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

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

一、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钰[1](2021)在《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刘渡舟教授是中医伤寒大家,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经方理论和临床运用的研究中。刘老临床治病擅长使用柴胡剂,在肝胆病的辨治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王庆国教授和张雪亮教授是同一时期拜读于刘老门下的弟子,二人传承了刘老调肝法学术思想的精髓,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临证诊疗经验。基于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地总结刘老和两位弟子调肝法的学术思想,挖掘临床调肝治肝的组方规律,探讨各自的调肝遣方用药特点。通过研究可以量化地分析调肝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名老中医刘渡舟教授调肝的宝贵学术经验,为临床医师调肝治肝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师徒之间的学术传承研究,和两位弟子之间的学术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在师徒传承过程中的规律和痕迹。通过探索在相同的学术传承挖掘环境中弟子对于师承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获得对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和中医学子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启发。研究方法在刘渡舟教授和两位弟子的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中,主要是对于文献资料的研究。收集整理刘老和弟子关于调肝治肝的学术着作、文章、访谈,以及学生、其他弟子发表报道刘老及两位弟子调肝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期刊文章,对其中能反应调肝法学术思想的内容进行整理、评价、研究。在对刘渡舟教授两位弟子的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两位弟子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时间段内的门诊病例,按照筛选标准提取调肝处方,形成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纳入数据库中的调肝方进行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的发掘,提取基本方,分析用药频次。基于关联规则、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发现方剂的组方规律和高频数的药物组合,并发掘新方。将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获得的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别将刘老与两位弟子的调肝法进行对比,发现传承痕迹和师承发展变化;对两位弟子的组方用药规律数据进行横向比较,观察同一师承环境下学术传承的相同点与差异性,结合学术经历、工作环境等背景对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研究成果刘渡舟教授对于调肝治肝论着颇丰,对于肝病的辨证分型,以气和血作为基本纲领,重视肝郁的病机,使用调肝方药时重视疏泄。刘老擅长使用经方柴胡剂,如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在柴胡汤类方基础上创制了针对肝经湿热内盛的柴胡解毒汤和血瘀气滞的柴胡活络汤等诸多治肝新方,并依据病邪轻重和病机演变灵活创制了衍生方。王庆国教授十分重视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善用经方调肝尤其是柴胡汤类方,临床将经方加减变化或合方应用都得心应手,总结出具有调理气机、软坚散结功效的调肝经验药对。张雪亮教授提出“少阳病机重于郁”的看法,重视对患者的情志调节,调肝擅长使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化肝煎等方剂,不拘经方时方,灵活化裁。在王庆国教授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收录调肝处方201首,高频使用药物有柴胡、黄芩、白芍、炙甘草、法半夏;在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对有“黄芩,柴胡”、“柴胡,白芍”、“柴胡,炙甘草”、“法半夏,柴胡”、“黄芩,炙甘草”,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最高的是“黄芩,桂枝→柴胡”,置信度为1;在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分析中,当设置药物组合之间的相关度为4、惩罚度为2时,演化出含有两味药的药物组合202个,三味药的药物组合23个;在这些核心药物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分析,提取到含有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7个;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中,得到全新的独立处方8个。在张雪亮教授调肝方药组方规律研究中,收录调肝处方204首,高频使用药物有柴胡、陈皮、白芍、郁金、浙贝母;在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对有“陈皮,白芍”、“陈皮,柴胡”、“白芍,柴胡”、“黄芩,柴胡”、“合欢皮,远志”,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最高的是“远志,茯神→合欢皮”,置信度为0.981;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分析中,当设置药物之间的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时,演化出含有两味药的药物组合122个,三味药的药物组合49个,四味药的药物组合28个,五味药的药物组合1个以及六味药的药物组合1个;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组合得到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8个;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中,得出8个新处方。对刘渡舟教授的两位弟子学术传承的对比研究表明,二人共同传承了刘老“气机论”学术思想,重视肝脏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以“气机郁滞”作为肝之为病的主要病机,调肝多以和解为法,善用经方尤其是柴胡汤类方;二人的调肝法学术经验中也有刘老“方证相对论”和“古今接轨论”的学术思想的传承痕迹。两位弟子在临诊时应用调肝法治疗疾病的种类不同,王庆国教授门诊的肝病患者占比较多,且患者群体偏于中老年;张雪亮教授门诊上使用调肝法则多是针对结节类疾病和胆囊息肉以及杂病,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分散。两位弟子的师承经历不尽相同,王庆国教授的跟师时间长达二十年,作为刘老的学术传承研究负责人,在学术思想传承上更加深入和全面;张雪亮教授的跟师时间相对较短,在后续工作过程中另有师承,但与刘老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往来。基于师承时间的差异和工作环境带来的影响,王庆国教授在调肝方药的使用上更加重视对于经方尤其是柴胡剂的使用,在方药选择上更注重补益气血;张雪亮教授则经方与时方灵活遣用,所选用的药物则更偏重于疏泄。结论及意义“主疏泄”和“主藏血”是肝脏的重要生理功能,“肝气郁滞”是肝之为病的基本病机,肝郁日久容易化火、生湿、瘀血等。刘渡舟教授调治肝病辨证分型以气血为纲,重视肝郁的病机,使用调肝方药重视疏泄。刘老临床调肝治肝承伤寒之学,上溯岐黄,下逮诸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肝学术思想。王庆国教授和张雪亮教授在传承刘老调肝学术思想上有相似之处,亦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创新与发挥。相同的学术传承环境可以影响中医弟子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诊疗理法方药的运用,后天的自学经历、工作环境、临诊经验积累都会对中医师的诊疗思维和学术思想产生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对师徒之间的纵向学术传承进行了比较,也对同一时期相同传承环境下的同门弟子进行了横向比较。通过师承的差异得到启发,不仅要重视中医传承工作中学院教育的关键作用,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工作平台和自身经验积累对于中医学子成长的重要性。

