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面积小、土壤电阻率高的接地网设计方法

一种有效面积小、土壤电阻率高的接地网设计方法

一、在有效面积较小和土壤电阻率较高时接地网的一种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1)在《计及自然接地体作用的风机雷击暂态特性分析及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单台风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大,叶片对地高度不断增加,引雷能力显着增强。内陆风电机组通常安装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山顶、草原和戈壁等区域,雷电反击引起的风机内部电气和控制设备损坏故障时有发生。掌握细致的风机雷击暂态特性是改进风电场雷电防护的基础,而目前关于风机雷击暂态特性的已有研究中均未考虑钢筋混凝土基础自然接地的影响,亟需开展相关研究。论文分析了风机整体的物理结构,建立了风机等效仿真计算模型,展开了较为全面的仿真计算和理论分析工作,同时提出了风机一二次系统的雷电防护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基于矩量法计算原理,构建了考虑钢筋混凝土基础自然接地作用的风机雷击电磁暂态三维等效模型,研究了塔筒高度、接地系统结构以及雷电流波形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风机塔筒雷击暂态特性的影响;(2)计算分析了风机接地系统的雷击暂态特性,考虑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接地系统上雷电流以及暂态电位升的影响,提出了高土壤电阻率区域风机接地优化设计相关建议;(3)研究了机组一二次系统的雷击暂态特性,考虑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控制电缆和光缆雷电暂态电压分布以及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残压、电流以及吸收能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关防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风机塔筒上的暂态雷电流波形由于折反射过程而呈现明显的衰减振荡,塔筒高度越高则雷电流的振荡频率越小;风机自然接地体中的钢筋能改善雷电流的散流情况,显着降低风机塔筒暂态电位升。(2)在高土壤电阻率区域,接地体垂直桩基中的钢筋辅助散流效果明显,能显着降低风机冲击接地电阻值;垂直桩基数量增加或垂直桩基分布在承台边缘时接地系统暂态电位升均有较小程度的降低。(3)控制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时芯线与屏蔽层以及屏蔽层与塔筒之间电位差幅值较大,而屏蔽层双端接地时电位差幅值较小,同时屏蔽层与塔筒之间电位差随距地高度呈倒‘U’型变化。(4)在光缆金属护套未接地情况下风机光纤盒与护套之间电位差以及光缆周围电场强度较高,而光缆护套分别在光纤盒内外接地时,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光纤盒与护套之间电位差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随雷电流波前时间的增加而减小。(5)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残压、电流以及吸收能量均随雷电流幅值和风机接地电阻值的增加而增加。论文研究结果可为风电场雷电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价值。

李文琦[2](2020)在《基于扩径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杆塔接地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行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中主要采用钢、铜以及一些镀层合金等金属材料,这些金属材料随着电力系统运行时间增加,会存在腐蚀性问题从而影响使用年限。除此之外,传统金属接地材料还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山地施工运输及施工困难、金属接地体与土壤贴合度不高、易偷盗和人为损坏等,石墨复合接地体作为新兴的非金属材料,可以有效的地缓解上述问题。本文针对现有的实心石墨复合接地材料,鉴于实际运行中雷电灾害和短路故障以高频波为主,存在明显的趋肤效应,对实心石墨复合接地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制备了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在改善其接地特性、材料利用率、电力接地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扩径型石墨复合接地体的接地散流特性和其畸变相似模拟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CDEGS接地仿真软件得出冲击条件下接地材料电阻率、磁导率和直径对接地体散流情况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材料磁导率对于自感的影响较小,因此磁导率的增大不会大幅加剧电感效应,在电感效应基本决定高频下电流的不均匀分布前提下,材料磁导率与电阻率通过影响趋肤效应下的接地体本体电阻进一步改变冲击电流散流分布。(2)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使用COMSOL软件从场分析角度对比分析铜、钢和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电阻率、磁导率电磁参数对接地体趋肤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实心石墨复合接地体进行结构优化制备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使用CDEGS软件对铜、钢、实心石墨复合接地材料以及扩径石墨接地材料的散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接地体,在高频高阻条件下,石墨接地体的散流特性要更加突出,且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要优于实心石墨复合接地体。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扩径率在30%~40%时,能在兼顾其他性能的条件下,有效的减小接地体的集肤效应。(3)本文建立的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完全相似试验模型对实际尺寸接地网的预测精度很高,适用于工频和冲击接地试验中且工频条件下的预测值的准确度要高于冲击条件下的预测值,相似比越小,预测准确度越高。考虑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接地模拟试验中部分试验参量无法按相似条件缩比的问题,利用不完全相似理论,提出适用于接地体内外半径和电阻率不完全相似的工频和冲击接地模拟试验的外推方法,仿真分析不同土壤、不同相似比条件下接地网对各畸变项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仅存在土壤电阻率畸变的情况时,预测误差的变化程度很大,而且当土壤电阻率较大时,造成的预测误差已经相对较小。只存在等效直径畸变项时,低土壤电阻率情况下,预测误差为30%左右,当土壤电阻率高于500?·m时,预测误差基本稳定在25%左右,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虽然会使预测误差减小,但影响不显着。两项同时发生畸变时,在相同畸变系数条件下,直径畸变对预测误差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4)研究提出一种预测系数修正法来对畸变相似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提高其准确度。修正系数法修正后的非完全相似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尺寸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基本一致,可有效解决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相似模拟试验中存在畸变项的问题,有利于相似模拟试验应用范围的拓展。

