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变成大问题

小班变成大问题

一、小型班成为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彪[1](2021)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阶段,小微企业由于产业类型多样、覆盖范围广、市场反应敏感等特征,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特别是传统融资的困境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转向民间信贷融资又使得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贵的风险,并加剧了市场动荡。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条件,又为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水平相关信息的获取提供重要手段。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力方式;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该方式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评价机理分析。研究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来源、剖析小微企业传统渠道与互联网渠道下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点等,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2)评价体系构建。加快适用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体系的针对性研究,强化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有效性,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防控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的重要举措;(3)数据模型构建。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多元信息的获取能力,利用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技术如何改进小微企业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及模型精确度;(4)评价结果及应用。研究信用评价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作用机理,是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在基本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大类问题的研究,产生如下的研究成果:(1)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机理模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及融资流程不明晰、不系统的现状,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途径及大数据信用评价机理展开分析。我国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的分析入手,实现我国小微企业特征的详细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我国小微企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等总体情况、金融行为、竞争力、社会关联性以及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上,表现出显着差异性特征。基于案例提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共包含传统融资业务的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全新模式以及上市融资四种类型。提出信息不对称风险、财务风险、关联关系复杂性风险、脆弱性风险四类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风险来源,剖析小微企业传统渠道与互联网渠道下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点,界定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四维概念模型。研讨大数据技术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中的应用机理,提出评价的基本框架。(2)“互联网+”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体系模型。充分利用“互联网+”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宽所带来的海量信息获取优势,分析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相关因素,构建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专门指标框架,形成具体、细致的评价指标储备。界定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硬信息、软信息,从双重维度提炼81项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具体因素。继而,从经营活动信息、金融行为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竞争力信息、企业关联关系信息系和企业融资申请陈述信息等六个维度提炼、储备90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指标类型、评分方法及数据的标准化方法。构建融合熵值法、CRITIC方法、方差齐性检验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强化指标体系区分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履约客户和违约客户的能力。(3)基于主题挖掘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数据获取模型。信息量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需围绕硬信息、软信息多元结构的融合展开。基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指标框架中的部分软信息变量,构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相关软信息LDA主题挖掘模型,获取17个主题变量及各主题对应每条样本的概率分布,实现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的量化挖掘。(4)基于神经网络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模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二分类问题,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选取同花顺行情中心新三板作为数据来源开展案例分析,分别将硬信息、软信息、硬信息+软信息纳入BP神经网络模型,形成三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硬信息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相对于单独使用软信息进行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而言,单独使用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更高;融入软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精确度高于仅使用软信息或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因而将软信息、硬信息同时纳入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是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准确性的重要方式。(5)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发展政策建议。以多元数据的合理化运用为脉络,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信用评价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信任关系形成的作用机理,给出促进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信任体系良性发展的策略和管理建议。明确了不同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多元信息的处理范式,分析小微企业多元信息发挥作用的方式。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行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抽象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博弈问题,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逆向推理信用评价中的相关因素对二者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本文产生的创新点可能包括:(1)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体系总体框架。从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入手,具体考虑我国小微企业特征,提出大数据背景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范式参考。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大量财务管理数据等结构性硬信息获取不足的问题,致使银行等经融机构难以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估,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进而加剧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难度。非结构性文本信息等软信息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需围绕硬信息、软信息多元结构的融合展开。针对我国小微企业特征,综合考虑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硬信息、软信息的双重维度,提炼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多项因素,构建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及指标类型、标准化方法。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不同类型、不同来源数据的可得性,因而该数据集合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获取更多数据成为可能,这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大数据技术下非结构性软信息的获取方式、使用方式。