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_2合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超临界CO_2合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一、超临界CO_2中的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付美龙[1](202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黏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超临界CO2压裂技术作为一种无水压裂技术,压裂后返排快、效率高,能够解决储层压裂伤害、水资源消耗、低压储层能量补充等问题。由于CO2粘度低,CO2压裂液存在携砂能力差、滤失大、摩阻高等问题,导致压裂裂缝宽度小,易形成短而窄的裂缝形态,限制了压裂储层的改造范围。因此需要向超临界CO2压裂液中加入特定的增黏剂来提高CO2粘度,充分发挥CO2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储层改造效果。在此梳理总结了国内外CO2增黏剂的研究,介绍了小分子聚合物、含氟聚合物、不含氟表面活性剂以及具备两亲特性的新型低聚酯类化合物增黏剂。此外介绍了超临界CO2增黏剂的合成设计思路和性能评价方法,并展望CO2增黏剂及其压裂液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翟怀建,张景臣,董景锋,王佳,张凤娟,李晓枫[2](202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溶解性实验评价》文中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CO2)黏度不足0.1 m Pa·s,在加砂压裂中携砂困难,需添加增稠剂增大其黏度。鉴于增稠剂在CO2中的溶解性与其增黏效果密切相关,对比研究了聚合物ZCJ-01、表面活性剂微乳液APRF-2和表面活性剂乳液SC-T-18 3种增稠剂在液态、超临界CO2和水中的溶解性,利用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关联,并对比理论值,最后分析了增稠剂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性受压力、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性最好的增稠剂为SC-T-18,其与超临界CO2在充分搅拌后形成单一、稳定、均相的乳状胶束。3种增稠剂在CO2中的溶解度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实验测量值较为准确。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3种增稠剂在CO2中的溶解度也增大,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图5表1参24

刘斌,王彦玲,巩锦程,梁雷,张传保[3](2021)在《超临界CO2增稠剂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CO2压裂是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超临界CO2的低黏度特性导致了携沙性差和滤失量大的问题,超临界CO2增稠剂的研发是解决此项问题的必要措施。文中将已报道的超临界CO2增稠剂研究分为含氟类、聚硅氧烷类和烃类3种CO2增稠剂,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总结了超临界CO2增稠剂分子设计思路。得出CO2增稠剂分子设计原则:(1)从基团功能方向设计,新型CO2增稠剂应由亲CO2基团和CO2增稠基团构成,保证增稠剂具备一定的CO2溶解性和增稠性;(2)基团自身属性方向设计,基团自身主链应具有较好的柔顺性、低内聚能和较高的混合自由能。在超临界CO2增稠剂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聚合物的溶解性与增稠性能,还可引入纳米材料这类新型材料来扩充超临界CO2增稠剂分子的研究思路。

王都阳[4](2021)在《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超临界CO2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如超临界CO2作为物理发泡剂生产微孔泡沫材料。其中微孔塑料连续成型过程的关键在于均相体的形成,因此,对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量和溶解速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聚苯乙烯(以下简称PS)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和模拟两方面深入研究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过程,即界面吸附的CO2向聚合物熔体内部的扩散过程,以及CO2在动态条件作用下被加速溶进聚合物熔体内部的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和扩散的相关理论,还可以为微孔塑料成型的混合元件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溶解实验研究搭建了基于变体积法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溶解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在静态条件下实验,研究高温高压下,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的溶解特性,进行温度、压力以及分子量对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和溶解速率影响的分析。结合吸附动力学以及界面传质(扩散)理论,来描述静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机理,即为吸附—扩散机理,计算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和溶解速率,并且对其溶解度进行了预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溶解机理的合理性。2.研究超临界CO2扩散系数静态条件下,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压力和温度,以及PS的不同分子量对超临界CO2扩散系数的影响。考虑到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的溶解速率由快变慢,说明扩散系数是不断变化的,分析超临界CO2溶解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趋势,既可以更好地理解超临界CO2在PS中的扩散过程,也可以准确地表达扩散系数的真实值。3.静态条件下模拟研究建立静态条件下的溶解模型,并将之前所测扩散系数值带入到模拟中,得出溶解量和溶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将实验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地分析不同条件下溶解量的实时相对误差以及溶解速率,更是说明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为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溶解过程的数值模拟奠定基础。4.剪切条件下模拟研究建立锥形搅拌溶解模型,首先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剪切对溶解量,溶解度以及溶解速率的变化;其次通过剪切速度流场以及温度场的分布,揭示剪切条件相较于静态条件溶解加快的原因。5.搅拌条件下模拟研究分别建立直线式销钉搅拌和弯曲式销钉式搅拌溶解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转速和搅拌元件结构与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量,溶解度以及溶解速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通过对压力和速度流场以及温度流场的分析,揭示搅拌条件下超临界CO2溶解行为。

