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原料开采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泥原料开采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水泥原料矿山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文中提出南政办[2021]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苏迪[2](2021)在《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土地资源紧张,大部分地区土壤处于不良状态,同时高速的城市化和化石能源开采等也占用和固封了大量的土壤资源,鉴于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矿区因开采被破坏和煤矸石等固废堆积浪费了大量的土地,所以对煤炭矿区进行修复使其土壤恢复生态功能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夯实土壤安全基石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目前的修复方法大量使用客土不仅破坏取土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修复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也较弱,同时还存在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每年还需要定期铺设新的客土。本论文研究制备了一种具备良好土壤性能的煤矸石基人造土壤,该人造土壤较天然土壤具有更好的保水、抗流失、保肥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人工种植、土壤改良、观赏绿植、公园花园等植物栽培;该土壤使用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既解决了煤矸石大量堆存问题,又拓展了优质土壤来源途径,为我国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煤矸石粉为主要原料,水泥为胶凝材料,铝粉为发泡剂制作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实验得到综合性能最佳的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优化工艺条件为:水泥掺入量5%、煤矸石粉掺入量95%、水灰比0.62、铝粉添加量0.05%、温度50℃,此条件下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的保水量为0.86 g水/g土,较天然土壤增长约51%,流失率为0.93%,较天然土壤降低约87%,保温性能良好,孔隙率为56.82%,较天然土壤增大约34.5%,总孔容为0.5696 m L/g,较天然土壤增大约86.8%。(2)使用多组分自胶凝粉体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优化实验方法制备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优化工艺条件为:多组分自胶凝粉体掺入量12%、煤矸石粉掺入量88%、水灰比0.66、铝粉添加量0.07%、温度50℃,此条件下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保水量为0.80 g水/g土,较天然土壤增长约40%,流失率为1.53%,较天然土壤降低约78%,保温性能良好,孔隙率为47.63%,较天然土壤增加约12.8%,总孔容为0.5552 m L/g,较天然土壤增大约82%。(3)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和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的28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5.13%和61.15%,符合缓释肥料的标准要求。天然土壤按不同比例分别与两种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混合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当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占比20%时的出苗率最高为78%,平均株高为16.21 cm,当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占比60%时的出苗率最高为85%,平均株高为15.06 cm,均优于单独使用天然土壤的栽培效果。两种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在p H=5水溶液的浸出液和栽培出的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均极少量且符合标准。为了适合普遍植物生长的p H环境,我们采用CO2碳化技术处理后两种煤矸石基人造土壤的p H均可降低至7-8之间。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采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人造土壤,既实现了煤矸石的大宗资源化利用,又拓展了优质土壤来源途径,此外采用CO2碳化技术实现了人造土壤对碳减排的贡献。

杨潘[3](2021)在《改性煤气化渣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化与微观结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气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煤洁净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伴生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煤气化渣是当地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矿山充填作为一种固废管理的有效方式被推广应用,但充填高成本问题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使用廉价固废替代高成本胶凝材料,将其资源化利用于矿山充填,以降低充填成本,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本论文运用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榆林地区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处置和煤矿充填的发展需求,通过对煤气化渣粗渣(CGS)的物化特性分析,利用硫酸钠(SS)作为激发剂制备改性煤气化渣(MCGS),然后用MCGS制备改性煤气化渣充填材料(MCGS-CPB)。随后对MCGS-CPB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基于水化热和电阻率对MCGS-CPB的水化特性及其微观结构演变规律展开研究,从本质上解释MCGS-CPB的宏观力学形成原理,以实现从微观层面对CGS的改性和MCGS-CPB制备进行调控。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CGS的微观形貌、矿物相、化学成分、粒径分布和含碳量发现,随CGS粒径的减小,含碳量先增大后减小;CGS内部存在大量的非晶相,并且具有一定潜在的火山灰活性。(2)利用机械-化学活化对CGS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对其物化特性对比分析发现。MCGS的絮状残炭消失,粒径变小,棱角弱化。对MCGS非晶相含量以及其对饱和CH的消耗分析发现,机械-化学活化增加了非晶相含量,激发了潜在的火山灰活性。(3)在工作性能方面,其流动性能满足矿山管道输送要求,凝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矿山应用需求进行调节。在力学性能方面,MCGS可以等效替代水泥,部分30%MCGS和50%MCGS组可以等效替代10%以上的水泥。(4)MCGS-CPB的水化反应阶段分别为:溶解阶段、诱导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以及缓慢反应阶段。随SS和MCGS的添加,MCGS-CPB的N曲线出现了第三放热峰,Q120h逐渐增大。基于Krstulovic-Dabic动力学模型表征了 MCGS-CPB水化机理三过程: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和扩散(D),定量计算了晶体几何生长指数(n)、反应动力学常数(K),发现n和K随SS和MCGS的增加而增大。另外,MCGS-CPB的水化机制为NG→I→D,添量较大的SS和MCGS在I过程停留的时间较长。