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

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

一、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免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剑,冯杰,薛辉,虞留明,陆丽华,高艳红,颜光涛[1](2021)在《高灵敏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方法建立与性能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建立高灵敏均相酶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皮质醇。方法对此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抗干扰能力、临床可报告范围以及参考区间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本研究建立的血清皮质醇均相酶免疫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30.0~1 200.0ng/mL,准确度相对偏差B≤10.0%,批内CV≤10.0%,批间差R≤10.0%,当样本中胆红素≤50mg/L、血红蛋白≤1 000mg/L、白蛋白≤100g/L、抗坏血酸≤176mg/dL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6 500ng/mL,血清皮质醇参考区间为60~230ng/mL。结论该均相酶免疫法能够满足临床血清皮质醇检测的需求,可以进一步推广至临床使用。

黄媛媛[2](2021)在《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五项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6例作为甲亢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两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甲亢组的T3水平为(4.62±0.69)nmol/L,T4水平为(234.61±21.62)nmol/L,FT3水平为(12.62±1.83)pmol/L,FT4水平为(35.03±4.66)pmol/L,TSH水平为(0.19±0.05)m IU/L;健康组的T3水平为(1.75±0.35)nmol/L、T4水平为(98.19±10.2)nmol/L、FT3水平为(3.86±0.57) pmol/L、FT4水平为(14.22±1.91)pmol/L,TSH水平为(2.64±0.35)mIU/L。甲亢组T3、T4、FT3、FT4明显高于健康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T4、T3、FT4、FT3及TSH水平,具有测定准确、方法简便的优点,有利于疾病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宇,刘鹏,李武,袁锦云,丛海燕,鞠毅,姚继承,王明义[3](2020)在《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的方法及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中发光标志物采用高灵敏度的异鲁米诺衍生物,分离试剂采用高特异性的羊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多克隆抗体包被的免疫纳米磁性微珠,发光底物采用简便的NaOH和H2O2。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临床应用性能评估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为例,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威海市立医院初诊的10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作为甲亢组;12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作为甲减组;以同期来体检的134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组。标本采用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及ADVIA Centaur XP同时检测,将此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评价其临床符合性。再通过对高、中、低三种浓度标准液的重复检测,评价其灵敏度、精密度和稀释回收率。结果实现了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建立,并通过了临床验证,以TSH为例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建立的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1μIU/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5%,稀释回收率>80%。本研究建立的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与ADVIA Centaur XP的直接化学发光法对TSH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相关系数为0.9874。结论成功建立一种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很好的临床相符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琛[4](2020)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0例(甲亢组),同时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甲低组),另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分别采用CL1A(化学发光免疫法)、RAI(放射免疫技术)对其实施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CL1A与RAI检测方法与相比较,前者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应用CL1A(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可避免放射性伤害,有利于更好的临床诊治。

