ZrGDMP)。与纯EP相比,3wt%ZrGDMP-EP的拉伸强度提升到57.65 MPa,增加了 73.2%;断裂伸长率为5.67%,增加了 56.6%。3wt%ZrGDMP-EP的冲击强度达到24.8 kJ/m2,与纯EP相比,增加了 55%。由此可知ZrGDMP对EP同时具有增强增韧作用。与第二章制备的ZrPP相比,ZrGDMP对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阻燃抑烟效果,可能是因为GDMP的双膦酸结构使得ZrGDMP具有更高的阻燃效率,两种膦酸锆的元素组成也证明了这一点(ZrPP的含P量10.49%,ZrGDMP的含N量6.93%,含P量14.21%),ZrGDMP具有更高的P含量和P-N协效阻燃作用,降低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3.采用一种三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制备了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ZrATMP),呈棒状结构。与纯EP相比,添加3wt%ZrATMP的EP复合材料的 PHRR、THR、TSR、COPR分别降低了 30.4%、39.2%、23.1%和 47.3%。拉伸测试表明ZrATMP能够显着增大EP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纯EP相比,3wt%ZrATMP-EP的拉伸强度提升到68.03 MPa,增加了 110.7%;断裂伸长率为5.55%,增加了 66.2%。ZrATMP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优异的增强和增韧作用得益于ZrATMP分子上的氨基和亚甲基基团,能够有效提高其与E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使得ZrATMP分子能够更好地分散在EP基体中。当EP复合材料受到外力时,良好分散的ZrATMP分子会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吸收能量,降低内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起到增韧效果。4.基于无机-有机杂化技术通过生物质腰果酚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膦酸锆(CZrP)。CZrP的层间距增大至d=4.12 nm,这是因为腰果酚的长侧链插入CZrP片层中导致层间距增大。从EP/ZrP-6%和EP/CZrP-6%的TEM图片可以看出,ZrP纳米片在EP基体中明显团聚,而CZrP纳米片可以很好地分散在EP基体中,说明相较于无机ZrP纳米片,CZrP纳米片与EP基体间具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EP/CZrP-6%的PHRR与纯EP相比降低了约42%。而将相同添加量的ZrP添加到EP中,PHRR只降低了 16%。EP/CZrP-6%的THR值与纯EP相比,降低了 21%。与纯EP和EP/ZrP复合材料相比,所有EP/CZrP复合材料TSP值均降低。P/CZrP复合材料的COPR逐渐降低,远低于纯EP和EP/ZrP复合材料的COPR。与纯EP和EP/ZrP复合材料相比,所有EP/CZrP复合材料均具有较低的FIGRA值。FIGRA值从纯EP的13.5 kW/(m2·s)大幅降低到EP/CZrP-6%的 7.2 kW/(m2·s),与纯 EP 相比,FIGRA 降低了 47%,这意味着CZrP明显降低了 EP的火灾危险性。EP/CZr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提高归因于良好分散的二维CZrP纳米片的增强作用,而断裂伸长率的提高则归因于CZrP上腰果酚的长烷基链产生的良好增韧作用。5.为了解决无机ZrP纳米粒子容易在EP基体中团聚的问题,首先通过甲胺预插层α-ZrP纳米片,然后再与有机改性剂KH550水解反应,在纳米片上接枝上氨丙基组分,产物命名为OZrP。FTIR测试表明甲胺小分子成功插层进入ZrP层间,KH550成功接枝到ZrP片层上。为了进一步提升EP复合材料的UL-94燃烧测试性能,采用OZrP与膨胀型阻燃体系IFR(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复配使用,OZrP/IFR复配体系显着降低了 EP复合材料的热量、烟气和CO有毒气体的释放。纯EP的LOI值只有25%,添加20wt%IFR和3wt%OZrP的EP复合材料的LOI值提高到45%,达到UL-94测试V-0等级。与EP相比,添加20wt%IFR 和 3wt%OZrP 的 EP 复合材料的 PHRR、THR、TSR、COPR 分别降低了 79.1%、58.3%、62.8%和80.9%。这主要是因为OZrP具有酸催化成炭作用,能够催化EP成炭,IFR体系能够在EP材料的表面迅速形成保护性炭层,抑制热质交换。与无机ZrP相比,添加OZrP的EP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这得益于OZrP上接枝的有机分子和大的层间距,使得OZrP能够更好地分散在EP基体中。

王笛[5](2021)在《基于接枝/嵌段改性的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可应用于车辆、手机、家用电器等,是一种有前途的高效发电技术。PEMFCs具有功率密度高、零排放、噪声低等特点。质子交换膜(PEMs)传输质子,阻隔燃料与氧化剂,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PEMs不但需要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还需要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以及长期稳定性。聚苯并咪唑(PBI)属于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至少一个苯并咪唑基团。PBI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PBI的碱性官能团可以与磷酸等强酸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传输质子的作用。因此,进行磷酸掺杂的聚苯并咪唑(PA/PBI)可以用作高温PEMs。对于PEMs的研究,主要是提升其质子传导率、提高力学性能以及改善长期稳定性等。一方面,可以提高磷酸掺杂量来提高PA/PBI膜的质子传导率,但因为磷酸具有塑化作用,会造成机械性能的降低。另一方面,大部分掺杂的磷酸处于游离态,会在PEMs的使用中泄露流失,从而导致质子传导率降低,影响膜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聚合得到了一系列氨基型聚苯并咪唑,然后对其进行乙基膦酸(EPA)接枝。EPA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PBI膜的磷酸掺杂水平和质子传导率。所获得的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磷酸保留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其中PBI-NH2-EPA-15膜的质子传导率达到0.062 S cm-1(170°C),和PBI膜相比提高了342%。为了更好的平衡膜的磷酸掺杂水平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我们还制备了嵌段型聚苯并咪唑(b PBI)。嵌段的一部分链段具有柔性的芳基醚键,改善了b PBI的溶解性;嵌段的另一部分链段具有对位结构,刚性强,机械性能好,能够控制磷酸的吸附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嵌段膜的质子传导率,我们还引入了磷钨酸-离子液体(PWA-IL)有机-无机填料。最终得到的复合膜(b PBI-X)在低的磷酸掺杂水平下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其中b PBI-1在170°C时的质子传导率为0.05S cm-1。在240小时的磷酸保留能力测试后,b PBI-1的质子传导率为原来的74.2%,表明复合膜具有高的磷酸保留能力。

段英慧[6](2021)在《金属有机骨架/大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体污染状况愈发严重,现在的水体污染表现出一些新型的特点,如典型的有机染料、农药和药品等有机污染物,因其对生态可持续性和人体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方法有很多,吸附法因其良好的去除效果而备受青睐,因此,制备一种高效快速的吸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吸附材料种类繁多,但因吸附位点和三维结构等对材料的吸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MOF就因其良好的金属位点和三维立体结构而受到较多关注,但MOF材料的粒径多在微米级,吸附完成后难以与水相分离,用作快速过滤装置的填料时压降较大,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的物质扩散速度较慢,吸附动力学性能欠佳,并且MOF材料在水相中的稳定性较差。为解决MOF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引入了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化学稳定性及优良的水动力学性能,并可通过季胺基团的离子交换作用“预富集”目标离子。