冯建源[3](2020)在《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非金属接地材料冲击接地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长期有效性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对于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雷击事故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接地装置主要以铜、钢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为主,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腐蚀、偷盗及施工困难等问题,而近年来出现的非金属材质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在节约成本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特性分析均未考虑火花放电效应,这与真实结果还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文针对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特性及其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通过频域分析法对不考虑火花放电效应时接地体的雷电冲击散流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将其计算结果与国际通用接地仿真软件CDEGS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等效半径的迭代算法对因土壤击穿产生的火花放电过程进行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算法计算的准确性及有效性。(2)接地装置在流散雷电冲击电流过程中会伴随出现火花放电效应、电感效应、电容效应和趋肤效应的物理现象。通过仿真计算对比铜、钢金属材料及非金属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冲击接地特性的差异性,并分析四种物理效应对不同材料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受趋肤效应和电感效应影响很小,在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情况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受火花放电效应的影响稍弱于金属接地材料,但由于趋肤效应与电感效应的优势,其冲击接地特性优于金属接地材料。(3)分别在不同的土壤参数和雷电流参数作用下,针对非金属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多种因素条件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特性受土壤参数和雷电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参数会影响火花放电效应的强弱,雷电流波前时间则会使电感效应发生明显变化,而其幅值的影响对电感效应并不敏感,但对火花放电效应的影响较为显着,并通过选取三种不同规格参数的典型雷电冲击电流进行仿真,归纳得出石墨复合接地体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长度的最佳选取范围。(4)对非金属的实心石墨复合接地材料进行结构改造。针对结构优化后的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与实心石墨复合接地体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在工频下的散流特性优于实心石墨复合接地体,且对于长度较长的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较好。最终通过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在220k 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实际工程应用实例,说明本文提出的非金属接地材料在杆塔接地网中防雷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本文在非金属材料接地应用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绍杰[4](2020)在《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战略能源通道的建设也在飞速发展,电力、燃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形崎岖复杂、建设用地紧张,而电力设施与管道设施在建设选址原则上十分相近,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压输电线路与埋地金属管道共用的“公共走廊”,因而高压输电线路对管道的电磁干扰不可避免。当输电线路故障运行时,在管道上产生的过电压可能会击穿管道涂层,进而引发油气管道爆炸等事故。因此研究输电线路对邻近埋地油气管道的交流电磁干扰问题和防护措施对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输电线路故障运行时对油气管道耦合过电压分布,以及管道过电压防护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交流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的影响机理与计算方法;其次,通过CDEGS软件建立了短路故障时500k V输电线路与油气管道平行的电磁干扰模型和雷击输电线路情况下的简化模型,对输电线路短路和雷击故障情况分别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管线间距、土壤特性、短路电流幅值、雷电流幅值等因素对管道过电压的影响规律。通过CDEGS与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接地网与管道模型研究接地网材料和类型对管道过电压的干扰程度;最后,针对油气管道过电压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裸铜带与石墨复合材料屏蔽线对故障运行工况下的管道过电压的缓解效果。仿真计算了基于接地引流法对邻近管道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并给出了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情况下油气管道过电压防护的施工建议。通过本文研究表明:输电线路短路运行时,线路与油气管道的间距、短路电流幅值以及土壤电阻率对管道过电压影响较大。雷击输电线路时,雷电流幅值、土壤结构、和线路至管道的距离对管道过电压影响较大。接地装置形状影响雷电流散流方向和效果,接地装置形状对管道过电压干扰程度较大。接地装置材料对管道过电压影响程度有限,因此兼顾输电线路与管道安全运行前提下可选用非金属接地网,接地网特性改造可作为埋地油气管道防护新的研究方向。敷设屏蔽线后对减缓管道电磁干扰有一定效果,Φ28mm石墨复合材料屏蔽线具有与裸铜带相似的防护性能。出于技术性和与经济性考虑,提出了将石墨复合材料替代裸铜线作为新型屏蔽线的方法。基于接地引流法的管道过电压防护新措施可以改变故障电流的散流方向从而改变地电场分布,减少故障电流对管道的过电压危害。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油气管道设计施工及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时文峰[5](2020)在《变电站接地网冲击特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当变电站遭受雷击时,接地网是雷电流流入大地的主要通道,由于接地网的电感效应和雷电流的高幅值、高频率等特性,会使得地表电位迅速升高,给站内人员和电气设备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变电站接地网的冲击特性对变电站的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高幅值高频率的雷电流作用下会导致土壤的非线性电离,使得接地网的冲击特性和工频特性有显着的区别,此外接地网的冲击特性还受到来自土壤参数、雷电流参数和接地网自身结构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相互干扰,密不可分,所以研究这些因素在考虑土壤的非线性电离效应下对接地网冲击特性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对接地网冲击特性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以下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之上,采用了数值计算的方法将等效半径理论和残余电阻率理论两种模拟土壤非线性电离的方法进行对比,并分别与文献的实验值进行对照,从而确立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考虑到本文将对复杂接地网进行大量分析计算,最终选取了残余电阻率理论来模拟土壤的非线性电离效应,建立了基于CDEGS软件的考虑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的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和计算流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系统的分析了土壤电阻率、接地网埋深、接地导体半径、垂直接地极、雷电流参数以及接地网的压缩比等因素对变电站接地网冲击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最大地表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以及地表电势分布情况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由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干扰,密不可分。