孙光[5](2020)在《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一种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色谱质谱检测条件,为建立血清总睾酮的候选参考方法奠定基础。对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考察其是否具备作为候选参考方法的能力。应用建立的UPLC-MS/MS方法对市售免疫分析平台进行一致性比对,然后进行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探索,为形成血清睾酮的完整参考体系和提供合理的量值溯源流程而努力。方法用同位素内标平衡血清,用酸性缓冲液处理以从结合蛋白中释放睾酮。通过两个连续的液液萃取步骤分离睾酮,第一次提取使用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从酸性缓冲溶液中分离脂质,将有机相吹干并在碱性缓冲溶液中重构;第二次提取通过正己烷除去其它极性脂质如磷脂。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结合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MRM)测量人血清中总睾酮水平。对候选参考方法的方法学性能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线性范围、基质效应、样品提取效率及样品存放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评估。使用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进行一些应用探讨,首先,以UPLC-MS/MS的候选参考方法作为参比方法,以市售三种免疫分析平台为待测方法进行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结果评估。其次,使用候选参考方法制备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参考物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主要包括定值不确定度、均匀性不确定度和稳定性不确定度三个部分,完善评估流程。结果建立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日内和日间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3%(1.40%-2.77%)、3.44%(3.06%-3.66%)。两个浓度样品的回收率为94.32%至108.60%。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50 ng/dL,定量限LOQ为1.00 ng/dL。线性范围为1-1000 ng/dL,扩展测量范围为1-10000 ng/dL。此外,三种不同浓度的质控血清的提取效率为85.02%至93.29%。测试睾酮的结构类似物(8种),发现它们不会干扰睾酮的测定,30份血清样品的QI/CI比值均在校准品的平均QI/CI比值的±20%以内,表明该方法不受干扰物质的影响。基质效应对检测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与UPLC-MS/MS方法相比,三种免疫分析方法的平均偏倚百分比男性3.24%低于女性11.63%。使用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给混血血清睾酮标准物质定值的结果 RM1 为 50.7±1.7,RM2 为 152.9±2.3,RM3 为 405.7±3.6,RM4为792.7±6.9,认定值的表达式为:标准值(ng/dL)±扩展不确定度(ng/dL,U),扩展因子取值k=2。结论同位素稀释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人血清睾酮的方法具有出色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特异性高、线性范围广和基质效应影响小,特别是在低值区间内表现良好,可以作为临床人血清睾酮检测的常规方法,具有建立溯源参考系统中的参考方法的潜力。通过建立的UPLC-MS/MS方法与免疫分析平台的一致性比较,可以看到一些方法显示出可接受的性能,一些方法还需要改善,特别是在较低的睾酮浓度下问题更加明显。用建立的UPLC-MS/MS方法制备的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体现出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作为国际推荐参考方法的性能优势,得到的参考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定值准确可靠。从实验结果看,基本已经形成了整套围绕候选参考方法进行参考物质制备、不确定度评估的标准化流程,进而形成了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组成的参考系统的雏形。

田莉峰[6](2020)在《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心理特征及AR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个具有生殖、代谢和心理特征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PCOS的主要临床特点有: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状态。PCOS的患者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表现包括心理(焦虑、抑郁、身体形象)、生殖(月经不调、多毛、不孕和妊娠并发症)和代谢特征(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由于它的高度异质性,全球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高雄激素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仍是其突出特点。目前国内外对PCOS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遗传、表观遗传及环境等共同作用于疾病的发生。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较多关于PCOS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研究,但多集中在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及剪接变体等方面,关于AR突变与PCOS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研究将从PCOS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及AR基因突变与雄激素的关系来探讨AR突变与PCOS的关系。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中雄激素过多是其典型的特点。临床上表现为多毛、痤疮和男性型秃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雄激素代谢异常是PCOS发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患者LH分泌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卵泡发育障碍、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血症可抑制肝脏对胰岛素的降解,加重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与胰岛素抵抗、排卵障碍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和促进PCOS的发生发展。因此,雄激素过多与PCOS关系密切。本研究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对PCOS人群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寻找PCO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可能的相关高危因素。