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活动

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活动

一、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1](2021)在《儒家修身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养成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师德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难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修身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与当今高校师德建设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儒家以内仁外礼为主旨,通过笃志守道、博学多识、反求诸己、躬身力行等方法,成就内圣外王的事功。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探讨可以发现,高校师德是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道德规范与道德自觉的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高校教师要志道据德,树立崇高理想;学而不已,加强终身学习;立人达人,扎根育人实践。教师个体和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求仁得仁,共同促进良好师德的养成。

许伟[2](2021)在《《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共二十三卷,是明代方孔炤在继承祖父《易蠡》、父亲《易意》思想的基础上,历二十五年时间几易其稿而成,方以智及其子侄、学生等也参与了此书的前后稿的合编。此书汇集了几百易学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易学发展的盛况,是明代易学的鸿篇巨着,也展现了桐城方氏一在二中、寂历同时、兼容并包、集义大成的易学主张。此书不是一本易学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本为解决社会问题、学术问题而贯通诸家思想的易学大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此书一直没能被读者发现,而关于此书卷数、版本及书中征引哪些着作都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桐城方氏“节义、孝悌、忠贞”的家风、“明善、崇实、穷理”的家学,对方孔炤、方以智父子思想及其坚贞不屈、敢于担当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方孔炤父子以刚正不阿、正色凛然的品格,历经忧患却素位中节、卓然挺立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及演变。桐城方氏易学,肇始于方学渐,其思想“揭性善以明宗,究良知而归实”,提出“至善之妙,不落有无”的观点,认为至善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客观之理蕴含其中。不落有无,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对有无的兼有、贯通,是一种思辨方法,更是一种包容、折中、会通、集大成的思想,这种方法为方氏后人所继承。桐城方氏易学,发展于方大镇,他传父性善之学,以“荷薪”名馆,取“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之意,其继述家学的宏愿被后代遵从。方孔炤庐墓期间继承其父“荷薪”之志,研读家传易学,作《时论》。方以智在庐墓合山期间,遵父命着手合编《时论》前后稿。方大镇反对“无善无恶”说、“执总恶别”说,研究《易》图、《易》理,贯通先后天关系,提出“因二贞一”“太极不落有无”“《易》贵时用”“下学上达”“先在后中,止有善用”等命题,对方孔炤、方以智影响很大,是方氏易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是万古之时用”的观点,是方孔炤《时论》所要阐发的思想主旨。时用,意在强调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有其本然的律动之理,人与自然、社会交接时需要时刻践行之,这也是一种“其要无咎”的主体自觉与价值选择。《时论》,更有对集义大成“孔子圣之时”的无限向往与责任期许,对符合宇宙律动之理的真理性认识的集大成和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也自然是题中之义。方孔炤转向象数易学,则得益于与黄道周西库论《易》,使他开始重视象数之价值,重视对宇宙万物及其律动之理的考察,并鼓励子孙辈学习象数易学。黄道周提出“学者动卑象数,故天道不着”“吾道最忌笼统,交盘不得”的观点,指出“四顾星河,烟云草木,都是性道,都是文章,至此便有要约”。方孔炤吸收了黄道周的独变、积变、独存、游魂的卦变思想,更发展出“推变”“贞悔变”“互换变”“伏变”“倚变”“叠变”等卦变方法。他与黄道周,皆刚正不阿,敢于与权贵作斗争,在危难时敢于挺立君子人格、勇于担当。道周“素位中行”的处事方式更让他深受感染,即“富贵、贫贱、患难、一毫着心,便是不素,便行不去”。他晚年更跳出易学图式的研究,探索物理之学,提出“即质知通”“至理藏于物理”等观点,更“通黄公之塞”,提出“虚空皆象数,象数即虚空”“公因、反因”的观点。王宣广泛研究物理、图书之学,师承方学渐,调和方大镇与吴观我论争,授学方以智,对方氏家学的传承和象数易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桐城易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方孔炤“两间,物物皆河洛”“河洛,为一切生成之公证”“中五”说,主要受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影响,并令儿侄辈学习王宣的易象思想。虚舟提出“格致研极之精旨,皆具于《易》”的观点,指出只有符示宇宙律动的象数学才是真绝学,认为只有广泛研究象数物理才能避免了走向纯粹虚无,也避免了拘泥于小的视域,从而达到至虚、至实的合一。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主要分为几个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桐城研易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主要继承性善说,反对无善无恶说,吸收方学渐的“至善不落有无”思想、方大镇的“太极不落有无”思想,阐明其折中调和、归纳整理、集义大成的思维内涵,为其建构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的思想提供了进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期方孔炤主要以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为主要目标,以儒学系统中有关道德性理学说的归纳为主,也可能涉及一些象数学内容,但对象数学、物理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是1640年入狱西库期间,方孔炤受黄道周影响,开始对邵雍象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人无论是经纬天地还是洒扫应对,都要涉及到自然象数问题。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肆赦之后,用两年时间,他又融会贯通扬雄、关朗、京房、邵雍等人思想,建立了一个博大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于1643年命儿侄等编录《图象几表》。桐城研易时期,是1644年9月后,方孔炤因在弘光政权受排挤、迫害,心灰意冷,归隐桐城白鹿山庄环中草堂,因筮得“潜龙勿用”,自号“潜老夫”,潜心研《易》。