(5)MCGS-CPB的微观结构发展阶段分别为:溶解阶段、凝结加速阶段、凝结减速阶段以及硬化阶段。随SS和MCGS添加,早期电阻率减小,后期电阻率增长速率增大,微观结构动力学参数Kc和D分别增大和减小。高含量的MCGS在适量SS的激发作用下,更有利于二次水化反应的发生,该反应消耗了 CH并生成水化产物AFt,使MCGS-CPB微观结构的密实速率加快,从而促进了强度的发展。本研究为煤气化渣矿山充填的配比优化、现场应用等提供指导,为促进煤气化渣矿山充填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魏丁一[4](2021)在《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规律与通风降温预测模型》文中指出充填采矿法由于损失贫化低、高度利用尾砂等固废和有效控制采场地压等优势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与国家当前大力推进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相契合。对于采用充填采矿法的深部矿山来说,热害问题突出,而目前对于胶结充填体的水化产热及其对深部热害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变化及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时的风温变化规律对深部需冷量计算和热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验室相似材料实验、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变化规律及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的风温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实验的方法,分析不同料浆浓度、灰砂比、胶固粉掺量和体积变量下胶结充填体试样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水泥和胶固粉的水化作用分别是反应前期和中后期试样水化热的主要来源;试样温度与料浆浓度、灰砂比、胶固粉掺量和体积呈正相关。参照试样温度的变化情况,基于特征点温度、持续时间等提出了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的评价方法,分析获得胶结充填体产热最多和最少的配比及最优评价指标。根据π定理和矩阵理论,基于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相似材料实验结果,建立了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温度模型,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室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49%,验证了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温度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运用EDS能谱分析和Smileview软件,对产热特征较明显的试样S6、S9和S13中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配比和龄期条件下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物Ca/Si和粒径的变化规律。根据前期相关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围岩温度、入口风速、入口风温和围岩热传导系数作为主要变量,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的水化产热对掘进巷道风温分布有重要影响,运用通风降温的方式改善深部掘进巷道热环境是有效的。通过模拟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降温时巷道内温度场的分布状态,获得不同变量对巷道断面风温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基于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降温的风温分布结果,结合围岩性质建立了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的风温预测模型,模型理论计算值与模拟实验值之间的总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胶结充填体产热量估算、深部热源结构确定、热源热贡献率计算和需冷量的计算提供理论基础,补充和丰富了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基础理论;通过计算产热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深部通风降温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数据。

王永卿[5](2019)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由来已久,当前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矿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绿色矿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钢铁和磷化工基地,鄂东南有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鄂西北有新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同时湖北省具有矿业周期中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但前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的生态退化、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前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对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调查湖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湖北省资源诅咒现象,验证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通过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G指数热点分析探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从企业层面,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带来的净效应,为湖北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提供参考。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5点:(1)本文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发现: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优势矿产总量控制不佳、部分矿产后备储量不足等问题、矿业结构亟需调整、资源利用效率低、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重等问题。(2)经检验湖北省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仅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丰裕度的两个变量的时候,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国内物质资本的投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外商投资、人力资本的投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发现湖北省从湖北西部到东部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及北高南低的趋势。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下降,其中鄂州、武汉、十堰协调发展水平下降明显,咸宁、潜江协调发展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平稳。