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应对准备

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应对准备

一、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论文文献综述)

毕九川[1](2021)在《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非典、埃博拉和新冠肺炎等多次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外交在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开始于非典疫期间期间经历了由“被动融入”到“探索性参与”的过程。中国基于国家安全和应对国际压力的考虑,开始尝试建立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并强调国际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内强化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在东亚区域基于已有的地区多边框架和共识,建立应急卫生新机制,积极开展应急卫生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主要围绕争取国际理解支持和尽快恢复中外交往展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后非典时期,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双边和多边卫生外交不断发展。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是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的重要节点。此次疫情期间,中国不仅早于世界卫生组织数月开展对外应急卫生援助,还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后,迅速启动国内应急卫生机制,创新应急卫生外交运转机制,强化全球应急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框架下开展多边应急卫生行动。在双边层面,除了对疫情国家开展史无前例的应急卫生援助外,中国还与美欧等国加强卫生合作。中国此次应急卫生外交取得了积极效果,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软实力。后埃博拉时期,中国卫生外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断扩大卫生外交范围,强化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卫生外交行动。新冠疫情是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兼顾国内与全球卫生安全,初步成熟。中国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应急卫生外交机制,从“三级联动”到“中央统筹—归口管理”,更加细化和完善。外交行动表现出引领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治理的特点。在多边层面,中国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合作,维护其权威;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全面开展多边磋商、交流与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强化与各国“云”交流;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应急卫生援助和发展合作。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取得显着成绩。应急卫生外交是中国外交和全球卫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呈现出立体化、规范化和公开化的发展趋势;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呈现出方向转变、区域扩大化、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因素、中国参与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

张韶,李孝松,丁臻,何超峰,李劲松,岳建华,吴晓科[2](2020)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大力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是我国在全球传染病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筑牢卫生检疫防线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法制建设、人才队伍、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徐莉,王雅琴[3](2012)在《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文中研究表明国际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传播能力强等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1969年《国际卫生条例》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但存在通报的对象范围过小、应对国际传染病的理念不科学、实施机制不健全等缺点。新《国际卫生条例》对旧条例加以改进后,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了科学的传染病防控理念,且增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但对于人权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等规定仍亟待进一步细化。

李野[4](2012)在《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口岸公共卫生危机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21世纪传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今后仍潜伏着传染性疾病引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目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体有600多种,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疟疾、鼠疫、白喉、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等疾病卷土重来。亚洲美国流行的西尼罗热等,全球蔓延的甲型流感引起民众对传染病的广泛恐惧。因此,防范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5月23日,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作为WHO的成员国,中国政府有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责任和义务。《国际卫生条例(2005)》改变了传统的卫生管理模式,从单个传染病控制扩大到大卫生观念,由对3个检疫传染病的管理扩大到管理生物、化学和核放射危害等引起的更广泛的卫生问题,必然要求我们加快检验检疫工作职能的调整,改变传统卫生检疫模式,建立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提高口岸卫生卫生检疫核心能力,以适应当前国际疾病防控、交通和贸易发展的新形势。目前,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还未建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本文认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创新探索的角度思考危机应对体系的构建。

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5](2005)在《学习研究新《国际卫生条例》 应对卫生检疫新挑战》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5月23日,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 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以下简 称新条例)。这样,保护人类健康行动,全球卫生管 理和应对普遍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新的国 际法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条例是

龚向前[6](2005)在《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传染病控制的国际法问题,旨在通过剖析各项国际法律制度在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揭示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律体系的各种弊端与应有构建。全文由前言、导论、第一章至第五章和尾论组成。 前言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选题的价值。 绪论《传染病全球化的挑战与国际法的作用》 绪论主要分析了传染病全球化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挑战,阐明了国际法在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和影响,并简要地介绍了本文所要阐述的与传染病控制有关的各项国际法律制度。 第一章《世界卫生组织法律制度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法律制度延续了自1851年来国际卫生法发展的实践,构成了有关直接涉及传染病控制的国际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唯一的全球性政府间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拥有广泛的职能和重要的准立法权。但由于自身对国际法的消极态度与成员国主权的限制,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充分利用国际法来抗击传染病;《国际卫生条例》(IHR)未能摆脱自19世纪中期以来卫生条约“缔约→失效→修订→失效→再修订”的循环。针对《国际卫生条例》过时、狭窄与失效等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进行重大改革的修订草案,以应对新发现与复发传染病的挑战。本章还分析了在传染病控制中起到一定作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软法”。 第二章《世界贸易组织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主要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从世界贸易组织法与公共卫生的关系入手,本章各节分别探讨了《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适用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于食源性疾病预防、医药可及性以及医疗卫生保健的双重影响。依托强有力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法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有关传染病控制的国际法。作为贸易规则,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定也对公共卫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协调与完善。 第三章《国际环境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主要研究广义的国际环境法与传染病控制的关系,涉及到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卫生、生物安全与保障等问题。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传染病控制,也是整个传染病控制的国际法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成份。当然,该领域的相关国际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和加强。 第四章《国际人权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认为,尽管国际人权法没有明确规定有关传染病控制的问题,但它构成

