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威廉姆斯系数C_h的值

海城-威廉姆斯系数C_h的值

一、海澄-威廉系数C_h的取值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青[1](2020)在《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污水管网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城市卫生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污水水量增加,水质变化复杂。传统排水系统是以重力流为主,而对压力流排水系统研究比较少。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污水系统的设计以重力流为主,在受到地形限制或者采用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排水体制。压力污水系统具有管径小、埋深浅、扩建弹性大、容易发现漏损等优点近年来在工业园区的改扩建污水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对压力污水系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的浅层面,缺少对压力污水系统风险预测和优化设计方面的深层研究。本文以杭州某工业园区压力污水系统为背景,利用Flowmaster和Fluent对压力污水系统的水力特性模拟分析,并进行整体和局部的水锤风险和淤积风险的预测,提出降低风险的优化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借鉴压力给水系统,提出适用于压力污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通过Flowmater对计算方法进行模拟验证和修正,适用于压力污水系统的海澄—威廉公式的沿程水头损失的修正值为1.13;(2)管径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增加风险。管径过小时的节点压力比设计管径的节点压力大1.3bar(1bar=0.1Mpa),增加水锤风险;管径过大时的最小流速约为0.4m/s,增加管道淤积风险;(3)对不同的启停泵工况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关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两台水泵同时启动时的水锤风险最大,不同管径对应不同的临界流速,停泵工况时的流速在0.5m/s,可能发生淤积风险;(4)对比不同类型三通流场,对局部风险分析进行预测。顺水三通时的水力条件最好,水锤和淤积风险最小,在设计时优先选择顺水型三通。顺水三通随着弯曲半径增加,水锤风险降低,淤积风险增大;(5)优化设计。设计空气阀可以降低水锤风险,各企业水泵联动,达到平衡运行,保证管道内的流速大于临界流速,减低管道淤积风险。

李倩[2](2020)在《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追本溯源,韧性(Resilience)是物理学领域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将韧性概念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21世纪初期,韧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被提出,随后,对国家韧性、社区韧性、工程系统韧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发展至今。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编撰系列丛书,详细阐述灾害韧弹性概念。目前对工程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范畴包括建筑结构、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但研究成果普遍较少,且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展开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成果: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应采取的抗震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作为输入基准;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损伤指数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重要性系数,建立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抗震应急措施中总结可以提升地震安全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为输入基准对供水系统进行维护或维修;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功能指数模型,为了模拟震后恢复过程建立了本地区人力资源评估模型,根据单体元件的恢复时间及所需人力资源计算供水系统恢复时间,根据单体元件的损失比计算供水系统恢复费用,建立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震后恢复措施及过程中总结可以提升震后可恢复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相关研究。根据灾害韧性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基于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震后可恢复性评价的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针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这一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震害率与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估算地震韧性4个等级下的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且可以得到相应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震后及恢复期间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

毛润康[3](2020)在《欠定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供水管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及消防提供用水,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是实现供水管网现代化管理、设计规划、优化调度和风险预测的必要手段与途径。在构建的管网水力模型中,由于节点流量与管道阻力系数无法直接测量,需要通过实测的水压与流量数据进行校核,在监测点不足的欠定条件下,如何有效校核水力模型并提高校核效率是管网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结论:(1)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及校核研究。首先,介绍了水力模型构建及校核的研究进展、实现步骤和理论研究;其次,对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校核依据及标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详细介绍了作为本文核心算法的遗传算法。(2)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需水乘子校核法,并将多次优化解的平均值作为需水乘子最终解以求解欠定优化问题。该方法将每个节点的需水乘子作为校核目标,并将基于遗传算法多次优化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解。相较于传统方法,此方法校核后的水压和管道流量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75.82%、37.3%,其优点是无需对节点进行复杂地分组,校核结果能充分体现出各节点的用水差异性,并且多次校核的平均值大大提高了欠定条件下遗传算法校核结果的稳定性和唯一性,降低了不合理解对校核结果的影响,为供水管网的欠定校核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3)构建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并用于校核研究。