初步建立简单易行的PCOS风险评估模式,对临床管理及防治PCOS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完成PCOS患者焦虑量表问卷调查,结合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探讨雄激素与PCOS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预防PCOS的发生及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通过检测PCOS患者AR基因,了解AR突变在PCOS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潜在致病性突变,构建AR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KGN),检测AR突变病毒感染KGN细胞后,培养液中各项激素表达情况,分析AR突变与各项激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AR突变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的影响。为含AR突变的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育龄期PCOS患者临床实验室特征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育龄期PCO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探讨PCOS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调阅病历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PCOS患者及非PCOS对照人群进行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门诊诊断为PCOS的育龄期不孕症患者258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就诊的520名非PCOS且月经规则的育龄期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中国2011年PCOS诊断标准,分析PCOS患者与非PCOS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PCOS组患者平均BMI、月经周期间隔时长、AFC、改良F-G评分、腰臀比及痤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OS患者的基础LH、T、AMH、FT3、TSH、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均高于非PCOS对照组,而基础FSH、HDL及LDL均低于非PCOS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E2、PRL、FT4、CA125、总胆固醇与非PCOS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PCOS患者吸烟/被动吸烟比例、压力大小、运动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及肥胖家族史占比均高于非PCOS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饮酒、PCOS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及男性早秃家族史与非PCOS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PCOS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窦卵泡数增多、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体征;实验室指标特征为高LH、T、AMH。PCOS具有家族遗传性,PCOS的发病可能与压力过大,吸烟/被动吸烟多、缺乏运动等相关。第二部分育龄期PCOS患者焦虑情绪研究目的:探讨育龄期PCOS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雄激素与PCOS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预防PCOS的发生及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已经收集的258例PCOS患者中,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下对其中147例PCOS患者进行了SAS量表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患者病史及基本情况采集如前所述,并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本研究中147例PCO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08±3.24岁;平均BMI23.33±3.4 kg/m2;平均月经周期间隔短值为28.51±6.34天,间隔长值为102.08±42.25天;月经周期在<90天、90180天、>180天的例数分别为66例(44.90%)、69例(46.94%)、12例(8.16%);平均不孕年限为3.93±1.45年;合并肥胖者48例(32.65%),中心性肥胖者(WHR>0.8)者126例(85.71%);存在糖耐量受损者36例(24.49%),胰岛素抵抗者114例(77.55%);多囊分型为月经紊乱+PCO型135例(91.84%),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型0例(0%),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PCO型12例(8.16%)。2)147例PCOS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显示:焦虑检出比例为18.37%,平均得分为40.59±0.79分;轻度焦虑者27人;中度及重度焦虑者0人。3)147例PCOS患者,焦虑组患者痤疮评分、腰臀比、中心性肥胖占比、月经周期、LH/FSH、基础E2、T、血清TSH、甘油三脂、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PCO多囊亚型检出比例均高于非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改良F-G评分、BMI、血压、初潮年龄、月经紊乱时长、总胆固醇、HDL、糖耐量异常检出比例、胰岛素抵抗检出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PCOS患者月经周期越长,焦虑检出比例越高。焦虑检出比例在中心性肥胖组、痤疮组、高雄激素血症组及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PCO多囊亚型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组、高脂血症组、糖耐量异常组及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经期越长,焦虑检出比例越高;中心性肥胖、痤疮、高雄激素血症、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PCO型PCOS患者焦虑检出比例高;PCOS患者的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与焦虑情绪无关。第三部分育龄期PCOS患者AR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AR基因突变在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作用。