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在进步

中国食品工业在进步

一、前进中的中国食品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赵曦[1](2021)在《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展开短视频大比拼》文中研究说明你知道益生菌的由来与定义吗、益生菌与肠道健康有哪些关系、选购益生菌类产品需要注意什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的复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来自22省份(直辖市)40所高校的大学生以?

郝晓燕,董天棋[2](2017)在《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构成与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品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在2008年发生乳品污染事件后,我国加大了对乳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力度,乳品安全规制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但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乳业健康发展,笔者运用规制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乳品安全规制的实践对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从规制目标、规制主体、规制客体和规制工具对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构成进行了阐述;然后按照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将规制体系进行分阶段阐述,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点;最后从规制目标、规制主体、规制客体和规制工具等方面对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

李玉友[3](2016)在《给消费者一个喝黄酒的理由》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提炼黄酒的优势,把黄酒的根扎深,让黄酒文化根植消费者心中,精准市场定位,给消费者一个喝黄酒的充分理由,做实做大黄酒消费群体,这是行业必做的功课。7月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黄酒分会2016年年度会议暨黄酒技术论坛在浙江绍

仝其宪[4](2016)在《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完善研究》文中认为国以民为安,民以食为安,食以安为先,食品是国民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基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安全增添许多负面影响。正如当前现代食品工业的发达在带给人们餐桌上丰富多彩的“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亦波及全球,在缺乏有效规制的情况下,全球性食品安全事故不时爆发,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的中国,这一问题尤为凸显。近几年来,从“三氯氰胺”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毒胶囊”,从“苏丹红”到“毒豆芽”,从“僵尸肉”到“黑心榨油”,一批批危害食品安全的恶性案件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举国上下予以高度关注的焦点。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的加工、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多重环节,每一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危及到人们的饮食安全,轻则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权利,重则关乎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不可小觑。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构筑一个安全而和谐的饮食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应当清楚,冀希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自我救赎”或向其输送“道德血液”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简直是不切实际的赌注。食品安全理当成为法律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直接保护食品安全的立法支撑核心为《食品安全法》和《刑法》,而前者为行政法律,需要刑法与其协调并作为其坚强的保障法、后盾法,所以迫切期许刑法在规制食品安全问题上有所作为。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保护体系,提升刑法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效果,充分发挥刑法有效遏制和预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保障功能,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尽管现阶段引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原因复杂多元,但审视我国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范,无论在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模式,抑或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或是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体系,还是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罚体系等诸多方面,与我国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现状相对照,与其《食品安全法》等前置法相对照均有些许不协调,且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司法实务中争议与疑难问题总是纠缠不清,这充分暴露出我国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保护体系存在不足,极不利于有效发挥刑法惩治与预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功能。然而,放眼国际视野,深入考察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对成熟的法律保护体系,或许能够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着眼于此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保护体系进行反思,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刑法保护体系的有效路径。同时将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完善置于风险社会和风险刑法的视阈下进行研究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社会风险正悄然对我们的生活安全构成潜在危险或严重威胁,风险社会渐行渐近,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更加促发人们的强烈关注。然而,风险社会视阈下遵循当下的刑法理念以及自身的内在逻辑使得刑法难以发挥其利器的功效,传统的罪责刑法表现得捉襟见肘甚至于苍白无力,需要向安全刑法转型。那么,餐桌上的“风险刑法”何以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实现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立法转型与调整,以此为导向研究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保护体系的路径显得愈发重要而深远。鉴此,风险社会视阈下完善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保护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模式应该从“单一制”转向“多元制”,融合法典化、附属刑法和单行刑法等多元立法模式;二是通过考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的现状,反思其不足,从而得出我们应该倡导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三是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体系应该从“粗疏”走向“严密”,首先进一步澄清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归属问题,近期学界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划归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其实,“危害后果严重”不是评判主要客体的依据,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所具有的经济犯和行政犯的性质决定其法律归属,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与传统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并不具有兼容性,暂且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归属传统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并无不妥;然后需要进一步扩容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调控范围,延展食品安全打击环节,扩展行为对象,周延食品安全主观罪过心态,适度增设新罪名;四是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罚体系应该趋于“刑缓”。就死刑而言,在当前还不能完全取消死刑适用的背景下应该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死刑适用限定于“产品的生产者”,经过时日的积累与时机的成熟,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终将走向完全废除死刑的征途;就自由刑而言,降低起刑点,保留管制刑和拘役刑,可通过颁布司法解释,细化自由刑幅度等予以完善;就财产刑而言,细化罚金刑,充分发挥没收财产应有的功效;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应增设资格刑,资格刑如同食品生产经营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这把“悬顶之剑”一经发现“次品”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关停“生产线”,不但起到特殊预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倒逼整个食品生产经营线的质量提升。

