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黄北岭地下断层位移智能自动监测方法

深圳黄北岭地下断层位移智能自动监测方法

一、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1](2021)在《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发展概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已建成运营的16 798座(总长约19 630 km)铁路隧道中,于近40年建成的就有12 412座(总长约17 621 km),占中国铁路隧道总长度的近90%。从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标准体系、支护结构体系、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隧道建造技术等方面总结中国铁路隧道取得的系列成就。通过列举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阐述中国铁路隧道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结合当前铁路隧道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提出主动支护协同控制理念及技术、数字化勘察设计、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等发展方向。

行媛[2](2020)在《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本体构建与自动化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地铁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健康发展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和信息化手段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地铁这一复杂动态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为了解决这些制约地铁发展的问题,本文依靠本体强大的语义表达能力,建立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本体用来帮助风险知识的重用和更新;与此同时,为实现风险的自动化识别过程,基于规范构建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规则。最后,尝试引入BIM技术完成识别过程。主要的工作如下: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后,提出了国内研究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本体技术和BIM技术进行地铁风险管理工作。(1)基于事故致因理论构建前兆信息体系。以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区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WBS层级分解,在步骤级基础上结合致因理论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施工活动和风险类型的分析,建立了人-物-环境-管理四个维度的前兆信息体系。(2)建立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本体。从风险知识中获取到施工项目、施工活动、前兆信息、风险和解决措施五个基础类概念以及子类,形成本体层级结构关系并运用斯坦福大学开发的Protégé本体编辑器建立本体模型。(3)建立SWRL识别规则帮助风险的自动化识别。针对五大类常见风险建立识别推理框架并利用SWRL对其进行识别推理规则的参数化,并在Protégé中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在本体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条文法进行搜集总结,并运用SWRL语言对规范进行参数化以助实现自动化过程。(4)构建集成BIM技术和本体理论的风险识别逻辑框架。基于当前的现状,利用BIM技术参数化和可视化的特点将其引入地铁风险自动识别过程,设计了识别机制的逻辑框架模型并提出了风险自动识别系统框架,同时就管理页面进行了简单开发。

智鹏[3](2018)在《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铁路建设管理掌握着铁路工程关键的资产源头数据,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技术保障。然而由于时间和技术等原因,现有的铁路信息化存在接口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完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困难,缺乏统一集成平台、全过程信息断层、数据管理能力有限,BIM应用标准不统一、应用深度和广度不够、BIM与新技术融合有限,管理协调机制松散、协同作业效率低下、缺少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铁路建设关于合理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风险等高标准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展铁路建设项目下的BIM理论与新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探索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及关键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实现铁路建设项目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数据融合共享和信息集成统一,适应现代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促进铁路工程向智能建设、精益管理方向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及管理是当前铁路工程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论文以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为核心,聚焦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研究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新技术,提出了以BIM模型信息流为中枢,采用SOA+EA架构,融合铁路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构建了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EA模型和总体架构,开展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轻量化方法及可视化交互渲染技术、多源异构模型数据融合技术、BIM与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基于BIM的铁路隧道建设管理平台,结合典型高铁隧道工程实际应用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首先,在BIM及其发展应用、相关行业BIM应用及铁路建设信息化等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内涵,并对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建模技术、可视化交互渲染技术以及与3DGIS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融合等进行了重点研究,为开展论文关键技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其次,提出了以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业务需求为导向,BIM模型信息流为中枢,融合铁路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SOA+EA架构;设计了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EA模型和总体架构,以及基于BIM的铁路建设全过程协同管理的业务架构,基于BIM的铁路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多层级应用架构,基于基础公共数据编码为基础、综合业务数据管理为主线、面向主题信息模型为目标的数据架构,以及基于BIM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及应用服务技术的技术架构;通过功能模块组件化、业务流程集成化和模型数据可视化,实现铁路建设各种应用与服务之间相互耦合访问,实现了铁路建设管理全过程各业务互联互通、信息深度集成、数据融合共享。