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蓄能器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

以蓄能器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

一、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庚金晓[1](2021)在《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基建的需求和投入量也大大增加。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液压挖掘机更是大大的供不应求。大型,尤其是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具有机动性能优良、环境适应性强、挖掘和装载范围广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基建和矿山开采中,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目前,超大型挖掘机市场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也仅太重、徐工和三一等企业在近几年开发了相关产品,严重制约我国大型工程建设的自主性。为满足工作需求,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广泛采用高强度、重型机械臂作为工作装置,在往复工作循环中,重型机械臂的动势能往往以节流形式损失掉,甚至超过20%以上的发动机输出能量,浪费严重,是制约超大型装备的高能效、低碳、绿色运行的国际性难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提出了基于新型三腔液压缸驱动的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动臂和斗杆势能高效回收再利用方法。所提系统中,创新的将传统液压缸的活塞杆掏空作为一个独立容腔,并新增一个活塞与其匹配,构成活塞副,将其与液压蓄能器相连,在往复升降过程中,工作装置的重力势能经新增设的活塞副与液压能相互转换,存储到液压蓄能器或经液压蓄能器释放,从而实现工作装置势能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本文以260 t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为具体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原有双腔液压缸系统和所提三腔液压缸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三腔液压缸和蓄能器的工作需求对其参数进行设计与选型,在Simulation X软件中建立由主泵、主阀、三腔液压缸、蓄能器等元件构成的所提能量回收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将在Pro/E软件中建立的大型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三维模型导入Simulation X中,联合液压系统模型,构建液压挖掘机整机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分析双腔液压缸系统和三腔液压缸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2.基于所构建的联合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对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和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可知,在空载工况,相同的运行条件下,三腔液压缸系统中动臂运行更加平稳,可降低主泵的能耗约85.11%;在铲斗满载工况,相同的运行条件下,所提三腔液压缸系统可降低主泵能耗约62.22%。3.在铲斗满载工况中,对双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和三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的下降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仿真可知,斗杆通过比例流量再生阀下降时会受到动臂液压缸初始行程的影响,并且当动臂液压缸伸出同样的位移时,相同的仿真条件下,三腔液压缸系统节能效果更佳。4.进一步对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在四泵供油满载举升—空载下降和三泵供油空载举升—空载下降的两种工况下,对动臂和斗杆进行单动作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陈健,张兵[2](2021)在《汽车用液压电梯蓄能器选型及装机功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降耗一直就是电液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文章针对汽车用液压电梯系统能耗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液压配重的汽车用背包式液压电梯系统,并对其核心部件蓄能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蓄能器等温比压rp对蓄能器总容积与电机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最终选定公称容积为63 L的蓄能器;对蓄能器在实际工况下的压力-容积曲线进行试验测定,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出切合真实工况的蓄能器气体多变指数n的数值。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电梯系统的装机功率约为11 k W,较之同工况的阀控调速液压电梯,装机功率更少。为节能降耗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婉君[3](2020)在《基于节能的液压电梯设计与优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液压电梯具有运行平稳、乘坐舒适、承载力大、噪声小、安装灵活、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在国内外中低层电梯市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液压电梯较高的运行功率和能耗有悖于现代电梯工业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成为制约液压电梯发展和推广的主要瓶颈,因此,降低运行功率与能耗对液压电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基于节能的液压电梯系统设计与优化的研究进展,为液压电梯节能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并展望了液压电梯节能技术发展的研究前景。

王威[4](2020)在《一种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升降平台能够将车辆、货物、维修备件等快速的在装配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转运。本课题研制的升降平台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的货物转运设备,并且可以在不转运时用于对仓库屋顶的垂向通道进行封闭。针对用户的相关技术要求,本文对剪叉式、侧置导轨式和钢丝绳提拉式三种升降形式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选择了最适合的侧置导轨式升降方案。在液压系统设计时确定了举升缸的速度控制、同步控制方案;针对常规升降平台能耗高的特点,提出了平台节能方案;针对升降平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采取了提高液压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相应措施。最终确定升降平台液压系统方案并进行了液压原理设计。经过液压原理设计后针对液压系统节能进行了计算及仿真,通过计算及仿真确定了试验所需的相关参数,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在举升缸结构设计时着重进行了缓冲设计及仿真分析,以期解决平台启停动作时的平稳性及安全性问题;同时根据设备安装空间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液压泵站和蓄能器组的适应性设计,缓解了液压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噪声问题,降低了设备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的难度。最后采用搭建试验台架的方式进行试验验证,除了进行液压系统及升降平台的相关试验外,还对举升缸缓冲及液压系统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更大尺寸升降平台的研制提供参考。