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是由节点、管道、水泵、阀门、蓄水池和水塔这六类基本系统组件组成。常说的建模指的是将实际工程问题按照水力学基本理论转换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的过程。本部分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款建模软件,并结合本课题的需要,最终选用EPANET进行丽江市永胜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构建,并且对该水力模型进行校核,校核后的各节点水压平均误差均小于0.5m,符合校核要求。同时验证了本文所提校核方法在实际供水管网中的可行性与普遍实用性。(4)开展了永胜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应用研究。一方面,通过校核完成的水力模型模拟永胜县供水管网现运行工况,模拟后该管网有90%以上的用水节点水压超过0.50MPa,62.9%的管段流速低于经济流速,通过分析并找出管网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另一方面,考虑到水压监测点的布置与水力模型的校核是相互依赖的,合理的监测位置提供的数据能使水力模型的校核精度更高,精度较高的水力模型能使得监测点优化布置更合理。本文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法的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并对校核后的永胜县供水管网进行优化布置,旨在为该供水管网的后续校核研究提供可行的监测点布置方案。文中所有提出的算法都在Matlab中编写了相应程序,并利用相应的管网水力模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陈世红[4](2019)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栅状管网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物流、仓储建筑以及外资厂房、仓库具有面积大、净空高、储存物品种类多、易燃物多、火灾危险性高的特点,国家越来越重视此类建筑的消防安全。如果此类型建筑的火灾在初期阶段不能够迅速扑灭,将造成火势蔓延快,灭火困难,损失惨重,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初期可发挥控火、灭火成率高的优势;同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17)的修编,货架储物仓库等基本设计参数大量修正,使得该系统用水量增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多采用枝状管网,布水均匀性、配水可靠性较差,为了优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论文针对栅状管网布置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节约项目投资。论文在美国消防协会及欧盟标准委员会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其估算法及水力计算法的设计流程及重要设计参数,并与我国设计规范进行差异比较。同时对自喷管网的形式及管网计算方法做了介绍;对栅状管网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对管网图论、理论计算公式推导、计算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进行基础研究。并运用Matlab编制的计算程序,结合实际的案例,对枝状管网、环状管网、栅状管网三种布置类型的五种形式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标准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方法的选用、危险等级划分以及设计喷水强度等关键要求都有相互借鉴和略微差别,其中美国消防协会的标准最为苛刻;对栅状管网计算结果分析,栅状管网的配水管的水力均匀性、最不利区域布水均匀性、配水可靠性不全都是优于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栅状管网在工程造价方面优势不明显;研究的五种管网形式中,栅状管网B的各方面性能最优。

王训斌[5](2019)在《市政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消防供水能力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政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被誉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之一,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提供用水,还承担着消防任务。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可以对市政管网信息的管理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是对市政管网进行设计规划、运行管理、优化调度和风险预测、火灾评估等较为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市政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是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研究的拓展。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不同风险等级的建筑物不断新建,火灾风险不断加大,对于消防安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对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的评估,不仅能够为城市安全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还能为今后的市政管网改扩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管网水力模型校核以及基于水力模型的管网消防供水能力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1)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构建。市政管网水力模型是由节点、管道、水泵、阀门、蓄水池和水塔这六类基本系统组件组成。常说的建模指的是将实际工程问题按照水力学基本理论转换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的过程。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建模过程涉及到的水力学理论知识,然后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款建模软件,最终选用WaterGEMS进行L市市政管网水力模型构建,并且对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2)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研究。结合绪论所概述,对比了目前采用的校核方法和智能算法的优缺点,最终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节点流量参数隐性校核法并结合MATLAB软件编程,对L市市政管网进行分区校核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校核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市政管网手工校核过程中存在的耗时和不准确性的缺点,增强校核结果可靠性,为下一步的模型应用在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方面奠定基础。(3)评估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方法的研究。