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株高与叶片的相关性

玉米株高与叶片的相关性

一、玉米株高及叶片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王磊,白由路,卢艳丽,倪露,王玉红,徐孟泽[1](2021)在《有效积温与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定量化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基于有效积温的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的生长动态预测模型及其特征参数,以期为利用有效积温定量模拟夏玉米生长发育动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廊坊两年大田试验(2019—2020年)基础上,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分为氮、磷、钾3个单因素肥效试验,每个因素设4个水平,分别为不施肥、低肥、适量肥和高肥处理。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下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基于有效积温的动态方程,并利用增长速率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定量分析了夏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处理相比,适量施肥处理(N2、P2和K2)夏玉米株高最大值均为最大。过量施用钾肥对夏玉米最大株高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株高进入平台期所需积温为952.43—958.83℃·d。适量施肥能有效增加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养分过量或过少均影响叶面积的形成。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进入平台期所需积温为849.18—952.43℃·d。(2)各施肥处理条件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建立的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方程的拟合度R 2分别为0.9949—0.9970和0.9840—0.9939,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具有生物学意义。基于有效积温的株高拟合方程得出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在0.9961—0.9983;基于有效积温的叶面积指数拟合方程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在0.9815—0.9981。(3)各施肥条件下,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增长速率均表现为"单峰曲线",适量施肥处理条件下,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快下降也快的特点,不施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钾肥处理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慢下降也慢的特点。(4)适量施肥处理条件下夏玉米株高进入快增期积温、进入缓增期积温和达到最大增长速率积温分别为394.17、776.63和585.40℃·d,均与N0、P0和K0处理差异显着,株高最大增长速率和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0.4907和0.4302 cm·(℃·d)-1,均与N0、P0和K0处理差异不显着。(5)适量施肥处理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进入快增期积温、进入缓增期积温和达到最大增长速率积温分别为609.69、855.08和732.38℃·d,叶面积指数最大增长速率和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0.0135和0.0118℃·d。【结论】养分供应不足能够增加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进入平台期所需有效积温。基于有效积温的Logistic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和预测不同氮磷钾处理下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适量施肥条件下方程的拟合度和稳定性优于养分过量或过少的拟合方程。不施肥处理相比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株高和LAI达到关键期所需积温(进入快增期所需积温、进入缓增期所需积温、最大增长速率所需积温)明显增加,关键期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明显减小。本研究为有效积温定量模拟夏玉米生长发育动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杨[2](2021)在《有效积温与夏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磷钾积累定量化研究》文中认为探明有效积温与不同氮磷钾处理作物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定量化关系,为利用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建立作物营养的养分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实现现代农业作物的精准管理。本文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的时间尺度上,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下夏玉米生长动态指标(叶龄指数、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积累动态指标(氮素积累量、磷素积累量、钾素积累量)的差异性,并模拟了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生长指标和养分积累的动态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下方程各项特征参数的差异性,利用实测值进行模型检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当适量施肥处理为氮肥(N 180 kg·hm-2)、磷肥(P2O590 kg·hm-2)、钾肥(K2O 90 kg·hm-2),随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素、钾素积累量增长曲线呈抛物线性变化,均以适量施肥处理最大。过量50%氮肥与适量氮肥相比,夏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仍存在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着差异。2.在一定有效积温条件下,夏玉米叶龄指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现前期缓慢增加、中期快速增长、后期逐渐平稳的趋势,使用Logistic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和生物学意义,拟合度R2在0.98以上;穗部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现前期缓慢增加、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减速增长的趋势,均采用Gompertz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和生物学意义,拟合度R2在0.97以上;年际间钾素积累规律相比氮素和磷素存在较大差异,前期仍遵循S型曲线变化,但后期总积累量有所降低,总体来看,夏玉米钾素积累量使用Logistic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拟合度R2在0.96以上。3.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下夏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养分积累指标的增长速率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增长速率的变化与大小与营养条件关系密切,在处理间表现为:适量施肥条件下,各指标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快下降也快的特点,过量施肥处理和减肥处理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慢下降也慢的特点。4.夏玉米播种后养分积累快增期有效积温范围为:氮素(482.31~1489.98℃·d)、磷素(531.28~1723.88℃·d)、钾素(597.41~971.45℃·d),播种后养分积累最大速率所需积温为:磷素(1127.58℃·d)>氮素(986.15℃·d)>钾素(784.43℃·d)。不施肥处理相比适量施肥处理,夏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和养分积累指标达到关键期所需积温(进入快增期所需积温、进入缓增期所需积温、最大增长速率所需积温)明显增加,关键期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明显减小,不同氮磷钾施肥对作物的影响可通过生长发育参数和养分参数进行定量表征。利用有效积温可以很好地模拟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下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的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可以用来预测作物长势和最佳施肥时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柴普今[3](2021)在《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新的生产技术与方法对于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吉单83、宏育236、富民985三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运用玉米割苗处理,探讨该方法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此外,各类除草剂在玉米栽培中的大面积应用,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药害,包括玉米植株矮化、叶片卷曲变形、心叶卷曲无法正常伸展、叶片皱缩呈鞭状等,本试验对受除草剂药害玉米进行割苗处理,探究该方法是否可以有效缓解除草剂药害对玉米产生的危害:1.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后,吉单83株高较对照处理下降3.35%,宏育236株高下降6.32%,富民985株高较对照组上升3.18%;三个品种的SPAD值割苗后未出现显着变化;富民985穗位高变化显着,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了7.39%,其他两品种穗位高有变化但未与对照组间存在显着差异;割苗处理后,吉单83穗位系数下降4.78%,宏育236穗位系数下降6.94%,富民985穗位系数下降10.11%;吉单83茎粗下降10.15%,宏育236茎粗下降8.37%,富民985茎粗下降17.02%。割苗处理使三个品种玉米的抽雄时间分别延后3 d、2 d、3 d,吐丝时间延后2 d、2 d、4 d。割苗处理并没有促进玉米的生长,且延后了生育进程。