因此,本研究通过构筑大孔/微孔层级结构提高材料的水动力学/吸附动力学性能,结合离子交换及特异性吸附作用提升材料的吸附量及吸附速率,构建可用于废水深度净化的高效、稳定吸附材料。为保护D201树脂内的离子基团,利用了较为温和的水热法将UIO-66、ZIF-67和MIL-53三种MOF引入到树脂中,在其内部原位合成了UIO-66/D201、ZIF-67/D201和MIL-53/D201三种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谱(EDS)和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BET)等表征手段对三种复合材料的晶形晶貌和基本结构进行表征;为了考察UIO-66/D201、ZIF-67/D201、MIL-53/D201三种复合材料的吸附效果,以阿洛西林钠和羟乙膦酸钠为典型污染物进行吸附实验。因为复合材料的投加量与去除率密切相关,所以首先考察了投加量对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时的影响;同时因为p H影响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因此考察了不同酸碱环境下复合材料的吸附效能;又因为水体基质效应较为复杂,其可能与目标吸附质存在竞争,所以还考察了水体中不同离子(Cl-、SO42-、Si O32-)对吸附效能的影响。对UIO-66/D201、ZIF-67/D201、MIL-53/D201三种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实验,并对其进行拟合来获得相关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XRD、FTIR、SEM、EDS的分析结果均表明三种复合材料已成功制备。吸附实验结果表明:UIO-66/D201对阿洛西林钠和羟乙膦酸钠的吸附都是在添加量为0.5g/L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为91.1%和90.7%;ZIF-67/D201对阿洛西林钠的吸附同样是在添加量为0.5g/L时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为89.5%;MIL-53/D201对羟乙膦酸钠的吸附也是在添加量为0.5 g/L时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吸附效果,其去除率为83.2%。对比发现UIO-66/D201比ZIF-67/D201对阿洛西林钠的吸附效能更好,UIO-66/D201比MIL-53/D201对羟乙膦酸钠的吸附效果更好。因为复合材料在不同p H值下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所以得到UIO-66/D201对阿洛西林钠的去除率随p H的增大而降低的结果,在p H值为3时去除率最高,在p H值为11时去除率最低;ZIF-67/D201对阿洛西林钠的吸附效果随p H的增大而下降,在p H值为3时去除效果最佳,在p H值为11时去除效果最差;MIL-53/D201对羟乙膦酸钠的吸附效果随p H的增大而下降,在p H值为3时去除率最高,在p H值为11时去除率最低,相比上面两种复合材料其在p H=11时去除率下降更明显。当吸附溶液中有Cl-、SO42-、Si O32-存在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果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三种离子中都是Cl-对材料的去除率影响最大,Cl-的存在使得UIO-66/D201、ZIF-67/D201和MIL-53/D201的去除率由91.1%、89.5%和83.2%降低到79.4%、79.9%和73.2%。通过热动力学实验可以得到,UIO-66/D201对阿洛西林钠和羟乙膦酸钠的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42.5 mg/g和142.5 mg/g,ZIF-67/D201对阿洛西林钠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37.1 mg/g,MIL-53/D201对羟乙膦酸钠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2.3 mg/g,UIO-66/D201和MIL-53/D201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都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模型,即以化学吸附和单层吸附为主,ZIF-67/D201则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即以化学吸附和多层吸附为主。

李鑫[7](2021)在《有机膦酸酯/聚氨酯阻燃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氨酯弹性体(PU)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但是PU易燃烧,燃烧的过程有滴落。含磷化合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阻燃剂。研究表明:含磷化合物在聚合物的阻燃机理和阻燃效果与磷的化合价密切相关。本文选取+3价态膦酸酯化合物---甲基膦酸二苯酯(DPMP)为PU的阻燃剂。探讨DPMP对PU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粘土(Clay)为DPMP的协效剂,探讨Clay对DPMP/PU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微型量热测试(MCC)、热失重测试(TGA)对阻燃行为进行分析;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A-FTIR)表征热分解过程中气体成分;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DS)对燃烧残余物的形貌、元素、固相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DPMP的阻燃机理以及Clay对DPMP/PU体系的阻燃协效机制。结果表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0 wt%DPMP即可使PU的LOI值由23%上升到了29.3%;由于燃烧过程伴有滴落现象,体系只通过了UL-94-V1级;MCC数据表明,加入DPMP可降低PU的热释放速率以及总的热释放量下降,相比纯PU,10 wt%DPMP/PU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下降11.4%,总热释放量下降10.8%;气相分解产物以及残炭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DPMP在PU中主要是气相阻燃机理。Clay是一种片状结构无机物,加入Clay后,可以有效防止DPMP/PU燃烧过程的滴落现象。1 wt%Clay即可使10 wt%DPMP/PU体系通过UL-94-V0燃烧等级。Clay在体系中可以阻止PU熔体滴落。此外还增加炭层的紧密度,提高残炭量。紧密结实的炭层阻止热量在气相和凝聚相间传递。减少气相中可燃物的含量。同时防止气相中氧气和热量向凝聚相扩散而导致燃烧加剧。

汪陈[8](2021)在《聚酰胺阻燃剂结构优化设计及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阻燃剂广泛应用于人民的衣食住行所包括的各行各业,阻燃剂得到巨大的发展,各个种类的阻燃剂被研发出了并投入使用,其中有机磷系阻燃剂是当前使用十分广泛且阻燃效果很好的一种阻燃剂,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但是在聚酰胺材料中的应用较少,并且同时含有P、N或P、S含P、N、S元素的聚酰胺阻燃剂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几种含P或含P、N或含P、S或含P、N、S的聚酰胺阻燃剂,以期望能够在聚酰胺材料中得到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在双-(对-羧基苯氨基)苯基氧化膦(阻燃剂A)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双-(对-羧基苯氨基)甲基氧化膦(阻燃剂A-Me),使用改进的合成法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阻燃剂A-Me,并将其合成法应用于在阻燃剂A的公斤级工业中试,成功的合成了高纯度的阻燃剂A。该反应合成法最主要改进是: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二氯甲基膦再与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按1:4投料反应得到阻燃剂A-Me乙酯中间体,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即为反应物又为缚酸剂,同时使用乙醇-1,4-二氧六环为-水三相体系进行阻燃剂A-Me乙酯中间体碱解酸化过程,即可得到高纯度阻燃剂A-Me,反应总产率70%,纯度达99%以上。同时该合成法也成功地应用于公斤级合成高纯度阻燃剂A中,收率可达61%,产品纯度可达99.5%以上。阻燃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当在聚酰胺材料中加入聚酰胺材料4%(质量分数)的阻燃剂A-Me,其聚酰胺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可以大于28,垂直燃烧UL-94在V-0级与V-1级之间,证实了具有较好阻燃活性。