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海域团水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纲:团水叶)(英文)

中华海域团水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纲:团水叶)(英文)

一、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鹏[1](2020)在《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长江河口是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河口生态系统,受到河水和海水的影响,长江河口地区的滩涂和水体理化性质复杂多变,为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同时丰富的物种资源也为各类物种的鉴定分类带来一定挑战。而准确的对该区域的物种进行鉴定分类是研究该区域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科学以及河口生态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解决形态学分类技术手段部分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高倍光学镜和扫描电镜的精细解剖技术手段在微视体系下可以较好的展现传统形态学技术手段下难以发现的物种内部形态特征,能够提供物种鉴定和生物生态学分析重要证据。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分析研究疑难物种的发现鉴定和修订补充新物种和新记录,以及清晰判断物种的分类水平和系统发育演化过程,可以为生产、科研、教育以及沿海生态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学研究进展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对现有的分类地位清晰的物种进行分子鉴定数据和形态特征的补充;当仅仅依靠传统形态学分类技术手段难以处理问题时,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对某一分类阶元中的个别疑难物种进行准确的鉴定分类;同时,利用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可以处理一类物种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在物种形成演化方面相较于传统分类技术手段更为清晰透彻。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以上海地区命名的物种,上海瓣尾水虱Cyathura shanghaiensis、在长江河口潮滩为优势但仅鉴定到科的拟沼螺科物种Assiminea sp.、采集于长江河口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石磺疑难类物种和搁浅于上海水域但污损严重从传统形态特征无法进行鉴定分类的鲸类残骸样本,进行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其在长江河口区域及各地区、各阶元物种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针对长江河口区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中重要疑难物种,补充了上海瓣尾水虱Cyathura shanghaiensis的精细解剖图像和DNA条形码数据,提供了该物种分子鉴定的数据基础。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该物种的鉴定证据,同时对于该属种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2.拟沼螺类疑难物种Assiminea sp.在长江河口地区广泛且大量的分布,是潮间带重要的优势种群,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序列结合精细解剖技术补充拟沼螺类疑难物种Assiminea sp.个体的精细解剖特征描述和DNA条形码数据,并将其准确鉴定为Assiminea grayana为长江河口区域首次记录。为该物种的人工饲养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方向,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支持。3.石磺是广泛分布于长江河口区域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及经济价值,但中国石磺类物种的分类鉴定一直尚未明确,石磺类物种生境状况复杂且形态特征多变,仅依靠传统分类学无法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本研究对长江河口区域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几种常见的石磺类疑难物种进行分析鉴定,利用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和齿舌精细解剖手段相结合完成了系统发育分析和齿舌形态差异分析。修订了关于分布于中国的共有5属6种石磺物种的结论,认为分布中国的石磺有Platevindex sp.、Peronia verruculata、Platevindex mortoni、Onchidium reevesii、Onchidium stuxbergi、Paromoionchis tumidus、Wallaconchis graniferus以及浙江Unknown共6属8种。其中,采自浙江的样本疑似为新物种。4.本研究基于微型DNA条形码技术完成了一例搁浅于长江河口地区污损严重的鲸类骨骼样本的鉴定分析,将样本准确鉴定为大村鲸Balaenoptera omurai,为上海水域发现该物种的首次记录,提供了一种鲸类DNA条形码分析的较短目的片段的新引物,并为疑难物种污损严重样本的DNA提取工作和微型DNA条形码技术较短目的序列的引物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经验。

陈颖[2](2019)在《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多处红树林中出现团水虱爆发的现象,大量团水虱侵蚀红树植物,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其中广西的红树林受团水虱危害尤为严重,但关于该地区中团水虱的相关调查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的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进行研究以及结合对该地上的有孔团水虱的幼虫的有无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探究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通过实地踏查分析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团水虱与红树林退化的关系;对广西北海市的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红树林区域就其退化程度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由此进一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与团水虱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以上研究旨在为防治团水虱和恢复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在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采集雌性的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对其进行组织切片实验,观察其卵子发生情况,并且于每次采样的同时观察记录采样地上是否有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存在。