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视角下北京城市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设计视角下北京城市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从设计角度看北京城区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龙[1](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王江[2](2020)在《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乡村住房统一建设中普遍存在村民参与不够、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均质而单调等“重复性”问题,而传统乡村住房自发建设中由村民主导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布局灵活多变等“差异性”特点却十分普遍。针对以上“重复性与差异性”矛盾,构建了一套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该系统兼顾了乡土文化、居住需求、供给生产,耦合了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规则与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规则,为“体小、量大、异质、低价”的乡村住宅探索了一种朝向定制化、灵活性、产业化发展的新设计方法。首先,比较分析了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和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指出双重组织驱动的集约化住区是一种代表正面性和积极性的人居空间组织模型,既能避免各自的缺点,又能整合两者的优点。其次,针对他组织住区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以及自组织住区中凸显的异质居住需求等问题,改进了从专家系统的角度提出的“以形态规则作为设计起始点”的形状文法,使之能够添加“居住需求”的标签。其三,为了确保居住需求在乡村住宅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与设计、生产的关联性,剖析了设计要素集、定制要素集、生产要素集之间的交互关系,确立了数字模型、用户、建筑师、研究者、建造商5种主体,构建了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然后,考虑到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并不容易精确的获取,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乡村的6阶段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并且利用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分别论证了周期阶段特征与家庭居住需求的匹配度。最后,从定义的乡村住宅6级分层结构中,抽取“房间、村居、组群、住区”4个层级,开展基于形状文法、关联住区规划布局与住宅个性定制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上述设计系统与方法不仅能对乡村住宅设计灵活性进行验证,而且为面向供应生产的建造装配环节预留“接口”。全文共八章。第一章通过对规模化定制与住宅设计的文献进行关联综述,指出住宅规模化定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是住区规划、住宅设计与供应生产集成度不高、双重组织性不强的问题,二是住宅设计与用户阶段性需求及其家庭生命周期关联性不高的问题,三是普遍缺乏将规划、设计与生产集成为一体的设计方法的问题,四是关联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规则推理研究对于产业化住宅设计理论发展的驱动作用被忽视的问题。第二章通过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分别剖析了他组织住区和自组织住区的优劣势,提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应按照双重组织的标准进行建构的结论。第三章归纳并总结了包括工匠式住宅、标准化住宅、同质式住宅、差异化住宅、规模化定制住宅和个性化定制住宅6阶段的产业化住宅发展历程及其设计特征,厘清了基本概念和研究、实践的基础。第四章对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定义、特征、方法和工具进行专题探索,论证基于形状文法的数字生成模型是开展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五章构建由5种主体组成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通过8组交互关系的剖析,着重从设计规则的制定、交互模式的构建两个层面论证实施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可行性。第六章构建由起步期、抚养期、负担期、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6阶段组成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结合传统农民、离乡农民、离土农民、内源式新型农民、外源式新型农民等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研究乡村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阶段性的异质居住需求与类型化的住宅空间的关联性。第七章以研究者和建筑师为主体,基于形状文法归纳传统乡村住区中宅基地及其住宅的形态、功能特征,定义3级住区布局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开展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研究;之后,以用户为主体,定义3种维度的住宅定制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为之关联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开展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研究,完成最后设计结果的输出与验证。第八章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崔明阳[3](2020)在《整体观念下的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研究 ——以合院住宅为例》文中指出合院住宅作为一种居住空间模式,顺应我国传统居住形态对院落空间眷恋的深层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城市生活特点,以多变的组合方式、灵活的布局特征形成较好的居住体验。其低层高密度的特点又使其自身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价值。近年来,在实践层面,众多开发者与设计者基于不同地域、不同条件对合院住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在理论研究层面,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但概括而言,国内将合院住宅作为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设计层面对其系统的梳理、分析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调研、分析、研读大量案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合院住宅的历史形成、空间形态、群体组合、流线组织与地下空间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基于此,提炼出三方面的设计策略及相关设计方法,同时以一个典型案例将本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融汇、整合研究,以期得到理论的提升与实践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背景的介绍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第二章,深化合院住宅概念的理解,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从社会、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总结出当代合院住宅的产生因素;并对当代合院住宅的特征进行概述(包含优势与不足)。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将合院住宅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分析,以总结不同空间形态的类型特征;总结合院住宅的不同群体组合特征;对合院住宅的宏观与微观流线组织方式进行总结,并分析合院住宅的地下空间利用方式。第四部分:第六、七章,根据前几章对合院住宅现状规律的梳理与总结,提出本文认为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并且以实际案例——上海当代美墅项目为例,具体介绍本文合院住宅设计策略在实际案例中的指导作用,以强化论证。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合院住宅项目的展望。