而阻燃剂A-Me成炭阻燃活性弱于阻燃剂A,表明阻燃剂分子设计中的苯环结构可能有利于阻燃剂成炭阻燃活性提高。第二部分在N,N’-双(2-氨基乙基)-苯基磷酰胺(阻燃剂BPPA)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合成了N,N’-双(6-氨基正己基)-苯基磷酰胺(阻燃剂B),并对其两种设计合成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一、苯基膦酰二氯与己二胺按1:2投料,三乙胺做碱进行反应得到阻燃剂B,但该方法产率低。方法二、用两步反应法合成阻燃剂B,即己二胺自身为碱且苯基膦酰二氯与己二胺按1:2投料生成盐酸盐,再使用三乙胺中和盐酸盐,减少副产物生成,进行分离纯化后可得阻燃剂B。当在聚酰胺材料中加入聚酰胺材料4%(质量分数)的阻燃剂B时所得阻燃聚酰胺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9.2,垂直燃烧UL-94等级为V-0级,阻燃效果较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第三部分在[(6-氧-(6H)-二苯并-(c,e)(1,2)-氧膦杂己环-6-酮)甲基]-丁二酸(阻燃剂DDP)基础上优化设计合成了2,3-二羧基丙基二苯基氧化膦(阻燃剂C),又根据阻燃剂C阻燃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进一步设计合成2,3-二羧基丙基二苯基硫化膦(阻燃剂C-S)和2,3-二酰胺丙基-N,N’-二(2-氨基乙基)二苯基氧化膦阻燃剂C-S-N,并对它们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研究。首先改进已被报道的阻燃剂C的合成方法,以氯代二苯基膦为原料现场水解制备二苯基磷氧,再在阻聚剂阻聚条件下与衣康酸反应制得阻燃剂C,使其合成工艺可控性更好。阻燃剂C在阻燃聚酰胺中得到应用中,当在聚酰胺材料中加入聚酰胺材料4%(质量分数)的阻燃剂C时所得阻燃聚酰胺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8以上。其反应活性与DDP相当,但阻燃活性弱于DDP,为此,本论文进一步改进阻燃剂C结构设计合成阻燃剂C-S和阻燃剂C-S-N。在合成阻燃剂C-S过程中,以氯代二苯基膦为原料与H2S反应制备二苯基磷硫,再与衣康酸二甲酯进行加成反应得到阻燃剂C-S甲酯中间体,再经水解成功的制备了阻燃剂C-S。阻燃剂C-S-N则是由阻燃剂C-S甲酯中间体经乙二胺胺解制备得到。阻燃剂C-S和阻燃剂C-S-N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10℃和330℃,能在聚酰胺材料中得到应用,两者阻燃性能测试有待进一步进行。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9](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认为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王佳佳[10](2021)在《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多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开发利用。光催化技术是通过催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技术。自1972年,在TiO2单晶电极上发现光解水开始,光催化技术就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新途径。可以说光催化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太阳能的转化与利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光催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领域也不断丰富起来。人们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分解水,降解有机污染物,CO2还原、空气净化等应用,人们逐渐将光催化技术拓展至选择性有机合成中。目前,随着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观念不断深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绿色有机合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有机合成,面临着高耗能、高危险、操作繁琐、污染严重等问题。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避免其他传统能源的消耗;光能的引入有效地降低反应能垒,与热化学反应相比,反应条件更温和;不需额外添加腐蚀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可以通过调控催化剂和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所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对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它为传统的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新方式。目前,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要很长的路,已开发的光催化剂还面临着光吸收范围窄、光量子效率低、稳定性差和选择性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理清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反应机理,尤其是探究在光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活性物种。目前常见的活性物种除了光生电子(e-)和空穴(h+)外,还有一些活性氧物种,例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这些活性氧物种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经常出现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反应中。其中1O2被认为是一种对目标产物选择性较强的活性氧物种,但其产生的效率仍不高,尚需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本论文面向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发展现状,以发展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光催化剂为目标,结合本课题组多年从事光催化领域的相关研究经验,紧抓氧空位和光敏性配体的关键点,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成功探索了几种有潜力的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反应中的机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机理、活性物种、评价指标,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种类的角度出发,展示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和挑战。然后,总结了目前人们面对效率低问题时提高选择性和转化率的解决方案。最后,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中,研究了氧空位对氧气的活化作用。含氧空位的Bi2O3(OV-Bi2O3)高效的1O2生成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OV-Bi2O3比Bi2O3产生1O2的效率更高,应用到氧化硫醚和苯甲醇的实验中,发现OV-Bi2O3均展现出了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氧空位的存在对氧气的活化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暗处时,氧气在氧空位处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存在,吸附后其电子自旋状态发生改变,形成1O2,在全光照射下,1O2的生成效率更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OV-Bi2O3的活性氧物种单一,仅有1O2,而Bi2O3的活性氧物种除少量的1O2存在外,还会生成·OH和H2O2,是其选择性不高的原因。多次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第三章中,研究了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Ag-PTS-BPY)产生1O2的效率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许多有机光敏剂被光激发后能够生成1O2,但其低效率和不稳定性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其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MOF结构是一种解决方式。