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高中数学

如何学习高中数学

一、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院德,黄海波,何承全[1](2021)在《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注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某市高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了该市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各种因素,并对如何组织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杨茹冰[2](2021)在《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运算素养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将数学运算素养落实于教学中是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界定核心概念,确定研究的理论依据;调查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成因;以函数主题内容为例,基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设计教学过程,并完成教学实践,得出提升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表明,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水平一知识理解,水平二知识迁移有待提升,较少学生达到水平三知识创新。男女生在数学运算素养的整体发展上无显着差异,但男生在知识创新上会优于女生。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概念不清,对运算对象的错误理解;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出现运算法则的负迁移;运算思路模糊、不够严谨;忽视运算细节导致运算结果错误;运算步骤书写的不规范等。导致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对2017版课标和2019年新版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够全面;教师不够重视数学运算,缺乏运算的示范引领。从学生自身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缺乏数学运算积极性;学生对数学运算的不良习惯;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生不善于对数学运算的总结反思。根据教学实践效果研究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运算素养的策略有:关注数学情境,理解运算对象;夯实知识基础,掌握运算法则;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运算反思;精选精讲例习题,加强运算示范;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运算教学;合理利用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陈晓娅[3](2021)在《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高考重点模块,同时在基本初等函数中三角函数是具备最多函数性质的一类函数,且三角函数概念为学好三角函数奠定基础,因此学好三角函数概念至关重要。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水平的,并且处于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比如处于低理解水平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学习难点与高理解水平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习难点有所不同,那对应的教学手段就应该有所差异.在这样背景之下,最终确立研究问题为:(1)基于SOLO分类理论研究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处于何种水平阶段以及于各理解水平学生的分布情况如何?(2)每种理解水平下的高中生对于学习三角函数概念存在的具体难点是什么?(3)根据SOLO分类理论研究之后,教师在教授三角函数概念一课时应该如何做才能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有什么好的建议?为了解决上述研究问题,编制《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测试卷》进行测试,按照SOLO分类理论划分的标准对测试卷进行打分,分析数据,确定学生理解水平,之后按照不同理解水平段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难点。与此同时,结合《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非智力因素,探求到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整体偏低,特别是三角函数综合性应用理解水平偏低。(2)男女生理解水平差异均明显。(3)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困难与现状:疑惑单位圆引入,导致接受程度不高;混淆三角函数定义法,导致解题思绪不清;缺乏函数关系理解,导致三角函数认识浮于表面;低估三角函数线的优势,导致三角函数线应用范围狭窄;欠缺知识系统化能力,导致相关知识割裂。(4)教师三角函数概念教学的困难与现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有效接受单位圆定义法;二是如何处理终边定义法。(5)非智力因素方面,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外部动机、情绪稳定性、学习效能感、坚持性这几方面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最为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七方面十二条教学建议:(1)巧用工具,详略得当,解决三角函数定义教学难点:(a)融入三角函数发展史,消除单位圆突兀疑惑;(b)取舍三角函数定义法,解决学生混淆定义问题;(c)阐述函数对应关系,揭示三角函数本质。(2)重视内容,熟知学情,解决三角函数线教学难点问题:(a)加强三角函数线教学,构建完整知识体系;(b)熟知学生认知规律,深入三角函数线画法证明。(3)因材施教,合理规划,解决差异性显着问题:(a)巧设互动问题与作业,因性别而提问;(b)洞悉学生理解水平,制定合理复习计划。(4)开展活动,控制难度,迎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5)阅读史书,追根溯源,明确单位圆意义;(6)专研教材,归纳总结,构建三角函数概念知识网络;(7)勤于练习,循序渐进,提高解决综合问题能力。

向辉[4](2021)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研究 ——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个体学习状态、父母参与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路径及其传导机制。多重中介模型中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为自变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为因变量,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个维度;中介变量1为个体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效能感、学习习惯、学习内部动机、学习外部动机四个维度;父母参与为中介变量2,仅有一个维度。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重庆市的W区(市辖区)和X县(县级)管辖的8所农村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670份有效学生数据,使用分析软件AMOS22.0与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探究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现状及数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有独立影响;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之间,个体学习状态的中介效应显着,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不显着;在个体学习状态维度中,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学习外部动机、学习内部动机的中介效应显着;但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中介效应不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分析了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个体学习状态、父母参与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学理,并在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需增加专业培训机会促使数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数学教师需改善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家长建构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家庭环境;农村学校需加强数学文本资源建设拓宽学生数学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农村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支撑,为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的改善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效性的建议参考。