结果表明: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其中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这一时期还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前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前中期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后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这一时期也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开始沉积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的卵母细胞和成熟期的卵母细胞。一年内的2月底至3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雌性有孔团水虱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和胚胎,其他时间均发现其体内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或胚胎存在;一年内的2月底至4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采样地上存在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其他时间均发现有其幼虫存在。由此说明,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为全年中除了 2月底至3月份以外的其他时间。(2)通过对整个广西红树林区的30个断面进行实地踏查,收集当地的团水虱的样品,观察记录各断面团水虱的分布特征方面的情况,对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团水虱和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包括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光背团水虱(Sphaeroma retrolaeve Richardson,1904)和福建团水虱(Sphaeroma fujianensis sp.nov.)3个种类,其中有孔团水虱是该地区中主要分布的团水虱种类,其次才为光背团水虱,而福建团水虱出现于广西北海市的3个断面中,这是福建团水虱首次被记录出现于广西的红树林。团水虱主要分布于中低潮区的潮沟内、潮沟两侧或是林缘这些地形低洼的区域,少数团水虱分布于高潮区,另外还有团水虱分布于林内。本次研究中,团水虱的蛀洞底质多种多样,包括红树植物、木桩、聚苯乙烯泡沫块和软质的沉积岩。(3)通过对广西北海市的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这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区域进行调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和团水虱、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程度(退化程度)是最大的,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受害程度较小且相当。该3个区域都有受到团水虱的攻击危害,危害白沙和荣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团水虱都为有孔团水虱,危害垌尾红树林的团水虱包括有孔团水虱、光背团水虱和福建团水虱三种,可见有孔团水虱分布较广泛。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周边都有沿海养殖行业的发展,并且其排出的废水都未经处理,该3个区域中白沙和荣红树林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是最高的;并且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在斑块中间,而垌尾和小冠沙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于潮沟和林缘附近;另外还发现该3个区域具有鹭鸟的栖息和筑巢。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周边环境受污染程度越大,团水虱对红树林的危害可能随之扩大,红树林的退化程度越严重。

肖春霖[3](2018)在《东寨港红树林团水虱爆发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红树林处于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为生物提供丰富的食物、理想的栖息繁衍地,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维护海岸带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海南省是我国红树林植物种类最多、保护面积最大的省份。其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占地最广,生态服务价值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很重要,故而研究东寨港红树林的保护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海南却出现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现象,东寨港红树林尤为突出,研究人员发现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团水虱爆发导致的红树林死亡。本文基于研究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团水虱为害的差异性,重点研究海南受损红树林群落与邻近的同一类型的未受损红树林群落之间海水中温度、盐度、pH、DIN、DIP、COD、悬浮物、叶绿素a、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的异同,为团水虱的防治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累积了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为了调查团水虱爆发导致红树林死亡和退化的生态因子,作者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选取4个典型的受损区域,分别为A、B、C、D进行调查。现场勘探这四个调查区,其中A调查区为海莲群落,B、C、D三个调查区为白骨壤群落。选取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红树林群落为受损组(实验组),受损样点分别为A2、B2、C2、D2;与每个受损样点邻近的同一类型的健康红树林群落为未受损组(对照组),对应的未受损样点分别为A1、B1、C1、D1,共8个采样点。用GPS导航采样点,于2016年3月、6月、9月、12月分别在采样点采集样品,现场测定表层水温、盐度,并采集样品,在实验室分别测量样品的pH、DIN、DIP、COD,海水中的悬浮物、叶绿素a和浮游动物的干重,以及大型底栖生物的湿重,每次每个测量指标做3次重复,取平均值。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受损与未受损样点海水的的非生物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DIN、DIP、COD、悬浮物,对四个季度研究站位A、B、C、D受损组与未受损样点其海水温度、盐度、pH、DIN、DIP、COD、悬浮物分别进行T检验。