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对青豆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蚕豆对青豆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一、美洲斑潜蝇对四季豆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亚文[1](2021)在《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斑潜蝇种类繁多,不断向世界各地入侵扩散,在其过程中种间竞争取代频繁。三叶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是入侵我国危害严重的三种多食性斑潜蝇。三种近缘斑潜蝇有着相似的形态特征和重叠的生态位,但它们的竞争能力不同,其中已有研究表明,三叶斑潜蝇与其近缘种相比拥有更强的入侵和竞争能力。在影响入侵性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诸多因子中,温度的作用不容忽视。而有关斑潜蝇物种竞争和温度适应性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但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和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和温度耐受性相关基因(Hsps)的比较,探究三种斑潜蝇竞争力强弱的分子证据;然后针对竞争优势种三叶斑潜蝇进行温度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温度胁迫相关的基因和调控通路;同时对温度胁迫下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家族-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sHsps)和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Hsf1)的功能进行研究;最后以重要小分子量热激蛋白20.8基因(Hsp20.8)为对象探讨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斑潜蝇虽然具有不同的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簇,但在差异表达基因两两比较中,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相似,显着的高于南美斑潜蝇。同时也发现,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一些与竞争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上相近,而与南美斑潜蝇显着的不同。此外,基于5条不同Hsps家族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三叶斑潜蝇无论在非编码区的TATA-box-like元件数目,还是Hsps表达模式中的起始显着表达温度(Ton)和表达量最高的温度(Tmax)值,都表现出其在温度适应能力方面高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2)通过对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转录组测序和分析表明,在经历高、低温胁迫下的三叶斑潜蝇中共鉴定并注释了超过3000个显着差异表达的单基因(Unigene)。GO、COG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高、低温胁迫下,涉及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和“脂质转运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被显着地富集。热激蛋白和表皮蛋白基因分别在三叶斑潜蝇的高温和低温应激反应组的差异基因中被大量的注释。其中在高温胁迫下Top10差异表达基因中sHsps是表达倍数和数量都相对较高的基因家族。(3)采用RACE和qPCR对三叶斑潜蝇中小分子量热激蛋白(sHsps)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和表达模式研究,在三叶斑潜蝇中共获得5条sHsps和1条Hsf1。表达模式显示,预蛹和蛹是sHsps表达量最高的虫态;在三叶斑潜蝇蛹中,不同高低温胁迫下sHsps都能被显着诱导表达;在三叶斑潜蝇成虫中,随着温度的升高,sHsps也随着升高,但有趣的是Hsf1表达量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40℃不同处理时间和恢复时间下,Hsf1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又逐渐的增加,同时恢复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未恢复组。为了进一步阐明Hsf1与sHsp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三叶斑潜蝇成虫中通过RNA干扰(RNAi)来敲低Hsf1的表达,结果表明敲低Hsf1的表达降低了高温胁迫下三叶斑潜蝇的存活率和Hsp19.5、Hsp20.8和Hsp21.3的表达水平。(4)利用pET28a载体构建Hsf1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对三叶斑潜蝇Hsf1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验证目的蛋白。采用Genome Walker法扩增Hsp20.8的启动子序列,使用JASPAR在线工具分析预测Hsp20.8启动子中的HSE元件位置,并设计引物进行凝胶迁移实验(EMSA)实验,结果显示Hsf1蛋白可以与启动子中的第三个HSE序列结合。同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分析不同区域Hsp20.8启动子序列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Hsp20.8启动子区各区域均具有转录活性,但PGL3-20.8-2+PRL-TK的活性最高。此外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Hsp20.8启动子进行比较分析,邻接(NJ)法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按照纬度高低Hsp20.8启动子分为两支,且与采样点的地理分布模式类似。此外各地理种群突变位点数目统计发现,在Hsp20.8启动子-2(-573~-382bp)和Hsp20.8启动子-3(-383~-192bp)片段突变位点较多,总的来说Hsp20.8启动子片段中突变位点数越多,其转录活性越高。因此三叶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区域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理种群温度耐受能力的不同,造成南北地理种群分化并不断向北扩散传播。本研究通过对三种近缘斑潜蝇的转录组和温度胁迫相关关键基因(Hsps)的比较,选择竞争优势物种三叶斑潜蝇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作为竞争因子,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重要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来揭示三叶斑潜蝇温度影响下的种间竞争及其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揭示斑潜蝇物种之间的竞争取代分子机制和三叶斑潜蝇入侵扩散中的温度胁迫耐受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此外,基于三种斑潜蝇竞争力和温度胁迫耐受性潜在的差异分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防控策略,这对斑潜蝇的入侵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陈景芸[2](2019)在《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斑潜蝇属Liriomyza种类繁多,约有160种可为害栽培作物和观赏植物。由于这些昆虫个体小或微小(长1.3~2.1mm),形态特征相似,部分种类生态位重叠明显,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鉴定工作受虫态和虫体保存完整状态的限制,因此其分类鉴定比较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混乱,给植物检疫、测报和防治等工作带来困难。2014-2017年作者调查采集了中国大陆11省、38市4771头斑潜蝇属昆虫,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和葱斑潜蝇L.chinensis,其中前三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为害性的入侵性斑潜蝇。