为进一步研究多种影响因素之间对接地网冲击特性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正交实验结合极差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分析了多种因素共同变化下对接地网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各因素对冲击特性的影响主次关系,且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归回分析,可为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接地网冲击特性和地表电势分布的影响规律基础上,结合不等间距的接地导体布置方法,提出以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平衡地表电势分布为目的的某110k V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接地网各安全指标均可达到规定要求的安全限值范围,冲击接地电阻大幅下降,地表电势分布得到巨大改善,变电站安全水平极大提高,说明了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实际接地网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杨婧[6](2020)在《基于压力灌浆技术的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设计的基础,其能够保障人身及电气设备的安全,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当变电站因故障出现异常电流或者发生雷击事故时,接地网中的电位往往迅速升高,严重威胁到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给人民生产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负担,因此,进行变电站接地网的技术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开展了变电站接地网改造技术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接地网阻值计算及测量方法研究。研究接地系统的冲击特性有助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优化设计,为此本文从接地网电阻计算原理、接地电阻测量方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干扰信号等三方面对接地网的阻值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不同参数影响下的接地网特性的变化规律。2、土壤分层模型构建。土壤电阻率是实际接地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阻值大小。因此,本文分析了土壤电阻率的特点及分布等情况,实现土壤电阻率的准确测量。同时运用CDEGS软件中的RESAP模块分析计算测量得到的数据,搭建土壤分层结构数学模型。3、接地网改造方案设计及仿真计算。本文以东莞某500k V变电站接地网为例,针对具体情况和仿真结果,提出两种接地网改造优化方案,通过计算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分析该方案接地网的电位分布、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情况,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4、接地网稳定性分析。本文针对东莞某500k 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方案,利用电磁-温升-结构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通流能力及动稳定电流(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核算,以确定接地网结构设计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使用CDEGS软件中的RESAP模块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站址附近的土壤结构可视为水平四层结构,通过对九种典型降阻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了最适合研究对象实际状况的深井爆破——压力灌浆法作为主要的降阻方法。2、通过仿真计算,比较分析得出了东莞某500k V变电站接地网改造的优化方案,并且进一步对接地网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所选方案的合理性,其符合安全规范,设计合理,可以投入使用。3、建立了电磁-温度耦合场对短时电流下接地网通流能力进行验算,建立电磁-结构耦合场对流过动稳定电流(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时应力、形变进行验算,验算表明所设计的接地网在工作中的通流能力、结构、强度等特性均符合要求。

汪兴[7](2019)在《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杆塔降阻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用电量的需求,输变电工程量的激增也导致了输电走廊的紧张,复杂的地形及土壤情况加大了技术和施工上的困难。诸如接地电阻等接地参数如果无法满足安全要求,降低了接地工程的安全性,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给国家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接地工程可靠性与稳定,有必要对接地网接地降阻进行研究,改善接地网降阻方法,解决复杂情况下降阻问题,保证输变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尽量提高接地效果、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接地系统在保证接地效果的前提下,至少还要满足使用年限与经济性的要求,但以往关于高土壤电阻率接地系统的研究中很难比较好的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价格相对较低的降阻剂法等化学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遇上多雨天气或是地下水影响,效果持续时间往往大大折扣,并且接地金属腐蚀速度也会被加剧;爆破接地、深井接地等物理方法对施工区域地形条件要求较高,成本及施工难度也相对高很多。所以可以寻找一种新的材料或方法,兼顾经济性、耐久性。虽已有许多不同种类复合材料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但目前还鲜有关于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于改善高阻地区输电杆塔接地效果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输电杆塔接地模型以及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应用模型。根据施工标准借助CDEGS仿真软件,搭建了针对100-4000Ω·m范围土壤电阻率的输电杆塔接地网模型。并从降阻原理出发,分析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仿真可行性,提出了局部包裹和全面敷设两种复合材料应用模型。然后,在MALZ模块中验证了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降阻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局部包裹与水平放射极结合的降阻方式。从降阻效果、地网电位改善两个方面考虑综合选择材料应用模型,针对结合降阻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其适用范围。(2)制备试件并进行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防腐蚀实验,验证其防腐蚀性能。首先,以水泥、细砂、石墨、不锈钢纤维、镀锌钢以及Q235碳钢为主料进行试件制备,并从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两方面对试件进行检测。在确认试件合格之后,制定电化学腐蚀实验方案,从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三个角度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接地金属在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中的腐蚀情况。

