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痰瘀互结证的治疗

浅谈痰瘀互结证的治疗

一、略论痰瘀股肿证治(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涛[1](2021)在《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筋”现代统称为抽筋。医学上把抽筋称作抽搐(convulsion)。抽筋是高发病,比如在运动中、各类手术中、睡眠中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出现抽搐。中医在针灸治疗转筋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没有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分析。同时,对转筋的针灸疗法及腧穴应用准则等研究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明显增加,却缺乏有系统地深入整理分析。文献中发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单篇文章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并且某些临床观察数据的随机对照严重不足。这影响了针灸治疗手法在本病症的客观评价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变成缺乏了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信息,因而局限了针灸在转筋治疗中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深度以及穴位的应用。目的:通过《普济方》引申现代文献研究,探讨针灸治疗转筋的证型、治法、选穴和归经,并全方位的梳理归纳出纯针灸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总结出现常用的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普济方》大型丛书为研究对象。《普济方》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该书取当代古今方剂彚辑成编,一共分为10册。收录在该套丛书的第五册卷203附论灸霍乱法和第十册卷409-426论述针灸为主。因此,本次主要着重于该丛书第五册和第十册里面的针灸转筋相关部分。通过这本古医方探讨“转筋”的针灸治疗组成方法的所有卷数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以综合整理。现代文献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检索2009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所有关转筋穴位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高级检索,为保证查全率,采用篇名、摘要、关键词、主题词分别检索。检索题词为“转筋”、“筋急”、“痉挛”、“挛急”、“瘛疭”、“拘急”、“针灸疗法”、“穴位疗法”等进行检索。统计方法是把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化处理。统计的步骤,首先是把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治法、症状、穴位等列成表格后。再计算出各种证型、治疗方法等的频数和百分比,并绘制图表。然后统计出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治法、穴位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针灸治疗转筋的证治规律。结果:《普济方》研究:《普济方》的针灸门在第10册中。按卷次为409-424卷。前8卷载有针灸的序言和歌赋,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和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种病候的治疗,载有207种病症。书中除针灸治法外,尚有记载汤药、罨敷及按摩。卷203附论的灸霍乱法及卷417到424为针灸的治疗部分。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方面,疾病灸疗方法均有多种。其中隔物灸就有隔蒜灸、隔纸灸、附子饼灸等。并且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灸法,使灸法内容更丰富。《普济方》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处方组穴主次分明严谨。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直接或者间接、部分或全部收集明初之前的各种针灸医着。特点是不随意加减改动而忠于原着。对同名穴异同详加审定并详细记载了煮沸针具的消毒。在用穴上灵活多变,对灸法十分重视,特别在卷411中大量记载了关于灸法的论述。《普济方》提及的治法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其次是活血止痛和行气通络。书中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占少数,只有30条,而没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则有55条。相反的,书中使用艾灸法较多,其中以直接灸法为主,占了 60篇、间接灸法只有1篇,而没有灸法的有24篇。《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穴位出现总频次为85次。本次调查的穴位中,出现最多次的是承筋、解溪,共出现6次;其次是仆参、水分、涌泉,出现5次;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出现4次;隐白、至阴,出现3次。这1 1个穴位共占。《普济方》里主要穴位归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阳胆经。《普济方》里有很多特定穴,其中以经外奇穴最多,其次是井穴和交会穴。经外奇穴以女膝出现次数最多;井穴里涌泉出现次数最多;交会穴里则是仆参出现次数最多。《普济方》中常用治疗转筋的经外奇穴有女膝、夹脊、外踝尖、鬼眼、十王、慈宫、手踝骨、内踝尖和玉田。现代文献研究:对每篇现代文献进行阅读及整理,初步筛选出以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共284篇。为保证所选文献的确切性,经逐篇浏览,按“研究方法”的要求统计,最终获得完全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为66篇,收纳病例2675例。根据统计调查结果,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居多,其次是颤证,痫证。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居多,其次是帕金森病,癫痫。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出现34次,其次是肠胃出现24次,膈肌出现22次。转筋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古人以农耕、游牧,加上饮食不洁,导致脾胃受寒,或饮食不节而成为脾胃虚弱;当时的人多数以双脚行走,使双脚容易受伤,造成瘀阻经络,下肢转筋;体力劳动使大量出汗导致津液亏虚。导致气滞阻络,形成转筋。因此,古人的转筋多发于全身、腹部、下肢。而近年来,中国高速迈向现代化,高压的生活模式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文化,与之相随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多以进食肥甘厚腻,喝高浓度烈酒,导致脾虚生痰,痰阻经络;房劳、生育过多、老人以及长期慢性病等的肝肾不足而不能濡筋;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导致肝火上逆而成筋挛。故此,现代的人多发的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病,即发病部位多发于脑部、肠胃、膈肌。根据研究古人的发病症状多以霍乱转筋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与古人体力劳动和游牧为主,饮食不洁,形成的转筋非常吻合。现代人的高脂高胆固醇、喝高浓度烈酒的饮食文化;房劳、长期慢性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致使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和肝阳上亢等的转筋证型出现,与主要发病症状的喉间呃呃连声,其次是声短而,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相符合。古代与现代的转筋发病部位、发病症状、治疗手段出现了那么大的分别,主要是环境的改变为主。由于现代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转筋的病发与生活压力、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有关;高楼大厦、保暖衣使人们不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科技的进步,如暖风机使人们在室内得到保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抽搐是常见的症状,多数好发于小腿部,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一般患者不会主动到门诊求医。本次研究的患者不是单独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本身有基础病后出现抽搐或者在手术中出现抽搐。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中没有单纯出现抽搐的病例。因多数患者都是在基础病之后才出现相关抽搐的病种。如以膈肌痉挛、眼肌痉挛、高热惊厥、癫痫、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和破伤风。取穴数量以及穴位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如针刺、火罐、耳针、艾灸、温针灸、头针、穴位放血、穴位注射和梅花针等。另外,通过这次对转筋的研究,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的治疗的讨论,古人以仆参、昆仑、承山、承筋、至阴、内踝尖、外踝尖、十王、女膝、下巨虚、解溪、条口、足窍阴、丘墟、太白、隐白、涌泉穴,主要以针刺法和灸法为主。结论:1.《普济方》中转筋的主要发病部位主要是全身、腹部和下肢,提到的症状共涉及22种,以霍乱转筋、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为主要症状。2.《普济方》书中使用的针刺法较少,主要以直接艾灸法治疗为主。3.《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以承筋、解溪、仆参、水分、涌泉、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隐白和至阴为主。特定穴则以经外奇穴、井穴和交会穴为主。4.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颤证和痫证为主。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肠胃和膈肌。5.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6.现代文献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现代文献的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7.在治疗转筋方面,体现出辨证论治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特点。转筋多发于肝火上亢、血虚不能滋养经脉、脾胃感受寒邪引起转筋。故此,古代文献多见灸法治疗转筋,对施灸的壮数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创新点:1.首次系统性地从《普济方》进行转筋病的文献研究。该丛书为方剂书,书中止直接列出治疗转筋的部位和穴位。本论文通过对《普济方》上文下理,结合现代文献,整理、归纳出转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方法。把古代已经被遗忘的治疗转筋特效穴展现给不同的医家参考,为现代抽搐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或特效穴。2.首次发现转筋在《普济方》和现代文献的整体发病特点及形成转筋的各种因素,对日后制定预防和保健指导,为日后转筋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田培裕[2](2021)在《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住院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患者,资料来源于电子病历数据库。