割苗处理后,正常玉米吉单83、宏育236的有效成穗率降低,富民985的有效成穗率提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割苗处理后,吉单83产量降低16.36%,富民985产量降低20.36%,与对照组玉米产量差异显着,宏育236产量增加5.83%,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吉单83割苗处理后穗粗变化显着,较对照组下降6.26%,宏育236穗粒数较对照处理下降11.92%,富民985秃尖长变化显着,增加78.72%,割苗处理未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造成显着影响。割苗处理在玉米增产方面无显着效果。2.受除草剂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相比于未割苗的植株,富民985株高增加42.27%,吉单83、宏育236分别降低4.64%和1.62%;供试三品种玉米受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的株高分别为正常植株的70.98%、69.35%以及65.99%;受除草剂药害的三种玉米抽雄时间较正常玉米分别延后3 d、2 d、4 d,吐丝时间延后3 d、1 d、4 d;割苗处理后受药害植株的抽雄时间延后3 d、2 d、4 d,吐丝时间分别延后4 d、1 d、5 d。受除草剂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吉单83有效结穗率降低24.16%,宏育236未发生变化,富民985结穗率由16.67%增加到29.63%,三者均与正常玉米结穗率差异显着;受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后,吉单83单株产量与受药害未割苗玉米相比下降22.22%,宏育236下降8.70%,富民985单株产量增加7.14%,但与正常未受药害玉米产量差异显着;割苗处理各项产量构成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割苗处理并没有缓解除草剂药害对玉米造成的影响。3.除草剂药害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幼苗心叶卷曲、外层叶片变厚难以展开、植株畸形,株高仅为正常玉米的50%-75%,受药害玉米生育进程均延后,有效结穗率为正常玉米的18%-74%,产量为正常玉米的65%-75%;气温土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降水量较大等因素会导致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高日平[4](2021)在《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农田土壤碳氮协同增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氮肥配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造成该地区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可持续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如何调控和优化氮素施用从而保证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该区域农业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碳库固持、土壤氮素积累、土壤酶活性、植株物质积累、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阐明土壤碳氮的协同增效机制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氮提升的作用机制,为内蒙古黄土高原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影响较大,土壤总有机碳影响无差异。与对照FN相比,HNS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RNS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2.68~21.53%,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7.40~8.10%,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氮素影响较大,HNS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显着提高,RNS处理可达到HNS处理氮素提升水平,且氮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耕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显着减少矿质氮的淋失。3、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显着增加了土壤酶活性,RNS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FN分别提20.66%~27.81%、19.12%~22.54%、34.69%~39.14%和30.44%~45.53%。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优于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且可达到氮肥高量配施水平。4、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但各耕种方式对玉米株高影响无差异,RNS处理玉米叶片光合性能提升显着,不还田处理RN与FN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各处理间叶片水蒸气压亏缺差异不显着。5、在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FNS、HNS、RNS处理较对照FN分别提高3.20~5.30%、10.93~18.10%、11.41~20.07%,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玉米产量可达到高量氮肥配施水平,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可显着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增加土壤碳库的有效性和土壤氮素积累,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尤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表现最好,可作为内蒙古黄土高原节氮、稳产、增效秸秆还田模式。

赵胜[5](2021)在《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使得其在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Whole Genome Genotyping,WG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测序数据产量的稳步提升相比,测序文库的制备流程仍然效率较低,导致在目前的WGG应用中,文库构建成本远远高于测序成本,尤其是其中耗时且费力的文库片段分选和定量步骤,已成为涉及大样本项目文库制备的瓶颈。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们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All-In-One sequencing(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将传统文库制备中每个文库都需进行片段分选及定量的繁琐流程,替换为按照每个文库的靶区域浓度(Target Region Concentration,TRC)及预期的数据产出预先将所有文库混合在一起、而后只进行单次片段分选及定量的高效操作;(2)利用AIO-seq测序技术对少量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小数据量测序,以及多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包Lane测序,都可以获得预期的测序数据产出;(3)AIO-seq测序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文库测序,获得预期各样本间相等或不等的测序数据产出;(4)利用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对一个玉米BC1F4群体进行WGG,共鉴定到19个株型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部分QTLs含已知的功能基因。AIO-seq测序技术提高了测序文库的制备效率,降低了文库制备成本,在群体遗传学以及植物育种等相关项目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玉米(Zea may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和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构成玉米株型的主要因素中,叶夹角(Leaf Angle,LA)、株高(Plant Height,PH)和穗位(Ear Height,EH)的变化,会对玉米最终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前人已利用不同的分离群体,对控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展开研究,但玉米株型调控的复杂机理仍未被完全解析。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玉米巢式关联作图群体(HNAU-NAM1)及其全基因组基因型数据(玉米9.4K芯片和百万来源于亲本的SNP标记),通过单个亚群的连锁分析(Separate Linkage Mapping,SLM)、整合的连锁定位(Joint Linkage Mapping,JLM)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三种QTL定位方法,分别对LA、PH以及EH三个株型性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遗传解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由13个亲本杂交而成、包含1,625个BC1F4或BC2F4株系的玉米HNAU-NAM1群体进行了进化树分析、表型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显示HNAU-NAM1群体的亲本和所有株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内部群体结构微弱、LD衰减距离小,表明HNAU-NAM1群体可以用于LA、PH和EH三个性状的遗传解析;(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借助S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41、31和26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基于J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84、78和88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通过GWAS定位方法,共鉴定到22、23和18个分别与LA、PH和EH显着关联的SNPs;此外,每个株型性状的三种定位结果间都存在部分重叠;(3)全基因组上共鉴定到10个可同时影响LA、PH和EH的QTL热点区域,且每个区域内控制某一个株型性状的QTLs可至少被两种定位方法检测到;(4)13个可同时被三种定位方法检测到的主效QTLs区间内,结合每种方法的定位区间及区间内基因功能注释,预测了潜在的候选基因:含4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和8个新基因。