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牧草种质资源采集繁育是新疆牧草产业现代化的科技保障

加强牧草种质资源采集繁育是新疆牧草产业现代化的科技保障

一、加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研究是新疆草业现代化的科技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种康,景海春[1](2021)在《转化植物科学研究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为加快农村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指导方针。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植物科学与农业发展的联系十分密切。植物科学应加强在资源收集、基因功能、代谢调控及农艺性状改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重视知识创新和理论突破,加快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中转化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王雷,张景昱,景海春,种康[2](2021)在《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王军亮[3](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程利召[4](2016)在《蒙草京津冀乡土地被植物示范基地规划与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城市地被植物和草坪草生长的关键因素,严重影响该地区园林绿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乡土地被植物和抗旱草坪草种质资源筛选和应用有助于节约园林绿化用水,缓解京津冀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地灌溉与居民生活争水的矛盾。乡土地被植物和抗旱草坪草种质资源的选育示范基地肩负着品种引进、推广示范的重要责任,对京津冀地区推广节水园林,改善城市景观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以蒙草京津冀乡土地被植物示范基地为案例,在分析介绍背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性、整体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等设计原则,结合基地的功能定位,将该基地规划为草坪地被研发生产区、乡土地被展示区、草皮生产区、运动草坪展示区、观赏草展示区等五大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产品种类、种植技术和养护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细部设计和说明。第二篇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在同等养护条件下针对草坪草种质资源圃中49份草地早熟禾、66份高羊茅、34份多年生黑麦草、25份翦股颖进行了田间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草地早熟禾中APOLLO的草坪质量评分显着高于midnight 2、K.B.G等;Rhapsody 等叶片显着宽于 PST-T10-18;Nu Destiney 等叶片呈现深绿,Euromyth、K.B.G等叶片绿色显着变浅。2.高羊茅品种中GreenLabel等草坪质量评分显着高于Shenandoah Ⅲ(SH 3);millennium Ⅱ等叶片显着宽于Summer。3.多年生黑麦草中Pangea的草坪质量评分显着高于Replicator;evening shade、Replicator 叶片显着宽于 Pangea、Nuspeed Ⅱ 等。4.翦股颖中Alpha的草坪质量评分显着高于Tiger;Tiger叶片显着宽于PennA-1、C8-13-OCV6-BS;Alpha等叶片呈现深绿,FOCUS(SRP-1GMC)的叶片绿色显着变浅。

张荟荟,姜万利,张学洲,兰吉勇,张一弓,李学森,王玉[5](2015)在《新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文中认为采取分区域调查,辅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对东疆、北疆和南疆不同气候带、不同生境的野生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与搜集,采集到野生牧草种子466份,隶属23科,85属,其中特有牧草属有:鹅观草属(Roegneria)、偃麦草属(Elytrigia)和赖草属(Leymus)。采集到的适口性优良、生物利用价值高或有重大的可持续利用(育种)基因的牧草属有:披碱草属(Elymus)、鸭茅属(Dactylis)、梯牧草属(Phleum)、早熟禾属(Poa)、苜蓿属(Medicago)、车轴草属(Trifolium)、驴食豆属(Onobrychis)、百脉根属(Lotus)等。通过调查搜集,不仅为新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还初步掌握了一些重点属、种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境条件的关系,也为其他学者考察提供科学数据。