软信息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非结构性软信息的量化方法,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结构性硬信息和非结构性软信息的量化融合。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研究针对我国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多元数据获取方法。案例分析设计三重实验,分别采用硬信息数据集、软信息数据集、硬信息+软信息数据集,将三类数据集合分别纳入评价模型中,发现不同数据类型的使用对模型精度具有显着影响。硬信息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相对于单独使用软信息进行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而言,单独使用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更高;融入软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精确度高于仅使用软信息或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3)基于演化博弈的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任的关系模型。针对我国小微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信任不足的特征,构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下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不同策略选择,实现信用评价的改进、促进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互利互信共赢的最终目标。围绕多元数据的合理化运用脉络,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行为和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抽象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博弈问题,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博弈均衡的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模拟二者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发现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中的潜在损益、体现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结构性软信息潜在损益以及对软信息硬化边界、机器评价与人际沟通关系的掌握,是影响二者策略选择和良好信任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期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效果的提升。图58幅,表27个,参考文献204篇。

刘羊[2](2021)在《油葵联合收获机拨禾链式割台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油葵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高达400万hm2,现有油葵机械化收获装备存在适应性差、智能化水平低、损失率高等不足,难以满足油葵作业需要,制约着油葵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油葵专用收获装备至关重要。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葵为对象,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及机械物理特性,分析油葵机械化收获工艺流程,设计了拨禾链式油葵割台,对割台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在优化切割装置和夹持输送装置基础上,研制出拨禾链式油葵割台及整机。为检验割台及整机作业性能,开展了田间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定与分析了油葵植株生物学特性,获取了对应参数范围,如植株折弯临界角范围为17.93°~56.85°,种植行距范围为400~600 mm,株距范围为200~360mm,株高范围为1201~2104 mm。对葵盘生物学特性测量分析可知,葵盘直径范围为100.2~260.2 mm,葵盘重量范围依次为155.2~1028.9 g,葵盘厚度范围为14.3~36.1 mm,千粒重范围为52.2~66.4g,葵盘高度范围为311~1810 mm。对油葵“DW667”茎秆开展物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除抗曲强度变化不明显外,由根部至梢部,茎秆最大剪切力、弯曲力、压缩力逐渐降低;随着直径增加,剪切力、弯曲力、压缩力逐渐增大,其中茎秆根部直径最大、剪切强度最大,因此根部切割所需功耗较大。摩擦特性试验可知,茎秆与碳素钢、不锈钢的最大摩擦角分别为29.5°、28.3°,因此选取碳素钢或者不锈钢为切割器材料时,选取的刃形滑切角应不小于最大滑动摩擦角29.5°。(2)结合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油葵种植分布特征及油葵生物学特性,对油葵机械化收获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整机布局,明确了割台研发的关键。比较分析了切割、拨禾、螺旋输送、行走方式等工艺流程对应的不同方案,结合油葵种植生物学特性和物理特性,确定了柔性夹持输送的拨禾方式,滑切角恒定的回转式切割方式,伸缩拨杆式螺旋的输送方式。依据油葵种植地分布零散、小而不平的特点,确定了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方式。设计了伸缩拨杆式螺旋输送器,开展了螺旋输送器及物料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明确了螺旋升角为50°、滚筒转速为180 r/min、外径为450 mm、内径为250 mm、螺距为320 mm、偏心距为60 mm,伸缩拨杆长度为225 mm。设计了分禾机构,对植株分禾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锥形分禾头水平锥角和竖直锥角分别为30°和25°。结合油葵种植农艺,确定了籽粒收集槽最大宽度为360 mm,结合切割后油葵长度,确定了籽粒收集槽长度为960 mm。(3)针对现有切割器切割油葵功耗大、植株易振动以及卡刀等不足,基于对数螺旋数学模型,设计了滑切角恒定的回转式滑切切割装置。对切割器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刀盘直径为150 mm,最小刀片数目为3。分析了夹持切割过程,明确了割刀与主动喂入轮的相对位置范围为:-215 mm﹤X﹤305 mm。通过分析滑切及不产生滑切移条件,得出滑切角适用范围为:29.5°≤τ≤61.5°。解析了茎秆切割过程,构建了茎秆切割功耗模型,探明了影响功耗的关键因素为滑切角、转速、相对位置等因素。以切割功耗、落粒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台架试验。单因素试验明晰了最适转速范围为750~1050 r/min,滑切角范围为50°~70°,相对位置范围为100~300 mm。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切割器刃形滑切角为61°,割刀转速为750 r/min,主动链轮中心与切割安装中心相对位置为180mm。(4)为了降低油葵输送过程的飞溅损失,基于柔性碰撞原理,设计了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对拨禾链空间布局和作业过程分析,明确了主从动链轮中心距为800 mm,链条前倾角为25°,链条后倾角为42°。对夹持元件结构分析,确定了夹持元件高度为45 mm、夹持元件安装宽度为76 mm、夹持元件宽度为80 mm。对拨禾过程、夹持输送过程、抛送过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植株静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及运动学模型,探明了影响夹持输送效果关键因素为夹持速比、夹持间隙、夹持长度等因素。以夹持速比、夹持间隙、夹持长度为探究变量,以植株输送成功率、落粒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台架试验。单因素试验明晰了较优夹持间隙范围为20~40mm,夹持速比范围为1.2~1.6,夹持长度范围为250~450 mm。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夹紧间隙为20 mm,夹紧速度比为1.3,夹紧长度为345 mm。(5)为了检验割台关键部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以植株输送成功率、漏割率为评价指标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输送成功率范围为82.2%~85.5%,漏割率范围为3.4%~4.6%,表明夹持输送装置及切割部件参数设计合理。为检验优化后割台性能及整机联合作业的性能,在油葵完熟期进行田间试验,以割台损失率、籽粒破碎率、籽粒含杂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割台损失率范围为3.1%~4.1%,籽粒破碎率范围为2.2%~2.9%,籽粒含杂率范围为3.2%~4.1%,说明整机各部件联合作业效果良好,分析可知,随着行走速度增大,籽粒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增高,综合考虑,机器行走速度不高于0.8m/s时,籽粒破碎率、籽粒损失率及含杂率不超过4%,整机能满足作业需求。

穆超[3](202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技术研究 ——以吉家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都是我国最为珍贵的瑰宝。但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迅速扩张,人们对新型建筑生活的向往,导致传统村落每天仍会以近百个的速度消失。但现阶段,因为传统村落建筑的结构与性能相对现代建筑舒适性与居住性都差距较大,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建筑的构造与居住性。因此,村落传统的传承性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大量传统建筑被重新翻盖,少量则被遗弃,形成传统村落损毁和空废化。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由此保护传统村落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本质上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可真正的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传统村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对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系统、经济体系、民俗文化与村落风貌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全方面的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形式与方法包罗万象,不同传统村落的人文风情、文化历史、生产方式、地区环境、建筑形态等也有很大的区别,由此结合不同传统村落需要使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和保护方法,全面执行“一村一策”的保护理念。近些年北京颁发了诸多建设乡村的政策文件,在《强化保护传统村落指导建议》中明确表示需要有效维系并保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持续改良群众的人居环境,确保传统村落的循环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北京吉家营传统村落为例,本这“一村一策”的理念,对吉家营村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对传统民居进行民宿低碳改造设计,对道路系统进行满足人居环境的整体布局改造,从技术层面将村落环卫系统中的垃圾分类系统与垃圾处理系统提出了相关改造建议,对水环境系统中的排水系统和污水治理系统进行了可持续循环利用,在不破坏古建筑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对传统民居进行外维护结构设计改造,秉持着低碳理念思想,充分降低热能源的交换率,可采用外墙内保温设计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从整体布局到建筑细节全方面对吉家营传统村落的居住性、舒适性、现代性、可持续发展性进行提升。并希望此次研究可以对我国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质性的建议,让我国的传统村落可以不再消失,永久传承村落的民风民俗、历史文明、建筑风貌、特色文化等核心价值。

