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同构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类质同象的研究方法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锋,范裕,周涛发[1](2021)在《安徽泾县湛岭斑岩型钼矿床中铼的赋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铼(Re)作为关键金属之一,是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必不可少的关键矿产,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全球90%的Re产出于斑岩型矿床中,由于Re和Mo(钼)的元素性质相近,辉钼矿是Re的主要富集矿物。目前,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含Re辉钼矿多型、辉钼矿中Re的含量、以及微米尺度上Re在辉钼矿中的赋存规律等方面,但纳米尺度上,Re在辉钼矿中的赋存状态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次工作以安徽省泾县新发现的湛岭斑岩型钼矿床中的辉钼矿为研究对象,查明矿床中的辉钼矿主要有两种类型:粗粒叶片状辉钼矿(Ⅰ型)和细粒集合体辉钼矿(Ⅱ型)。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确定了微米尺度上辉钼矿中的Re含量呈较大的不均一性。粗粒叶片状辉钼矿核部的Re含量(90.2×10-6)高于边部(37.6×10-6),细粒集合体辉钼矿中的Re平均含量(89.4×10-6)明显高于粗粒叶片状辉钼矿(50.0×10-6),其中可见多个无规律的局部Re富集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细粒集合体辉钼矿中富Re区域进行聚焦离子束(FIB)原位取样,并运用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在纳米尺度上,辉钼矿Re含量也有较大不均一性。在ADF-TEM照片中识别出辉钼矿具有a、b两种不同的表征。表征a的辉钼矿Re含量较高,晶格受到明显干扰,除类质同象替换外,还存在以Re-S吸附的方式赋存的Re;而表征b中的辉钼矿Re含量较低,晶格并未受到明显的干扰,Re主要是以类质同象替换的形式存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湛岭斑岩型钼矿床中的Re除了类质同象替代Mo进入辉钼矿晶格外,还以Re-S的形式吸附在辉钼矿晶格表面,Re的两种赋存状态是辉钼矿中Re含量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欧阳志强,练翠侠,宛克勇,史国伟,陈平波,罗华彪,李庆生,王金艳[2](2021)在《湖南水口山典型矿床稀散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 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刘国栋,付勇,何伟,唐波,龙珍,杨颖,龙克树[3](2021)在《中国铝土岩系中伴生钪资源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初探》文中指出钪(Sc)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分布极为稀散,钪的独立矿物稀少,独立矿床几乎没有。铝土岩系中的钪资源储量巨大,本文统计了中国各铝土矿成矿带Sc数据,在对比山西(断隆)成铝区、华北陆块南缘成铝区、渝南—黔北成铝带、黔中成铝区和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数据基础上,发现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Sc含量最高,含钪铝土岩系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和二叠纪。通过对比分析A/S与钪的关系,在A/S小于2.5,钪的含量总体较高,且与A/S正相关,大于2.5后,与A/S负相关。从而得出在铝土岩系中,Sc分布在顶层的黏土岩、中部的铁质铝土矿以及底部的铁质黏土岩、铁质岩,尤其是在含铁铝土岩系中高度富集。通过对比分析铝土岩系各元素含量,发现钪与铁、铌、钒、铬元素成正相关,综合铝土岩系中其他元素的矿物表现形式,推测钪在铝土岩系中的赋存形式可能为: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本文初步探讨总结钪在铝土岩系中可能的赋存形式、时空分布规律及钪的迁移转化机制,为铝土矿中伴生钪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石得凤,陈冬生,朱云,李桂贤,张德贤,刘洋,杨仙,鲁玉龙[4](2021)在《闽中梅仙丁家山铅锌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梅仙丁家山铅锌矿床是闽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中多个大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丁家山铅锌矿床两类矿石(含磁黄铁矿矿石和含磁铁矿矿石)内的闪锌矿和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及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技术,揭示二者的微量元素组成和赋存状态,探讨成矿温度及矿床成因方面的重要信息。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内Fe、Mn、Cd、Cu、In、Pb、Bi元素较为富集,两类矿石内的闪锌矿除Fe元素含量相差较大以外(平均值分别为9.3%和1.7%),其他元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异;电子探针面扫描和LA-ICP-MS剥蚀图像显示元素Mn、Cd、In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而Fe、Cu、Pb、Bi则有类质同象和显微包体2种存在形式。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元素Co、Ni、Pb、Bi相对富集,Ni、Mn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Cu、Co有类质同象替换和显微包体2种形式,Pb、Bi主要以方铅矿包体形式存在。两类矿石中的闪锌矿Zn/Cd比值分别在120~150之间和93~210之间,均指示中温成矿条件。两类闪锌矿内Fe、Cd、Mn元素含量特征与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内的闪锌矿相吻合;矿床内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物质来自于岩浆岩。上述证据共同支持梅仙丁家山铅锌矿矿床属矽卡岩型矿床。