温度、盐度、pH、DIN、DIP、COD的P>0.05,差异均不显着,没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受损(实验组)与未受损(对照组)的海水温度、盐度、pH均相差不大,由于受损与未受损采样点相差不远。悬浮物的P<0.05,受损组与未受损样点之间的差异性显着。(2)调查受损与未受损样点海水中的生物环境因子叶绿素a、浮游动物、湿地的大型底栖生物,受损组均比未受损样点高,对四个季度研究站位A、B、C、D受损组与未受损样点海水中的叶绿素a、浮游动物、湿地的大型底栖生物分别进行T检验,P<0.05,差异性显着,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受损(实验组)与未受损(对照组)海水中的叶绿素a、浮游动物、湿地的大型底栖生物均相差较大。(3)B、C、D三个地点的红树林都是白骨壤群落,同一个地方,白骨壤红树林群落有被团水虱侵害,也有不被团水虱侵害,可以推知红树林受团水虱侵害与红树林是否是白骨壤群落无关;A处同一个地方,海莲群落也是有被团水虱侵害,也有不被团水虱侵害,同样可以推知红树林受团水虱侵害与红树林是否是海莲红树林群落无关;所以,红树林被团水虱侵害与红树植物种类是白骨壤或海莲无关。(4)依据全年调查数据,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红树林湿地生态因子:盐度、pH、DIN、DIP、COD、悬浮物、叶绿素a、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共9个因子进行分析,按主成分得分值得大小,结果表明: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A2区调查区主要因素是悬浮物;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B2区调查区主要因素是大型底栖生物;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C2区调查区主要因素是大型底栖生物;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D2区调查区主要因素是DIN。因此,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生态因子是各方面的原因,不可以一概而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生态因子不尽相同。就调查海区而言,可以确定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生态因子主要是大型底栖生物、悬浮物和DIN的变化。

张秀青[4](2013)在《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系统发育支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序分析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4属进行属间、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序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属间支序分析结果可知,假鳃虱亚科中的巨鳃虱属Gigantion是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一支,而背腹虱亚科中的仿腹虱届(?)arathelges和腹虱属Athelges则为较晚分化出来的:褐虾鳃虱亚科的褐虾鳃虱属Argeia盖腹虾鳃虱属Stegoalpheon(?)真虾鳃虱亚科的深海鳃虱属Bathygyge聚为一支,成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的单系性、褐虾鳃虱亚科的单系性以及背腹虱亚科的单系性都得到分析结果的支持,仅假鳃虱亚科的单系性不被支持。根据种间支序分析的结果可知,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物种为假鳃虱亚科巨鳃虱属中的日本巨鳃虱;较晚分化出来的物种是背腹虱亚科腹虱属的日本腹虱和假盖腹虱属的日本假盖腹虱,种间姐妹群关系为:假鳃虱亚科中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球足偏寄居蟹鳃虱与仿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疣缘仿偏寄居蟹鳃虱为姐妹群,假鳃虱亚科扁蝼蛄虾鳃虱属中的卵圆扁蝼蛄虾鳃虱与福建扁蝼蛄虾鳃虱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指突鳃虱属中的霍氏指突鳃虱与蝼蛄虾鳃虱属的双突蝼蛄虾鳃虱为一对姐妹群,多疣蟹鳃虱属的分节多疣蟹鳃虱与北部湾多疣蟹鳃虱为一对姐妹群,异节蟹鳃虱属的单异节蟹鳃虱与长尾异节蟹鳃虱成为一对姐妹群。

邱勇[5](2013)在《光背团水虱消化酶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别于2011年3月、6月、9月、12月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的光背团水虱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研究了光背团水虱四种主要消化酶活力和光背团水虱种群生态学,消化酶活力研究的内容包括:光背团水虱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淀粉酶活力、纤维素酶酶活力,探讨了消化酶活力与光背团水虱食性的关系;光背团水虱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了光背团水虱分布区域站位A.B.C.D和空白对照站位E的海水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因子,光背团水虱种群分布特征、种群年龄结构组成、性比率等。研究结果如下:(1)光背团水虱消化酶活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蛋白质酶活力范围是32.07~105.86U/mg,总平均值为83.18U/mg,幼体到成体蛋白质酶活力回归函数为:y=15.461x+5.0509(y=蛋白酶活力,x=体长,下同),成体雌雄平均蛋白酶活性分别为86.22±0.80U/mg和125.01±0.69U/mg,回归函数为y=3.787x+94.103;淀粉酶活力范围是26.63~54.41U/mg,总平均值为44.63mg,回归函数为:y=-3.268x2+24.784x+12.943,成体雌雄平均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9.34±1.73U/mg和36.65±2.04U/mg,回归函数为y=-9.8599x+117.91;脂肪酶活力范围是11.21~12.78U/mg,总平均值为12.07U/mg,回归函数为:y=0.01x+12.05,成体雌雄平均脂肪酶活性分别为12.10±0.06U/mg、12.15±0.05U/mg,回归函数为y=0.0252x+11.945;纤维素酶活力范围是18.46~48.62U/mg,总平均值为34.75U/mg,回归函数为:y=-0.5173x3+3.6173x2-3.9102x+39.43,成体雌雄平均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0.00±1.57U/mg和27.35±1.72U/mg,雄成体体长-蛋白酶回归函数为y=-7.5915x+89.914。光背团水虱从幼体到成体脂肪酶活力都最低,不随着体长增长而变化,并且没有雌雄性别差异。随着光背团水虱的体长增长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其他消化酶活力,且雄性光背团水虱的蛋白酶活力高于雌性,有明显性别差异。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具有相关性,都是随着体长的增长而活力降低。这些消化酶活力的变化表明光背团水虱在幼体和稚体阶段较多摄食含较高纤维素和淀粉的食物,如浮游植物等,较少摄食含有高脂肪含量的食物。随着发育完成,成为成熟个体后,较多摄食蛋白质含量高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满足生殖发育需求。