本研究对玉米HNAU-NAM1群体的群体结构及LD水平等遗传特性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全面解析了控制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这不仅为玉米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群体资源,而且加深了我们对株型复杂调控网络的认识,为后期玉米理想株型的培育及高产、耐密植新品种的分子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德伟[6](2021)在《基于15N示踪技术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米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针对东北丰富的秸秆资源,避免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现状,在黑龙江半干旱地区石灰性黑钙土上进行秸秆还田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选取“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CK处理:不施氮肥;A处理:基肥N占50%(15N标记尿素)+追肥N占50%(15N标记尿素)-(A1);基肥N占50%(普通尿素)+追肥N占50%(15N标记尿素)-(A2);C处理(秸秆还田):基肥N占50%(15N标记尿素)+追肥N占50%(15N标记尿素)-(C1);基肥N占50%(普通尿素)+追肥N占50%(15N标记尿素)-(C2)。通过测定玉米品质、叶片SPAD、产量、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养分吸收分配、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研究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以期为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氮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条件下,与未秸秆还田相比,玉米籽粒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分别提高9.14%和14.69%;玉米叶片SPAD值除吐丝期降低外,其余生育期均无显着差异;于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玉米株高提高1.87%~10.62%,对玉米茎粗无明显影响;拔节期至吐丝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提高4.38%~39.95%,灌浆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4.66%~8.49%;产量显着降低5.98%。2.秸秆还田后,与未秸秆还田相比,拔节期氮肥积累量提高27.70%,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降低4.05%和5.37%,其余生育期无明显影响;拔节期至吐丝期,磷素积累量提高4.46%~43.86%,灌浆期至成熟期磷素积累量降低3.73%~11.55%;拔节期至吐丝期,钾素积累量提高7.80%~64.05%,灌浆期至成熟期,钾素积累量降低4.02%~10.50%。3.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利用示踪法计算氮素利用率为25.10%,其中,基肥氮素利用率为7.94%,追肥氮素利用率为42.21%;采用差减法计算氮素利用率为66.03%,基肥利用率为20.86%。秸秆定量还田条件下,利用示踪法计算氮素利用率为28.41%,其中,基肥氮素利用率为10.04%,追肥氮素利用率为46.73%;采用差减法氮素利用率为55.76%,基肥利用率为38.01%。4.秸秆定量还田条件下,与未秸秆还田相比,0~20cm土层脲酶活性于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5.00%和13.64%;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蔗糖酶活性于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22.23%和7.66%;过氧化氢酶活性于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2.15%和2.15%。20~40cm土层,脲酶活性于吐丝期至成熟期提高11.94%~23.64%;碱性磷酸酶活性于大喇叭口期提高7.41%;蔗糖酶活性于拔节期至吐丝期提高6.80%~25.81%;过氧化氢酶活性于拔节期提高2.33%。5.秸秆定量还田条件下,与未秸秆还田相比,0~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4.21%、6.52%和7.64%;速效磷含量于拔节期提高9.56%;速效钾含量于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9.05%和15.15%。20~40cm土层碱解氮含量于整个生育期提高4.06%~4.76%;速效磷含量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提高10.54%~13.30%。

孟玉[7](2021)在《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水热运动及作物生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科学合理使用农田灌溉水和治理田间残膜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大田小区试验,分析研究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水热运动、土壤呼吸、作物生理生长指标和产量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降解膜能否替代普通膜在新疆干旱区推广使用,为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和残膜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9~2020年在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开展,对品种为“新玉66”玉米进行灌水量和膜双因素的田间滴灌试验,试验用膜为降解膜(M1:诱导期为100 d,黑色氧化生物双降解膜;M2:诱导期为80 d,白色氧化生物双降解膜;M3:诱导期为80d,黑色完全生物降解膜;M4:诱导期为100 d,白色完全生物降解膜)并以普通膜(PE)为对照覆盖下的4个不同灌溉定额处理(W1:4875 m3/hm2;W2:5250 m3/hm2;W3:5625 m3/hm2;W4:6000m3/hm2),共20个试验处理,重复3次。结果:(1)2019年和2020年0~25 cm土壤土层温度日变化具有相似性规律,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温度日变化受地膜颜色影响,同一灌水水平条件下,M1处理较PE处理高0.2~2.6℃,M3处理能较PE处理高1.0~1.5℃。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温度升高速率减小。滴灌玉米生育期内黑色地膜M1和M3整体保温效果较好。(2)2019年和2020年在滴灌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一致,抽雄期达到最大值。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诱导期越长的地膜土壤贮水量越大。灌水量的增加使降解膜与普通膜处理间的差异减小。整体来看,同一灌水水平下,滴灌玉米生育期内不同覆膜处理的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平均值表现为:PE>M1>M4>M2>M3,降解膜M1和M4保水效果较佳。(3)各个灌水水平下降解膜处理和PE膜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过程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趋势,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PE>M1>M4>M3>M2。土壤呼吸的月变化随玉米生长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玉米抽雄期(7月中下旬)。各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指数关系并且达到极显着水平,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体积含水率相关性不显着。降解膜M1处理在W3灌水水平下温度敏感性Q10值最大,达到1.949。(4)灌水量和降解膜对光合特性和荧光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降解膜与PE膜处理间差异逐渐减小,Pn、Tr、Gs、Ci、Fv/Fm、Fv/F0、q P、NPQ、Y(II)和ETR受单因素灌溉定额影响极显着(P<0.01),受灌溉定额和膜交互作用影响极显着(P<0.01),灌浆期时受单因素膜影响显着(P<0.05),最大值均出现在W4PE处理,W4M1处理仅次于W4PE处理。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大。(5)两年产量和iWUE最大值出现在W3PE处理,W3M1处理较W3PE处理仅减产0.27%~2.36%(P>0.05),W3M1处理的iWUE较W3PE处理仅降低0.71%~2.21%(P>0.05),W3M1处理净收益为0.51~0.65万元/hm2,较W3PE处理高6.56%~21.42%,同时可使地膜残留量减少16.41%~36.29%。结论:总的来说,适当增加灌水量可弥补由于降解膜后期降解而造成的水分蒸发损失,综合考虑保证作物产量和减少干旱区地膜残留,诱导期为100 d的黑色降解膜和灌溉定额为5625 m3/hm2的W3M1处理是新疆绿洲膜下滴灌玉米种植最适宜的模式。

王鼎新[8](2021)在《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明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水分一体化最佳灌溉制度,本文开展了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2018年,进行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灌溉适宜灌溉制度试验,设置需水系数 0.4(W1)、0.6(W2)、0.8(W3)、1.0(W4)、1.2(W5)和施氮量(LF:225kg/m2、HF:300kg/hm2),分析常规施肥和增量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对玉米的生长、产量、土壤水分分布及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2)基于2018年灌溉试验获得适宜施肥量(300kg/hm2),2019年研究施肥频次分一次和四次的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下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肥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以上两个试验,得出适用于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的较优灌溉制度,为风沙土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科学的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株高、茎粗、LAI和地上干物质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灌水量对玉米植株形态指标、LAI、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明显。在施肥量为225kg/hm2条件下,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影响显着,低于中水处理的玉米株高、茎粗、LAI、地上部分干物质量以及产量有显着下降,在中水处理及以上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生长性状、产量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2)在施肥量为300kg/hm2条件下,灌水量对玉米生长性状及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逐渐变小,同时各个灌溉处理对玉米性状与产量有一定增加。