他耗费十二年时间,《时论》又三易其稿,并完成对《系传》的解读,“虚空皆象数”“公因反因”等命题,皆是方孔炤此时提出的。方以智参加《周易时论合编》的编订,主要在其父亲去世后,并对《图象几表》作了大量扩充,添加了文字注解,又阐发了很多易学图式,如《冒示》《密衍》《极倚》等。他为此书的编撰,花费了大量时间,书中有方以智1656、1657两年参与编撰的明确记载,大量的“智曰”“智按”可能就是这时期加入的。大约在1657年冬到1658年,方以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亲自编录,将工作交给方鸦立、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方中发及学生等。《周易时论合编》编录时,收录了大量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和《浮山文集后编》中的着作。《周易时论合编》中的很多思想,也出现在方以智的着作中。通过不同着作中关于相同或相似观点的整理,能更加了解其思想内涵,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哪些观点是方以智提出的,哪些观点的提出则要溯源到其父方孔炤,甚至祖父方大镇、曾祖父方学渐。桐城方氏,方大镇首先阐述“天下随时”,主要是为了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交际时,能够不违背客观事物之理,而真正实现主客观相统一。随时,并不是说人可以任意妄为,而是应对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时宜中节、唯变所适,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又需要时刻检视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之理。方孔炤认为,古今圣贤没有相因袭而不变的,后世贤人只有在随时表法中随时拾薪,才能开创出未有之事业。他对前人的思想,既不是全盘肯定,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吸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即“供薪举火,集义大成”。他溯源儒学系统中关于时的“时序”“时乘”“时义”“时行”“时中”“时用”“时习”等论述,体现了他对礼乐文化之维护与扞卫;阐明了因时制用、因时觉世、时义大成、治历明时、冬炼三时、善用惟时之大义,展示了其与客观律动之理偕行的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经权合一的目标期许。方以智提出“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时,可以用来表述自然界四时更替、寒暑推移、物候变化、昼夜运转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中万事万物有其本然秩序和运作之理,既包括自然之物理,也包括社会之宰理以及统贯万事万物的至理,更有人要时宜中节、因时制用、经世务实的价值导向。方孔炤与黄道周西库论《易》后,重视以象数征理,更以邵雍元会运世思想建构了其独特的“午会之时”的象数易学体系。《周易时论合编》凝结了桐城方氏几代人的心血,其对于小人道长的忧患,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们借助“午会”思想,论证礼乐文化的合法性,以及维护礼乐文化的必要性,更是一种为万世考量的时义担当。他们对火的重视,凸显了其对礼乐文化的坚定,有让人们清晰认识世界律动之理、向明而治的希冀。他们认为,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事物对立的两端有其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处,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寂历同时、以立统泯、《易》贯费隐的时用哲学体系。王畿的“无善无恶”说,过分强调先天之体,致使中下根之人尚未开悟良知的情况下,又没有后天诚意、戒慎之功,而陷入个我的肆无忌惮,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方孔炤通过寂然在历然中、大一在大二中、无极在有极中、绝待在对待中、先天在后天中、公因在反因中等命题,建构了一个贯通先天与后天、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有与无、知与行、一与多的哲学体系,既重视对宇宙中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性的考察,又于过程中实现对其终极本体的贯通。他通过对先后天关系的探讨,提出“先天不能不后天”“止尽后天即是先天”,重视宇宙有机体中的个体性及其过程性价值,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论、“即质知通”的认识论、经世致用实践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易学图式、贞悔卦变思想,阐释了交轮几、公因反因、统辨相一等,阐释了方氏“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易学主张。方孔炤通过对“周易”字义的解释,指出易是大一、是贯通于至变过程中的真阳,离二无一,舍一亦无二,建立了一个“寂历同时”“体用一源”“不落有无”“用即其体”的哲学体系。方氏认为,《易》能融合理气象数、贯通费隐为一体,是法天道设政教、各正性命之书,阐明了宇宙万事万物中有其律动之理,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方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可以通过卦爻象数展现其运动规律,人可以通过卦爻、蓍策的推衍来认识万物律动之理,人类一切认识皆可以归结为“极数知来”的大蓍占,对于我们通过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而发现其固有规律有启发意义。《周易》是圣人仰观俯察、极深研几而得到的智慧,是一部探讨宇宙律动变化之书,是让人与时偕行、各正性命之书。人们对卦变及其易学图式的重视,实际上是探讨其背后所表法的宇宙动变规律,而不是机械、僵化地把图式看做静止的图片,而不懂其背后的旨归和精蕴。方孔炤反对把“虚空”解释成空无一物,认为“虚空”不是否定万事万物的抽象范畴,不是排除万物的独立空间,不是孤悬于外的独立化境,而是万事万物充塞其中、通贯古今、律动不息的宇宙时空,更有充塞于宇宙空间中实物、实事中的客观之理律动不已。他以“虚空皆象数”“理寓象数”的命题,反对了王畿的“四无”说,重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价值,并且于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本有的律动之理,认为客观事物变化之理不孤悬于事物变化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现实世界的贯通。《周易》之象数、卦爻,是古之圣贤对客观世界之律动的真理性认识。“象数即虚空”命题,阐明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探索,也阐明了主客体相统一之应然目标。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皆是象,不仅包括自然物象,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之物象,也包括社会之象,如日用饮食、伦理纲常、礼仪规矩之象,甚至包括意象、言象、像象、数象、内象、外象,又有费象、隐象,但无非是阴阳二象。方孔炤认为,学易者须明易学图式背后所符示和表法的宇宙律动之理,而不是泥于易学图式不明其背后蕴含的微言大义,应重视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的考察。他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包括自然界之物理、人伦社会之宰理,甚至包括宇宙中“费隐弥纶”的至理。《河》《洛》象数,符示了宇宙的律动,是宇宙间一切生成之公证,对万事万物之律动无所不备。