朱悦彰[5](2021)在《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南都龙超大型锌锡矿床是我国第一大铟资源产地。目前,对其矿石中铟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及成形成制仍不清楚,限制了资源勘查评价和深度开发利用。本文在对都龙矿床进行了较充分地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野外调查、采样及测试分析,对该矿床含铟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及和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都龙锌锡矿精矿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铟主要赋存于锌精矿和铜精矿中,而在铁硫精矿和锡精矿中的含量很低。这反映铟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铁闪锌矿,少量赋存于黄铜矿中,而在锡石中很少有分布。(2)矿区内主要硅酸盐类矿体中的铟占比较高,其主矿种(锡、锌)的占比也较高,而矿石中铟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矿物(湿矽卡岩化带)中,主要以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为主要赋存载体。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各类矽卡岩中含铟闪锌矿的自形程度均较高,并表现出呈浸染状或线纹状沿裂隙、解理充填的特点。(3)能谱CT微区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铁闪锌矿的不同测点铟的含量变化较小,铟在铁闪锌矿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据此可知,铟在闪锌矿中应以不完全类质同象形式赋存。(4)含铟矽卡岩型矿石的稀土总量与稀土配分模式表现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Eu负异常的特点,与老君山花岗岩的稀土组成特点较为一致,显示区内矽卡岩中包括铟在内的金属矿物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具有明确的花岗岩亲缘性。(5)含铟矿石化学组成统计特征显示,从锡石硫化物型矿石,到湿矽卡岩型矿石,再到干矽卡岩型矿石,铟含量逐渐减少。同时,矿石中铟与锡、锌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以铟与锡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即:锡的含量越高,铟的含量也越高。因而,赋存于闪锌矿中的铟与锡的富集矿化表现出连续发生、空间共存的规律。(6)都龙锌锡矿床铟的富集成矿主要受到源于花岗岩富锡、锌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控制。可以说,区内铟的富集成矿也是燕山早期(晚白垩世)花岗岩体结晶分异的产物,并在湿矽卡岩阶段与锡、锌等金属共同富集而相继成矿。

许箭琪[6](2021)在《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锂作为一种战略性稀有金属在高新技术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目前世界已发现的锂矿通常分为伟晶岩型、盐湖型和黏土型三类,与前两者相比,黏土型锂矿的勘查程度和利用率较低,但锂在含煤、含铝等岩系中的富集现象十分普遍,具有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桂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产地之一,矿床数量多、规模大,锂在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的富集情况十分可观,Li2O平均品位0.17%,超过锂金属伴生综合利用指标(Li2O≥0.05%),具有作为锂资源库的前景。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顶、底板皆为灰岩,剖面主体自下而上呈现为(底砾岩)、铁铝岩、铝土矿(碎屑状、豆状、鲕状)、铝土岩和碳质泥岩(或煤层)。为研究锂在含铝岩系中的富集机制,以桂西二叠系沉积型铝土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明锂在含铝岩系中的赋存状态、还原含铝岩系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变化,分析锂的富集过程。通过野外调查、等离子体质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锂元素酸浸提取效率实验,得出锂产出于含铝岩系碳质泥岩层位,在铝土岩层位也有少量富集,锂元素赋存于以高岭石为主的黏土矿物中,主要以类质同象替代的形式存在,部分锂离子因黏土矿物产生的负电荷被吸附矿物表面,少量的锂以独立矿物锂绿泥石的形式存在。含铝岩系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经历了泻湖-潮坪-沼泽三个阶段,其中锂富集层位主要在低能潮坪(铝土岩)和滨岸沼泽(碳质泥岩)环境中沉积。锂在含铝岩系中的富集与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过程有密切联系。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含铝岩系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铝硅酸盐风化,凝灰岩可能为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第一阶段风化产物主要为高岭石和可溶性硅酸,高岭石经过进一步风化形成一水铝石,风化程度较高的一水铝石形成铝土矿,风化程度较低的含铝溶蚀物则形成铝土岩,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碳质泥岩。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主要形成于半封闭的孤立台地,台地周围广泛发育的生物礁阻止了成矿水体中的锂向广阔海洋中流失,黏土矿物沉积后,Li+首先因黏土矿物表面负电荷被吸附,而后以类质同象的方式与Mg2+不成对替代Al3+,或与Al3+结合不成对替代Si4+,这一过程使得Li+进入了黏土矿物的晶格中,形成富锂黏土岩,部分黏土矿物形成锂绿泥石,同时少量吸附态的锂因类质同象替代反应不完全而保存下来。这一研究查明了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中锂的富集层位、赋存状态,初步揭示了锂在黏土矿物中的富集机制,对桂西铝土矿开发综合利用和研究富锂黏土岩作为锂资源的潜力提供依据。