吴晴观[4](2021)在《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轻小型惯性导航系统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由于其在精度和体积上的综合优势,长期以来占据着领先地位。但是,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近年来遭遇到了精度提升的瓶颈,其自身测量原理所带来的误差已经显得非常突出。本课题在分析了制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精度提升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永磁体作为敏感元件,将反馈线圈外置作为固定部件的反馈驱动结构以及以张丝作为支承约束结构的改进方式,并且分析了这两个新结构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为:1)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反馈结构的效率提升研究。本课题对新反馈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其存在的问题:在相同的加速度输入下,相较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新反馈结构需要更大的驱动力,而大的驱动力往往意味着需要大的电流,这会使系统内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主要从提高电-力转化效率以及降低敏感元件对驱动力的需求这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敏感元件周围空间的磁场分析,从反馈线圈与敏感元件这两个方面着手,确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反馈线圈部分,主要依据磁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来确定电-力转化率高的位置;在敏感元件部分,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变化驱动力需求和变化反馈电磁力之间的大小关系。2)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张丝结构的刚度设计方案研究。依据加速度计对支承结构的要求,张丝结构需要在非敏感轴方向上具备大刚度的同时,在敏感轴方向上需要具备低刚度。本课题研究了不同张丝结构在非敏感轴方向上的刚度模型,并分析确定了影响张丝结构刚度的相关因素。在非敏感轴方向上,张丝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弹性模量是影响刚度的主要因素;在敏感轴方向上,张丝的预紧力和长度是影响刚度的主要原因。最后,本课题通过相关软件对所研究的新结构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本课题还搭建了原理验证平台,对这种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的测试样机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证明了原理上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测试样机在1小时内的0g输出稳定性达到了5.34μg,在精度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

张雪妮[5](2021)在《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13.50%,较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了4.63%,年均增长约700万人,其中高龄、失能及认知症老年人的人口也在大量攀升,解决全社会高龄、失能和认知症老年人的护理照护与生活支援问题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倡的“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政策下,融合于社区的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可以为不同程度失能和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支持与专业的护理服务。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该类型养老设施对于收住人群条件和居住空间设计标准的制定均不统一,难以为该类设施中的老年人群提供满足其生活品质的居室空间环境。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依托城市社区的介护型养老设施中居室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模式进行研究,梳理了介护型养老设施中居室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类型和特点,并归纳国内外老年人不同护理程度的分类标准。重点研究养老体系已经发展较为完善的日本、欧洲及美国,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同时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分别进行实态调研和案例分析,结合各个国家不同设施类型和入住老年人类型,对不同案例中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平面布局和居室细部设计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居室空间模式的特征和设计要点。最后,根据已归纳的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特点,提出影响居室空间模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尝试性提出适合我国的三种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及相应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今后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宋晓娟[6](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董彪[7](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建筑物检测》文中指出遥感图像中对地物的检测一直是研究热点,其中人类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建筑物,因此对该类目标实现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建筑物颜色、纹理及形状等来提取简单物体的特征的传统目标检测算法已不再适用,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对于背景复杂度高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提取更多细节特征,适用于遥感图像场景,在鲁棒性方面表现良好。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建筑物检测,采用基于区域的Mask RCNN的目标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端到端的Yolo v3的目标检测方法,分别针对不规则建筑物的分割效果不理想及小型建筑物的检测精度低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针对建筑物本身不规则形状导致传统矩形识别框无法满足检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sk RCNN目标检测算法,针对主网络结构FPN和RPN进行改进,并调整掩膜mask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原Mask RCNN算法的检测精度分别提高了1.54%和1.65%,有效优化了遥感领域不规则建筑物的检测问题。(2)针对小型建筑物检测难度大、检测过程中无法满足实时性等问题,通过修改Darknet-53网络中特征图分辨率和调整先验框维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 v3目标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原Yolo v3算法的检测精度分别提高了5.35%和2.34%,有效解决了遥感领域小型建筑物难以检测的问题。