董立婷[4](2020)在《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兰州,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对接中外的西北区域性门户,具备承东启西及沟通南北的对外交通体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一圈”建设逐渐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这为中国的发展打开一扇大门的同时,也为像兰州这样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兰州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兰州市政府适时提出“东扩西进”的战略部署,银河国际居住区正是东拓战略重要的一步,其秉承“让居住更有尊严”的人居理念,打造中高端品质住宅,亲民价格,用高品质住宅回馈兰州市民,对兰州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枢所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产品体系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完成住宅标准化迭代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些都需要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切入再展开研究。本文以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为本文研究对象,依据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从项目及其所属公司的概况、营销现状、项目定位等入手,从而找到项目营销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再进一步对项目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整理分析,并做SWOT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银河国际居住区发展的营销策略,依据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及定位得出适应市场的4P策略,其中产品策略主要从产品差异、创新、组合和服务4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价格策略则采用竞争定价、差别定价的方法;渠道策略选择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促销策略上运用大众媒体和小众媒体相结合的的广告宣传、专业的人员推销、圈层营销、体验营销等个性化的促销活动,以及多方位的公共关系举措,同步开拓市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项目目前主要存在市场调研不深入、项目定位不合理、营销团队综合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完善、销售额下降、销售模式太过传统等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调整调研策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关系营销和服务营销、品牌营销、运用网络进行无界营销等5大方向的改进措施。通过以上研究能起到改进银河国际居住区营销策略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兰州其他地产项目销售的质量和效率也能起到参考作用。

黄荣[5](2020)在《H房地产公司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行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房地产行业也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调控效果明显奏效,房地产行业正迎接着又一轮巨大的挑战。我们房地产行业主正在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夹缝中谋求生存,我们的从业心态必须要加以调整。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结合房地产市场策划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运作方法,我们进行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房地产行业主们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公司利润的必要环节。本文从H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国际广场项目实际的市场营销出发,以房地产带动经济增长为指导,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市场调研法,深入研究H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国际广场项目面对的市场环境,并对项目的环境分析、客群定位、市场定位、物业服务、疫情影响等进行了利弊分析,探讨了H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策略的产品策略、价格拟定、销售渠道、促销优惠等有关问题,形成了H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国际广场项目的营销策略的执行方案。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环境下,尤其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之后,H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国际广场项目要结合实际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进行可行的营销策略分析和定位,并充分认知自身的优、劣势和疫情过后的市场影响,制定系统化的营销方案,同时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的组织好各项管理效能、明确工作职责及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为各项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最终才能实现国际广场项目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刘占宫[6](2020)在《DPZY公司“西棠甲第”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为GDP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随之,快速增长的经济红利时代到来,大家纷纷购置商品房,形成全民炒房的热潮。2016年初政府出台了刺激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各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升温,各项目纷纷借去库存的东风,快速销售回笼资金,由此形成了 2017年又一轮的房企抢地热潮。各地房地产市场倍速发展,地王频现,房价大幅上涨。济南市政府在全面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先后出台限购、限贷、限价等宏观调控政策,使得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济南房地产市场开始日益收紧,成交量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受政策影响资金链情况也日趋紧张,房地产企业经营甚至生存愈发困难。在下行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下,制定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企业生存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济南地产项目西棠甲第为案例,通过对项目从蓄客到销售过半积累的大量数据汇总,进行严谨地分析和缜密地逻辑推导,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的利用,运用STP营销理论、4PS营销组合理论,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理论分析工具,分析整理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实施动作,在数据分析中寻找项目问题,在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结合DYZY公司实际情况,在回顾西棠甲第项目产品定位及营销组织实施的基础上,给予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策略优化提升方案,并从企业文化战略、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方面给出保障措施。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七章。