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空间正自相关,2004-2010年,空间相关性增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10年以后相关性减弱,空间集聚效应减弱,到2016、2017年显示空间不相关。G指数冷热点区分布呈现“西热东冷”趋势,热点集中在鄂西北与鄂西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区。经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湖北省少数地区属于失调衰退状态,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发展之间。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得提升空间。(4)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矿山资源占用资源两方面。按照影响大小各因素排名依次是: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对掌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供帮助;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情况更加积极;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5)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由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决定,其中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实证结果并未发现短期内绿色矿山建设对尾矿和废石的利用有显着的改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建设绿色矿山与矿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矿业开发格局。形成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的协调发展模式。

曹宇[6](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张磊[7](2019)在《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固化用胶凝材料及其绿色墙材制备研究》文中认为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矿产资源开采后造成的大量尾矿堆放和采空区不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尾矿胶结回填采空区是对其直接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矿渣、水泥、粉煤灰、火山灰等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组成优化,制备出绿色胶凝材料,再用其分别固化铅锌尾矿和铜尾矿,并对其固化性能和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水泥为主要原料,粉煤灰为辅料,激发剂为碳酸盐类,制备新型水泥-改性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并对铅锌尾矿进行固化。当粉煤灰的用量为8 wt%,胶凝材料与干尾矿(尾矿细砂和粗砂质量比为3:7)质量比为1:6时,尾矿浆浓度为70 wt%时,所制备的尾矿固化试样3 d、7 d和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1.31 MPa、1.69 MPa和3.87 MPa,软化系数为0.92;添加0.1 wt%絮凝剂(PAM)能提高试样的强度,但会降低料浆的流动度。(2)以S95级矿渣微粉和火山灰为主要原料,水泥和工业碱渣为激发剂,制备了新型的矿渣基胶凝材料(XB),并对铜尾矿进行固化。当XB胶凝材料与干尾矿的质量比为1:8时,所制备尾矿固化试样3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56 MPa、2.46 MPa和5.26 MPa,软化系数为0.88;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1 wt%时,料浆的流动度增大,试样后期强度(28 d)提高10%,能够满足矿山充填标准要求。(3)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干压成型法制备了尾矿免烧砖试样。当XB胶凝材料与干尾矿质量比为1:10,拌合料用水量为12 wt%,成型压力为10 MPa时,试样28 d的抗压强度为10.04 MPa,该试样经15次干湿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率为0.67%,强度损失率为9.02%;经过15次冻融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率为0.72%,强度损失率为16.12%。该免烧砖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抗冻性。

魏岩珂[8](2019)在《基于有色冶炼渣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采空区、选矿后遗留的冶炼渣等,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统计,目前我国有色行业冶炼渣产量大,综合利用率低,目前冶炼渣仍以堆存为主,这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研究基于有色冶炼渣制备用于矿山充填的胶凝材料将是“以废治害”发展的迫切需求,本论文研究开发基于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渣制备矿山采空区用充填胶凝材料的制备技术,为矿山采空区就近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充填材料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设法提高铜镍矿冶炼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渣在自然级配下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以及矿物组成等特征,铜镍冶炼渣中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主要有Fe2O3、CaO、Al2O3、MgO,非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主要为SiO2,不同级配下Fe2O3和SiO2含量明显不同,冶炼渣中主要的矿物组成是铁橄榄石,铁橄榄石是一种含铁的硅酸盐矿物,这与冶炼渣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了机械激发和化学激发对冶炼渣的激发作用。发现机械活化后,经水化的冶炼渣试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强度很低,需要进一步进行化学活化,以便达到做矿山采空区充填胶凝材料的强度要求。通过对四种不同的化学激发剂的选择,选出硫酸钠作为最佳激发剂,经过与石膏的复合激发后,又考虑到经济效益,将原冶炼渣掺入到胶凝材料中,得到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为33.6 MPa,符合国标要求。该复合胶凝材料中,铜镍矿冶炼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5%,为我国大宗量利用有色冶炼渣提供了良好的依据。硫酸钠的加入为料浆提供了必要的化学环境,从而为铜镍矿冶炼渣的分散、溶解和水化提供了条件。石膏作为激发剂与硫酸钠协同作用促进了矿渣活性的激发,使得充填体发生水化反应,进一步形成强度。研究了在不同pH下铜镍矿冶炼渣和复合胶凝材料对重金属Cu2+、Ni2+的溶出行为,随着pH的升高,冶炼渣和胶凝材料对重金属的溶出都随之而降低,并且在pH>2之后,胶凝材料对重金属具有更低的溶出率,说明所制备的胶凝材料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有利于控制其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于磊[9](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张雯[10](2018)在《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矿山大规模开采造成大面积空区和尾砂废弃物堆积,诱发地质灾害与环境破坏,严重制约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矿业健康发展。充填法将固体废弃物充填于地下,借以达到支撑围岩,防止地表沉陷的目的,起到保护环境和提高矿石利用率的双重作用。