入组病例中符合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VTE)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VTE的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癌症相关情况、生物指标、中医证候等信息,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信息,研究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病例组的VTE发病情况和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研究结果1研究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92例患者,其中病例组(发生VTE组)患者48例,对照组(未发生VTE组)患者144例。2 VTE发病与一般资料的关系:VTE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97±10.4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4.94±9.73岁,经统计发现VTE组患者中55-74岁中老年人的占比较多(64.6%),而45-54岁中年患者的VTE发病风险较高(p<0.05)。VTE组患者饮酒人数16人(占33.3%),对照组饮酒人数15人(占10.4%),经统计发现VTE组患者中饮酒人数占比明显更高(p<0.05),并经多因素分析为独立危险因素(OR=5.02)。3 VTE发病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VTE组中有7人(占14.6%),对照组中有5人(占3.5%),经统计发现VTE组患者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数占比明显更高(P<0.05),并经多因素分析为独立危险因素(OR=10.47)。4 VTE发病与癌症相关情况的关系:VTE组患者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n=26,54.2%),VTE组患者TNM分期均处于Ⅲ-Ⅳ期,且淋巴结分期为N3的患者在VTE组占比更高(p<0.05),并经多因素分析为独立危险因素(OR=5.67)。具有远端转移的肺癌患者VTE发生风险更高(p<0.05),是对照组患者发生VTE风险的5.66倍。VTE组患者中具有肾上腺转移的占比更高(20.8%vs6.2%,p<0.05)。5 VTE发病与生物指标的关系:VTE组患者的血糖、尿素氮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经多因素分析血糖水平为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2)。VTE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6 VTE发病情况:VTE组48例患者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33例(68.75%),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14例(29.17%),肺栓塞伴左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一例(2.08%)。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有29例,占VTE总发病人数60.42%,占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人数的87.88%。从肺癌确诊时间至VTE发病时间的中位时长为9.83个月,以肺癌确诊6个月以上发病人数较多(n=32,66.7%)。7 VTE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VTE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痰湿证>气虚证>血瘀证>热毒证>阴虚证>气滞证,其中血瘀证和热毒证患者占比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VT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痰热阻肺证>阴虚毒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和痰热阻肺证患者占比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痰热阻肺证为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31)。研究结论1.饮酒、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淋巴结分期为N3、远端转移、血糖、痰热阻肺证是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发生VTE的肺癌患者基线的中医证素以痰湿证、气虚证、血瘀证、热毒证多见,证型以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痰热阻肺证多见。3.VTE发生时间多在肺癌确诊6个月之后,对于治疗中后期的肺癌患者应警惕VTE发生风险。

邵翔[3](2020)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认为亚洲人群VTE发生率低于西方人群,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我国VTE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VTE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PTE的中医证候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发表文献都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而自拟证候名称,然而自拟证候名称差异较大,且样本量均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在VTE诊治、预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推广。住院与VTE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约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近期住院经历相关,并且VTE风险在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与住院相关的VTE事件,医院相关性VTE(HA-VTE)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旨在关注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天内VTE事件的发生情况。然而目前针对HA-VTE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使用风险评估模型(RAM)早期识别具有VTE风险的患者,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因为预防不足而导致的VTE事件发生。我国目前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相对较低,恰当进行血栓预防的比例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基于中国人群数据建立或验证的风险评估模型较少。临床实践中需要一个简便易行、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1.探究住院VTE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诊治情况变迁规律。2.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性VTE的危险因素,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逐层深入探究: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2011年至2019年9年间出院的VTE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中医科室住院的VTE患者的中医舌脉、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等证候相关信息,比较不同证候类型患者基线资料、合并疾病的区别,以及9年间VTE的诊治趋势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部分住院VTE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事件前90天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将VTE患者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应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住院未发生VTE的人群中根据HA-VTE组患者情况匹配对照组,比较HA-VTE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发生HA-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应用非同时期的住院患者对新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同时比较新模型、Caprini RAM与Padua RAM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效能,计算各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自2011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VTE患者共计4119例,中医科室住院患者599例。对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痰瘀互结证(27.0%)、气虚血瘀证(26.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70.3%)、痰(59.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病机相关证候要素,有92.3%的患者至少有痰或血瘀证候要素中的一种。在舌脉信息方面,约40%的VTE患者为暗舌及其相兼舌色;薄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类型,腻苔(包括白腻苔和黄腻苔)占总人群的30%;细脉、弦脉、滑脉及其相兼脉象占到总人群的2/3,是VTE患者最常见的几种脉象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合并疾病方面存在差异,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10.5%)低于其他五组证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气虚血瘀证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30.4%)低于阳气暴脱证组(64.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66.7%)高于痰瘀互结证组(34.6%)、气虚血瘀证组(33.5%)、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阳气暴脱证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58.1%)高于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在诊治趋势变化方面,总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30例增至2019年的1054例,中医科室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9例上升至2019年的129例。医院内参与诊治VTE住院患者的科室数量明显增加,且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VTE患者的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5天降至2019年的10天。