首先介绍房地产策略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和方法,提出论文创新点;其次通过研究房地产营销分析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对项目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再结合西棠甲第内外部营销环境分析,推导出营销策略优化提升方案及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结论与展望,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建设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受政策影响大等特点,以资金快周转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企业、中小规模房地产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如果出现应对不及时、处理不妥当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轻则项目陷入停滞,重则能够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走向破产的局面。因此所有房地产企业都应该意识到,只有修炼好内功,做好充足的准备,积累足够的市场应变经验,才能在市场发生变化时保持活力,进而在逆境中寻找发展机会,使企业不断健康成长。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中,必须以营销工作为中心,才能确保开发运营最终成果能够被市场接受,形成产品销售,将团队辛勤付出兑现为客户满意和合理利润,确保公司经营现金流,完成既定的各项经营指标。通过对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策略进行的研究,以便客观审视该项目营销现状,正视前期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利用机会寻找突破,规避风险,发挥项目优势,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优化项目营销策略,实现项目经营目标。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策略研究的结论,也可以运用到DPZY公司后续开发的其他项目的营销工作中,会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王梓亦[7](2020)在《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全周期价值链为:土地投资—>规划报建—>开发建设—>销售经营—>资金回笼—>再投资。由此可见,土地投资战略是房地产公司竞争战略中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土地投资战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以Y房地产公司为研究对象,为其制定土地投资战略。广州市土地投资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Y房地产公司需要制定土地投资战略以应对激烈的土地市场竞争。土地投资的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以招标、拍卖、挂牌的形式公开出让土地,即招拍挂市场;私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即二手土地市场;以旧厂房、旧村庄及旧城镇更新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渠道。无论在哪种渠道获取土地资源,都经常出现十几家房地产企业竞拍同一块土地的局面。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地价款十分高昂,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根据政策要求,用于支付地价款的资金必须为企业自有资金,所以一旦在土地投资阶段决策失误,企业将被迫沉淀大量自有资金,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所以,Y房地产公司必须利用企业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逻辑来制定适应市场竞争的土地投资战略。本文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外部因素,即市场的整体情况,这就需要利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市场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条件、消费者行为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判;二是内部因素,即公司内在的影响,需要根据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并利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公司内在的资源、体系等进行充分分析。因此,本文以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对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过往文献记录,采用PEST模型及数理分析法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采用SWOT模型及数理分析法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并制定迎合市场需求并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土地投资战略,制定项目类型选择及投资区域选择。在结论部分,Y房地产公司不能单一片面的采取某一种项目类型,要结合地块所在区域市场情况而做出具体选择;在投资区域选择方面也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公司竞争战略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有针对性的投资区域选择。以上总体结论对Y房地产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实现以及土地投资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与Y房地产公司处于类似行业位置的其他房地产企业土地投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纯博[8](2020)在《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产品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房地产项目的产品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房地产策划行业也越来越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重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房地产策划工作中,产品策划是项目品质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房地产项目建筑策划的研究较多,欧洲、东南亚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对建筑策划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百年,这些国家非常重视城市建设开发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美国建筑策划的研究也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建筑策划不完全等同于项目产品策划,而专门针对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引入房地产项目产品、项目策划的概念,通过对比与分析,逐步探索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概念。在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理论研究中,与之相关的开发、规划、设计、营销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产品策划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相关专业理论进行了论述,明确各自专业的特点。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主要内容与原则进行了研究探索,可以为项目产品策划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为实例,结合产品策划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中产品策划的实际应用。在实例研究中,首先对项目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分析。市场环境分析不仅从企业简介、项目用地条件、项目周边环境、项目方案概况对项目进行基本概况的梳理,而且从沈阳市房地产业环境、社会环境分析、区域竞争对手分析来研究项目的市场环境,并加以分析。通过项目基本概况的收集与市场环境的分析,对项目进行SWOT分析,得出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相关结果。