目前,开发低成本和高强度的充填胶凝材料,实现尾砂等固体废弃物胶结充填,解决大规模连续开采空区失稳破坏支护难题,是井下充填主攻方向,也是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与方法,研究全尾砂新型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建立上向分层充填体强度模型,提出充填体、围岩与点柱协同支护理论,实现充填体与围岩、矿柱之间的相互匹配,为大规模充填开采空区安全稳定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灰砂配比、不同龄期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和宏观力学特性进行测试,定量揭示出充填材料孔隙形态特征和不同条件下充填体强度随微观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灰砂配比降低,孔隙度增大、均一化程度降低、孔隙形状变得狭长、复杂程度增加、有序性及材料密实度减弱,充填体强度降低;龄期延长,孔隙度降低、平均孔隙面积减小、微孔隙比例增加、孔隙形状更加圆滑、复杂程度降低、定向性增强,充填体强度增大。(2)通过不同配比充填材料抗压强度实验,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与料浆浓度、灰砂配比及龄期之间的关系,并对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充填体强度与三因素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对三者的敏感性程度为:灰砂配比>龄期>料浆浓度;构建了关于多尺度影响因素(从微观到宏观)的优于BP神经网络及多项式回归的高精度GA-SVR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将分层充填体分为胶结层和下部尾砂充填体两部分,分别建立了胶结层和矿体倾斜阶段内尾砂充填体力学模型,推导出胶结层及下部尾砂充填体强度计算公式,可根据空区内不同的充填强度要求优化充填配比。(3)基于复变函数法,推导出上向分层充填开采空区围岩应力计算公式,揭示出充填高度变化,工作面移动空区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回采空间移动理论,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地分析了充填高度不断上升,单一和三联跨采场围岩变形规律及其不同的破坏形式:单一采场底板底臌量、顶板下沉量及拉应力不断减小,两帮向内鼓起量逐渐增大,空区角部区域应力集中降低,稳定性提高;三联跨空区存在“群效应”,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变形最大时刻出现在充填回采前期,最危险部位则是回采区域的中间部位,需重点关注;并提出相应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顶板支护、矿柱减跨、充填体参数设计、两帮加固、卸压开采。(4)从围岩、充填体、点柱支护机理出发,建立大尺寸空区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揭示出支护单元间的交互影响规律和协同支护机理,提出上向分层充填开采空区阶段性失稳判据。围岩-充填体-点柱支护系统各支护单元间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支护,合理的设计可使各单元取长补短,实现强度、刚度及材料互补协同,改善支护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协调围岩变形、保障大规模开采空区安全稳定的目的。(5)考虑水平矿柱顶底部均受到充填体的协同作用,建立充填体中不规则水平矿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接触单元应用FEM进行水平矿柱安全厚度求解,获得水平矿柱厚度与第一主应力、下沉挠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水平矿柱第一主应力与下沉挠度最大值均随矿柱厚度的增加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确定充填开采环境下水平矿柱的安全厚度,计算结果更贴合工程实际。(6)将创新优化后的点柱式充填采矿工艺与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实例,采用GPS监测技术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充填开采地表移动监测体系及数值预测模型,开展了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急倾斜矿体充填开采地表变形具有非对称性,损害位置集中、损坏范围不易扩展等非连续变形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评价体系,获得矿山充填开采可靠性评分80.3534,较可靠;提出提高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优化充填工艺及充填配比,适当提高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做到随采随充,实时对充填各参数进行监测监控。

二、水泥原料矿山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原料矿山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矿区生态修复现状
        1.2.1 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1.2.2 人造土壤现状
    1.3 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中利用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2.4.1 性能测试
        2.4.2 表征方法
第三章 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原料配比对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3.2.2 水灰比对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3.2.3 铝粉添加量对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3.2.4 发泡温度对水泥-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3.3 表征分析
        3.3.1 矿相分析
        3.3.2 微观形貌分析
        3.3.3 孔隙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原料配比对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4.2.2 水灰比对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4.2.3 铝粉添加量对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4.2.4 发泡温度对多组分自胶凝粉体-煤矸石基人造土壤性能的影响
    4.3 表征分析
        4.3.1 矿相分析
        4.3.2 微观形貌分析
        4.3.3 孔隙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性研究
    5.1 植物栽培实验
    5.2 肥效缓释性能测试
    5.3 土壤污染安全性测试
    5.4 CO_2碳酸化降碱实验初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改性煤气化渣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化与微观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煤气化渣的来源及应用现状
        1.2.2 胶结充填材料的应用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煤气化渣原料
        2.1.2 水泥、风积沙和水
        2.1.3 激发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测试方法及标准
        2.3.1 水化热测试
        2.3.2 非接触式电阻率测试
        2.3.3 电导率测试
        2.3.4 力学性能测试
        2.3.5 流动性能测试
        2.3.6 凝结时间测试
        2.3.7 SEM测试
        2.3.8 XRD和 FT-IR测试
    2.4 本章小结
3 MCGS的特性研究
    3.1 CGS的改性流程
    3.2 MCGS的理化特性
        3.2.1 MCGS的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分析
