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分析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分析

一、浅析大一学生常见心理适应不良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娟[1](2021)在《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功能日益智能化,手机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手机使用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理性看待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往研究在考察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聚焦于手机使用强度、手机使用类型、手机使用的“问题”和“症状”尤其是病理性特征(如手机成瘾)等,较少有研究基于更宏观的背景,从习惯的视角来关注人们普遍的手机使用方式——习惯性手机使用。不同于一般性的手机使用以及手机成瘾等病理性行为,习惯性手机使用反映了一种更普遍、常见的手机使用行为,这一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具有缺乏意识、注意、意图和控制等自动化特征。本研究将集中探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旨在为揭示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此外,本研究还将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以及实证研究,从特质正念、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三个层面检验正念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去自动化效应,旨在提升人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意识、觉知和自主性,为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围绕两大核心问题:(1)揭示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和主要特征,(2)检验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共开展了四项研究。具体而言,研究一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三个子研究探讨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现状;研究二采用行为实验法,通过三个子研究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三个自动化特征;研究三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三个子研究从特质正念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研究四结合日记法、实验诱发法和干预训练法,通过三个子研究分别从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研究一的子研究1a采用访谈法对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习惯性手机使用是指通过在同一情境下重复同一行为而形成的在外部环境线索(如手机震动)或内部线索(如无聊)触发作用下自动化使用手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行为模式化、行为自动化、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以及不使用时产生的消极影响五个方面。子研究1b在子研究1a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习惯性手机使用问卷,共包括31个题项,分别测量失控性、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模式化和高效性五个维度。子研究1c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对睡眠问题、人际疏离感、学业倦怠、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等消极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与这些适应指标之间的关系更紧密。2.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研究二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子研究2a采用成瘾Stroop实验范式,结果发现:(1)高习惯组在手机相关词上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而在中性词上,两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2)高习惯组的手机Stroop干扰效应量显着高于低习惯组。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刺激具有注意优势加工,并且在手机相关刺激出现时会对其抑制控制能力产生影响。该结果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特征。子研究2b采用阈上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情境启动条件下,当目标词语是“运动”时,高习惯组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2)在运动情境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在手机目标词汇和运动目标词汇上的反应时差值要显着大于低习惯组;并且在这一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目标词汇判断的正确率显着低于运动目标词汇。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使用启动情境的依赖水平更高,当目标刺激和情境启动刺激不一致时,他们会受冲突控制的影响和反应灵活性的降低而导致反应时变长。这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特征。子研究2c采用阈下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显着短于中性词汇反应时,而低习惯组在两类词汇上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更易受手机使用目标的启动影响,对手机词汇做出更快的反应;(2)但是在手机情境词汇启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以及中性词汇启动三种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对于手机词汇存在加工优势,而相对不受启动刺激类型的影响,因此手机目标的启动效应没有凸显出来。这部分支持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特征。3.特质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三的子研究3a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特质正念总体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呈显着负相关;(2)特质正念的有觉知行动和不评判两个维度能够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3)具体到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具体维度,结果表明特质正念的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子研究3b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正念特征可划分为中等正念组、不评判觉知组和评判观察组3个类别;(2)“中等正念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处于中等水平,“不评判觉知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低,而“评判观察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高。同子研究3a结果一致,该结果同样证实了特质正念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不同预测作用。子研究3c采用中介效应分析,考察了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特质正念不同维度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描述、有觉知地行动和不评判三个维度均能分别通过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2)不反应能够通过情绪反应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3)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观察和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该研究结果从总体上契合了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4.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研究四的子研究4a采用日记法,考察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个体每日的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特质正念还能强化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以及失控性、情境依存性、模式化和高效性的负向预测作用。子研究4b采用实验诱发法,考察经过短期正念训练,个体状态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通过10分钟的短期正念干预,实验组的状态正念水平得以显着提升;(2)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在后测成瘾Stroop任务中对手机词汇的反应时更短;(3)个体状态正念水平提升得越高,在手机相关词汇上的反应时越短。这表明通过提升个体的状态正念水平,有效提升了个体加工手机相关词汇时的抑制控制能力。子研究4c采用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和生态瞬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通过每天10分钟,连续10天的正念训练,显着提升了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水平,并降低了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及其相关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2)在生态瞬时评估中,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在低特质正念个体身上,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更强;(3)训练结束后的访谈结果表明,正念训练能够通过提升注意控制、情绪调节、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控制水平进而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本研究立足于信息技术时代如何更好地应对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聚焦于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探讨了其概念内涵、自动化特征及其与不同层面的正念之间的关系。就理论意义而言,与以往研究聚焦于手机使用“问题”和“症状”的视角不同,本研究从习惯的角度揭示了一种更具普遍性、常态化的手机使用方式,并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此外,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本研究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为提升个体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意识和自主性、探究正念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上的积极意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就实践意义而言,本研究启示未来研究从新的视角理解人们的手机使用行为,更全面地揭示人和手机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发现,不管是特质正念,自然条件下的状态正念,还是实验诱发的状态正念,或是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均能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上发挥积极作用,这也为未来研究从正念的不同角度对人们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进行实践干预提供了实践参考。