我们设计合成了 1,3,6,8-芘四磺酸做有机配体,Ag为金属位点的MOF材料(Ag-PTS-BPY)。全光下,Ag-PTS-BPY在氧化苯甲硫醚中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100%)和选择性(60%),并保持了高稳定性。在光照下,Ag-PTS-BPY被激发产生激子,三线态激子与氧气进行能量交换,产生活性氧物种1O2。另外,光催化氧化过程中,激子的能量转移过程也保护了 Ag+不被光生电子还原,对材料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对制备的Ag-PTS-BPY晶体,还表征了其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等。第四章中,继续探索有光敏性的有机配体对1O2生成的调控。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TPyP)的Ag基MOF材料(AgTPyP)高效产生1O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AgTPyP作用下的苯甲硫醚氧化为苯甲亚砜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接近100%,而配体TPyP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仅为13%和25%。通过对比实验,AgTPyP产生唯一活性物种1O2,比TPyP的1O2产量更高,从而使得其光催化活性更高。并且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 Ag+对1O2产生的影响。Ag+的加入引起TPyP的单线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减小,系间窜跃加强,更有利于与氧气能量交换。在五次循环实验中,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反应前后的样品结构没有破坏,说明AgTPyP的良好稳定性。另外,基于卟啉的生物特性,对人类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了光动力学治疗,AgTPyP具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第五章中,在前两章中主要对贵金属Ag基光催化剂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成本,在本章中探索廉价易得的过渡金属Co、Ni基MOF材料(CoPPA/NiPPA),其有机配体为苯基膦酸(PPA),研究其在光催化选择性还原CO2反应的性能。以及对活性位点进行改性,来调控光催化活性。(1)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苯基膦酸钴CoPPA和苯基磷酸镍NiPPA两种材料,对其基本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然而,样品并未表现出硫醚氧化为亚砜的活性,这说明光照下无法产生1O2或其他的活性氧物种。但在紫外光照射下,两个样品显示出了 CO2还原为CO的性能,同时,测试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通过滕氏蓝显色实验和ESR测试,都表明在光照下有Ni+和Co+活性物种产生,可还原H2O或CO2。CoPPA和NiPPA具有相同的结构,于是进一步探索了 Co和Ni形成固溶体后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发现Co和Ni的协同效应不明显。(2)根据前面工作在CoPPA和NiPPA中,Ni2+和Co2+是活性位点的特点,利用吸电子能力不同的苯基膦酸对活性位点进行修饰,调控光催化活性。选用NiO,在其表面修饰了-PO3-C6H4Z(其中Z=H,记为PPA;Z=氨基,记为PPA-NH2;对位Z=Br,记为PPA-Br)。通过表征,证明有机膦酸以单分子层的形式成功修饰在NiO的表面的Ni原子上。全光下的CO2还原为CO和分解水产氢性能均为NiO-PPA-NH2>NiO-PPA>NiO-PPA-Br。吸电子能力越强的苯基膦酸修饰NiO,越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光催化性能越好。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对位上的官能团影响了材料的平带电位,会增大空间电荷层的厚度,在动力学上有利于析氢反应的进行。第六章中,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1.2 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制备
    1.3 分析测试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结构分析
        2.1.1 红外光谱分析
        2.1.2 核磁共振谱分析
        2.1.2. 1 1H NMR分析
        2.1.2. 2 13CNMR分析
        2.1.2. 3 31PNMR分析
    2.2 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阻燃性能分析
    2.3 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热失重分析
    2.4 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锥形量热分析
3 结论

(2)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
    1.2 轻稀土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2.1 沉淀法
        1.2.2 浮选沉淀法
        1.2.3 化学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液膜分离法
        1.2.6 离子交换法
        1.2.7 萃取色层法
    1.3 鳌合树脂
        1.3.1 鳌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1.3.2 鳌合树脂的分类
        1.3.3 氨基磷酸鳌合树脂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2.2 实验过程
        2.2.1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制备
        2.2.2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的制备
        2.2.3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Ⅱ))的制备
        2.2.4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Ⅲ))制备
        2.2.5 萃淋树脂的制备
    2.3 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稀土浓度分析
        2.4.2 合成树脂的表征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1 PAMR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3.1.2 PAMR的物理结构
    3.2 PAMR对镧的静态吸附性能
        3.2.1 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3.2.2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2.3 静态解吸性能
        3.2.4 选择吸附性能
    3.3 PEMR静态吸附La~(3+)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制
        3.3.1 吸附动力学
        3.3.2 吸附热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有机胺基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1 PAMR(Ⅰ)的表征及静态吸附性能
        4.1.1 PAMR(Ⅰ)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1.2 PAMR(Ⅰ)的物理结构
        4.1.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4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6 吸附动力学
        4.1.7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1.8 吸附热力学
        4.1.9 洗脱
        4.1.10 再生与回收
    4.2 PAMR(Ⅱ)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2.1 PAMR(Ⅱ)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2.2 PAMR(Ⅱ)的物理结构