        3.2.2 MCGS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
        3.2.3 MCGS的火山灰活性
    3.3 MCGS制备充填料浆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3.3.1 实验配比
        3.3.2 MCGS-CPB的流动性能
        3.3.3 MCGS-CPB的凝结时间
        3.3.4 MCGS-CPB的宏观力学特性
    3.4 本章小结
4 MCGS-CPB的水化反应阶段及其动力学参数
    4.1 MCGS-CPB水化反应的理论基础
        4.1.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
        4.1.2 MCGS的水化机理
        4.1.3 SS的激发机理
    4.2 水化动力学原理和动力学模型
        4.2.1 水化动力学原理
        4.2.2 水化动力学模型
    4.3 MCGS-CPB的水化阶段划分
    4.4 不同SS添量对MCGS-CPB的水化热的影响
    4.5 不同MCGS添量对MCGS-CPB的水化热的影响
    4.6 MCGS-CPB的水化动力学
    4.7 本章小结
5 MCGS-CPB的微观结构演变规律
    5.1 MCGS-CPB微观结构的形成阶段及其动力学参数
        5.1.1 MCGS-CPB的微观结构形成阶段划分
        5.1.2 SS和 MCGS对 MCGS-CPB电阻率的影响
        5.1.3 SS和 MCGS对 MCGS-CPB电阻率变化速率的影响
        5.1.4 MCGS-CPB的微观结构形成动力学参数
    5.2 MCGS-CPB水化产物的物相分析
        5.2.1 不同SS下 MCGS-CPB的物相分析
        5.2.2 不同MCGS下 MCGS-CPB的物相分析
    5.3 MCGS-CPB的微观形貌分析
        5.3.1 不同SS下 MCGS-CPB的微观形貌分析
        5.3.2 不同MCGS下 MCGS-CPB的微观形貌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国际交流情况
    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4)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规律与通风降温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机理概述
        2.2.2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2.3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温度场表征的研究现状
        2.2.4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2.2.5 掘进巷道通风降温及风温预测的研究现状
    2.3 主要存在及待解决的问题
    2.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4.3 技术路线
3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规律的相似材料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备
    3.2 实验原料
        3.2.1 水泥
        3.2.2 胶固粉
        3.2.3 尾砂
        3.2.4 发泡胶和保温板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设计
        3.3.2 试样制备
        3.3.3 充填体试样测温方案
        3.3.4 不同配比和龄期对试样水化产物的影响分析方案
4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规律的相似材料实验研究
    4.1 相似材料实验数据与分析
        4.1.1 胶固粉掺量对试样温度的影响
        4.1.2 料浆浓度对试样温度的影响
        4.1.3 灰砂比对试样温度的影响
        4.1.4 体积对试样温度的影响
    4.2 胶结充填配比优选
        4.2.1 不同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充填配比的对比分析
    4.3 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温度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胶结充填体配比和龄期对水化产物及其特性的影响分析
    5.1 不同配比试样的水化产物形貌分析
        5.1.1 试样S6的水化产物形貌
        5.1.2 试样S9的水化产物形貌
        5.1.3 试样S13的水化产物形貌
    5.2 不同配比试样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分析
        5.2.1 试样S6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分析
        5.2.2 试样S9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分析
        5.2.3 试样S13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分析
    5.3 不同龄期试样水化产物的Ca/Si和粒径分析
        5.3.1 不同龄期试样水化产物的Ca/Si分析
        5.3.2 不同龄期试样水化产物的粒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降温的风温预测模型
    6.1 现场工业试验
        6.1.1 充填体现场测温方案
        6.1.2 试验结果分析
    6.2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6.2.1 数学模型及假定条件
        6.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6.3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定
    6.4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降温效果分析
        6.4.1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内的三维温度场分布
        6.4.2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的温度场分布
        6.4.3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通风的速度场分布
    6.5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的断面风温分析
        6.5.1 不同巷道断面风温的极差分析
        6.5.2 不同巷道断面风温的方差分析
        6.5.3 围岩温度对巷道断面风温的影响
        6.5.4 入口风温对巷道断面风温的影响
    6.6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风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6.6.1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风温预测模型的建立
        6.6.2 含充填体热源掘进巷道风温预测模型的验证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充填配比试样的特征温度
附录B 不同充填配比试样到达特征温度所需的时间
附录C 不同充填配比试样各阶段的温度变化速率
附录D 不同评价指标的统计结果
附录E 数据列表及回归计算程序1
附录F 数据列表及回归计算程序2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1.1.2 选题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生态建设
        1.2.2 矿业可持续发展
        1.2.3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