杨志俊[7](2004)在《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卫生条例》是国际卫生检疫领域的国际公约。该条例自 196 9年颁实施以来未进行过重大修改。随着新兴传染病的不断爆发和已灭绝的传染病的死灰复燃 ,特别是经历了SARS和禽流感事件后 ,世界卫生组织深感现行的《国际卫生条例》已不能适应新兴传染病防治和最大限度地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要求。为此历经 10年的努力 ,对《国际卫生条例》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突破了传统的传染病管理模式 ,将原有的 3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修改为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所引起的 3种国际关泣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 ,卫生检疫部门应从 10个方面作好准备

崔毅[8](2004)在《浅谈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应对修改后的《国际卫生条例》》文中认为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即将于 2 0 0 6年 1月正式实施 ,如何迅速适应、正确应对修改后的《国际卫生条例》正成为当前卫生检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化了对各种传染性疾病 ,特别是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扩大了世界卫生组织处理疫病的权力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更加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求 ,强调尽量避免对国际交通运输产生影响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调了对人权的尊重 ,更具人性化特征 ;为应对《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 ,我国的卫生检疫工作应尽快做出适当的调整

乔东生[9](2004)在《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特点与卫生检疫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对现行的《国际卫生条例》进行重大修改 ,旨在提高该条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适应目前国际上的交通和贸易往来 ,并能较好地应对传染病在目前和未来提出的挑战。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编写结构更加条理明晰 ,实用方便 ,易于调整更新 ;②最大限度地扩大其适用范围 ;③注重传染病爆发预警和应对能力的建设和要求 ;④增强了《国际卫生条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⑤明确了国家不同级别和口岸的监测和应对的基本能力要求。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即将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卫生检疫事业将发生重大影响 ,它将成对我国卫生检疫的工作内容、工作、理论研究 ,卫生法规制定和卫生检疫监管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为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苗魁,林元,赵鹏,冯林[10](2004)在《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际卫生条例》的产生发展过程和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根据新修改的内容 ,海港卫生检疫所面临的任务从原来的检疫传染病转变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包括与病原体、化学品或核放射材料的意外、自然或怀疑有意泄漏有关的事件 )。而要做到对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快速反应 ,信息化建设是根本。以青岛海港船舶检验检疫电子网络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信息化建设对于适应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和不足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案例选择说明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卫生外交的演进与全球卫生外交
        一、卫生外交的演进
        二、全球卫生外交
    第二节 应急卫生外交
        一、应急管理与应急外交
        二、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与应急卫生外交
    第三节 中国卫生外交历程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
        一、中国卫生外交历程简要回顾
        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相关概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起步:应对非典疫情
    第一节 中国应对非典疫情概况
        一、最初预警和初步反应期
        二、全面卫生应急期
    第二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交联动机制
        二、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事组
    第三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一、全球多边层面:与WHO合作
        二、区域多边层面:东亚东南亚区域合作
        三、双边应急卫生外交
    第四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一、非典疫情时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二、对后非典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04-201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应对埃博拉疫情
    第一节 埃博拉疫情及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一、埃博拉疫情概况
        二、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第二节 埃博拉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国务院联防联控的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二、对外应急援助机制
    第三节 中国“援非抗埃”的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一、中国“援非抗埃”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二、中国“援非抗埃”的双边应急卫生合作
    第四节 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一、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二、对后埃博拉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14-201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逐步成熟:应对新冠疫情
    第一节 新冠疫情及应对概况
        一、中国国内卫生应急期
        二、中国国内防控常态化与全球卫生应急期
    第二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国家元首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层面
        二、国务院层面
        三、外交部层面
    第三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全球与区域多边合作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与WHO全面合作
        二、全球大国协调:G20 框架内合作
        三、在东亚东南亚区域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四、全球多边与区域多边应急卫生合作的有机融合
    第四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双边援助与发展合作
        一、医疗技术双边援助和防疫能力合作
        二、应急医疗物资双边援助
        三、关于疫苗的双边援助与合作
    第五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评价
        一、有效促进疫情防控
        二、有力维护海外公民权益
        三、应急能力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四、建设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合作
        五、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发展
        一、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立体化
        二、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规范化和公开化
        三、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专业化
    第二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变化
        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方向转变和地域范围的扩大化
        二、应急卫生外交的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
    第三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分析
        一、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自的特点
        二、全球卫生治理力量的影响
        三、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
        四、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与现状
    1.1 应对范围和能力的新要求
    1.2 应对程序和措施的新要求
    1.3应对法制和理念的新要求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2.1.1 不能适应《国际卫生条例(2005)》法规定义的要求
        2.1.2 不能适应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需要
        2.1.3 不能适应多部门协作联动的需要
    2.2 卫生检疫人才和技术装备明显不足
    2.3 口岸相关单位应急协作缺乏力度
    2.4 口岸核心能力考核体系过于繁杂
        2.4.1 关于沟通协调能力
        2.4.2 关于地方政府职责
        2.4.3 关于工作规程制定
        2.4.4 关于医学人员要求
        2.4.5 关于防护物资储备
        2.4.6 关于口岸卫生监督
        2.4.7 关于固液废弃物管理
        2.4.8 关于病媒生物防控
3 对策与建议
    3.1 修订完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3.2 强化卫生检疫人才队伍和技术装备
    3.3 加大口岸相关单位联防联控协作力度
    3.4 优化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3.4.1 调整考核评价的组织主体
        3.4.2 优化考核评价的项目指标
        3.4.3 实行口岸分级动态管理
4 讨论