郑旭[8](2021)在《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步伐逐步加速,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风貌和景观的趋同性与城市近现代公园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淡化等问题愈见显着,同时景观遗产历史功能与现实功能的不统一,以及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不完善也成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大难题。近年来,重庆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改造和完善历史遗迹,开辟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重庆市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拥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和旅游胜地,同时重庆历史名园管理政策的实施也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了缓解重庆城市发展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突出矛盾,激发城市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活力,延续景观遗产的生命力,本文以重庆渝中区鹅岭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IPA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时空变迁特征、分析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调查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总结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最后提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改造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讨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包括对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构成的梳理以及价值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构建,价值的构成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生态价值共五类价值,价值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考证以及构建价值评价标准,其中评价标准将公园景观遗产的五类价值中,每一类价值建立3~5个子标准,为后文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判断提供理论依据。阐述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包括保护与利用的内容和方法,为后文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重庆近现代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分析重庆近现代公园的特征,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背景基础。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分别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时期和市场经济改革后时期进行时代变迁的特征的纵向分析,同时从景观轴线、功能分布、园路分布、植被分布、水体分布、建筑设施和其他共七个方面对公园整体空间变迁的特征进行横向分析,明确鹅岭公园整体空间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资源,分类汇总得到历史性、人文性和自然性景观遗产,依据景观遗产价值评价标准,利用AHP法得到价值指标权重,并结合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公园景观遗产整体空间变迁特征和景观遗产价值的分析,以明确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IPA四象限分析法进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分析,分别得到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情况、价值与利用情况的四象限图,然后将两个四象限图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不同价值、不同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景观遗产的八种类型,均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景观遗产以保护现状为主,不用进行过多干预,其他景观遗产中价值较高的景观遗产以重点改进为主,价值较低的景观遗产以次重点改进为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包括四点:第一是系统性;第二是原真性;第三是可持续性;第四是分类性。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改造策略分为规划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整体)和设计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个体),规划层面上的改造第一完善和恢复景观轴线;第二是建设和调整功能布局;第三是建设文化主题游线;第四是加强植物艺术观赏布局;第五是加强水体之间的联系;第六是完善灯光夜景系统;设计层面上的改造需要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和恢复,需要次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以利用为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功能替换和景观的打造。

董本松[9](2021)在《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的Office口令恢复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普遍采用加密的形式,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各种加密手段,隐藏犯罪信息,给安全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由于加密算法的不断改进,密钥的位数越来越多,密钥组合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导致口令恢复的计算规模逐渐增大。已有的CPU平台无法满足恢复口令的计算需求,GPU平台存在访存问题,限制了口令恢复的性能。鉴于此,迫切需求一种高效能的口令恢复系统,以实现大规模计算资源的动态聚合,进而实现对加密数据的高效分析和恢复。本文提出对Office口令恢复优化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口令恢复的性能为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和贡献点如下:1.本文以Office口令恢复算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设计了基于申威众核平台的口令恢复系统。同时对其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并行性分析和相关性处理,测试并统计了口令恢复算法的热点函数,找出了影响其性能的瓶颈。2.针对国产申威众核平台的特点,提出了6种优化策略,改进并优化了口令恢复系统。该优化策略较好地利用了申威众核平台的从核计算性能和局部存储优势。为了解决循环嵌套函数执行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利用SW26010的64个从核加速计算。为了解决函数中访存延迟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局存(Local Direct Memory,LDM)减少访存延迟。为了解决函数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批量式传输技术。为了解决64KB的局存空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利用tile语句的循环分块原理。为了解决从核计算性能降低或通信开销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双缓冲机制。为了解决64个从核内部密集型数据的计算问题,提出了利用数据级并行的向量化。3.本文对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口令恢复系统的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可控性,以及申威众核平台的优越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具有并行性较强、恢复速度较快、吞吐量较大等特点。与开源软件Hashcat相比,口令恢复性能提高了2.06倍,与常用的口令恢复工具AOPR、EDPR和Accent Software相比,分别提高了97.21、19.96和15.31倍。该优化策略较好地发挥了国产申威众核平台的优势,提高了口令恢复的效率,缓解了实际的应用需求。

徐睿[10](2021)在《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整合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广受关注已成趋势。综合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可以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的研究在现状调查基础上,总结已有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上海市科学学习领域与技术学习领域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展开了研究。本研究目标:(1)调查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学习实验室现状;(2)开发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路径;(3)打造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4)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在D、Z小学、F初中、H高中开展配套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在“建设-使用-反馈-调整”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将综合实验室建设、配套课程开发、综合实验室应用有机整合,以真实教学需求促进实验室建设,以实验室功能推动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形成良性循环。(5)建设成功一批综合实验室样例,开发、积累一批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且在应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论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研究设计方案。第二章介绍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对中小学科学与技术领域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四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第五章从课程要素、开发思路、课程类型、课程开设实例四个角度介绍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的研究情况。第六章从行动研究的四个阶段介绍综合实验室环境带来的教学变革。第七章简述本研究结论、创新及对未来展望。

二、小型班成为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班成为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与基础理论综述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
        2.1.2 小微企业的范围
    2.2 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及互联网融资
        2.2.1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2.2 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