        1.2.4 湖北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3.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1.3.3 绿色矿产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1.3.4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2.1.2 资源诅咒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协调发展
    2.2 定量分析方法
        2.2.1 协调发展测度
        2.2.2 空间关系分析
        2.2.3 倾向值匹配法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形势与问题
    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3.1.3 湖北省采掘业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发展情况
        3.1.4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3.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况
        3.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矿产资源供需与资源保障问题
        3.3.2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
    4.1 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4.1.2 数据来源
    4.2 湖北省资源诅咒检验
        4.2.1 资源诅咒检验结果分析
        4.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验分析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5.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5.1.1 综合评价体系
        5.1.2 指标权重确定
        5.1.3 数据来源
    5.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
        5.2.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
        5.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系
        5.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5.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5.3.1 耦合评价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六章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6.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情况
        6.1.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概况
        6.1.2 模型构建
    6.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logit模型构建
        6.2.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6.3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6.3.1 样本匹配结果检验
        6.3.2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议
    7.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
    7.2 坚持保护矿产资源与矿山地质环境
    7.3 坚持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7.4 坚持发展绿色矿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2.6 本章小结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3.1.1 远古因石而“生”
        3.1.2 古代因矿而“起”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3.1.4 现代由“盛”转“衰”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3.7 本章小结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分类系统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3.1 大冶钢铁厂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4.3.3 黄石东钢厂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4.4.1 内湖水运
        4.4.2 铁路运输
        4.4.3 长江航运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4.5.1 华新水泥厂
        4.5.2 黄石电厂
        4.5.3 源华煤矿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4.6.1 矿冶古城
        4.6.2 工人社区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4.7.1 均质性
        4.7.2 拓扑性
        4.7.3 秩序性
    4.8 本章小结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5.1.1 自然基底要素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5.1.3 主体活动要素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5.3.1 单元体系统
        5.3.2 产业链系统
        5.3.3 整体网络系统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5.4.1 景观表征层级
        5.4.2 文化意义层级
        5.4.3 动力发展层级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5.5.1 时间尺度
        5.5.2 空间尺度
        5.5.3 感知尺度
    5.6 本章小结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6.1.1 价值评价理论
        6.1.2 价值评价方法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6.4.3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7)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固化用胶凝材料及其绿色墙材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尾矿的产生及组成
    1.2 金属尾矿的危害
        1.2.1 铅锌尾矿的危害
        1.2.2 铜尾矿的危害
    1.3 尾矿资源化利用
        1.3.1 铅锌尾矿
        1.3.2 铜尾矿
        1.3.3 铅锌、铜尾矿回填固化应用
        1.3.4 尾矿应用于绿色墙材料
    1.4 尾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1.4.1 传统胶凝材料
        1.4.2 新型胶凝材料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制备过程
        2.3.1 尾矿砂的物理性能测定
        2.3.2 胶凝材料的制备
        2.3.3 尾矿浆制备及其固化试样制备
        2.3.4 待固化尾矿料浆的物理性能测定
    2.4 尾矿固化试样性能检测与表征
        2.4.1 试样的力学性能表征
        2.4.2 XRF成分分析
        2.4.3 XRD物相分析
        2.4.4 SEM扫描分析
第三章 铅锌矿尾矿固化及其固化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铅锌矿尾矿浆的制备
        3.2.2 胶凝材料的原料