霍华英,闫鹏飞,乔荣跃,张鹏鹏,王姝,张永康[2](2020)在《张永康教授调气化饮论治术后胃瘫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痰饮病是水液代谢失常,停聚体内不同部位而形成。理化检查可视为中医望诊的延伸,能辅助医师更精确地判断疾病性质、部位。术后胃瘫可归属于中医"痰饮"或"胃饮"范畴,术后患者水饮停于胃内而借助胃肠减压管引到体外,加味柴平汤调畅气机以达气机升降,水饮自行之功。中医四诊和理化合参辨证尤为重要,利于疾病诊治和疗效判断。

周玉萍[3](2020)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规律及张庆祥教授相关学术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流行病学、中医证型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索本病的中医证候以及证素特点,结合张庆祥教授相关疾病的中医辨证经验和用药规律,以冀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辨证诊疗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上通过查阅梳理相关资料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源流与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在临床研究中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数据统计,采集临床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并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进行整理统计;对张庆祥教授的相关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探索本病的中医证型以及证素特点并分析其处方用药,总结其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理论探讨:通过对中医经典和相关文献的研究,可发现溃疡性结肠的发生与肝、脾有较大相关性,其基本的病机主要为脾虚肝郁、气滞湿阻,治疗上以调理肝脾,理气化湿,配以荣气和血、疏导情志。2.临床研究:(1)临床调研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40-59岁为主,大多兼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多因饮食不慎、感受寒冷和情志因素引发或加重;脾虚肝郁、气滞湿阻等证型多见。(2)张庆祥教授治疗泄泻腹痛以脏腑辨证为主,其病变多责于肝脾;临床用药也多疏肝健脾,兼以调补阴阳、祛湿化瘀。重视肝脾气机的调理,善用柴胡类方和健脾益气方加减,以中焦脏腑为枢纽,调节气机升降,激发自身机能,给邪以出路,邪去正安。研究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隶属泄泻、腹痛的范畴,其病机在于肝脾不调、气滞湿阻,其病位在下焦大肠,是魄门传输启闭功能失常,但病本则在于中焦气滞,肝脾运化失常,导致气血失和,从而引生痰湿血瘀、肉腐络败,甚则日久波及他脏,形成恶性循环。故而临床诊疗应当谨守腑病治脏、异病同治的整体辨证观念,从肝脾入手调整气机,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重建水谷运化的良性循环。