方孔炤认为,虚空皆象数,象数中有所以然之理,人们可以即“睹闻”睹“不睹闻”,即通过有形有象之象数,认识隐藏在象数之中的所以然之理。方氏易学中的“象数”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宇宙有机体的律动之实存,并通过宇宙万物鲜活的律动展现表法出来。二是圣贤通过对客观宇宙之理的认识,所摹略和符示出的客观世界之运动规律的象数图式。《易》之卦爻、图式,符示了宇宙之变动规律,是宇宙的律动之理的反映和符示。“象数征理”的观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只学习易学图式,而忽视具体事物律动之理。人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下学上达”“即费知隐”“即质知通”。其“五行尊火”“文即质”“藏罕于雅”等命题,阐明了人要重视真理性认识,明确其是主体对宇宙客观律动之理的开显,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获得更高达认识。方氏主张“藏悟于学”,认识到胶柱于文章训诂之学有不能会通之弊,但是偏于空理则有空疏之弊,但空疏之弊甚于胶柱,强调于藏顿于渐、下学即上达,以解决二者的贯通问题。他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关连,提出“因物转物”的观点,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律动之理,对于一味玩弄灵明心性、意念自守的心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既反对踞荒高而独尊,又反对胶训诂、膏词章,主张通过征质物理贯通全费全隐之物,真正建立一个“一多相贯、博约同时”的哲学体系。王畿“四无说”对于接引上根之人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中下根之普通百姓、甚至部分学者来说,难以领会其精髓,反而成为恣情纵欲之口实。至善,不仅是一种道德本体,更是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善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行动中的动而不失其正。贞一,是肯定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过程中固有的律动之理,也是方氏一门坚贞不屈的道德品质与节操。方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有很多是不合客观之理的,只有通过理其情,才能让人为了更好的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不仅是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也是人面对对整个宇宙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戒惧,在《易》《中庸》中多有出现,不是对主体的限制与恐惧,而是为了实现实现主客体统一,保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时宜中节的一种必然要求。各正性命,实际上是人自觉的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目标。方孔炤认为,圣人作《易》、制礼,皆是通过仰观俯察探究天地之理而得,尊重宇宙律动的客观性是必然要求,人若能以圣贤所开显的智慧为指导,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做到时宜中节,必然取得活动才成功,若忽视客观世界的律动之理,必将受规律的惩罚。方氏甚至提出“六经皆礼、皆《易》”的观点,皆是看到了圣贤对宇宙客观性及其律动之理的尊重。方氏乘一贯、集大成的时论易学,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建构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理学与心学融合、古今中西会通的宏大体系,促进了宋明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赵盛梅[3](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赵清文[4](2020)在《王船山对朱熹经权关系理论的批评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朱熹不满意程颐"权即是经"的提法,认为"经与权亦当有辨"。王船山沿袭了程颐经权统一的立场,对朱熹刻意分辨"经""权"的做法持反对的意见。同时,对于朱熹"经疏而权密"的观点,以及他对汉儒"反经合道为权"观点的态度,王船山都进行了批评。王船山的经权观,将"经"和"权"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体用关系,并突出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特征,这既是对前人经权理论的总结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钟青苹[5](2020)在《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影响》文中指出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构建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其道德人格发展状况更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综合国力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儒家修身思想是集其人格构建目标、内容、途径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中国道德规范的深厚内生动力。儒家修身道德人格目标、内容、途径对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人格追求,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形成正确道德认知和情感,培养长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思路,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儒家修身思想概念、主要内容、理论逻辑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涵义及构建的内容进行论述,梳理了两者的基本内涵,厘清了“是什么”的问题;从目标、内容、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宝贵财富,论证了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内生文化基因和当代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说明了“为什么”要加强儒家修身思想的影响。最后落脚到“怎么做”的问题上,以问题为导向,从基本原则、基本目标、主要途径几个方面,紧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加强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影响的路径。