        4.2.4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5 pH值对吸附Ce(III)的影响
        4.2.6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7 吸附动力学
        4.2.8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2.9 吸附热力学
        4.2.10 洗脱
    4.3 PAMR(Ⅲ)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3.1 红外光谱
        4.3.2 扫描电镜分析
        4.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4 pH值对吸附Nd(III)的影响
        4.3.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6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3.7 吸附动力学
        4.3.8 吸附热力学
        4.3.9 洗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EMP萃淋树脂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
    5.1 PEMP萃取性能研究
        5.1.1 不同稀释剂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2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1.3 萃取剂浓度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4 萃取温度的影响
        5.1.5 PEMP对 La(Ⅲ)和Dy(Ⅲ)的选择性
        5.1.6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的红外光谱分析
    5.2 PEMP/AC萃取性能研究
        5.2.1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2.2 吸附速率
        5.2.3 吸附等温线
        5.2.4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2.5 洗脱性能
        5.2.6 红外光谱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含非共价网络的多糖水凝胶设计及用于组织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糖水凝胶概述
    1.2 水凝胶粘弹性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1.2.1 刚度
        1.2.2 应力松弛
        1.2.3 蠕变
        1.2.4 耗散能
    1.3 3D生物打印水凝胶的粘弹性特征
        1.3.1 粘度与剪切变稀
        1.3.2 溶胶-凝胶转变
        1.3.3 屈服应力
        1.3.4 凝胶-溶胶转变与自愈合
        1.3.5 抗蠕变
    1.4 水凝胶的3D打印性分析
        1.4.1 微观结构分析
        1.4.2 结合流变学参数分析
    1.5 生物活性水凝胶在组织修复领域的应用
        1.5.1 软骨损伤修复
        1.5.2 皮肤创伤修复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2 胶束增强/增韧透明质酸水凝胶及其软骨修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分子修饰与水凝胶制备
        2.2.3 分子与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与丙烯酰化F127 的结构分析
        2.3.2 胶束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与粘弹性
        2.3.3 胶束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与溶胀分析
        2.3.4 DMSO/H_2O凝胶的溶胀行为与微结构
        2.3.5 DMSO/H_2O对水凝胶粘弹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3.6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与细胞相容性
        2.3.7 水凝胶的皮下植入相容性
        2.3.8 水凝胶原位诱导喉软骨创伤修复
    2.4 本章小结
3 酰腙键和亲疏水组装的透明质酸/胶束水凝胶及其软骨修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分子修饰与水凝胶制备
        3.2.3 分子与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功能化透明质酸分子的结构分析
        3.3.2 不含胶束动态网络的凝胶化特征
        3.3.3 含胶束动态网络的凝胶化特征
        3.3.4 胶束与透明质酸的相互作用
        3.3.5 动态水凝胶的挤出注射与3D打印
        3.3.6 水凝胶三维负载细胞的相容性
        3.3.7 水凝胶皮下植入相容性
        3.3.8 水凝胶原位诱导膝关节软骨创伤修复
    3.4 本章小结
4 微凝胶组装的甲基丙烯酰化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墨水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材料修饰与微凝胶制备
        4.2.3 分子与微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甲基丙烯酰化壳聚糖的结构分析
        4.3.2 微凝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3.3 微凝胶的屈服流动与蠕变恢复
        4.3.4 微凝胶墨水的挤出流动模拟与3D打印
        4.3.5 水凝胶诱导细胞聚集生长
    4.4 本章小结
5 甲基丙烯酰化壳聚糖/聚乙烯醇梯度水凝胶及其皮肤修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梯度水凝胶制备
        5.2.3 梯度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5.2.4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梯度水凝胶的制备与刚度分析
        5.3.2 梯度水凝胶对细胞聚集生长的影响
        5.3.3 皮下埋植水凝胶的组织相容性
        5.3.4 水凝胶修复全层皮肤创伤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有机膦酸锆的合成及其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2 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磷(膦)酸锆阻燃增韧环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磷酸锆的有机改性和有机膦酸锆的合成
        1.3.2 磷(膦)酸锆/环氧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
        1.3.3 磷(膦)酸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增韧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苯膦酸锆的制备及其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苯膦酸锆(ZrPP)的合成
        2.2.3 ZrP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2.3.2 热性能
        2.3.3 阻燃抑烟性能
        2.3.4 阻燃抑烟机理
        2.3.5 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N-双(膦酸甲基)甘氨酸膦酸锆的制备及其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N,N-双(膦酸甲基)甘氨酸(GDMP)的合成
        3.2.3 N,N-双(膦酸甲基)甘氨酸膦酸锆(ZrGDMP)的合成
        3.2.4 ZrGDM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仪器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3.3.2 热性能
        3.3.3 阻燃抑烟性能
        3.3.4 阻燃抑烟机理
        3.3.5 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的制备及其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ZrATMP)的合成