(2)影响光背团水虱分布的环境因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站位A.B.C.D和对照站E位物理环境因子相差不大,海水物理环境因子在调查区域并不影响光背团水虱的分布;海水化学环境因子中盐度、pH值、溶解氧(OD)、化学耗氧量(COD)等对光背团水虱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总氮、总磷含量是光背团水虱分布的限制因子,光背团水虱的分布区域海水总氮、总磷含量高于对照站位;海水生物环境因子中浮游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都是光背团水虱分布的区域高于对照站位。由于光背团水虱分布的研究站位总氮、总磷含量较高,促使浮游生物量的提高,给光背团水虱提供了充沛食物,进而使促光背团水虱大量繁殖,导致光背团水虱种群大规模爆发。因此海水总氮、总磷含量、浮游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的提高是影响光背团水虱在该海域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3)光背团水虱种群生态学研究光背团水虱种群在6-7月种群数量最大,8月份以后光背团水虱种群密度达到上限,种群数量逐渐开始减少,直至次年水温逐渐上升,种群数量又开始迅速增长,因此12月份种群数量最少。在平面分布上,光背团水虱采用以穴居的红树树干为中心集群分布,且集群种群密度越大,集群度Ⅰ越高,拥挤度越大。在垂直分布上,在距离基底20-25cm的高潮线附近,光背团水虱种群密度最高。3月份光背团水虱种群年龄结构为金字塔性的增长型,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候,到6月份、9月份种群年龄结构变成稳定型时,光背团水虱种群数量达到最大,12月份开始,光背团水虱种群年龄结构为倒金字塔的衰退型,处于最不稳定的衰退阶段。光背团水虱全年平均性比率为55.02%~66.02%,表明光背团水虱种群雌雄比例大约处于1:1~1:2之间,雌雄个体数量比较接近。各月份性比率高低依次为3月>6月>9月>12月。其中12月份成年光背团水虱总平均性比率低于其他月份,约为55.02%。这可能是由于光背团水虱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因此体长大于6.5mm雄性性比例较高。12月份光背团水虱种群处于衰退期,种群中老年个体(体长大于6.5mm)比率较高,因此12月份是进行光背团水虱防治的最佳时机。

王云慧[6](2006)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反应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带人工育苗是发展我国海带养殖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海带育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海带病烂的发生与抗病力降低,研究海带病烂发生的机制对于发展海带养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从病烂海带表面分离的褐藻酸降解菌的生长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引起的海带生理生化效应和细胞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海带病害的发病机理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褐藻酸降解菌A1和A3最佳生长和产酶条件是初始培养基褐藻酸钠含量:0.6~0.7%,培养基中NaCl浓度:1.5%, pH值:7.5 ,培养温度:20℃。组织显微切片观察表明,海带被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后,其各种组织的伤害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内皮层细胞的伤害最严重,其次是外皮层和髓部,表层的伤害最轻。在褐藻酸降解菌的感染下,海带细胞中出现大量的内含物。内含物的出现有组织特异性——仅仅发生在内皮层细胞中;内含物的出现具有普遍性;感染后期内含物逐渐消失;内含物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直径大小为1.5~4.0μm之间,平均直径为2.7μm。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叶绿体是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最敏感的细

于海燕,李新正[7](2002)在《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文中研究指明记述采自我国厦门及广东海门的团水虱科Sphaeromatidae一新种 ,中华团水虱Sphaeromasinensis。本种与采自海南岛的三口团水虱SphaeromatristeHeller相似 ,主要区别特征如下 :本种腹部前缘有 1个大突起 ,后者无 ;本种腹节具多个瘤状小突起 ,后者腹尾节则在近中部有 3对明显的大突起。正模标本♂ ,82F 83C ,1982年 4月 10日采自厦门何厝。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

于海燕[8](2002)在《中国扇肢亚目(甲壳动物:等足目)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扇肢亚目(Flabellifera)是甲壳动物等足目的重要类群,是海产等足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亚目。我国沿海各海区经常可以发现此类生物。其中相当一部分种类如蛀木水虱和团水虱穴居水下建筑物的木材内,能破坏海港或码头的木质建筑物。另外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寄生于鱼类或虾蟹等水生动物的身体上,影响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水产动物的养殖造成一定危害。目前,对等足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而我国对等足目的研究十分零星,迫切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50年代以来进行了若干次海洋生物考察,如“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59-1960,1962年)”及“中德海南岛生物联合调查(1960,1962年)”等,获得了大量的等足类标本。本文以传统的形态分类为主,结合现代分类学的手段和方法解决近似种、疑难种的准确鉴定问题,搞清中国的属种及分类上存在的错误和混淆,并结合已有的此类群研究结果,进行地理区系的比较。 本文记述了我国扇肢亚目7科37属81种,其中包括13个新种,29种为我国海域新记录种。 本文描述了所有属种,提供了形态结构图,对我国易混淆的常见种类就其形态、构造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提供了各属种的系统检索表,对有用的分类依据进行了讨论,并概述了生态习性和自然历史。 本文对扇肢亚目的7个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创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了各科间的亲缘关系。 地理分布研究得出,我国特有种18种,与日本共有种为24种,其中仅中国-日本共有种为11种,说明我国与日本的区系较大的相似性。我国南海种数显着超过东海及黄渤海,显示了由北至南,种数逐渐增多的分布规律。 该研究是我国首次对等足目这一个大的甲壳动物类群做系统的分类区系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等足目系统分类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改变了我国海洋等足甲壳类研究的薄弱与空缺状况,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参考资料。