张彦虎[6](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李会彬[7](2015)在《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文中认为狗牙根作为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在我国,狗牙根主要在南方地区用于建植各种用途草坪,但在北方地区极少用于草坪建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适合本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的耐寒品种。本试验以引进的美国普通狗牙根栽培品种Riviera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保定狗牙根’和‘邯郸狗牙根’开展区域试验,从生长习性、生态适应性和坪用性状等方面进行观测和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34份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品种)开展草坪建植和养护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坪用性状优良、综合质量优于对照品种的狗牙根新品种2个,分别命名为‘保定狗牙根’和‘邯郸狗牙根’。保定狗牙根植株非常低矮,匍匐性很强,平均自然高度仅9.7cm,产生的草屑量最少;草坪致密,草坪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年均评分达到7.0。保定狗牙根表现出“低矮细密、色泽浓绿、少/免修剪”的突出特点,绿色期较长。邯郸狗牙根具有“长绿期、生长迅速、高抗病虫、受损恢复能力强”等突出特性。植株半匍匐生长,匍匐茎蔓延能力强,7月份平均生长速率可达2.52cm/d。在供试材料中,邯郸狗牙根返青早、枯黄最晚,绿色期最长,保定地区年均210d。(2)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河北省的34份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和2个其他品种(Riviera和川南狗牙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3对SSR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51条带,其中295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0.64条,多态性位点比率平均为84.05%,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在0.4790.969之间,平均为0.677。聚类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在GS=0.67时可聚为4个类群。(3)利用SRAP和T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上述36份狗牙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6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5.6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44%;10对T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位点比率81.02%。两种标记合并进行聚类分析,所有供试的36份狗牙根材料遗传相似系数GS=0.5190.983,平均为0.7。当GS=0.68时,可将36份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4)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SRAP和TRAP标记合并后的聚类分析结果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不同。结果显示,来自相同取样点的材料较容易优先聚在一起,同时也存在不同取样点的材料交叉聚合以及个别材料单独分离的现象。依据SSR、SRAP和TRAP标记产生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合并后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3种聚类结果均表明,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种标记的遗传相似系数两两间均达到极显着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存在差异,以SSR和SRAP的相关性较高。(5)在保定地区气候环境下,保证草坪建植当年成坪与安全越冬的狗牙根临界建植期为7月中旬;在5月中旬7月中旬,采用撒茎法和100200g/m2种茎用量,或沟植法和50200g/m2种茎用量建植狗牙根草坪,在保证一定的养分供应和适宜的灌溉条件下,可在3040d建植成坪。(6)在狗牙根生长旺盛期,采用多效唑喷施处理,邯郸狗牙根自然生长高度和垂直生长速率比对照分别最高可降低48.8%和87.8%,草屑量和修剪次数分别最多可减少88.3%和66.7%,同时还可改善草坪色泽和密度,提高草坪质量。综合3年试验结果,邯郸狗牙根草坪夏季多效唑施用量以300400mg/m2为宜。(7)在春季返青前对狗牙根草坪进行低修剪并结合适度梳草处理,或冬季采用塑料布、无纺布、毛毡布、遮阳网等材料对狗牙根草坪进行覆盖处理,均有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狗牙根提早512d返青,延长草坪绿色期。(8)在狗牙根生长季内,NPK以5:3:3比例和用量平衡持续施肥,不仅能够维持狗牙根正常生长,还能改善草坪色泽和密度,提高草坪质量,延长狗牙根草坪绿色期,全年草坪可接受质量天数分别比减氮、减磷、减钾和对照处理多73d、23d、16d和114d。

张宁宁[8](2015)在《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位于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种业市场开放较晚,国内种业竞争力较弱,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种业巨头不断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给国内种子企业带来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政府从维护粮食安全及提升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相关规定,颇有几分壮大自身实力应对“狼来了”的意思。1997年《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的开放,2000年《种子法》正式实施以及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到今天为l止,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跨国种业公司对我国种业安全产生了哪些影响?制约国内种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是什么?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政策效果如何?是当前学术界关注也是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以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为研究的出发点,首先运用经济学等理论对跨国种业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分析,理论上剖析了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及对国内种业市场的影响机制,接着选取了种业市场中两个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农户分别进行分析。在对56家国内骨干种子企业2010—2012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发现,整体看,国内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维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经营利润、品种审定数以及种子销售额都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找出了影响国内种子企业净利润的因素,发现科研投入、企业净资产越多以及成立时间越早的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国有控股企业较非国有控股企业获利能力强。另外还对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剖析了发展模式,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针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假种子的存在以及报纸或传单及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等因素会对农户选择外资品牌种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在国内种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规模化研发效率。国内种子企业应对并购的前提是企业研发能力足够强大,现阶段可能的途径是做到国内种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②通过对56家国内种子骨干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及实证分析后认为:科研投入增加确实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且能够实现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目的,但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研发能力还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措施,简单的增加投入效果不一定最好,如何优化、完善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及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③当前的科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环境下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相结合是未来科企合作的新方向。④基于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的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假种子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外资品牌种子在国内种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对农户选择行为会产生影响。上述结论能部分解释作为外资品牌代表的“先玉335”推广面积迅猛增加的原因,那就是在保证种子品质的基础上做好产权保护及品种防伪工作,积极拓展品牌宣传渠道,针对玉米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重点服务。相反,国内种子企业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以上研究发现对种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一是继续推动种业市场改革,建立“公平、透明”的种业市场环境。二是探索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开展科企合作交流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加大基层种子监管力度,加大对制售假种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于当前的我国种业市场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可喜的是政府及时认识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外资的进入应客观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而不应该增加太多个人臆断,重要的是集所有力量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品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粮食安全。