石莹[6](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李桂珍[7](2020)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陆九渊是南宋时期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承孟子“心性论”之统绪,集佛学义理与修养方法,总括理学思想家“心”、“理”、“道”之概念,阐旧扬新,提出“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开创了儒家哲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心学”思想体系,后明代王阳明集其大成,最终发展出“陆王心学”一派,并与“程朱理学”相颉颃。陆九渊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被视为宋代新儒家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陆九渊以“心”为最高哲学范畴,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础,建构了心本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宇宙即吾心”的宇宙论、“天人合一”的人性论、“发明本心”为工夫论。其思想体系是以“心”、“本心”与“理”的关系而展开,彰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尤其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阐扬“本心”自有的德性,主张“发明本心”、践履本心,以实现“成圣”的修养境界。本文结合陆九渊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和梳理陆九渊心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对理解儒家心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阐发儒家心学思想,为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高隽娴[8](2019)在《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明清整个思想发展的历史,其实存在着大量对知识本身研究的思想理论,即认识论。中国古代认识论,因其所关注的问题、建构形式、表达方式以及在认识的功能上与西方认识论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论,当今学者对于它的研究总体上还是较为薄弱。尤其将程朱理学认识论的方法运用到管理认识实践活动中的研究就更为少见。因此,本文选取理学的主流派——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我们目前了解中国管理哲学提供一些可为借鉴的思路。本文是从管理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入手,即对管理认识论以及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概念进行尝试性的界定,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管理认识论的本质和管理认识论的特点,明确本文管理认识论展开的指导原则以及立脚点。其后,从管理哲学和广义认识论的视角,运用文本诠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以程朱理学(本文特指二程和朱熹的主体思想)“理—气—物—理”哲学逻辑结构作为主线,将结构中每一部分所涉及的范畴进行了管理认识论意义上的解读。通过对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理论框架的细致阐释,同时结合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特质,本文亦提出了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当代价值,以期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献上微薄之力。

杨莹莹[9](2019)在《“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慎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在当时的历史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慎独”融入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育过程,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坚守着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了文化自信。从对“慎独”的内涵解读着手,并找到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契合之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实现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育,进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一批具有生机活力的生产力,利用“慎独”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层面而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保障。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借鉴的思考点,对于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第二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相关概念,厘清“慎独”思想的概念与基本内涵。从心理学、伦理学角度总结道德人格的内涵,并总结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与内在逻辑性指出培育的可能性所在。第三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可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品德建设,实现道德人格培育的角色转变。第四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内容,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主体意识培育、道德自省教育、道德自律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大前提下坚持方向性原则,其中有对方向性原则的必要性认识及贯彻的科学性与方法性。加强“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渗透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示范性原则。第五部分,“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从自我修养、反省、自我管理的角度强调“慎独”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家庭环境、学校入手,营造“慎独”存在的微观环境;从社会、文化、媒体入手,营造“慎独”的宏观环境。“慎独”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利用优秀的文化基因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当今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辛天莉[10](2019)在《先秦慎独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慎独作为先秦重要的修身思想,体现了人们在道德品质层面的最高追求途径。同时,它也被看作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引领的手段。本文以先秦“慎独修身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解读了其相关内涵、内容以及特征,最后就其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展开了深入分析。