为了进一步研究斑潜蝇属昆虫种间和种内的形态学特征变异和基因遗传分化程度,给检疫鉴定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更便捷的鉴定方法,给斑潜蝇的分化、扩张、控制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对采集到的5种4771头斑潜蝇个体形态特征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其中对5种285头斑潜蝇个体的主要背面特征(详见附录Ⅰ)做了拍照记录和线粒体COI基因检测的验证,以期探索更稳定、快速和便捷的鉴定方法;对5种258头斑潜蝇个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和对5种255头斑潜蝇个体EF-1a基因片段序列做了种间及三叶斑潜蝇种内的遗传结构分析;对5种284头斑潜蝇个体进行了基于微卫星(SSR)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对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斑潜蝇形态鉴定特征本文研究了 5种斑潜蝇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结果与Spencer(1973)书中描述一致,经过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仍然是斑潜蝇形态鉴定中最可靠的特征。由于现有文献资料中的大多鉴定图都是引自Spencer的手绘图,缺少清晰的实物对比鉴定特征图,所以本文拍摄了 5种斑潜蝇雄性外生殖器清晰的实物特征图,作为手绘鉴定图的补充。此外,本文研究发现目前使用最频繁的斑潜蝇种类鉴定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内外顶鬃着生区域的颜色具有不稳定性和种间界限不清晰的缺点,只可作为辅助鉴定特征;2)前翅M3+4脉末段长与次末段长的比值在种内差异范围较大,种间无明显绝对的界限且比值范围重叠部分较大,无法区分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只能作为区分其它种类的辅助特征;3)斑潜蝇腹部背面观花纹多变,但三叶斑潜蝇具有独特的腹部背面特征。在不解剖、不做分子鉴定的情况下,为达到快速准确鉴定,本文总结了这5种斑潜蝇最稳定和可靠的形态鉴别特征:1)三叶斑潜蝇腹部背面中间有一条贯穿腹部背面黑色横条纹的黄色纵带将黑色条纹分割成两列,或者至少在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中间靠近下端有或大或小可明显区别于其它种类的黄色斑块在黑色条纹中形成一个明显的缺口,且大多个体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2)美洲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无明显缺口,且外顶鬃着生区域颜色为黑色;3)番茄斑潜蝇腹部背面可见的倒数第二黑色条纹下缘平滑或整条成一个大弧形,中间无明显缺口,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黄色;4)南美斑潜蝇腿节有明显的黑色斑块,且内外顶鬃着生区域均为黑色;5)葱斑潜蝇小盾片为全黑色,且内顶鬃着生区域为黄色,外顶鬃着生区域或下侧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斑潜蝇属种类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黑色斑块。2、基于线粒体COI基因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斑潜蝇种群COI基因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和不同寄主植物间均表现出相对保守的特性,可以作为斑潜蝇属种类鉴定的分子依据;EF-1a基因的碱基突变率相对较高,可用于斑潜蝇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5种斑潜蝇种间分化明显,其中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虽然形态极其相似,但种间无基因交流,未发现杂交现象;番茄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亲缘关系最近,葱斑潜蝇与4种斑潜蝇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种关系与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程度一致。基于EF-1a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COI基因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总体一致,但美洲斑潜蝇单倍型与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种间分化界限不明显。针对三叶斑潜蝇种内不同种群间的进一步遗传分化结果显示,这两个分别位于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基因,在三叶斑潜蝇种内分化程度和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本文选用了 8个三叶斑潜蝇微卫星位点对20个三叶斑潜蝇种群和6个近似种种群的种群遗传结构做了进一步分析,总体分析结果与基于COI基因和EF-1a基因的分析结果一致。在测试样品中,5种斑潜蝇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种间的种群之间均发生高度分化。微卫星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5种斑潜蝇之间(尤其是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之间)虽然形态极为相似,但在线粒体和核基因层面均已经发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即种间分化明显。本测试样本中三叶斑潜蝇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大于0.5,一半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小于0.5,说明目前中国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总体看,中国这5种斑潜蝇各个地理种群内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且遗传分化指数FsT较高,说明地理隔离等因素对斑潜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一地理不同寄主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同一寄主不同地理的种群间在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差异性,说明地理隔离对三叶斑潜蝇种群的遗传分化产生很大影响,寄主植物对斑潜蝇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尚未检测到。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三叶斑潜蝇部分种群处于明显或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状态,而且大致分为两大类群,即华南沿海地区类群和江浙及以北方地区类群,从入侵路径判断,应该是华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北扩散。瓶颈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三叶斑潜蝇群体规模正处于平稳增长期。4、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全长16175 bp(GenBank登录号MG252777),包括37个线粒体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tRNA,2个核糖体rRNA)和一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其基因排序与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Lewis et al,1995)的基本相同。该基因组有23个基因分布在J链上(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4个转运tRNA),14个基因分布在N链上(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转运tRNA和2个核糖体rRNA),16个基因间隔区总长64 bp,最短的只有1 bp,最长的有19 bp,位于tRNAGlu和tRNAPhe之间。在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里有9个基因重叠区,最长的在tRNATrp和tRNACys之间,重叠长度为8 bp。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与潜蝇科其它种类相似。此外,葱斑潜蝇基因组序列与原始祖先trnI-trnQ-trnM的分布比较一致。与已测序的5种潜蝇科昆虫一样,葱斑潜蝇的线粒体基因组没有发现重排现象,即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基因间隔区的长度和位置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文通过分析线粒体基因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对斑潜蝇属5个种构建了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了一致的结果,证明葱斑潜蝇应该隶属于斑潜蝇属。