VTE患者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12.5%下降至2019年的3.0%,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从2012年的7.0%下降至2019年的1.9%,PTE(伴或不伴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从2012年的26.1%下降至2019年的4.4%。同时,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与住院VTE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2017年437例急性VTE患者进行分析,其中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在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方面,两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发生率均显着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组患者中,有92.8%VTE事件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天。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出院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院患者,其中HA-VTE组(病例组)患者492例,匹配对照组患者197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及文献回顾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新模型评分为1分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0岁、静脉曲张、呼吸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1个月)、心脑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1个月);评分为2分的危险因素有:已知血栓形成倾向、既往VTE病史、活动性恶性肿瘤、近期骨折/手术/创伤(<1个月)、卧床/制动(>72h)。模型根据总分值将住院患者分为VTE风险低危(<3分)和高危(≥3分),内科患者评分≥2分即考虑VTE高风险。在内部人群中验证AUC为0.822,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在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中,分别应用新模型、Caprini RAM和Padua RAM进行VTE风险评估。所有风险评估模型均具有识别住院患者VTE风险的能力,且VTE风险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升高。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VTE风险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73),且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69.2%)和特异度(72.2%)。研究结论1.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痰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病机相关证候要素。2.VTE住院患者的诊治例数呈增长趋势,全因死亡率显着下降。3.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且具有与住院相关的特殊危险因素。4.本研究新建立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在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亓雪[4](2020)在《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诊断价值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一选取符合标准的DVT患者共66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非DVT查体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和检测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将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进行分层,观察在不同因素下血小板参数的表达水平。运用不同统计学方法进一步探究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于DVT的诊断价值。研究二选取符合辨证分型标准的DVT患者500例,其中湿热下注型组286例,血瘀湿重型组132例,脾肾阳虚型组82例,探讨在不同中医证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研究一显示:1.DVT组的MPV、PDW、P-LCR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Fib和D-二聚体均升高(P<0.01)。2.根据年龄分组,中年组和老年组MPV、PDW、PCT和P-LCR水平较青年组均降低(P<0.05,P<0.01)。老年组的PLT水平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降低(P<0.05)。根据分期分组,与急性期组相比,亚急性期组的PLT水平升高(P<0.05);慢性期的PLT、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1),MPV、PDW、Fib水平升高(P<0.05)。与亚急性期组相比,慢性期PLT和PCT水平降低(P<0.05,P<0.01),PDW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1,P<0.05)。根据分型分组,与周围型相比,中央型组的PLT、PCT升高(P<0.05),混合型组的PLT、PDW、P-LCR水平降低(P<0.05),MPV、PCT水平明显降低(P<0.01),D-二聚体升高(P<0.01)。与中央型组相比,混合型组的PLT和PCT明显降低(P<0.01)。根据有无诱因分组,有诱因组的患者的PLT、PCT水平较无诱因组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降低(P<0.05)。3.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危险因素;P-LCR是DVT的保护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4.各检测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MPV、PDW、P-LCR呈负相关(P<0.01),与PCT呈正相关(P<0.01),MPV与PDW、P-LCR呈正相关(P<0.01);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1),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1)。5.MPV、PDW、P-LCR、Fi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8、0.606、0.588和0.699,对于DVT具有较低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D-二聚体(AUC=0.703)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比较其AUC的差异性显示,对于DVT的诊断价值排序为D-二聚体>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参数与Fib联合能够提高Fi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与D-二聚体联合能够提高D-二聚体单独诊断的特异性。研究二结果显示:1.湿热下注型组患者以急性期为多,血瘀湿重型组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多,脾肾阳虚型以慢性期为多(P<0.01)。与湿热下注型相比,血瘀湿重型组DVT患者MPV水平升高(P<0.05),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脾肾阳虚型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1),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与血瘀湿重型相比,脾肾阳虚型组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5),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2.MPV(AUC=0.6015)、PDW(AUC=0.6154)、P-LCR(AUC=0.6061)、Fib(AUC=0.6164)和D-二聚体(AUC=0.7218)对于DVT湿热下注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AUC=0.5929)和D-二聚体(AUC=0.6731)对于DVT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与DVT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在不同年龄、分期、分型和诱因下的表达水平不同,为DVT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参数在DVT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不同,是DVT中医辨证分型的有效补充。

王丽丽[5](2020)在《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对比中医“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二个证型之间及与非“股肿”患者的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血流变学指标、风湿四项、自身抗体十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肿瘤六项、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差异,借以探讨中医证型临床理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寻找特征性指标,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逐步在中医证型中归纳添加现代医学临床理化指标内容,形成相关的、不偏离“辩证论治”原则的中医证型新的主证和兼证内容;丰富中医的内涵、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病例源自2016年0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周围血管外科门诊、住院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15例,年龄范围为15岁~96岁,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并设立55例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股肿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并对本病中医证型与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收入115例“股肿”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分为两个主证组,脉络湿邪瘀滞证55例,脉络湿热瘀阻证60例;同时设立55名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2.两个主证之间进行年龄组、性别、血型的差异性比较:经检验,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型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年龄段、性别、血型的分组之间,股肿患者中医证型间不存在差异性。3.两证型间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的差异性分析:肿瘤史P=0.007<0.01,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余检测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证型之间相关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认为在股肿不同证型间以上检验指标存在差异性。5.将非股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与股肿两证型比较发现:非股肿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尿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D-二聚体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股肿患者与非股肿患者之间有显着差异性。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比较中发现非股肿对照组患者与股肿患者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中发现糖类抗原724在非股肿对照组中与股肿脉络湿邪瘀滞证间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中同时有肿瘤病史者,其糖类抗原724多见于脉络湿邪瘀滞证。在与非股肿患者对比时发现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果提示:可试行将糖类抗原724这一指标纳入“股肿”脉络湿热瘀阻证型中,作为判断股肿合并肿瘤患者与非股肿患者的“兼证”依据。