刘萨仁[2](202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努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三全育人”,坚持把教育的灵魂交给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英群体,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也承载着民族地区的未来,他们进入高校后能否在学习、生活、人际、心理等方面良好适应十分重要。本文以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特点、入学适应概念与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三全育人”视域宁夏高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宁夏高校通过组织集中教育培训、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入学适应教育的渠道与方式,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方位发力。但部分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仍旧存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环境、心理变化方面的入学适应不良现象,这既有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自身和家长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要丰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育人队伍、建立覆盖本科学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体系、探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多方联动体制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杨丽丽[3](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温雪娇[4](2020)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学生人际适应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等因素导致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汉合校”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民汉合班”为载体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随着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交往更加密切,人际交往环境变得较为复杂,其人际适应问题更应该引起学者们的积极关注。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群体,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局面的形成。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本研究选取X大学不同年级、非民族班的40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将文化认知、文化态度、人际认知、人际信任、人际互动、人际沟通六方面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分析维度。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进行具体资料的收集。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而且人际适应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干部身份、语言能力、学生成绩、班级氛围、社会支持、文化态度、人际交往技巧七个方面。促进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适应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通过分析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教育策略:班级干部采用轮换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扩大交往范围,提升其沟通协调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的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其学业水平;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族际文化理解;关注人际交往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李亚飞[5](2020)在《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大学作为聋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这一阶段的适应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对未来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对于来自非主流文化的聋人大学生而言,大学这一微型社会并没有明确要求他们按照听人文化下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进行交流和行动,但是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主流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渗透在聋人大学生学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无形中给聋人大学生施加压力,势必导致其在学校适应上遇到困难和障碍。本研究选取长春地区某高等院校的268名聋人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6名学生为访谈对象。在认同聋人文化及手语地位的前提下,以社会适应理论为研究出发点,结合社会学领域文化资本理论,通过调查问卷法并辅以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聋人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及人际适应进行分析,以探析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该大学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中高水平;双文化属性在聋生人际适应中尤为突出;性别、母亲学历、独生子女情况与学习适应的关联显着;沟通不畅对聋生的现实生活适应起阻碍作用。论文结论如下:一、作为学校中的少数群体,聋人大学生在与听人大学生交往过程中依然存在沟通障碍。二、聋生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和增益作用不容小觑。三、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聋人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学校适应。四、聋人大学生依然期望从学校获得更多学校适应相关支持。论文针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聋人大学生语言及文化特殊性需得到更广泛认同和接纳;在学校中加强聋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推广力度;提升校园无障碍水平以建设优良生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家庭教养氛围,发挥家庭之于学校的基础作用。聋生的良好学校适应主要得益于群体归属和认同。学校需在尊重聋人文化、语言及社会独特性的基础上,把握和利用这一结论,创设聋、听大学生的互动空间,增进两种文化的交流渗透,为聋生适应社会搭桥建梁。

敖日琪琅[6](2020)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社交焦虑: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问题关乎我国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关乎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虽然有很多研究探讨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但可惜的是没有研究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维度之一,即社交焦虑和文化适应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探讨在非少数民族聚集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交焦虑水平上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化适应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丰富文化适应相关的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同时,通过访谈研究进一步探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用到的情绪调节策略,为文化适应和临床心理咨询关于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性建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CA)、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对316名在非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其次,选取了其中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同时选取其中4名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过程。上述研究结果:(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认知重构策略呈显着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着正相关。表达抑制策略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交焦虑均不相关。(2)社会文化适应与社交苦恼、社交回避均呈显着正相关;认知重构策略与社交苦恼、社交回避均呈显着负相关。(3)社会文化适应可以通过认知重构策略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即认知重构策略在社会文化适应和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4)社会文化适应,积极认知重构策略和社交状况三者之间呈动态循环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不良是引起他们社交焦虑的因素之一(2)在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常用的积极认知重构策略包括积极重新关注,比较,积极重新评价,换位思考,理性分析,重新关注计划。