为含AR基因突变的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58例育龄期PCOS患者及520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AR基因测序分析,寻找AR基因突变患者。进而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进化保守性与变异性分析,寻找潜在致病性突变。构建AR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KGN),观察AR突变后KGN细胞培养液中各项性激素表达变化情况,分析AR突变与各项激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258例育龄期PCOS患者中发现5例PCOS患者中出现AR基因突变(p.V3M,p.S158L,p.S176R,p.Q72R和p.G396R),而排卵正常不孕患者中未发现AR基因突变。2)p.V3M,p.S158L和p.S176R 3例AR基因突变存在潜在致病性,而p.Q72R和p.G396R 2例突变可能是良性突变。3)3个AR致病性突变组HCG注射日血清E2平均水平为2227.00±184.82pg/mL,明显低于255个AR良性突变或无突变组(3180.24±1710.25 pg/mL)(P<0.01)。3例致病性AR突变患者的基础血清FSH、LH、RPL、CA125及HCG注射日LH和孕酮的水平较高;而LH/FSH值、基础血清E2、T、AMH、甘油三酯、BMI、AFC、月经周期的长度、促性腺激素总剂量及获卵数比255个无或有良性AR突变的PCOS样本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AR基因突变型感染KGN细胞培养液中T、E2及胰岛素水平均低于野生型。结论:p.V3M,p.S158L和p.S176R 3例突变而非p.Q72R与p.G396R突变可能存在致病性。3例致病性AR突变的PCO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更接近于排卵正常的不孕人群,属于非典型PCOS,较无或良性AR突变的PCOS患者,具有更低的BMI,月经周期更短,卵巢内窦卵泡计数更少,血清T水平更低。AR基因突变可能对PCOS患者有保护作用。

李岩,王俊[7](2020)在《PCOS不孕患者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及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内抗缪勒管激素(AMH)、泌乳素的变化,研究PCOS不孕患者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及卵巢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初次于该院确诊的PCOS不孕患者80例作为不孕组,另选取84例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年龄20~35岁。检测2组女性的AMH、泌乳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结果不孕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为(14.47±5.60)ng/mL,泌乳素水平为(15.49±8.01)μg/L,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52±2.03)μIU/mL,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为(19.76±3.72)IU/L,雌二醇水平为(162.26±61.16)pmol/L,睾酮水平为(2.94±1.30)nmol/L,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t=11.600、2.947、7.224、18.001、3.086、6.789,P<0.05),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为(4.56±0.91)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为(15.16±3.05)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为(1.56±0.41)nmol/L,甲状腺素(T4)水平为(89.51±17.04)nmol/L,均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t=14.681、11.996、10.937、12.232,P<0.05)。不孕组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的阳性率分别为28.75%、30.00%、43.75%、21.25%,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χ2=5.107、9.482、20.871、8.256,P<0.05)。不孕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为(6.45±2.01)IU/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4,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体内AMH、泌乳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甲状腺功能和卵巢功能明显减退,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较高,治疗时须考虑降低患者体内的不孕抗体。

蔡良知[8](2020)在《基于稀土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的β-hCG检测及其预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明部位妊娠妊(pregnancy of unknown location,PUL)和不明活性妊娠(pregnancy of uncertain viability,OUV)阶段引起了医生们的广泛关注,因为有部分的流产和异位妊娠隐藏其中。因此,提早预测早孕不良结局在妇产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不良妊娠的检出率,有助于尽早地干预,同时降低异位妊娠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一般情况下,血清β-hCG倍增的速度快慢、孕酮的水平高低以及超声检查都是目前常用的判断早期不良妊娠的方法。但现有的预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够理想,另一方面,等待的时间比较久,期间需要反复抽血随访和动态的超声检查,这些都增加了花费和焦虑的情绪,同时等待过程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β-hCG不仅可以在孕妇血清中检测到,而且可以在尿液和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到。既往的研究表明,在孕妇的宫颈分泌物和血清中,β-hCG浓度的比值对早期妊娠流产的评估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宫颈分泌物中β-hCG含量较低,准确检测其含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生物检测方法中,基于稀土螯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已被用作敏感的生物检测方法,尤其是β-hCG的检测。