先秦“慎独”思想对古代中国的道德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当下,为了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重新审视先秦“慎独修身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显得迫切而有必要。历经沧桑,先秦“慎独思想”并没有失去其本质的善德,并且在我们现代道德建设中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针对先秦慎独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进行探析,首先就慎独思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其形成所具有的特殊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其次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到正式提出,后经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慎独思想体系。最后探讨了慎独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这一章在立足于研读先秦古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丰富内涵与主要特征,也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为了还原“慎独”的本义首先必须对“慎”与“独”进行拆解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出慎独二字的真正内涵,进而明白蕴含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道德与修身之义。其次依据相关古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概括出慎独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对慎独修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以归纳总结出其基本特征。第三章:这一章主要就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我们要本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先秦慎独思想,就其对当时知识分子以及先秦以后乃至中华民族修身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传承发扬,而对于其存在历史局限性的一面我们也要有所重视,做到扬长避短。第四章,这一章是论述了慎独思想的当代启示,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尝试分析慎独思想在公民道德自律、如何尊重人的心性养成规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推动我国公民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塑造个人品行操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修身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养成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家修身思想基本内容述要
    1. 修身的理论基础
    2. 修身的主要内容
    3. 修身的终极目标
二、儒家修身思想方法论阐释
    1. 笃志守道
    2. 博学多识
    3. 反求诸己
    4. 躬身力行
三、儒家修身思想观照下的高校师德基本要求
    1. 师德是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的统一
    2. 师德是道德规范与道德自觉的统一
    3. 师德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四、新时代高校师德养成路径探析
    1. 志道据德: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师德情操
    2. 学而不已:加强终身学习,追求广博精深学问
    3. 立人达人:强化爱生育才,扎根立德树人实践
    4. 求仁得仁:发挥自觉意识,促成师德建设共同体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史回顾
        (一) 《周易时论合编》研究现状
        (二) 方以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周易时论合编》作者及征引书目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语境
        一、政治背景
        二、思想语境
        三、自然科学状况
    第二节 方孔炤、方以智与方氏家风
        一、桐城方氏家风
        二、方孔炤: 《时论》之创立者
        三、方以智: 《时论》之完成者
    第三节 《周易时论合编》版本、征引文献
        一、《周易时论合编》卷数
        二、《周易时论合编》版本
        三、《周易时论合编》征引着作
第二章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过程
    第一节 《时论》之思想渊源
        一、方学渐“性善”哲学:至善不落有无
        二、方大镇的“《易》贵时用”思想
        三、黄道周象数易学
        四、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
    第二节 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
        一、会通家传易学时期
        二、会通象数易学时期
        三、桐城研《易》时期
    第三节 方以智编定《周易时论合编》
        一、方以智等编撰《周易时论合编》
        二、《周易时论合编》征引方以智着作
        三、《周易时论合编》与方以智的思想关联
第三章 “时论”之义理阐释: 善用惟时,时义大成
    第一节 “时论”之义涵
        一、随时拾薪,以供薪举火
        二、圣人因天用天、因时觉世
        三、天下随时,有开必先
        四、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
    第二节 “时”之儒学发微
        一、时之儒学溯源
        二、时序: 雨旸燠寒风来备
        三、时乘: 统御同时
        四、时义: 藏密于前用
    第三节 “时”之经世义涵阐发
        一、时行: 入民善动
        二、时中: 乘时中节
        三、时用: 因时制用
    第四节 环中寂历,善用惟时
        一、治历明时,随时而息
        二、四分用三,冬炼三时
        三、《易》贵善用,善用惟时
第四章 “时论”之象数阐释:午会之时,乘一贯也
    第一节 “午会之时”的内涵
        一、“午会之时”提出的历史语境
        二、午会之姤: 一阴滋生,小人道长
        三、午会圣人,制度礼乐,以烹养万世
    第二节 “午会之时”义涵发微
        一、向明而治,继明照四方
        二、阳统阴阳,居贤善俗
        三、以立统泯,多识一贯
    第三节 “乘一贯”思想的实现
        一、寂历同时: 形上与形下的兼顾
        二、顿渐同时: 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三、《易》贯费隐: 交轮一贯的实现
第五章 “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本体论