张洪武[7](2021)在《石英矿中Al/Fe/气液包裹体强化去除制备高纯石英砂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高纯石英砂广泛应用在半导体、太阳能、航空航天、光伏产业等高端领域,是国家急需的战略资源。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至高点。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光伏的发展与应用。石英矿中杂质Al、Fe是有害元素,气液包裹体的存在会使石英制品产生气泡,影响产品质量,在提纯过程中需高效去除。为实现杂质Al、Fe和气液包裹体的高效去除,本文提出高纯石英砂制备的新思路,分别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利用TG-DSC分析脉石英升温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温度,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焙烧-淬火后的石英砂晶体结构分析。采用Rietveld精修方式对不同温度下石英的晶体结构含量进行计算,并研究不同石英晶型含量对Fe、Al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的晶体结构影响杂质的去除效果,经900°C焙烧后,β-石英的含量为94.67%,经加压浸出后,杂质Fe的含量由220×10-6降低至2.8×10-6,去除率为98.73%,杂质Al的含量由180×10-6降低至14.7×10-6,去除率为91.27%。(2)利用超声强化浸出联合氯化剂强化浸出进一步降低Al和Fe含量。碳酸钠对石英砂中的杂质Al有很好的结合作用,KCl可与石英晶格中的杂质充分反应得到去除。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200W,浸出时间为30min,碳酸钠浓度为4g/L时,Al和Fe的去除率达到平衡,杂质Al和Fe的去除率达到92.11%和98.80%。此时Al和Fe的含量分别为14.20×10-6和2.64×10-6。在浓度为2wt.%的KCl溶液,浸出时间为2h,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杂质Al和Fe的去除率分别为92.22%、98.82%。Al和Fe的含量分别为14×10-6和2.58×10-6。(3)利用微波强化焙烧与高温硫酸化焙烧处理石英砂。由于石英中含有气液包裹体,微波具有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可以使气液包裹体快速升温,使其爆裂,在气液包裹体的界面产生裂纹,使酸液进入更好的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721分光光度计对石英砂气液包裹体中水分子的含量以及光透过率进行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焙烧温度900°C、时间为1h,硫酸浓度为6mol·L-1、液固比为8:1、硫酸化焙烧温度为150°C、时间为2h,此时石英砂中的水分子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和面积最小,光透过率为74%,石英中的气液包裹体得到有效去除。

贾玉衡,钱建平[8](2020)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不同种类石榴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和矿物学特征》文中认为石榴子石是变质岩和岩浆岩中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其类质同象非常普遍。已有资料表明,不同成分的石榴子石的颜色颇为不同,但石榴子石的成分和颜色之间相互关系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本文应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常见的红色(G1)、橙色(G2)、绿色(G3)和褐红色(G4)石榴石进行了系统测试,旨在揭示石榴子石成分、结构和颜色的内在关系和变异规律,以期为不同地质体中产出的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的总结及地质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G1、G4样品含有较多Fe元素(Fe3+:0.24%、0.24%;Fe2+:1.01%、0.89%);G2样品含有较高的Mn元素(2.76%);G3样品含有很高的Cr、V元素(3453×10-6、1458×10-6)。类质同象对石榴石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晶胞参数有较大差别,分别是a=11.530nm(G1)、11.563nm(G2)、11.849nm(G3)和11.470nm(G4)。石榴石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对于示踪物源及形成过程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石榴石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分布不均匀,LREE/HREE比值小于1,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Eu/Eu*比值小于1,为Eu负异常。所有样品的Ce异常均不明显。石榴石样品的拉曼光谱呈现出峰强和峰位的明显差异也反映了类质同象的存在:G1、G4在570nm处出现Fe3+电子跃迁吸收峰;G2在460nm和520nm附近出现Mn2+电子跃迁吸收峰;G3在690nm处出现Cr3+电子跃迁吸收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显示,红色和褐红色样品出现在570nm处的Fe3+电子跃迁吸收峰,与其成分中含有大量Fe有关;橙色样品于460nm和520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归属于Mn2+,对应其主要成分中大量的Mn;绿色样品690nm处出现强的吸收峰,由Cr3+跃迁产生,是微量元素Cr的存在所致。