二、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1.2.2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1.2.3 DNA条形码及精细解剖技术在长江河口区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器材
    2.3 试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补充水虱类疑难种鉴定数据
    3.1 精细解剖分析结果
    3.2 序列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NA条形码和精细解剖技术快速鉴定拟沼螺类疑难种
    4.1 精细解剖结果
    4.2 序列分析结果
    4.3 系统发育树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长江口石磺疑难种的鉴定对中国几种石磺疑难种的分类探究
    5.1 序列数据获取
    5.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5.3 齿舌精细解剖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条形码技术对长江口鲸骨残骸鉴定出上海水域大村鲸新记录
    6.1 基因组提取及PCR结果
    6.2 序列分析结果
    6.3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中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及中国红树林病虫害研究现状
        1.1.1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
        1.1.2 中国红树林病虫害研究现状
    1.2 团水虱概述
        1.2.1 团水虱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1.2.2 团水虱形态特征
    1.3 有孔团水虱的生物学特性
        1.3.1 生长和繁殖特性
        1.3.2 有孔团水虱的蛀洞行为特性
        1.3.3 亲代照顾幼仔行为
    1.4 国内外对危害红树林的团水虱研究动态
    1.5 切片制作过程及该技术在研究甲壳动物卵子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1.5.1 切片制作过程
        1.5.2 切片技术在甲壳动物卵子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1.6 甲壳动物的卵子发生
        1.6.1 卵子发生的过程
        1.6.2 卵子发生过程中的物质积累
    1.7 研究意义
    1.8 课题来源
第二章 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及其繁殖期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仪器与试剂
        2.1.4 卵子发生的分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卵子发生
        2.2.2 雌性有孔团水虱在不同采样时期中卵子的组成类型及其幼虫的情况
    2.3 讨论
        2.3.1 有孔团水虱卵子的确定依据
        2.3.2 卵子发生分期依据与方法
        2.3.3 卵子发生过程细胞核的变化
        2.3.4 成熟卵细胞的界定
        2.3.5 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
        2.3.6 有孔团水虱是否能进行卵巢发育分期的探讨
        2.3.7 有孔团水虱卵子的分布情况的探讨
    2.4 小结
第三章 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及其与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关系初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区的自然概况
        3.1.2 调查断面和时间
        3.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团水虱的种类组成
        3.2.2 3种团水虱的形态特征
        3.2.3 团水虱的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团水虱的种类组成
        3.3.2 3种团水虱的形态区别
        3.3.3 团水虱的分布与潮位的关系
        3.3.4 团水虱对蛀洞底质的选择
        3.3.5 团水虱与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危害重点区域调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个调查区域的危害规模
        4.2.2 团水虱的爆发规律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东寨港红树林团水虱爆发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红树林的概述
        1.1 红树林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定义
        1.2 国内外红树林分布、种类、面积
        1.3 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意义
        1.4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1.5 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1.6 红树林开发利用进展
        1.7 东寨港红树林开发利用进展
    2 团水虱概述
        2.1 团水虱生物学特征
        2.2 国内外团水虱危害红树林的研究动态
    3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团水虱相关因子研究
    1 采样地点与方法
        1.1 监测站位与监测时间
        1.2 采样地概述
        1.3 采样方法
        1.4 测定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实验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
        3.2 盐度
        3.3 pH
        3.4 DIN(mg/L)
        3.5 DIP(mg/L)
        3.6 COD(mg/L)
        3.7 悬浮物含量(g/L)
        3.8 叶绿素a(mg/m3)
        3.9 浮游动物生物量(mg/L)
        3.10 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g/m2)
        3.11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分析
        3.12 团水虱侵害红树林与红树林种类的关系
        3.13 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水质因子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水温、盐度、pH、DIN、DIP、COD与团水虱生长分布的相关分析
        4.2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悬浮物与团水虱生长分布的相关分析