本部分详细介绍了现有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方法,分别是NFPA法、基于水力模型的试算法以及Boulos法,指标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NFPA法计算简单,但为了保证精度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影响管网的正常运行;基于水力模型的试算法也存在计算过程繁琐耗时的问题;指标法Boulos法存在迭代次数多和被商业软件所应用因而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指标法不能评估出具体消火栓节点的消防供水能力,在应用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牛顿迭代的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是将市政管网供水能力评估转化为优化问题,采用牛顿迭代来求解,涉及参数更少,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以绵阳市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为例,采用Boulos法和本文提出的基于牛顿迭代的评估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牛顿迭代法能更高效实现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4)评估L市市政供水管网的消防供水能力。首先详细论述了WaterGEMS消防供水能力评估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相关参数的设定;然后以云南省L市市政供水管网为例,介绍了我国消防规范要求(火灾时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和相关的评估标准,并对L市市政管网管径及消火栓节点标高进行分析;接着对L市市政管网所有消火栓节点分别进行基于WaterGEMS软件和基于牛顿迭代法消防供水能力分别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近似相等;最后针对此次评估中的6个评估结果较差的区域,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的管网改扩建及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内容具备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为今后的中小型城镇市政管网改造领域和工程设计等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谢翔[6](2018)在《水力模型驱动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供水行业迫切需要面对的一项难题。为了减轻漏损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危害,有必要探索有效的管网漏损检测方法,最大限度地缩短漏损平均持续时间、削减总的漏损水量。由于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能够为漏损诊断与识别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水力模型驱动的管网漏损在线监测方法,作为解决管网漏损问题的快速反应手段。首先,运用贝叶斯推理方法校核获得符合真实情况的管网水力模型。接着,在漏损可诊断性指标量化评价下,对管网中有限数量的压力监测点布局进行优化。最后,根据漏损引起的压力异常波动,结合管网压力-漏损敏感度矩阵,采用稀疏表示分类方法识别管网漏损区域。全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为了提高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精度,提出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管网水力模型校核方法。采用双层嵌套式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粒子滤波算法估计管道海澄威廉系数和节点流量的联合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其中,内层循环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逼近节点流量的条件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外层采用自适应差分进化Metropolis算法逼近管道海澄威廉系数的边缘概率密度分布。该方法能够自动地消除低负荷水力状态下监测数据对校核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克服单一参数校核造成的补偿误差问题。(2)为了使漏损引起的压力异常波动能被有效地监测,提出基于可诊断性指标的压力监测点布局优化方法。选择管网规范化降维压力-漏损敏感度矩阵的平均互相关系数作为指标,量化评价不同压力监测点布局方案诊断与识别漏损区域的能力。在漏损可诊断性指标下,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二进制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压力监测点布局方案。该方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强、搜索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符合工程经验的压力监测点最优布局方案。(3)为了捕捉监测到的压力异常波动中与漏损发生区域相关的特征信息,提出基于稀疏表示分类的管网漏损区域识别方法。利用带区域分类标签的规范化漏损特征向量作为训练样本,采用带有标签一致性约束的K-SVD方法自适应地学习稀疏表示过完备字典,使不同区域内漏损引起的压力异常波动的稀疏表示具有明确的可判别性。同时,构造多标签稀疏表示分类器提取隐含在压力异常波动的稀疏表示中的区域类别信息,实现漏损区域的分类识别。该方法能够根据监测到的压力异常波动,实时地识别出管网中可疑的漏损区域,指导进一步的漏损精确定位。(4)为了验证水力模型驱动的管网漏损在线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建立可控性更强的专用供水管网综合实验平台。在实验平台上实现了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管网压力监测点布局优化和管网漏损区域识别,为今后在真实供水管网中应用上述漏损在线监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陆永林[7](2018)在《管道与明渠模型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研制和测值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道和渠道是水利工程中主要的输水建筑物,它们的水力参数作为这两种输水设施重要的参数,在管道和渠道设计中起重要作用。管道的阻力参数主要包含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等。渠道阻力参数主要包含渠道边壁材料粗糙系数n、壁面材料绝对粗糙度?等,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人民生活品质追求越来越高,新出现的管道材料、新运用的管道和渠道衬砌,内壁结垢情况,以上这些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还未彻底研究清楚,没有相应的计算公式,也缺乏相应的推荐阻力参数值。所以需要进行对明渠模型和实际管道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研制的方案优选和误差分析,确定它们在一定流量和温度条件下的阻力参数值或其取值范围。如果按照规范选取一个水力参数可能导致达不到输水建筑设计要求的精度。同时,通过9根塑料管道和8个渠道模型对该测定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精度分析,确定是否可应用于实践工程中,并且验证一些基本规律是否在小型渠道模型中是否会发生特别的现象。本文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些工作,总的来说,明确得到该论文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具体的主要结论有:(1)本套实际管道和模型渠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可用于一定流量和流体温度条件下新型实际管道和模型渠道的阻力参数的测定。(2)确定了三种材料的管道和一种材料的渠道模型阻力参数的取值或其取值范围,研究了管道部分数据误差情况和进行单因素误差分析确定管道水流的一些规律,研究了三种常见截面形状的模型渠道的水力学基本规律。(3)三种形状的模型渠道实验结果的基本规律与前人相同,实验结果数据波动较小,与实验前估计的值没有大的区别,实验装置稳定可靠,数据可信,实验段从管道改造成渠道不影响装置的通用性。