(3)接着,围绕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基于Web应用存在数据组织、传输加载和交换渲染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构件合并和边叠法综合的轻量化方法,实现了在不影响应用效果下达到模型轻量化应用目的;研究了模型层次化动态加载与基于WebGL、ActiveX与云技术融合的混合云引擎技术,实现了基于Web访问按需动态加载模型和高效交互渲染应用效果;研究了模型轻量化应用流程,设计了图形引擎架构,结合轻量化组件,实现了复杂模型构件一次性轻量化转换、模数按需分离、高效提取存储和可视化交互展示应用。解决了Web端模型运用轻量化难题,提高了图形渲染质量,改善了现场用户交互体验,具有很好的创新性。(4)进一步,围绕铁路工程建设多源异构模型数据融合存在的技术难题,依据“建模-转换-融合-发布-应用”的技术思路开展多层次、多尺度多源异构模型数据融合机理研究;提出了BIM与GIS等异构模型标准格式和原厂格式两种转换方法,研究了多尺度多源异构GIS数据融合和BIM与GIS模型空间坐标转换、基准匹配以及BIM与倾斜摄影、地形数据融合等技术,结合应用研究了基于空间及顾及语义结合的BIM模型数据组织管理和多层级综合展示应用技术。解决了铁路建设大场景、大范围、海量异构数据等多源异构模型数据融合与集成中存在模型质量差、语义信息缺失、坐标系不一致、格式不统一、数据组织难等应用问题。(5)最后,研发了基于BIM的铁路隧道建设管理平台,完成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多源异构模型数据集成融合和平台典型应用功能开发。创新性提出了基于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融合的隧道超欠挖及平整度评判优化算法,综合运用BIM+超前物探、自动监测技术开展隧道安全风险动态监测,实现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安全(安全步距、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质量(超欠挖和平整度)等信息化综合集成管理。提出了高铁大直径双线盾构隧道工程的实体结构分解方式及专业构件编码规则,综合运用BIM+物联网技术,实现基于BIM技术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质量(管片生产、拼装及成型隧道质量)、安全风险(风险源自动识别、风险动态监测评估)、进度(盾构机实时驱动的隧道形象进度)等实时感知与预警分析综合集成管理。验证本文相应研究的技术和提出的方法。

龚鹏,张洪岩[4](2018)在《深圳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思路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近15年来,随着深圳市城市工程建设活动急剧增强和自然资源高强度开发,地质环境条件发生了极大改变,迫切需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按照新标准规范的要求和信息化防灾减灾的思路,重点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主要灾害类型,分10个单元分别开展1∶50 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深圳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现状,接着详细阐述了全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总体工作思路,最后就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调查成果应用要求提出了具体建议,从而有助于提升调查成果质量和扩大成果应用价值。

马奔[5](2014)在《地铁高架桥等线路状态预测与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通地铁,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平顺性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这对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市民的安全快速出行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地铁轨道是线路运营的基础,轨道不平顺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地铁运营安全、设备使用寿命和市民的乘车舒适度。由于铁路和地铁存在差异,在高架线和地下线等不同结构上的地铁线路运营状态也存在不同,故铁路上关于线路状态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用于地铁。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地铁信息化管理、高架线路研究和线路状态预测模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某城市地铁公司积累的大量轨检车实测数据,对地铁高架线路上轨道不平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基于加权组合的线路状态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设计开发了轨检车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多条地铁高架线路上的大量轨检车检测数据,通过处理和比较各项轨道不平顺指标,对高架线路上轨道不平顺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轨道不平顺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发展劣化具有指数特性且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对于在高架线和地下线等不同结构线路上的轨道不平顺,由于结构差异和环境气候的不同影响,相比地下线,高架线上的不平顺变化幅值较大,每公里超限点个数较多,发展劣化要比地下线严重。(2)结合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利用最优加权组合的方式构建灰色线性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并以某城市地铁高架线路上的实测数据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模型评价指标的计算和预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预测波形图与实测值的总体拟合度较好。随着实测数据的积累,该组合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原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用于地铁高架线路状态的实际预测工作。(3)按照某城市地铁公司轨检车检测的各项业务需求,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总体分析,并详细设计了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了地铁轨检车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具体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地铁公司对线路动态质量的统一管理,做到了轨检车检测数据的电子化、日常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以及业务逻辑处理的智能化。

