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矿业研究院实现“双丰收”

华北矿业研究院实现“双丰收”

一、华北采研院实现“双丰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葛婷婷[2](2019)在《“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在一起、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以来既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与市场经济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当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社会主义蓝图由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转变为苏俄的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后,当苏俄探索、实行的与传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完全不同的制度形式与经济建设模式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运行的可行性问题也因此开始引起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与思考。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能否进行合理的经济核算、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否存在合理性与可能性的大论战。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能存在市场经济与合理的经济核算的,即使在理论上说得通,在实践中也不能具有可行性。波兰旅美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指由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理沙德·兰格(Oskar Ryszard Lange)创立的以“兰格模式”为核心,并对其不断进行丰富与发展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该理论模式以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前提,假设消费者和劳动者有自由选择权,并设立中央计划局模拟生产资料市场、统筹全国的经济运行与发展。理论模式保留了小私有制,含有真正的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自由竞争市场与模拟出来的生产资料市场,共两套市场机制和由两个市场决定形成的双重价格体制,有中央、企业、个人三个决策主体。兰格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将市场机制从社会制度中抽离出来,将其单纯地视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冲破了传统上市场与社会主义相互排斥、无法共融的藩篱,提出了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式——“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上论证了市场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可以兼容,证明了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改革都有理论启迪与实践借鉴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市场能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这个问题始终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的一条主线与核心。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的探索历程,其实就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商品经济、市场、市场与计划关系认识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接力棒式的薪火相传的积极、持续努力探索之下,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作用等方面的认知不断深化,终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的历史性论断,同时还要求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出了市场的活力。本文以“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以从中得出有益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为目的,通过六个章节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论述与梳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现状、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章论述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等内容,第四章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五章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辩证客观地评价,第六章在上述几章的基础上,在比较的视野中得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益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的现实启示与借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时代的关联性。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总结理论模式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不仅可以获得很多有益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宝贵经验与启示,而且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及正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当代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也有着“他山之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张世杰,张晓力,张俊[3](2019)在《引领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先驱们——纪念本刊创刊8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讲述了引领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先驱们所经历的学历与求学所在的各校的故事.

董博[4](2019)在《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问题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大问题。选择研究“人才发展治理”问题,主要基于以下时代背景: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全球人才竞争变革。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由于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薪酬、待遇、平台的比拼,而日益成为全方面、系统性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较量。二是治理理论的出现引发对人才发展路径的反思。治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类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与此同时,人才发展格局正在改变,政府不再是推动人才发展的唯一责任主体,市场经常性在人才配置中出现失灵,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开始参与人才发展事务,人才也以独立的姿态成为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促使我们必须用治理理念去重新审视人才发展问题。人才发展已经踏入治理时代。三是破解人才发展实践难题需要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力不足、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面向未来的高端人才开发体系不成熟三大挑战,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制度、运行高效的模式、科学规范的机制解决,这些都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四是党管人才体制加速人才发展治理进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讲话、批示和指示,体现出丰富的治理思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创新驱动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做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部署,为人才发展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人才发展治理开始在更广范围内受到关注。这些重大变革趋势,凸显了人才发展治理的重要性,为人才发展治理创造了条件。本研究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在理论上,用治理理论思考人才发展问题,梳理人才发展治理形成脉络、概括人才发展治理特征、提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应然框架,丰富和拓展了治理理论的研究范畴。二是在实践上,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系统分析我国人才发展治理案例,概括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尝试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路径,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一是通过查阅文献,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确定研究重点,梳理理论基础。二是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基础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对比,从中寻找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规律。三是深入3个省的15个县市的农村、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选择重点人才发展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构建路径。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论共分四章:第一章“人才发展治理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基于对有关概念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梳理阐述,对本研究涉及的人才、人才发展和人才发展治理三个核心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和界定,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整体特征进行初步描述,提出了多中心布局、多层次结构、多关系网络的人才发展治的理想愿景,使研究问题范畴更加精准。第二章“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一是依次剖析对人才发展治理研究有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和治理理论,探讨阐述这些理论对于丰富人才发展治理理论和指导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梳理、回顾、对比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历程,挖掘国外人才发展过程中的治理思想。三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四个维度,归纳国外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要素特征。最后,对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共性经验进行概括,从中寻求对人才发展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第三章“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和理论反思”。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治理孕育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对4个人才发展典型案例和东北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体制不顺、治理环境不优等实践困境,以及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面临的适应人才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需要等4方面趋势要求。第四章“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应然构架,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机制构成进行概括。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路径,从夯实运行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完善方式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从人才自身、人才资本和人才事业三者共同发展的视角提出“人才发展”的概念。学者们对“人才”概念研究论述得较多,但对于“人才发展”少有探讨。研究中在对人才发展概念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历史上与“人才发展”内涵相似、使用语境相近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基础上,跳出基于“人才发展”语义层面的理解,提出人才发展是“包括人才自身发展、人才资本增值、人才事业进步在内的诸多公共事务的总和”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助于准确确定“人才发展治理”的研究范畴。二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等4方面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的特征。通过将人才发展置于治理视角下进行探讨,从人才竞争战略、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人才法律法规等4方面,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概括出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治理方式法制与规范、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等人才发展治理规律性特点。并从操作层面对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等5方面经验做法进行阐述。此前没有学者对人才发展治理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概括。三是用治理理论对中国人才发展实践进行剖析,对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通过案例分析概括了当前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产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基础积累期”“雏形出现期”“格局加快构建期”和“体系形成期”4个阶段。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人才争夺战降温”“区域间人才平衡发展”“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4个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单位层面人才发展治理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概括出政府间合作、推动政府角色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多中心治理等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从而对我国人才发展实践困境和趋势要求进行了科学判断,对于科学客观判断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状况具有一定意义。四是提出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构建路径。基于对国际和国内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分析,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什么”“怎么办”问题进行阐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概括为以“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为目标,由“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构成的网络化治理,并对建设目标和机制构成进行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生态、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加强监测评估等策略加快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王涛[5](2019)在《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里,明确将深化转型、融合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城市出版社作为一个特殊的出版主体,实施数字化转型,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又是顺应产业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本文以青岛出版社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梳理其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策略、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加以总结概括,来供其他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另一方面,对于存在的问题,将结合数字出版产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内容、理念、新业态、技术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互动是本文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一方面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和城市整体文化氛围的提升,离不开作为文化与知识生产输出基地的出版社的参与。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出版社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梳理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内外部机遇与挑战,运用城市文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二者之间的发展互动的重大意义和有待深化拓展的空间,促进城市出版社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自身在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扮演的不可替代角色,加速城市出版社在城市文化品位与实力提升中主体意识的觉醒,进而对城市出版社的转型与数字化融合提出有针对性策略建议。