陈利民,吴全聪,马瑞芳,何月秋,雷吟,何天骏[3](2017)在《不同引诱剂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引诱力比较与改良》文中研究表明美洲斑潜蝇是农作物上重大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其为害和化学农药的用量,本文采用微生物诱剂、长豇豆、四季豆、蚕豆、黄瓜、西葫芦、番茄、马铃薯和柚子等8种植物叶片浸提液及醋、酒和蜂蜜等,开展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诱捕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诱剂效果最好,8种植物叶片浸提液都有一定诱捕效果,其中以四季豆效果最好,但它仍只有微生物诱剂的31.04%,蜂蜜能够有效增加植物浸提液的诱捕效果,但它并未显着性增加微生物诱剂的诱捕效果,酒精和醋的混入不能显着增加植物浸提液及微生物诱剂诱捕美洲斑潜蝇的效果。

常亚文[4](2017)在《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文中认为斑潜蝇属Liriomyz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斑潜蝇种类繁多,种间竞争与替代迅速,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危害。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是入侵我国危害严重的三种多食性斑潜蝇。近年的调查显示,在江苏地区发生危害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未发现南美斑潜蝇的危害。此外,物种对温度胁迫的耐受能力与其它因素一起决定它们的生存、分布、竞争和扩散。热激蛋白被认为是与昆虫温度耐受性关系最密切的一类蛋白质,其中热激蛋白70(HSP70)家族与温度胁迫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有关三叶斑潜蝇的HSP70研究甚少。本研究于2014-2016年对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克隆了三叶斑潜蝇的4条HSP70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与其近缘斑潜蝇种类的HSP70基因进行比较,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抗逆境和生态适应能力,为阐明其入侵及成灾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4-2016年连续三年对江苏地区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地区主要发生危害的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且美洲斑潜蝇主要在苏北地区发生危害,三叶斑潜蝇主要在苏南苏中地区发生危害,两种斑潜蝇共同发生危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苏中和沿江的部分地区。此外,不论在寄主种类、危害程度还是危害面积上,三叶斑潜蝇较美洲斑潜蝇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且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基本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该地区蔬菜上的优势种斑潜蝇,同时三叶斑潜蝇在扬州地区全年有3个发生危害高峰,其中8月上中旬的种群数量最大。2、采用 RT-PCR 和 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三叶斑潜蝇中克隆得到4条HSP70基因,分别为Lthsc70、Lthsp701、Lthsp702和Lthsp703。4条热激蛋白基因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2332、2261、2078和2296 bp,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956、1938、1899和1923 bp,分别编码651、645、632和640个氨基酸,同时这4个热激蛋白都具有HSP70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这4条Lthsp70s与其它物种的hsp70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并在系统进化树上被归为两类。通过比对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发现,Lthsp701、Lthsp702和Lthsp703均不含有内含子,而Lthsc70含有1个内含子,长度为1273 bp,内含子的基因组剪切位点符合经典的GT-AG规则。3、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 9条三叶斑潜蝇内参基因片段,包括ACTIN,18S,TUB,AK,EF-1,CAD,RPL32,GAPDH和H3 利用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三叶斑潜蝇9条内参基因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运用常用的内参基因筛选程序(NormFinder、geNorm和BestKeeper)以及比较ACt法对各内参基因进行了排名,最后使用RefFinder网页程序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佳的内参基因方案。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组合如下:不同发育阶段为ACTIN和18S;性别为TUB和18S,高温胁迫为ACTIN和GAPDH;低温胁迫为ACTIN和18S。最后,利用目的基因Lthsp21.7对筛选的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参基因的筛选对目的基因定量标准化研究非常必须。4、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在高低温胁迫和不同发育阶段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高低温胁迫都能诱导Lthsp70s的表达,但表达情况各不相同。Lthsc70和Lthsp702对温度胁迫不敏感其表达量最高时的温度(Tmax)的表达倍数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比Lthsp701和Lthsp703低;4条hsp70s在三叶斑潜蝇各发育阶段中均能表达,Lthsc70和Lthsp702在各发育阶段中表达差异显着,Lthsc70在雌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Lthsp702在幼虫和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而Lthsp701和Lthsp703在各发育阶段表达差异不显着。

益浩[5](2014)在《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不同虫态间的竞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和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是危害蔬菜、花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2种世界性检疫害虫。由于其寄主种类广、世代周期短、传播速度快、抗药性强和繁殖能力高等特点,容易爆发成灾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年来这两种斑潜蝇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巨大,关于其在我国危害的报道不断增加,尤其是后入侵的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相比,其寄主范围更宽、抗农药能力更强、生殖干扰影响更大,同时耐高温和低温的程度更广,因此,三叶草斑潜蝇具有比美洲斑潜蝇更大的危害潜能。本文主要从两种斑潜蝇对资源的占有顺序、种内种间的密度效应、相互之间的生殖干扰、生态位测定和野外的种群动态调查等几个方面,对两种斑潜蝇的种间竞争过程和替代机制进行探讨研究,为明确两种斑潜蝇在我国种间竞争和取代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预测预报两种斑潜蝇在我国的取代分布以及有效的防治提供参考意见。综述了两种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各自的生物学特征,对我国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还介绍了两种斑潜蝇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替代的发展关系。研究了占有资源先后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资源空间较优越时,美洲斑潜蝇优先占有资源空间对三叶草斑潜蝇的入侵和竞争力没有显着地影响,反之,如果三叶草斑潜蝇优先占有资源空间,就能够明显的抑制美洲斑潜蝇的入侵和竞争能力。分析了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两种斑潜蝇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密度对两种斑潜蝇卵的存活和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幼虫密度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明显的降低化蛹率和羽化率,减轻蛹重,缩短成虫寿命以及降低每雌的产卵量,严重的影响了两种斑潜蝇F1代的数量。在两种斑潜蝇幼虫对食物资源竞争研究中,相比较而言,幼虫密度越高F1代中三叶草斑潜蝇的比例就越大,说明三叶草斑潜蝇幼虫的取食和抗拥挤能力更强,因此三叶草斑潜蝇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彼此之间的生殖干扰能力,结论得出两种斑潜蝇之间存在明显的生殖干扰现象。美洲斑潜蝇雄虫和雌虫对三叶草斑潜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殖干扰,干扰成虫数量越多影响的作用越大,在同等数量的成虫干扰下,雄虫的干扰能力比雌虫更强;反之,三叶草斑潜蝇对美洲斑潜蝇也有较强的生殖干扰能力,在同等数量的成虫干扰下,雄虫的干扰能力比雌虫更强。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干扰能力的比较发现,不管是三叶草斑潜蝇雄虫还是雌虫的生殖干扰能力都要比对美洲斑潜蝇强。分析结果还发现两种斑潜蝇的生殖干扰现象只是降低了后代的种群数量,并不影响其子代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性比。生态位测定结果表明,三叶草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更宽,它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很小,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很高。天敌黄赤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跟随作用更强,更喜欢选择美洲斑潜蝇寄生,田间罩笼实验表明,在没有农药干扰的情况下,黄赤蝇茧蜂能够很好地控制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从2005年至2013年,连续8年对海南省两种斑潜蝇的种群动态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三叶草斑潜蝇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到2013年3月份调查时,三叶草斑潜蝇已经成为海南省部分地区的优势种群,而且有继续向大陆扩展的趋势。在海南省三叶草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是潜蝇类害虫的绝对优势种群,全年两种斑潜蝇种群交互发生,2月份至4月份为爆炸式发生季节,这时期三叶草斑潜蝇为优势种群,对丝瓜、四季豆、豆角、豇豆等重要经济作物的株危害率和叶危害率均达到100%,5月份到12月份两种斑潜蝇种群数量较低,但是两者对丝瓜和豇豆的株危害率几乎也在70%。在三叶草斑潜蝇较喜食的豇豆上,其全年种群数量都要高于美洲斑潜蝇;在美洲斑潜蝇较喜食的丝瓜上,9-12月份其种群数量稍高于三叶草斑潜蝇,从1月份开始三叶草斑潜蝇的种群数量骤然上升超过美洲斑潜蝇成为优势种群一直到5月下旬。