孟姿言[7](2020)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健康环境的建构与实践》文中提出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就会面对与中学阶段存在巨大差异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面对气候及日常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管理模式、老师室友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处理上,都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研究,多数学者在对新生产生校园不适问题的研究都更侧重于学生本人,通过个案干预来就问题而解决问题。本文研究中,笔者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将学生个人放在一个整体的班级环境中去进行研究。采取班级的团体干预模式,设计建构出一个相对民主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以此来实际检验证明实施的效果。笔者对H大学S专业的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参与式观察,通过问卷量表及访谈对新生在校适应状况进行初步了解。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大一新生在生活方面对气候、饮食及语言方面存在不适应;在学习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差以及对老师授课接收能力弱和对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不良的问题;日常校园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和对学院老师交往存在障碍的人际交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新生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S1和对照班S2,对实验S1班开展:1)民主选拔班委;2)成立学习互助小组;3)丰富班级活动内容为主题的团体干预活动。通过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使班内成员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中发掘自身优势特长,建立充足的自信心从而缓解他们步入大学校园在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层面所产生的不适。鉴于此,在应对大学新生所产生的校园不适应问题,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建构社会心理班级环境对学生在学习方向不明确、人际交往不顺畅、班级认同归属感低下展开干预后,通过量表得分对比、学生个人反馈及院校老师评价反馈得出:班级同学整体在校适应水平的高低与所处班级有着较大的关联;社工团体干预建构心理社会班级环境,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问题。

张瑞宁[8](2020)在《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一流人才培养是国家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新的历史使命,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要素,还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心理资本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心理要素,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才能拥有未来最无法替代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兰州大学162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3.0和AMOS22.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进而得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希望维度得分最高,韧性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良好。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3.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学习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环境因素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4.大学生学习适应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5.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呈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未来人才培养中,学校应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深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培养与激发,提高学生面对学业发展等困难时的应对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和发挥家庭在子女心理资本培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转变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为子女心理资本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赵学欢[9](2020)在《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研究 ——以G市乡村小学新任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小学新任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振兴乡村教育的重任。他们的入职适应影响其教师专业发展和乡村教育的质量,尤其对其今后的职业走向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大多数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在入职初期都面临着适应问题。入职初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解决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问题,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诉求。因此,本研究以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入职适应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教师适应性绩效理论为依据,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研究,建立了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主要从心理适应、生存适应、文化适应、人际适应和专业适应五个维度建立了相应的一级、二级评价标准。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从心理适应、生存适应、文化适应、人际适应、专业适应五个方面对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进行了现状调研,发现他们主要存在以下适应问题:从教动机不纯、生活环境艰苦、学校文化氛围不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专业发展困境。并分析了影响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主要因素:教育制度政策因素、教师个人因素、教师职业因素、乡村学校环境因素以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因素。最后,针对目前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制度;学校、学区、家庭及社会要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乡村小学新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入职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反思教学实践、建立亲密融洽的同事关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入职适应期的各种挑战,尽快适应教师职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方屹[10](2019)在《正性生活事件、品味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情绪适应方面表现成功的状况。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康学校的构建;而不良的学校适应与问题行为、手机依赖、网络成瘾、自杀意念等多重伤害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正性事件分量表、品味信念量表和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河南省三所高校的48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以考察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正性生活事件、品味与大学生学校适应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品味在正性生活事件和大学生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干预研究探讨基于品味的学校适应干预效果。结果发现:(1)当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在各构成维度中,人际适应状况最好,其次为专业适应、学业适应,情绪适应状况最差。(2)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生源地差异均不显着,一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显着低于二三年级,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显着好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3)正性生活事件和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间显着正相关,正性生活事件能够显着预测学校适应;正性生活事件与品味间显着正相关,正性生活事件能显着预测品味;品味与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间显着正相关,品味能显着预测学校适应。(4)品味在正性生活事件和学校适应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正性生活事件一方面对学校适应起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品味对学校适应起间接影响。(5)基于品味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且具有较好地持续效果,具体表现为干预组的学校适应后测得分、追踪后测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后测得分与追踪后测得分间差异不显着。最后,围绕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重点关注内容、重点关注群体和提升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二、浅析大一学生常见心理适应不良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大一学生常见心理适应不良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习惯性手机使用
        1.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述
        1.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测量
        1.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
        1.4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后效
        1.5 针对习惯和手机使用行为的干预
    2 正念
        2.1 正念的概念
        2.2 正念的不同层面
        2.3 正念相关干预疗法
        2.4 正念的积极影响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1 正念去自动化的理论基础
        3.2 正念去自动化的实证支持
        3.3 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1.1 现有研究不足