谌乐乐[5](2012)在《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食品品牌,经过多年的积累,部分食品品牌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某些强势品牌为了扩大品牌覆盖率,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逐渐开始关注国际市场,跨出了品牌国际化的步伐。但是,国内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出现,让中国食品企业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品牌国际化的进程。本文以中国食品品牌的国际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品牌国际化相关理论充分梳理后,结合危机传播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在食品安全危机这一大背景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从国家、食品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建议。首先,需要国家对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提升,并通过实施食品品牌国家战略不断向国际市场传递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为中国食品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其次,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自律监管功能,积极与国际市场相关组织交流合作并通过行业危机公关改变中国食品相对负面的刻板印象,为食品品牌国际化提供非政府组织(NGO)层面的支持。最后,需要中国食品企业在适应目标市场食品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自身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位,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和文化输出能力,以增强食品品牌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李锦荣[6](2010)在《污染与应对:山西农药的使用》文中认为农药是指能预防、杀灭和控制任何害物的单一物质和混合物质,以及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等在内的化学药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大约60%-70%,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病虫害多发的国家,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于我国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和增产作用。山西省是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农药以来,山西省推广使用的化学农药品种已达180余种,年防治面积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但农药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其杀虫、杀菌性与高毒性、致命性同时存在。山西省乃至全国均有因使用农药而出现的人畜、水体、土壤、大气等的负面效应,值得关注和深思。本文从四个部分针对于山西省使用农药导致的环境负面效应下的人群应对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山西省农药使用的发展过程。首先,从农药品种的变化、农药研究的发展、农药用量的统计等方面说明了山西省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的农药使用发展史;其次,从农药法规与制度建设、农药登记与市场管理、农药质量与残留检测等方面说明了山西省农药的监督与管理发展历程。通过以上概述,基本说明了山西省使用农药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讲述并分析了山西省农药的普遍使用导致的环境负面效应的一些案例。由于长期地、连续地、大量地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了很多环境负面效应的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影响。文章分别从农药使用对植物、动物、人类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列举并分析了山西省的几起典型案例。尤其是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典型地分析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及农药的使用情况,并通过一起典型的1605中毒事件说明了农药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对土壤、水体及大气的影响。本文也是通过列举山西省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政府和民众在环境负面效应前后的态度及应对。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环境事件,按其性质应该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一环境事件前后,政府和民众对使用农药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在这一部分,文章首先讲述了政府在环境负面效应前所做的推广、监督、检测等工作,及事件后态度的变化及应对。其次,文章从民众使用农药的动力、目的、环境意识等方面讲述了民众在环境事件前后所发生的变化。作为农户,是与环境事件联系最紧密的群体,由于诸多原因,他们对于农业环境及农村环境的关注不是很大,这也是目前农村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改善农业及农村环境有着很现实的意义。第四部分对文章从环境史的角度进行了总结。不可否认,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保证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环境的负面性不可忽视。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对于身处其中的各种人群更要重视,他们的态度变化及应对是环境史永远的研究内容。