其次深入研究项目产品策划方案,主要从产品定位、项目规划方案、商业产品策划方案、住宅产品策划方案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项目产品策划在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对项目产品策划的实施方面进行研究,从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深入调研及建立沟通机制角度来考虑盛京金融广场项目的实施效果。通过对项目实例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得到关于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一般理论,为我国未来的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研究或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戚立[9](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张鹭[10](2016)在《基于三方博弈的绿色住宅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关注保护环境。而作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房地产行业,它的发展会导致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匮乏,在当前全球将环境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大背景下,全世界都在重点关注房地产的绿色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过热发展后逐渐趋向理性发展,并且在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及提倡建设绿色住宅的大背景下,走绿色品质之路是房地产商的必然选择,而住宅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主体,绿色住宅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因此探讨绿色住宅的发展对策就很重要,由于绿色住宅的参与主体有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而市场参与主体的行动会影响到绿色住宅的发展,因此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对绿色住宅如何进行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从绿色住宅市场角度入手,先运用三方博弈模型从市场参与主体角度对绿色住宅进行分析,继而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住宅经验进行探讨,最后探讨发展绿色住宅的相应对策,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绿色住宅进行分析,并对其内涵、特征、具备条件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回顾。第二章从法律政策和数据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是从绿色住宅市场参与主体政府、开发商和消费的角度讨论这三者在绿色住宅发展中的战略选择和均衡利益。第四章是运用三方博弈模型,从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角度分析三方主体所采取的行动选择,并在相应行动选择下的均衡收益,借以探讨三方共赢的条件。第五章则是对国外绿色住宅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国外案例中明白政府是促进开发商开发和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的不可或缺的中间角色。第六章则是基于第三、四、五章的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发展绿色住宅的对策。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政府在绿色住宅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采用激励手段以促进开发商开发和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2)开发商要抓住机遇,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激励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住宅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承担社会责任;(3)消费者不论是从自身出发还是从下一代利益出发都要主动购买和消费绿色住宅。

二、从设计角度看北京城区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设计角度看北京城区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城镇老年人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三)用户体验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一、视觉贴近原则
        二、行为贴近原则
        三、语境贴近原则
        四、情感贴近原则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论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一、设计总体规划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一、可用性测试
        二、设计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简介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复兴传统居住模式——满足家庭生命周期需求
        1.2.2 优化住宅设计方法——构建多方交互设计流程
        1.2.3 转变住宅供给机制——完善住宅产业生态系统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聚焦乡村住宅的4 个特点
        1.3.2 聚焦乡村住宅设计的4 种层级
        1.3.3 聚焦北方平原地区的城郊型Z村
    1.4 主要概念辨析
        1.4.1 可持续住宅
        1.4.2 居住需求
        1.4.3 自建式住宅
        1.4.4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
        1.4.5 批量化生产与规模化定制
        1.4.6 大批量住宅与规模化定制住宅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性研究
        1.5.2 居住需求与家庭生命周期、住宅设计寿命的关联性研究
        1.5.3 关联数字设计、生成设计与规则定义、形状文法的方法研究
        1.5.4 关联形态特征和定制规则的住宅生成设计推理研究
        1.5.5 研究简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学科聚焦法
        1.6.3 详细调研法
        1.6.4 参数建模法
        1.6.5 设计研究法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框架
        1.7.2 研究逻辑
        1.7.3 技术路线
    1.8 研究的创新点
        1.8.1 角度创新:基于双重组织构建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1.8.2 方法创新:提出关联形状文法与居住需求的乡村住宅生成设计方法
        1.8.3 理论创新:提出关联5 个交互主体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
    2.1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研究
        2.1.1 自发性秩序
        2.1.2 自组织理论
        2.1.3 人居空间演化的组织机制
    2.2 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2.2.1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甘榜住区
        2.2.2 四川色达的五明佛学院住区
        2.2.3 荷兰阿尔梅勒的奥斯特伍德新城住区
    2.3 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2.3.1 美国纽约的莱维敦郊区住区
        2.3.2 秘鲁利马的巴里亚达斯住区
        2.3.3 葡萄牙埃乌拉的马拉盖拉住区
    2.4 双重组织的集约化住区实例研究
        2.4.1 利比亚的黎波里的古达米斯古城住区
        2.4.2 印度印多尔的阿兰若住区
        2.4.3 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巴楚城住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产业化模式及设计方法演变
    3.1 工匠式住宅的自发性设计(1913 年前)
    3.2 标准化住宅的试验性设计(1913-1945 年)
    3.3 同质式住宅的标准化设计(1945-1960 年)