        4.3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叶绿素a与团水虱生长分布的相关分析
        4.4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的浮游动物与团水虱生长分布的相关分析
        4.5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的大型底栖生物与团水虱生长分布的相关分析
        4.6 团水虱侵害红树林与红树林种类的相关分析
        4.7 关于团水虱引起红树林受损的水质因子主成分分析的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系统发育支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等足目的研究概况
    2.2 水虱亚目(Cymothoida)的研究概况
    2.3 鳃虱科的研究概况
        2.3.1 鳃虱科的分类地位
        2.3.2 鳃虱科国内外研究现状
        2.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标本采集
        3.1.2 标本处理
    3.2 鳃虱科的形态特征
    3.3 鳃虱科的常用术语
    3.4 研究方法
        3.4.1 支序系统学原理和方法
        3.4.2 系统发育支序分析软件 PAUP
4. 鳃虱科属间关系支序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内、外群的选择
        4.1.3 对寄主所在下目多少的比较
        4.1.4 研究方法
    4.2 性状的选择与编码
    4.3 支序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5. 鳃虱科种间系统发育研究
    5.1 内群的选择
    5.2 特征分析
        5.2.1 寄生部位
        5.2.2 雌性身体扭转及扭转程度
        5.2.3 雌性头部
        5.2.4 雌性胸部
        5.2.5 雌性腹部
        5.2.6 雌性尾部
        5.2.7 雄性头部
        5.2.8 雄性胸部
        5.2.9 雄性腹部
        5.2.10 雄性尾部
    5.3 外群的选取与确定
    5.4 鼠妇属及缩头水虱属的形态特征
    5.5 特征及特征性状的确定
        5.5.1 性状选择原则
        5.5.2 性状极性的确定及特征编码
    5.6 支序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5)光背团水虱消化酶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 团水虱概述
        1.1 国内外团水虱研究概况
        1.2 团水虱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2. 光背团水虱研究概况
    3. 甲壳动物消化酶研究进展
        3.1 甲壳动物消化酶种类
        3.2 甲壳动物消化酶研究
    4. 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5. 光背团水虱消化酶活性和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光背团水虱消化酶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光背团水虱实验材料
        1.2 试验用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样品处理方法
        2.2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2.3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2.4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2.5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蛋白酶活力
        3.2 淀粉酶活力
        3.3 脂肪酶活力
        3.4 纤维素酶活力
        3.5 光背团水虱四种消化酶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光背团水虱种群环境因子研究
    (一) 研究地点
        1. 地点选择依据
        2. 调查研究站位
    (二) 光背团水虱种群分布区域海水环境因子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海水物理环境因子研究
        1.2 海水化学环境因子研究
        1.3 海水生物环境因子研究
        2. 采样和分析方法
        2.1 采样方法
        2.2 测定方法和原理
        2.2.1 物理环境因子测定
        2.2.2 化学环境因子测定
        2.2.3 海水生物环境因子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水物理环境因子调查结果
        3.1.1 海水温度
        3.1.2 透明度
        3.2 海水化学环境因子研究
        3.2.1 盐度
        3.2.2 PH值
        3.2.3 溶解氧(OD)
        3.2.4 化学耗氧量(COD)
        3.2.5 总氮含量
        3.2.6 总磷含量
        3.3 海水生物环境因子研究
        3.3.1 浮游生物量
        3.3.2 叶绿素A含量
        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光背团水虱种群生态学
    (一) 光背团水虱种群数量特征
        1. 研究地点
        2. 采样调查和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二) 光背团水虱种群分布特征研究
        1. 采样调查和研究方法
        1.1 水平分布特征
        1.2 垂直分布特征
        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平分布特征
        3.2 垂直分布特征
        4. 讨论与结论
    (三) 光背团水虱种群的年龄结构
        1. 采样调查与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四) 光背团水虱种群性比率
        1. 采样与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总结
    1. 光背团水虱消化酶活力研究
    2. 环境因子对光背团水虱影响的研究
    3. 光背团水虱种群生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反应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海带生活史特征及细胞工程技术在育苗育种中的应用
        1.1 海带的经济地位
        1.2 海带的生活史及其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1.2.1 海带的生活史
        1.2.2 海带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1.3 海带苗种的发展历史
        1.4 海带细胞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1.4.1 海带细胞系技术的建立
        1.4.2 海带细胞系技术的应用