赵荣光[7](2006)在《人权发展观照:中国食品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实践发展与理论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际大视野的眼光,讨论了食品安全消费者利益保障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进而把食品安全消费者利益上升到基本人权保障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保障发展的前途、潜力、阻力与解决方法。食品安全问题突显在经营消费领域,而症结却主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管理失效,是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应当是建立健全有广大消费者直接参与的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监督组织和机构,形成公民大众的权威监督机制,造成自国家立法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到消费者一致认同的消费者基本人权尊重与保障意识。

李士靖[8](2005)在《振兴中国食品业 复兴中华食文化》文中研究说明

潘迎捷[9](2005)在《上海食品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思考》文中指出简要回顾了上海食品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文章就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对上海食品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同时,对上海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重点在创新复合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筑、科技创新型团队建设、现代化食品物流系统的建立和食品安全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李士靖[10](2005)在《振兴中国食品业 复兴中华食文化》文中认为本文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用大视野的宏观视角,深刻阐述了我国食品业发展的优势。既让人们看到我国食品业在近几年间的迅速发展和伟大成就,又使大家认清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在剖析我国食文化发展的形势时,作者列举大量海内外企业、产业发展的例证,深刻论证了食文化对食品企(产)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也阐述了在食文化发展中如何把握好传统与创新、中华食文化与外国食文化的关系的观点。如何振兴中国食品业?如何复兴中华食文化?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任何食品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兴衰成败,决定于能否深刻认识和有效操控产业链、价值链和文化链的能力,能否结合所处环境和企业特点,来提升生产力、流通力和文化力,而文化链和文化力在很多关键时刻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前进中的中国食品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进中的中国食品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展开短视频大比拼(论文提纲范文)

离消费者更近一步 用歌曲唱出益生菌科学知识
科普属性初显 传播效果良好 评委建议:用严谨的科学 做有趣的科普
专注益生菌领域探索 让科普走在谣言前面

(2)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构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构成
    1.1 规制目标
    1.2 规制主体
    1.3 规制客体
    1.4 规制工具
2 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演变
    2.1 安全规制空白阶段 (1949—1957年)
    2.2 安全规制起步阶段 (1958—1981年)
    2.3 安全规制逐步发展阶段 (1982—2008年)
        2.3.1 规制主体的重要举措
        2.3.2 本阶段中规制的特点
    2.4 安全规制迅速发展阶段 (2009—2012年)
    2.5 安全规制逐步完善阶段 (2013年至今)
        2.5.1 规制主体改革
        2.5.2 规制工具完善
3 针对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问题的政策建议
    3.1 明确规制目标, 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3.2 清晰主体职责, 发挥第三部门规制作用
    3.3 扶持规制客体, 促进我国乳业健康发展
    3.4 完善规制工具, 健全乳品安全规制体系

(3)给消费者一个喝黄酒的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合作造饼,竞争分饼
打通供给链,适应消费升级
塑造品牌价值
传承与创新兼容并蓄