尹丽荣[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章起始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整体—部分—整体,其中第一个“整体”代表章起始课,主要是对整章知识的简单概述,起着统领后续课堂教学的作用;“部分”指的是各小节的教学,包括概念课、命题课、习题课等;而第二个“整体”代表章复习课,主要总结本章内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如果把整章内容比作一本书,章起始课作为一章的开头,就好比这本书的目录,为即将展开的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宏观把控。深度学习是现下教育领域研讨的热门话题,可为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提供新视角。本文以深度学习为理论支撑,指导高中数学章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围绕着“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现状如何、深度学习理论下如何设计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教学效果如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教育观察法、访谈法。首先,通过对旅顺某高中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章起始课教学现状。接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章起始课教学和深度学习两者之间关系,提出深度学习理论在高中数学章起始课中的应用策略,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的基本流程。最后,以函数章起始课为例,将该流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根据观察表以及访谈结果分析其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师虽逐渐了解章起始课,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性理论对章起始课教学设计的指导,导致章起始课教学效果不佳。第二,深度学习理论可指导章起始课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章起始课的基本流程。第三,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

张登玺[6](2021)在《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之后,因为无法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出现数学成绩下滑的趋势,这其中不乏许多初中数学成绩很优异的学生。这样的现状令他们很困惑,在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究其原因,是由于初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差异造成的。比如初中数学内容简单易懂,老师教,学生听,往往学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升入高中之后,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甚至初高中数学之间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加上高中数学教师的进度快,很多学生逻辑思维跟不上,导致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直线下降,因此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比较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现行的教材编制、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出现的困难及原因:(1)初中数学知识较为直观,学生理解较为容易,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2)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教师进度相对较慢,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多,教师进度相对较快;(3)初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低,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经过分析,本文就解决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困难提出以下的策略:(1)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教师做好数学知识的衔接;(2)教师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例如采用翻转课堂、分层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等方式;(3)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包括主动预习、课后复习、知识点总结等。

孙福妍[7](2021)在《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文中指出新课程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方向的当代人才,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是有个性、有想法的新型人才,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关键的教学方式.然而,我国中小学课堂基本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每个学生的天赋、个性及兴趣都无法得到展现.而差异化教学方式就是立足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每位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多角度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本文主要就差异化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情况研究并给出实施策略,目的是为了改善高中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以及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找到学习技巧.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差异化教学的背景及意义,以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做了简单阐述.第二章是在众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差异化教学的内涵,接着给出了差异化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总结出了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差异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第三章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差异类型和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看法,因此对调查了当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习惯和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看法,分析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得出了差异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并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第四章是根据调查结果对总结出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五种差异,高中学生主要存在个性方面的、数学基础能力方面、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风格方面.第五章是从学生差异类型出发,给出了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和技巧.最后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改进和不足之处.

孙鑫梦[8](2021)在《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文中提出2007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式问世,该教学模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许多学校、教师纷纷开始尝试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并发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翻转课堂的发展势头似乎有些减弱。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呈现出翻转课堂的优势。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影响翻转课堂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确定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中的适用范围、提高学生在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开展了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其目的是使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有更好的发展。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本论文探索并分析了在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翻转课堂的适用性,为定义翻转课堂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建议;并将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动机策略融入教学设计中,本论文探索了适合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能够激发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一节正、余弦定理的应用课和一节数学探究活动课为例,在ARCS动机模型的视角下对翻转课堂进行再设计,并在高中进行实践。发现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并结合动机策略的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翻转课堂的优势不断扩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水平。因此ARCS动机模型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梁美玲[9](2021)在《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时代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在大、中小学都有较广泛的应用,这也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使用能力有着更多的要求,教育变革离不开对信息教学的要求,现如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乡镇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亟待解决,改善乡镇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条件,让乡镇地区学生享受先进的优质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目前,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成为线上学习和传播比较广泛的信息资源,虽然微课应用比较普遍,但关键在于能否将微课用好。如何有效发挥微课的优势,从而让微课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体现它的价值亟待考究。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微课的线上应用、AR技术与数学微课的融合、移动学习等相关文章进行细致的研读,在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部曲,在个案研究的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三点教学策略:线下充分预习,提出问题困惑;线上交流互动,讲解答疑解惑;线下巩固复习,小结反思收获。实证研究是通过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通过从一所乡镇初中学校初二年级中选取九名研究对象、让学生填写关于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对研究对象实行应用微课线上辅导他们数学学习的实验干预,将AR化的微课应用到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在线教学中,干预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识信念、数学学习成绩等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线上的数学微课辅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识信念、数学学习成绩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对于AR化的数学微课的使用,大部分同学持支持的意见。