王威[5](2020)在《一种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于辉[6](2020)在《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脚步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加、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海工作业必不可少的装备,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补偿效率高、补偿滞后量小,但能量消耗大,因此研究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在当前社会能源紧缺的前提下和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控制算法相关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液压执行器的设计,因此对其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作为当前技术的突破点,必然会得到空前的重视与发展。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Grant No.51705288)的资助下开展,全面分析势能回收系统及应用概况。以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为对象,对负载重物势能回收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装置作业工况特点、性能评价指标及能量损耗情况,提出了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方案。文章分析了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结构特点、运动状态以及控制流程,对传统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执行机构可回收能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建立了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验证了其能量可回收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液压马达-发电机能量回收系统的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分析了方案可行性及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其升沉补偿精度及能量回收效率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高精度、高效率及高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对液压马达、发电机元器件核心参数的调试,得出参数变化对系统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蓄能器的电液式能量回收系统的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分析了其系统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特点及方案效果评价,针对蓄能器的工作特点选择了气囊式蓄能器,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得到升沉补偿装置的位移跟踪曲线和能量回收系统性能曲线。结果表明:基于蓄能器的电液式能量回收系统的直线型主动升沉装置具有良好的补偿精度、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以及优秀的系统稳定性,蓄能器的引入对于减少液压系统液压冲击、延长能量回收时间有重要作用。

陈健[7](2020)在《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及其速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液压电梯是垂直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升降设备。近年来,随着旧房改造增设电梯工程与家用住宅电梯的兴起,液压电梯的装机率和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针对液压电梯系统能耗高、速度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闭式油路节能型的液压电梯,并结合理论设计、仿真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对系统的节能特性与速度控制策略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传统液压电梯存在着装机功率大、系统能耗高等不足,本文融合了变频调速、活塞拉缸与液压配重技术,提出了一种闭式油路节能型的液压电梯系统,并对其机械升降系统、液压系统与电气系统进行了设计。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用油量少、能耗低的优势,且在同等工况下,本系统的装机功率比传统阀控调速液压电梯的装机功率少,基本达到了曳引电梯水平。(2)搭建了闭环速度控制框图,建立了系统各主要环节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结果表明:本系统是一个四阶零型系统,在单位闭环反馈状态性不能保持稳定;通过根轨迹法判定:只有减少开环增益的值,方能取得稳定的相位及幅值裕量,但是不管增益如何变化,系统闭环状态时的稳态误差都较大。(3)采用积分校正的方法使得原系统由零型系统变为Ⅰ型系统,但是系统出现严重的滞后,证明积分校正的方法不再适用于本系统;分析了小闭环反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闭环反馈对提高系统稳定程度的作用高于大闭环反馈,且系统阻尼越大,作用越明显。(4)融合了PD控制与前馈-反馈控制,提出了一种前馈-反馈PD控制策略;借鉴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的相关理论,实现了控制参数的在线调整;搭建了基于三种控制策略的液压电梯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三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与基于专家系统的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的精度均优于前馈-反馈PD控制,且相比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基于专家系统的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的精度更高。

曹晓明[8](2020)在《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液压阀控系统凭借其控制性能好,响应快和操控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液压行业各领域。然而由于传统大功率多执行器液压阀控系统通常采用恒定压力源,导致系统输出功率和多个负载需求严重不匹配,造成巨大的能量损失,从而导致系统传动效率低下。面对能源危机和绿色制造技术的要求,节能、高效成为液压传动系统发展的主旋律之一。针对大功率阀控液压系统效率低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多级压力输出特性且具有能量回收、利用和调控能力的新型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使其不仅能够实时地匹配变负载和多种工况,而且能够对能量进行动态调控,使系统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本文针对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特性及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给出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及压力切换控制策略,提出基于误差判断的压力切换负载匹配控制方法;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列写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对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理论推导,分析系统能耗特性并确定了系统中间压力等级的取值大小;最后通过与传统单级压力源系统的仿真对比,分析了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的控制和能耗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系统供给压力与负载所需压力的匹配状态,从而提高了系统能量传递效率;同时指出系统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2)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基于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导时变参数的灵敏度方程表达式,将阶跃位移指令作为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的给定位移信号,求解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特性对各参数的灵敏度函数;通过定义灵敏度衡量指标求取其灵敏度变化柱形图,定量分析不同工况下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变化规律。