而稀土掺杂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更是因为其纳米材料尺寸以及形貌的变化,使得发光性质和激发态动力学如光吸收、荧光寿命、能量传递、发光量子产率和浓度猝灭等表现出比稀土螯合物更优异的性能。生物体或者生物组织采用紫外激发光照射时,会导致产生自荧光现象。时间分辨光致发光技术可以区分稀土的长寿命发光(从μs到ms量级)和生物自荧光和散射光产生的短寿命背景噪声(ns量级)。因此根据稀土离子荧光寿命较长的特点,结合时间分辨检测技术,设置合理的延迟时间和门控时间,可以有效地消除自荧光和背景荧光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信噪。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Li LuF4:Ce/Tb纳米颗粒作为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TRPL)纳米探针的异相夹心生物测定β-hCG的独特方法。与传统的稳态荧光相比,它在生物测定中可以显着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从而使β-hCG检测试剂盒比市售的β-hCG检测试剂盒更为灵敏。通过该方法对β-hCG的检测,明显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和血液中β-hCG浓度,将二者的比值作为一个指标,可以预测不明着床位置和胚胎活性阶段的不良妊娠结局,有望缩短不良妊娠判断的时间窗,减少因反复抽血检查和等待超声明确而带来的花费和焦虑情绪,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避免了因延迟诊断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Li LuF4纳米颗粒的制备、结构形貌表征和发光性能测试(1)采用高温热分解的方法制备稀土掺杂Li Lu F4纳米发光材料;(2)XRD衍射图样可知,所有的衍射峰都能很好地符合Li LuF4四方相结构(JCPDS No.027-1251,空间群I41/a),没有其它杂相出现;(3)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观察制备的Li Lu F4纳米材料为菱形的晶体,形貌粒径均一且分散性良好;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晶格条纹,面间距为0.46nm,证实与四方Li LuF4(101)面的点阵间距一致;(4)根据TEM观察结果,选择200个纳米颗粒粒径计算平均值;(5)Li LuF4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Li LuF4:5%Ce/5%Tb纳米颗粒结晶度高,物相是四方相,与XRD结果一致。(6)EDS分析图可以确定纳米晶中含有Lu、F、Ce、Tb四种元素,证明最终产物是四方相Li LuF4:Ce/Tb纳米晶。7)LiLu F4:5%Ce/5%Tb纳米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测试,在其最强激发峰296 nm的激发下,Li Lu F4:Ce/Tb纳米材料的下转移发射光主要集中在绿光区域。8)选择性地监测5D4→7F5(544.2 nm)的跃迁,得到了Tb3+离子5D4能级的荧光衰减曲线。通过单指数方程拟合5D4→7F5能级的荧光衰减曲线,可以得到5D4能级的荧光寿命分别为4.69ms。9)对下转移量子产率的测试结果为67.6±0.8%。2.Li LuF4:Ce/Tb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和发光性能测试(1)采用酸洗处理的方法,将Li LuF4:Ce/Tb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的油酸(OA)分子去除,使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的Ln3+离子裸露出来;(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酸洗后的纳米颗粒形貌情况和分散性;(3)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四个分别在1551、1452、2923和2857 cm-1处达到峰值(归属于油酸覆盖的纳米粒子的峰),在去除油酸配体后消失;而在生物素化的纳米粒子中,清晰地观察到以1646 cm-1为中心的强酰胺带,证实酸洗处理的方法成功的将油酸分子从Li Lu F4纳米颗粒的表面去除并完成生物素化;(4)热重分析(TGA)的测试结果:油酸配体包覆的LiLuF4:Ce/Tb纳米颗粒在温度达到并超过340℃后失重4.7%,生物素修饰的Li LuF4:Ce/Tb纳米颗粒与未修饰的Li LuF4:Ce/Tb纳米颗粒对比发现,温度升到250℃左右时,纳米颗粒失重分别为1.5%和1.0%,证实油酸分子从LiLu F4纳米颗粒的表面去除和纳米颗粒生物素化;(5)水合粒径测定酸洗后纳米颗粒的水合粒径为24.4nm,而生物素化后的纳米颗粒水合粒径为68.2 nm,酸洗后Li LuF4:Ce/Tb纳米颗粒的Zeta电势测试结果为33.9 mV。生物素分子偶联在纳米晶表面后,纳米晶水溶液的Zeta电势由变为+13.7 mV。这些都证明无配体化的纳米颗粒与生物素的羧基基团之间较强的配位能力,在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地偶联上生物素分子;(6)比较表面修饰前后Li LuF4:Ce/Tb纳米材料发光性能的变化。与油酸配体包覆的Li LuF4:Ce/Tb纳米颗粒相比,无油酸配体和生物素化的LiLuF4:Ce/Tb纳米颗粒的综合光致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3.4倍和1.7倍。Tb3+的光致发光寿命从油酸配体包裹的Li LuF4:Ce/Tb纳米颗粒的4.69 ms增加到无油酸配体的LiLu F4:Ce/Tb纳米颗粒的6.71 ms,再到生物素修饰的Li LuF4:Ce/Tb纳米颗粒的7.49 ms,增加了2.8ms。3.基于稀土掺杂LiLu F4下转移发光纳米探针异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β-hCG的应用检测(1)基于LiLuF4:Ce/Tb纳米探针的异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β-hCG数值,绘制标准曲线和校准曲线,校准曲线表明,随着β-hCG浓度的增加,纳米探针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大,在0-8 ng·ml-1范围内与β-hCG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LOD)定义为浓度相当于在对照组中测量的信号标准偏差的三倍,被确定为6.1 pg·ml-1。;(2)利用其他可能干扰生物分子和电解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金属离子)进行干扰性研究,在其他相同条件下,由于缺乏特异性结合,TRPL信号几乎不可检测,表明该检测方法的高度特异性;(3)血清和宫颈分泌物的CVs分别低于9%和10%,回收率分别在91-108%和93%-103%之间。符合生物测定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证实了Li LuF4:Ce/Tb-TRPL纳米探针用于血清和宫颈β-hCG检测的检测精密度和回收率。4.