廖俊[6](2014)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是加固高陡岩质边坡的有效支护手段之一,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但其设计计算过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手算耗时费力,给设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针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设计计算,从框架梁的内力计算出发,分析并推导出了几种常用的弹性地基上梁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支护结构上的荷载计算,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抗框架梁的设计流程与计算方法,并据此基于Visual Basic6.0语言以及Visual Basic6.0语言对AutoCAD的二次开发理论,开发了一套具备滑坡破坏模式识别、稳定性分析计算以及支护结构设计功能的边坡支护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弹性地基上梁的理论,分析比较了文克尔地基模型、变基床系数地基模型和双参数地基模型等三种弹性地基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推导出其计算框架梁的内力计算公式;(2)分析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针对不同滑动形式,推导出其滑坡推力计算公式,并编写了多种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的程序接口以及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推力的程序;(3)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基于瑞典条分法理论,开发了复杂土层状态下,具有自动搜索最不利滑面并计算其稳定性功能的分析计算程序;(4)以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工具,完成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设计程序的开发,本设计程序具有自动建模、设计参数交互式输入、滑坡模式识别、稳定性分析、荷载计算、锚索设计计算、框架设计计算、计算结果图形显示、标准化出图与设计结果输出等功能,并经实例计算验证了程序准确可靠,是一款方便、适用、有效的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余成华[7](2010)在《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文中指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是深圳市主要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判定它们是否为具有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能力的地震活动断层,评价其最大地震震级及地震危险性,对区域防震减灾、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现代地壳运动特征、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区域地球动力背景及地震活动性等地震构造环境,认为本研究区范围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内,整个区域范围大面积分布花岗侵入巨大岩基体和一些中小岩体,主要包括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区内重要的地震构造为北北西-北西向断裂构造。认为新构造运动以来,研究区总体上是继承了断块运动特征,处于隆升状态,深部构造环境的差异性不大,中强地震主要分布于海域,历史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低,对区域范围的影响均未超过Ⅵ度。同时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运用野外地震地质调查、浅层人工地震法探测、钻孔联合剖面及电磁波CT探测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对目标断层活动性进行探测。本文系统完整的结合最新资料对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及目标断层进行综合分析、开展断层活动性鉴定后认为:横岗-罗湖断裂是由一系列走向南西-北东的断层组成,总体表现为逆断层,部分地段为正断层,断裂在中更新世早中期活动,研究区域内自1970年以来有5个小地震处于五华-深圳断裂与温塘-观澜断裂交汇地带;莲塘断裂是一条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的正断层,北支福田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活动,南支田螺坑断裂在中更新世以前活动,断裂附近自1970年以来无地震活动;温塘-观澜断裂是一条走向南东-北西,倾向南西的正断层,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之前活动,断裂自1970年以来无明显的地震活动。同时,对各种探测方法效果对比显示:在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经过地震地质调查大致确定断层位置的基础上,以浅层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钻探和电磁波cT法进行必要的验证,是在弱构造活动区进行城市断层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有效方法。结合深圳市目标断层的特征和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采用经验关系及区域构造类比方法,对目标断层进行了地震最大震级评估,得出横岗-罗湖断裂最大发震震级综合评估结果为Ms 6.5级;莲塘断裂最大发震震级综合评估结果为Ms 6.5级;温塘-观澜断裂最大发震震级综合评估结果为Ms 6.0级。

房锐[8](2009)在《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对边坡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防治技术的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尽管如此,在边坡治理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导致边坡治理工程失败或失效。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些失败的治理工程,人们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认识到其可能失效的后果,而总是在病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认识到这些治理工程的不合理性,悔之晚矣。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缺乏可靠的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是其首要因素。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了我国常见的边坡病害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错落和坍塌,分析了每种边坡病害的分类、特征和机理。(2)将我国常见的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分为坡率法、刚性和柔性支挡、排水三大类,对每一类工程类别所包含的多种工程措施的作用机理、优缺点、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13种边坡病害的治理措施,这些边坡病害的防治技术反映了我国边坡病害防治的现状和水平。(3)提出了边坡治理工程评价的8个标准,即边坡稳定性分级标准、治理工程适宜性分级标准、技术状况评价标准、交通管制分级标准、群众安全管制分级标准、治理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危险状况预警标准、病害应对措施分级标准;参考其它公路工程结构物,如桥梁、隧道的养护规范,提出了边坡治理工程的三种检查形式,即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提出了各种检查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公路边坡病害整治的9个原则。(4)对预应力锚索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杆框架、抗滑桩、抗滑挡墙的病害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调查分析方法、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局部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整体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宏观迹象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应对措施的分级标准,并对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种工程措施工程效果评价的工作流程图;对注浆类的压浆锚柱、竖向钢花管注浆、钢锚管框架的工程效果提出了安全系数评价方法、宏观迹象评价方法和适宜性评价方法;指出边坡病害治理工点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可遵循4个原则。