(3)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冲击抑制方法。基于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状态空间方程,分析了系统冲击产生的原因,从减小扰动量对系统的影响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前馈压力补偿的冲击抑制方法,推导出相应的补偿环节数学模型;从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角度,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前馈压力补偿冲击抑制复合控制方法;针对所提出的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以上两种方法的有效性。(4)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控制研究。针对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中压力等级支路的能量聚集引起的压力升高过大,导致系统控制特性变差这一问题,提出了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用以调控系统中各个压力等级支路的压力。介绍了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压力等级支路压力状态,提出了压力调控单元使用规则及参数匹配方法;进而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压力调控系统组成部件及系统整体的数学模型。最后对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的控制特性进行仿真验证,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5)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试验研究。搭建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验证所提出的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基于前馈压力补偿的冲击抑制方法、基于模糊PID的前馈压力补偿冲击抑制复合控制方法以及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的有效性。

胡薜礼[9](2020)在《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压挖掘机是一种用于土方施工的工程机械,因其施工效率高、型号多样,成为城市建筑田水利、矿山开采、交通及国防等工程施工的主要装备。但是,液压挖掘机依靠液压系统传递动力,能量使用效率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以动臂势能再生技术为代表的液压节能技术悄然兴起。液压挖掘机动臂的质量大,为了控制其下落速度,需要在动臂液压回路中安装节流阀等来控制其速度,这样势必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动臂势能再生技术以此为突破口,利用液压系统将动臂下落过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液压能进行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进行再次利用,因此通过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可以大幅提高液压挖掘机的能量效率。但是,目前的动臂势能再生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大中型液压挖掘机,而对于小型液压挖掘机却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小型液压挖掘机存在安装空间小、成本高、回收压力低等技术难题。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本论文开展了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了多种新型动臂势能再生模式,以1.7吨的小型液压挖掘机实验平台为基础,建立了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的能量效率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国内外液压挖掘机节能技术研究的现状,进一步说明液压挖掘机节能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液压挖掘机工作结构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液压挖掘机动臂重力势能回收系统的可行性,并概述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针对小型液压挖掘机动臂下落释放的重力势能的技术特点,对动臂重力势能再生所面临困难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对可采取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新型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再生模式并分析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对应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的液压系统回路。(3)本文以山河智能生产的SWE17-ED型1.7吨小型液压挖掘机作为试验平台,使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仿真模型,以此为基础,搭建四种新型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模式仿真模型,其仿真模型根据1.7吨液压挖掘机的实际参数进行设置。(4)基于SWE17-ED小型液压挖掘机实际工况数据,利用AMESim仿真平台对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的工作性能和节能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四种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其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Ⅳ的节能效率分别为 36.11%、37.42%、35.40%、40.27%。

李伟建[10](2018)在《数字型液压变压器在液压升降电梯回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课题所研究的是数字型液压变压器在液压升降电梯回路中的应用,是在降低液压电梯装机功率和能耗的研究目标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系统中常用的皮囊式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采用数字型液压变压器作为能量转换的装置,从而降低装机功率和能耗。全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数字型液压变压器的液压升降电梯回路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虚拟仿真和实验台搭建。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液压二次元件——数字型液压变压器DHT(Digital Hydraulic Transformer),并对基于数字型液压变压器的液压升降电梯回路设计、系统参数及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通过在AMESim系统建模软件内进行液压系统物理模型搭建,以及在MATLAB/Simulink内搭建数字信号处理模型,使二者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系统能耗、蓄能器特性,考察系统速度、负载性能参数等。最后对液压系统实验台的搭建进行了说明,包括对液压升降电梯系统样机中阀的选型、阀块的设计及液压缸和蓄能器的选型等,然后进行实验测试和研究,并与理论分析结果作对比,得出本论文对基于数字型液压变压器且带蓄能器的液压升降电梯控制系统研究具有节能效果的结论,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二、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述
        1.2.1 国外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概述
        1.2.2 国内大型液压挖掘机发展现状
    1.3 大型液压挖掘机势能回收利用方法研究现状
        1.3.1 机械式
        1.3.2 电气式