(4)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2.1 国外研究动态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的概念、特征、分类
    1.1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的概念
    1.2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的特征
    1.3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的分类
        1.3.1 大规模爆发传染病
        1.3.2 食品安全事件
        1.3.3 进口废物致病菌污染
        1.3.4 截获外来有害生物
        1.3.5 核、辐射污染
        1.3.6 生物、化学恐怖袭击
        1.3.7 出入境人员意外死亡
        1.3.8 出入境人员集体食物中毒
    1.4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案例
        1.4.1 基本情况
        1.4.2 现场应急处置
        1.4.3 后续信息追踪
2 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发展现状
    2.1 我国国境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
    2.2 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基本能力建设的三个阶段
    2.3 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现状
        2.3.1 应对口岸公共卫生危机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2.3.2 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2.3.3 后勤支持系统初步建立
        2.3.4 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2.3.5 信息公开逐步开展
    2.4 我国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4.1 法律支撑薄弱
        2.4.2 预警和应急体系脆弱
        2.4.3 投入不足
        2.4.4 缺乏科学而系统地审视和评价卫生应急工作的绩效管理
        2.4.5 缺少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信息系统
        2.4.6 卫生检疫业务条块分割,未形成整体合力
3 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3.1 英国不断调整完善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
    3.2 法国责权清晰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
    3.3 美国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
    3.4 对我国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建设的启示
        3.4.1 监测能力
        3.4.2 评估能力
        3.4.3 处置能力
        3.4.4 国际合作能力
4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的构建
    4.1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1 预防为主原则
        4.1.2 快速反应原则
        4.1.3 平战结合管理原则
        4.1.4 专业化、科学化原则
        4.1.5 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4.1.6 协同作战、联防联控原则
    4.2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体系的构成
        4.2.1 建立灵敏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监测预警系统
        4.2.2 建立有效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指挥协调系统
        4.2.3 建立完整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响应系统
        4.2.4 建立完善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信息报告系统
        4.2.5 建立高效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后勤支持系统
        4.2.6 建立实用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效果评估系统
        4.2.7 建立规范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法律保障系统
        4.2.8 建立联系紧密的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国内国际协作系统
    4.3 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体系的运行
        4.3.1 日常监测与预警
        4.3.2 事件报告与初步研判
        4.3.3 应急响应准备
        4.3.4 进一步排查
        4.3.5 应急响应
        4.3.5.1 确定事件性质与预案启动
        4.3.5.2 现场处置
        4.3.6 预案终止
        4.3.7 后续处理与总结上
        4.3.8 信息发布
        4.3.9 事后评估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学习研究新《国际卫生条例》 应对卫生检疫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现行《国际卫生条例》(1969年版)的产生和局限性
    1.1 现行条例的产生和修订过程
    1.3 现行条例的局限性
2 新条例的变化和特点
    2.1 新条例的变化
    2.2 新条例的特点
3 我国卫生检疫工作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卫生检疫的法制建设
    3.2 转变卫生检疫工作理念,树立“大卫生”观
    3.3 改变卫生检疫工作模式
    3.4 建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对机制
    3.5 提高口岸核心能力