基于LiLuF4:Ce,Tb纳米探针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宫颈分泌物和血清β-hCG的比值及其对妊娠不良结局判断(1)纳入42例研究对象,采集临床信息,收集检测样本,按要求进行随访直至明确妊娠结局,按不同结局进行分组(宫内妊娠存活28例,宫内妊娠流产6例,宫外异位妊娠8例);(2)人宫颈分泌物与血清中β-hCG的比值、人血清中β-hCG 48小时增长速度以及孕酮的数值在早孕期不同妊娠结局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在宫内组中,宫颈分泌物中的β-hCG水平比血清中的β-hCG水平低约3-5个数量级,而在宫内妊娠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中,数值仅比血清中的β-hCG水平低1-2个数量级,甚至有的更高。与宫内妊娠存活组相比,宫内妊娠流产和宫外异位妊娠组中的β-hCG(宫颈分泌物/血清)比值均升高了2-3个数量级。这些观察表明,宫颈分泌物和血清中β-hCG水平的比值可以作为未知部位早期妊娠胚胎生存能力的有效指标;(3)从ROC曲线来看,不同指标在不同妊娠结局的预测方面有所差异,但β-hCG(宫颈分泌物/血清)比值较其他三个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大,说明该指标的预测的价值更高。(4)从散点图来看,宫颈分泌物和血清中β-hCG水平的比值高于0.003会提示宫外妊娠或宫内妊娠流产的可能,而低于0.003提示为正常的宫内妊娠。宫颈液和血清中的hCG比率高于0.01可能是区分宫外妊娠和宫内妊娠流产的一个指标。(5)从不良妊娠结局的回顾来看,最早出现β-hCG(宫颈分泌物/血清)比值异常的是在停经33天,这提示该数值作为预测指标有可能缩短窗口期1-2周时间。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可归纳为:1.本文采用的稀土纳米探针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具有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和长的荧光寿命。2.通过与生物素的结合,其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时间分辨光致发光的纳米探针,通过时间分辨异相三明治式生物测定痕量的β-hCG抗原,最低检测限为6.1 pg·ml-1,比商品化的试剂盒降低了三个数量级。3.利用新型的Li Lu F4:Ce/Tb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探针,检测处于妊娠部位不明和妊娠结局不明阶段的早孕妇女β-hCG(宫颈分泌物/血清)比值,可作为不明部位早期妊娠孕妇妊娠结局预判的良好指标。4.该方法不需要反复的抽血检查,有望缩短不良妊娠判断的时间窗,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避免了因延迟诊断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发现给围产期医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采用新型高效的稀土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可以检测不同体液中β-hCG浓度,这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新方法。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为未来多功能生物医学应用的发光纳米探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悦,陈亚琼,覃俊龙,莫红梅,张秀明[9](2019)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和验证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的方法学性能,并探讨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接受治疗的18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包括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和9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减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组之间各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相关标准对甲状腺功能五项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参考区间、不确定度进行评价分析,将结果与公认的质量目标或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08%~4.55%和1.08%~5.11%;正确度符合实验室要求;TSH、FT3、FT4、TT3、TT4验证的线性范围均在厂家线性范围内,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2);参考区间符合率达到100%;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符合要求。与甲减组比较,甲亢组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FT3、FT4、TT3、TT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甲减组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甲亢组FT3、FT4、TT3、TT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批量临床标本的检测,且TSH、FT3、FT4、TT3、TT4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陈燕[10](2019)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效果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100例临床实验资料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接受甲状腺激素及其体检测的患者,将其分为三个组,即对照组36患者为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分析A组32例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分析B组32例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三组患者均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临床检测结果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检测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该检测方法有助于确诊甲状腺有关疾病,评定碘营养情况,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数值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P<0.05,数据计算值之间具有统计学的参比意义。结论对于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临床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该检测方法有助于确诊甲状腺有关疾病,评定碘营养情况,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二、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免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免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高灵敏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方法建立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1.2 检测原理