(5)运用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有关研究成果,以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基于GIS平台的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包括边坡信息数据库系统、边坡信息查询系统、工程效果评价与决策系统、数据库维护与管理系统。采用该系统对元磨高速公路K259+580三公箐隧道进口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GIS平台的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的可靠性。当前,我国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方面,建国初期修建的许多边坡工程,由于受使用寿命、当时的施工水平、材料强度等的限制,到了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修缮、重建的阶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铁路、公路、水电等行业的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空前,出现了大量高边坡治理工程,这些治理工程的效果如何,需要大家予以关注的。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必将对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王军[9](2004)在《基于GIS的深圳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断层破碎带的工程灾害是个极为复杂且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课题,如何才能做到经济有效地在这类地质环境中进行工程建设并维持其稳定性,一直是困扰广大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断层破碎带的缓慢蠕动将引起地面的拉张变形或不均匀沉降,对地面建筑物有巨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在广泛查阅、研究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以深圳罗湖破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际监测资料分析、室内常规流变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基于GIS的稳定性评价,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分析了罗湖建成区以前和现今的地质勘察资料、稳定性评价报告,综合大量的现今地应力监测资料和黄贝岭F8断层监测资料,紧密结合罗湖建成区的实际工程活动,深入探讨了罗湖区的地应力分布特征,这对于研究罗湖地区区域稳定性和地下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立足于室内试验,对罗湖建成区两种典型的软弱岩石—含角砾泥岩和粉砂岩进行系统的室内流变试验研究,又结合前人对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并确定了适合罗湖破碎带岩体力学特性及地层构造特征的流变计算本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计算参数进行了曲线拟合研究。 (3)选取罗湖断裂带轴部的核心断层—黄贝岭F8断层地质剖面作为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黄贝岭F8断层在自重应力和建筑物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预计出断层带的长期发展趋势,这对罗湖建成区的地质灾害防止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利用GIS技术,应用Mapbasic7.0,再结合MapInfo7.0、Ansys、VB、AutoCAD等工具软件,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在考虑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对黄贝岭F8断层地质剖面进行了变形和应力分析,得出人类工程活动对断层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这对罗湖地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向文,张强勇,朱维申[10](2003)在《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一种实时跟踪断层位移活动的智能化断层监测方法。该方法自动化程度很高,监测水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被应用在黄贝岭地下断层上。通过1 a 的监测,得知该断层活动趋势在增强,但总的活动量较小,发生突发性活动的可能性不大.断层活动自动化监测,极大地提高了掌握信息的速度,为科学快速地预测断层活动可能引发的地面沉陷、开裂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及时、详实的依据。

二、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铁路隧道概况
2 中国铁路隧道发展的主要成果
    2.1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2.1.1 以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分级为主的设计方法
        2.1.2 围岩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2.1.3 隧道机械化大断面设计方法
        2.1.4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总安全系数法
    2.2 隧道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2.2.1 隧道修建环境越趋复杂,隧道结构类型日趋多样
        2.2.2 隧道建设标准进步快,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2.3 隧道结构体系持续完善
        2.3.1 隧道衬砌结构形式的统一和完善
        2.3.2 隧道结构防排水体系的发展完善
        2.3.3 耐久性设计及建筑材料的发展
    2.4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渐成体系
    2.5 隧道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2.6 隧道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逐步建立
    2.7 隧道建造技术飞速发展
        2.7.1 信息化设计施工技术方面
        2.7.2 钻爆法隧道辅助工法方面
        2.7.3 钻爆法隧道机械化大断面施工技术
        2.7.4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
        2.7.5 TBM法隧道施工技术
3 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
    3.1 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
    3.2 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
    3.3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3.4 石太客专太行山隧道
    3.5 狮子洋水下铁路隧道
    3.6 西格二线新关角隧道
    3.7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
    3.8 郑西客专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3.9 宜万铁路岩溶高风险隧道
    3.1 0 深港高铁城市地下车站隧道
    3.1 1 京张高铁新八达岭地下车站隧道
4 发展方向及展望
    4.1 基于隧道围岩主动支护理念,进一步完善隧道主动支护体系