(6)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绪论 传染病全球化的挑战与国际法的作用
    一、传染病、全球化与人类安全
        (一) 传染病全球化的潜流
        (二) 全球化浪潮与新发现和复发传染病
        (三) 传染病全球化触发人类安全危机
    二、传染病控制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法
        (一) 传染病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合作
        (二) 传染病全球化对主权体制的冲击
        (三) 传染病全球化凸显国际法的重要性
    三、国际法在传染病控制上的作用
        (一) 国际法在传染病控制上的功能
        (二) 国际法在传染病控制上的效力
        (三) “问题联动”与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
第一章 世界卫生组织法律制度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传染病控制与国际卫生法的兴起
        一、国际卫生法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条约的飓风”
        三、国际卫生组织的发展
        四、国际卫生法实践(1851-1951年)的启示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与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结构与职能
        二、世界卫生组织的准立法权
        三、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法的消极性
    第三节 现行《国际卫生条例》
        一、《国际卫生条例》的目标与范围
        二、《国际卫生条例》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卫生条例》的失效与缺陷
    第四节 《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草案
        一、《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草案的出台
        二、《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草案的重大变革
        三、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软法”
        一、世界卫生组织“软法”的主要内容
        二、世界卫生组织“软法”的法律效力
        三、世界卫生组织“软法”的重要功能
第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与公共卫生概述
        一、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公共卫生含义
        二、世界贸易组织法在协调公共卫生措施上的优势
        三、世界贸易组织法对公共卫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适用协定》与疾病控制
        一、最有影响的有关疾病控制的国际条约
        二、《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适用协定》对疾病控制的负面影响
        三、《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适用协定》的进一步完善与协调
    第三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医药可及性
        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公共卫生
        二、发展中国家医药可及性问题的初步解决
        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第四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医疗卫生保健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向卫生领域的扩展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医疗卫生保健的冲击
        三、应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法律策略
第三章 国际环境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提要
    第一节 自然环境保护与传染病预防_
        一、自然环境恶化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成因
        二、国际环境法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三、国际环境法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第二节 动植物卫生保护与传染病控制
        一、动植物卫生保护之国际法的发展
        二、现行动植物卫生检疫之国际法
        三、国际动植物卫生标准的缺陷
    第三节 生物安全及保障与传染病控制
        一、生物武器控制
        二、平时生物安全与保障
        三、生物安全与保障之国际法的完善
第四章 国际人权法与传染病控制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与传染病控制概述
        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及其对公共卫生的关注
        二、传染病控制与人权问题的联结
        三、唯一干预国内卫生措施的国际法
        四、国际人权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公民和政治权利与传染病控制
        一、受传染病控制措施影响的权利
        二、限制与克减权利之公共卫生例外
        三、权利限制与克减之合法性条件
    第三节 健康权与传染病控制
        一、健康权的确立
        二、健康权的定义与内容
        三、健康权的交叉性
    第四节 妇女权利与艾滋病控制
        一、艾滋病危机中的妇女人权问题
        二、国际法上的妇女与艾滋病问题
        三、国内法律变革与妇女艾滋病控制
第五章 传染病控制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法律问题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与中国和平发展概述
        一、传染病控制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
        二、国际法与中国传染病控制
        三、进一步实施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
    第二节 《国际卫生条例》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
        一、《国际卫生条例》在我国适用的基本法理
        二、《国际卫生条例》修订与国境卫生检疫法变革
        三、国境卫生执法与司法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我国公共卫生安全
        一、《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适用协定》与我国动植物检疫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医药供应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
    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与我国传染病控制
        一、国际人权义务与我国传染病控制
        二、国内法的完善与传染病背景下之人权保障
        三、司法和行政机关的人权保障措施
尾论 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的整体思考
    一、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的总体缺陷
        (一) 权力分散与制度超载
        (二) 规则欠缺与效力有限
        (三) 局限于政府间的协调
    二、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的应有完善
        (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融合
        (三) 更好的全球卫生治理
    三、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的症结与出路
        (一) 主权问题
        (二) 发展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9)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特点与卫生检疫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特点
2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对中国国境卫生检疫的影响

四、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D]. 毕九川. 外交学院, 2021(10)
  • [2]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张韶,李孝松,丁臻,何超峰,李劲松,岳建华,吴晓科.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0(01)
  • [3]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J]. 徐莉,王雅琴.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2(03)
  • [4]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的研究[D]. 李野.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5)
  • [5]学习研究新《国际卫生条例》 应对卫生检疫新挑战[J]. 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5(06)
  • [6]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研究[D]. 龚向前. 武汉大学, 2005(05)
  • [7]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的应对准备[J]. 杨志俊.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S1)
  • [8]浅谈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应对修改后的《国际卫生条例》[J]. 崔毅.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S1)
  • [9]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的特点与卫生检疫应对措施[J]. 乔东生.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S1)
  • [10]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海港检疫信息化建设[J]. 苗魁,林元,赵鹏,冯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S1)

标签:;  ;  ;  ;  ;  

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加快卫生检疫应对准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