吴毓英[6](2020)在《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痰瘀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探索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总结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临床经验。方法利用现代文献整理的方法,并借助学术网络平台,整理古代痰瘀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定期与连师采用无结构式访问或重点访问或深度访问的方式进行访谈性对话,追溯连师痰瘀相关理论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从连建伟教授2017年-2019年间的门诊医案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17个病案,运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例共有117例(55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40岁以上中、老年组人数占77.80%,40岁以下青、少年组人数占22.2%,说明痰瘀相关病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在筛选出的117个有效医案中,出现112味中药。在筛选出的医案中,高频药物有丹参、茯苓、制半夏、当归、甘草等。药物功效分类中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这五类药物总占比为75.79%,是治疗痰瘀相关疾病证的主要药物,其中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微寒、平为主,三者共占79.20%;药味以辛、苦、甘,淡四类药味为主,三者共占89.27%;药物归经以入脾经、肺经、肝经、心经、胃经为主,共占79.95%。根据内关联数据总结出最常见的药对有化瘀的郁金-丹参、川芎-赤芍、赤芍-丹参;化痰的陈皮-制半夏、陈皮-茯苓、薏苡仁-制半夏;还有痰瘀同祛的当归-甘草、丹参-茯苓、薏苡仁-丹参。根据网络图大致可以得出核心方剂为四物汤合二陈汤的化裁方。聚类分析得出七大类常用药:第一类平肝熄风、第二类肿瘤用药、第三类疏肝理气、第四类活血逐瘀、第五类健脾疏肝、第六类养血健脾、第七类益气健脾。结论痰瘀相关理论历史形成漫长,内涵丰富。连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则主要来源于张仲景、朱丹溪、叶天士三位医家。连师在痰瘀相关病证辨治中追求阴阳和合,重视培元固本、斡旋气机;用药方面轻灵和缓,重视健脾疏肝、化瘀为先。传承推广连师辨治痰瘀相关病证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必将为许多疑难怪病、慢性疾病的诊疗开辟新思路和新途径。

徐永彬[7](2020)在《银黄洗剂塌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银黄洗剂塌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治疗进行比较,评价银黄洗剂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硫酸镁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银黄洗剂塌渍患肢,以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Homan’s征和(或)Neuholf’s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患肢皮温(经红外热像检查测得)、皮色、疼痛等,并进行症状评分,根据评分判定疗效,进行两组间差异的比较。结果:1.通过两周治疗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P<0.05)。2.通过两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周径差、Homan’s征和(或)Neuholf’s征,皮温、皮色、疼痛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银黄洗剂治疗组对各指标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彩超检查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2.61%、91.67%,经秩和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结果无显着性差异。4.通过两周治疗后,银黄洗剂治疗组总体有效率100%,显效率为70.83%;常规治疗组总体有效率82.60%,显效率为39.13%(P<0.05)。两组间疗效有显着差异。结论:(1)应用硫酸镁外敷及银黄洗剂塌渍治疗患肢均可改善患的中医证状,应用银黄洗剂塌渍治疗的效果优于硫酸镁外敷治疗。(2)应用硫酸镁外敷及银黄洗剂塌渍治疗对于患者体征均有改善作用,应用银黄洗剂塌渍治疗的效果优于硫酸镁外敷治疗。(3)银黄洗剂塌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陈子殊睿[8](2020)在《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4)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膝骨痹中医康复诊疗方案临床规范化研究”(GZY-KJS-2017-08)项目的一部分。膝痛是骨科常见疾病,常见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累及膝关节。症状轻者仅见膝关节疼痛,严重者可伴膝关节行动障碍,甚至可导致膝关节畸形残废。中医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代医家从自身诊疗经验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诊疗认识,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中医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膝痛诊疗文献,但是有关膝痛的内容分散于众多的门类中,古籍中一直缺少对膝痛成体系的专章论述。纵观历代古籍,只有《张氏医通》与《医法圆通》两本书将膝痛单列一章论述其辨证论治,但也尚不能全面体现古籍对膝痛的全部认识。现代也未见对膝痛古籍文献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因此,将历代文献中膝痛的认识全面梳理归纳,构建膝痛诊治理论框架,为指导膝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具有实用价值。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书目的选择原则与文献的收集范围。书目的选择以《内经》以来,至唐宋元明清历代中医书籍中包含膝痛相关内容的理论内容完整、层次框架清晰、或由官方修订的书籍作为入选书目,完成膝痛书目的收集。共收集131部书籍。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包含“膝痛”“膝冷痛”“膝酸痛”“膝疼痛”“膝疼痹”“膝肿痛”等词语,及病机论述为邪气流注脚膝以致疼痛,以及叙述为肢节疼痛、关节疼痛等相关内容的文献为入选文献,收集有关膝痛病因病机的论述、方证条文、方药、针灸及各种治法等内容,并查找当今教科书、大部头专着、《中医大辞典》、国家标准、各类指南,补充遗漏内容。第二部分是中医膝痛诊疗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以时间线为轴,纵向研究历代各医籍中的膝痛文献资料,从而完整清晰地展现每本医籍对膝痛诊疗理论的认识。第三部分是古代文献因机证治诊疗理论的研究。以时代为划分,横向研究各时代对膝痛的认识,从而展现不同时代膝痛因机证治诊疗理论。第四部分是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框架研究。通过将古代文献中膝痛因机证治诊疗理论进行梳理归纳,搭建中医膝痛诊疗理论框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膝痛见载章节及所属疾病通过梳理膝痛出现的章节,发现历代文献膝痛归属章节繁多。膝痛常见于诸虚门、诸痹门、诸痛门以及补养散邪诸治方门。诸虚门包括肾虚、脾胃气虚、虚损、虚劳等门类,诸痹门包括风湿痹、风冷痹、脚痹、肾脏风冷气、脚气、鹤膝风等门类,疼痛门包括膝痛、腿膝痛、腰痛、腰脚痛等门类。初步统计发现膝痛主要见于痹证、虚劳、脚气、腰膝痛、腰痛、痛风、诸风病、肾中风、鹤膝风等疾病中。2.膝痛因机证治沿革通过梳理历代膝痛文献,发现对膝痛因机证治的认识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基本成型于宋金元时期,丰富于明清时期。(1)先秦两汉时期《素问》最早提出了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为痹证致膝痛病机的源头。《金匮要略》提出留饮可致四肢历节痛。《中藏经》提出肾虚邪气下流腰膝而致膝痛。治疗上,《灵枢》最早提出针灸治疗膝痛。《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牛膝、芡实、狗脊、大豆黄卷、蔓椒5味药可以治疗膝痛。(2)魏晋隋唐时期此时对膝痛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肾虚风寒湿侵袭、失精、五劳七伤、风邪侵袭所致膝痛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要方》)最早记载了独活寄生汤,主治肾虚风湿邪气下留腿膝,膝痛无力之证,成为后世治疗膝痛最常用的方剂。《外台秘要方》中已经可见膝痛诊疗框架的雏形,包含了虚性膝痛、实性膝痛与虚实夹杂三种类型,治法包括扶正、补肝肾散邪和祛邪活血多种。除了汤药丸散,还包括导引、膏方、灸法。(3)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在前代对膝痛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肾虚、肾阳虚、肝肾亏虚、脾虚、脏腑亏虚、气血不足、肝肾虚风邪外感、脾肾虚风邪外感、肝脾肾虚风寒湿邪流注、气血亏虚风寒湿侵袭、风寒侵袭、风湿侵袭血脉凝滞及痰饮可致肢节痛等更广泛的认识。宋金元时期膝痛的诊治框架已基本成型,分为虚性膝痛、虚实夹杂膝痛、实性膝痛三种类型。虚性膝痛主要包括肾虚证、肝肾亏虚证、脾虚证以及脏腑亏虚证。虚实夹杂膝痛包括肾虚风冷证、肝肾虚风中证、脾肾虚风邪流注证、肝脾肾虚风寒暑湿流注经络证。实性膝痛为风邪侵袭证、风寒侵袭证和风湿侵袭证。此时的方书中记载了较多治疗膝痛的方剂,共有111首,可分为补益方、扶正散风寒湿邪方、祛风寒湿方和(扶正)活血散邪方四大类。其中补益方共32首,占比28.8%,其中最常用的药味有肉苁蓉、牛膝、巴戟天、肉桂、附子、菟丝子、补骨脂等,均为补益之药,且多为补肾填精之药。扶正散风寒湿邪方剂共62首,占比55.9%,其中最常用的药味有牛膝、肉桂、防风、附子、萆薢、当归、炙甘草、羌活等。祛风寒湿邪方剂9首,占比8.1%。(扶正)活血散邪方8首,占比7.2%。可见扶正散风寒湿为此时治病方法的主流。此外,这一时期还增加了膝痛的治疗穴位,有三阴交、梁丘、足三里、条口、曲泉、悬钟、阳陵泉、阴谷、京骨、跗阳、膝眼。这些穴位的分布以膝关节周边为多。《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还首次出现了穴位配伍治疗膝痛。(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对膝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进一步丰富。膝痛虚证的病机,与宋金元时期相比对肾虚病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肾阴虚、肾阳虚的膝痛病机认识。