相君成[6](2011)在《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Burgess)、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Blanchard)是三种危险的外来入侵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且具有繁殖力强、发育周期短、寄主范围广、耐药性高、易暴发成灾等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自1970年以来,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危害。近年来,这三种斑潜蝇种间取代现象时有发生。这三种斑潜蝇均已侵入我国,在我国南方三种斑潜蝇同时发生,那么,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替代现象,国内还未见报道。我们对此开展了一些初步研究,主要从近年来三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斑潜蝇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可能机理,温度、嗅觉、生殖干扰、种群动态调查等方面对三种斑潜蝇的种间竞争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斑潜蝇的种间更替取代提供理论依据,为斑潜蝇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综述了近年来三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可能机理。种间杂交、生殖干扰、天敌、生态位、寄主植物、抗药性以及高致害性生物型的出现都可能是造成斑潜蝇种间更替与取代的原因。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8℃下,南美斑潜蝇F1代成虫数(2.5±0.7)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0.4±0.3);25℃下,两种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无显着差异;30℃下,美洲斑潜蝇F1代成虫数(18.0±2.9)显着高于南美斑潜蝇(0)。研究了高温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叶斑潜蝇耐高温能力更强。28℃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为5.2±1.9,与三叶斑潜蝇的6.2±1.2无显着差异;35℃下,美洲斑潜蝇的F1代成虫数仅为0.8±0.3显着低于三叶斑潜蝇的4.5±1.1。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美洲斑潜蝇(Ls)和南美斑潜蝇(Lh)、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Lt)对相互间产卵叶片、幼虫叶片以及成虫的气味趋避性差异。发现幼虫叶片和产卵叶片对美洲斑潜蝇雌虫、南美斑潜蝇雌虫、三叶斑潜蝇雌虫都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其驱避作用顺序为Ls幼虫叶片≥Lh幼虫叶片>新鲜叶片,Ls产卵叶片>Lh产卵叶片>新鲜叶片;Lt幼虫叶片≥Ls幼虫叶片>新鲜叶片,Lt产卵叶片≥Ls产卵叶片>新鲜叶片。南美斑潜蝇雌虫对其雄虫的引诱作用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雌虫对其雄虫的引诱作用;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雌虫对各自雄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差异不显着。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的生殖干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存在相互生殖干扰。向美洲斑潜蝇试验笼中释放不同数量的三叶斑潜蝇雄虫,其后代数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三叶斑潜蝇雄虫越多,其后代越少;相反,向三叶斑潜蝇试验笼中释放美洲斑潜蝇雄虫,三叶斑潜蝇后代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同等干扰条件下,三叶斑潜蝇具有更强的干扰能力。两种斑潜蝇间的生殖干扰只是影响F1代的数量,并不影响化蛹率、羽化率和雌雄比。2005年~2011年,对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已蔓延至我国华南地区及江苏、浙江危害,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在海南省,其已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优势种群。

何娅婷[7](2008)在《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又称瓜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补充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江苏的一些地区已发现该虫为害,尤其是在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区的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并且在某些地区的发生为害程度超过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本文就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发现,目前在江苏已调查到番茄斑潜蝇寄主植物有10科、30种,主要为害茄科、菊科、豆科等寄主作物。2、番茄斑潜蝇在江苏扬州地区1年发生12代,大多的以蛹越冬;该虫在扬州地区1年可发生2个为害高峰,为害高峰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即在温度稍低的春末夏初和秋季出现。3、采用聚集度指标、零频率方法、Iwao、Taylor幂法测定了扬州地区番茄斑潜蝇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采用Kc法、Iwao法及Taylor幂法等不同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从而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4、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其中3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为12.64天,1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长,为48.50天;在卵、幼虫、蛹3种虫态中,蛹的发育历期最长。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696℃和9.0979℃;有效积温分别为:303.0883日度和298.9741日度;在15-35℃范围内,卵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次是幼虫的存活率,蛹的存活率最低。5、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以单叶总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上的取食孔数最多为3214个/叶,产卵数为406粒/叶;苋菜上的取食孔数最少为0,产卵数为0。以单位叶面积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和茄子上的单位叶面积取食孔数最多,分别为7.4231个/cm2和7.9911个/cm2,产卵数分别为0.9140粒/cm2和0.8883粒/cm2;苋菜上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均为0。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成虫对茄科、豆科的寄主植物取食、产卵较多,其中对四季豆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强,对苋菜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弱。6、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非选择性研究表明:番茄斑潜蝇在所选的11种寄主植物上,除在空心菜不能完成生活史外,在其余的寄主上均能完成个体发育。卵的发育历期在所选寄主植物上没有显着差别;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均在辣椒上与其他寄主植物有显着差异。但是从卵发育至蛹的整个发育来看,在番茄和青菜的发育历期与在其它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在显着差异。7、为明确番茄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两种斑潜蝇在田间时间上的生态位指数。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5~20℃范围内,番茄斑潜蝇世代发育所需周期比美洲斑潜蝇所需周期短,即低温度更有利于番茄斑潜蝇的发生危害;温度升高时,美洲斑潜蝇的世代发育周期比番茄斑潜蝇的短,即高温度更有利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均比番茄斑潜蝇的高;而有效积温比番茄斑潜蝇的低。通过对扬州地区2种斑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分析可知,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较番茄斑潜蝇的高,发生危害比番茄斑潜蝇重;时间生态位指数比较表明,美洲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比番茄斑潜蝇的大。