        1.4.2.1 海带细胞系在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1.4.2.2 海带细胞系在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4.2.3 海带细胞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细胞系育苗与传统育苗方法的区别及优点
    2 我国对海带病害的研究概况
        2.1 海带养殖中常见病害的分类
        2.1.1 烂苗和脱苗病
        2.1.2 幼体畸形病
        2.1.3 绿烂病
        2.1.4 白尖病
        2.1.5 幼孢子体畸形分裂症
        2.1.6 白烂病
        2.1.7 点状白烂病
        2.1.8 泡烂病
        2.1.9 柄粗叶卷病
        2.1.10 其他海洋藻类的危害
        2.1.11 日本尾突水虱对海带苗的危害
        2.2 导致海带病烂原因的研究
        2.1.1 养殖环境因子的作用
        2.2.2 病原菌的侵染
        2.3 主要病害的防治
        2.3.1 改良环境
        2.3.2 加强营养
        2.3.3 微生物监测
        2.3.4 改良育苗条件
        2.3.5 选育高抗病品种
    3 植物遭病原菌侵染中的活性氧
        3.1 植物遭病原菌侵染中的活性氧的产生
        3.1.1 寄主植物-病原真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活性氧
        3.1.2 寄主植物-病原细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活性氧
        3.1.3 寄主植物-植物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活性氧
        3.2 植物遭病原菌侵染中的活性氧的产生机制
        3.2.1 寄主植物-病原真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活性氧产生的地点
        3.2.2 寄主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过程中活性氧产生的信号调控途径
        3.3 活性氧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意义
        3.3.1 参与植物的过敏反应
        3.3.2 对病原菌的直接杀伤作用
        3.3.3 对植物细胞壁的强化作用
        3.3.4 诱导植物体内植保素的合成
        3.3.5 对防卫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3.4 典型植物病害中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作用
        3.4.1 马铃薯晚疫病
        3.4.2 稻瘟病
        3.4.3 细菌病害中的过敏反应
    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一章 褐藻酸降解菌的分离与生长及产酶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藻体来源
        1.2 褐藻酸降解菌的分离
        1.3 褐藻酸降解菌降解能力分析
        1.4 回(感)染实验
        1.5 菌种的初步鉴定
        1.6 生长条件的研究
        1.7 生物量的测定
        1.8 褐藻酸酶活力的测定
    2 结果
        2.1 菌株的分离
        2.2 菌株褐藻酸降解能力的测定
        2.3 回染实验
        2.4 实验菌株的细菌学鉴定
        2.5 培养温度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6 初始培养基pH 值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7 培养基盐度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8 初始培养基褐藻酸钠浓度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9 培养时间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10 不同氮源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11 不同光照条件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12 不同光周期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2.13 生长曲线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海带的组织和细胞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反应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材料处理
        1.3 取材、固定、制片、染色
        1.4 生物显微照相
        1.5 电镜样品的制备
    2 结果
        2.1 病烂海带的外型观察
        2.2 病烂海带组织学观察
        2.2.1 病烂海带与正常海带组织学观察
        2.2.2 褐藻酸降解菌在海带各组织间分布与细胞受伤害程度的比较
        2.2.3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引起海带内皮层细胞出现储藏颗粒
        2.2.4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储藏颗粒出现的组织特异性
        2.2.5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储藏颗粒出现的普遍性
        2.3 病烂海带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3 讨论
        3.1 褐藻酸降解菌能够引起海带的病烂
        3.2 褐藻酸降解菌导致海带病烂的过程分析
        3.3 褐藻酸降解菌侵入海带组织的途径分析
        3.4 褐藻酸降解菌与内皮层细胞中储藏颗粒之间关系的探讨
        3.5 海带病烂过程中叶绿体的变化
        3.6 海带病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
        3.7 海带病烂发生过程中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变化
        3.8 海带病烂病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
        3.9 各种细胞器对海带病烂响应的差异
    4 小结
第三章 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生理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藻体
        1.2 菌种
        1.3 材料处理
        1.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4.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1.4.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4.3 PAL 活性的测定
        1.4.4 PPO 活性的测定
        1.4.5 叶绿素a 含量的测定
        1.4.6 光合作用的测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2.3 光合作速率的变化