虚实夹杂性膝痛的病机包括肾虚感风寒湿邪、肝肾亏虚感风寒湿邪、脾虚湿热下注、脾肾寒湿、肝虚感风寒湿邪等,其中以肾虚感风寒湿邪、肝肾亏虚感风寒湿邪为多。实性膝痛在宋金元的基础上,还提到了湿热、湿邪盛及痰瘀为患。治疗上,《医学原理》提出了“法当益肾,疏风湿”与“法当行水湿,疏郁滞”的治疗方法。《类证治裁》提出“搜理络邪,宜兼滋化源”的治法。《医法圆通》中提出了“发汗行水”“温固脾肾”“养阴清热,兼理气除湿”的治疗方法。明清时期共有膝痛治疗方剂166首,也可分为补益方、扶正散风寒湿邪方、祛风寒湿邪方三类。其中补益方54首,占比32.5%,其最常用药味有牛膝、菟丝子、肉苁蓉、熟地、杜仲等,其用药主要为补肝肾填精之药。扶正散风寒湿邪方83首,占比50%,最常用的药味有牛膝、防风、当归、附子、茯苓、炙甘草、羌活、萆薢、川芎、桂枝等。散风寒湿邪方29首,占比17.5%,最常用的药味有羌活、防风、苍术、麻黄、桂枝、白芷等。在扶正散风寒湿邪方与祛风寒湿邪方中重视活血的方剂有26首,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当归、五灵脂等,是为明清时期的创新特色。明清时期外敷、外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药酒、食疗、导引治疗膝痛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加。针灸选穴方面,明清以前多只记载单个穴位,明清文献中穴位配伍治疗膝痛的记载逐渐增多。3.膝痛因机证治框架研究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明确膝痛的成因有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客侵膝部,与房劳、病后等因素所致体虚膝关节失养两方面。其病机分正虚、虚实夹杂和邪实三类,其病理产物有痰饮瘀血。正虚膝痛是肝脾肾等脏腑亏虚,精气血不足,膝关节失于濡养而致。虚实夹杂性膝痛是脏腑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乘虚流注膝关节而致。邪实膝痛是风寒湿热实邪停留膝关节,或痰饮阻滞而致膝痛。瘀血阻滞则为风寒湿邪留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膝痛的证候可分为虚证、虚实夹杂证和实证三类。(1)虚证虚证包括肾虚证、肝肾亏虚证、脾虚证、脏腑虚损证。以肾虚证和肝肾亏虚证为多见。肾虚证:主证为膝(酸)痛,常伴腰(酸)痛,耳鸣,膝关节或四肢筋骨无力,形体羸瘦,目暗,小便滑数,饮食减少,时有盗汗,面色黑黄。其治法补益肾精。常用方为磁石丸、肉苁蓉方、安肾丸、菟丝子丸。此外,肾阳虚证:主证为膝冷痛,常伴腰(冷)痛,耳鸣,羸瘦,乏力,小便频数,目昏。其治法温补肾阳。常用方为八味地黄丸加减、茴香子丸、腽肭脐丸。肝肾虚损证:主证为膝(酸)痛,常伴腰痛、筋骨痿弱无力、羸瘦,目昏耳聋。治法补益肝肾。常用方为木瓜煎丸方、鹿茸四斤丸。脾虚证:主证为膝痛,常伴羸瘦,面色萎黄,腰痛,乏力,大便不调,头目眩。治法补养脾胃。常用方为黄芪丸、陈橘皮煎丸、茴香子丸。脏腑虚损证:主证为膝痛,常伴腰痛,纳差,面色萎黄,羸瘦乏力,心悸健忘,头眩多汗。治法扶补五脏。常用方为温肭脐丸、泽泻丸、十全大补丸。(2)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肾虚风寒湿证、肝虚风寒湿证、肝肾亏虚风寒湿证。以肾虚风寒湿证为多见。肾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或酸痛,或冷痛,或肿痛,常伴腰痛,乏力,行步难,筋脉拘急。治法补肾散寒湿。常用方为独活寄生汤、巴戟天汤。肝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筋脉拘急,常伴腰痛,行步难,胁肋胀满。治法补肝散邪。常用方为补肝柏子仁散。肝肾亏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酸)痛,或伴行步艰难,腰痛。治法补肝肾祛寒湿。常用方为加味四斤丸。(3)实证实证包括风寒湿证、风邪侵袭证、湿热证、水湿证和痰饮证。以风寒湿证为多见。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或肿痛,常伴腰痛、麻木不仁、行步艰难、筋脉拘急。治法祛散风寒湿邪或活血散寒湿。常用方为擒虎丹、活血应痛丸。风邪侵袭证:主证为膝痛,常伴腰痛。治法祛散风邪或活血散风。常用方为追风丹、一粒金丹、乳香定痛丸。湿热证:主证膝部红肿疼痛,肢体沉重。治法清热祛湿。常用方为二妙散、当归拈痛汤。水湿证:主证为膝肿痛,常伴足胫浮肿,腰肿痛,小便不利。治法利湿逐水。常用方为除湿丹。痰饮证:主证膝痛,常伴胸闷,脉弦或滑。治法温化痰饮。常用方为二陈汤加减、五积散。对于膝痛,除外药物治疗,针灸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治疗膝痛的针灸穴位多归属于肝、胆、脾、胃、肾经,穴位分布主要在膝关节周边以及下肢。肝经,太冲、膝关、中封、曲泉;胆经,临泣、光明、阳关、悬钟、风市、阳陵泉、阳交、侠溪、外丘、阳辅;脾经,三阴交;胃经,犊鼻、阴市、髀关、梁丘、条口、足三里、丰隆、厉兑;肾经,涌泉、阴谷、交信;膀胱经,合阳、京骨、大杼、上髎、委中、跗阳;经外奇穴有膝眼穴。治疗膝内廉痛,膝关、中封、太冲、三阴交、阳陵泉、交信;治疗膝外廉痛,阳关、侠溪、阳陵泉、临泣、太冲;治疗膝挛痛不可屈伸,膝关、曲泉、阳关、风市、悬钟、阳陵泉、梁丘、犊鼻、阴谷、京骨、大杼;治疗膝部痿弱无力,髀关、足三里;治疗膝冷痛,髀关、梁丘、条口、阴市、曲泉、上髎、膝眼穴;治疗膝热痛,光明;治疗膝部不仁,犊鼻、梁丘、阳陵泉、光明、阳关;治疗膝部酸痛,风市、光明、足三里、条口、丰隆;治疗膝部寒湿肿痛,跗阳、厉兑;治疗膝部红肿疼痛:膝关、膝眼。另外,熏蒸法主要治疗肾虚寒湿停滞所致膝痛。熏蒸方,方用小麦麸、小椒、盐、葱白、酒、醋,炒热,置于患腿下熏蒸,盖被令汗出,熏蒸约1小时,撤药后过1至2小时,方可撤被。本研究系统收集整理了历代医籍中有关膝痛的文献资料,并将古籍中膝痛文献资料汇总归纳为膝痛因机证治诊疗框架,是对膝痛古代文献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以膝痛为核心症状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为中医对现代相关疾病诊疗标准化的构建提供文献支撑。结论如下:对膝痛症状的认识与治疗自《内经》中已有之,隋唐以前文献中没有膝痛病机的直接论述,但提及了肾虚、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腰脚等病机认识,为膝痛病机认识发展的源头。宋金元时期出现大量的膝痛治疗方剂,在方剂条文论述中有很多对病机的判断性论述,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膝痛病机虚性、实性、虚实夹杂的三方面认识。明清时期对膝痛的病机认识框架在宋金元时期的基础上略有丰富,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医家将膝痛单列一章讨论其病机。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痰饮所致膝痛的记载。膝痛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于痹证、虚劳、脚气、腰膝痛、腰痛、痛风、诸风病、肾中风、鹤膝风等疾病中。病因包括因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客侵膝关节,或房劳、病后、年高等因素导致体虚内伤;病机包括虚、邪、瘀三方面。膝痛证候主要有肾虚证、肝肾虚损证、肾虚风寒湿证、风寒湿证为主,少有脾虚证、脏腑虚损证、肝虚风寒湿证、肝肾亏虚风寒湿证、风邪侵袭证、湿热证、水湿证及痰饮证。膝痛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包括扶正、散风寒湿邪、活血化瘀及温化痰饮四方面。主要方剂有独活寄生汤、磁石丸、八味地黄丸、木瓜煎丸方、鹿茸四斤丸、巴戟天汤、擒虎丹、活血应痛丸、追风丹、二妙散、除湿丹等。针灸治疗主用穴位有33个,多归属于肝、胆、脾、胃、肾经,主要分布在膝关节周边以及下肢。另外,熏蒸法也可以治疗肾虚寒湿停滞所致膝痛。

甘茗昊[9](2019)在《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DHI)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预防骨科较大创伤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方面,既发挥了中医药优势作用,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在减少骨科术后危险因素中的作用,为THA术后围手术期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05月至2018年11月入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科55-75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样本量估算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后进入研究队列均行单侧THA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d开始口服利伐沙班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周,对照组则口服利伐沙班。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APTT、PT、D-Ⅱ聚体)、HGB、大腿周径差值、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用药安全情况。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测量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x±s),t检验用于比较有方差齐性或(和)属于正态分布的数据,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不属于正态分布或(和)没有方差齐性的资料。卡方检验用于比较计数资料。重复测量数据通过重复测量方差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两组一般基线比较:诸如性别、身高、体重、年龄、手术部位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测试数据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APTT、PT、D-II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7、14d组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APTT、PT术后第7、14天均比术前高,D-II聚体浓度比术前低。组间比较:术前两组间和术后第1天两组间APTT、D-II聚体相比,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两组间和术后第14天两组间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间、术后第1天两组间和术后第7天两组间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天两组间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观察组PT水平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值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与术后第14天组内两两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7、14天大腿周径差值均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1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组内HGB比较:术后2组病人第1、7、14天和术前相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7、14天HGB较术前均降低,说明手术创伤及术后引流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术后第7、14天HGB较术后第1天呈上升趋势,以术后第14天上升趋势明显。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HG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天观察组HGB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不仅增加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改善术后患者贫血状态,而且利于术后康复。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具有可比性;术后引流量两组间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丹红注射液不仅能活血,而且减少术后出血量,增大安全性。