苏萌萌[8](2019)在《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及其改善措施》文中提出对于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来说,衡量接地装置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冲击接地电阻,而对冲击接地电阻的研究首先是需要对接地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结构以及接地装置自身的材料进行分析。在现有的研究中,对土壤结构的测量主要是在工频下进行的,反映的是常值土壤电阻率的情况。但是,当雷电流散入土壤中时,会造成土壤参数的变化,此时的土壤参数并不是一个常数定值,而是会随着注入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另外对接地体的计算主要集中于圆柱形接地体,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接地体会采用扁形或者是其他形状。因此,研究土壤参数的频变特性和不同接地体的电气特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从实验和建模计算两方面入手来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具体落实在以下诸方面。建立一套土壤参数频变特性实验系统,包括变频电源、接地棒和测量模块,该系统可以测量不同频率点下的土壤参数。利用矩量法来计算测量引线之间的干扰,分析系统中的电容、电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考虑了实际布线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土壤参数会表现出明显的频变特性,这是其与传统的土壤参数测量的主要区别。根据测量得到的土壤参数,运用MATLAB编写了程序,来反演得到了实际的土壤结构。实验及反演结果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土壤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根据现有不同接地体的类型,首先对圆柱形接地体的阻抗频率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然后搭建了接地体的电磁场仿真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空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可以同时计及集肤效应等效应,然后计算出不同接地体的阻抗频率特性。通过与本文中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扁带形接地体相对于同等横截面积的圆柱形接地材料,在高频下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其自身的阻抗较小。对变电站和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独立避雷针和构架避雷针与变电站接地网的冲击特性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杆塔接地装置的降阻措施提出了两种新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基于户外的真型接地网,进行了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地网各点电位分布和地网的散流等方面的分析,分析了不同雷电流影响下接地网冲击电阻的变化,波形越陡,冲击接地电阻就会越大。

孔深[9](2019)在《变电站接地网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在接地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经接地网散流入地的电流也随之增大。当接地网面积较大时地表电位梯度大、散流不均匀,接地网的不等电位问题突出,导致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过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产生较大威胁,另外还会影响与二次设备安全有关的电缆芯线屏蔽层电位差,增大了接地网安全设计的难度。根据场路结合的理论应用节点电压法进行接地网基本参数计算,快速建立和计算分层大地中点电流源在任意场点处的格林函数,全面考虑导体的自阻、自感及导体之间的互感,求得不等电位模型中更加精确、表达式更加简明的接地网参数解析式。在求取接地网安全参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探讨各安全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安全指标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从多维度安全分析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接地网安全性主体,针对各影响参数进行详细分析。本文对各安全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并对不同计算模型下优化布置的接地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研究了不等间距导体布置时地表电位分布变化,求解最优压缩比并结合算例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大型接地网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以及二次电缆芯线屏蔽层电位差,提出了各种优化设计措施。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出各种影响参数对接地网安全指标的影响,以接地网二次电缆屏蔽层电位差灵敏度计算为例,探究各影响因素对电缆芯线屏蔽层电位差的影响程度,通过Matlab编程将电缆芯线屏蔽层电位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参数灵敏度系数计算,最后应用到其他几个接地网安全指标分析中,为整个接地网的安全设计和优化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吴景梅[10](2019)在《考虑地电位升及网格优化的220kV变电站接地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网的运行状态与电网安全运行、事故状态下站内设备安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本文结合某220kV变电站工程,研究了放宽变电站地网GPR安全限值问题、接地网水平接地极等间距布置和不等间距布置的网格优化问题、变电站接地网降阻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了22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应考虑GPR安全限值,分析了GPR的安全限值,利用EMTP建立了短路故障下地网GPR反击35kV避雷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建模计算,得出了该站GPR安全限值。另一方面,为了计算二次电缆的抗电磁骚扰能力,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得到了二次电缆转移阻抗值,求出了二次电缆骚扰电压,由此可得到变电站GPR安全限值。综合两方面研究内容,较小的数值为GPR可放宽的安全限值。其次,根据变电站接地网的实际运行参数,同时将均匀网格布置、最优压缩比法和高斯函数法用于接地网网格优化,分析了三种网格优化布置方法的优化效果。通过对比最优压缩比布置、高斯函数法布置下接地网对角线上的接触电压,得出了较优的布置方案。最后,对均匀土壤和双层土壤条件下斜接地极降阻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斜接地极在均匀土壤和双层土壤条件下的布置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220kV变电站使用常规接地网时其接地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结合第2章研究结论,高斯函数法优化接地网网格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不铺设高阻层的情况下依然不能满足要求。由第3章可知,接地网GPR可放宽至20kV,接地电阻可放宽至1.3Ω,故对220kV变电站接地网进行了降阻分析。考虑在接地网四周布置12根50m长的斜接地极对地网进行降阻,获得了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接地网方案。