    3.4 差异化住宅的参与式设计(1960-1990 年)
    3.5 大批量住宅的定制化设计(1990-2010 年)
    3.6 个性化住宅的灵活性设计(2010 年-今)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宅数字设计模型与方法
    4.1 德勒兹哲学对数字设计理论的影响
        4.1.1 差异性
        4.1.2 生成性
    4.2 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与特征
        4.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
        4.2.2 形式模型
        4.2.3 生成模型
        4.2.4 性能模型
        4.2.5 复合模型
    4.3 数字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4.3.1 从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发展
        4.3.2 从子系统模型向综合性模型发展
        4.3.3 从预测性模型向交互性模型发展
    4.4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数字生成模型
        4.4.1 用户界面层
        4.4.2 业务逻辑层
        4.4.3 数据访问层
    4.5 乡村住宅生成设计的基本步骤
        4.5.1 宅基地与乡村住宅的关系分析
        4.5.2 预定义
        4.5.3 图形定义
        4.5.4 代码定义
        4.5.5 生成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住宅规模化定制的设计系统
    5.1 设计系统的组成
        5.1.1 耦合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要素集合
        5.1.2 构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的研究框架
    5.2 基于规则的设计要素集
        5.2.1 转译用户需求
        5.2.2 设定规则层级
        5.2.3 把控定制程度
        5.2.4 基于形状文法的规则设计案例解析
    5.3 基于参与的定制要素集
        5.3.1 引导用户参与
        5.3.2 避免信息过载
        5.3.3 验证用户体验
        5.3.4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案例解析
    5.4 基于供给的生产要素集
        5.4.1 面向生产和装配的设计
        5.4.2 供应链的重新组织
    5.5 关联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案例解析
        5.5.1 设计模块语料库构建
        5.5.2 用户参与定制设计
        5.5.3 控制生产成本
        5.5.4 住宅项目建设
        5.5.5 供应模式研发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6.1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居住需求分析
        6.1.1 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阶段特征与划分依据
        6.1.2 家庭生命周期与住宅适应性调整的关系
        6.1.3 乡村住宅的属性
        6.1.4 影响乡村居住需求变动的因素
        6.1.5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构建
    6.2 典型乡村家庭生命周期与其阶段性居住需求和类型化住宅空间的匹配
        6.2.1 传统农民家庭
        6.2.2 离乡农民家庭
        6.2.3 离土农民家庭
        6.2.4 内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6.2.5 外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6.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的调查分析
        6.3.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基本信息的获取
        6.3.2 乡村家庭结构与住宅现状分析
        6.3.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分析
        6.3.4 调查分析的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
    7.1 设计方法的层级
        7.1.1 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方法
        7.1.2 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方法
    7.2 集合组群和住区的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7.2.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7.2.2 定义一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7.2.3 定义二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7.2.4 定义三级住区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7.2.5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7.3 集合房间和村居的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7.3.1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7.3.2 定义村居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7.3.3 定义房间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7.3.4 定义房间的三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7.3.5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7.4 设计规则的应用
        7.4.1 基于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自动输出
        7.4.2 基于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用户交互
    7.5 设计规则的验证
        7.5.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7.5.2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之处
    8.3 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图表来源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3)整体观念下的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研究 ——以合院住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整体
        1.2.2 低层高密度住宅
        1.2.3 合院住宅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
        1.3.2 国内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合院住宅的产生因素及特征概述
    2.1 产生因素
        2.1.1 社会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文化因素
    2.2 特征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合院住宅的空间形态
    3.1 “I”型
    3.2 “L”型
    3.3 “T”型
    3.4 “U”型
    3.5 “F”型
    3.6 不同类型合院住宅对比
第4章 合院住宅的群体组合
    4.1 拼接方式
    4.2 总体布局
        4.2.1 行列式
        4.2.2 簇集式
第5章 合院住宅的流线组织与地下空间利用
    5.1 宏观层面流线组织
        5.1.1 人车合流
        5.1.2 人车分流
    5.2 微观层面流线组织
        5.2.1 入户流线
        5.2.2 室内流线
        5.2.3 复合流线
    5.3 地下空间利用
第6章 整体观念下的合院住宅设计策略
    6.1 整体观念的提出与设计原则
    6.2 设计策略
        6.2.1 营造精细化设计的空间形态
        6.2.1.1 平面空间形态
        6.2.1.2 立面形态
        6.2.1.3 其它细节问题的处理