6、观察组1例并发DVT;对照组2例并发DVT;两组DVT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生消化系统出血、胃肠系统异样等不良事件,肝功与肾功抽血检测都未发生显着变化。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THA术后患者运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不仅能明显延长术后APTT、PT,降低血浆D-二聚体,可有效改善术后血液高凝、高黏滞状态,减少DVT发生率。而且与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相比,联合运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血红蛋白(HGB)恢复,减少术后引流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陈丽萍[10](2019)在《软坚散结法防治痰瘀交结型DVT 54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现代中医长期研究共识认为痰阻血瘀,湿热下注是DVT(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交结是DVT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证候阶段。本研究是在积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软坚散结法对痰瘀交结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防治作用。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临床疗效,提高DVT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机体对抗凝药物的敏感性,促进病变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改善病变血管内环境,降低血液粘稠度,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抗凝药物剂量,从而降低抗凝疗程带来的出血风险及其他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加速血栓溶解与血管再通,或促进侧枝血管生成,缩短DVT治疗疗程,改善预后,降低再发病风险。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确诊下肢DVT患者,系统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凝血功能、血脂情况、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液流变学、下肢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或MRV结果,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交结型DVT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脉康片治疗。治疗及观察时间为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第三天、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治疗后第12周)相关观察指标(凝血功能、血脂情况、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液流变学、下肢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MRV)的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构成比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4例退出,实际纳入研究试验组54例,对照组46例。(2)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纳入研究共10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平均(58.48±12.181)岁;病程平均(1.590±1.027)月;基础疾病:静脉血栓史2例,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12例,风湿免疫性疾病5例。试验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平均(59.87± 11.543)岁;病程平均(1.733±1.130)月;基础疾病:静脉血栓史3例,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5例,风湿免疫性疾病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上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3)治疗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对照组华法林维持量为(3.06±0.68)mg qn,试验组为(2.78±0.50)mg qn,两组患者华法林维持量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且试验组华法林维持量低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治疗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NOS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且试验组NOS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比较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比较有显着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7)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8)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症状计分比较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比较有显着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低于对照组。(9)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试验组静脉血管机化再通率为68.52%,对照组为52.17%,两组治疗12周后静脉血管机化再通率有显着性差异,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血管再通时间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10)试验组侧枝循环建立率为31.48%,对照组为19.57%,两组治疗12周后侧枝循环建立率有显着性差异,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指南指导下规范给予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康片,可提高痰瘀交结型DVT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机体对抗凝药物的敏感性,促进病变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改善病变血管内环境,降低血液粘稠度,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抗凝药物剂量,从而降低抗凝疗程带来的出血风险及其他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加速血栓溶解与血管再通,或促进侧枝血管生成,缩短DVT治疗疗程,改善预后,降低再发病风险。从而证实软坚散结法防治痰瘀交结型DVT有确切疗效。

二、略论痰瘀股肿证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痰瘀股肿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论
        1.1.1 中医转筋的历史沿革
        1.1.2 转筋的定义
        1.1.3 现代转筋的中医范围
    1.2 《黄帝内经》对转筋疾病与治法的概论
        1.2.1 《内经》对转筋疾病的特点论述
    1.3 现代文献研究
        1.3.1 中医对转筋的认识
    1.4 现代文献概述研究
        1.4.1 “转筋”的现代病症
        1.4.2 发病部位
        1.4.3 病理生理机制
        1.4.4 病因
        1.4.5 抽搐的临床类型
        1.4.6 肌肉痉挛的评定
        1.4.7 现代的抽搐治疗
    1.5 小结
第二章 《普济方》
    2.1 作者及其编辑特色
        2.1.1 作者
        2.1.2 编辑特色
    2.2 《普济方》针灸学内容简介
        2.2.1 汇总诸家腧穴
        2.2.2 审定同名穴的异同
        2.2.3 集针刺补泻手法
        2.2.4 记载针具消毒
        2.2.5 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
        2.2.6 灸法
    2.3 治未病思想
    2.4 转筋的病因病机
    2.5 转筋证型的认识
    2.6 方药治法的认识
    2.7 小结
第三章 转筋于《普济方》及现代文献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3 术语规范
    3.3 统计方法
        3.3.1 统计步骤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普济方》
        3.4.2 现代文献
第四章 讨论
    4.1 《普济方》
    4.2 现代文献
    4.3 《普济方》与现代文献的异同
        4.3.1 膀胱经为主
        4.3.2 经外奇穴
        4.3.3 发病部位
        4.3.4 发病症状
        4.3.5 治疗方法
    4.4 治疗腓肠肌痉挛穴位比较
    4.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设计
4 研究内容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7 讨论
8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病名及证候研究进展
        1 肺栓塞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2 肺栓塞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3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4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1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2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3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4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诊治情况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研究
        3.2 总体诊治情况变化分析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中医证候分布
        3.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5 危险因素
        3.6 发病时间
        3.7 终点事件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探究及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
        3.3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3.4 新模型在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及评价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风险评估模型标准
        2.5 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比较