        1.3 试剂组成
        1.4 实验反应过程
    2 验证方法
        2.1 正确度
        2.2 线性范围
        2.3 批内精密度
        2.4 批间精密度
        2.5 临床样本比对
        2.6 抗干扰能力试验
        2.7 可报告范围
        2.8 参考区间的建立
    3 仪器与试剂
        3.1 仪器
        3.2 试剂
    4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COR正确度评价结果
    2 COR线性范围统计结果
    3 COR精密度评价
        3.1 批内精密度
        3.2 批间精密度
    4 COR临床样本比对结果
    5 抗干扰能力试验
    6 可报告范围
    7 正常参考值的建立
讨 论

(2)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建立材料的来源
        1.1.2 临床标本验证
        1.1.2. 1 标本来源
        1.1.2. 2 仪器
    1.2 方法
        1.2.1 异鲁米诺衍生物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2.2 FITC标记TSH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2.3 羊抗FITC多克隆抗体包被的免疫纳米磁性微珠的制备
        1.2.4 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试剂制备及应用结果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临床符合性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建立
    2.2 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指标的确定
        2.2.1 检测灵敏度
        2.2.2 精密度
        2.2.2. 1 批内精密度
        2.2.2. 2 批间精密度
        2.2.3 稀释回收率
    2.3 临床标本的检测
        2.3.1 与ADVIA Centaur XP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3.2 与临床标本的符合率分析
3 讨论

(4)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测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仪器和设备
        1.1.2 试剂
        1.1.3 标本来源
        1.1.4 常用试剂和溶液配制
        1.1.5 色谱条件
        1.1.6 质谱条件
        1.1.7 样品前处理
        1.1.8 精密度
        1.1.9 准确度
        1.1.10 灵敏度
        1.1.11 特异性
        1.1.12 线性范围
        1.1.13 基质效应
        1.1.14 提取效率
        1.1.15 稳定性
        1.1.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色谱特性
        1.2.3 精密度
        1.2.4 准确度
        1.2.5 灵敏度
        1.2.6 特异性
        1.2.7 线性范围
        1.2.8 基质效应
        1.2.9 提取效率
        1.2.10 稳定性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应用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仪器和设备
        2.1.2 试剂
        2.1.3 标本来源
        2.1.4 常用试剂和溶液配制
        2.1.5 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评估
        2.1.6 冰冻人血清总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评估的结果
        2.2.2 冰冻人血清总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的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类固醇激素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心理特征及AR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
        1.1.1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1.1.2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原因研究
第2章 育龄期PCOS患者临床实验室特征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2.5 结果
        2.5.1 PCOS患者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5.2 PCOS患者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实验室参数比较
        2.5.3 PCOS患者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生活环境因素比较
    2.6 讨论
    2.7 结论
第3章 育龄期PCOS患者焦虑情绪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3 研究方法
    3.4 统计学分析
    3.5 结果
        3.5.1 PCOS患者一般概况
        3.5.2 PCOS患者的焦虑情况分析
        3.5.3 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3.5.4 PCOS患者不同月经周期及合并中心性肥胖、痤疮、高雄激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月经紊乱+高雄激素状态+PCO多囊亚型与否的焦虑检出比例
    3.6 讨论
        3.6.1 PCOS患者月经周期与焦虑关系
        3.6.2 PCOS患者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与焦虑的关系
        3.6.3 高雄与焦虑的关系
    3.7 结论
第4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AR基因突变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外周血激素及生化指标测定