    2.3 小微企业融资信用评价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2.3.1 硬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影响
        2.3.2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影响
    2.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及方法
        2.4.1 传统信用评价技术
        2.4.2 大数据技术下的企业融资信用评价方法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分析
    3.1 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
        3.1.1 国外小微企业发展模式及传统渠道融资特征
        3.1.2 国外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的发展
    3.2 我国小微企业特征
        3.2.1 小微企业的总体特征
        3.2.2 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特征
        3.2.3 小微企业的金融行为特征
        3.2.4 小微企业的竞争力特征
        3.2.5 小微企业的社会关联性特征
        3.2.6 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特征
    3.3 我国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及途径
        3.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
        3.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途径
    3.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分析
        3.4.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的来源
        3.4.2 小微企业传统与互联网渠道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
        3.4.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四维概念模型与要素
    3.5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
        3.5.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目的
        3.5.2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审核流程分析
        3.5.3 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指标构建
        4.1.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硬信息与软信息界定
        4.1.2 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硬信息
        4.1.3 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软信息
    4.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界定与预处理
        4.2.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框架
        4.2.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类型及标准化方法
    4.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
        4.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单一客观赋权方法
        4.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
        4.3.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熵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获取模型
    5.1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作用方式
        5.1.1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直接作用
        5.1.2 软信息文本特征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间接作用
        5.1.3 软信息主题特征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间接作用
    5.2 融合多元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获取
        5.2.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分类
        5.2.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量化方法
        5.2.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软硬信息变量选取
    5.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模型
        5.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数据来源
        5.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信息量化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6.1 基于博弈的评价主体关系分析
        6.1.1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模型假设
        6.1.2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模型构建
        6.1.3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演化均衡的稳定性分析
    6.2 基于演化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
        6.2.1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用特征
        6.2.2 基于神经网络和物元可拓的评价方法
        6.2.3 模型精确度测量
    6.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结果分析
        6.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数据来源
        6.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实验设计
        6.3.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内涵总结
        7.1.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
        7.1.2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优势
    7.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要素
        7.2.1 传统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价与信任关系
        7.2.2 互联网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价与信任关系
    7.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管理建议
        7.3.1 基于激励政策执行力的信用评价技术研究
        7.3.2 基于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的风险防控
        7.3.3 基于大数据来平衡评价技术与人际沟通的关系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词云图代码
附录 B LDA模型代码
附录 C BP神经网络代码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油葵联合收获机拨禾链式割台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由来
    1.2 国内外油葵收获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油葵收获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油葵收获技术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油葵专用割台研究动态
        1.3.1 国外油葵专用割台研究动态
        1.3.2 国内油葵专用割台研究动态
    1.4 国内外油葵割台关键部件研究进展
        1.4.1 国外油葵割台关键部件研究现状
        1.4.2 国内油葵割台关键部件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关键技术
        1.5.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葵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机械物理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生物学特性测定与分析
        2.2.1 折弯临界角测定与分析
        2.2.2 植株生物特征测量与分析
        2.2.3 种植分布特征测量与分析
    2.3 机械物理特性测试与分析
        2.3.1 茎秆剪切试验
        2.3.2 茎秆弯曲试验
        2.3.3 茎秆压缩试验
        2.3.4 物料摩擦学特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葵机械化收获工艺流程与总体方案
    3.1 引言
    3.2 油葵联合收获机设计要求
    3.3 整机机构及工作原理
        3.3.1 整机结构
        3.3.2 整机工作原理
        3.3.3 割台总体方案
        3.3.4 割台工作原理
        3.3.5 传动系统
    3.4 油葵机械化收获关键机构作业方式确定
        3.4.1 拨禾方式选取
        3.4.2 切割方式选取
        3.4.3 螺旋输送方式选取
        3.4.4 动力行走方式选取
    3.5 螺旋输送器设计与参数分析
        3.5.1 螺旋输送器静力学分析
        3.5.2 螺旋输送器动力学分析
        3.5.3 物料动力学分析
        3.5.4 物料运动学分析
        3.5.5 螺旋输送器结构参数确定
        3.5.6 伸缩拨杆运动学分析及参数匹配