王文瑾[8](2018)在《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建筑物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美观性提出更为严格的新要求,继而出现了各类建筑朝着“大面积、大体量、大跨度”方向发展的趋势,但随之也带来了大型屋面排水系统设计的问题。目前,我国屋面雨水排放方式多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但由于其受水力特性的限制,已无法完全满足大型建筑屋面排水需求。近年来,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目前国内虹吸排水系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对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虹吸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运行过程,并通过对重力流排水系统和虹吸排水系统在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论证了虹吸系统的适用性及其优越性。其次,本文基于对工程实例屋面雨水渗、漏事故的原因分析,开展对虹吸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的研究,探讨了降雨强度与安全系数的关系、倾斜天沟水力计算、天沟过水断面的确定以及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等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强度随设计重现期递增的增幅是递减的,重现期在2~10年内增幅最大,其安全系数取值应根据重现期的大小逐段分级选取。(2)倾斜天沟水力计算应综合安全、经济两个角度考虑,设计时建议采用曼宁公式。(3)天沟过水断面的确定应按照1个虹吸排水系统所服务的汇水面积进行计算。(4)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时,Darcy-Weisbach公式与Colebrook-White公式联用,以Swamee-Jain显式的计算结果为初始值,并通过4次迭代后可得到准确的摩阻系数λ。在精确的虹吸水力计算方法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与数据库Access相结合进行程序开发,主要用于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管道水力计算及优化设计,实现了计算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提高了计算精度,使系统可以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最后,采用虹吸系统计算软件对石家庄站、广州南站站房屋面虹吸排水系统进行计算验证,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原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大型屋面虹吸雨水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李俊杰[9](2017)在《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研制》文中指出管道阻力参数作为管道重要的流体力学参数,在管道水力计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管道阻力参数包括:曼宁糙率系数n、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海澄-威廉系数Ch和当量粗糙度Ks等。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新型管道不断的被推出,而新型管道缺乏相应的阻力参数值表,给设计人员在管道工程设计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新型管道在投入使用前,需对其进行管道原型水力阻力参数测定试验,测定相应的阻力参数值或其取值范围。为了对新型管道阻力参数进行测定,本文拟研制一套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可以在工程管道设计中对新型管道的阻力参数进行测定,避免工程设计时出现按经验给出的阻力参数不准确而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通过三种常见的塑料管道对该系统进行精确度检验,确定系统的适用性,并且得到三种管道不同管径时的阻力参数值或其取值范围,可应用于实践工程中。通过查阅与管道阻力参数测定试验相关的文献以及水力学书籍,并总结前人试验装置的优缺点,拟定出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探讨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设计原理、相应的试验理论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方法;(2)规划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整体布置,研究主要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以及各装置之间的联系;(3)拟定本文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步骤,确定试验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4)处理分析相关试验结果,确定阻力参数值或其取值范围以及相应的相对误差;(5)确定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精确度。通过三种常见塑料管道阻力参数的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准确度较高,适用性较强;(2)明确了三种管道阻力参数的变化情况,并确定了其相应的取值或取值范围,通过误差分析得到了系统对于每个阻力参数的相对误差。

李坤[10](2016)在《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水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给水管网系统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一般占到整个供水系统总投资的50%80%。管网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乎到供水是否安全可靠,还关系到工程建设和运行费用是否经济。论文建立了管网总费用年折算值最小、管网水力可靠度和水质可靠度最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了管网优化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粒子群-差分进化(PSO-DE)混合算法对管网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对常用的几种水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针对灰色预测GM(1,1)模型自身的缺点提出了改进,通过实际资料对常用预测模型和改进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灰色预测GM(1,1)模型能较好的克服GM(1,1)模型灰度大的缺点,模型预测精度更高(MAPE=0.159%),可用于实际城市供水系统中长期负荷的预测。(2)对城市单水源环状供水管网进行了水力分析,引入了水质熵的概念,建立了水质可靠度目标函数,并与经济费用目标函数和水力可靠度目标函数三者联立构建了供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3)针对粒子群算法(PSO)和差分进化算法(DE)的特点,对二者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差分进化混合优化算法。在环状管网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选择用拟牛顿法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减少了计算工作量。(4)以具有代表性的供水管网工程实例进行优化设计,在MATLAB平台上,采用了基于整数编码的改进PSO-DE混合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并将优化结果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优化模型得到的设计方案总投资节省约6.0%,管网系统可靠度提高了10.34%,单位可靠度所需费用降低了14.81%。

二、海澄-威廉系数C_h的取值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澄-威廉系数C_h的取值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污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2 压力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现状