        6.2.2 注重形态多样化的群体组合
        6.2.2.1 化整为零
        6.2.2.2 适当错位
        6.2.2.3 局部开放
        6.2.2.4 户型多样
        6.2.2.5 旋转组合
        6.2.3 强调功能与意境相结合的流线组织
        6.2.3.1 宏观层面
        6.2.3.2 微观层面
第7章 合院住宅设计策略应用——上海当代美墅项目合院住宅设计方案解读
    7.1 前期分析
        7.1.1 区位分析
        7.1.2 基地分析
        7.1.3 任务书分析
    7.2 设计策略
        7.2.1 设计难点
        7.2.2 设计理念
    7.3 方案设计
        7.3.1 流线组织
        7.3.2 群体组合
        7.3.3 空间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
        1.1.2 甘肃兰州房地产市场情况
        1.1.3 永坤置业基本情况
        1.1.4 永坤置业对市场营销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营销总述划分
        2.1.1 市场营销的内涵
        2.1.2 市场营销的特点
    2.2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2.2.1 营销环境理论
        2.2.2 SWOT分析法
    2.3 STP营销理论
        2.3.1 市场细分
        2.3.2 目标市场选择
        2.3.3 市场定位
    2.4 4P营销策略理论
    2.5 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综述
        2.5.1 国外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情况
        2.5.2 国内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情况
3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永坤置业简介
        3.1.1 甘肃永坤置业有限公司概述
        3.1.2 荣誉资质
        3.1.3 发展战略
        3.1.4 组织架构
        3.1.5 岗位职责
        3.1.6 人员配置
    3.2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基本情况
        3.2.1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由来
        3.2.2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位置及周边配套
        3.2.3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产品规划
        3.2.4 项目进度规划
    3.3 银河国际居住区营销现状分析
        3.3.1 项目目标客户
        3.3.2 产品设计
        3.3.3 户型面积
        3.3.4 项目定价
        3.3.5 直接销售模式
        3.3.6 市场推广情况
        3.3.7 市场去化情况
    3.4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市场调研工作深度不够导致产品定位不够合理
        3.4.2 项目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需要进一步优化
        3.4.3 营销渠道较单一,营销观念传统落后
        3.4.4 营销活动缺乏亮点,难以突围
        3.4.5 缺乏专业的高素质营销团队
        3.4.6 对品牌建设缺乏维护和提升的观念
4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环境及SWOT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微观环境分析
        4.2.1 企业自身分析
        4.2.2 顾客需求分析
        4.2.3 竞争者分析
    4.3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SWOT总结分析
5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策略制定
    5.1 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产品策略
        5.2.1 产品差异化策略
        5.2.2 产品组合策略
        5.2.3 产品创新策略
        5.2.4 服务策略
    5.3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价格策略
        5.3.1 影响价格因素
        5.3.2 定价原则
        5.3.3 定价方法
        5.3.4 定价策略
    5.4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渠道策略
        5.4.1 渠道的设计与选择
        5.4.2 拓展经纪人销售渠道
        5.4.3 销售渠道的管理
    5.5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促销策略
        5.5.1 广告宣传
        5.5.2 人员推销
        5.5.3 销售促进
        5.5.4 公共关系
6 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策略的实施建议
    6.1 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工作
        6.1.1 调整市场调研工作策略
        6.1.2 根据调研为目标客户提供精准的广告
    6.2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6.2.1 创建专业的市场营销团队
        6.2.2 树立全员、全程营销观念
        6.2.3 建立有效规范的用人机制
    6.3 加强关系营销和服务营销
    6.4 实施品牌营销
    6.5 运用网络进行无界营销
        6.5.1 “互联网+”营销的推广策略
        6.5.2 “互联网+”营销的服务提升策略
        6.5.3 “互联网+”营销的策略组合
7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H房地产公司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
        1.3.2 国内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行业分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的影响分析
        2.1.1 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
        2.1.2 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分析的内容
    2.2 相关理论与现状
        2.2.1 4P营销组合
        2.2.2 行业现状
第3章 H房地产公司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3.1 项目概述
        3.1.1 H房地产公司简介
        3.1.2 国际广场项目介绍
    3.2 湖北省武汉市房地产市场行业简介
        3.2.1 湖北省武汉市房地产市场行业分析
        3.2.2 湖北省武汉市房地产市场行业特征
    3.3 国际广场项目市场环境分析
        3.3.1 项目PEST分析
        3.3.2 项目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3.4 国际广场项目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国际广场项目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3.4.2 国际广场项目痛点剖析
    3.5 项目SWOT分析
第4章 国际广场项目的营销策略制定
    4.1 国际广场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
        4.1.1 项目市场定位判定
        4.1.2 项目目标客户群体分析
        4.1.3 特定时期项目市场定位分析
    4.2 产品策略
        4.2.1 产品关注点
        4.2.2 产品策略
    4.3 价格策略
        4.3.1 定价方法
        4.3.2 项目产品定价
    4.4 渠道策略
    4.5 促销策略
        4.5.1 广告促销策略
        4.5.2 互动促销策略
        4.5.3 网络平台促销策略
        4.5.4 公共关系促销策略
第5章 H房地产公司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策略的保障
    5.1 人员保障
        5.1.1 强化员工培训
        5.1.2 引导正确理念
        5.1.3 落地销售方案