    3.6 分禾器关键参数设计与分析
        3.6.1 分禾头宽度
        3.6.2 水平锥角
        3.6.3 竖直锥角
        3.6.4 籽粒收集槽长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转式切割装置设计与切割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构与工作原理
        4.2.1 切割器结构
        4.2.2 工作原理
    4.3 滑切理论分析
    4.4 切割器关键参数分析
        4.4.1 刃口曲线设计
        4.4.2 割刀数目确定
        4.4.3 刀盘直径确定
        4.4.4 相对位置分析
    4.5 切割过程分析
        4.5.1 切割运动学分析
        4.5.2 切割动力学分析
    4.6 功耗模型建立
        4.6.1 支持力功耗
        4.6.2 切向摩擦力功耗
        4.6.3 滑动摩擦力功耗
    4.7 台架试验
        4.7.1 材料与装置
        4.7.2 试验方法
        4.7.3 试验指标
        4.7.4 结果与分析
        4.7.5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夹持输送装置设计及输送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与工作原理
        5.2.1 柔性夹持输送装置结构
        5.2.2 工作原理
    5.3 关键参数确定与分析
        5.3.1 拨禾链结构参数分析
        5.3.2 夹持元件参数设计
    5.4 拨禾过程分析
        5.4.1 拨禾过程柔性碰撞分析
        5.4.2 拨禾过程植株振动模型建立
        5.4.3 拨禾过程动力学分析
    5.5 夹持输送过程分析
        5.5.1 夹持输送过程静力学分析
        5.5.2 夹持输送过程运动学分析
    5.6 抛送过程动力学分析
    5.7 台架试验
        5.7.1 材料与装置
        5.7.2 试验方法
        5.7.3 评价指标
        5.7.4 结果与分析
        5.7.5 验证试验与对比试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田间试验与结果分析
    6.1 引言
    6.2 主要技术参数
    6.3 田间收获试验
        6.3.1 试验方法
        6.3.2 试验指标
        6.3.3 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课题来源
附录 B:注释说明
附录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技术研究 ——以吉家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村落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3 国内论文期刊研究状况
    2.2 京郊传统村落的现状与问题
        2.2.1 京郊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2.2.2 京郊传统村落发展问题
        2.2.3 京郊传统村落案例分析
        2.2.4 吉家营村发展趋势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2.3.1 村落生态可持续发展
        2.3.2 村落文化可持续发展
        2.3.3 村落经济可持续发展
    2.4 总结
第三章 吉家营长城城堡
    3.1 吉家营村落概况
        3.1.1 村落历史背景
        3.1.2 村落地理位置
        3.1.3 村落长城城堡
        3.1.4 吉家营村落山水关系
        3.1.5 村落社会状况
    3.2 吉家营长城及其他历史遗存
        3.2.1 村落城堡结构演变
        3.2.2 城门与牌坊现状
        3.2.3 城墙现状
        3.2.4 其他文保遗址现状
    3.3 吉家营传统聚落肌理
        3.3.1 村落格局特点与现状
        3.3.2 村落街巷肌理特征
        3.3.3 建筑院落结构特点
        3.3.4 村落建筑现状
        3.3.5 村落建筑特点
    3.4 村落保护内容与规范
        3.4.1 吉家营村落保护内容
        3.4.2 吉家营村落保护策略
    3.5 村落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3.5.1 村落保护内容与保护区划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4.1 吉家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4.1.1 村落经济发展形式
        4.1.2 旅游业对乡村振兴作用
        4.1.3 村落旅游业发展规划
    4.2 村落发展策略
    4.3 公共服务系统规划
    4.4 商业服务系统规划
    4.5 生态景观区域
    4.6 文物保护区域
第五章 建筑可持续保护与更新
    5.1 村落传统建筑做法
    5.2 传统建筑风貌
        5.2.1 传统风貌破坏状况
        5.2.2 建筑风貌改造
    5.3 传统村落建筑外保温技术策略
        5.3.1 传统村落保温层改造意义
        5.3.2 保温层设计的低碳影响
        5.3.3 我国传统村落建筑外保温层现状
    5.4 吉家营外墙保温层技术策略
        5.4.1 吉家营村落民居保温层现状
        5.4.2 保温层技术分类
        5.4.3 外墙保温技术措施
        5.4.4 吉家营村屋面保温设计
        5.4.5 吉家营村门窗保温设计
    5.5 村落更新建筑技术策略
        5.5.1 民宿改造设计理念
        5.5.2 民宿改造设计
        5.5.3 民宿低碳改造设计
第六章 吉家营村环境景观可持续设计
    6.1 水环境改造背景研究
        6.1.1 水环境处理对于传统村落的意义
        6.1.2 水环境改造政府支持
        6.1.3 我国目前水环境改造方法
        6.1.4 吉家营水环境系统现状
    6.2 吉家营水环境改造设计
        6.2.1 雨水花园文化广场设计
        6.2.2 雨水排水系统
        6.2.3 污水排水系统
    6.3 环卫系统改造规划
        6.3.1 吉家营环卫设施基础现状
        6.3.2 吉家营垃圾处理改造设计
        6.3.3 科普与宣传垃圾分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EMS加速度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石英振梁加速度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张丝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3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2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的设计构想与问题分析
    2.1 阻碍石英挠性加计精度提升的问题分析
        2.1.1 石英挠性加计反馈结构中的热问题
        2.1.2 石英挠性加计支承结构中的应力问题
    2.2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反馈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2.2.1 新反馈结构的设计构想
        2.2.2 新反馈结构的驱动力问题分析
    2.3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支承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2.3.1 新支承结构的设计构想
        2.3.2 新支承结构的刚度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的高效驱动力研究
    3.1 反馈驱动力的问题分析
    3.2 高效反馈结构的线圈研究
        3.2.1 圆柱形永磁体周围磁场的数学模型建立
        3.2.2 永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分析
        3.2.3 永磁体同名对接方案研究
        3.2.4 永磁体周围磁场分布仿真验证
        3.2.5 永磁体同名对接方案的仿真验证
    3.3 高效反馈结构的敏感元件研究
        3.3.1 连接体的设计方案研究
        3.3.2 永磁体的材料研究
        3.3.3 永磁体的尺寸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张丝结构的刚度研究
    4.1 张丝结构的问题分析
    4.2 张丝结构非敏感轴方向上的大刚度研究
        4.2.1 非敏感轴方向上不同张丝结构的刚度模型建立
        4.2.2 非敏感轴方向上影响十字支承张丝结构刚度的因素分析
        4.2.3 非敏感轴方向上张丝结构的仿真验证
    4.3 张丝结构敏感轴方向上的低刚度研究
        4.3.1 敏感轴方向上张丝结构的刚度模型建立
        4.3.2 敏感轴方向上张丝结构的仿真验证
        4.3.3 张丝材料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样机研制及实验验证
    5.1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的整体方案设计
    5.2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实验验证
        5.2.1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功能测试
        5.2.2 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5)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中国老龄化大国新局面
        1.1.2 我国养老设施需求量不断攀升
        1.1.3 我国养老设施介护型床位紧缺
        1.1.4 我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设计较单一
        1.1.5 我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使用和管理标准尚不成熟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相关研究
        1.3.2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老年人
        1.4.2 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
        1.4.3 照料组团
        1.4.4 居室空间
        1.4.5 长期护理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使用人群
    2.1 居室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
        2.1.1 老年人
        2.1.2 护理人员
    2.2 居室内老年人行为特征及需求
        2.2.1 老年人护理程度分类