        1.3.3 液压式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及数学建模
    2.1 系统工作原理
        2.1.1 双腔液压缸系统原理
        2.1.2 三腔液压缸系统原理
    2.2 关键元件数学建模及参数匹配
        2.2.1 三腔液压缸模型
        2.2.2 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
        2.2.3 主泵数学模型
        2.2.4 主阀数学模型
        2.2.5 整机模型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动臂运行特性及能效特性
    3.1 空载运行特性
        3.1.1 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3.1.2 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3.2 空载能效特性对比
    3.3 铲斗满载运行特性
        3.3.1 满载双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3.3.2 满载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系统运行特性
    3.4 满载能耗特性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斗杆运行特性及能效特性
    4.1 双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
        4.1.1 系统运行特性
        4.1.2 系统能效特性
    4.2 三腔液压缸驱动斗杆系统
        4.2.1 系统运行特性
        4.2.2 系统能效特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试验研究
    5.1 试验机型与仪器
    5.2 试验目的
    5.3 试验方法及过程
    5.4 双腔液压缸系统动臂单动作试验研究
        5.4.1 动臂上升试验研究
        5.4.2 动臂下降试验研究
    5.5 双腔液压缸系统斗杆单动作试验研究
        5.5.1 斗杆上升试验研究
        5.5.2 斗杆下降试验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汽车用液压电梯蓄能器选型及装机功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蓄能器工作特性分析及选型
    1.1 背包式液压电梯结构
    1.2 蓄能器工作特性分析
    1.3 蓄能器选型
3 装机功率计算
4 结论

(3)基于节能的液压电梯设计与优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液压电梯节能设计与优化
    1.1 增加机械配重
    1.2 蓄能器节能技术
    1.3 电液驱动系统设计
        (1)容积调速技术
        (2)阀控缸液压技术
    1.4 混合驱动液压系统设计
    1.5 能量回收技术
    1.6 控制系统优化
    1.7 其他节能方法
2 结论与展望

(4)一种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升降平台液压系统方案研究
    2.1 引言
    2.2 液压系统方案研究
        2.2.1 速度控制方案
        2.2.2 同步控制方案
        2.2.3 节能方案
    2.3 液压系统原理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蓄能器容积研究与液压系统节能仿真
    3.1 引言
    3.2 液压系统建模
    3.3 蓄能器容积研究
    3.4 液压系统节能仿真
    3.5 不同工况下液压系统运行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系统主要结构设计
    4.1 引言
    4.2 举升缸缓冲结构设计
    4.3 液压泵站设计
        4.3.1 油箱
        4.3.2 电机泵组
        4.3.3 阀组
    4.4 蓄能器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升降平台的试验验证
    5.1 引言
    5.2 升降平台液压系统试验
    5.3 升降平台联动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升沉补偿装置能量回收系统的背景及意义
        1.1.1 升沉补偿装置能量回收系统的发展需求
        1.1.2 升沉补偿装置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 工程机械能量回收技术在升沉补偿装置上的可移植性
        1.2.1 能量回收系统的简介
        1.2.2 能量回收系统在升沉补偿装置与工程机械领域的区别
    1.3 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能量回收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研究现状
        1.3.2 能量回收系统在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上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能量回收系统方案的提出及建模分析
    2.1 引言
    2.2 系统工况和评价指标
        2.2.1 作业工况特点分析
        2.2.2 性能评价指标
    2.3 系统结构分析及建模
        2.3.1 结构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2.3.2 带能量回收的升沉补偿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4 能量损耗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可回收能量分析
    3.1 引言
    3.2 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
        3.2.1 工作装置系统的组成
        3.2.2 升沉补偿装置的运动分析
        3.2.3 工作装置的系统控制流程
    3.3 传统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存在的问题
    3.4 执行机构可回收能量分析
        3.4.1 可回收能量的计算
        3.4.2 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液压马达-发电机的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4.1 引言
    4.2 具有能量回收系统的升沉补偿装置工作原理
    4.3 装置仿真及能量回收分析
    4.4 系统参数变化对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蓄能器的电液式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5.1 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5.1.1 工作原理分析
        5.1.2 方案评价
    5.2 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
        5.2.1 系统原理分析
        5.2.2 带能量回收的升沉补偿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5.3 蓄能器工作压力的优化设计
        5.3.1 蓄能器多变指数n的分析
        5.3.2 蓄能器的工作压力分析
    5.4 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及其速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电梯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液压电梯节能特性研究现状
        1.3.2 液压电梯速度控制研究现状
        1.3.3 液压电梯振噪特性研究现状
        1.3.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的原理与设计
    2.1 系统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工作原理
        2.1.1 系统结构的设计原则
        2.1.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机械升降系统的设计
    2.3 液压系统的设计
        2.3.1 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2.3.2 泵/马达的选型
        2.3.3 液压控制阀的设计
        2.3.4 蓄能器工作特性分析及选型
        2.3.5 补油装置的设计
    2.4 电气系统的设计
        2.4.1 变频器的选型