二、在有效面积较小和土壤电阻率较高时接地网的一种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有效面积较小和土壤电阻率较高时接地网的一种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计及自然接地体作用的风机雷击暂态特性分析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2.1 叶片雷击暂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塔筒雷击暂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风机雷电防护措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风电机组整机雷击暂态计算模型研究
    2.1 基于频域矩量法的电磁场数值建模方法
    2.2 风电机组模型
        2.2.1 风机叶片和机舱模型
        2.2.2 风机塔筒模型
        2.2.3 风机接地系统模型
        2.2.4 控制电缆模型
        2.2.5 变压器模型
        2.2.6 避雷器模型
        2.2.7 光缆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机接地系统雷击暂态特性分析
    3.1 接地系统雷电暂态电压和电流特性分析
        3.1.1 风机接地系统雷电流特性分析
        3.1.2 考虑自然接地体影响的接地系统雷击暂态过程分析
        3.1.3 不同塔筒高度对接地系统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3.1.4 接地体垂直桩基数量对接地系统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3.1.5 接地体垂直桩基分布对接地系统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3.1.6 雷电流波形对接地系统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3.1.7 雷击叶片和机舱尾部时接地系统暂态过程分析
    3.2 高土壤电阻率区域接地系统暂态特性分析及接地优化建议
        3.2.1 风机接地系统暂态电流特性分析
        3.2.2 增加垂直桩基对风机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
        3.2.3 延长垂直桩基对风机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
        3.2.4 进行引外接地对风机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机塔筒雷击暂态特性分析
    4.1 风机塔筒雷电流特性分析
    4.2 考虑自然接地体影响的塔筒雷击暂态过程分析
    4.3 不同塔筒高度对塔筒顶部雷击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4.4 不同雷电流波形对塔筒雷击暂态电位升的影响
    4.5 雷击叶片和机舱尾部时塔筒暂态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组一二次系统雷击暂态特性分析及防护方法研究
    5.1 控制电缆雷电暂态响应及防护措施
        5.1.1 考虑屏蔽层接地方式的电缆雷击暂态过程分析
        5.1.2 土壤电阻率对电缆雷击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5.1.3 雷电流波形对电缆雷击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5.1.4 防护措施
    5.2 光缆雷电暂态响应及防护措施
        5.2.1 考虑护套接地方式的光缆雷击暂态过程分析
        5.2.2 土壤电阻率对光缆雷击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5.2.3 雷电流波形对光缆雷击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5.2.4 防护措施
    5.3 变压器高压侧雷电暂态响应及防护措施
        5.3.1 避雷器雷电暂态特性分析
        5.3.2 风机接地电阻对变压器高压侧雷击暂态过程的影响
        5.3.3 雷电流波形对变压器高压侧雷击暂态过程的影响
        5.3.4 防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基于扩径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杆塔接地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地材料研究现状
        1.2.2 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石墨复合接地体参数对散流特性的影响
    2.1 单根接地体的电感效应
    2.2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特性数值计算方法
    2.3 材料电阻率对冲击散流特性的影响
    2.4 材料磁导率对冲击散流特性的影响
    2.5 接地体直径对冲击散流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接地体散流特性研究
    3.1 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应用特性
        3.1.1 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及传统金属材料集肤效应
        3.1.2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
        3.1.3 扩径石墨复合材料的集肤效应
    3.2 不同材料有效散流长度对比
        3.2.1 计算模型
        3.2.2 频率对有效散流长度的影响
        3.2.3 土壤对有效散流长度的影响
        3.2.4 接地体长度对散流的影响
        3.2.5 扩径率对接地体散流的影响
    3.3 接地阻抗对比
    3.4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接地特性影响因素正交分析
        3.4.1 正交试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4.1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完全相似模型
        4.1.1 基于量纲分析法的工频接地完全相似模型
        4.1.2 基于量纲分析法的冲击接地完全相似模型
    4.2 完全相似模型验证
        4.2.1 工频接地模拟试验验证
        4.2.2 冲击接地模拟试验的验证
    4.3 接地模拟试验畸变相似项与畸变相似模型
        4.3.1 接地模拟试验畸变相似项
        4.3.2 接地模拟试验畸变相似项模型
    4.4 接地模拟试验畸变相似项敏感度
        4.4.1 土壤电阻率对畸变相似项敏感度的影响
        4.4.2 相似比对畸变相似项敏感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扩径复合石墨接地体畸变相似模拟试验结果预测修正
    5.1 畸变相似模型结果的修正模型建立
    5.2 等效直径畸变相似模拟试验结果修正
    5.3 预测系数修正准确度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非金属接地材料冲击接地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金属接地材料研究现状