中水处理灌溉前后含水率70%~100%田间持水量之间变化,且土壤水分分布较好;高水处理不利于提高各层硝态氮含量,反而会使硝态氮含量有明显下降;土壤速效钾残留量远大于硝态氮的含量,灌溉水量越大,土层深度的速效钾含量就越小。(3)在施肥量为300kg/hm2,提高施肥频次(分四次施肥)的条件下,高水处理比其他处理在玉米株高、茎粗、LAI增加较多,在地上干物质和产量性状上低水处理与其他处理相差较大。土壤含水率各处理大体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高水处理表层灌前和灌后含水率较其他处理多。适当的灌水量(中水处理以上)增加有利于提高各层硝态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随着生育期有先小幅下降再有大幅下降的趋势,低水处理较其他处理各个时期都有着较大的土壤中速效钾含量。(4)综合玉米生长生理状况、产量以及风沙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特征情况来看,施肥量为300kg/hm2,分四次施肥条件下在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较一次施肥处理条件下,相同的灌水量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都有所提高,其中产量提高约10%,且分四次施肥的处理水分分布均匀度更高,土壤硝态氮含量残留更多,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布更均匀,是风沙土地区较为合适的玉米滴灌灌溉制度。辽西北风沙土地区建议采用300kg/hm2纯氮施肥量,分4次溶水施肥滴灌,玉米膜下滴灌灌溉水量宜控制中水处理(0.8KciET0,即苗期灌水总量为32mm分2次灌溉、拔节期灌水总量为46mm分3次灌溉、穗期灌水总量88mm分4次灌溉、灌浆期灌水总量62mm分3次灌溉、完熟期灌水1次灌水19mm)为该地区最佳灌溉制度。

刘万茂[9](2021)在《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研究明确玉米产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品种和密度,在全国四大玉米主产区开展了多年(2009-2016)多点(40个站点)田间联网试验,旨在从区域尺度上明确我国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阐明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揭示主要形态特征变化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并评价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技术途径及其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综合所有站点,玉米平均产量、生物量(DM)和收获指数(HI)分别为11.09 t ha-1、23.51 t ha-1和0.51,DM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3.71%,远高于HI(26.28%)。区域之间,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均差异显着,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布趋势即西北(NW)>北方(NW)>黄淮海(HM)>西南(SW)。相比之下,HI的空间分布趋势为NW>SW>NM>HM,与产量和DM有所不同。区域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M的差异导致的,西北地区(57.34%)和北方地区(64.46%)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高于HI(分别为42.66%和35.54%);而黄淮海地区(52.67%)和西南地区(50.92%)HI的贡献率略高于DM(分别为47.33%和49.08%)。对于不同品种,在大的空间尺度上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显着高于HI。其中,不同品种之间主要是由于HI的差异导致了产量的显着差异。此外,综合分析本研究和前人文献数据发现,在较低产量水平(<15 t ha-1)下,玉米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DM和HI的协同增加,而在较高的产量水平(>15 t ha-1)下,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DM的增加。2.玉米主要植株形态特征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从全国尺度来看,玉米平均总叶片数为19.6,变化区间为16.7-23.3。品种之间总叶片数存在显着差异。穗上平均叶片数为6.0,变化区间为4.7-7.7。穗下平均叶片数为12.5,变化区间为10.0-15.3。每个品种穗上和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呈现相同的空间变化趋势。植株高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DH11、NH101、XY335、ZD958和ZD909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05.3 cm、301.7 cm、301.5 cm、262.7 cm和259.6 cm,平均穗位高分别为128.7 cm、107.3 cm、111.4 cm、115.6 cm和109.1 cm,平均穗位系数分别为0.42、0.35、0.37、0.44和0.43。相对于株高和穗位系数,穗位高对环境更加敏感。比较高度构成因子发现,整株平均节间长度和穗位以下的平均节间长度,分别是影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所有站点来看,总叶片数与植株高度受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光周期是影响叶片数区域间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而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化主要受光周期和日平均最低温的影响,穗位系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不同品种之间有所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在大的空间尺度上总叶片数及株高的变化对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DM以及籽粒产量影响显着。玉米株高每增加10 cm,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生物量以及产量分别增加约0.41 t ha-1、0.87 t ha-1和0.38 t ha-1。3.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通过对区域增密技术综合评价表明,在不增加氮肥投入条件下,种植密度增加15000株/公顷,全国范围内玉米产量可以提高5.59%,其中西南、黄淮海、北方和西北玉米种植区分别提高10.5%、2.7%、5.2%和10.3%,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的提高,收获指数没有显着变化。区域间不同品种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幅度有所不同。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表明,增密15000株/公顷后,全国范围内氮盈余量平均减少了11 kg N ha-1,活性氮损失强度和温室气体强度分别平均降低了5.92%和6.29%。不同地区活性氮损失(Reactive N loss intensity)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 intensity)的降低范围分别为2.6%-10.1%和2.2%-10.2%。

郑静[10](2021)在《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黄土旱塬区年内降雨分配不均、氮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氮肥施用对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半湿润易旱典型区(陕西杨凌)进行,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覆盖方式(NM:平作无覆盖;SM:平作秸秆覆盖;RP:垄覆地膜沟无覆盖)和种植密度(LD:4.5万株/ha、MD:6.7万株/ha、HD:9万株/ha)对玉米生长、生理、产量、冠层截留再分配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覆盖方式(NM、SM和RP)和施氮(U1:100 kg N/ha、U2:200 kg N/ha、U3:300 kg N/ha)以及施氮类型(U:尿素、U+CRU:尿素配比缓释肥、U+DMPP: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U+NBPT: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作用下的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机理及增产减排效应。论文通过5年大田试验,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揭示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土壤温度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土壤温度差异在早期较后期大,覆盖方式显着影响土壤温度,秸秆覆盖下土壤温度较低,但对玉米生长无抑制作用,垄膜沟播土壤温度较高,从而有利于玉米早期生长。农田管理措施主要影响了0-12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对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影响较小。在玉米早期阶段,秸秆覆盖或垄膜沟播有保蓄水分的作用,在抽雄以后,土壤贮水因不同年份、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和生长状况而呈现不同的趋势。种植密度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小,在干旱年2016年更为明显;施氮对土壤贮水量无显着影响。(2)明确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玉米生长生理、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农田覆盖有利于提高旱作玉米生长、生理各指标,SM和RP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干旱年2016年;不同覆盖下RP产量最高,较NM和SM平均提高15.6%和29.5%,在平水年(2017年)和丰水年(2018和2019年),SM和RP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中、高密度株高和群体LAI优势明显,而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加减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均在中密度处理最高。施氮能显着促进玉米生长,施用高效氮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生长(理)各指标。总的而言,RP+U3处理平均产量最高(9183.2 kg/ha),但200 kg N/ha下,SM+CRU、SM+DMPP、RP+CRU、RP+DMPP产量与其无显着差异。SM净收益(1141.6 USD/ha)与RP相当(1253.9 USD/ha);随施氮量增加净收益增幅减小;各施氮类型净收益表现为U+DMPP>U+NBPT>U>U+CRU。(3)探明了夏玉米水分利用过程及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降雨各分量与总降雨量、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茎秆流率、冠层截留率随LAI增加而增加,穿透雨率随LAI增加而减小。