        2.2.2 轻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2.2.3 中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2.2.4 重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2.2.5 认知症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2.2.6 老年人活动尺度
    2.3 居室内护理人员行为特征及需求
        2.3.1 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2.3.2 老年人的居卧护理
        2.3.3 老年人的着衣护理
        2.3.4 老年人的个人卫生护理
        2.3.5 对老年人的日常移动
    2.4 本章小结
3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3.1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3.1.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3.1.2 相关案例概况
        3.1.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3.1.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3.1.5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3.2 欧洲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3.2.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3.2.2 相关案例概况
        3.2.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3.2.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3.3 美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3.3.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3.3.2 相关案例概况
        3.3.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3.3.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3.3.5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3.4 国外居室空间模式特点
        3.4.1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3.4.2 围绕公共空间布局的环绕模式
        3.4.3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布局的簇状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4.1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基本概况
        4.1.1 基本情况
        4.1.2 相关案例概况
    4.2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4.2.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串联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4.2.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沿交通廊线型布局
        4.2.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4.2.4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4.2.5 居室细部设计
    4.3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4.3.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围绕大型公共空间联系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4.3.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环绕式布局
        4.3.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4.3.4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4.3.5 居室细部设计
    4.4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4.4.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或公共空间组织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4.4.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簇状布局
        4.4.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4.4.4 居室共享空间
        4.4.5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4.4.6 居室细部设计
    4.5 国内居室空间模式特点
        4.5.1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4.5.2 围绕公共空间布局的环绕模式
        4.5.3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布局的簇状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设计要点
    5.1 影响居室空间模式的因素
        5.1.1 照护理念更迭
        5.1.2 入住人群类型
        5.1.3 建设用地条件
        5.1.4 经济文化差异
    5.2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5.2.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5.2.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串联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5.2.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沿交通廊线型布局
        5.2.4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内含独立卫生间
        5.2.5 居室平面布局
        5.2.6 居室细部设计
    5.3 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5.3.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5.3.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或公共空间组织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5.3.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簇状布局
        5.3.4 居室共享空间
        5.3.5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外和居室内共用卫生间
        5.3.6 居室平面布局
        5.3.7 居室细部设计
    5.4 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5.4.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5.4.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围绕大型公共空间联系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5.4.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环绕式布局
        5.4.4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外共用卫生间
        5.4.5 居室平面布局
        5.4.6 居室细部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梳理国内外老年人分类标准并研究居室内使用人群行为特征
        6.1.2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经验借鉴
        6.1.3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特征
        6.1.4 适宜我国的三类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6.2 论文局限与不足
    6.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建筑物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难点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难点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遥感建筑物检测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遥感图像概述
    2.2 基于区域的目标检测算法
        2.2.1 算法概述
        2.2.2 Mask RCNN目标检测算法
    2.3 基于端到端的目标检测算法
        2.3.1 算法概述
        2.3.2 Yolov3 目标检测算法
    2.4 开发环境和框架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ask RCNN的遥感建筑物检测
    3.1 引言
    3.2 改进的Mask RCNN算法
        3.2.1 改进FPN网络
        3.2.2 改进RPN网络
        3.2.3 修改mask掩膜
    3.3 数据集
    3.4 训练过程
    3.5 实验结果分析
        3.5.1 评价指标
        3.5.2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Yolo v3 的遥感建筑物检测
    4.1 引言
    4.2 改进的Yolo v3 算法
        4.2.1 改进特征分辨率
        4.2.2 修改先验框维度
    4.3 数据集
    4.4 训练过程
    4.5 实验结果分析
        4.5.1 评价指标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近现代公园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近现代公园
        2.1.2 景观遗产
    2.2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遗产价值构成