        1.2.2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接地体频域计算模型及其迭代算法
    2.1 接地体频域计算模型
        2.1.1 集总参数的电网络模型
        2.1.2 支路对地导纳矩阵
        2.1.3 节点导纳矩阵
    2.2 火花放电过程及其模拟方法
        2.2.1 土壤电离及其放电过程
        2.2.2 接地体的等效半径迭代算法
    2.3 仿真结果的验证
        2.3.1 CDEGS仿真结果验证
        2.3.2 试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种物理效应对石墨复合接地体冲击特性影响研究
    3.1 石墨复合接地体的电容效应
        3.1.1 接地体的电容效应
        3.1.2 不同接地材料的电容效应影响分析
    3.2 石墨复合接地体的趋肤效应
        3.2.1 接地体的趋肤效应
        3.2.2 不同接地材料的趋肤效应影响分析
    3.3 石墨复合接地体的电感效应
        3.3.1 接地体的电感效应
        3.3.2 不同接地材料的电感效应影响分析
    3.4 石墨复合接地体的火花放电效应
        3.4.1 不同接地材料的火花放电效应影响分析
        3.4.2 不同接地材料的冲击接地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因素条件下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研究
    4.1 不同土壤条件对石墨复合接地体冲击接地特性的影响
        4.1.1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4.1.2 土壤临界击穿场强的影响
    4.2 不同雷电流参数对石墨复合接地体冲击接地特性的影响
        4.2.1 雷电流波前时间的影响
        4.2.2 雷电流幅值的影响
    4.3 多种物理效应的影响范围分析
        4.3.1 雷电流波形参数
        4.3.2 多种物理效应的转化
        4.3.3 石墨复合接地体长度的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结构优化及应用
    5.1 扩径石墨复合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特性
    5.2 工程应用实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4)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线路-管道”电磁干扰影响机理和计算方法
    2.1 高压输电线对管道的电磁影响机理
        2.1.1 电容耦合
        2.1.2 电阻耦合
        2.1.3 电感耦合
    2.2 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金属管道的影响风险概述
        2.2.1 人身安全
        2.2.2 管道安全
        2.2.3 对埋地油气管道阴极保护设备的影响
    2.3 高压输电线对管道影响的计算方法
        2.3.1 理论基础
        2.3.2 仿真软件介绍
    2.4 “线路-管道”建模
        2.4.1 短路运行时输电线路-油气管道仿真模型
        2.4.2 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的简化仿真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路故障时管道过电压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输电线路与管道间距的影响
    3.2 短路电流幅值大小的影响
    3.3 土壤参数的影响
    3.4 接地装置类型与外延接地对管道过电压的影响
        3.4.1 两种类型接地网不同外延长度对管道过电压影响
        3.4.2 敷设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对管道过电压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雷击线路时管道过电压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雷电流的影响
    4.2 接地网外延长度的影响
    4.3 土壤结构的影响
        4.3.1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4.3.2 土壤分层的影响
    4.4 管道线路间距的影响
    4.5 接地装置的影响
        4.5.1 接地网形状的影响
        4.5.2 接地网材料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输电线路邻近处管道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
    5.1 管道交流干扰的常用防护措施与安全距离
        5.1.1 增大杆塔接地电阻
        5.1.2 管道接地排流
        5.1.3 管道分段隔离
        5.1.4 敷设裸铜带
    5.2 杆塔接地网接地特性
        5.2.1 接地网材料对散流特性的影响
        5.2.2 接地网材料对接地电阻的影响
    5.3 接地装置水平迫向引流对管道过电压影响
        5.3.1 引流防护模型接地电阻对比
        5.3.2 不同引流防护模型管道过电压
    5.4 “梳形”接地网对管道过电压影响
    5.5 敷设屏蔽线对管道过电压的影响
        5.5.1 屏蔽线材料
        5.5.2 屏蔽线长度
    5.6 现场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变电站接地网冲击特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考虑土壤非线性电离的接地网仿真模型
    2.1 土壤非线性电离的物理过程
    2.2 CDEGS计算冲击特性的原理与方法
    2.3 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的模拟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因素影响下接地网冲击特性分析
    3.1 考虑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的接地网基础模型
    3.2 不同因素影响下冲击接地电阻分析
    3.3 不同因素影响下地表电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多种因素变化下接地网冲击特性分析
    4.1 正交实验研究法理论简介
    4.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4.3 多因素变化下接地网冲击特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考虑冲击特性的接地网优化设计
    5.1 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方案
    5.2 不等间距布置接地网的第一次优化
    5.3 降低土壤电阻率的第二次优化
    5.4 改善接地网结构参数的第三次优化
    5.5 优化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压力灌浆技术的变电站接地网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电站接地网国内研究现状
        1.2.2 变电站接地网国外研究现状
    1.3 仿真软件介绍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接地网阻值计算及测量方法分析
    2.1 复杂接地网阻值计算
        2.1.1 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基本计算原理
        2.1.2 复杂接地网阻值计算方法
    2.2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比较
        2.2.1 测量方法的基本分类
        2.2.2 接地网电阻测量方法比较
    2.3 测量接地电阻的干扰信号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电站土壤分析及接地网设计
    3.1 变电站基本情况
    3.2 变电站周围土壤电阻率测量