王娅[9](2014)在《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辨识研究》文中认为种子是关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作为种子的最根本、最微观的支撑材料——品种是农业单产提高、质量改善的根本原因,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当前生物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已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种子产业体系竞争的焦点,以转基因为代表的品种安全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点,农作物品种创新不但关系农业未来发展大局,而且延伸到生物与生态安全战略范畴。在面对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外资入驻跨国种业公司的国内布局威胁和中国种子产业普遍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作物品种安全涉及农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有关农作物品种安全的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总结和梳理国内外有关品种、安全的定义和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情况为起点,从农作物品种安全的概念、内涵、范畴和理论基础入手,围绕农作物品种安全的生物学安全、产权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安全辨识与分析,在农作物品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的定义,结合“品种”、“农作物品种”“安全”的概念和当前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将农作物品种安全定义为:种子品种及其种质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管理等过程中保护和控制其本身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的损害,危及人类及其后代,且不会对人类、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状态。归纳和分析了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的内涵和范畴,得出农作物品种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它具有很强的潜隐性,要依托种子品种及其种质资源进行判断,同时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需要从内部和外部综合考量。(2)基于安全科学理论、环境经济机会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提出了安全辨识的概念、特征、内容及与风险识别的区别与联系,从辨识对象、辨识主体、辨识要点、辨识项目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辨识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3)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现象,分析得出品种安全是保障中国种业安全的基础与关键。分别对中国农作物品种的生物学安全、产权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含义、特征、存在问题、变化趋势、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等进行了辨识与分析。(4)构建品种安全的衡量标准及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的生物学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资源安全、产权安全进行多层模糊综合分析,得出农作物品种的生物学安全是品种安全的基础,资源安全是前提,产权安全是核心,产业安全是根本,生态安全是保障,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处于不安全状态,都不能得出农作物品种安全的结论。

霍玉刚[10](2013)在《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推动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孕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成绩进行回顾总结;在实地调研50多家种业企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种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在国际种业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种业新政”颁布实施的大环境下,如何推进我国种业企业发展壮大提出建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业产业,种子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已经建立;选育出了玉米品种农大108、郑单958,水稻品种汕优63、Y两优1号水稻等一大批优良新品种;种子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各大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农作物品质检测中心等基础设施建成;种子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市场上出现了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种业新政”实施以后,对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科研资源集中在国家事业单位,企业科研实力弱;行业分散,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集团;国际种业巨头大举进军国内种业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民族种业企业节节败退;行业调控管理不到位,市场环境差,种子案件频发;种子市场化以后加工环节被忽视,发展严重滞后。针对我国种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我国种子产业,种业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抵御国际种业巨头残酷市场竞争,需采取以下发展战略和措施:修改完善《种子法》及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大型骨干种业企业重点扶持,改革现有科研投入体制,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种业企业自身要转变观念,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加大科研投入,有实力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整合。