        1.2.3 压力污水管道的水质变化研究现状
        1.2.4 压力污水管道的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文章创新点
第2章 Flowmaster和 Fluent基本理论
    2.1 压力污水管道水力分析
        2.1.1 压力污水管道中的流态
        2.1.2 压力污水管道遵循的定理
        2.1.3 压力污水管道瞬变流特征线解法
        2.1.4 压力污水管道水力模型
    2.2 Flowmaster基础理论和应用
        2.2.1 软件简介和应用现状
        2.2.2 Flowmaster计算理论
        2.2.3 组件分析
    2.3 Fluent仿真原理
        2.3.1 CFD模拟软件概述
        2.3.2 控制方程
        2.3.3 Fluent求解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力污水管道的系统风险预测
    3.1 计算方法选取
        3.1.1 概况
        3.1.2 水力计算
        3.1.3 污水集水池
    3.2 模拟验证
    3.3 风险预测
        3.3.1 不同管径下的系统风险预测
        3.3.2 不同工况的风险预测
    3.4 远期规划
    3.5 系统优化设计
        3.5.1 增设空气阀
        3.5.2 其它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污水管道的局部风险预测
    4.1 模型的建立
        4.1.1 几何建模
        4.1.2 网格划分
        4.1.3 边界条件设置
    4.2 求解器设置
        4.2.1 选取计算模型
        4.2.2 操作环境
        4.2.3 求解方法控制
    4.3 管道三通局部风险预测
        4.3.1 淤积风险分析
        4.3.2 水锤风险分析
    4.4 三通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韧性含义的演变过程
        1.2.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
        1.2.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
        1.2.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基础及关键问题
    2.1 引言
    2.2 供水系统简介
    2.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研究基础
        2.3.1 供水管网震害预测
        2.3.2 水池震害预测
        2.3.3 水池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2.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研究基础
        2.4.1 供水管网功能失效分析方法
        2.4.2 供水系统地震破坏损失比
        2.4.3 供水系统震后恢复统计分析
    2.5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关键问题
        2.5.1 明确供水系统地震韧性概念
        2.5.2 评价模型的输入基准
        2.5.3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
        2.5.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1 引言
    3.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定义
    3.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
    3.4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
        3.4.1 评价指标
        3.4.2 重要性系数
        3.4.3 地震安全性指数
        3.4.4 评价流程
    3.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震害
        3.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3.5.3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3.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管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3.6 小结
第四章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1 引言
    4.2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定义
    4.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4.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
        4.4.1 评价指标
        4.4.2 人力资源评估模型
        4.4.3 恢复时间与恢复费用计算
        4.4.4 震后可恢复性指数
        4.4.5 评价流程
    4.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恢复情况
        4.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5.3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5.1 引言
    5.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5.2.1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5.2.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等级划分
    5.3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
        5.3.1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概念
        5.3.2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步骤
        5.3.3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
        5.3.4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关系曲线
    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2017年供水行业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3)欠定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研究现状
        1.2.1 水力模型研究进展
        1.2.2 水力模型参数校核研究进展
        1.2.3 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研究进展
        1.2.4 管网水力模型校核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及其校核研究
    2.1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概述
        2.1.1 管网水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2.1.2 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理论
    2.2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概述
        2.2.1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理论基础
        2.2.2 校核依据及标准
        2.2.3 遗传算法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欠定条件下供水管网校核研究
    3.1 欠定问题的研究现状
    3.2 欠定条件下校核方法研究