        3.2.3 水泥基胶凝材料的配合比
        3.2.4 水泥-改性粉煤灰基胶凝材料的配合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铅锌尾矿成分与粒度分析
        3.3.2 水泥基胶凝材料对铅锌尾矿固化性能的影响
        3.3.3 水泥-改性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对铅锌尾矿固化性能的影响
        3.3.4 铅锌尾矿固化试样水化产物及固化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矿尾矿固化及其固化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铜尾矿浆的制备
        4.2.2 胶凝材料的制备
        4.2.3 铜尾矿固化试样配合比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铜尾矿成分与粒度分析
        4.3.2 胶凝材料的种类对铜尾矿固化试样性能的影响
        4.3.3 XB胶凝材料对铜尾矿固化性能的影响
        4.3.4 铜尾矿水化产物及固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尾矿干压免烧砖的制备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拌合料用水量对铜尾矿免烧砖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5.3.2 成型压力对免烧砖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
        5.3.3 胶凝材料的用量对免烧砖试样性能的影响
        5.3.4 干湿循环对免烧砖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5.3.5 冻融循环对免烧砖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5.3.6 免烧砖试样的微观形貌及其固化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有色冶炼渣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充填技术与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矿山采空区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有色金属冶炼渣的来源及研究现状
        1.3.1 有色金属冶炼渣的来源
        1.3.2 有色金属冶炼渣的研究现状
    1.4 协同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
        1.4.2 冶炼渣胶凝活性的激发途径
        1.4.3 胶凝机理概述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铜镍矿冶炼渣的物相特征研究
    2.1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2 铜镍矿冶炼渣的物相特征研究
        2.2.1 粒径大于60 目的冶炼渣物相特征研究
        2.2.2 粒径为60~80 目的冶炼渣物相特征研究
        2.2.3 粒径为80~100 目的冶炼渣物相特征研究
        2.2.4 粒径为100~200 目的冶炼渣物相特征研究
        2.2.5 粒径小于200 目的冶炼渣物相特征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铜镍矿冶炼渣胶凝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基本方法及原理
    3.2 铜镍矿冶炼渣的粒度分布特征研究
    3.3 铜镍矿冶炼渣的胶凝性能及胶凝活性机理
        3.3.1 机械活化对冶炼渣胶凝性能的影响研究
        3.3.2 铜镍矿冶炼渣的自激发胶凝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铜镍矿冶炼渣的激发活性及其水化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原料、仪器及方法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铜镍矿冶炼渣-水泥体系胶凝材料的制备
        4.3.2 不同化学激发剂对铜镍矿冶炼渣-水泥体系胶凝材料的激发作用
        4.3.3 硫酸钠掺入量对铜镍矿冶炼渣-水泥体系胶凝材料的激发作用
        4.3.4 硫酸钠、石膏复合激发对铜镍矿冶炼渣-水泥体系胶凝材料的激发作用
        4.3.5 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
    4.4 水化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铜镍矿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重金属Cu~(~(2+))、Ni~(2+)离子溶出行为研究
    5.1 前言
    5.2 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重金属Cu~(2+)溶出行为研究
        5.2.1 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Cu~(2+)固结能力研究
        5.2.2 pH对 Cu~(2+)溶出量的影响研究
        5.2.3 溶出时间对Cu~(2+)溶出量的影响研究
    5.3 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重金属Ni~(2+)溶出行为研究
        5.3.1 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Ni~(2+)固结能力研究
        5.3.2 pH对 Ni~(2+)溶出量的影响研究
        5.3.3 溶出时间对Ni~(2+)溶出量的影响研究
    5.4 冶炼渣及复合胶凝材料中重金属溶出对样品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5.4.1 重金属元素的溶出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5.4.2 重金属元素的溶出对样品的物相组成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充填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1.2.2 胶结充填材料研究现状
        1.2.3 充填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1.2.4 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研究
        1.2.5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发展概况
        1.2.6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块制备
        2.2.1 尾砂
        2.2.2 胶固粉
        2.2.3 仪器设备
        2.2.4 试块制备
    2.3 胶固粉尾砂胶结充填体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2.3.1 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对比实验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3 充填成本对比分析
    2.4 胶固粉尾砂胶结充填体胶结效果对比
        2.4.1 不同粒度尾砂胶固粉充填体强度实验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测试与分析
        2.5.1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实验
        2.5.2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实验
        2.5.3 定量分析系统
        2.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及配比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实验与分析
        3.2.1 不同配比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测试