    4.2 尽快打通BIM+GIS在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4.3 稳步推进铁路隧道施工少人化(高风险工序无人化)的智能建造技术
    4.4 加快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智能运维新技术
5 结语

(2)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本体构建与自动化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险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
        1.2.2 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3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风险管理应用的研究现状
        1.2.4 本体论的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施工活动步骤级的风险前兆信息体系构建
    2.1 地铁施工活动分析及WBS分解
        2.1.1 WBS概述
        2.1.2 地铁施工活动的特点
        2.1.3 地铁施工活动的WBS一、二级分解
    2.2 地铁盾构法施工活动WBS分解
        2.2.1 地铁盾构法施工概述
        2.2.2 地铁盾构施工活动的WBS分解
    2.3 地铁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及分析
        2.3.1 地铁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
        2.3.2 基于致因理论的风险分析
    2.4 前兆信息体系的构建
        2.4.1 与人相关的前兆信息
        2.4.2 与物(设备、材料)相关的前兆信息
        2.4.3 与环境相关的前兆信息
        2.4.4 与管理相关的前兆信息
    2.5 本章小结
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本体构建
    3.1 本体论概述
        3.1.1 本体内涵及要素
        3.1.2 本体的分类
        3.1.3 本体描述语言
    3.2 本体构建方法、步骤、工具
        3.2.1 本体构建方法和步骤
        3.2.2 本体建模工具
    3.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本体构建
        3.3.1 类概念捕获
        3.3.2 语义关系
        3.3.3 施工安全风险本体层次结构
        3.3.4 定义类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WRL的风险识别规则及其参数化
    4.1 风险识别规则的相关概述
        4.1.1 风险识别规则的定义
        4.1.2 风险识别规则的获取
    4.2 基于本体的风险识别规则构建
        4.2.1 规则语言SWRL概述
        4.2.2 基于SWRL的识别规则表达
        4.2.3 基于SWRL规则构建实例
    4.3 基于风险本体的推理
        4.3.1 Jess推理引擎
        4.3.2 推理机制
    4.4 案例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集成BIM和本体技术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系统框架
    5.1 BIM技术在安全风险领域的应用分析
    5.2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逻辑模型
        5.2.1 风险本体和BIM模型的映射关系
        5.2.2 本体模型和安全规则的关联关系
        5.2.3 识别规则和BIM模型的逻辑映射
    5.3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5.3.1 参数提取
        5.3.2 风险自动识别机制
    5.4 风险识别可视化
    5.5 安全风险识别系统架构
        5.5.1 原型系统框架构建
        5.5.2 系统开发工具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件二
致谢

(3)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及发展应用
        1.2.2 工程建设BIM平台
        1.2.3 铁路建设信息化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2.1 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内涵
    2.2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2.2.1 面向铁路的BIM几何建模技术
        2.2.2 面向铁路的BIM图像建模技术
        2.2.3 面向铁路的BIM三维扫描成型技术
    2.3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相关可视化技术
    2.4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与3DGIS相关技术
    2.5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与其他新技术融合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3.1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EA模型
    3.2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3.3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3.3.1 基于BIM的建设业务管理
        3.3.2 基于BIM的建设协同管理
    3.4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应用架构
        3.4.1 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应用功能
        3.4.2 基于BIM的工程建设管理应用
        3.4.3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3.4.4 基于BIM的工程监督管理应用
    3.5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3.5.1 BIM应用信息流程
        3.5.2 面向主题信息模型
        3.5.3 公用基础数据编码
        3.5.4 建设管理综合数据
        3.5.5 公用基础信息模型
        3.5.6 公用基础数据服务
    3.6 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3.7 本章小结
4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轻量化方法及交互渲染技术研究
    4.1 基于构件合并与边折叠法结合的轻量化方法
        4.1.1 语义信息的提取
        4.1.2 几何表达的合并
        4.1.3 构件合并的离散
        4.1.4 三角面片简化
        4.1.5 模型数据提取与存储
        4.1.6 算法效果验证
    4.2 模型层次化动态加载与混合云引擎技术
        4.2.1 模型层次化动态加载技术
        4.2.2 混合云引擎交互展示技术
        4.2.3 三维图形引擎架构设计
    4.3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轻量化及交互展示实现
        4.3.1 模型轻量化应用流程
        4.3.2 模型轻量化插件研发
        4.3.3 模型属性信息提取和存储
        4.3.4 可视化展示应用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铁路工程建设多源异构模型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5.1 GIS、BIM等多源异构模型建立
        5.1.1 地形地貌构建
        5.1.2 倾斜摄影建模
        5.1.3 BIM专业建模
    5.2 BIM模型到多层次GIS模型自动转换技术
        5.2.1 IFC到 CityGML标准化模型自动转换技术