晋宇清[4](2020)在《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FDDQL评分、复发率及安全性指标,客观评价消痞保和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本病的治疗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的脾虚气滞型PDS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2.两组患者均嘱其规律饮食,禁烟、酒、茶、辣、生冷、油腻等刺激物,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嘱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口服消痞保和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均为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FDDQL评分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本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或来院复诊的方式对受试者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以评价本方的远期疗效。3.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最终有65例完成观察,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且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3.9%)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8.1%)显着偏高(P<0.01)。说明消痞保和汤的疗效显着优于多潘立酮片。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受试者各单项症状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单项症状积分较前均降低(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食后饱胀或胀痛、早饱和食少纳呆积分均显着偏低(P<0.01),嗳气、神疲乏力及便溏积分均偏低(P<0.05)。说明较多潘立酮片,消痞保和汤对患者食后饱胀或胀痛、早饱和食少纳呆症状的改善显着占优,对嗳气、神疲乏力及便溏的改善有一定优势。3.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受试者FDDQL评分无明显差异(t=﹣0.076,P=0.940>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FDDQL评分较前均增加(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评分显着偏高(t=3.565,P=0.001<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消痞保和汤效果更佳。4.复发率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12周,对照组复发率较试验组显着偏高(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PDS的远期疗效显着优于多潘立酮片。5.安全性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两组受试者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消痞保和汤与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虚气滞型PDS均是安全可靠的。结论: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显着,其在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多潘立酮片,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赵凯杰[5](2020)在《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最终治疗组纳入32例,3例患者因不愿继续服用中药而中途退出;对照组33例,2例患者因治疗疗程未足,强烈要求出院。对照组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护肝降酶以及一般物理降温、止吐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免煎颗粒剂柴平汤治疗,疗程7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不同时间段体温(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3d)、肝功能(ALT、AST、TBIL、ALB)、凝血功能(P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1.治疗结束后,组内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结束后,对比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比体温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1d、3d体温分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体温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结束后,对比胆红素方面,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水平无显着差异。5.对患者治疗前后ALT、AST、ALB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ALT、AST、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ALT、AST、ALB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ALT、AST、ALB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治疗前后PT、AFP进行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ALT、AST、ALB等肝功能指标,且无毒副作用。但对于改善PT、AFP、TBIL未见明显的差异。2、经研究总结,初步提炼出柴平汤方证:主症:(1)发热或自觉发热;(2)胁肋胀闷、疼痛不适;(3)口苦;(4)恶心呕吐;次症:(1)脘腹胀满、纳差;(2)大便溏泻;(3)倦怠乏力,嗜睡,手足沉重;舌脉:舌红或淡红,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或滑,或弦滑。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依据,确定中医经典与现代肝病的关联提供循证依据。

齐元玲,张庆祥[6](2020)在《基于“百病皆生于气”探讨虚实错杂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文中指出"百病皆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是对中医病机的高度概括,"气"病是诸多疾患的根本所在,或气虚或气机失调。虚实错杂常表现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表现,本质为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化障碍。因此调气成为治疗虚实错杂证的重要原则。肝为罢极之本,调畅气机,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依赖肝之疏泄调达,治疗虚实错杂证可从调肝入手。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7](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郝璟恒,张立华[8](2020)在《柴平汤加减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经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张立华教授在肛肠术后运用柴平汤治疗排便障碍的经验和体会,在跟师过程中发现排便障碍为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张师认为情志因素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气机不畅为本病的核心病机,运用柴平汤为基础方灵活化裁,疗效显着。

唐亚平,晋宇清,郭杰,任顺平[9](2019)在《任顺平运用柴平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文中认为导师任顺平从事临床多年,善用柴平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疗效较好。现将任师应用柴平汤的经验简介如下。1追本溯源,谨守病机中医学上虽无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病名,但可根据其症状如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等,将其归属于痞满、胃痛、吞酸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情志失调、内伤饮食、药物损伤、感受外邪等。CAG的病位虽然在胃,但其病机与肝脾有关。食物消化吸收,必须有脾的参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辅相成。

邓媛,杨昆[10](2019)在《杨昆运用柴平汤治疗食积发热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吾师杨昆教授在临床运用柴平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的经验与体会。吾师认为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是本病核心病机,提出畅气机、清郁热、消食积的基本治则,主张以柴平汤为基础灵活化裁。笔者在跟诊过程中总结杨师对本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组方特点、病案举隅等方面浅析成文,以期柴平汤在临床上得到更多的应用、推广和发展。

二、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医药调肝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广义调肝法
        2.2 肝病证治专论
    第三节 讨论
        1 辨证分型以气血为纲
        2 阐述病机以肝郁为要
        3 遣方用药以疏泄为重
第二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庆国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1 重视“肝藏血主疏泄”的藏象理论
        2 善用经方调肝
        2.1 常用柴胡汤类方
        2.2 妙用经方合方
        3 调肝经验药对
    第三节 张雪亮教授调肝法学术思想研究
        1 提出“少阳病机重于郁”
        1.1 气郁阳气不通达
        1.2 气郁化火
        1.3 气郁湿滞
        1.4 气郁痰凝
        1.5 气郁血瘀
        2 重视调节情志
        3 调肝经验方药
第三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第一节 概述
        1 基本资料
        1.1 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1.2 处方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提取数据源
        2.2 药频分析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2.4 基于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王庆国教授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1 基本资料
        1.1 处方来源
        1.2 处方筛选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2 研究结果
        2.1 用药频次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2.3 基于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3 讨论
        3.1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物
        3.2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对和药物组合
        3.3 新方分析
    第三节 张雪亮教授调肝方药的组方规律研究
        1 基本资料
        1.1 处方来源
        1.2 处方筛选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2 研究结果
        2.1 用药频次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2.3 熵聚类的数据分析
        3 讨论
        3.1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物
        3.2 调肝方中的高频药对和药物组合
        3.3 新方分析
第四章 刘渡舟教授弟子学术传承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调肝法学术传承的相似之处
        1 “气机论”的传承
        1.1调肝以和解为法
        1.2 善用柴胡汤类方
        1.3 常用的调肝药物
        2 “方证相对论”的传承
        3 “古今接轨论”的传承
    第二节 调肝法学术传承的不同之处
        1 调肝法针对的优势病种不同
        2 师承经历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3 调肝方药的性味功效有差别
        3.1 王庆国教授更重视补益
        3.2 张雪亮教授更重视疏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张永康教授调气化饮论治术后胃瘫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匮要略》中的痰饮
2 西医“望诊”辨胃瘫
3 调气化饮论治胃饮
4 典型案例
5 加味柴平汤方解