薛梅[10](2021)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的应用也广为大众所接受。但是如何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微课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但是现如今专门的微课设计理论还是比较匮乏,设计的微课往往忽略了以学习者为主体这一核心,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提高,因而无法促使学习者维持主动学习的热情。微课的发展还处于一定的摸索阶段,而本研究运用了由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来指导微课,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动机设计策略,进而提高微课的实际运用效果。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阅读关于ARCS动机理论及微课的相关文献,确定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市某所普通高中的240人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微课在该校学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学生与教师的访谈,了解学生对微课的需求及适用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微课的分类情况来设计出适用于该校学生的微课类型,分别是知识讲授型和解题技巧型微课。再次,依托ARCS动机模型,分析该模型的四个要素,并针对四个要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四个维度的具体动机策略,将策略与高中数学相结合,设计出四个知识讲授型微课《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及一个解题技巧型微课《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接着,选取实习学校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习动机及学业成绩进行对比研究,发放《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参与调查的班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并能对学生学业成绩造成积极影响。最后,从实验班与对照班中分别选取好、中、差各3名(共6名)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访谈及作业分析的方式,了解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学习动机变化、课后作业质量能否产生影响。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学生对知识讲授型和解题技巧型两种类型微课的需求较大,此类微课适用于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环节;二、微课制作耗时较多,应该寻找更为简便的微课制作方法;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习者在注意、相关、自信、满意各维度的动机提升,特别是满意维度的提升最为显着;四、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进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五、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习者课堂学习动机动态变化的上升幅度,尤其是对学业成绩处于中下层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提升的促进程度更明显;六、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在自信维度上对维持学习者的自信心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课后作业质量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在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策略,并在具体实践中成功验证其有效性。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的微课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3. 数据收集与处理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1. 高一年级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
    2. 影响高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
三、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1. 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着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生态教学
    3. 充分引发学习动机的外在诱因,培养学习习惯
    4. 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2)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过程
第四章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对象与过程
    4.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分析
    4.3 分析小结
第五章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问题与成因
    5.1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5.3 分析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学运算素养养成的教学实践
    6.1 基于数学运算素养分析《2017 版课标》要求
    6.2 落实数学运算素养的双向细目表
    6.3 以数学运算素养为重点设定教学目标
    6.4 教学案例分析
    6.5 实践效果分析
第七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策略
    7.1 关注数学情境,理解运算对象
    7.2 夯实知识基础,掌握运算法则
    7.3 激发学习兴趣,重视运算反思
    7.4 精选精讲例习题,加强运算示范
    7.5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运算教学
    7.6 合理利用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前测测试题
    附录3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后测测试题
    附录4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实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1.1.2 揭示三角函数概念教学重要地位的需要
        1.1.3 化解三角函数概念教学困难的需要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三角函数概念——单位圆定义法
        1.2.2 三角函数概念——终边定义法
        1.2.3 三角函数线
        1.2.4 数学理解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1.7 论文结构框架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三角函数概念的研究现状
        2.1.2 数学理解水平的研究现状
        2.1.3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2.2.2 APOS理论
3 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设计
    3.1 《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测试卷》设计
        3.1.1 测试目的
        3.1.2 测试对象
        3.1.3 测试工具
        3.1.4 数据处理
    3.2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使用设计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对象
        3.2.3 调查工具
        3.2.4 数据处理
    3.3 访谈设计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提纲
4 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测试卷》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1.1 三角函数概念维度研究结果与分析
        4.1.2 三角函数符号问题维度研究结果与分析
        4.1.3 三角函数线维度研究结果与分析
        4.1.4 三角函数概念综合性问题维度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2 《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高中生非智力因素整体情况分析
        4.2.2 高中生非智力因素具体情况分析
    4.3 访谈结果与分析
        4.3.1 教师访谈结果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3.3 学生访谈结果
        4.3.4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概念理解水平整体偏低,特别是综合性应用理解水平偏低
        5.1.2 男女生理解水平差异均明显
        5.1.3 教师教授三角函数的困难与现状
        5.1.4 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困难与现状
        5.1.5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5.2 高中三角函数概念教学建议
        5.2.1 巧用工具,详略得当,解决三角函数定义教学难点问题
        5.2.2 重视内容,熟知学情,解决三角函数线教学难点问题
        5.2.3 因材施教,合理规划,解决差异性显着问题
        5.2.4 开展活动,控制难度,迎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
        5.2.5 阅读史书,追根溯源,明确单位圆重要意义
        5.2.6 专研课本,归纳总结,构建三角函数概念知识网络
        5.2.7 勤于练习,循序渐进,提高解决综合问题能力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测试卷》
    附录2:《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4)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研究 ——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数学能力测评受到全球关注
        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
        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农村学校
        三、数学教学
        四、数学能力
        五、小学高段学生
        六、多重中介效应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数学能力的研究
        二、数学能力的测评研究
        三、数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数学能力的培育
        五、已有研究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分析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第三章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农村学校数学教师与小学高段学生及其父母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三、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四、农村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因素间传导机制分析
        一、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独立影响
        二、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多重中介效应
        (一)个体学习状态与父母参与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关系间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二)个体学习状态各维度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与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关系间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第三节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综述
        一、农村学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农村学校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存在地域差异
        三、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有独立影响
        四、个体学习状态的中介效应显着
        五、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不显着
        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着
        七、学习习惯的中介效应不显着
第四章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学理探究
    第一节 农村学校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是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一、农村学校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二、农村学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水平
    第二节 个体学习状态是影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一、个体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二、个体学习状态不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差异
    第三节 农村家庭参与频率是增强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的外在条件
        一、农村家庭参与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农村家庭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缺位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第五章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促进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需增加专业培训机会促使数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数学教师的专业培训
        二、农村学校数学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第二节 数学教师需改善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合理设计问题与规范教学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需要强化学生数据分析思维与创设实践活动
    第三节 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家长建构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家庭环境
        一、教师应引导家长增强对学生数学能力协同培养意识
        二、教师应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过程
    第四节 农村学校需加强数学文本资源建设拓宽学生数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农村学校要重视数学文本资源的建设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数学文本资源
第六章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局限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章起始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主要术语界定
        1.章起始课
        2.函数
        3.深度学习
    (五)创新点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背景
        1.概念
        2.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1.章起始课研究现状
        2.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3.章起始课与深度学习关系研究现状
        4.小结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的开发
    (三)数据收集
    (四)研究思路
四、基于调查问卷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现状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教学态度结果与分析
        2.关注点结果与分析
        3.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结果与分析
    (二)小结
五、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设计
    (一)深度学习与章起始课两者关系
    (二)深度学习理论在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1.教学目标的制定
        2.教学内容的选择
        3.教学过程的设计
        4.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设计一般流程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评价阶段
六、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教学设计案例
        1.确定章起始课教学目标
        2.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3.章起始课教学过程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教学效果分析
        1.观察结果及分析
        2.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教学反思
七、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当前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基于深度学习的函数章起始课观察表
附件C 函数章起始课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6)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的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认知发展理论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衔接
        3.1.2 初高中数学衔接
    3.2 国内外关于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
4 初高中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现状调查
        4.1.1 永城市第三中学初高中数学成绩对比调查
        4.1.2 初高中数学知识对比现状
        4.1.3 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现状调查
        4.1.4 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及现状调查
    4.2 师生访谈
        4.2.1 教师访谈情况
        4.2.2 学生访谈情况
    4.3 调查结果
        4.3.1 教师方面
        4.3.2 学生方面
5 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对策及实证案例分析
    5.1 策略的提出
        5.1.1 教师教学策略
        5.1.2 学生的学法策略
    5.2 案例分析
        5.2.1 函数的概念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致谢