        2.4.2 电动机功率计算
    2.5 蓄能器多变指数实验测定
        2.5.1 实验装置介绍
        2.5.2 实验方案设计
        2.5.3 实验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3.1 系统数学建模
        3.1.1 变频器-电动机环节
        3.1.2 液压环节
        3.1.3 机械提升环节
    3.2 各环节传递函数求解
        3.2.1 变频器-电动机环节传递函数
        3.2.2 曳引绳-轿厢环节传递函数
        3.2.3 泵-轿厢环节转速传递函数
    3.3 系统频域仿真
        3.3.1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3.3.2 系统频域分析
    3.4 系统稳定性分析
        3.4.1 系统稳态误差
        3.4.2 系统校正分析
        3.4.3 反馈元件位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速度控制策略研究
    4.1 PID控制策略
    4.2 前馈—反馈PD控制策略
        4.2.1 前馈—反馈控制原理
        4.2.2 前馈—反馈PD控制器的设计
        4.2.3 前馈—反馈PD控制器仿真分析
    4.3 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策略
        4.3.1 模糊控制原理
        4.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3 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4.4 基于专家系统的前馈—反馈模糊PD控制策略
        4.4.1 专家控制的工作原理
        4.4.2 专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4.3 专家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校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8)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液压切换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2 液压系统冲击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液压变压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
    2.1 引言
    2.2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及控制方法
        2.2.1 系统组成
        2.2.2 基本原理
        2.2.3 压力切换逻辑控制策略
        2.2.4 压力切换负载匹配控制器设计
    2.3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2.3.1 比例阀流量方程
        2.3.2 比例阀的传递函数
        2.3.3 多级压力源切换阀控缸系统数学模型
        2.3.4 其它环节数学模型
        2.3.5 位置控制系统框图
        2.3.6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2.4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节能理论分析
        2.4.1 传统单级压力源负载口独立阀控系统能耗分析
        2.4.2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能耗分析
        2.4.3 系统节能对比分析
    2.5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2.5.1 系统控制特性仿真分析
        2.5.2 系统节能特性仿真分析
        2.5.3 系统压力等级支路能量聚集问题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灵敏度方程
        3.2.1 状态空间方程
        3.2.2 灵敏度函数
        3.2.3 灵敏度方程求解
        3.2.4 灵敏度衡量指标
    3.3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3.3.0 灵敏度分析仿真工况
        3.3.1 系统位移阶跃响应的灵敏度函数
        3.3.2 不同工况下系统灵敏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冲击抑制方法
    4.1 引言
    4.2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冲击抑制方法
        4.2.1 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4.2.2 系统冲击分析及评价指标
        4.2.3 基于前馈压力补偿的冲击抑制方法
        4.2.4 基于前馈压力补偿的冲击抑制控制仿真分析
    4.3 基于模糊PID的前馈压力补偿冲击抑制复合控制方法
        4.3.1 模糊PID控制原理简介
        4.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3 基于模糊PID的前馈压力补偿冲击抑制复合控制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2.1 系统组成
        5.2.2 工作原理
        5.2.3 工作参数计算
    5.3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建模
        5.3.1 压力等级支路数学模型
        5.3.2 泵/马达二次元件数学模型
        5.3.3 压力调控单元数学模型
        5.3.4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5.4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压力控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试验平台
        6.2.1 试验平台系统原理
        6.2.2 液压系统硬件组成
        6.2.3 控制采集系统组成
    6.3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试验验证
        6.3.1 系统控制特性试验验证及分析
        6.3.2 系统节能特性试验验证及分析
        6.3.3 系统压力等级支路能量聚集特性试验验证及分析
    6.4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灵敏度分析试验验证
        6.4.1 灵敏度分析试验工况
        6.4.2 灵敏度分析试验验证
    6.5 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冲击抑制试验验证
    6.6 多级压力源切换压力调控系统试验验证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现状
        1.2.1 基于提高液压元器件性能的节能研究
        1.2.2 基于改进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
        1.2.3 基于能量回收的节能研究
    1.3 蓄能器回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回收制动能方面研究现状
        1.3.2 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回收势能方面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分析
    2.3 驱动系统结构分析
        2.3.1 串联式驱动系统结构分析
        2.3.2 并联式驱动系统结构分析
        2.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驱动系统机构分析
    2.4 能量回收系统结构分析
        2.4.1 回转动能回收系统结构分析
        2.4.2 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结构分析
    2.5 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缆设计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方案
    3.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解决方案
        3.1.1 采用蓄能器的动臂势能再生系统
        3.1.2 采用增压缸的动臂势能再生系统
        3.1.3 采用辅助缸的动臂势能再生系统
    3.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设计