王耀祖[6](2019)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面对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也对全国各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长期以来,大同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重工业基地,在解决全国能源供应、保持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单纯依靠煤炭资源,导致大同市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诅咒当中,为改变这一现状,大同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表明了本研究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论文随后的展开奠定初步基础。第二部分,对绿色发展理念、转型发展理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大同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属性,并回顾了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获得发展的同时对山西乃至全国经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第四部分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经历以及进一步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六个方面对大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一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二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产业多元协调发展;三是以绿色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大同经济绿色发展;四要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为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五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六是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生态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自身实际,大同市的经济转型完全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相信也能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赵春茂,刘宗灵[7](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干部群体及其内在张力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学界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情形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问题意识也日渐鲜明,史料不断得到挖掘,其论域不断开阔与拓宽。学者围绕着中共干部群体来源的多元化、不同类型干部之间的张力、中共把控组织风险的手段等多个重要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相与复杂性。与此同时,相关研究在新史料的挖掘、新研究视角的引入、方法论的更新完善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白常伟[8](2018)在《苏家屯区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工程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生平与质量均有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供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供更高供电质量,更强的供电能力,更合理的分配电力输出,更高效的发挥现有配电网络资源,配电自动化的的建设已成为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走之路。相比过去配电网运维管理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方式更加智能、先进,其可利用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将配电网捏合成一个可控的整体。在配电网出现故障点时可及时确认故障地点,分析故障原因,为事故及时处理提供帮助,缩短故障恢复时间,对形成联网回路的故障点,还可通过配电自动化,对故障点进行分割,重组配电网络,做到对配网故障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保障用电的可靠性。本论文针对该地区配电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对用电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于现有配电网架的供电可靠性、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讨论与研究。文中,首先对配电自动化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分析苏家屯地区的配电自动化现状,针对苏家屯地区配电网架落后,单电源放射性线路比例大,联网率以及满足N-1标准的线路比例低的情况,分析配电网一次网架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并提出配电网一次网架的改造方案。由于在以往工程中苏家屯地区未进行过配电自动化改造,本工程结合苏家屯地区配网现状,以简洁、实用、经济的建设原则确定适合苏家屯地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根据既有线路的接线特点,提出以集中控制型、运行监视型以及就地控制型三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实现配电自动化,并对配电一次设备的改造方案、终端设备的布置需求、以及对通信设备的选择进行分析,确定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网方案、通信方案、建设规模等,同时对通信建设的总体架构、组网方案、通信网络建设方案以及配电网自动化子站建设方案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最后通过改造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过配电自动化改造,苏家屯地区的供电可靠性,电压稳定性都有显着的提升。苏家屯区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增强苏家屯区域配电网的可观性、可测性、可控性,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苏家屯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黄海群[9](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徐晓丹[10](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二、华北采研院实现“双丰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采研院实现“双丰收”(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2.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2.1.1 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1.2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2.1.3 社会主义经济可行性大论战的爆发
        2.1.4 兰格个人的成长经历
    2.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溯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理论
        2.2.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
        2.2.3 帕累托最优理论
        2.2.4 考茨基社会主义货币思想
        2.2.5 巴罗内“试错法”
第3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3.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
        3.1.1 “兰格模式”的内涵
        3.1.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3.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概观
        3.2.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前提
        3.2.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2.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3.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3.3.1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多元化所有制形式
        3.3.2 用计划模拟市场
        3.3.3 具有明显的竞争性
第4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对比分析
    4.1 “兰格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4.1.1 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的比较
        4.1.2 主要内容与形成过程的比较
        4.1.3 基本特征的比较
    4.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时代关联
        4.2.1 二者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
        4.2.2 二者都具有相同的社会主义理念
        4.2.3 二者都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性
        4.2.4 二者都极具突破性与创新性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
        4.3.1 理论来源的超越
        4.3.2 市场地位认知的超越
        4.3.3 政府职能与作用定位的超越
        4.3.4 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超越
第5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5.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1.2 论证了市场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可以兼容
        5.1.3 论证了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5.1.4 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5.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
        5.2.1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启迪意义
        5.2.2 对后世学者的理论研究有借鉴与启发作用
        5.2.3 为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提供全新的方法与思路
    5.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5.3.1 理论模式本身存在缺陷
        5.3.2 未能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总框架
        5.3.3 现实可行性与实践性不强
第6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6.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6.1.3 在实践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6.1.4 在创新与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新的理论飞跃
    6.2 培育和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
        6.2.1 完善、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2.2 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6.2.3 完善市场竞争与价格决定机制
        6.2.4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6.3 推动创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6.3.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6.3.2 深化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
        6.3.3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6.3.4 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
    6.4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4.1 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6.4.2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6.4.3 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6.4.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5 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6.5.1 坚持共享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6.5.2 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6.5.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6.5.4 建立完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引领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先驱们——纪念本刊创刊8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救国”初心难昧
2 “教育救国”名校先行[1]
3 萦绕缠绵的心愿: 云大国立
4 磨砺钝锐双刃剑: 兴办核电站