(7)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差异化教学的内涵
    2.1 差异化教学的概念
    2.2 差异化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2.2.1 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2.2.2 差异化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化
        2.2.3 差异化教学适应现代教育理念
    2.3 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2.3.1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2.3.2 多元智能理论
        2.3.3 课堂教学优化理论
第三章 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现状调查
    3.1 学生问卷调查
        3.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2 教师访谈
        3.2.1 访谈对象
        3.2.2 访谈内容
        3.2.3 访谈结果分析
    3.3 调查和访谈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类型分析
    4.1 高中学生个性差异
    4.2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
    4.3 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差异
    4.4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风格差异
    4.5 高中学生教育环境差异
第五章 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策略
    5.1 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策略
        5.1.1 转变教学观念
        5.1.2 提高教学技能
        5.1.3 制定合适的学习方式
        5.1.4 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
    5.2 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案例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8)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2.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现状
        3.新冠疫情影响下教育模式变革的可能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实验法
    (四)研究思路
二、研究依据
    (一)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的本源
        2.翻转课堂的内涵
    (二)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2.混合式学习
        3.ARCS动机理论
    (三)文献综述
        1.国内外翻转课堂的文献分布情况
        2.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3.国内外翻转课堂的代表案例
    (四)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现状调查
        1.教师教学现状研究
        2.学生学习现状研究
        3.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ARCS动机模型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ARCS动机模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可能性
        2.必要性
    (二)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翻转课堂的适用性研究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探索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适用范围
        3.适用课程汇总
    (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基础准备阶段
        2.课前教学阶段
        3.课上教学阶段
        4.评价总结阶段
    (四)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前期背景分析
        2.课程内容适用性分析
        3.教学目标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习资源设计
        6.学习活动设计
        7.动机策略设计
        8.评价方式设计
四、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案例一——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1.前期背景分析
        2.课程内容适用性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4.学习资源设计
        5.动机策略设计
        6.教学过程设计
        7.评价方式设计
    (二)案例二——数学探究活动:得到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
        1.前期背景分析
        2.课程内容适用性分析
        3.教学目标设计
        4.学习资源设计
        5.动机策略设计
        6.教学过程设计
        7.评价方式设计
五、教学实验及应用效果分析
    (一)对照班两次学习动机问卷结果分析
    (二)实验班两次学习动机问卷结果分析
    (三)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学习动机问卷结果分析
    (四)实验班后测调查问卷数据各层面具体分析
        1.针对学生注意层面学习动机水平的调查
        2.针对学生相关层面学习动机水平的调查
        3.针对学生自信层面学习动机水平的调查
        4.针对学生满意层面学习动机水平的调查
    (五)研究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B 调查问卷(后测)
附录C 探究活动任务单
致谢