(4)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一) 域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研究视角的厘定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创新
第一章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的演进与特征
        (一)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之演进
        (二)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呈现的特征
    二、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不足及思考
        (一) 我国“单一制”刑事立法模式的弊端
        (二) 分散多元的刑事立法模式引发的思考
    三、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 统一法典化立法模式的优与劣
        (二) 附属刑法立法模式的弊与利
        (三) 单行刑法立法模式的失与得
        (四) “单一制”向“多元制”的回归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倡导
    一、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的现状与不足
        (一)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的现状
        (二)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的不足
    二、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基础
        (一)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理论基础
        (二)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政策基础
        (三)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实践基础
    三、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之设想
        (一) “综合防控”是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的基本支点
        (二) 严密刑事法网是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的坚强后盾
        (三) “严而不厉”是食品安全刑事立法“零容忍”政策的主要方向
第三章 当前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体系之不足
        (一)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样态的疏漏
        (二)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对象的狭窄
        (三)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主观罪过的偏颇
    二、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罚体系的不足及思考
        (一)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罚体系之不足
        (二) 配置科学合理的刑罚体系之思考
第四章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完善的具体建言
    一、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体系之完善
        (一)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归属
        (二) “抽象危险犯”是刑法应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路径选择
        (三)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要件的扩展
        (四)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新罪名的增设
    二、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罚体系之完善
        (一)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死刑适用之调适
        (二)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自由刑之完善
        (三)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财产刑之优化
        (四)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资格刑之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2.1 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及其传播特点
        2.1.1 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回顾
        2.1.2 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传播特点
        2.1.3 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产生原因
    2.2 中国食品品牌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2.2.1 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前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
        2.2.2 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后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
    2.3 食品安全危机对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影响
        2.3.1 食品安全危机对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带来挑战
        2.3.2 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机遇
第3章 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问题
    3.1 跨文化传播冲突
        3.1.1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3.1.2 中外危机传播的媒体环境不同
        3.1.3 危机频发强化负面刻板印象
    3.2 食品企业自身障碍
        3.2.1 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
        3.2.2 国际食品市场定位不明确
        3.2.3 跨国危机传播能力不足
第4章 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建议
    4.1 完善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国家保障体系
        4.1.1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国际化
        4.1.2 实施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国家战略
    4.2 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食品品牌国际化中的作用
        4.2.1 强化食品行业协会自律功能
        4.2.2 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交流合作
        4.2.3 行业危机公关扭转刻板印象
    4.3 提高食品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的危机应对能力
        4.3.1 适应目标市场食品安全标准
        4.3.2 明确食品品牌国际市场定位
        4.3.3 提高企业跨国危机管理能力
        4.3.4 增强食品品牌文化输出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污染与应对:山西农药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山西省农药使用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山西省化学农药使用的发展概况
        一、农药品种的变化
        二、农药研究的发展史
        三、山西省农药使用情况(1986-2001年数据统计)
    第二节 农药的监督与管理发展历程
        一、农药法规与制度建设
        二、农药登记与市场管理
        三、农药质量与残留检测
第三章 农药普遍使用导致环境负面效应的一些案例
    第一节 农药在晋中地区的使用状况
    第二节 普遍使用后所出现的其他负面效应
        一、农药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二、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政府和民众在环境负面效应前后的态度
    第一节 政府在环境负面效应产生前后所扮演的角色及态度
        一、政府推广使用化肥农药的态度、目的及其所作的工作
        二、环境事件发生之后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此的态度和应对
    第二节 民众在环境负面效应产生前后的变化
        一、民众使用农药的主要动力和态度
        二、环境事件发生之后民众的转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振兴中国食品业 复兴中华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食品产业的振兴
中华饮食文化的复兴
振兴中国食品产业与复兴中华饮食文化任重道远

四、前进中的中国食品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展开短视频大比拼[N]. 赵曦. 消费日报, 2021
  • [2]我国乳品安全规制体系的构成与演变[J]. 郝晓燕,董天棋.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8)
  • [3]给消费者一个喝黄酒的理由[N]. 李玉友. 华夏酒报, 2016
  • [4]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体系完善研究[D]. 仝其宪. 安徽大学, 2016(08)
  • [5]食品安全危机下中国食品品牌国际化研究[D]. 谌乐乐. 湖南大学, 2012(03)
  • [6]污染与应对:山西农药的使用[D]. 李锦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7]人权发展观照:中国食品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实践发展与理论认识[A]. 赵荣光. 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2006(总第20期)
  • [8]振兴中国食品业 复兴中华食文化[J]. 李士靖. 江西食品工业, 2005(02)
  • [9]上海食品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思考[J]. 潘迎捷. 中国食品学报, 2005(02)
  • [10]振兴中国食品业 复兴中华食文化[A]. 李士靖. 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5

标签:;  ;  ;  ;  ;  

中国食品工业在进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