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的颜色与其成分和结构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康明,岳长成[9](2020)在《内蒙古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成矿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段。矿区出露有较大面积的古生代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中生代早白垩世白女羊盘组火山岩沿二长花岗岩与英云闪长岩之接触带的北东向张性裂隙喷发,银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于下白垩统白女羊盘组及其与侵入岩的接触带,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侵入岩及其与火山岩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矿明显。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银的赋存形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对银、铅锌的地球化学迁移模式、沉淀机制及其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银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可见银,其次为不可见银。可见银主要为显微包体银(1~10μm)和独立银矿物(> 50μm),不可见银主要为类质同象银和超显微包体银(<1μm)。显微包体银多被黄铁矿、石英、钾长石和重晶石等包裹;独立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其次为硒银矿,还有少量自然银、螺状硫银矿和深红银矿(淡红银矿)等,多分布于石英粒间及裂隙中;类质同象银主要赋存于蓝辉铜矿、雅硫铜矿等二元铜硫化物中;超显微包体银主要包裹于与银矿化相关的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根据矿(化)脉体之间的穿切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是主要的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铅锌矿化形成于该阶段早期,银矿化形成于该阶段晚期。富含Fe、Cu、Zn、Pb、Ag、S和Se等多种元素的成矿热液,在早期高温条件下金属离子以氯络合物的形式搬运,随着成矿热液温度降低以及其它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氯络合物不稳定而解离,未发生沉淀的金属离子转变为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继续运移。成矿热液向上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持续降低,铁、锌、铜和铅等金属离子的硫氢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发生分解,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Ag+部分置换Cu+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二元铜硫化物中,部分银以超显微包体形式被先期形成的矿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所包裹。因Fe2+、Zn2+、Cu+、Pb2+等离子的依次沉淀,致使[Ag(HS)2]-不稳定而分解,生成辉银矿,并且Ag+与流体中的Se2-结合形成少量硒银矿,被包裹于重晶石和石英之中,而溶液中过饱和的银则沉淀为自然银。表生条件下,原载体矿物中的银以及离散银经淋滤作用随黄铁矿的褐铁矿化而得以再次富集。

谢俊[10](2020)在《贵州织金磷块岩中稀土类质同象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床是轻稀土和重稀土组分较高的海相沉积型磷矿床,是一种储备的稀土资源。开展磷块岩中稀土类质同象取代相关研究,可明确稀土在磷块岩相应矿物中占据位点、占据数、轻重稀土占据倾向及影响稀土进入氟磷灰石晶格的控制因素,可为织金磷块岩中稀土回收利用和认识稀土在海相沉积型磷矿床中富集成矿作用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织金磷块岩和合成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为研究对象,基于工艺矿物学和化学物相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手段从宏观上初步确定稀土在磷块岩中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实测磷块岩和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中La、Ce、Nd和Y的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从原子层次证实磷块岩中稀土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取代;进一步采用XRD结构精修,明确La、Ce、Nd和Y在氟磷灰石Ca1和Ca2位点占据数及结构占位规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稀土在氟磷灰石Ca1和Ca2位点的取代能、Mulliken电荷和键布居、电荷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从原子及电子层次确定了稀土取代对氟磷灰石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的影响;最后从电负性、空间构型和键价角度揭示了稀土类质同象取代机理。论文得到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磷块岩中含有除Pm以外的所有稀土元素,∑RE达1011.49μg/g;La、Ce、Nd、Y含量较高,分别为219μg/g、127.3μg/g、158.5μg/g和327μg/g。∑RE与P2O5和Ca O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16和0.9498。SEM-EDS、TOF-SIMS和EPMA分析推测,La、Ce、Nd、Y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块岩中,La、Ce、Y偶见独立矿物,对应独立矿物颗粒极小(分辨率5μm下可见),分布范围较小。La、Ce独立矿物可能为独居石,Y独立矿物可能为磷钇矿,Nd未见独立矿物。