        3.3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4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5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6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4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技术路线图
临床研究一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三)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观察指标
        (三)检测方法
        (四)统计方法
    三、结果
        (一)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参数的比较
        (二)DVT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分层研究
        (三)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四)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五)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研究二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中医证型判定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检测方法
        (五)统计方法
    三、结果
        (一)不同中医证型的DVT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不同中医证型的DVT患者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比较
        (三)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讨论
    一、血小板在DVT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二、血小板参数的研究进展
    三、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结果分析
    四、血小板参数的分层研究结果分析
    五、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六、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分析
    七、DVT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八、DVT中医辨证分型和微观辨证的研究现状
    九、本研究相关指标和DVT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
    十、本研究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参数在静脉血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着作

(5)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
    3 “股肿”中医诊断标准
    4 “股肿”病例纳入标准
        4.1 试验组纳入标准
        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5 “股肿”病例排除、剔除标准
        5.1 病例排除标准
        5.2 病例剔除标准
    6 研究观察指标
    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1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性别的差异性
    2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血型的差异性
    3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性
    4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既往病史的差异性
    5 不同分组之间与炎症指标的差异性
    6 不同分组之间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差异性
    7 不同分组之间与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的差异性
    8 不同分组之间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的差异性
    9 不同分组之间与D-二聚体的差异性
第三章 分析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DVT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1.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1.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1.1.3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的认识
        1.2 DVT的中医理论认识
        1.2.1 股肿
        1.2.2 股肿辨证分型
        1.3 现代医学关于相关临床指标的认识
        1.3.1 D-二聚体与DVT
        1.3.2 尿酸与DVT
        1.3.3 炎症因子与DVT
        1.3.4 免疫类指标与DVT
        1.3.5 凝血因子与DVT
        1.3.6 肿瘤细胞因子与 DVT
        1.4 中医学关于相关检测指标的认识
        1.4.1 D-二聚体的认识
        1.4.2 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1.4.3 炎症因子的认识
        1.4.4 免疫类指标的认识
        1.4.5 凝血因子的认识
        1.4.6 肿瘤坏死因子的认识
        1.5 中医“股肿”证型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性
    2 检验结果分析
        2.1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一般情况的分析
        2.2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
    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1
缩略词表2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痰瘀相关理论以及历史沿革
    一、痰瘀相关理论
    二、痰瘀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 滥觞于《黄帝内经》
        (二) 发端于医圣仲景
        (三) 繁盛于唐宋金元
        (四) 成熟于明清时期
第二部分 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一、连建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形成
    二、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
        (一) 学术思想渊源
        1. 审慎辨证和阴阳
        2. 健脾疏肝解诸郁
        3. 久病入络主辛通
        (二) 连建伟教授对痰瘀相关理论的认识
    三、连建伟教授从痰瘀论治的原则
        (一) 审慎辨证,以和为贵
        (二) 以脾为本,固本培元
        (三) 重视调肝,畅达气血
        (四) 日常调理,怡养情志
    四、连建伟教授从痰瘀论治的四诊特点与方法
        (一) 四诊特点
        (二) 论治方法
        1. 调和气血,活血化痰
        2. 补中益气,化痰消瘀
        3. 健脾祛湿,活血化痰
        4. 疏肝健脾,化痰消瘀
        5. 熄风和阳,活血化痰
        6. 清胆化痰,活血祛瘀
        7. 通络逐瘀,化痰消症
    五、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病证验案举隅
        (一) 早搏案——调和气血,活血化痰
        (二) 言语謇涩案——熄风和阳,活血化痰
        (三) 手腕部血管畸形案——清胆化痰,活血祛瘀
        (四) 下肢静脉血栓案——通络逐瘀,化痰消症
        (五) 肺纤维化案—补中益气,化痰消瘀
第三部分 医案的数据挖掘与用药特色
    一、医案统计数据分析及用药特色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数据处理
        (四) 结果
        (五) 讨论
        1. 因证施药,喜用温辛
        2. 以脾为本,培本固元
        3. 疏肝为辅,调肝论治
        4. 痰瘀并治,化瘀为先
    二、特色用药及药对
        (一) 特色用药
        (二) 药对分析
        (三)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文献综述 痰瘀相关理论应用于老年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银黄洗剂塌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6.总结
综述二 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肿)的认识
    1.历史沿革
    2.病因病机
    3.中医学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标准
    3.治疗方法
    4.疗效观察
    5.病例资料比较分析
结果
    1.总体疗效比较
    2.临床疗效指标观察情况
讨论
    1.立题依据
    2.观察指标的选择
    3.中药塌渍的优势
    4.银黄洗剂的组方特点分析
    5.银黄洗剂组方成份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疗效分析
    7.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8)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膝痛古籍筛选与规范
    1.1 古医籍的选择与文献的收集
        1.1.1 古医籍的选择原则
        1.1.2 文献的收集方法
    1.2 中药名的规范
    1.3 “膝痛”见载章节门类及所属疾病
2 中医膝痛诊疗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
    2.1 先秦两汉时期——理论起源
        2.1.1 《黄帝内经》
        2.1.2 《金匮要略》
        2.1.3 《神农本草经》
        2.1.4 《中藏经》
    2.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诊疗框架初建
        2.2.1 《针灸甲乙经》
        2.2.2 《脉经》
        2.2.3 《本草经集注》
        2.2.4 《诸病源候论》
        2.2.5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2.6 《食疗本草》
        2.2.7 《外台秘要方》
    2.3 宋金元时期——诊疗体系形成
        2.3.1 《太平圣惠方》
        2.3.2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2.3.3 《本草图经》
        2.3.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5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2.3.6 《圣济总录》
        2.3.7 《普济本事方》
        2.3.8 《注解伤寒论》
        2.3.9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2.3.10 《洪氏集验方》