王春弘[8](2007)在《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斑潜蝇是危害蔬菜和花卉的重要害虫。本研究以驻马店林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基地为基点,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斑潜蝇的田间生物学及其控害作用。主要工作包括:(1)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种类及发生规律。(2)蔬菜梅豆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3)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4)温室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结果如下:驻马店地区危害蔬菜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和葱斑潜蝇(L. chinensis)4种。他们在形态、寄主种类、分布区域和危害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驻马店地区,斑潜蝇1年中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出现2次危害高峰,其中第一次高峰期危害明显重于第二次高峰期。在15℃-35℃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历期与温度成反比。卵、幼虫、蛹和整个世代在蔬菜梅豆上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5℃、9.8℃、10.2℃和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日度、75.8日度、158.5日度和262.2日度。在驻马店地区,美洲斑潜蝇在露地蔬菜梅豆上一年发生9代,温室中全年发生。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在蔬菜梅豆、芹菜、黄瓜、豌豆上的发育历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黄瓜>芹菜>蔬菜梅豆>豌豆,蛹的羽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豌豆>蔬菜梅豆>芹菜>黄瓜。在10℃、0℃、-15℃、-20℃时美洲斑潜蝇蛹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低温暴露24小时后,温度为-15℃时美洲斑潜蝇幼虫全部死亡。驻马店地区,危害菜豆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豌豆斑潜蝇,其中以美洲斑潜蝇危害最重,其次为南美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危害较轻。南美斑潜蝇对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在4月的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蔬菜梅豆移出温室后,南美斑潜蝇对一串红和非洲菊选择性相同。本研究调查了斑潜蝇对蔬菜梅豆早期的危害,同时也探讨了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对蔬菜花卉危害,并初步探讨了其防治技术。调查显示,危害等级与产量显着相关,随着危害面积的增加气孔道度减小,气孔趋向关闭,光合速率趋向于零,蒸腾速率有明显变化,第四危害等级时蔬菜梅豆的损失达到96%,基本绝收。斑潜蝇混合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常混合危害菜豆、蔬菜梅豆、黄瓜等,且有转株危害习性。三种斑潜蝇同时危害菜豆时防治指标为1.5头/叶为宜,嗜食寄主与非嗜食寄主间作种植可降低危害,防治时应先防治嗜食品种后防治非嗜食品种。

林朝阳[9](2005)在《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实验种群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南美斑潜蝇成虫的取食、产卵习性;以单位叶面积取食孔数、产卵孔数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就南美斑潜蝇对5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南美斑潜蝇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差异。 在室内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组建了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测定了生命表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着的影响,在四季豆上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增长率(R0)均达到最大,种群加倍时间(t)最短。测算了南美斑潜蝇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实验种群的理论稳定年龄组配,未成熟期所占比例高达95%,成虫不到5%。组建了五种寄主植物上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增长模型。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幼虫对阿维菌素敏感性有较大的影响,2龄幼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菜>番茄>茼蒿>莴苣>四季豆,取食四季豆对阿维菌素的LC50值比取食白菜LC50值要高出3倍;南美斑潜蝇各龄幼虫对阿维菌素和除尽的敏感性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自然耐药力明显提高。 南美斑潜蝇2龄幼虫对阿维菌素、除尽、氯氰菊酯、杀灭菊酯、杀虫双和菜喜六种药剂的LC50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氯氰菊酯>杀灭菊酯>杀虫双>除尽>阿维菌素>菜喜,成虫对以上六种药剂72h的LC50值大小顺序为:氯氰菊酯>杀灭菊酯>除尽>阿维菌素>杀虫双>菜喜。

刘军和[10](2005)在《宁夏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斑潜蝇(Liriomyza)是一类主要危害蔬菜和花卉的重要害虫,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国内多数省份已摸清斑潜蝇的种类及发生规律,宁夏尚属空白。对宁夏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将对宁夏农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本文作者于2003年9月至2005年1月对宁夏蔬菜种植区的斑潜蝇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宁夏斑潜蝇种类识别,调查表明:宁夏现已发现危害蔬菜花卉的斑潜蝇(Liriomyza)种类4种:美洲斑潜蝇(Liromyza sativae)、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豌豆斑潜蝇(Liromyza bryoniae)、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其中南美斑潜蝇为宁夏新记录种类。 (2)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消长规律:宁夏露地葱田葱斑潜蝇4月下旬开始发生,以后逐渐上升,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在瓜叶菊上采集的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5℃、9.8℃、10.2℃、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75.8、158.5、262.2日·度。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一年发生7代。南美斑潜蝇在瓜叶菊、翠菊、黄瓜和豌豆上的发育历期长短顺序为黄瓜>翠菊>瓜叶菊>豌豆,而羽化率顺序却为豌豆>瓜叶菊>翠菊>黄瓜。 (3)南美斑潜蝇在寄主植物菜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南美斑潜蝇在蚕豆植株上的分布基本上符合负二项分布,均为聚集型。据水平和垂直分布研究结果,美洲斑潜蝇在危害高峰期以前,以植株的中部及中部以下的虫道密度较大,显着大于中上部及上部,其中又以下部最为突出,中下部及下部仍占全株的60%以上,上部仅占40%。 (4)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菜豆上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豌豆斑潜蝇的数量比约为3∶2∶1,斑潜蝇混合发生区防治指标为1.5头/叶。 (5)斑潜蝇蛹的耐寒性分析:随着在低温下持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降低,美洲斑潜蝇蛹死亡率升高,存活率降低,在-15℃美洲斑潜蝇的存活率为0。说明美洲斑潜蝇在银川地区不能越冬。 (6)对蔬菜梅豆危害损火分析:斑潜蝇危害菜豆叶片面积与光合作用指标作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模型估计结果为 Y=-12.82-3.50X1+17.36X2-0.17X3判定系数R2=0.984,F检验值F=21.093,说明拟合优度高、显着性强。