    第一节 寂历同时的理论建构
        一、寂历同时: 寂然在历然中
        二、一在二中: 大一在大二中
        三、绝待在对待中
    第二节 不落有无的太极观
        一、“无极而太极”说
        二、太极不落有无
        三、至理藏于物理
        四、全图皆太极
    第三节 先天在后天中
        一、先后天八卦图
        二、先后并用,圣人随时发明
        三、先天不能不后天
        四、先在后中,止有善用
    第四节 贞悔卦的交轮、统辨
        一、公因在反因中
        二、交轮几
        三、统辨、互根说
第六章 “两间皆易”的易象观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之周易观
        一、《周易》新诠
        二、《易》合理气象数,为费隐一贯之书
        三、蓍龟守《易》,藏大于小
    第二节 “虚空皆象数”
        一、“四无”之弊
        二、虚空皆象数
        三、象数即虚空
    第三节 河洛象数,为一切生成之公证
        一、《图》《书》一也
        二、图书一理,皆是易道
        三、中五,用三藏一旋四
        四、五合互藏说
第七章 “博约同时”的格物说
    第一节 “下学即上达”格物说
        一、藏悟于学,下学上达
        二、以物观物,交格交贯
        三、博约同时,一多相贯
    第二节 即费知隐
        一、即费知隐
        二、即质知通
        三、象数征理
    第三节 “圣人体天宰天”的文明观
        一、五行尊火
        二、文即质
        三、藏罕于雅
第八章 “顿渐同时”的功夫论
    第一节 善体,在“遏恶扬善”之善用中
        一、“四无”与“四有”之争
        二、先后并建,顿渐同时
        三、至善,在为善去恶中
        四、贞一,以善天下之动
    第二节 “戒惧”功夫论
        一、理其情,而“情即性”
        二、戒惧即飞跃
        三、《易》官天继善、各正性命
        四、全《易》,无非教学,无非圣功
    第三节 礼者,卫道之藩、居身之舆
        一、礼者,天所秩而用于人
        二、《易》《礼》不二
        三、礼者,安上下、合外内
结语
    一、《周易时论合编》之会通特色
    二、乘一贯、集大成的目标
    三、儒学立场和经世致用之指向
    四、《周易时论合编》的易学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周易时论合编》藏本问题
    附录二 周易时论合编之版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王船山对朱熹经权关系理论的批评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朱熹在经权关系上的见解
二、王船山对朱熹经权观的批评
三、王船山对经权关系理论的发展

(5)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相关概述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相关概述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概念界定
        (二)儒家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儒家修身思想的理论逻辑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涵义及构建内容
        (一)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涵义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本质目标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
    一、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内在联系
        (一)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目标内在服务于社会发展
        (二)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内容一脉相承
        (三)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一致指向人的自主修养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提供了宝贵资源
        (一)“君子”修身目标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信念提供了文化土壤
        (二)“仁义礼智信”的修身内容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准则提供了理论借鉴
        (三)“自省内求,躬行践履”的修身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自主道德修养提供了路径方法借鉴
第三章 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现状分析
        (一)内生文化基因影响: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及表现
        (二)当代现实影响: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缺乏及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中存在的问题
    二、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先天不足:儒家修身思想的教育不充分
        (二)后天干扰: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自主性的缺失:当代大学生自主道德修养的缺失
第四章 加强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影响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儒家修身思想影响的基本原则
        (一)融入与借鉴原则
        (二)传承与创新原则
    二、内在加强儒家修身思想内容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影响
        (一)借鉴“仁义礼智信”的修身内容,提升大学生道德认识
        (二)借鉴“君子”目标追求的精神榜样,淬炼大学生道德意志
        (三)借鉴“自省、慎独、力行”的修身方法,养成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外在实现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影响的主要途径
        (一)推进儒家修身思想融入高校课堂教育,为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搭建平台
        (二)促进儒家修身思想在社会的传播,为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提供良好氛围
        (三)增强儒家修身思想的全方位浸润,形成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掺揉融通的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数据统计表
附录2 关于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影响的情况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选题背景及意义