二、加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研究是新疆草业现代化的科技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研究是新疆草业现代化的科技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转化植物科学研究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科学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1 理论突破与产业带动
    1.2 重大技术突破
2 新时代乡村振兴赋予植物科学新的使命
    2.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
    2.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3 农民文化素质提高
3 建议
4 结论

(2)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亟待加强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并培育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
    1.1 我国牧草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2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亟待加强保护与利用
    1.3 我国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牧草品种
2 我国牧草育种科技现状及技术瓶颈
    2.1 我国牧草种业与育种科技现状
    2.2 牧草生物学特性与育种瓶颈问题
3 我国牧草育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3.1 牧草资源开发与利用
    3.2 创新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技术
    3.3 建立牧草育种加速技术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蒙草京津冀乡土地被植物示范基地规划与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篇 地被植物示范基地规划
    1 背景资料分析
        1.1 基地位置
        1.2 交通条件
        1.3 自然条件
        1.4 用地规划和年限
        1.5 SWOT分析
        1.5.1 优势(Superiority)
        1.5.2 劣势(Weakness)
        1.5.3 机遇(Opportunity)
        1.5.4 挑战(Threats)
    2 规划理念和原则
        2.1 功能定位
        2.2 规划理念
        2.3 设计原则
    3 总体规划及其说明
        3.1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图
        3.2 规划说明
        3.2.1 乡土地被展示区
        3.2.2 草坪地被研发生产区
        3.2.3 草皮生产区
        3.2.4 运动草坪展示区
        3.2.5 观赏草展示区
    4 功能区种植设计
        4.1 地被植物区
        4.1.1 种前准备
        4.1.2 种植方法
        4.1.3 养护管理
        4.2 草坪草种质资源圃
        4.2.1 总体布局
        4.2.2 品种布置图
        4.2.3 坪床准备
        4.2.4 播种程序
        4.2.5 播后管理
        4.2.6 成坪后日常管理
        4.3 草皮生产区
        4.3.1 坪床准备
        4.3.2 土壤熏蒸
        4.3.3 草种选择
        4.3.4 播种方法
        4.3.5 播后管理
        4.3.6 成坪后日常管理
        4.4 运动草坪展示区
        4.4.1 坪床准备
        4.4.2 土壤熏蒸
        4.4.3 草种选择
        4.4.4 播种方法
        4.4.5 播后管理
        4.4.6 成坪后日常管理
    5 小结
第二篇 草坪草种质资源在蒙草北京示范基地的坪用性状评价
    1 文献综述
        1.1 草坪草种质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和潜在特异性状
        1.2 草种质资源引种应用研究进展
        1.3 草坪草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研究方法
        1.4 草坪草引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5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试验设计与管理措施
        2.4 观测指标与方法
        2.4.1 草坪质地
        2.4.2 草坪颜色
        2.4.3 草坪质量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49份草地早熟禾种质材料的坪用性状评价
        3.1.1 叶片质地
        3.1.2 草坪颜色
        3.1.3 表观质量
        3.2 对66份高羊茅种质材料的坪用性状评价
        3.2.1 叶片质地
        3.2.2 草坪颜色
        3.2.3 表观质量
        3.3 对34份多年生黑麦草种质材料的坪用性状评价
        3.3.1 叶片质地
        3.3.2 草坪颜色
        3.3.3 表观质量
        3.4 对25份翦股颖种质材料的坪用性状评价
        3.4.1 叶片质地
        3.4.2 草坪颜色
        3.4.3 表观质量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路线及方法
    1.1 调查工具
    1.2 调查路线
    1.3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搜集到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
    2.2 野生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采集信息统计(见表 2)
    2.3 野生豆科及其他科属牧草种质资源采集信息统计(见表 2)
    2.4 野生毒害草种质资源采集信息统计 (见表 2)
3 讨 论