(3)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规律及张庆祥教授相关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学源流
        (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
        (三)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则治法
    二、西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理研究
        (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法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调查
        (一) 病例来源及数量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排除标准
        (四) 调查内容
        (五) 统计方法
        (六) 调查结果
        (七) 小结
        (八) 讨论
    二、张庆祥教授脾胃病诊疗思路以及用药规律
        (一) 医案筛选
        (二) 统计研究
        (三) 统计结果
        (四) 小结
        (五) 讨论
        (六) 张庆祥教授临床验案举隅
结语
    一、理论研究
    二、临床研究
    三、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与科研课题
附件

(4)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治疗方法
    3.观测指标
    4.疗效评价
    5.统计学分析
    6.结果
    7.讨论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中医症状积分表
附录 C 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中文版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1.1 肝癌病名溯源
        1.2 肝癌病因病机探讨
    2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研究
        2.1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
        2.2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
    3 关于TACE的研究
        3.1 TACE治疗原理
        3.2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4 中医药结合治疗TACE术后综合征
        4.1 经典古方
        4.2 专方验方
        4.3 中药制剂
    5 经方辨治肝癌
        5.1 经方对肿瘤的认识
        5.2 方证辨证的认识
    6 柴平汤的认识
        6.1 柴平汤文献记载
        6.2 柴平汤现代医学用法研究
    7 导师运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学术思想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入选病例情况
        4.2 治疗前基础比较
        4.3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
        4.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4.5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及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治疗TACE术后综合征的不足
    2 柴平汤方解
    3 柴平汤临床应用TACE后患者疗效分析
        3.1 柴平汤对ALT、AST影响
        3.2 柴平汤对ALB影响
        3.3 柴平汤对PT、AFP影响
        3.4 柴平汤对TBIL影响
        3.5 柴平汤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3.6 柴平汤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百病皆生于气”探讨虚实错杂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百病皆生于气”的内涵与意义
2 虚实错杂病证的表现与病机特点
    2.1 虚实错杂病证的表现
    2.2 虚实错杂病证病机特点
    2.3 调气在虚实错杂病证中的应用
3 病案举例
    3.1 顽固性失眠
    3.2 肿瘤晚期
    3.3 寒热错杂证

(7)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1.1 病名之源
        1.2 分类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2.2 外治法
        2.3 针灸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1.2 泰医诊断方法
        1.3 治疗原则
        1.4 用药理论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辨证分析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3 病案举例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1. 黄疸的病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析
    4. 治则治法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5.1 中医的用药
        5.2 泰医的用药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结语
不足与展望
    1 研究中的不足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柴平汤加减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辨证分型
3 柴平汤溯源与解析
4 案例举隅
5 结语

(9)任顺平运用柴平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追本溯源,谨守病机
2 一方三法,方证相应
3 三法共施,标本兼治
    3.1 疏肝理气法:
    3.2 健脾燥湿法:
    3.3活血化瘀法:
    3.4 随证加减:
4 典型病例
5体会

(10)杨昆运用柴平汤治疗食积发热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病因病机认识
2 证候特点认识
3 柴平汤的组成及溯源
4 病案解析
5 讨论

四、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渡舟教授调肝法及方药运用的传承研究[D]. 李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张永康教授调气化饮论治术后胃瘫经验[J]. 霍华英,闫鹏飞,乔荣跃,张鹏鹏,王姝,张永康. 光明中医, 2020(12)
  • [3]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规律及张庆祥教授相关学术经验研究[D]. 周玉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消痞保和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晋宇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基于方证相应应用柴平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赵凯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百病皆生于气”探讨虚实错杂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J]. 齐元玲,张庆祥. 山东中医杂志, 2020(05)
  • [7]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柴平汤加减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经验[J]. 郝璟恒,张立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1)
  • [9]任顺平运用柴平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J]. 唐亚平,晋宇清,郭杰,任顺平. 山西中医, 2019(11)
  • [10]杨昆运用柴平汤治疗食积发热经验[J]. 邓媛,杨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9)

标签:;  ;  ;  ;  

柴平汤临床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