        4.2.3 ZrATM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仪器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热性能
        4.3.3 阻燃抑烟性能
        4.3.4 阻燃抑烟机理
        4.3.5 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维腰果酚衍生物膦酸锆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和增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腰果酚基膦酸(MCPA)的合成
        5.2.3 腰果酚基膦酸锆(CZrP)的合成
        5.2.4 CZr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5.2.5 仪器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5.3.2 热性能
        5.3.3 阻燃抑烟性能
        5.3.4 TG-FTIR分析
        5.3.5 力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改性磷酸锆的制备及复配膨胀型阻燃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
        6.2.2 有机改性磷酸锆(OZrP)的合成
        6.2.3 OZr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6.2.4 仪器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6.3.2 热性能
        6.3.3 阻燃抑烟性能
        6.3.4 阻燃抑烟机理
        6.3.5 力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7.4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5)基于接枝/嵌段改性的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的特点
        1.2.2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1.2.3 燃料电池的分类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分类
    1.4 质子交换膜
        1.4.1 质子交换膜的分类
    1.5 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
        1.5.1 聚苯并咪唑简介
        1.5.2 聚苯并咪唑分类
        1.5.3 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
        1.5.4 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的传输机理
    1.6 聚苯并咪唑的改性
        1.6.1 聚苯并咪唑的化学结构改性
        1.6.2 聚苯并咪唑与填料共混改性
        1.6.3 聚苯并咪唑的交联改性
        1.6.4 聚苯并咪唑与其他聚合物共混改性
    1.7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2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2.2.1 实验仪器型号
        2.2.2 红外光谱测试
        2.2.3 核磁共振测试
        2.2.4 热失重测试
        2.2.5 力学性能测试
        2.2.6 微观形貌表征
        2.2.7 氧化稳定性测试
        2.2.8 磷酸掺杂
        2.2.9 质子传导率测试
        2.2.10 磷酸保留测试
        2.2.11 粘度测试
第3章 乙基膦酸接枝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BI-NH2-X的合成
    3.3 PBI-NH2-EPA-X的合成
    3.4 PBI-NH2-EPA-X膜的制备
    3.5 PBI-NH2-EPA-X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5.1 PBI和PBI-NH2-EPA-X膜的红外光谱
        3.5.2 PBI-NH2-EPA-15 膜的微观形貌
        3.5.3 PBI和PBI-NH2-EPA-X膜的热稳定性
        3.5.4 PBI和PBI-NH2-EPA-X膜的机械性能
        3.5.5 PBI和PBI-NH2-EPA-X膜的氧化稳定性
        3.5.6 PBI和PBI-NH2-EPA-X膜的磷酸掺杂
        3.5.7 PBI和PBI-NH2-EPA-X膜的质子传导率
        3.5.8 PBI和PBI-NH2-EPA-X膜的磷酸保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段聚苯并咪唑与磷钨酸-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bPBI的合成
        4.2.1 二酸封端的OPBI预聚物(OPBI-Ac)的合成
        4.2.2 二胺封端的pPBI预聚物(pPBI-Am)的合成
        4.2.3 bPBI的合成
    4.3 OPBI和pPBI的合成
        4.3.1 OPBI的合成
        4.3.2 pPBI的合成
    4.4 PWA-IL的合成
    4.5 bPBI-X膜的制备
    4.6 bPBI-X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4.6.1 OPBI、pPBI和bPBI-X膜的红外光谱
        4.6.2 OPBI、pPBI和bPBI的核磁共振氢谱
        4.6.3 bPBI-X的微观形貌
        4.6.4 bPBI-X膜的热稳定性
        4.6.5 bPBI-X膜的机械性能
        4.6.6 bPBI-X膜的磷酸掺杂
        4.6.7 OPBI、pPBI和bPBI-X膜质子传导率
        4.6.8 bPBI-X膜的磷酸保留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金属有机骨架/大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体污染
        1.1.1 水体污染的状况和污染来源
        1.1.2 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发展历程和类型
        1.2.2 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方法
        1.2.3 金属-有机骨架的应用
    1.3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1.3.1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历程和制备方法
        1.3.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2 UIO-66/D201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试剂及药品
        2.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2.2.3.1 .UIO-66/D201 复合材料的合成
        2.2.3.2 UIO-66/D201 复合材料对阿洛西林钠和羟乙膦酸钠的吸附研究
    2.3 表征与测试
        2.3.1 结构与形貌的表征手段
        2.3.2 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测试方法
        2.3.3 计算方法
        2.3.4 吸附模型
        2.3.4.1 动力学模型
        2.3.4.2 热力学模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XRD分析
        2.4.2 FTIR分析
        2.4.3 SEM分析
        2.4.4 EDS分析
        2.4.5 BET分析
        2.4.6 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分析
        2.4.6.1 穿透曲线
        2.4.6.2 复合材料的不同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6.3 溶液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6.4 溶液中干扰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7 吸附动力学分析