        1.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2 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1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1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1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现状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二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2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2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2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三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3a: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变量为中心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3b: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个体为中心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3c: 特质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内部机制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四 状态正念及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4a: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日记法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4b: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实验诱发法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4c: 网络简易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生态瞬时评估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
    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2.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2.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2.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1 不同层面的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2 不同层面的正念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时的相互作用
        3.3 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中介机制
    4 本研究的创新及其意义
        4.1 研究创新
        4.2 理论意义
        4.3 实践意义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 正念和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 系统论
        (三) 认知理论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概述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特点
        一、身心特点
        二、学习特点
        三、思想特点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概念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第三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主要内容
        一、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二、对学习方式的适应
        三、对人际环境的适应
        四、对心理变化的适应
第二章 “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
    第一节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一、问卷基本情况
        二、访谈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三全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一、全员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二、全过程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三、全方位育人视角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第三节 宁夏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的经验
        一、组织集中教育培训,助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其融入大学生活
        三、多渠道助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
第三章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表现
        一、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
        二、学习方式适应不良的表现
        三、人际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
        四、心理变化适应不良的表现
    第二节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自身的原因
        二、家长忽视了对子女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针对性不强
        四、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丰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育人队伍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原则
        二、强化辅导员骨干作用
        三、巩固任课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第二节 建立覆盖本科学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体系
        一、推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系统化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三、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融入实践活动
    第三节 探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多方联动体制机制
        一、建立组织、课程、活动三位—体大中心
        二、构建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大空间
        三、设立心理、资助、创业三位一体大平台
参考文献
附录1 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5.研究评价
    (四)概念界定
        1.学校适应
        2.中职升高职
        3.团体心理辅导
    (五)相关理论阐释
        1.团体动力学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工具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测量法
        3.统计分析法
        4.访谈法
        5.实验法
        6.观察法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二)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1.方案设计思路
        2.方案设计内容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五、不足与展望
    1.不足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
        2.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且人际适应问题凸显
        3.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1.适应
        2.人际适应
    (五)文献综述
        1.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2.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六)理论基础
        1.多元文化整合理论
        2.文化适应理论
        3.人际关系理论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
        4.研究维度
二、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现状与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1.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2.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态度
    (三)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2.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信任能力
        3.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力
        4.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干部身份
    (二)语言能力
    (三)学生成绩
    (四)班级氛围
    (五)社会支持
    (六)文化态度
    (七)人际交往技巧
四、改善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教育对策
    (一)班干部采取轮换制,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二)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学业水平
    (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
    (五)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
    (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族际文化理解
    (七)关注交往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过程
        (二)文化适应带来的启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理论基础
        (一)社会适应理论
        (二)跨文化适应理论
        (三)文化资本理论
    四、概念界定
        (一)学校适应
        (二)聋人大学生
第二部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学校适应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测量工具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初测问卷研究对象
        (二)正式问卷研究对象