        3.2.2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2.3 强度影响因素显着性与敏感性分析
    3.3 基于GA-SVR的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
        3.3.1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
        3.3.2 遗传算法(GA)
        3.3.3 遗传算法应用于SVR参数优化
        3.3.4 基于遗传算法的SVR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3.3.5 预测结果与对比分析
    3.4 分层充填充填体强度设计
        3.4.1 充填体强度设计概述
        3.4.2 胶结层充填体强度设计
        3.4.3 阶段内分层充填体强度设计
    3.5 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
        3.5.1 实验采场工程概况
        3.5.2 胶结层强度设计
        3.5.3 下部尾砂充填体强度设计
        3.5.4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配比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充填体协调变形破坏规律
    4.1 引言
    4.2 矩形空区围岩应力分析
        4.2.1 矩形空区力学模型
        4.2.2 矩形空区围岩应力的弹性解
    4.3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力学解析
    4.4 围岩-充填体协调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4.4.1 单采场充填开采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4.4.2 多采场充填开采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4.5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稳定性控制
        4.5.1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4.5.2 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理论体系
    5.1 引言
    5.2 支护单元作用机理
        5.2.1 围岩
        5.2.2 点柱
        5.2.3 充填体
    5.3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理论
        5.3.1 协同支护理论的提出
        5.3.2 协同支护基本原理
    5.4 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5.4.1 点柱式充填法协同支护系统
        5.4.2 围岩-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5.4.3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5.5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5.5.1 围岩-点柱协同支护
        5.5.2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
        5.5.3 围岩-充填体-点柱三者协同支护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上下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安全厚度优化
    6.1 引言
    6.2 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有限元分析
        6.2.1 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力学模型
        6.2.2 水平矿柱及充填体分析单元的选择
        6.2.3 基于Mindlin中厚板理论的有限元分析
    6.3 工程背景概述
        6.3.1 工程地质概况
        6.3.2 水文地质概况
        6.3.3 原岩应力
    6.4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优化
        6.4.1 矿山水平矿柱留设形态调查
        6.4.2 上中段充填体荷载计算
        6.4.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6.4.4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确定
    6.5 充填体中水平矿柱稳定性分析
        6.5.1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校验
        6.5.2 水平矿柱FLAC~(3D)计算模型
        6.5.3 水平矿柱稳定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大规模全尾砂胶结充填开采工程应用与评价
    7.1 引言
    7.2 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
    7.3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GPS监测
        7.3.1 GPS监测系统
        7.3.2 地表沉陷监测
        7.3.3 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7.4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分析
        7.4.1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拟预测方案
        7.4.2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拟预测分析
        7.4.3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实测与预测对比
    7.5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评价
        7.5.1 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7.5.2 可靠性评价体系
        7.5.3 评价标准的确定
        7.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7.5.5 综合评定标准
        7.5.6 充填开采可靠性评价结果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3、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其他成果

四、水泥原料矿山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J].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2]煤矸石基人造土壤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苏迪. 山西大学, 2021(12)
  • [3]改性煤气化渣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化与微观结构演变研究[D]. 杨潘.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胶结充填体水化产热规律与通风降温预测模型[D]. 魏丁一.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王永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固化用胶凝材料及其绿色墙材制备研究[D]. 张磊.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有色冶炼渣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魏岩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D]. 张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水泥原料开采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