        5.2.2 BIM原厂格式到GIS自有格式转换
    5.3 多尺度多源异构数据模型融合技术
        5.3.1 多尺度多源异构GIS数据融合
        5.3.2 BIM与 GIS异构模型数据融合
    5.4 多尺度异构融合数据组织管理及应用
        5.4.1 基于空间及顾及语义BIM模型管理
        5.4.2 多尺度融合数据多层次综合应用管理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BIM的铁路隧道建设管理平台及应用技术研究
    6.1 基于BIM的铁路隧道建设管理平台研发应用
        6.1.1 系统架构设计
        6.1.2 多源模型集成融合
        6.1.3 平台功能应用
    6.2 基于BIM的钻爆隧道建设安全质量综合技术应用研究
        6.2.1 基于三维扫描的超欠挖和平整度检测方法研究
        6.2.2 隧道BIM+超前地质预报安全风险管理
        6.2.3 隧道BIM+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安全风险管理
        6.2.4 三维可视化施工与灾变模拟
    6.3 基于BIM盾构隧道建设实时感知与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6.3.1 高铁盾构隧道BIM应用编码研究
        6.3.2 基于BIM+物联网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
        6.3.3 基于盾构机实时数据驱动综合风险进度管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深圳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思路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现状
    1.1 岩溶塌陷调查研究
    1.2 地面沉降调查
    1.3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
    1.4 其他调查工作
2 总体工作思路
    2.1 目标任务
    2.2 调查方法及技术标准
    2.3 组织形式与工作程序
3 调查工作建议

(5)地铁高架桥等线路状态预测与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地铁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地铁高架线路运营状态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线路状态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地铁轨检车检测业务及数据预处理
    2.1 轨检车检测业务分析
        2.1.1 总体业务流程
        2.1.2 检测数据采集与存储
        2.1.3 检测数据查询与分析
    2.2 轨检车检测数据预处理
    2.3 轨检车检测数据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地铁高架线路轨道不平顺变化特征分析
    3.1 周期性特征分析
        3.1.1 高低周期性
        3.1.2 轨向周期性
        3.1.3 三角坑周期性
    3.2 发展劣化特征分析
        3.2.1 高低发展劣化
        3.2.2 三角坑发展劣化
    3.3 不同时期特征分析
    3.4 高架线和地下线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3.4.1 高架线和地下线对比实例一
        3.4.2 高架线和地下线对比实例二
    3.5 本章小结
4 地铁高架线路状态预测模型研究
    4.1 组合模型建立
        4.1.1 组合模型推导过程
        4.1.2 组合模型建模过程
    4.2 组合模型验证
        4.2.1 高架线区段一上模型验证
        4.2.2 高架线区段二上模型验证
        4.2.3 高架线区段三上模型验证
        4.2.4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地铁轨检车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开发与功能实现
    5.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概述
        5.1.2 系统功能结构
    5.2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5.2.1 轨检车检测数据采集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5.2.2 自动定位ALD数据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5.2.3 异常数据处理与图形显示功能模块设计
        5.2.4 原始检测数据波形图对比功能模块设计
        5.2.5 超限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设计
        5.2.6 超限报告生成功能模块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现状
        1.2.2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1.2.3 边坡支挡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2 基于弹性地基上的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计算模型
    2.1 概述
    2.2 文克尔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
        2.2.1 文克尔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预应力锚索框架梁
        2.2.2 文克尔地基模型适用范围
    2.3 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预应力锚索框架梁
        2.3.1 变基床系数的确定
        2.3.2 变基床系数的弹性地基梁解法
        2.3.3 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的适用范围
    2.4 双参数地基梁模型计算预应力锚索框架梁
        2.4.1 双参数地基模型
        2.4.2 双参数弹性地基上有限长梁内力计算
        2.4.3 双参数地基模型计算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有限差分法推导
        2.4.4 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锚索框架梁的优缺点
    2.5 本章小结
3 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3.1 概述
    3.2 滑坡推力计算
        3.2.1 单一滑动面滑坡推力计算
        3.2.2 简化的Bishop法
        3.2.3 Janbu法
        3.2.4 分条块极限平衡法
        3.2.5 传递系数法
    3.3 土压力计算
        3.3.1 朗肯土压力理论
        3.3.2 库仑土压力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计算
    4.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设计内容
    4.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基本设计原则
    4.3 锚索的设计
        4.3.1 锚索的设计程序
        4.3.2 锚固力的确定
        4.3.3 确定锚固角
        4.3.4 锚索的锚筋设计
        4.3.5 锚索长度设计
        4.3.6 锚索合理间距确定
    4.4 框架梁的设计
        4.4.1 框架梁上所受的力
        4.4.2 锚固力在框架梁上的荷载分配
        4.4.3 框架梁的间距与尺寸
        4.4.4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
    4.5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设计系统的功能实现与实例验证
    5.1 引言
    5.2 Visual Basic 6.0对AutoCAD二次开发基础