        2.4 叶绿素a 含量的影响
        2.5 PAL 活性的变化
        2.6 PPO 活性的变化
    3 讨论
        3.1 可溶性大分子物质的变化与褐藻酸海降解菌感染引起带病烂发生的关系
        3.2 PAL、PPO 变化与褐藻酸海降解菌感染引起带病烂发生的关系
        3.3 叶绿素a 和光合作用的变化褐藻酸海降解菌感染引起带病烂发生的关系
    4 小结
第四章 海带多酚的产生和细胞壁组成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及其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海带品种的选择
        1.2 菌株的选择
        1.3 感染处理
        1.4 抗性分析
        1.5 多酚含量的分析
        1.6 发酵培养基
        1.7 褐藻酸酶的制备
        1.8 海带细胞和原生质体的游离
        1.9 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计数及产率统计
    2 结果
        2.1 海带体内多酚的产生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
        2.2 海带细胞壁组成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
        2.3 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的抗性与其细胞壁组成和多酚响应变化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植物免疫抗感染反应的早期阶段多酚产生的普遍性
        3.2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多酚含量高低与抗感染能力的相关性
        3.3 海带细胞壁各种成分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特征
        3.4 海带细胞壁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与活性氧产生的相关性
        3.5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细胞壁的变化幅度与抗感染能力的相关性
    4 小结
第五章 活性氧对海带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海带品种的选择
        1.2 菌株的选择
        1.3 感染处理
        1.4 抗性分析
        1.5 微粒体膜的提取
        1.6 活性氧的的测定
        1.7 膜脂过氧化和脱酯化作用测定
        1.8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9 脂溶性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 结果
        2.1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下海带活性氧的产生
        2.2 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抗性的差异性分析
        2.3 活性氧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双重作用
        2.4 活性氧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表现出双重作用的原因
        2.5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后期海带膜脂过氧化和脱酯化伤害作用加剧的原因探讨
    3 讨论
        3.1 生物活性氧伤害学说的提出
        3.2 活性氧学说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3.3 植物免疫抗感染反应的早期阶段活性氧产生的普遍性
        3.4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早期活性氧在海带抗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
        3.5 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后期海带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抗性下降的原因
        3.6 抗氧化酶系统在海带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3.7 四种抗氧化酶所起作用的差异性
    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扇肢亚目(甲壳动物:等足目)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1.1 概况
        1.1.1 分类系统
        1.1.2 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
    1.2 生物学特性
        1.2.1 生境
        1.2.2 摄食
        1.2.3 发生发展
        1.2.4 生物地理历史
    1.3 等足类分类系统学的建立与发展
    1.4 我国等足目各亚目的简单介绍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扇肢亚目的分类
    2.1 研究概况
    2.2 种类记述
        纺锤水虱科
        浪飘水虱科
        珊瑚水虱科
        缩头水虱科
        蛀木水虱科
        团水虱科
        三叉水虱科
第三章 中国扇肢亚目的系统发育研究
第四章 中国扇肢亚目的地理分布研究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已发表及完成的文章
致谢
附图

四、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DNA条形码联合精细解剖技术对长江口地区疑难种鉴定的应用研究[D]. 赵志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D]. 陈颖. 广西大学, 2019(01)
  • [3]东寨港红树林团水虱爆发原因分析[D]. 肖春霖. 海南大学, 2018
  • [4]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系统发育支序分析[D]. 张秀青. 山西师范大学, 2013(S1)
  • [5]光背团水虱消化酶及其种群生态学研究[D]. 邱勇. 海南大学, 2013(02)
  • [6]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反应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 王云慧.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7]中国海域团水虱属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目:团水虱科)(英文)[J]. 于海燕,李新正. 动物分类学报, 2002(04)
  • [8]中国扇肢亚目(甲壳动物:等足目)的系统分类学研究[D]. 于海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01)

标签:;  ;  ;  ;  ;  

中华海域团水一新种(甲壳纲:等足纲:团水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