二、美洲斑潜蝇对四季豆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洲斑潜蝇对四季豆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斑潜蝇简介
        1.1.1 三种近缘斑潜蝇形态及生活史比较
        1.1.2 三种近缘斑潜蝇的发生分布
    1.2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及机制
        1.2.1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
        1.2.2 近缘种斑潜蝇种间竞争机制研究
    1.3 温度影响下斑潜蝇种间竞争生态学机制
    1.4 温度影响下近缘种间竞争分子机制—基因功能和转录组研究
        1.4.1 关键胁迫耐受性基因表达
        1.4.2 关键胁迫耐受性基因非编码区特征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温度介导下近缘物种竞争取代中的应用
    1.5 斑潜蝇温度耐受性分子机制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1 研究目的
        1.6.1.2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比较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1 主要试剂
        2.1.2.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3.1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测序
        2.1.3.2 三种近缘斑潜蝇转录组序列组装
        2.1.3.3 三种近缘斑潜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验证
    2.2 结果
        2.2.1 转录组的组装和注释
        2.2.2 差异表达基因(DEG)的分析与注释
        2.2.2.1 DEGs的两两比较
        2.2.2.2 三种斑潜蝇共有DEGs (Co-DEGs)分析
        2.2.2.3 三种斑潜蝇竞争因子相关基因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三叶斑潜蝇与其近缘种的5条HSPS基因比较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1 主要试剂
        3.1.2.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虫源处理及RNA的提取
        3.2.2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片段的获得、回收纯化及克隆
        3.2.3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的5'和3'RACE片段的获得
        3.2.4 三叶斑潜蝇5条Hsps实时定量分析
        3.2.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定量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三叶斑潜蝇5条Hsps的序列特征分析
        3.3.2 三叶斑潜蝇Hsp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3.3.3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比较
        3.3.3.1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比较
        3.3.3.2 三种斑潜蝇5条Hsps的表达模式中Ton和Tmax比较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竞争优势种—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转录组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1.1 主要试剂
        4.1.1.2 主要仪器
        4.1.2 供试虫源、温度处理和存活率分析
        4.1.3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4.1.4 转录组序列组装和注释
        4.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验证
    4.2 结果
        4.2.1 温度处理与测试温度确定
        4.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
        4.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基因SHSPS及转录因子HSF1功能研究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2.1 主要试剂
        5.1.2.2 主要仪器
        5.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1.3.1 虫源处理及RNA的提取
        5.1.3.2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全长的获得
        5.1.3.3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实时定量分析
        5.1.3.4 dsRNA合成和显微注射
        5.1.3.5 显微注射及干扰效率检测
        5.1.3.6 序列生物信息学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三叶斑潜蝇sHsps和Hsf1的序列特征分析
        5.2.2 三叶斑潜蝇蛹中sHsps在高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3 三叶斑潜蝇成虫中sHsps和Hsf1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4 沉默Hsf1对三叶斑潜蝇温度胁迫下死亡率及sHsps表达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小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转录调控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虫源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6.1.2.1 主要试剂
        6.1.2.2 主要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1.3.1 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6.1.3.2 原核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
        6.1.3.3 原核表达载体的大量表达纯化
        6.1.3.4 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Hsp20.8的启动子序列特征及HSE合成
        6.1.3.5 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序列分析
        6.1.3.6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
        6.1.3.7 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p20.8启动子不同区域活性
    6.2 结果与分析
        6.2.1 Hsf1重组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诱导表达及Western Blot验证
        6.2.2 Hsp20.8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6.2.3 凝胶迁移实验EMSA
        6.2.4 不同地理种群Hsp20.8启动子序列分析
        6.2.5 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p20.8启动子不同区域活性
    6.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论文中涉及的基因登录号
    附录2 本论文中涉及的部分缓冲液配方
    附录3 三叶斑潜蝇成虫RNAi实验中dsRNA浓度和注射后时间摸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2)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潜蝇属的研究概况
    1.1 斑潜蝇属的分类研究简史
    1.2 斑潜蝇属的形态分类
    1.3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别特征
    
1.3.1 三叶斑潜蝇
    
1.3.2 美洲斑潜蝇
    
1.3.3 南美斑潜蝇
    
1.3.4 番茄斑潜蝇
    
1.3.5 葱斑潜蝇
    1.4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研究概况
    
1.4.1 三叶斑潜蝇
    
1.4.2 美洲斑潜蝇
    
1.4.3 南美斑潜蝇
    
1.4.4 番茄斑潜蝇
    
1.4.5 葱斑潜蝇
    1.5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物种分化的方式
    2.1 异域物种分化
    2.2 同域物种分化
    2.3 种群分化研究概述
    2.4 昆虫本身具备的种群分化的条件
    2.5 斑潜蝇的种群分化研究
3 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3.1 线粒体简介
    3.2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3.3 线粒体DNA的进化
    3.4 线粒体RNA二级结构变化
    3.5 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4 微卫星标记研究概况
    4.1 微卫星序列的概念和类型
    4.2 微卫星的功能
    
4.2.1 作为重组和复制密码
    
4.2.2 参与结构基因的表达
    
4.2.3 作为染色质折叠密码
    
4.2.4 与性别决定有关
    
4.2.5 与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有关
    
4.2.6 参与组成端粒与着丝粒结构
    4.3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形成的机理
    
4.3.1 滑链错配假说
    
4.3.2 基因重组假说
    4.4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4.4.1 数量丰富
    
4.4.2 丰富的多态性
    
4.4.3 共显性遗传
    
4.4.4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4.5 检测的高效性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五种重要斑潜蝇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观察、解剖及拍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雄性外生殖器
    2.2 内外项鬃着生区域颜色
    2.3 翅脉M3+4脉比例
    2.4 腹部背面观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与核基因EF-1A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引物设计和PCR反应
    1.6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1.7 序列整理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1 三叶斑潜蝇种群CO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1.2 三叶斑潜蝇种群EF-1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2.2 五种斑潜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2.1五种斑潜蝇COI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五种斑潜蝇EF-1a基因各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3.1 三叶斑潜蝇种群间遗传分化
    
2.3.2 分子变异分析
    2.4 5种斑潜蝇单倍型系统发育
    
2.4.1 5种斑潜蝇系统发育树
    
2.4.2 三叶斑潜蝇种群系统发育树
    2.5 单倍型网络图
    
2.5.1 三叶斑潜蝇单倍型的网状图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三叶斑潜蝇及近似种种群遗传结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本
    1.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微卫星序列的检测与引物设计
    1.5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检测
    1.6 微卫星位点扩增
    1.7 基因分型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2 引物筛选结果
    2.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2.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1 位点间的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
    