        5.2.1 引言
        5.2.2 VB与AutoCAD连接
        5.2.3 AutoCAD对象的引用
        5.2.4 AutoCAD对象的释放
        5.2.5 退出AutoCAD
    5.3 VB界面设计
    5.4 系统的组成
    5.5 系统介绍
        5.5.1 系统启动界面
        5.5.2 系统菜单
        5.5.3 系统工具栏
    5.6 系统的破坏模式识别与稳定性分析
        5.6.1 破坏模式识别
        5.6.2 稳定性分析
    5.7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计算
        5.7.1 支护结构设计界面
        5.7.2 滑坡推力计算
        5.7.3 锚固力计算
        5.7.4 锚索设计计算
        5.7.5 框架梁内力计算
        5.7.6 框架梁配筋计算
        5.7.7 计算结果输出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总体研究现状
        1.2.2 城市活断层探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深圳市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5 断层活动对工程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活断层探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1.3.2 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研究
        1.4.2 区域地壳现代运动与地震效应
        1.4.3 目标断层探测及活动性鉴定
        1.4.4 目标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范围与目标断层确定
    2.1 深圳市地震危险性研究区的确定
    2.2 目标区域的确定
    2.3 目标断层的确定
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3.1.2 地层及侵入岩
        3.1.3 研究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分区
        3.1.4 主干断裂构造特征
    3.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3.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3.2.2 航磁异常特征
        3.2.3 地壳结构与莫霍面形态
        3.2.4 区域地球物理场总体特征
    3.3 区域地球动力背景
        3.3.1 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学特征
        3.3.2 菲律宾板块西缘构造作用的影响
        3.3.3 区域地球动力背景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现代地壳运动与场地效应分析
    4.1 区域地壳现代形变特征
        4.1.1 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4.1.2 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4.1.3 深圳地区地形变特征
        4.1.4 地形变与区域构造活动性分析
    4.2 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
        4.2.1 震源机制解
        4.2.2 小震综合节面解
        4.2.3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4.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4.3.1 深圳在区域地震环境中的位置
        4.3.2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4.3.4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4.4 场地地震效应与工程防灾
        4.4.1 场地地震效应
        4.4.2 工程防灾与抗震设计原则
    4.5 本章小结
5 目标断层活动性研究
    5.1 横岗—罗湖断裂活动性鉴定
        5.1.1 野外地震地质调查
        5.1.2 浅层人工地震法探测
        5.1.3 钻孔联合剖面及电磁波CT探测
        5.1.4 横岗—罗湖断裂活动性综合评价
    5.2 莲塘断裂活动性鉴定
        5.2.1 野外地震地质调查
        5.2.2 浅层人工地震法探测
        5.2.3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5.2.4 莲塘断裂活动性综合评价
    5.3 温塘—观澜断裂探测与活动性鉴定
        5.3.1 野外地震地质调查
        5.3.2 浅层人工地震法探测
        5.3.3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及电磁波CT探测
        5.3.4 温塘—观澜断裂活动性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目标断层地震危险性分析
    6.1 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6.2 区域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
        6.2.1 区域强震与中强震的构造条件分析
        6.2.2 区域地壳运动与动力背景
        6.2.3 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分析
    6.3 目标区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边坡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2 基于GIS 的边坡治理工程监控评价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常见边坡病害及治理措施
    2.1 常见边坡病害及其类型
        2.1.1 崩塌的分类和特征
        2.1.2 滑坡的分类及特征
        2.1.3 错落的分类及特征
        2.1.4 坍塌的分类和特征
    2.2 常见边坡治理工程措施
        2.2.1 分类
        2.2.2 我国边坡治理工程的发展
        2.2.3 常用边坡治理工程措施简介
第三章 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标准
    3.1 边坡治理工程稳定性分级标准
        3.1.1 整体变形破坏和局部变形破坏
        3.1.2 边坡治理工程稳定性等级划分标准
    3.2 边坡治理工程适宜性分级标准
        3.2.1 边坡治理工程适宜性的概念
        3.2.2 边坡治理工程的适宜性分级标准
    3.3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技术状况(缺损状况)评定标准
        3.3.1 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况(缺损状况)评定方法
        3.3.2 整体技术状况(缺损状况)等级评定
        3.3.3 整体技术状况(缺损状况)评价标准
    3.4 交通管制和群众安全管制分级标准
        3.4.1 交通管制分级标准
        3.4.2 人员安全管制分级标准
    3.5 边坡治理工程的检查与病害整治工程的分类
        3.5.1 治理工程措施技术状况检查
        3.5.2 缺损病害整治工程分类
    3.6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3.6.1 影响治理工程安全状况的因素
        3.6.2 治理工程措施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
    3.7 边坡治理工程危险状况预警标准
    3.8 边坡治理工程病害整治应对措施分级标准
    3.9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病害整治原则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4.1 预应力锚索框架