白云石中存在微量La、Ce、Nd、Y,较氟磷灰石中低,其中La、Ce、Nd含量相当,Y含量较低。稀土未在石英、有机质、铝硅酸盐、赤铁矿等矿物中富集,偶见极少量在白云石中分布,绝大多数稀土赋存与氟磷灰石中Ca。(2)XAFS表明,磷块岩浸出精矿中La、Ce、Nd具有4个配位壳层,Y具有5个配位壳层;Ca1位点和Ca2位点La、Ce、Nd配位数分别为9和7;Ca1和Ca2位点Y配位数均为6;磷块岩中La、Ce、Nd、Y的价态均接近+3;La、Ce、Nd、Y均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氟磷灰石中Ca,且在Ca1和Ca2位点均存在取代。(3)XRD精修结果表明,磷块岩中La、Ce、Nd、Y在氟磷灰石Ca1和Ca2位点均有占据,与XAFS测试结果一致。Ca1位点La、Ce、Nd、Y占据数分别为0.005、0.003、0.004和0.024,Ca2位点La、Ce、Nd、Y占据数分别为0.021、0.011、0.012和0.032,据此推导出氟磷灰石晶体结构式为Ca4.7La0.073Ce0.039Nd0.044Y0.144(P2.811Si0.189)O12F。Ca2和Ca1位点La、Ce、Nd、Y占据数比值为4.20、3.70、3.00和1.33,呈降低趋势,轻稀土La、Ce、Nd倾向占据Ca2位点,而重稀土Y倾向占据Ca1位点。La、Ce、Nd和Y在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中Ca2和Ca1位点占据数和占据倾向规律与磷块岩中类似.(4)稀土在Ca位点取代能基本呈“斜W形”且具有明显的“钆(Gd)断现象”。Ca1和Ca2位点取代能变化趋势总体一致;轻稀土随原子序数增加,在Ca1和Ca2位点取代能力逐渐增强,在Gd处达到最大;重稀土在Ca位点取代规律未呈单调变化,需结合原子配位能力和空间构型判断其取代规律。稀土在Ca1和Ca2位点取代,对应配位多面体均产生畸变,Ca1位点重稀土产生的畸变较小,Ca2位点轻稀土产生畸变较小,最终重稀土倾向取代Ca1,轻稀土倾向取代Ca2,与XRD精修结果一致。(5)稀土在氟磷灰石Ca位点类质同象取代以空间调节机制为主。重稀土为形成稳定配位结构进行空间调节,有效配位数变为6,配位多面体体积降为Ca1的1/2,调整后重稀土更接近6配位稳定结构,空间位阻更小,倾向在Ca1位点取代;轻重稀土在Ca2位点有效配位数接近,分别为6.3和5.8,但重稀土与Ca2体积差远大于轻稀土与Ca2体积差,轻稀土更易形成稳定构型,更倾向在Ca2位点取代。轻稀土在氟磷灰石Ca位点取代能力随电负性增加而逐渐增加,重稀土在氟磷灰石Ca位点取代能力未呈单调变化。Ca1位点稀土单键平均键价与Ca1单键平均键价差值?1为0.111,Ca2位点差值?2为0.143,?2>?1。Ca2位点键价略微不足,Ca1位点键价略微过剩,为达晶体电荷中和,轻稀土倾向在Ca2位点取代,而重稀土倾向在Ca1位点取代。

二、类质同象的研究方法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质同象的研究方法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泾县湛岭斑岩型钼矿床中铼的赋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
2 样品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EPMA和LA-ICP-MS分析方法
    3.2 FIB和TEM
    3.3 XRD
4 分析结果
    4.1 EPMA和LA-ICP-MS分析结果
    4.2 FIB和TEM分析结果
    4.3 XRD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微米尺度上辉钼矿中Re的分布特征
    5.2 纳米尺度上辉钼矿中Re的赋存状态
6 结论

(2)湖南水口山典型矿床稀散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2 采样位置及样品处理方法
    2.1 采样位置
    2.2 样品处理方法
3 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稀散元素Cd的赋存形式
    4.2 稀散元素In的赋存形式
    4.3 稀散元素Te的赋存形式
    4.4 找矿意义
5 结论

(3)中国铝土岩系中伴生钪资源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钪资源现状
2 铝土岩系中的钪
    2.1 中国铝土矿(岩)的类型和分布
    2.2 中国主要铝土矿(岩)带钪含量分布
    2.3 含钪铝土矿(岩)的形成时代、地质背景以及物源环境
        2.3.1 形成时代
        2.3.2 地质背景
        2.3.3 物质来源
        2.3.4 沉积环境
    2.4 铝土岩系不同结构层位中的钪分布特征
    2.5 铝土岩系中钪赋存形式的推测
        2.5.1 类质同象
        2.5.1.1 与含铁矿物类质同象
        2.5.1.2 与含铌矿物类质同象
        2.5.1.3 与含钒、铬矿物类质同象
        2.5.2 离子吸附形式
        2.5.2.1与含铝矿物吸附
        2.5.2.2 与含铁矿物吸附
        2.5.3 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
    2.6 钪元素的迁移富集机制、规律
3 问题与展望
4 结论

(4)闽中梅仙丁家山铅锌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4 分析结果
    4.1 闪锌矿
    4.2 黄铁矿
5 讨论
    5.1 微量元素的赋存形式
        5.1.1 闪锌矿
        5.1.2 黄铁矿
    5.2 成矿温度
    5.3 矿床成因指示
6 结论

(5)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富铟矿床研究现状
        1.2.1 铟的载体矿物学研究
        1.2.2 铟的矿床类型
        1.2.3 铟的成矿作用研究
    1.3 都龙锡锌矿区以往地质工作及研究现状
        1.3.1 以往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查工作
        1.3.2 都龙矿床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1.5 区域变质岩
        2.1.6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岩浆岩
        2.2.4 矿区变质作用
        2.2.5 矿体特征
    2.3 矿区铟的成矿物质来源
        2.3.1 含铟矽卡岩的稀土元素特征
        2.3.2 含铟矽卡岩与矿区花岗岩、老君山花岗岩稀土特征对比