        3.2.1 节点流量的聚合
        3.2.2 基于遗传算法的需水乘子校核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胜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与校核
    4.1 永胜县县情概要
        4.1.1 区位概要
        4.1.2 供水现状
    4.2 永胜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
    4.3 水力模型校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胜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应用
    5.1 永胜县现状运行工况分析
        5.1.1 供水管网压力分布
        5.1.2 流速分布
    5.2 水压监测点的优化布置
        5.2.1 水压监测点位置对校核精度的影响
        5.2.2 节点水压敏感度矩阵计算
        5.2.3 K-means聚类法
        5.2.4 水压监测点优化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B.基于遗传算法的需水乘子校核代码
    C.基于K-means聚类法的水压监测点优化代码
    D.永胜县水压监测点优化数据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栅状管网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网计算研究
        1.2.2 设计优化及可靠性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自喷水系统的设计探讨
    2.1 NFPA13 标准的自喷水系统设计探讨
        2.1.1 管径估算法
        2.1.2 水力计算法
    2.2 EN标准自喷水系统标准的设计探讨
        2.2.1 估算法
        2.2.2 水力计算法
    2.3 国标自喷规与NFPA13、EN标准的设计差异分析
    2.4 小结
3 栅状管网的计算研究
    3.1 自喷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3.1.1 报警阀组前管网形式
        3.1.2 管网的布置形式
    3.2 自喷枝状、环状管网计算过程
        3.2.1 自喷枝状管网计算过程
        3.2.2 自喷环状管网计算过程
    3.3 管网理论图论及方程
        3.3.1 管网图的表达
        3.3.2 管网方程组
    3.4 环状管网平差计算方法
        3.4.1 管段流量法
        3.4.2 环流量法
        3.4.3 节点水压法
    3.5 自喷栅状管网理论计算及编程
        3.5.1 节点法在自喷栅状管网计算应用(初始压力的求解)
        3.5.2 非线性方程及矩阵求解(校正水头求解)
        3.5.3 自喷栅状管网的计算
    3.6 小结
4 管网的优化研究
    4.1 某厂房项目设计思路
        4.1.1 工程简介
        4.1.2 设计概况
        4.1.3 管网布置
    4.2 枝状管网与栅状管网分析比较
    4.3 可靠性分析
        4.3.1 可靠度函数
        4.3.2 自喷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4.3.3 提高可靠性措施
    4.4 造价分析
        4.4.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4.4.2 自喷水系统建造成本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MATLAB计算程序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市政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消防供水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概述
        1.1.1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用途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研究进展
        1.2.2 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水力学基本原理及市政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构建
    2.1 基本原理
        2.1.1 连续性方程
        2.1.2 能量守恒方程
        2.1.3 水头损失方程
        2.1.4 梯度算法
    2.2 建模软件的对比与选择
    2.3 水力模型的建立
        2.3.1 水力模型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2.3.2 模型拓扑结构的生成
        2.3.3 管网相关数据的输入
        2.3.4 模型的校核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管网水力模型校核研究
    3.1 遗传算法基本概述
    3.2 遗传算法运算过程
        3.2.1 编码机制
        3.2.2 适应度函数
        3.2.3 遗传算子
        3.2.4 控制参数
        3.2.5 管网校核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3.3 基于Water GEMS遗传算法校核
        3.3.1Water GEMS管网校核步骤
        3.3.2 校核结果与分析
    3.4 Water GEMS校核应注意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4.1 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方法综述
        4.1.1 NFPA推荐算法
        4.1.2 基于水力模型的试算法
        4.1.3 Boulos算法
        4.1.4 指标法
        4.1.5 牛顿迭代算法
    4.2 案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及案例分析
    5.1 消防评估的基本原理
    5.2 基于水力模型的市政消防流量评估
        5.2.1 创建最大时用水量分项
        5.2.2 设置消防流量参数
        5.2.3 消防流量分析计算
    5.3 工程案例分析
        5.3.1L市市情概要
        5.3.2 评估依据及标准
        5.3.3L市市政管网管径标高分析
        5.3.4 市政管网消防供水能力评估与分析
        5.3.5 评估建议与意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B.L市主城区消火栓估消防流量评表(节选部分 )
    C.S镇消火栓估消防流量评表

(6)水力模型驱动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常用供水管网漏损检测方法
        1.2.1 管道外部环境检测
        1.2.2 管道壁面情况检测
        1.2.3 管内流动状态检测
    1.3 管网漏损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3.1 基于SCADA系统的管网数据在线监测
        1.3.2 数据驱动的漏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3.3 模型驱动的漏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管网水力模型校核
    2.1 引言
    2.2 城市供水管网水力延时模拟
    2.3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模型精校核框架
    2.4 基于MCMC-PF的阻力系数/节点流量联合校核方法
        2.4.1 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的节点流量校核
        2.4.2 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的管道海澄威廉系数校核
    2.5 案例分析
        2.5.1 C-Town管网案例概况
        2.5.2 案例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可诊断性指标的压力监测点布局优化