        4.1.1 预应力锚索框架缺损病害调查分析
        4.1.2 预应力锚索框架技术状况评价
        4.1.3 预应力锚索框架防治各种边坡病害的适宜性评价
        4.1.4 预应力锚索框架局部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1.5 预应力锚索框架整体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1.6 预应力锚索框架工程效果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宏观变形迹象评价法
        4.1.7 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1.8 预应力锚索框架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4.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4.2.1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缺损病害调查分析
        4.2.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状况评价
        4.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防治各种边坡病害的工程效果的适宜性评价
        4.2.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局部工程效果的评价
        4.2.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整体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2.6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效果宏观变形迹象评价法
        4.2.7 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2.8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4.3 锚杆框架工程效果评价及病害整治
        4.3.1 锚杆框架结构物病害调查分析
        4.3.2 锚杆框架技术状况评价
        4.3.3 锚杆框架防治各种边坡病害的适宜性评价
        4.3.4 锚杆框架的局部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3.5 锚杆框架整体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3.6 锚杆框架工程效果半定量评价方法-宏观变形迹象评价法
        4.3.7 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3.8 锚杆框架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4.4 抗滑桩
        4.4.1 抗滑桩缺损病害调查分析
        4.4.2 抗滑桩技术状况评价
        4.4.3 抗滑桩防治各种边坡病害的工程效果的适宜性评价
        4.4.4 抗滑桩的局部工程效果的评价
        4.4.5 抗滑桩整体作用的工程效果评价
        4.4.6 抗滑桩工程效果宏观变形迹象评价法
        4.4.7 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4.8 抗滑桩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4.5 抗滑挡墙
        4.5.1 抗滑挡墙缺损病害调查分析
        4.5.2 抗滑挡墙的技术状况评价
        4.5.3 抗滑挡墙防治各种边坡病害的适应性评价
        4.5.4 抗滑挡墙的工程效果评价
        4.5.5 抗滑挡墙的宏观变形迹象评价
        4.5.6 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5.7 抗滑挡墙工程效果评价工作流程
    4.6 其它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工程效果评价
    4.7 边坡病害治理工点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 GIS 的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
    5.1 基于GIS 平台的数据库建设
        5.1.1 多元信息数据库的构成
        5.1.2 边坡基本信息数据库
        5.1.3 边坡调查信息数据库
        5.1.4 监测信息数据库
    5.2 动态监测监控系统
        5.2.1 系统总体结构
        5.2.2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5.2.3 数据接收系统
        5.2.4 中央监控系统
    5.3 评价决策功能系统
        5.3.1 查询统计功能
        5.3.2 评价决策系统
    5.4 系统维护和管理
    5.5 系统使用说明
        5.5.1 系统启动
        5.5.2 系统主界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基于GIS的深圳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罗湖建成区地应力场研究
    第一节 地应力场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特征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断层破碎带岩石流变特性研究
    第一节 室内试验研究
    第二节 岩石流变模型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数值计算
    第一节 工程概况
    第二节 有限元计算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的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基于GIS的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
    第二节 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J].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2]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本体构建与自动化识别研究[D]. 行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BIM的铁路建设管理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 智鹏.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8(08)
  • [4]深圳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思路与建议[J]. 龚鹏,张洪岩. 中国矿业, 2018(09)
  • [5]地铁高架桥等线路状态预测与实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研究[D]. 马奔.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6]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D]. 廖俊. 中南大学, 2014(03)
  • [7]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D]. 余成华. 浙江大学, 2010(09)
  • [8]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研究[D]. 房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09(04)
  • [9]基于GIS的深圳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与方法[D]. 王军. 河海大学, 2004(03)
  • [10]深圳市黄贝岭地下断层位移的智能化自动监测方法[J]. 向文,张强勇,朱维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S1)

标签:;  ;  ;  ;  ;  

深圳黄北岭地下断层位移智能自动监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