第三章 含铟矿石的地质特征
    3.1 矿石类型及其特征
        3.1.1 矿石的工业类型
        3.1.2 矿石的自然组合类型
    3.2 含铟矿物的种类及特征
        3.2.1 含铟矿物的种类
        3.2.2 含铟矿物的特征
        3.2.3 铟的主要载体矿物
    3.3 不同矿石类型中含铟矿物的组合特征
    3.4 含铟矿石的赋存层位
        3.4.1 矽卡岩的类型
        3.4.2 矽卡岩的空间分带特征
        3.4.3 含铟矿石在矽卡岩中的分布
第四章 闪锌矿中铟的赋存特征
    4.1 含铟闪锌矿的显微特征
        4.1.1 片理化透辉矽卡岩矿石中闪锌矿的特征
        4.1.2 透辉透闪矽卡岩矿石中闪锌矿的特征
        4.1.3 透闪透辉矽卡岩中闪锌矿的特征
        4.1.4 符山透辉透闪矽卡岩矿石闪锌矿的特征
    4.2 闪锌矿化学组成的微区变化
        4.2.1 含铟闪锌矿的能谱分析结果
        4.2.2 铟在闪锌矿中的微区变化特征
    4.3 铟在闪锌矿中的赋存特征
        4.3.1 铟的赋存状态
        4.3.2 铟在闪锌矿中的替换机制
第五章 铟的分布规律
    5.1 矿化类型及空间分带性
        5.1.1 矿化类型及特征
        5.1.2 矿化空间分带性
    5.2 铟与锡、锌等主矿种的相关性
        5.2.1 化学分析结果
        5.2.2 铟与主矿种的相关性
    5.3 铟在都龙矿区的分布特征
        5.3.1 铟资源量概况
        5.3.2 铟资源量的空间分布
        5.3.3 铟在主要矿体中的分布规律
第六章 铟的富集机制及控制因素
    6.1 铟的富集机制
        6.1.1 铟与锡的成因联系
        6.1.2 铟与岩浆岩的关系
    6.2 铟成矿的控制因素
        6.2.1 含铟成矿流体的富集与沉淀
        6.2.2 铟的成矿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6)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已发现的黏土型锂矿
        1.2.2 国内黏土型锂资源
        1.2.3 锂的赋存状态研究
        1.2.4 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的沉积环境
        1.2.5 锂的富集机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
        2.2.2 断裂
    2.3 区域岩浆岩
第3章 矿床(化)地质特征
    3.1 含铝岩系地质特征
        3.1.1 含铝岩系剖面层位划分
        3.1.2 含铝岩系“旋回”现象
    3.2 含铝岩系主要岩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3.2.1 铁铝岩
        3.2.2 铝土矿
        3.2.3 铝土岩
        3.2.4 碳质泥岩
    3.3 含铝岩系主要层位的矿物组成
    3.4 含铝岩系锂富集层位及地球化学特征
        3.4.1 锂在含铝岩系中的分布规律
        3.4.2 富锂黏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4章 锂的赋存状态
    4.1 锂的主要赋存矿物
        4.1.1 锂与主要矿物组分含量的相关性
        4.1.2 锂绿泥石
    4.2 锂的浸取实验
        4.2.1 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4.2.2 实验结果
    4.3 锂的赋存状态分析
第5章 富锂黏土岩的沉积环境
    5.1 岩相古地理
        5.1.1 海陆过渡相
        5.1.2 台地边缘相
        5.1.3 斜坡-深水盆地相
    5.2 岩相学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5.2.1 黏土矿物种类对古气候变化的指示
        5.2.2 铝土岩韵律层理对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
    5.3 元素地球化学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5.3.1 古盐度
        5.3.2 古氧化还原条件
        5.3.3 古气候
    5.4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第6章 锂的超常富集机制
    6.1 锂富集的影响因素
        6.1.1 物质来源
        6.1.2 古气候因素
        6.1.3 古地理因素
    6.2 锂的富集过程
        6.2.1 风化阶段
        6.2.2 沉积阶段
        6.2.3 成岩-成矿阶段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石英矿中Al/Fe/气液包裹体强化去除制备高纯石英砂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石英原料杂质的赋存状态
    1.3 高纯石英砂的提纯技术
        1.3.1 热处理法
        1.3.2 擦洗-分级脱泥
        1.3.3 磁选
        1.3.4 浮选
        1.3.5 常规浸出
        1.3.6 超声强化浸出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原料与实验方法
    2.1 原料分析
        2.1.1 石英砂中杂质组成分析
        2.1.2 石英砂晶型结构及其热转变分析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表征设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规焙烧-加压浸出去除Al、Fe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流程
    3.3 常规焙烧对石英除杂的影响
        3.3.1 焙烧温度对石英晶体结构的影响
        3.3.2 焙烧温度对石英形貌的影响
        3.3.3 晶型结构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3.3.4 焙烧时间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3.4 酸浸对石英除杂的影响