(4)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
    一、人才发展治理核心概念阐释
        (一)人才
        (二)人才发展
        (三)人才发展治理
    二、人才发展治理的理想愿景
        (一)多中心布局
        (二)多层次结构
        (三)多关系网络
第二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
    一、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创新理论
        (三)治理理论
    二、国外人才发展实践历程
        (一)北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二)欧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三)亚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四)金砖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三、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要素特征
        (一)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
        (二)治理方式:法治与规范
        (三)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
        (四)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
    四、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经验
        (一)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
        (二)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三)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
        (四)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五)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
第三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与理论反思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年):基础积累期
        (二)改革开放后(1978—2000 年):雏形出现期
        (三)进入21 世纪后(2000—2012 年):格局加快构建期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现在):体系形成期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人才争夺战降温案例:政府间合作
        (二)区域人才平衡发展案例:政府角色重塑
        (三)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公共服务市场化
        (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案例:多中心治理
    三、人才发展治理的地方实践:以中国东北J省为例
        (一)J省人才发展治理背景及基础
        (二)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历程
        (三)J省人才发展治理成效
        (四)J省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挑战
        (五)J省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思考
    四、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与趋势要求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趋势要求
第四章 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一)科学规范
        (二)开放包容
        (三)运行高效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机制构成
        (一)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
        (二)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
        (三)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
        (四)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
    三、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构路径
        (一)夯实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运行基础
        (二)强化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能力建设
        (三)完善中国人才发展治理方式手段
结论
    一、主要观点
    二、主要创新
    三、未尽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致谢