2.4.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2.5 种群遗传结构
    2.6 瓶颈效应的检测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葱斑潜蝇线粒体基因组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和DNA提取
    1.2 PCR扩增和测序反应
    1.3 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
    1.4 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苷酸组成
    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2.3 转运tRNA基因
    2.4 核糖体rRNA基因
    2.5 控制区(A+T富含区)
    2.6 系统进化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斑潜蝇属研究概况
        1.1.1 斑潜蝇危害与分布
        1.1.2 三种斑潜蝇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1.1.3 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概况
    1.2 温度与斑潜蝇分布及种间竞争的关系
    1.3 三叶斑潜蝇热激蛋白70研究概述
        1.3.1 热激蛋白简介
        1.3.2 热激蛋白70家族特征及功能
        1.3.3 昆虫HSP70研究概况
        1.3.4 热激蛋白与斑潜蝇温度耐受性的关系
    1.4 基因表达研究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及种群动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江苏地区斑潜蝇种类分布调查
        2.1.2 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动态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江苏地区斑潜蝇种类及分布调查
        2.2.2 江苏地区斑潜蝇危害程度调查
        2.2.3 江苏地区斑潜蝇寄主种类调查
        2.2.4 扬州地区三叶斑潜蝇种群发生动态
    2.3 讨论
第三章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序列特征分析
        3.2.2 4条hsp70s的三级结构模型图
        3.2.3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基因组结构
        3.2.4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s的5'非编码区序列特征
        3.2.5 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三叶斑潜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实验方法
        4.1.3 用于实时定量的cDNA的合成
        4.1.4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实时定量的引物设计
        4.1.5 三叶斑潜蝇候选内参基因实时定量分析
        4.1.6 目的基因的评价与验证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含量和PCR扩增效率
        4.2.2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谱
        4.2.3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4.2.4 内参基因稳定性验证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4条HSP70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1.4 数据分析
    5.2 三叶斑潜蝇hsp70s的表达模式分析
        5.2.1 三叶斑潜蝇hsp70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5.2.2 三种斑潜蝇的hsp70s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比较
        5.2.3 三叶斑潜蝇hsp70s在不同发育阶段下的表达模式
    5.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5)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不同虫态间的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1.3 两种斑潜蝇的形态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概况
        1.3.1 形态学特征
        1.3.2 两种斑潜蝇的生活史和生物学概况
        1.3.3 两种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1.4 国内外两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两种斑潜蝇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两种斑潜蝇的研究进展
    1.5 昆虫种间竞争取代的研究
        1.5.1 种间竞争取代机制的研究
        1.5.2 影响种间竞争取代的因素
        1.5.3 竞争取代带来的影响
    1.6 研究思路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资源占有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种群竞争替代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占有资源顺序下,两种斑潜蝇总生殖力的变化
        2.2.2 不同占有资源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资源不同占有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力的影响
        2.2.4 占有资源空间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竞争力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三叶草斑潜蝇幼期密度效应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种间竞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和寄主植物
        3.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卵的密度效应
        3.2.2 幼虫的密度制约效应
        3.2.3 幼虫密度对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每雌产卵量和性比的影响
        3.2.4 三叶草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幼虫间取食竞争
    3.3 结果讨论
        3.3.1 三叶草斑潜蝇卵密度效应
        3.3.2 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密度
        3.3.3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种间竞争
    3.4 结论
第4章 两种斑潜蝇卵和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虫源和寄主植物
        4.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卵密度和产卵顺序对两种斑潜蝇总卵孵化率的影响
        4.2.2 幼虫密度和幼虫占有资源顺序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力的影响
        4.2.3 幼虫密度和资源占有次序对两种斑潜蝇竞争力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两种斑潜蝇成虫间的生殖干扰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寄主植物
        5.1.3 实验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美洲斑潜蝇对三叶草斑潜蝇的生殖干扰
        5.2.2 三叶草斑潜蝇对美洲斑潜蝇的生殖干扰
        5.2.3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干扰能力的比较
    5.3 总结与讨论
第6章 美洲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和天敌寄生蜂在菜豆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地点、寄主植物与虫源
        6.1.2 寄主种植和调查方法
        6.1.3 数据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两种斑潜蝇和寄生蜂黄赤蝇茧蜂的种群动态
        6.2.2 两种斑潜蝇和黄赤蝇茧蜂的生态位
        6.2.3 两种斑潜蝇和寄生蜂的种间竞争
    6.3 讨论
第7章 海南省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的种群跟踪调查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调查地点和时间
        7.1.2 调查的寄主植物
        7.1.3 调查方法和标本采集与鉴定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海南省美洲斑潜蝇与三叶草斑潜蝇的主要寄主植物及分布
        7.2.2 不同年份海南省各调查地区两种斑潜蝇种群动态
        7.2.3 2005年至2013年三亚地区三叶草斑潜蝇种群动态
        7.2.4 2012-2013年海南省三亚市两种斑潜蝇的危害情况和种群动态
    7.3 讨论
    7.4 结论
第8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我国斑潜蝇的种类与分布
    1.3 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特征
        1.3.1 形态特征
        1.3.2 生活史
        1.3.3 成虫的习性与行为
        1.3.4 生态位
        1.3.5 危害特点
    1.4 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1.4.1 国外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1.4.2 国内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1.5 斑潜蝇种间竞争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1.5.1 种间杂交和生殖干扰
        1.5.2 高致害性生物型
        1.5.3 天敌
        1.5.4 生态位
        1.5.5 寄主植物
        1.5.6 抗药性
    1.6 研究思路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材料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殖力的影响
        2.2.2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竞争力的影响
        2.2.3 竞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高温对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材料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三种斑潜蝇间的气味驱避反应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植物
        4.1.3 Y 型嗅觉仪及使用方法
        4.1.4 样品处理及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对不同处理叶片的行为反应
        4.2.2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对不同处理叶片的行为反应
        4.2.3 斑潜蝇雄虫对不同雌虫的行为反应
    4.3 讨论
第五章 美洲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间生殖干扰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寄主植物
        5.1.3 试验处理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玻璃筒试验
        5.2.2 纱网笼试验
        5.2.3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雄虫干扰能力比较
    5.3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三叶斑潜蝇种群动态的调查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调查地点
        6.1.2 寄主植物
        6.1.3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6.1.4 标本鉴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2005 年三叶斑潜蝇疫情调查
        6.2.2 2006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6.2.3 2008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6.2.4 2009 年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6.2.5 2010 年海南省三亚市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6.2.6 2011 年海南省斑潜蝇的种群动态
    6.3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鉴定
        1.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地位
        1.2 番茄斑潜蝇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
    2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与为害
        2.1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
        2.2 番茄斑潜蝇的为害特点
    3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3.1 番茄斑潜蝇的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3.2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及其寄主选择性研究
        3.3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4 番茄斑潜蝇的防治
        4.1 生物防治
        4.2 化学防治
        4.3 物理防治
    5 生态位
        5.1 生态位的概念
        5.2 生态位概念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应用
第二章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发生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寄主植物调查
        1.2 寄主植物为害程度的调查
        1.3 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调查