覆盖能促进叶面积的生长,减小穿透雨率,增加茎秆流率和冠层截留率。种植密度对群体叶面积占主导地位,穿透雨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茎秆流率和冠层截留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土壤覆盖能在不显着改变冠下雨量输入的条件下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消耗。不同覆盖方式下季节蒸散量(ET)无明显变化趋势,但SM和RP显着提高了蒸腾比(Tp/ET),从而显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6.0%-51.6%、5.7%-300.0%)。中等种植密度下WUE值最高;就不同施氮来看,与U1相比,U2和U3处理WUE平均提高15.1%、14.8%;U+CRU、U+DMPP和U+NBPT下的WUE较U处理平均提高8.1%、8.4%、5.2%。(4)阐明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氮素残留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NO3--N、NH4+-N和土壤总N素累积主要受施氮的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U+DMPP显着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U+NBPT显着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SM、RP促进氮素吸收效率(NUPE)(1.5%-9.0%、7.7%-12.6%)和氮肥偏生产力(PFP)(4.6%-46.7%、7.1%-282.2%)。NUPE、PFP均在中密度最高。就不同施氮来看,与U1相比,U2和U3处理NUPE和PFP平均降低35.6%、52.0%和44.0%、60.8%;与U相比,U+CRU、U+DMPP和U+NBPT下的WUE平均提高8.1%、8.4%、5.2%,NUPE平均提高5.0%、5.0%、3.1%,PFP平均提高6.6%、6.5%、4.2%,三者间无显着差异。(5)探索了不同覆盖和施氮对土壤NH3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土壤覆盖对NH3挥发和CH4吸收无显着影响,RP显着增加了CO2排放量,而SM下CO2排放量与NM无显着差异。季节N2O排放在SM下普遍降低,在RP下增加。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在RP下显着升高(平均增加45.0%、29.8%),而在SM下降低(平均降低22.2%、27.8%)。施氮量对CO2和CH4排放影响不大,但显着增加了N2O排放。与U1相比,U2处理GWP、GHGI增加100.1%、79.4%,U3处理增加200.3%、155.2%。U+NBPT显着减小NH3挥发,U+DMPP能显着减小N2O排放。施氮类型对CO2排放影响不大,U+DMPP和U+NBPT对CH4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但U+CRU对CH4的影响不一致。总的而言,U+DMPP处理下,各施氮类型间GWP和GHGI均最小(平均为203.3 kg CO2-eq、22.9 kg CO2-eq t-1 yield)。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分析了玉米生长、生理、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温室气体排放等指标。结果表明,中密度种植在不同降雨年型都能获得最高的综合产量,垄膜沟播的稳产效果综合排名第一,秸秆覆盖的产量效应在2017年和2018/2019两个丰水年与RP无显着差异;RP+中等施氮量配施DMPP排名位居首位。在适宜密度播种的基础上,将环境效益纳入综合分析,在不明显降低作物生长的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SM、施氮量200 kg/ha配施硝化抑制剂DMPP能达到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三方面最佳的效果,对黄土旱塬地区旱作夏玉米水氮高效利用及减排具有指导意义。

二、玉米株高及叶片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株高及叶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有效积温与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定量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株高和LAI测定
        1.3.2 气象数据
    1.4 Logistic方程特征参数及有效性检验
        1.4.1 方程通式
        1.4.2 增长速率方程
        1.4.3 方程特征值的确定
        1.4.4 模型有效性检验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氮磷钾处理下夏玉米株高和LAI相关性分析
    2.2 夏玉米株高动态及其积温模型
        2.2.1 不同氮磷钾处理下夏玉米株高随积温的动态变化及其模型建立
        2.2.2 夏玉米株高生长模型的检验
        2.2.3 夏玉米株高增长速率及其方程特征参数分析
    2.3 夏玉米LAI动态及其积温模型
        2.3.1 不同氮磷钾处理下夏玉米LAI随积温的动态变化及其模型建立
        2.3.2 夏玉米LAI生长模型的检验
        2.3.3 夏玉米LAI增长速率及方程特征参数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氮磷钾处理对夏玉米株高和LAI的影响
    3.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株高和LAI的模型分析
    3.3 夏玉米株高和LAI增长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分析
4 结论

(2)有效积温与夏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磷钾积累定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积温概念及其起源
    1.3 作物生长模型
        1.3.1 作物生长模型的定义与分类
        1.3.2 作物生长模型的作用
    1.4 作物生育指标的模拟研究
        1.4.1 叶龄指数
        1.4.2 株高
        1.4.3 叶面积指数
        1.4.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1.5 作物氮磷钾养分的模拟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植株表观长势指标测定
        2.4.2 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和养分积累量测定
        2.4.3 气象指标获取
        2.4.4 作物生长模型及其推导
        2.4.5 数据归一化及其模型应用
        2.4.6 模型有效性检验
        2.4.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定量模拟和产量分析
    3.1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定量模拟
        3.1.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3.1.2 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生长模型的检验
        3.1.3 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3.1.4 夏玉米最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特征参数分析
    3.2 不同氮磷钾施肥夏玉米产量分析及其与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
        3.2.1 不同氮磷钾施肥夏玉米产量分析
        3.2.2 夏玉米产量与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分析
    3.3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定量模拟
        3.3.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量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3.3.2 夏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生长模型的检验
        3.3.3 夏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氮磷钾施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模型
        3.4.3 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曲线及特征参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表观长势指标定量模拟
    4.1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叶龄指数定量模拟
        4.1.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叶龄指数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4.1.2 夏玉米叶龄指数生长模型的检验
        4.1.3 夏玉米叶龄指数生长模型的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4.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株高定量模拟
        4.2.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4.2.2 夏玉米株高生长模型的检验
        4.2.3 夏玉米株高生长模型的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4.3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定量模拟
        4.3.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4.3.2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生长模型的检验
        4.3.3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4.4 讨论
        4.4.1 不同氮磷钾施肥对夏玉米各生育指标的影响
        4.4.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各生长发育指标模型
        4.4.3 夏玉米各指标增长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养分积累量定量模拟
    5.1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氮素积累量定量模拟
        5.1.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氮素积累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5.1.2 夏玉米相对氮素积累量生长模型的检验
        5.1.3 夏玉米相对氮素积累量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5.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磷素积累量定量模拟