(5)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2 出版业数字化宏观发展环境与现状概述
    2.1 政治环境分析
    2.2 经济环境分析
    2.3 社会环境分析
    2.4 技术环境分析
3 城市出版社发展分析
    3.1 城市出版社
        3.1.1 城市出版社的内涵
        3.1.2 城市出版社诞生与历史变迁
    3.2 城市出版社特征
        3.2.1 地域色彩浓厚
        3.2.2 发展参差不齐
        3.2.3 集中诞生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3.2.4 直属于城市市委、市政府领导
    3.3 城市出版社的发展现状和定位分析
        3.3.1 城市出版社发展现状分析
        3.3.2 城市出版社发展定位分析
    3.4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3.4.1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3.4.2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5 城市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3.5.1 城市出版社的优势
        3.5.2 城市出版社的劣势
        3.5.3 城市出版社的机会
        3.5.4 城市出版社的挑战
4 青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研究
    4.1 青岛出版社发展概述
    4.2 青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4.2.1 数字化转型目标
        4.2.2 数字化转型策略
        4.2.3 数字化转型基础
        4.2.4 数字化转型不足及策略建议
    4.3 青岛出版社依托城市转型互动分析
        4.3.1 建立数字化阅读社区,建立市民阅读体系
        4.3.2 建立城市文化消费体系,成立青岛出版艺术馆
        4.3.3 加快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为市民营造精美的阅读氛围
5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与城市之间发展互动探究
    5.1 城市出版社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的经济与文化角色
        5.1.1 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
        5.1.2 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参与者
        5.1.3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担当
        5.1.4 市民文化素养提升与全民阅读推动者
        5.1.5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者
        5.1.6 城市文化发展的助推者
    5.2 城市政府部门对城市出版社转型担负的职能
        5.2.1 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5.2.2 政策支持与政策保障
    5.3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依托城市转型策略
        5.3.1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保持内容资源常态化更新与形式创新
        5.3.2 强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品牌感知力
        5.3.3 依托城市资源,做好转型文章
        5.3.4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聚焦优质精品产品内容打造
        5.3.5 牢固树立数字出版意识,加强数字化出版编辑人才引进与培养
        5.3.6 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大力拓展多元业态
        5.3.7 强化版权和商业模式的建设和探索
        5.3.8 加强资本能力建设,推动出版业态融合发展
        5.3.9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强化渠道与营销能力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主要原则:绿色低碳循环
        (三)基本诉求:生态文明建设
    三、转型发展的相关论述
        (一)转型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转型发展的核心与动力
        (三)转型发展的目标与着力点
第二章 大同市原有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及历史贡献
    一、大同市所属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二)大同市相关概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与贡献
        (一)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发展阶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出的历史贡献
第三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大同市转型发展的初步探索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总量大而不优
        (二)产业结构仍偏于单一化,煤炭供给侧改革任务重
        (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四)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保增长的环境压力
        (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对转型发展思想准备不足
        (三)缺乏绿色发展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绿色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有限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引导观念转型
        (一)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二)强化绿色就是最大的民生的意识
        (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底线观
    二、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积极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三、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
        (一)壮大绿色发展人才队伍
        (二)立足现代科技,以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发展
        (三)建立创新平台,推动“双创”绿色升级
    四、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制度保障
        (一)创立绿色GDP发展机制和考评监测制度
        (二)建立相应的绿色财税金融体制
        (三)健全和完善用人制度
    五、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空间布局
        (一)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二)构建联结“一带一路”的大通道
    六、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转型
        (一)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二)健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三)健全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打赢环境保卫战
        (四)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干部群体及其内在张力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界对全面抗战时期共中干部来源多样化的研究
二、学界对全面抗战时期不同类型干部间张力的研究
三、学界对中共把控组织风险手段的研究
四、余论

(8)苏家屯区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工程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项目总述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原则
    2.3 工程概况
    2.4 改造方案遵循的设计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气部分改造方案
    3.1 电力系统概况
        3.1.1 供电区域划分情况
        3.1.2 配电网情况
        3.1.3 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3.3 配网网架建设方案
        3.3.1 配电网一次网架现状
        3.3.2 配电网一次网架改造方案
        3.3.3 配电网一次网架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
    3.4 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
        3.4.1 配电网一次设备改造方案
        3.4.2 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3.4.3 设备选择技术标准
        3.4.4 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
    3.5 配电自动化通信建设方案
        3.5.1 通信方式比选
        3.5.2 总体构架及组网方案
        3.5.3 通信网络建设
        3.5.4 通信系统建设规模
        3.5.5 配电网自动化子站建设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技术指标分析
    4.1 估算编制依据说明
    4.2 投资估算
    4.3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4.4 效益分析
        4.4.1 经济效益
        4.4.2 管理效益
        4.4.3 社会效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华北采研院实现“双丰收”(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葛婷婷. 吉林大学, 2019(02)
  • [3]引领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先驱们——纪念本刊创刊80周年[J]. 张世杰,张晓力,张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S1)
  • [4]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 董博. 吉林大学, 2019(10)
  • [5]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 ——以青岛出版社为例[D]. 王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0)
  • [6]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王耀祖.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干部群体及其内在张力研究综述[J]. 赵春茂,刘宗灵. 西部学刊, 2019(07)
  • [8]苏家屯区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工程设计及实现[D]. 白常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10]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华北矿业研究院实现“双丰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