        (三)访谈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研究工具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初测问卷的编制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正式问卷施测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
        (四)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问卷背景变量分析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分析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总体情况分析
        (二)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适应情况分析
    三、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在背景变量上的差异体现
        (一)性别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的影响
        (二)年级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三)聋人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
        (四)教育经历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影响
        (五)父母的听力状况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六)父亲受教育程度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七)母亲受教育程度对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第五部分 讨论
    一、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中高水平
        (一)聋人的群体归属有助于减少不良适应问题的发生
        (二)无障碍校园环境益于提升聋生学校适应水平
    二、双文化属性在聋生人际适应中作用尤为突出
        (一)口语观念对人际适应有促进作用
        (二)口语能力是聋生重要的择偶标准
        (三)理性的双文化认知对聋人大学生人际适应有积极影响
    三、性别、母亲学历、独生子女情况与学习适应的关联显着
        (一)男生的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女生学习适应
        (二)聋生学习适应在母亲文凭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
        (三)非独生子女的聋人其学习适应情况更优
    四、沟通不畅对聋生的现实生活适应起阻碍作用
        (一)父母听力状况与聋生生活适应呈负相关
        (二)师生沟通不足致使教师对聋生迷茫现状了解甚少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提高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一)聋人大学生语言及文化特殊性需得到更广泛认同和接纳
        (二)在学校中加强聋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推广力度
        (三)提升校园无障碍水平以建设优良生活学习环境
        (四)营造良好家庭教养氛围,发挥家庭之于学校的基础作用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
    附录二 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
    附录三 聋人大学生A访谈实录
    附录四 聋人大学生B访谈实录
    附录五 聋人大学生C访谈实录
    附录六 聋人大学生D访谈实录
    附录七 聋人大学生E访谈实录
    附录八 聋人大学生F访谈实录
致谢

(6)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社交焦虑: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文化适应
        2.1.1 文化适应
        2.1.2 社会文化适应及其测量
        2.1.3 文化适应的理论
        2.1.4 文化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2.2 情绪调节策略
        2.2.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2.2.2 情绪调节理论
        2.2.3 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
        2.2.4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2.2.5 情绪调节策略与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2.3 社交焦虑
        2.3.1 社交焦虑的界定
        2.3.2 社交焦虑的测量
        2.3.3 社交焦虑的理论
        2.3.4 文化适应、社交焦虑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3 假设的提出及研究设计
    3.1 假设的提出
    3.2 研究设计
4 研究一:问卷调查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假设
        4.1.4 研究工具
        4.1.5 数据分析工具
    4.2 差异检验
        4.2.1 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
        4.2.2 人口统计学差异变量分析
    4.3 相关分析
    4.4 中介效应分析
    4.5 研究结果小节
5 研究二:访谈研究
    5.1 访谈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访谈研究程序
        5.2.3 访谈研究的效度
    5.3 访谈资料的结果分析
        5.3.2 访谈案例分析1——天赋的力量
        5.3.3 访谈案例分析2——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的力量
        5.3.4 案例分析—3 文化知识的力量
        5.3.5 案例分析-4 自我封闭的负面力量
6 讨论
    6.1 研究结果总讨论
        6.1.1 社会文化适应特点
        6.1.2 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特点
        6.1.3 社交焦虑特点
        6.1.4 社会文化适应、认知重构策略、社交焦虑的关系
    6.2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启示
    6.3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社会文化适应对策和建议
7 研究局限和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7)大学生心理-社会健康环境的建构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适应
        1.2.2 学校社会工作
        1.2.3 生态系统理论
        1.2.4 校园社会心理环境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界定
        1.3.2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社会工作在学校适应问题中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当代大学新生样本学校适应情况
    2.1 大一新生生活适应现状
        2.1.1 气候、日常生中上的适应不良
        2.1.2 课余时间自主利用安排不良
    2.2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现状
        2.2.1 学习自主性不高
        2.2.2 学习目标不明确
        2.2.3 老师授课接收知识较弱
        2.2.4 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不佳
    2.3 大一新生人际交往适应现状
        2.3.1 与同学室友关系紧张
        2.3.2 与学院老师交往存在障碍
第3章 建构心理-社会健康环境的干预设计
    3.1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既有对策及其优缺点
    3.2 社工的干预设计
        3.2.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3.2.2 心理-社会健康环境建构的策略
第4章 介入过程与效果分析
    4.1 介入策略
        4.1.1 打破隔阂,建立班委
        4.1.2 链接资源,成立学习小组
        4.1.3 丰富班会内容,发掘自身优势
    4.2 介入反馈
        4.2.1 前后测对比反馈
        4.2.2 学生个人反馈
        4.2.3 辅导员评价反馈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1.1.2 心理资本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
        2.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
        2.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及测量
        2.1.3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
        2.1.4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
        2.1.5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价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文献综述
        2.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概念
        2.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维度
        2.2.3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现状
    2.3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积极心理学理论
        3.1.2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3.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1.4 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和工具
        3.2.2 样本基本情况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和差异分析
        4.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分析
        4.1.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心理资本、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4.3.2 心理资本总分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4.3.3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5.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分析
        5.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5.2 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5.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分析
        5.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5.3 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5.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之间呈显着相关