        5.2.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磷素积累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5.2.2 夏玉米相对磷素积累量生长模型的检验
        5.2.3 夏玉米相对磷素积累量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5.3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钾素积累量定量模拟
        5.3.1 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钾素积累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模型模拟
        5.3.2 夏玉米相对钾素积累量生长模型的检验
        5.3.3 夏玉米相对钾素积累量增长速率及特征参数分析
    5.4 年际间气象因子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5.5 讨论
        5.5.1 不同氮磷钾施肥对夏玉米养分积累的影响及其养分积累特性
        5.5.2 基于有效积温的夏玉米养分积累模型
        5.5.3 夏玉米养分积累增长速率与特征参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割苗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2.2 常见玉米除草剂药害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2.3 玉米除草剂药害常用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2 试验材料与处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处理
    2.3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玉米农艺性状测定
        2.3.2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SPAD值
        3.1.3 穗位高
        3.1.4 穗位系数
        3.1.5 茎粗
        3.1.6 抽雄吐丝时间
        3.1.7 经济系数
        3.1.8 有效结穗率
        3.1.9 倒伏率
        3.1.10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2.1 株高
        3.2.2 抽雄吐丝时间
        3.2.3 有效结穗率
        3.2.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3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3.1 株高
        3.3.2 抽雄吐丝时间
        3.3.3 有效结穗率
        3.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3.5 环境条件对除草剂药害形成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4.1.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4.2.1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3 割苗处理对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4.3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农田土壤碳氮协同增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6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内容及其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3.1.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的影响
        3.1.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3.1.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1.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质量的影响
        3.1.6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3.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4.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4.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3.4.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6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6.1 玉米产量与土壤碳库相关性分析
        3.6.2 玉米产量与土壤氮素相关性分析
        3.6.3 玉米产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3.6.4 玉米产量与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3.7 各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3.7.1 玉米产量与土壤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3.7.2 玉米产量与作物生长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4.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应用
    1.1 引言
        1.1.1 测序技术发展概述
        1.1.2 DNA超声波机械打断和生物酶切法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1.1.3 Tn5 转座酶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1.1.4 测序文库的分选和质控
        1.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及表型测定分析
        1.2.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
        1.2.3 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1.2.4 Bin map图谱构建及玉米株型性状QTL定位
    1.3 结果与分析
        1.3.1 AIO-seq测序技术构思
        1.3.2 利用少量样本验证AIO-seq测序技术的可行性
        1.3.3 利用多样本包Lane测序探索AIO-seq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1.3.4 运用AIO-seq测序技术获得样本间预期不等的数据产出
        1.3.5 AIO-seq技术在RNA-seq测序文库制备中的运用
        1.3.6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玉米BC_1F_4群体株型QTL定位研究中的运用
    1.4 讨论
        1.4.1 Tn5 转座酶在组学技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1.4.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流程的改进
        1.4.3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4.4 后续工作展望
第二章 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2.1 引言
        2.1.1 玉米生产和研究概况
        2.1.2 常用分离群体类型及特点
        2.1.3 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定位
        2.1.4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
        2.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亲本选取及HNAU-NAM1 群体构建
        2.2.2 玉米HNAU-NAM1 群体株型性状考察及分析
        2.2.3 HNAU-NAM1 群体基因型数据分析
        2.2.4 HNAU-NAM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2.2.5 利用S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6 利用J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7 利用GWAS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2.2.8 株型性状QTL热点区域分析
        2.2.9 株型性状主效QTL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2.3 结果与分析
        2.3.1 HNAU-NAM1 群体特征分析
        2.3.2 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2.3.3 亚群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3.4 叶夹角性状遗传解析
        2.3.5 株高性状遗传解析
        2.3.6 穗位性状遗传解析
        2.3.7 株型性状QTL定位热点区域分析
        2.3.8 主效QTL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2.4 讨论
        2.4.1 HNAU-NAM1 群体特点
        2.4.2 株型性状QTL定位方法及结果特征
        2.4.3 株型性状候选基因
        2.4.4 基因组de novo组装对基因克隆的影响
        2.4.5 后续工作展望
第三章 全文总结
    3.1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和应用
    3.2 玉米HNAU-NAM1 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15N示踪技术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米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pH值的影响
        1.3.3 ~(15)N技术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
    2.5 相关指标与测定方法
        2.5.1 玉米籽粒品质的测定
        2.5.2 玉米叶片SPAD值的测定
        2.5.3 玉米株高和茎粗的测定
        2.5.4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5.5 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5.6 玉米植株养分测定
        2.5.7 土壤养分和pH的测定