        2.2.2 景观遗产价值评价
    2.3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研究
        2.3.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2.3.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与价值研究
    3.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发展与特征
        3.1.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与发展
        3.1.2 重庆近现代公园特征
    3.2 鹅岭公园概况与景观遗产资源
        3.2.1 地理位置
        3.2.2 历史沿革
        3.2.3 景观遗产资源
    3.3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研究
        3.3.1 时代变迁
        3.3.2 空间变迁
        3.3.3 小结
    3.4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研究
        3.4.1 问卷设计
        3.4.2 数据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4.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统计
    4.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分析
        4.2.1 景观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4.2.2 景观遗产利用问题分析
        4.2.3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及改造策略
    5.1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5.1.1 系统性
        5.1.2 原真性
        5.1.3 可持续性
        5.1.4 分类性
    5.2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及设计实践
        5.2.1 规划层面
        5.2.2 设计层面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的Office口令恢复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研究工作
    2.1 口令恢复算法
        2.1.1 Office口令恢复的计算流程分析
        2.1.2 Office口令恢复的开销热点分析
    2.2 国产申威众核处理器
    2.3 并行开发工具
        2.3.1 消息传递接口
        2.3.2 开源加速器
        2.3.3 单指令多数据流
        2.3.4 消息传递接口+开源加速器
    2.4 并行性能的评价指标
    2.5 传统Office口令恢复工具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 系统框架
    3.2 系统相关类及函数介绍
    3.3 系统主要模块简介
    3.4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3.4.1 Office文档解析模块
        3.4.2 预处理模块
        3.4.3 口令扩展模块
        3.4.4 Hash迭代模块
        3.4.5 AES模块
        3.4.6 对比验证模块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申威众核平台的口令恢复系统优化研究
    4.1 相关性分析
    4.2 口令恢复系统优化
        4.2.1 加速循环并行化
        4.2.2 优化全局访存操作
        4.2.3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4.2.4 循环分块
        4.2.5 双缓存机制
        4.2.6 向量化
    4.3 本章小结
5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和测试用例
        5.1.1 测试环境
        5.1.2 测试用例
    5.2 测试对比工具及测试目的
        5.2.1 测试对比工具
        5.2.2 测试目的
    5.3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5.3.1 正确性测试
        5.3.2 有效性测试
        5.3.3 可扩展性测试
        5.3.4 与其他现有口令恢复工具的对比
        5.3.5 与其他平台的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10)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实验室作为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三、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工具设计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实验室及配套情况
        二、实验室教学使用情况
    第三节 调查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
    第一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前提条件
        一、实验安全
        二、灵活匹配
        三、便于学习
        四、环境舒适
        五、活动开放
    第二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重点突破
        一、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三、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四、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五、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一、实验室的基础要求分析
        二、可移动实验室环境的打造
        三、实验室装备的功能
        四、实验室器材的配备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一、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确定
        二、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建设
    第三节 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一、无线网络
        二、无线投影
        三、移动终端
        四、视频系统
        五、物联设备
    第四节 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一、根据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配备
        二、提升综合实验室数字化实验设备的配备效率
    第五节 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一、实验环境的整体建设
        二、实验室配套用房的整体规划
        三、实验员的整体配备
        四、综合实验室管理的配套跟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
    第一节 课程要素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方式
        四、课程评价
    第二节 课程开发思路
        一、从内容出发建设课程
        二、从仪器配备出发建设课程
        三、从环境支持出发建设课程
    第三节 课程类型
        一、替代式课程
        二、主题式课程
        三、系列式课程
    第四节 课程开设实例
        一、D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二、Z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三、F初中课程开设实例
        四、H高中课程开设实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实验室教学应用的行动研究
    第一节 计划研究阶段
    第二节 初步实践探索阶段
        一、结合课内外教学实践,体现工程教育新思想
        二、高度整合信息化环境,打开教学实践新天地
    第三节 深入实践探索阶段
        一、大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体现整合与学习进阶思想
        二、功能区自由转场切换,促进教学过程适配与灵活
        三、系列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四、主题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拓展应用思维
    第四节 实施效果评价阶段
        一、促进教师行为变化
        二、促进学习方式变化
        三、促进教研活动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简历
    二、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小型班成为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D]. 周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油葵联合收获机拨禾链式割台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D]. 刘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技术研究 ——以吉家营为例[D]. 穆超.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张丝支承式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D]. 吴晴观.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D]. 张雪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建筑物检测[D]. 董彪. 中北大学, 2021(09)
  • [8]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郑旭. 西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的Office口令恢复优化技术研究[D]. 董本松.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10]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D]. 徐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小班变成大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