        4.2.2 外周血总DNA提取
        4.2.3 雄激素受体各外显子引物设计
        4.2.4 PCR扩增
        4.2.5 PCR产物纯化
        4.2.6 AR基因DNA直接测序
        4.2.7 AR基因突变生物信息分析
        4.2.8 AR基因进化保守性与变异性分析
        4.2.9 构建AR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慢病毒
        4.2.10 KGN颗粒样肿瘤细胞培养
        4.2.11 慢病毒质粒感染KGN细胞
        4.2.12 细胞生物学功能检测分析
        4.2.13 免疫印迹法检测AR野生型、突变型慢病毒在KGN细胞中的表达
        4.2.14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研究对象临床特征、激素及生化测定结果分析
        4.3.2 AR基因测序及突变结果分析
        4.3.3 AR基因突变生物信息分析
        4.3.4 AR基因进化保守性与变异性分析
        4.3.5 不同AR基因型慢病毒感染KGN细胞AR蛋白表达结果
        4.3.6 KGN细胞培养液激素及生化测定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PCOS不孕患者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及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女性血清AMH、泌乳素的比较
    2.2 2组女性甲状腺激素的比较
    2.3 2组女性免疫性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2.4 2组女性血清性激素的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8)基于稀土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的β-hCG检测及其预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稀土掺杂LiLuF_4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发光性能测试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稀土掺杂LiLuF_4发光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发光性能测试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稀土掺杂LiLuF_4发光纳米探针异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β-hCG的应用检测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LiLuF_4:Ce/Tb纳米探针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宫颈分泌物和血清β-hCG的比值及其对妊娠不良结局判断
    5.1 研究人群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不同指标对早孕期不明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自评表
致谢

(9)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学评价
        1.3.1 精密度
        1.3.2 正确度
        1.3.3 分析测量范围
        1.3.4 参考区间
        1.3.5不确定度
        1.3.6 临床应用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精密度结果
    2.2 正确度结果
    2.3 分析测量范围
    2.4 参考区间
    2.5 不确定度评价
    2.6 临床应用评价
3 讨论

(10)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指标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三组受检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
    2.2 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
3 讨论

四、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免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灵敏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方法建立与性能评价[J]. 吴剑,冯杰,薛辉,虞留明,陆丽华,高艳红,颜光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11)
  • [2]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黄媛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8)
  • [3]新型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 宋宇,刘鹏,李武,袁锦云,丛海燕,鞠毅,姚继承,王明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20(35)
  • [4]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评价[J]. 张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6)
  • [5]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孙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心理特征及AR基因突变的研究[D]. 田莉峰. 南昌大学, 2020(08)
  • [7]PCOS不孕患者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及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李岩,王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10)
  • [8]基于稀土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的β-hCG检测及其预测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应用研究[D]. 蔡良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J]. 李悦,陈亚琼,覃俊龙,莫红梅,张秀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22)
  • [10]化学发光免疫法在临床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分析[J]. 陈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4)

标签:;  ;  ;  ;  ;  

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