    3.1 引言
    3.2 管网漏损引起的压力波动特性
    3.3 管网漏损可诊断性量化指标
    3.4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量化指标
    3.5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监测点布局优化方法
        3.5.1 人工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3.5.2 遗传算法改进的二进制人工蜂群算法
    3.6 案例分析
        3.6.1 某市供水管网案例概况
        3.6.2 二进制人工蜂群算法参数分析
        3.6.3 最优监测点数量及布局方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稀疏表示分类的管网漏损区域识别
    4.1 引言
    4.2 管网分区内漏损识别区域的划分
    4.3 管网漏损区域识别框架
    4.4 基于LC-KSVD方法的管网漏损区域识别
        4.4.1 判别型字典学习的解决思路
        4.4.2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稀疏表示方法
        4.4.3 基于K-SVD的字典学习方法
        4.4.4 漏损区域的分类识别
    4.5 案例分析
        4.5.1 某分区管网案例概况
        4.5.2 案例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供水管网综合实验平台简介
    5.3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实验
    5.4 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局优化
    5.5 供水管网漏损区域识别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管道与明渠模型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研制和测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历程
        1.2.1 国外研究历程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管道和明渠模型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设计
    2.1 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设计
        2.1.1 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设计原理
        2.1.2 测定系统的整体布置
        2.1.3 测定系统的局部设计
        2.1.4 测定系统可能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准备
        2.2.2 试验仪器设备
        2.2.3 试验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道方面的测值分析研究
    3.1 曼宁糙率系数n
        3.1.1 PVC材料的三个管情况
        3.1.2 PE材料的三个管情况
        3.1.3 PPR材料的三个管的情况
        3.1.4 综合分析
    3.2 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1 PVC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2 PE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3 PPR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4 综合分析
    3.3 海澄-威廉系数C_h
        3.3.1 PVC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2 PE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3 PPR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4 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渠道模型方面的测值分析研究
    4.1 概述
    4.2 圆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2.1 PVC圆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2.2 PE圆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2.3 PPR圆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3 PVC矩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4 PVC梯形模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虹吸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虹吸雨水系统研究现状
    1.3 虹吸排水系统特征
        1.3.1 虹吸排水系统组成
        1.3.2 虹吸排水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
        1.3.3 虹吸排水系统与重力流排水系统比较
        1.3.4 虹吸排水系统的适用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水力计算研究
    2.1 屋面设计降水量计算
        2.1.1 降雨强度
        2.1.2 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2.1.3 汇水面积
        2.1.4 径流系数
    2.2 天沟设计计算
        2.2.1 天沟设计计算公式
        2.2.2 倾斜天沟两种水力设计方法的比较
        2.2.3 汇水面积对天沟尺寸的影响
        2.2.4 天沟设置阻水挡板
    2.3 溢流设计计算
        2.3.1 溢流口
        2.3.2 溢流管道系统
    2.4 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4.1 估算管径
        2.4.2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2.4.3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2.4.4 管内压力
        2.4.5 系统余压计算
    2.5 系统水力计算限定条件及分析
        2.5.1 系统内负压的控制
        2.5.2 管道内流速的限定
        2.5.3 节点压力差
        2.5.4 控制系统余压
    2.6 本章小结
3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软件
    3.1 结构框架图
    3.2 主要功能及工作界面
        3.2.1 系统登录模块
        3.2.2 设计暴雨强度模块
        3.2.3 设计降雨量模块
        3.2.4 天沟计算模块
        3.2.5 溢流计算模块
        3.2.6 管道水力计算模块
        3.2.7 管材管件产品信息模块
    3.3 本章小结
4 大型屋面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和软件应用
    4.1 石家站站房屋面(虹吸)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4.1.1 工程概况
        4.1.2 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
    4.2 广州南站房屋面(虹吸)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4.2.1 工程概况
        4.2.2 虹吸排水系统计算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目的
    1.5 研究的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测定系统的设计与试验方案
    2.1 测定系统的设计
        2.1.1 测定系统的设计原理