        2.3.11 《杨氏家藏方》
        2.3.12 《传信适用方》
        2.3.13 《针灸资生经》
        2.3.14 《汤液本草》
        2.3.15 《御药院方》
        2.3.16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2.3.17 《永类钤方》
        2.3.18 《世医得效方》
        2.3.19 《卫生宝鉴》
        2.3.20 《丹溪心法》
        2.3.21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4 明清时期——丰富完善
        2.4.1 《医学原理》
        2.4.2 《普济方》
        2.4.3 《神应经》
        2.4.4 《滇南本草》
        2.4.5 《医学正传》
        2.4.6 《针灸聚英》
        2.4.7 《古今医统大全》
        2.4.8 《医学纲目》
        2.4.9 《外科枢要》《外科发挥》
        2.4.10 《本草约言》
        2.4.11 《本草纲目》
        2.4.12 《赤水玄珠》《孙氏医案》
        2.4.13 《仁术便览》
        2.4.14 《医方考》《针方六集》
        2.4.15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古今医鉴》
        2.4.16 《名医类案》
        2.4.17 《证治准绳·杂病》《证治准绳·类方》
        2.4.18 《针灸大成》
        2.4.19 《医学六要》
        2.4.20 《神农本草经疏》
        2.4.21 《济阳纲目》
        2.4.22 《里中医案》《本草征要》《本草通玄》
        2.4.23 《雷公炮制药性解》
        2.4.24 《景岳全书》
        2.4.25 《广瘟疫论》
        2.4.26 《本草乘雅半偈》
        2.4.27 《辨证录》
        2.4.28 《张氏医通》《本经逢原》
        2.4.29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药性切用》
        2.4.30 《本草经解要》
        2.4.31 《不居集》
        2.4.32 《本草易读》
        2.4.33 《医宗金鉴》
        2.4.34 《临证指南医案》
        2.4.35 《长沙药解》《玉揪药解》
        2.4.36 《本草崇原》
        2.4.37 《本草求真》
        2.4.38 《神农本草经读》
        2.4.39 《杂病源流犀烛》《要药分剂》
        2.4.40 《本草述钩元》
        2.4.41 《类证治裁》
        2.4.42 《医法圆通》
        2.4.43 《本草撮要》
    2.5 小结
3 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沿革
    3.1 先秦两汉时期
        3.1.1 膝痛病机认识的源头
        3.1.2 首载针刺犊鼻治疗膝痛
        3.1.3 首次提出5味方药治疗膝痛
    3.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3.2.1 膝痛病因病机初见端倪
        3.2.2 首见膝痛治疗方剂6首
        3.2.3 新增2味方药治疗膝痛
        3.2.4 新增6处膝痛针刺穴位
        3.2.5 最早提出导引治疗膝痛
    3.3 宋金元时期
        3.3.1 膝痛因机认识基本形成
        3.3.2 出现111首膝痛治疗方剂
        3.3.3 新增海桐皮等4味膝痛治疗方药
        3.3.4 新增11处膝痛针刺穴位,首次出现配穴
    3.4 明清时期
        3.4.1 注重从理论上阐述膝痛的病因病机
        3.4.2 膝痛治方166首更加丰富
        3.4.3 新增补虚治疗膝痛方药
        3.4.4 针灸配穴记载增多
        3.4.5 外治、药酒、食疗、导引治法全面
    3.5 小结
4 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框架整理研究
    4.1 病因
        4.1.1 风寒湿热
        4.1.2 体虚不足
    4.2 病机
        4.2.1 正虚失养
        4.2.2 虚实夹杂
        4.2.3 邪实阻滞
    4.3 证候
        4.3.1 肾虚膝痛证(附肾阳虚、肾阴虚)
        4.3.2 脾虚膝痛证
        4.3.3 肝肾虚损证
        4.3.4 脏腑虚损证
        4.3.5 肾虚风寒湿证
        4.3.6 肝虚风寒湿证
        4.3.7 肝肾亏虚风寒湿证(附肝脾肾虚风寒湿证)
        4.3.8 风邪侵袭证
        4.3.9 风寒湿证
        4.3.10 湿热膝痛证
        4.3.11 水湿膝痛证
        4.3.12 痰饮膝痛证
    4.4 治则治法
        4.4.1 扶正
        4.4.1.1 补益肝肾
        4.4.1.2 补益脏腑
        4.4.1.3 补气血
        4.4.2 散邪
        4.4.2.1 散风寒湿热
        4.4.2.2 活血散邪
        4.4.3 扶正散邪
    4.5 针灸
    4.6 外治法
    4.7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古籍膝痛病机文献证据分级
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股骨颈部解剖和骨折分类概述
    2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3 传统医学对骨折的认识
    4 传统医学对骨折的治疗
        4.1 手法复位及固定
        4.2 中医治疗
    5 传统医学对DVT的认识
    6 祖国医药对DVT的治法
        6.1 清利湿热,活血祛瘀
        6.2 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6.3 温经通阳,活血祛瘀
        6.4 养阴生津,活血化瘀
        6.5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7 现代医学对DVT的认识
        7.1 DVT的发生机制
        7.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7.3 下肢DVT对患者的危害
    8 下肢DVT的防治
        8.1 中医辨证治疗
        8.2 药物治疗
        8.3 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
        2.4 下肢DVT的超声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或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观察指标
    5 治疗方式
        5.1 术前准备
        5.2 术前沟通
        5.3 手术过程
        5.4 术后处理
    6 术后试验用药
    7 观察指标
    8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资料比较
    2 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验结果比较
    3 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
    4 两组血浆D-Ⅱ聚体(D-D)浓度检查结果比较
    5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大腿周径差值比较
    6 两组血红蛋白(HGB)检测结果比较
    7 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的差值比较
    8 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
    9 有效性指标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丹红注射液的研究
        1.1 丹红注射液及其药理研究
        1.2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
    2 流行病学研究
    3 联合运用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次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软坚散结法防治痰瘀交结型DVT 54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DVT流行病学探究
    1.2 DVT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DVT的病生理机制
        1.2.2 常见的高危因素
        1.2.3 DVT国内外治疗进展
    1.3 DVT的中医研究现状
        1.3.1 病名源流及概念
        1.3.2 痰、瘀的病性特点
        1.3.3 股肿的病因病机
        1.3.4 辨证及治法进展
    1.4 软坚散结法防治痰瘀交结型DVT的理论依据
        1.4.1 积证与DVT的联系
        1.4.2 痰瘀交结型DVT的病因病机
        1.4.3 心脉康体现软坚散结法的治疗内涵
第二章 心脉康治疗痰瘀交结型DVT的临床疗效观察
    2.1 病例选择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病例终止、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2.2.3 观察指标
        2.2.4 疗效评价
        2.2.5 安全性评价
        2.2.6 依从性评价
        2.2.7 数据分析
    2.3 基本资料
    2.4 实验结果
        2.4.1 疗效结果分析
        2.4.2 依从性及脱落病例分析
        2.4.3 安全性分析
    2.5 结论
    2.6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6.1 组间资料差异大,缺乏可比性
        2.6.2 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服药
        2.6.3 不同时期的检验结果缺乏可比性,影响对观察指标变化的判断
第三章 讨论
    3.1 结论的意义与价值
        3.1.1 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情况
        3.1.2 中药制剂的研发
    3.2 课题创新点
    3.3 思考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略论痰瘀股肿证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D]. 田培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邵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亓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连建伟教授痰瘀相关理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 吴毓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银黄洗剂塌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D]. 徐永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D]. 陈子殊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 [9]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D]. 甘茗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软坚散结法防治痰瘀交结型DVT 54例临床疗效观察[D]. 陈丽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痰瘀互结证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