        2.4.8 吸附热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ZIF-67/D201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试剂及药品
        3.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3.2.3.1 ZIF-67/D201 复合材料的合成
        3.2.3.2 ZIF-67/D201 复合材料对阿洛西林钠的吸附研究
    3.3 表征与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XRD分析
        3.4.2 FTIR分析
        3.4.3 SEM分析
        3.4.4 EDS分析
        3.4.5 BET分析
        3.4.6 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分析
        3.4.6.1 穿透曲线
        3.4.6.2 复合材料的不同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6.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6.4 溶液中干扰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7 吸附动力学分析
        3.4.8 吸附热力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MIL-53/D201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试剂及药品
        4.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4.2.3.1 MIL-53/D201 复合材料的合成
        4.2.3.2 MIL-53/D201 复合材料对羟乙膦酸钠的吸附研究
    4.3 表征与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XRD分析
        4.4.2 FTIR分析
        4.4.3 SEM分析
        4.4.4 EDS分析
        4.4.5 BET分析
        4.4.6 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分析
        4.4.6.1 穿透曲线
        4.4.6.2 复合材料的不同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4.6.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4.6.4 溶液中干扰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4.7 吸附动力学分析
        4.4.8 吸附热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有机膦酸酯/聚氨酯阻燃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含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 有机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5 氧化价态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
        1.3.2 +3 氧化价态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
        1.3.3 +1 氧化价态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
    1.4 有机含磷阻燃剂在PU中研究进展
        1.4.1 +5 价磷酸酯和磷酸盐类在PU中的研究进展
        1.4.2 +3 价膦酸酯和膦酸盐类在PU中的研究进展
        1.4.3 +1 价次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类在PU中的研究进展
    1.5 协效剂协同含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
    2.1 引言
    2.2 DPMP结构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剂和仪器
        2.3.2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2.4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2.4.1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
        2.4.2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过程分析
        2.4.3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
    2.5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热分解逸出气体分析
    2.6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2.7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残余物分析
        2.7.1 残余物微观形貌分析
        2.7.2 残余物红外光谱图分析
        2.7.3 残余物元素组成分析
        2.7.4 DPMP在 PU中的阻燃机理
    2.8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2.8.1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2.8.2 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剂和仪器
        3.2.2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3.3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3.3.1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
        3.3.2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过程分析
    3.4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
    3.5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热分解逸出气体分析
    3.6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3.7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残余物分析
        3.7.1 残余物微观形貌分析
        3.7.2 残余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3.7.3 残余物元素组成分析
        3.7.4 Clay协同DPMP在 PU中的阻燃机理
    3.8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3.8.1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3.8.2 Clay/DPMP/PU阻燃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3.9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聚酰胺阻燃剂结构优化设计及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磷阻燃剂
        1.2.1 磷酸酯类型阻燃剂
        1.2.2 膦酸酯类型阻燃剂
        1.2.3 氧化膦类型阻燃剂
        1.2.4 有机磷杂环化合物类型阻燃剂
        1.2.5 磷酸酯聚合物类型阻燃剂
        1.2.6 有机磷酸盐类型阻燃剂
    1.3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1 气相阻燃机理
        1.3.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3.3 协同阻燃效应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对-羧基苯氨基)甲基氧化膦的设计合成
    2.1 实验设计思路
        2.1.1 阻燃剂A-Me的制备路线
        2.1.2 高纯度阻燃剂 A 的公斤级工业中试优化设计
    2.2 实验概况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案
    2.3 实验结果与探究
        2.3.1 阻燃剂A-Me制备方法的探究
        2.3.2 阻燃剂A公斤级工业中试结果
        2.3.3 阻燃剂 A-Me 的波谱分析
        2.3.4 阻燃剂A-Me阻燃性能的初步探究
    2.4 小结