        2.1.2 测定系统的整体布置
        2.1.3 测定系统的单体设计
        2.1.4 测定系统可能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仪器设备
        2.2.3 试验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曼宁糙率系数n
        3.1.1 U-PVC管曼宁糙率系数n
        3.1.2 PE管曼宁糙率系数n
        3.1.3 PP-R管曼宁糙率系数n
        3.1.4 综合分析
    3.2 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1 U-PVC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2 PE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3 PP-R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
        3.2.4 综合分析
    3.3 海澄-威廉系数C_h
        3.3.1 U-PVC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2 PE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3 PP-R管沿海澄-威廉系数C_h
        3.3.4 综合分析
    3.4 当量粗糙度K_s
        3.4.1 UPVC管沿当量粗糙度K_s
        3.4.2 PE管沿当量粗糙度K_s
        3.4.3 UPVC管沿当量粗糙度K_s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改进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城市给水管网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1.2.1 传统的确定性数学优化方法
        1.2.2 现代随机性优化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城市需水量预测模型
    2.1 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2.1.1 用水定额法
        2.1.2 时间序列预测法
        2.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方法
        2.1.4 灰色模型预测方法
        2.1.5 改进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
        2.1.6 生活需水量预测结果及比较
    2.2 工业需水量预测
        2.2.1 增长率预测法
        2.2.2 万元产值指标法
        2.2.3 重复利用率提高法
        2.2.4 工业需水量预测
    2.3 其他需水量预测
    2.4 城市供水管网的总需水量
    2.5 本章小结
3 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
    3.1 给水管网水力学基础方程
        3.1.1 节点连续性方程
        3.1.2 能量方程和水头损失
    3.2 给水管网水力学计算
        3.2.1 节点流量的计算
        3.2.2 初始流量的分配
        3.2.3 水力计算求解方法
    3.3 水力可靠度计算模型
        3.3.1 节点可利用水量
        3.3.2 节点可靠度
        3.3.3 管网水力可靠度
    3.4 水质可靠度计算模型
        3.4.1 节点余氯计算
        3.4.2 管网水质熵模型
        3.4.3 管网水质可靠度
    3.5 经济费用目标函数
        3.5.1 管网建设费用
        3.5.2 输水泵站动力费
    3.6 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3.6.1 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3.6.2 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求解
        3.6.3 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模型计算
    4.1 粒子群算法(PSO)
        4.1.1 原始粒子群优化算法
        4.1.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4.1.3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4.2 差分进化算法(DE)
        4.2.1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和流程
        4.2.2 差分进化参数自适应策略
    4.3 混合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及改进
        4.3.1 NFL定理
        4.3.2 PSO-DE算法思路
        4.3.3 信息交互学习机制
    4.4 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4.4.1 优化设计步骤
        4.4.2 数值编码方式
        4.4.3 管网信息的矩阵表达
        4.4.4 算法参数
        4.4.5 算法的MATLAB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1.1 城市概况
        5.1.2 自然情况
        5.1.3 水量水质情况
    5.2 管网信息及相关参数确定
        5.2.1 管网设计规模
        5.2.2 管网布置
        5.2.3 优化模型相关参数
    5.3 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多目标管网优化模型
        5.3.1 多目标管网优化模型
        5.3.2 节点和管段信息
    5.4 计算结果与比较
        5.4.1 管道流量比较
        5.4.2 节点水压比较
        5.4.3 消防和事故校核
        5.4.4 泵站选型和运行费用
        5.4.5 费用比较及费用分析
        5.4.6 管网可靠性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灰色评价预测MATLAB主程序S
    B. 提取管段端点坐标的Auto Lisp程序

四、海澄-威廉系数C_h的取值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D]. 李青青. 南华大学, 2020(01)
  • [2]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D]. 李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欠定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应用研究[D]. 毛润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栅状管网设计优化研究[D]. 陈世红. 重庆大学, 2019(01)
  • [5]市政管网水力模型校核及消防供水能力评估研究[D]. 王训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水力模型驱动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谢翔. 浙江大学, 2018(08)
  • [7]管道与明渠模型阻力系数测定系统的研制和测值分析研究[D]. 陆永林.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8]大型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研究[D]. 王文瑾.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9]管道阻力参数测定系统的研制[D]. 李俊杰. 沈阳农业大学, 2017(11)
  • [10]基于改进PSO-DE混合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D]. 李坤.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海城-威廉姆斯系数C_h的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