    5.2 组织保障
        5.2.1 完善组织架构
        5.2.2 健全企业文化
    5.3 制度保障
        5.3.1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5.3.2 完善建设运营管理制度
    5.4 资源保障
        5.4.1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5.4.2 特殊时期重视物业资源利用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国际广场项目市场问卷及访谈》
    《国际广场业主调查问卷(业主)》
致谢

(6)DPZY公司“西棠甲第”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营销基础理论
        2.1.1 STP营销理论
        2.1.2 4PS营销组合理论
    2.2 理论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
    2.3 房地产项目营销相关研究
        2.3.1 国外房地产营销相关研究
        2.3.2 国内房地产营销研究
        2.3.3 文献述评
第3章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现状与问题
    3.1 DPZY公司简介
        3.1.1 DPZY公司简介
        3.1.2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简介
    3.2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现状
        3.2.1 项目总体销售情况
        3.2.2 项目营销策略现状
    3.3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3.3.1 产品存在内部竞争
        3.3.2 价格体系设置不当
        3.3.3 渠道组织力量薄弱
        3.3.4 宣传促销单薄乏力
    3.4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问题的成因
        3.4.1 整体规划缺少前瞻
        3.4.2 盲目定价追求短期利润
        3.4.3 渠道体系搭建不健全
        3.4.4 担心客户群诉及考核不敢突破
第4章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4.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4.2.3 替代品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分析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4.3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4.3.1 企业资源分析
        4.3.2 企业能力分析
        4.3.3 企业文化分析
    4.4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SWOT分析
第5章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策略选择
    5.1 产品策略
        5.1.1 精装弹性化
        5.1.2 产品组合优化
        5.1.3 强化品质形象
        5.1.4 搭售配套产品
    5.2 价格策略
        5.2.1 回归市场定价
        5.2.2 丰富优惠体系
        5.2.3 调整价格模型
        5.2.4 合理设置价差
    5.3 渠道策略
        5.3.1 引入代理团队
        5.3.2 强化自渠团队
        5.3.3 积极拓展外部渠道
        5.3.4 主动挖掘老客户圈层
    5.4 促销策略
        5.4.1 人员促销提升服务
        5.4.2 强化价值提高预期
        5.4.3 广告创新精准
        5.4.4 持续提升公共关系
        5.4.5 高效灵活促销
第6章 DPZY公司西棠甲第项目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文化战略保障
        6.1.1 战略保障
        6.1.2 文化赋能
    6.2 信息技术保障
        6.2.1 强化运营能力
        6.2.2 高效营销管理
    6.3 人力资源保障
        6.3.1 组织架构优化
        6.3.2 绩效考核改革
        6.3.3 完善培训制度
    6.4 制度建设保障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1.2.2 土地投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1.2.3 房地产业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2.1.1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规划
        2.1.2 城市总体产业空间结构规划
        2.1.3 城市总体轨道交通规划
        2.1.4 重点行政区规划分析
    2.2 PEST分析
        2.2.1 政策法律因素
        2.2.2 经济因素
        2.2.3 社会文化因素
        2.2.4 技术因素
    2.3 市场环境分析
        2.3.1 顾客需求
        2.3.2 消费方式
        2.3.3 土地资源供求情况
        2.3.4 商品住宅供求情况
    2.5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2.5.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5.2 替代品的威胁
        2.5.3 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2.5.4 买方的议价能力
        2.5.5 现有行业竞争者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部因素
    3.1 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
    3.2 公司“十四五”规划及总体战略
    3.3 公司资源分析
        3.3.1 有形资源分析
        3.3.2 无形资源分析
    3.4 公司能力分析
        3.4.1 土地获取能力经营能力分析
        3.4.2 管理能力分析
        3.4.3 设计能力
        3.4.4 开发建设
        3.4.5 营销能力
        3.4.6 整合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制定
    4.1 公司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1.5 SWOT矩阵分析
    4.2 土地投资战略选择
        4.2.1 项目类型选择
        4.2.2 投资区域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
    5.1 优化组织结构
    5.2 强化资金获取能力
    5.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5.4 强化企业品牌影响力
    5.5 强化内外部资源整合
    5.6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产品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房地产项目产品的概念
        2.1.2 房地产项目策划的概念
        2.1.3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概念
    2.2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工作流程
        2.2.1 产品策划在项目策划中的环节
        2.2.2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一般流程
    2.3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主要内容
        2.3.1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内容
        2.3.2 房地产项目产品定位
        2.3.3 房地产项目产品设计
        2.3.4 房地产项目产品营销
    2.4 房地产项目产品策划的原则
3 盛京金融广场项目市场环境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企业简介
        3.1.2 项目用地条件
        3.1.3 项目周边环境
        3.1.4 项目方案概况
    3.2 项目市场环境
        3.2.1 沈阳市房地产业环境
        3.2.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区域竞争对手分析
        3.2.5 市场需求分析
    3.3 项目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风险分析