        2.5.8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6 相关计算公式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秸秆还田对玉米籽粒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1 秸秆还田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1.2 秸秆还田对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的影响
        3.1.3 秸秆还田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秸秆还田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5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对玉米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3.2.1 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对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下玉米各器官对~(15)N吸收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磷素积累的影响
        3.2.5 秸秆还田对玉米各器官磷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6 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钾素积累的影响
        3.2.7 秸秆还田对玉米各器官钾素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1 秸秆还田对玉米各器官及生育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2 差减法氮肥利用率与~(15)N示踪法氮肥利用率
    3.4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4.2 秸秆还田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3 秸秆还田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4.4 秸秆还田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5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的影响
        3.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5.2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5.3 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5.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5.5 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6 相关性分析
        3.6.1 秸秆还田下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3.6.2 秸秆还田下玉米产量、品质与植株养分含量的相关分析
        3.6.3 秸秆还田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pH的相关分析
        3.6.4 秸秆还田下植株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pH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状况、SPAD、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对玉米氮素利用情况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pH值的影响
    4.5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水热运动及作物生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2.3 监测指标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工具
第三章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水热运动的影响
    3.1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0~25 cm土壤土层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3.2 降解膜对0~25 cm土壤平均温度随滴灌玉米生长动态变化的影响
    3.3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4.1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4.2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的影响
    4.3 降解膜覆盖下温度和水分对滴灌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1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光合荧光指标的影响
    5.2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5.3 降解膜对滴灌玉米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降解膜田间降解特征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6.1 降解膜田间降解等级
    6.2 降解膜田间质量损失率
    6.3 降解膜经济效益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1.2.2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的研究进展
        1.2.3 玉米灌溉制度确立和优化研究进展
        1.2.4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灌溉适宜灌溉制度试验
        2.3.2 施入最优肥料后风沙土玉米膜下优化灌溉制度试验
    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2.4.1 玉米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测定
        2.4.2 土壤水分与养分含量的测定
        2.4.3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蒸发量和降雨量观测
        2.4.4 灌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制度初步研究
    3.1 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茎粗
        3.1.3 叶面积指数
        3.1.4 叶片SPAD值
    3.2 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3.2.1 玉米产量指标
        3.2.2 玉米干物质重
        3.2.3 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3.3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1 土层土壤动态水分变化
        3.3.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3.4 灌水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1 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3.4.2 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3.4.3 水肥分布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风沙土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4.1 灌溉量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株高
        4.1.2 茎粗
        4.1.3 叶面积指数
        4.1.4 叶片SPAD值
    4.2 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2.1 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4.2.2 玉米干物质重
        4.2.3 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1 土层土壤动态水分变化
        4.3.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4.4 灌水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1 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4.4.2 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4.4.3 水肥分布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讨论与结论
        5.1.1 讨论
        5.1.2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产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1.2.2 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影响
        1.2.3 玉米主要形态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1.2.4 增密增产研究进展
        1.2.5 生命周期评价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和试验设计
        2.2.2 数据集
        2.2.3 文献数据收集
        2.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
        2.3.2 品种间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差异
        2.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
    2.4 讨论
第三章 玉米叶片数的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玉米总叶片数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3.3.2 穗上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的关系
        3.3.3 气候因子对玉米总叶片数的影响
        3.3.4 玉米总叶片数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总叶片数及穗上穗下叶片数的变化
        3.4.2 玉米总叶片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4.3 玉米总叶片数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4.4 玉米总叶片数与作物模型
第四章 玉米植株高度的变化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站点信息和试验设计