        5.3.2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各维度发展不平衡
        6.1.2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水平存在群体间差异
        6.1.3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6.2 建议
        6.2.1 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6.2.2 调整教育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3 优化家庭教育功能,奠定子女心理资本培育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研究 ——以G市乡村小学新任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任教师
        (二)乡村小学新任教师
        (三)教师入职适应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构建
    一、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教师适应性绩效理论
    二、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评价指标构建
        (一)指标体系建构
        (二)指标解读
        (三)指标体系相关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章 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调研
    一、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
        (一)样本学校新任教师的基本情况
        (二)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心理适应
        (三)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生存适应
        (四)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文化适应
        (五)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人际适应
        (六)乡村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适应
    二、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动机不纯
        (二)生活环境艰苦
        (三)学校文化氛围不佳
        (四)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五)专业发展困境
第四章 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影响因素探析
    一、教育制度政策因素
        (一)教育政策保障落实不到位
        (二)缺乏新任教师入职支持体系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
    二、教师个人因素
        (一)性别角色差异
        (二)新任教师来源地
        (三)个人婚恋状况
        (四)同伴关系影响
    三、教师职业因素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复杂性
        (二)职业认同感
        (三)教师专业学科背景
        (四)教师任教任职情况
    四、乡村学校环境因素
        (一)学校工作氛围不和谐
        (二)乡村教育风气不正
        (三)农村家长教育观念传统
    五、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因素
        (一)师资力量紧缺
        (二)师资配置不合理
        (三)校本培训缺失
        (四)社会经济地位低
第五章 提升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制度
        (一)完善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二)建立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岗位配置标准
        (三)完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四)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制度
    二、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创设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
        (二)鼓励形成良好的乡村教育风气
        (三)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
        (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三、提升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能力
        (一)增强职业认同感
        (二)积极反思教学实践
        (三)加强心理调适能力
        (四)建立亲密融洽的同事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乡村小学新任教师适应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三:乡村小学新任教师适应现状访谈提纲(老教师)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正性生活事件、品味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学校适应
        2.1.1 学校适应的概念
        2.1.2 学校适应的测量
        2.1.3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
        2.1.4 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2.2 生活事件
        2.2.1 生活事件的概念
        2.2.2 生活事件的测量
        2.2.3 生活事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2.3 品味
        2.3.1 品味的概念
        2.3.2 品味的测量
        2.3.3 品味的策略
3 问题提出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研究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施测与数据处理
    4.4 研究结果
        4.4.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
        4.4.2 不同性别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4.4.3 不同年级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4.4.4 不同专业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4.4.5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4.4.6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5 研究二:大学生正性生活事件、品味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工具
        5.3.3 施测与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
        5.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2 正性生活事件、品味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5.4.3 品味在正性生活事件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6 研究三:大学生品味对学校适应的干预效果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工具
        6.3.3 研究程序
        6.3.4 施测与统计处理
    6.4 研究结果
        6.4.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得分比较
        6.4.2 对品味策略的操作性检验
        6.4.3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6.4.4 两组被试前测、后测得分增量差异分析
        6.4.5 两组被试前测、追踪后测得分增量差异分析
7 讨论
    7.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分析
    7.2 正性生活事件、品味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7.2.1 正性生活事件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7.2.2 正性生活事件和品味的关系
        7.2.3 品味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7.2.4 品味在正性生活事件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7.3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7.3.1 大学生专业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7.3.2 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7.3.3 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7.3.4 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效果分析
        7.3.5 品味策略干预的有效因子分析
    7.4 教育对策与建议
8 小结与展望
    8.1 小结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性生活事件问卷
附录 B 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
附录 C 品味信念量表
附录 D 干预活动说明及结构化日记表格示例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浅析大一学生常见心理适应不良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D]. 杨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三全育人”视域下宁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D]. 刘萨仁.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D]. 温雪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聋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长春某高校为例[D]. 李亚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与社交焦虑: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D]. 敖日琪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大学生心理-社会健康环境的建构与实践[D]. 孟姿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D]. 张瑞宁. 兰州大学, 2020(01)
  • [9]乡村小学新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研究 ——以G市乡村小学新任教师为例[D]. 赵学欢. 宁夏师范学院, 2020(12)
  • [10]正性生活事件、品味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张方屹.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