        2.2 番茄斑潜蝇在田间的发生消长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番茄斑潜蝇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1 番茄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2 番茄斑潜蝇种群抽样技术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寄主
        1.3 试验条件
        1.4 试验方法
        1.5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1.6 番茄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1.7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影响
        2.3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2.4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2.5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1 寄主作物寄主适合度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比较
    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发生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斑潜蝇的种类与识别
    1.2 寄主范围及其选择性
    1.3 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1.3.1 生物学特性
        1.3.2 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1.3.3 气候条件对斑潜蝇的影响
        1.3.4 天敌研究
    1.4 综合防治技术
        1.4.1 防治误区
        1.4.2 防治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2.1 试验方法
        2.1.1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
        2.1.2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结果
        2.2.2 斑潜蝇发生规律
    2.3 讨论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主要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羽化习性与交配习性
        3.2.2 不同温度下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3.2.3 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世代数
        3.2.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发育的影响
        3.2.5 越冬状况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
    4.1 实验方法
        4.1.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
        4.1.2 几种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4.1.3 不同栽培方式对斑潜蝇控制技术研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结果
        4.2.2 斑潜蝇混合发生特征
        4.2.3 斑潜蝇混合发生调查
        4.2.4 寄主选择性对种群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温室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寄主植物及使用仪器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虫情指数调查
        5.2.2 平均叶面积计算
        5.2.3 虫道面积的计算
        5.2.4 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5.2.5 危害面积与光合作用指标回归分析
        5.2.6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曲线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部分
    6.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6.2 驻马店地区温室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6.3 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6.4 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6.5 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6.6 防治斑潜蝇的主要对策
        6.6.1 农业防治
        6.6.2 物理防治
        6.6.3 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实验种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南美斑潜蝇取食和产卵选择性行为的研究
        1.2.1 供试寄主植物
        1.2.2 斑潜蝇寄主选择性指标及其测定
        1.2.3 成虫预处理
        1.2.4 试验方法
    1.3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植物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1.3.1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植物的寄主选择性试验
        1.3.2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植物的寄主非选择性试验
    1.4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4.1 供试寄主植物
        1.4.2 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及成虫繁殖力的观察
    1.5 南美斑潜蝇农药敏感性的测定
        1.5.1 供试昆虫的室内饲养
        1.5.2 供试寄主植物的培育
        1.5.3 供试药剂
        1.5.4 幼虫的毒力测定
        1.5.5 成虫毒力测定
    1.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美斑潜蝇取食、产卵行为特性
        2.1.1 南美斑潜蝇取食特性
        2.1.2 南美斑潜蝇产卵特性
        2.1.3 南美斑潜蝇对叶片不同部位取食的选择性
        2.1.4 南美斑潜蝇对叶片不同部位产卵的选择性
        2.1.5 南美斑潜蝇取食行为与产卵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2.2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植物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2.2.1 南美斑潜蝇在选择性条件下对植物寄主的选择性差异
        2.2.2 南美斑潜蝇在非选择性条件下对植物寄主的选择性差异
    2.3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2.3.1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2.3.2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蛹的影响
        2.3.3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2.3.4 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2.3.5 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生殖力表
        2.3.6 南美斑潜蝇稳定年龄组配和最大瞬时出生率、最小瞬时死亡率
        2.3.7 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动态模拟
    2.4 南美斑潜蝇农药敏感性的测定
        2.4.1 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幼虫农药敏感性的影响
        2.4.2 南美斑潜蝇幼虫对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敏感性
        2.4.3 南美斑潜蝇成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2.4.4 南美斑潜蝇对除尽的敏感性
        2.4.5 南美斑潜蝇对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敏感性
        2.4.6 杀虫双、菜喜对南美斑潜蝇的毒力作用
3. 小结
4.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10)宁夏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Summary
目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 研究进展
        1.1.1 斑潜蝇的种类与识别
        1.1.2 寄主范围及其选择性
        1.1.3 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1.1.4 综合防治技术
    1.2 此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目标
第二章、宁夏斑潜蝇种类识别及其发生规律
    2.1 调查与鉴别方法
        2.1.1 调查地点
        2.1.2 调查寄主
        2.1.3 鉴定方法
    2.2 种类与分布
        2.2.1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2.2.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2.2.3 豌豆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
        2.2.4 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
    2.3 检索表
        2.3.1 根据取食化蛹习性,中鬃排列行数
        2.3.2 根据前翅的翅脉分布(M3+4脉)
    2.4 发生规律
    2.5 种群发生动态
第三章、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消长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
        3.1.2 供试昆虫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羽化习性与交配习性
        3.2.2 葱斑潜蝇幼虫田间消长曲线
        3.2.3 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第四章、南美斑潜蝇在温室寄主植物上的空间分布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蔬菜与昆虫
        4.1.2 调查方法
        4.1.3 南美斑潜蝇频次分布
        4.1.4 统计方法
        4.1.5 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南美斑潜蝇空间分布型拟合
        4.2.2 南美斑潜蝇空间聚集度指标
        4.2.3 平均虫量m与平均拥挤度M的M-m回归模型(Iwao模型)
        4.2.4 斑潜蝇的空间分布
        4.2.5 黄板诱测斑潜蝇的实验
    4.3 讨论
第五章、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5.1 方法和依据
        5.1.1 实验方法
        5.1.2 统计结果
    5.2 斑潜蝇混合发生特征
        5.2.1 斑潜蝇混合发生调查
        5.2.2 寄主选择性对种群的影响
    5.3 斑潜蝇混合发生防治探讨
    5.4 讨论
第六章、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植物与虫源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和分析
第七章、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虫源、寄主植物及使用仪器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危害面积与光合作用指标回归分析
        7.2.2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曲线
    7.3 结论
第八章、结果与讨论
    8.1 结果
        8.1.1 宁夏斑潜蝇种类
        8.1.2 宁夏已知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8.1.3 南美斑潜蝇空间分布研究
        8.1.4 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8.1.5 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8.1.6 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美洲斑潜蝇对四季豆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叶斑潜蝇的种间竞争优势和温度耐受性的分子机制[D]. 常亚文. 扬州大学, 2021
  • [2]五种斑潜蝇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及重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D]. 陈景芸. 扬州大学, 2019(06)
  • [3]不同引诱剂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引诱力比较与改良[A]. 陈利民,吴全聪,马瑞芳,何月秋,雷吟,何天骏.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4]江苏地区斑潜蝇发生危害及三叶斑潜蝇HSP70家族基因克隆与表达[D]. 常亚文. 扬州大学, 2017(02)
  • [5]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不同虫态间的竞争研究[D]. 益浩.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D]. 相君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7]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D]. 何娅婷. 扬州大学, 2008(02)
  • [8]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春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9]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实验种群的研究[D]. 林朝阳.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8)
  • [10]宁夏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D]. 刘军和. 宁夏大学, 2005(03)

标签:;  ;  ;  

蚕豆对青豆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