        3.4.1 常压浸出与加压浸出对比
        3.4.2 加压浸出温度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3.4.3 加压浸出时间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3.4.4 加压浸出液固比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3.4.5 石英砂浸出前后结构的变化
        3.4.6 加压浸出热力学分析
        3.4.7 石英砂常规焙烧-加压浸出去除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场强化浸出去除Al、Fe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流程
    4.3 超声强化对除Al和Fe的影响
        4.3.1 超声功率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4.3.2 碳酸钠浓度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4.4 氯化剂对除Al和Fe的影响
        4.4.1 氯化剂种类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4.4.2 KCl浓度对Al和 Fe去除的影响
        4.4.3 不同浸出时间对Al和Fe去除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焙烧-硫酸化焙烧联合去除气液包裹体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流程
    5.3 石英原矿中包裹体的分析
    5.4 焙烧方式对包裹体去除的影响
        5.4.1 常规焙烧对包裹体去除的影响
        5.4.2 微波焙烧对包裹体去除的影响
        5.4.3 高温硫酸化焙烧对气液包裹体去除的影响
    5.5 气液包裹体去除反应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学术交流

(8)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不同种类石榴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和矿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来源和研究目的
    1.2 样品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主量元素特征
    2.2 微量元素特征
    2.3 稀土元素特征
    2.4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
    2.5 红外光谱特征
    2.6 拉曼光谱特征
    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
3 结论

(9)内蒙古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成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
3 成矿期次及阶段
4 样品及分析方法
5 分析结果
6 金属矿物学特征
    6.1 主要银矿物特征
    6.2 主要含银矿物特征
    6.3 主要铅锌矿物特征
    6.4 其它金属矿物特征
7 讨论
    7.1 银的赋存状态
    7.2 成矿物质的运移与沉淀富集
8 结论

(10)贵州织金磷块岩中稀土类质同象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磷块岩中稀土赋存状态研究进展
        1.2.2 磷灰石中稀土类质同象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样品
        2.1.1 磷块岩
        2.1.2 稀土掺杂氟磷灰石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磷块岩矿石性质研究方法
        2.3.2 磷块岩中富集氟磷灰石和稀土方法
        2.3.3 磷块岩浮选和浸出精矿表征方法
        2.3.4 氟磷灰石和稀土掺杂氟磷灰石合成方法
        2.3.5 稀土掺杂氟磷灰石的表征方法
        2.3.6 磷块岩和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中稀土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研究方法
        2.3.7 磷块岩和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中稀土结构占位研究方法
        2.3.8 稀土取代对氟磷灰石电子和成键特性影响的研究方法
        2.3.9 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空间构型计算方法
        2.3.10 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键价计算方法
第三章 磷块岩矿石性质研究
    3.1 构造和结构
    3.2 化学组成
    3.3 矿物组成
    3.4 矿物嵌布特征
    3.5 常量元素赋存状态
    3.6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磷灰石中稀土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研究
    4.1 XAFS基本原理
    4.2 氟磷灰石中Ca1 和Ca2 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理论计算
    4.3 氟磷灰石中Ca位点La1和La2 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理论计算
    4.4 氟磷灰石中Ca位点Ce1和Ce2 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理论计算
    4.5 氟磷灰石中Ca位点Nd1和Nd2 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理论计算
    4.6 氟磷灰石中Ca位点Y1 和Y2 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理论计算
    4.7 浸出精矿中La、Ce、Nd、Y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分析