第三章 N,N'-双(6-氨基正己基)-苯基磷酰胺的设计合成
    3.1 实验设计思路
        3.1.1 阻燃剂 B 的设计合成路线
    3.2 实验概况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探究
        3.3.1 阻燃剂 B 制备方法的探究
        3.3.2 阻燃剂B波谱分析
        3.3.3 阻燃剂B阻燃性能的初步探究
    3.4 小结
第四章 带二苯基磷酰或硫酰的二羧酸或二氨基阻燃剂的设计合成
    4.1 实验设计思路
        4.1.1 阻燃剂C的制备路线:
        4.1.2 阻燃剂C-S的制备路线:
        4.1.3 阻燃剂C-S-N的制备路线:
    4.2 实验概况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剂 C 制备方法的探讨以及阻燃性能初步探究
        4.3.2 阻燃剂C-S、C-S-N制备方法的探讨以及阻燃性能初步探究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2 产品研发进展
    2.1 硅橡胶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2.1.2 热硫化硅橡胶
        2.1.3 加成型硅橡胶
    2.2 硅油
    2.3 硅树脂
    2.4 硅烷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10)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
        1.2.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1.2.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活性物种
        1.2.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评价指标
    1.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发展现状
        1.3.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种类
        1.3.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与挑战
    1.4 提高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能的策略
        1.4.1 微结构
        1.4.2 晶相和晶面
        1.4.3 掺杂和表面缺陷
        1.4.4 表面修饰
        1.4.5 构建异质结
        1.4.6 光敏化作用
        1.4.7 外部反应条件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氧空位的Bi_2O_3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2.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苯甲醇实验
        2.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2.2.4 理论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2.3.2 OV-Bi_2O_3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2.3.3 氧空位对活性物种的影响
        2.3.4 OV-Bi_2O_3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
    2.4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3.2.2 单晶结构的测试
        3.2.3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3.2.4 活性物种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g-PTS-BPY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分析
        3.3.2 Ag-PTS-BPY的光物理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3.3.3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
        3.3.4 高循环稳定性及其原因
        3.3.5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反应机理
    3.4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4.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4.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4.2.4 光动力学治疗实验
        4.2.5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TPyP的结构、形貌和光物理性能分析
        4.3.2 AgTPyP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及主要的活性物种分析
        4.3.3 AgTPyP的光动力学治疗结果
        4.3.4 AgTPyP的循环稳定性
        4.3.5 AgTPyP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4.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苯基膦酸的Co/Ni基MOFs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还原CO_2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苯基膦酸钴/镍(CoPPA/NiPPA)MOFs材料及在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中的研究
        5.2.1 引言
        5.2.2 实验部分
        5.2.3 结果与讨论
        5.2.4 本节结论
    5.3 对位含不同官能团的苯基膦酸表面修饰增强NiO的光催化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活性
        5.3.1 引言
        5.3.2 实验部分
        5.3.3 结果与讨论
        5.3.4 本节结论
    5.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附录: 英文论文原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苯基膦酸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J]. 邓伟浩,段怡静,钟菁,刘雨婷,游红婷,李月,刘晓涵,钟柳,王启卫,陈明军,刘治国.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1(06)
  • [2]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付春燕.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含非共价网络的多糖水凝胶设计及用于组织修复研究[D]. 张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有机膦酸锆的合成及其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 付贤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5]基于接枝/嵌段改性的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笛.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6]金属有机骨架/大孔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净化废水的研究[D]. 段英慧.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7]有机膦酸酯/聚氨酯阻燃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鑫. 江汉大学, 2021(01)
  • [8]聚酰胺阻燃剂结构优化设计及合成研究[D]. 汪陈. 湖北大学, 2021(01)
  • [9]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10]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D]. 王佳佳. 山东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氨基膦酸树脂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