        3.2.1 传统液压挖掘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3.2.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Ⅰ结构及工作原理
        3.2.3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Ⅱ结构及工作原理
        3.2.4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Ⅲ结构及工作原理
        3.2.5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Ⅳ结构及工作原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建模分析
    4.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关键液压元件数学模型分析
        4.1.1 动臂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4.1.2 增压缸的数学模型
        4.1.3 液压泵数学模型
        4.1.4 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
    4.2 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4.2.1 仿真模型的搭建
        4.2.2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2.3 液压缸活塞杆负载力设置
    4.3 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Ⅰ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4.3.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4.3.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4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Ⅱ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4.4.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4.4.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5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Ⅲ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4.5.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4.5.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6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模式Ⅳ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4.6.1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4.6.2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臂势能再生系统能效分析
    5.1 试验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5.2 测试系统与试验验证
        5.2.1 测试系统
        5.2.2 试验验证
    5.3 关键元件能耗分析与讨论
    5.4 再生效率
        5.4.1 回收效率
        5.4.2 再利用效率
        5.4.3 能量损失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10)数字型液压变压器在液压升降电梯回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液压变压器发展背景
    1.2 液压变压器发展历程
        1.2.1 直线式液压变压器
        1.2.2 旋转式液压变压器
    1.3 液压升降电梯
        1.3.1 液压升降电梯的发展现状
        1.3.2 液压变压器在液压升降电梯系统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5 课题难点
第2章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应用回路设计与理论分析
    2.1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DHT)
        2.1.1 数字马达/泵工作的基本原理
        2.1.2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DHT)工作的基本原理
        2.1.3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的工作特点
    2.2 基于数字型液压变压器的液压升降电梯回路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2.3 节能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2.3.1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部分元件参数的确定
        2.3.2 液压缸设计及选型
        2.3.3 蓄能器运行状态分析及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分析
    3.1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建模
        3.1.1 液压升降电梯回路搭建
        3.1.2 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3.1.3 控制系统仿真建模
    3.2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仿真分析
        3.2.1 仿真参数的设置
        3.2.2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性能测试
    3.3 流量分析及优化控制
        3.3.1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输出流量的分析
        3.3.2 液压变压器输出流量的优化控制
    3.4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节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升降电梯样机的设计
    4.1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阀块设计
    4.2 液压升降电梯系统整体回路的结构设计
    4.3 测试系统的设计
        4.3.1 测试系统的硬件选型
        4.3.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总体方案设计
        5.1.1 系统回路设计
        5.1.2 测试系统硬件的搭建
        5.1.3 测试系统程序设计
    5.2 实验测试
        5.2.1 实验步骤
        5.2.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能效特性研究[D]. 庚金晓.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汽车用液压电梯蓄能器选型及装机功率研究[J]. 陈健,张兵. 汽车工程师, 2021(01)
  • [3]基于节能的液压电梯设计与优化研究进展[J]. 王婉君. 机床与液压, 2020(22)
  • [4]一种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一种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直线型主动升沉补偿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 于辉. 山东大学, 2020(11)
  • [7]闭式油路节能型液压电梯及其速度控制策略研究[D]. 陈健. 江苏大学, 2020(02)
  • [8]多级压力源切换控制系统研究[D]. 曹晓明. 燕山大学, 2020
  • [9]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新型动臂势能再生系统研究[D]. 胡薜礼.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数字型液压变压器在液压升降电梯回路中的应用[D]. 李伟建. 燕山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以蓄能器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