(6)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7)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狗牙根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 狗牙根种类与分布
        1.2 狗牙根生物学特性
    2 狗牙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2.2 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3 狗牙根新品种选育概况
    4 狗牙根抗逆性研究概况
        4.1 抗旱性
        4.2 抗寒性
        4.3 耐盐性
    5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狗牙根品种(系)生态适应性与坪用性状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与管理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色期
        2.2 生长习性
        2.3 草坪质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提取
        1.3 SSR、SRAP和TRAP标记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标记分析
        2.2 SRAP和TRAP标记分析
        2.3 SSR、SRAP和TRAP标记比较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狗牙根新品种草坪建植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植方法对狗牙根成坪效果的影响
        2.2 种茎用量对狗牙根成坪效果的影响
        2.3 建植时间对狗牙根成坪效果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狗牙根新品种草坪养护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长抑制剂试验
        1.2 修剪和梳草试验
        1.3 不同材料覆盖试验
        1.4 平衡施肥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抑制剂在邯郸狗牙根草坪上的应用
        2.2 梳草和修剪对狗牙根返青效果的影响
        2.3 不同材料覆盖对狗牙根草坪返青效果的影响
        2.4 平衡施肥对狗牙根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图

(8)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1.2.2 与种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种业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2.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
        2.1.2 世界种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种业发展
        2.2.1 中国种业发展历程
        2.2.2 中国种子市场规模
        2.2.3 中国种业发展及研发特征
        2.2.4 中国种子贸易概况
        2.2.5 中国种业市场中的跨国种业公司
    2.3 中国的种业发展政策
        2.3.1 关于促进中国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2.3.2 关于外资进入国内种业市场的政策法规
        2.3.3 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评价
    2.4 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章 跨国种子公司并购行为及影响机制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相关研究及综述
    3.3 跨国种业公司进入影响机制分析
        3.3.1 基本假定
        3.3.2 基于利润函数的经济学分析
    3.4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四章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绩效及比较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及经营状况
        4.2.1 研究对象及企业的基本情况
        4.2.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经营绩效
    4.3 影响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
        4.3.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3.3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4.4 国内典型种子企业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4.4.1 中种集团典型案例分析
        4.4.2 隆平高科典型案例分析
        4.4.3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小结
第五章 我国种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我国种业科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5.2.1 传统科企合作模式
        5.2.2 现代种业合作模式
    5.3 产学研合作联盟相关理论
    5.4 种业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5.4.1 产学研合作联盟——“1+5”玉米联合体产生背景及现状
        5.4.2 “1+5”玉米联合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5.4.3 小结
    5.5 政策含义
第六章 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及影响分析
    6.1 背景及相关研究
    6.2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6.3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统计分析
    6.4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种业当前发展状况及风险因素研究
        (二)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制度研究
        (三)关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及危害的相关研究
        (四)种子行业、育种主体、农户等主体角度农作物品种安全对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方法
        (二)预期目标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辨识与理论基础
    一、农作物品种概念界定
        (一)品种的概念界定
        (二)农作物品种的概念
        (三)农作物品种的特征
    二、农作物品种安全的概念界定
        (一)农作物品种安全的概念
        (二)农作物品种安全的内涵
        (三)农作物品种安全的范畴界定
    三、安全辨识的概念界定
        (一)安全辨识的概念
        (二)安全辨识与风险识别的关系
        (三)安全辨识的内容
    四、品种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安全科学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环境经济机会论
第三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与品种安全问题分析
    一、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安全程度
        (一)种业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二)种子经营“小杂全”,产业集中度低
        (三)科研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四)科研体制改革滞后,商业化育种体系有待完善
        (五)跨国种业巨头布阵中国市场,对种业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六)以转基因育种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发展对中国种业带来巨大挑战
    二、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分析
        (一)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与退出的数量分析
        (二)中国农作物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情况分析
    三、种业安全与品种安全辨析
第四章 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辨识与分析
    一、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辨识内容分析
        (一)辨识对象
        (二)辨识主体
        (三)辨识要点
        (四)基于环境经济机会论的辨识主体关系分析
    二、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识别逻辑树
        (一)农作物品种生物学安全问题辨识
        (二)农作物品种产权安全问题辨识
        (三)农作物品种种植安全问题辨识
        (四)农作物品种生态安全问题辨识
        (五)农作物品种资源安全问题辨识
第五章 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一、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模糊多层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过程
        (四)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品种、农作物品种及品种安全的概念、关系
        (二)安全辨识的概念、内容及理论基础
        (三)品种安全是保障中国种子产业安全的基础与关键
        (四)生物学安全和资源安全是影响品种安全的威胁因子
    二、讨论
        (一)关于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分析框架的讨论
        (二)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加强对农作物国家战略地位的认定及差异化管理研究
        (四)补充中国农产品优良品种安全管理机制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1
附录 2