        4.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玉米高度特征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4.3.2 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间的相互关系
        4.3.3 株高、穗位高与高度构成因子的关系
        4.3.4 气候因子对玉米植株高度的影响
        4.3.5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量化关系
    4.4 讨论
        4.4.1 跨区条件下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异
        4.4.2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4.3 高度特征与高度构成因子间的关系
        4.4.4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关系
第五章 玉米增密增产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项目测定与方法
        5.2.3 数据集
        5.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玉米产量对密度的响应
        5.3.2 不同区域增密增产幅度
        5.3.3 增密对氮冗余、活性氮损失强度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增密增产的区域间差异
        5.4.2 增加种植密度保证粮食安全
        5.4.3 增密减排环境效应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
        6.1.2 玉米叶片数的空间变异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6.1.3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
        6.1.4 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与减排效应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及利用研究
        1.2.2 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1.2.3 旱作夏玉米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夏玉米覆盖和密度试验
        2.2.2 夏玉米覆盖和施氮试验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生长和生理指标
        2.3.2 降雨各分量测定
        2.3.3 土壤蒸发和植株蒸腾
        2.3.4 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3.5 水氮利用效率
        2.3.6 土壤氨挥发采集
        2.3.7 土壤温室气体采集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3.1 土壤温度变化
        3.1.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3.1.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3.1.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3.2 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3.2.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3.2.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3.2.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生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覆盖和密度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1.1 株高和茎粗
        4.1.2 叶面积指数
        4.1.3 地上干物质累积
        4.1.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4.1.5 产量及构成要素
    4.2 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2.1 株高和茎粗
        4.2.2 叶面积指数
        4.2.3 地上干物质累积
        4.2.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4.2.5 产量及构成要素
    4.3 覆盖和施氮类型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3.1 株高和茎粗
        4.3.2 叶面积指数
        4.3.3 地上干物质累积
        4.3.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4.3.5 产量及构成要素
    4.4 经济效益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过程及效率的影响
    5.1 夏玉米冠层截留特性及影响因素
        5.1.1 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1.2 降雨特性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5.1.3 叶面积指数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5.1.4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5.2 覆盖和密度对夏玉米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的影响
        5.2.1 穿透降雨
        5.2.2 茎秆汇流
        5.2.3 冠层截留
        5.2.4 冠下净降雨
    5.3 不同覆盖方式下夏玉米蒸散监测与分割
        5.3.1 冠层截留
        5.3.2 土壤蒸发
        5.3.3 作物蒸腾
        5.3.4 作物蒸腾的模拟
        5.3.5 I、Es和 Tp占总ET的比例变化
    5.4 全生育期耗水量(ET净)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5.5 讨论与小结
        5.5.1 不同种植模式对冠层截留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5.5.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土壤氮素残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土壤收获后硝态氮、铵态氮
        6.1.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6.1.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6.1.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6.1.4 土壤氮素累积
    6.2 氮素利用效率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1 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7.1.1 土壤温度(10 cm)和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0-20 cm)动态变化
        7.1.2 0-20 cm土壤NO_3~--N和 NH_4~+-N动态变化
        7.1.3 NH_3排放量
        7.1.4 N_2O排放量
        7.1.5 CO_2排放量
        7.1.6 CH_4排放量
    7.2 覆盖方式和施氮类型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7.2.1 土壤温度(10 cm)和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0-20 cm)动态变化
        7.2.2 0-20 cm土壤NO_3~--N和 NH_4~+-N动态变化
        7.2.3 NH_3排放量
        7.2.4 N_2O排放量
        7.2.5 CO_2排放量
        7.2.6 CH_4排放量
    7.3 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7.4 讨论与小结
        7.4.1 NH_3挥发
        7.4.2 N_2O排放
        7.4.3 CO_2排放
        7.4.4 CH_4排放
        7.4.5 小结
第八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影响效应的综合评价
    8.1 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8.2 隶属函数分析法
    8.3 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8.4 基于组合赋值的DTOPSIS法评价
    8.5 基于整体差异组合评价模型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玉米株高及叶片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效积温与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定量化关系[J]. 陈杨,王磊,白由路,卢艳丽,倪露,王玉红,徐孟泽. 中国农业科学, 2021(22)
  • [2]有效积温与夏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磷钾积累定量化研究[D]. 陈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柴普今. 吉林大学, 2021(01)
  • [4]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农田土壤碳氮协同增效机制研究[D]. 高日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5]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D]. 赵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基于15N示踪技术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米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D]. 张德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7]降解膜对滴灌玉米土壤水热运动及作物生长影响研究[D]. 孟玉.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8]风沙土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优化研究[D]. 王鼎新. 扬州大学, 2021(08)
  • [9]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D]. 刘万茂.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10]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D]. 郑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玉米株高与叶片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