        3.2.1 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
        3.2.2 温纳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的一般原则
        3.2.3 RESAP模块测量土壤电阻率
        3.2.4 变电站站址视在土壤电阻率测试结果
    3.3 土壤分层结构计算结果
        3.3.1 变电站站址分层视在土壤电阻率测试结果
        3.3.2 变电站站址土壤RESAP仿真土壤分层模型
    3.4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3.4.1 接地网降阻措施
        3.4.2 深井爆破——压力灌浆法
        3.4.3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思路
        3.4.4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仿真计算
    4.1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方案分析
        4.1.1 变电站接地网仿真模型
        4.1.2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4.2 变电站接地网电位分布仿真分析
        4.2.1 变电站接地网电位分布原理
        4.2.2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电位分布仿真
    4.3 变电站接地网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仿真分析
        4.3.1 接地网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原理
        4.3.2 东莞某500kV变电站接地网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接地回路稳定性优化分析
    5.1 接地回路热稳定校核
        5.1.1 温度场计算基础
        5.1.2 激励施加与网格划分
        5.1.3 计算结果分析
    5.2 接地回路电动力优化分析
        5.2.1 电动力计算基础
        5.2.2 激励施加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杆塔降阻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接地研究现状
    1.3 接地网降阻方式
    1.4 水泥基材料在降阻方面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合材料杆塔降阻及防腐性能基础研究
    2.1 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性能
        2.1.1 降阻性能
        2.1.2 防腐蚀性能
        2.1.3 力学性能
    2.2 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性能影响因素
        2.2.1 导电相种类及用量
        2.2.2 混料均匀程度
    2.3 输电杆塔接地网型式及标准
    2.4 高土壤电阻率接地降阻方式
    2.5 接地电阻仿真软件
    2.6 接地金属腐蚀原理
        2.6.1 微电池腐蚀机理
        2.6.2 电解腐蚀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杆塔降阻模型的建立
    3.1 建模工具的选择
    3.2 杆塔接地网的模型
        3.2.1 模型分析
        3.2.2 模型设计
    3.3 复合材料的应用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杆塔接地降阻性能研究
    4.1 降阻效果评价指标
        4.1.1 接地电阻
        4.1.2 地网电位分布
    4.2 效果验证及降阻方式选择
        4.2.1 接地电阻降低效果
        4.2.2 地网电位分布改善效果
        4.2.3 复合材料与放射级结合降阻方式选择
    4.3 复合材料杆塔接地降阻适用范围
        4.3.1 土壤电阻率500-1000Ω·m内适用范围
        4.3.2 土壤电阻率1000-2000Ω·m内适应范围
        4.3.3 土壤电阻率2000-4000Ω·m内适应范围
        4.3.4 其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实验试件制备
    5.1 引言
    5.2 原料与仪器
        5.2.1 水泥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实验试件制备使用主要原料和试剂
        5.2.2 水泥基复合材料防腐蚀实验试件制备使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试件制作要求与步骤
        5.3.1 试件制作要求
        5.3.2 试件制作步骤
    5.4 试件评价方法
        5.4.1 电阻率测试
        5.4.2 干密度测定
    5.5 试件分类制备及检验
        5.5.1 不同导电相含量试件制备
        5.5.2 试件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防腐蚀性能研究
    6.1 水泥基复合材料防腐蚀性能衡量方法
        6.1.1 稳态极化曲线测量
        6.1.2 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6.1.3 电化学阻抗谱法
        6.1.4 电化学阻抗测量技术
    6.2 腐蚀速度测量方法选择及实验步骤
        6.2.1 极化曲线实验方法选择
        6.2.2 极化曲线实验操作步骤
        6.2.3 阻抗谱法实验方法选择
        6.2.4 阻抗谱法实验操作步骤
    6.3 Q235 碳钢在复合材料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6.3.1 开路电位监测
        6.3.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6.3.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6.4 镀锌钢在复合材料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6.4.1 开路电位监测
        6.4.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6.4.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及其改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参数测量方法
        1.2.2 接地体的电气特性
        1.2.3 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分层土壤参数的频变特性研究
    2.1 土壤复电阻率
        2.1.1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2.1.2 基于交流变频信号的土壤复电阻率的测量
        2.1.3 整体思路
    2.2 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2.2.1 引线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2.2.2 土壤参数的影响
        2.2.3 误差的处理
    2.3 构建计算模型及目标函数
        2.3.1 水平分层土壤结构的电位分析
        2.3.2 目标函数的确定
    2.4 土壤复电阻率的反演
        2.4.1 土壤结构的反演方法
        2.4.2 初始范围的选取
        2.4.3 反演方法的验证
    2.5 基于冲击信号的土壤复电阻率
    2.6 多频点测量的应用
        2.6.1 模拟交流变频电源
        2.6.2 结果分析
    2.7 冲击测量的应用
        2.7.1 冲击发生器
        2.7.2 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接地体的电气性能研究
    3.1 趋肤效应
        3.1.1 产生机理
        3.1.2 趋肤深度
    3.2 单个导体阻抗的计算
        3.2.1 电磁场理论计算