(10)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种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1.2 种业企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种业企业发展及对策研究现状
        1.2.2 种业企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中国种业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2.1.1 “四自一辅”,产品经济阶段
        2.1.2 “四化一供”,商品经济阶段
        2.1.3 政企分开,市场化探索阶段
        2.1.4 产业化发展阶段
    2.2 中国种业发展的成绩
        2.2.1 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已经建立
        2.2.2 育成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
        2.2.3 种子生产加工水平显着提高
        2.2.4 建设了诸多基础设施
        2.2.5 种业企业逐步成长
    2.3 中国种业企业现状分析
        2.3.1 种业企业发展趋势
        2.3.2 中国主要种业企业
第三章 “种业新政”对中国种业企业发展影响
    3.1 “种业新政”的相关政策
    3.2 “种业新政”后扶持种业企业发展的措施
        3.2.1 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具体措施
        3.2.2 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出台
        3.2.3 成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
        3.2.4 通过种业基金改善企业融资问题
        3.2.5 设立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带动企业科研创新
    3.3 种业新政实施后种业企业变化
        3.3.1 种业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3.3.2 种业企业加快兼并重组的进程
        3.3.3 种业企业加科研投入大大加强
        3.3.4 种业企业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卓有成效
第四章 发达国家种业企业发展经验
    4.1 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现状(美国)
        4.1.1 管理规范,行业协会作用大
        4.1.2 各个环节实现现代化
        4.1.3 种企自由竞争,大集团产生
        4.1.4 种子质量管理严格,标准高
        4.1.5 商业育种集中在企业,育繁推一体化
    4.2 国际成功种业企业经验介绍
        4.2.1 孟山都模式
        4.2.2 杜邦-先锋模式
第五章 中国种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当前的科研体质制约企业研发实力发展
        5.1.1 育种模式落后
        5.1.2 抑制企业科研投入
        5.1.3 科研成果转让操作不规范
        5.1.4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5.1.5 科研单位缺少经营能力
        5.1.6 基础设施不能物尽其用
    5.2 缺少大型种业集团
    5.3 外资种业企业占领市场
    5.4 行业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5.5 种子生产加工环节发展滞后
第六章 推进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6.1 加强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环境
        6.1.1 对《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进行完善修改
        6.1.2 改革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6.1.3 重视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6.2 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6.2.1 政策向骨干企业倾斜,加快行业兼并重组
        6.2.2 改变种业科研投入机制,商业育种以企业为主体
        6.2.3 建设与种业有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6.3 种业企业加快改革创新
        6.3.1 进行种业企业产权改革
        6.3.2 加快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6.3.3 加强科研投入,发展生物技术
        6.3.4 实施资本运作,参与行业整合
        6.3.5 重视种子加工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6.3.6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加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研究是新疆草业现代化的科技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化植物科学研究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J]. 种康,景海春. 科技导报, 2021(23)
  • [2]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J].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王雷,张景昱,景海春,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6)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4]蒙草京津冀乡土地被植物示范基地规划与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D]. 程利召.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5]新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J]. 张荟荟,姜万利,张学洲,兰吉勇,张一弓,李学森,王玉. 草食家畜, 2015(04)
  • [6]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7]河北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评价及其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D]. 李会彬.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8]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D]. 张宁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辨识研究[D]. 王娅.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10]中国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霍玉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标签:;  ;  ;  ;  ;  

加强牧草种质资源采集繁育是新疆牧草产业现代化的科技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