        (1)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地位
        (2)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3)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2.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1)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着作综述
        (2)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论文综述
    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第1章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形成
    1.1 陆九渊心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1.1.1 社会政治背景
        1.1.2 文化背景
    1.2 陆九渊心学的思想渊源
        1.2.1 陆九渊心学与家学
        1.2.2 陆九渊心学与孟学
        1.2.3 陆九渊心学与二程
        1.2.4 陆九渊心学与禅
    1.3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1.3.1 青少年时期——心学思想萌芽
        1.3.2 槐堂讲学——心学思想确立
        1.3.3 “朱陆之辩”促成心学发展
        1.3.4 象山讲学——心学思想完成
第2章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心即理的本体论
        2.1.1 理与心的内涵
        2.1.2 理与心的关系:心与理至当归一
        2.1.3 心即理
    2.2 “吾心即是宇宙”的宇宙论
        2.2.1 宇宙之理
        2.2.2 吾心即是宇宙
    2.3 天人合一的人性论
        2.3.1 本心具有的伦理道德
        2.3.2 天人合一的“大人”
    2.4 以“发明本心”为核心的工夫论
        2.4.1 “发明本心”的内在逻辑
        2.4.2 “发明本心”的内容
        2.4.3 “发明本心”的方法
        2.4.4 “发明本心”目的
第3章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评析
    3.1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影响
        3.1.1 推动儒学新发展
        3.1.2 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3.2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局限性
    3.3 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界说
    第一节 管理认识论的理解
        一、管理认识论的概念界定
        二、管理认识论的本质:反映、选择与重组的统一
        三、管理认识论的特点:时间、空间和内容的统一
    第二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形成背景
        一、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形成的政治背景
        二、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形成的科技背景
        三、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演进脉络
        一、管理认识主体发生学考察:“顿悟”与“复性”
        二、管理认识客体发生学考察:“太极—人极”与“阴阳消长”
        三、管理认识论思想的实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与“天理”
        四、管理认识论的思维路径:“理本气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之发端及其范畴阐释
    第一节 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之逻辑起点——“理”
        一、管理认识的本原——“理”
        二、“理”的特性
    第二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之发端的范畴阐释
        一、管理认识发生之前提——“理”与“气”
        二、管理认识之主体认识发生——生知与学知
        三、管理认识之性质——闻见与德性
        四、管理认识主客体之关系——“天人合一”
        五、管理认识主客体之人性问题——“心性同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之途径及辩证思维
    第一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之途径
        一、管理认识之过程与目标:“格物”与“致知”
        二、管理认识之量变与质变:“积累”与“贯通”
        三、管理主体认识自我之途径:“居敬”与“去欲”
        四、管理认识之认识与实践:“知”与“行”
    第二节 管理认识途径之辩证思维
        一、“一分为二”论
        二、“中庸”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之旨归及其检验标准
    第一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之旨归
        一、个人管理——“修身”
        二、社会管理——“三纲五常”
        三、国家管理——“治国论”
    第二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之检验标准
        一、天理人心的统一
        二、“真善美”的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历史影响
        一、积极意义:学理上的突破—融合—升华
        二、消极意义:成为严重剥夺人性的统治工具
    第二节 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一、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学术价值
        二、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实践价值
        三、程朱理学管理认识论的普遍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有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1.1.2 实现大学生价值统一的重要途径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相关概念
    2.1 “慎独”概念及基本内涵
        2.1.1 “慎独”的概念
        2.1.2 “慎独”的基本内涵
    2.2 道德人格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2.2.1 心理学中的人格范畴
        2.2.2 伦理学中的道德人格范畴
        2.2.3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范畴
    2.3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可能性