        3.2.2 有限元方法
    3.3 接地体的建模分析
        3.3.1 圆柱形接地体
        3.3.2 扁形接地体
        3.3.3 角形接地体
        3.3.4 不同覆层厚度的铜覆钢接地体
    3.4 接地体的等效变换
        3.4.1 圆柱形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3.4.2 扁形接地体的等效
        3.4.3 角形接地体的等效
    3.5 本章小结
4 变电站接地网冲击特性研究
    4.1 冲击特性分析
        4.1.1 散流分析
        4.1.2 计算流程
    4.2 独立避雷针与变电站接地网
        4.2.1 连接方式
        4.2.2 两接地网之间的距离
        4.2.3 土壤电阻率
    4.3 构架避雷针与变电站接地网
        4.3.1 雷电流参数
        4.3.2 注入点位置
        4.3.3 接地网面积
        4.3.4 土壤电阻率
    4.4 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措施
        4.4.1 加密网格
        4.4.2 增设垂直接地体
    4.5 冲击特性实验研究
        4.5.1 实验内容
        4.5.2 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杆塔接地装置的优化措施研究
    5.1 杆塔接地装置
    5.2 利用容性分量降阻的措施研究
        5.2.1 理论分析
        5.2.2 集总参数模型
        5.2.3 分布参数模型
    5.3 扩径降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变电站接地网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接地系统计算模型及方法
    2.1 等电位模型点电流源格林函数的建立
    2.2 镜象法求解格林函数
        2.2.1 经典镜像法
        2.2.2 复镜象法
    2.3 不等电位模型
        2.3.1 接地导体自互阻计算
        2.3.2 导体段内阻抗计算
        2.3.3 接地导体外自感和互感计算
    2.4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理论
    2.5 芯线屏蔽层电位差的π型等值电路计算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接地网多维安全参数分析
    3.1 Matlab计算编程的验证
    3.2 接地电阻
        3.2.1 接地电阻季节系数
        3.2.2 地网边长
        3.2.3 地网外沿
        3.2.4 导体间距
        3.2.5 水平附加接地极
        3.2.6 垂直接地极
    3.3 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
        3.3.1 不同接地网规模和土壤模型计算值
        3.3.2 表层土壤电阻率
    3.4 网内电位差
        3.4.1 网内电位差影响因素
        3.4.2 二次电缆芯线屏蔽层电位差与网内电位差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设计
    4.1 等间距接地网局限性
    4.2 水平导体不等间距布置
    4.3 各接地参数对压缩比的影响
        4.3.1 单方向导体根数
        4.3.2 接地网边长
        4.3.3 不等间距布置后的接地网参数变化
        4.3.4 反射系数
        4.3.5 垂直接地极
    4.4 最优压缩比近似计算式
    4.5 等间距与不等间距计算值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接地网二次系统安全分析
    5.1 芯线屏蔽层电位差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网边长
        5.1.2 导体间距
        5.1.3 电缆长度
        5.1.4 土壤电阻率
        5.1.5 铜排流线
    5.2 参数灵敏度计算模型
    5.3 超立方随机抽样
    5.4 芯线屏蔽层电位差参数灵敏度分析
    5.5 接地电阻和接触电压参数灵敏度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考虑地电位升及网格优化的220kV变电站接地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2章 变电站接地网GPR安全限值的确定
    2.1 引言
    2.2 变电站接地网安全设计要求
        2.2.1 接地电阻和GPR
        2.2.2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2.3 GPR反击低压避雷器
        2.3.1 反击原理及模型
        2.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二次电缆骚扰电压
        2.4.1 GPR对二次电缆的耦合机理
        2.4.2 二次电缆转移阻抗
        2.4.3 工频短路时二次电缆的骚扰电压
    2.5 GPR安全限值校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接地网网格优化
    3.1 引言
    3.2 均匀网格布置方案
    3.3 最优压缩比布置方案
        3.3.1 龙泉220kV变电站应用效果
        3.3.2 导体根数的选择
    3.4 高斯函数法布置方案
        3.4.1 龙泉220kV变电站应用效果
        3.4.2 导体根数的选择
    3.5 接地网网格最优布置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龙泉站接地系统基础方案
        4.2.1 变电站站址概况
        4.2.2 变电站接地网初步设计方案
    4.3 斜接地极的降阻作用
        4.3.1 均匀土壤
        4.3.2 双层土壤
    4.4 龙泉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方案
        4.4.1 高斯函数法优化接地网
        4.4.2 斜接地极的降阻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在有效面积较小和土壤电阻率较高时接地网的一种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及自然接地体作用的风机雷击暂态特性分析及防护研究[D]. 李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扩径型石墨复合接地材料的杆塔接地特性研究[D]. 李文琦.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3]考虑火花放电效应的非金属接地材料冲击接地特性研究[D]. 冯建源.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研究[D]. 王绍杰.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5]变电站接地网冲击特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时文峰. 三峡大学, 2020(06)
  • [6]基于压力灌浆技术的变电站接地网改造[D]. 杨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水泥基复合接地材料杆塔降阻适用性研究[D]. 汪兴.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8]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及其改善措施[D]. 苏萌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变电站接地网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D]. 孔深.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7)
  • [10]考虑地电位升及网格优化的220kV变电站接地方案研究[D]. 吴景梅.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一种有效面积小、土壤电阻率高的接地网设计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