        3.3.5 项目SWOT综合分析
4 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产品策划方案
    4.1 项目产品定位
        4.1.1 项目整体产品定位
        4.1.2 住宅产品定位
        4.1.3 商业产品定位
    4.2 项目规划方案
        4.2.1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4.2.2 总体布局
        4.2.3 交通组织
        4.2.4 日照分析
    4.3 商业产品策划方案
        4.3.1 产品策划理念
        4.3.2 平面方案
        4.3.3 立面方案
        4.3.4 竖向方案
    4.4 住宅产品策划方案
        4.4.1 住宅产品策划
        4.4.2 户型设计
        4.4.3 多变空间
        4.4.4 创新科技
5 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产品策划的实施
    5.1 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
        5.1.1 市场分析的研判
        5.1.2 有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方案
    5.2 组建专业的策划团队
        5.2.1 组建专业团队的目的
        5.2.2 项目专业团队的作用
    5.3 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
        5.3.1 市场调研的目的
        5.3.2 市场调研的作用
    5.4 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5.4.1 内部沟通机制
        5.4.2 外部沟通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源起
        0.1.1 历史语境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0.2 研究定位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0.3 研究现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2.6 小结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3.8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4.2 公园山社区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4.3 巴比肯社区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A:参考文献
附录B:图片来源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10)基于三方博弈的绿色住宅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1.4.1 绿色住宅内涵及特征
        1.4.2 绿色住宅评估体系及具备条件
        1.4.3 绿色住宅与其他住宅区别
        1.4.4 绿色住宅相关理论基础
2 绿色住宅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绿色住宅发展历程
        2.1.1 世界绿色住宅发展历程
        2.1.2 我国绿色住宅发展历程
    2.2 绿色住宅发展现状
        2.2.1 绿色住宅发展阶段
        2.2.2 绿色住宅全国及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2.3 绿色住宅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2.3.1 政府政策刺激力度较弱
        2.3.2 开发商不愿或虚假开发绿色住宅
        2.3.3 消费者对绿色住宅认识欠缺且消费需求不足
3 绿色住宅市场参与主体及其关系
    3.1 绿色住宅的市场参与主体
        3.1.1 绿色住宅激励者——政府
        3.1.2 绿色住宅提供者——开发商
        3.1.3 绿色住宅需求者——消费者
    3.2 绿色住宅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
        3.2.1 政府——社会效益
        3.2.2 开发商——经济效益
        3.2.3 消费者——经济效用
    3.3 三方主体的博弈关系
        3.3.1 三方博弈
        3.3.2 三方博弈均衡利益
4 绿色住宅市场参与主体的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4.1 模型基本假设
    4.2 模型构建
    4.3 三方主体策略空间及策略矩阵
        4.3.1 三方主体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分析
        4.3.2 策略矩阵
    4.4 三方博弈模型求解及结果讨论
        4.4.1 模型求解
        4.4.2 结果讨论
    4.5 三方博弈中政府对开发商和消费者激励的必要性及其确定原则
        4.5.1 政府激励必要性
        4.5.2 政府激励确定原则
    4.6 三方博弈所得结论探讨
        4.6.1 政府有必要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进行激励并满足一定条件
        4.6.2 开发商行动策略受政府激励度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
        4.6.3 消费者行动策略受政府激励度和开发商行为影响
5 绿色住宅国外发展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绿色住宅发展典型案例
        5.1.1“胡萝卜+大棒”模式
        5.1.2“政府先行+经济激励+辅助政策”模式
        5.1.3“法律引导+经济激励+特色评价指标”模式
        5.1.4 各种模式对比评价
    5.2 经验借鉴
        5.2.1 政府要重视绿色住宅发展并发挥先锋作用
        5.2.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2.3 不断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2.4 采取多样化经济激励措施刺激绿色住宅发展
6 基于三方博弈结果的绿色住宅发展对策
    6.1 政府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进行激励
        6.1.1 重视发展绿色住宅并以法律手段监管和保障绿色住宅发展
        6.1.2 通过财政、税收、信贷、评审和评奖等手段对开发商进行激励
        6.1.3 采用财政补贴、信贷优惠和宣传等手段激励和引导消费者
    6.2 开发商根据政策导向和消费者期望开发绿色住宅
        6.2.1 抓住政策机遇实现绿色转型
        6.2.2 利用政策优惠积极开发绿色住宅
        6.2.3 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住宅
    6.3 消费者主动了解和购买绿色住宅
        6.3.1 主动了解和认识绿色住宅
        6.3.2 主动倡导健康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
        6.3.3 加强环保和绿色住宅消费观念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从设计角度看北京城区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D]. 王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 [3]整体观念下的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研究 ——以合院住宅为例[D]. 崔明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4]永坤置业银河国际居住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董立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H房地产公司国际广场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黄荣. 青岛大学, 2020(02)
  • [6]DPZY公司“西棠甲第”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刘占宫. 山东大学, 2020(05)
  • [7]Y房地产公司土地投资战略研究[D]. 王梓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产品策划研究[D]. 张纯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10]基于三方博弈的绿色住宅发展对策研究[D]. 张鹭. 郑州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设计视角下北京城市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