        4.7.1 浸出精矿中La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
        4.7.2 浸出精矿中Ce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
        4.7.3 浸出精矿中Nd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
        4.7.4 浸出精矿中Y占据位点和配位结构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块岩和稀土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结构占位研究
    5.1 XRD结构因子及理论谱线计算
    5.2 磷块岩Ca位点稀土结构占位研究
        5.2.1 磷块岩原矿Ca位点稀土结构占位研究
        5.2.2 浮选精矿Ca位点稀土结构占位研究
        5.2.3 浸出精矿Ca位点稀土结构占位研究
    5.3 稀土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结构占位研究
        5.3.1 La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La结构占位研究
        5.3.2 Ce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Ce结构占位研究
        5.3.3 Nd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Nd结构占位研究
        5.3.4 Y掺杂氟磷灰石Ca位点Y结构占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土取代对氟磷灰石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的影响
    6.1 模型建立
        6.1.1 氟磷灰石模型建立
        6.1.2 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模型建立
    6.2 氟磷灰石几何优化
        6.2.1 交换关联泛函优化
        6.2.2 截断能优化
        6.2.3 布里渊区k点优化
    6.3 氟磷灰石电子结构分析
        6.3.1 态密度
        6.3.2 Mulliken布居
        6.3.3 电荷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
    6.4 稀土在氟磷灰石中Ca位点取代能计算
    6.5 稀土在氟磷灰石中Ca位点Mulliken布居分析
        6.5.1 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
        6.5.2 Mulliken键布居分析
    6.6 稀土在氟磷灰石中Ca位点电荷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6.6.1 Ca位点稀土电荷密度分析
        6.6.2 Ca位点稀土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氟磷灰石中稀土类质同象机理研究
    7.1 电负性对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的影响
    7.2 空间构型对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的影响
        7.2.1 半径对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的影响
        7.2.2 配位多面体构型对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的影响
    7.3 键价对氟磷灰石Ca位点稀土取代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附件:稀土掺杂氟磷灰石晶体结构和X衍射结构因子

四、类质同象的研究方法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泾县湛岭斑岩型钼矿床中铼的赋存状态研究[J]. 陈雪锋,范裕,周涛发. 岩石学报, 2021(09)
  • [2]湖南水口山典型矿床稀散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欧阳志强,练翠侠,宛克勇,史国伟,陈平波,罗华彪,李庆生,王金艳. 矿床地质, 2021(04)
  • [3]中国铝土岩系中伴生钪资源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初探[J]. 刘国栋,付勇,何伟,唐波,龙珍,杨颖,龙克树. 地质论评, 2021(04)
  • [4]闽中梅仙丁家山铅锌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石得凤,陈冬生,朱云,李桂贤,张德贤,刘洋,杨仙,鲁玉龙. 矿床地质, 2021(03)
  • [5]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D]. 朱悦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桂西二叠系含铝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D]. 许箭琪.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7]石英矿中Al/Fe/气液包裹体强化去除制备高纯石英砂实验研究[D]. 张洪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8]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不同种类石榴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和矿物学特征[J]. 贾玉衡,钱建平. 岩矿测试, 2020(06)
  • [9]内蒙古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成矿机理[J]. 康明,岳长成. 岩石学报, 2020(11)
  • [10]贵州织金磷块岩中稀土类质同象机理研究[D]. 谢俊. 贵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同构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