(9)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微课的研究综述
        (一)微课的概念界定
        (二)微课的发展及其应用
    二、国内外AR技术的研究综述
        (一)AR技术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AR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三)AR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三、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综述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移动学习的研究历程
        (三)乡镇地区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
    四、已有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取
        (一)个案的学校背景
        (二)个案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流程
        (一)研究过程
        (二)微课来源
        (三)网络平台
    三、研究工具
        (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学生对数学微课的评价和看法调查问卷
第4章 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一、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二)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线下充分预习,提出问题困惑
        (二)线上交流互动,讲解答疑解惑
        (三)线下巩固复习,小结反思收获
第5章 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案效果及分析
    一、应用微课线上辅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案例分析及结果
        (一)第一次线上辅导:《分式的概念》
        (二)第二次线上辅导:《分式的加减》
        (三)第三次线上辅导:《解分式方程》
        (四)第四次线上辅导:《三角形的内角和》
        (五)第五次线上辅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线上教学辅导干预前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分析
        (一)数学学习习惯的情况及变化
        (二)数学学习态度的情况及变化
        (三)数学认识信念的情况及变化
        (四)数学学习成绩的情况及变化
    三、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初中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者访谈
        (二)学生访谈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干预前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第一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3 第二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4 第三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5 第四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6 第五次线上辅导调查问卷
    附录7 干预后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1.1.2 国内外微课兴起的浪潮
        1.1.3 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总体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流程
2 研究综述
    2.1 微课的研究现状
    2.2 ARCS动机模型研究现状
    2.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教学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相关的概念界定
    3.2 相关的理论基础
        3.2.1 ARCS动机模型理论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3 认知负荷理论
        3.2.4 微型学习理论
        3.2.5 动态系统理论
4 高一数学微课应用的现状调查研究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问卷设计
    4.4 调查过程方法
    4.5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4.6 调查结果分析
    4.7 访谈
    4.8 调查结论
5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实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工具设计
        5.3.1 理论依据
        5.3.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案例
        5.3.3 应用效果测试卷设计
        5.3.4 测试卷信效度分析
    5.4 应用过程方法
    5.5 研究结果分析
        5.5.1 调查问卷分析
        5.5.2 学业成绩分析
    5.6 研究结论
6 个案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工具设计
        6.3.1 转数计式动机测评表
        6.3.2 课堂观察记录表
    6.4 研究过程方法
    6.5 研究结果分析
        6.5.1 转数动机测评与课堂观察分析
        6.5.2 访谈结果分析
        6.5.3 作业情况分析
    6.6 研究结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调查问卷
附录2: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一)
附录3: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二)
附录4:转数动机测评表
附录5: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6:微课视频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J]. 李院德,黄海波,何承全. 教学与管理, 2021(27)
  • [2]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D]. 杨茹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生三角函数概念理解水平调查研究[D]. 陈晓娅.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研究 ——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D]. 向辉.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章起始课教学设计[D]. 尹丽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6]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D]. 张登玺.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7]高中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D]. 孙福妍. 延安大学, 2021(11)
  • [8]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D]. 孙鑫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9]应用微课辅导乡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D]. 梁美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D]. 薛梅.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如何学习高中数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