        2.3.1 “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具有内在契合点
        2.3.2 “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具有内在逻辑性
第三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
    3.1 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1.1 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引领作用
        3.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建设力量
        3.1.3 “以小见大”的形式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3.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品德建设
        3.2.1 思想道德意识的增强
        3.2.2 自我约束力的增强
        3.2.3 道德修养的提升
    3.3 实现道德人格培育中的观念转变
        3.3.1 从工具价值到本体价值的转变
        3.3.2 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转变
第四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内容
    4.1 培育原则
        4.1.1 方向性原则
        4.1.2 渗透性原则
        4.1.3 主体性原则
        4.1.4 示范性原则
    4.2 培育内容
        4.2.1 主体意识的培育
        4.2.2 道德自省的教育
        4.2.3 道德自律的教育
        4.2.4 道德责任的教育
第五章 “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
    5.1 强调“慎独”的自我教育
        5.1.1 自我修养
        5.1.2 自我反思
        5.1.3 自我管理
    5.2 营造“慎独”的微观环境
        5.2.1 家庭环境
        5.2.2 学校环境
    5.3 营造“慎独”的宏观环境
        5.3.1 社会环境
        5.3.2 文化环境
        5.3.3 全媒体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先秦慎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演变及立论依据
    一、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一)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 先秦慎独修身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三)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西周时期慎独思想萌芽
        (二) 老子在天道根本法中阐述慎独思想
        (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慎独思想体系的形成
        (四) 其他学派对慎独思想的阐释和发展
    三、先秦慎独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 “天赋人德”为慎独修身提供了内在依据
        (二) “天人合一”为慎独修养提供可能
        (三) “得道成圣”为慎独坚守提供动力
第二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一)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二) 先秦各学派“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特征
        (一) 内在自觉性
        (二) 相对独立性
        (三) 内心愉悦性
        (四) 内在真诚性
第三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价值定位
        (一) 对当时社会以及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 对先秦以后儒家的影响
        (三)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一) 过分强调主观的修养作用
        (二) 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第四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彰显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 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二) 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三)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培养公民道德自律意识
        (一) 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原则
        (二) 自觉是实现慎独的必要手段
        (三) 用“理想我”去引导“现实我”
    三、遵守知善-行善-善道的心性养成规律
        (一) 知善是慎独的第一要义
        (二) 慎独需转践为行善
        (三) 慎独归于善道
    四、实现自我修身的价值目标
        (一) 自我品行的修养
        (二) 人生道义的担当
        (三) 社会理想的追求
    五、整合自我修身的社会合力
        (一) 大众传媒舆论的导向
        (二) 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
        (三) 法律制度的保障
        (四) 学校教育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修身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养成路径探析[J]. 李萌. 教育探索, 2021(07)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D]. 许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4]王船山对朱熹经权关系理论的批评与发展[J]. 赵清文. 齐鲁学刊, 2020(04)
  • [5]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的影响[D]. 钟青苹. 暨南大学, 2020(04)
  •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D]. 李桂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8]程朱理学的管理认识论价值研究[D]. 高隽娴.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慎独”融入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D]. 杨莹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先秦慎独思想研究[D]. 辛天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