王军良,杨丽丽,林春绵,潘志彦[5](2021)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二氧化碳(CO2)资源化技术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如何将CO2变废为宝,实现其高效利用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超临界CO2作为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之一,既可作为安全环保的反应介质,也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合成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评述了近年来超临界CO2作为反应物在加氢反应、Kolbe-Schmitt反应、碳酸化反应和作为反应介质在催化加氢反应、羰基化反应及酶催化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开发更为高效的催化剂以进一步改善CO2反应转化率和化学利用率等建议。

薛晓丽[6](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指出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孙卉[7](2020)在《超临界CO2辅助制备TiO2提高芳纶抗光老化和表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纶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和高耐热性等性能,芳纶/树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防弹背心、电缆和国防等领域。近年来,随着臭氧层被破坏,照射到地面的紫外光增加,长期紫外光照射下纤维会发生光老化降解,影响纤维的寿命,制约其应用,因此需要提高芳纶纤维的抗光降解能力。由于氧原子比较容易渗透进入纤维/微纤界面,较难渗透进入结晶区,所以光降解一般发生在纤维/微纤界面。同时,芳纶纤维分子链结晶度高,表面光滑,粗糙度低及表面惰性,阻碍芳纶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因此,通过对芳纶纤维表面改性提高纤维与树脂界面结合力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超临界CO2的携带作用下将TiO2的前驱体钛酸四正丁酯(TBT)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然后在将含有前驱体的纤维在超临界CO2下进行水解制备TiO2。研究超临界CO2的压力温度对TiO2及芳纶纤维抗光老化性能及纤维力学性能界面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热重分析(TG)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单纤维测试,接触角测试和微球脱粘测试研究了超临界CO2处理对芳纶的结构、形貌、表面组成、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超临界CO2辅助制备TiO2工艺研究,研究压力和温度条件对制备TiO2表面形貌及纳米颗粒大小的影响。XRD和SEM的研究表明,超临界CO2辅助制备的TiO2为无定形态,TiO2同时在纤维表面及在纤维内部微纤/原纤之间合成。纤维表面的TiO2含量随着超临界CO2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主要是由于超临界CO2密度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CO2携带到的TBT的含量增加。但是当压力过高时,TiO2在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形成团聚体,并形成大颗粒,不均匀地附着在纤维表面并且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脱落,TiO2的含量降低。当压力不变时,TBT在CO2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TiO2量增加。当温度过高时,超临界CO2的密度降低,CO2携带TBT的含量降低,因此水解得到的TiO2的含量降低。SEM和XPS的研究表明,当超临界压力为15MPa时,温度为100°C时,TiO2的含量最多且粒子平均直径小,O/C比值从0.23增加到0.35,Ti元素含量最高,达2.53%。因此,超临界制备TiO2最佳的超临界条件为15MPa,100°C。(2)研究超临界CO2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辅助制备TiO2对芳纶纤维力学性能和抗光老化性能的影响。超临界CO2改性后的芳纶纤维的模量和强度都有提高。对芳纶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模拟紫外光老化实验,研究改性后纤维的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经紫外线照射168 h后,未处理的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模量保持率分别为81.48%和51.41%,单丝强度和模量严重下降,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刻蚀坑、沟槽和条纹,损坏严重。超临界处理后的样品单丝强度和模量下降很小,超临界压力和温度为15MPa,100°C时纤维的保持率相比其他样品高,单丝强度和模量保持率分别为86.34%和65.03%,其单丝强度和模量保持率比未处理纤维分别提高了4.86%和13.62%,说明CO2辅助在芳纶的表面和纤维/微纤界面同时制备TiO2能有效提高芳纶纤维的抗光老化性能。(3)研究超临界CO2协助TBT和TiO2对芳纶表面性能的影响。与未处理的芳纶纤维相比,改性后的芳纶含氧极性基团数量增加,IFSS值增大。当超临界的压力和温度为15MPa,100°C时,TBT和TiO2改性后芳纶与环氧树脂接触角值最低,其值分别为83.18°和77.6°,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备芳纶纤维与树脂浸润性最好。同时,超临界的压力和温度为15MPa,100°C时,TBT和TiO2改性后的IFSS值最高,IFSS比未处理的芳纶纤维提高了57%和80.42%。实验表明,超临界CO2协助TBT和TiO2改性AF-Ш是提高其表面性能的有效途径,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旭晖[8](2019)在《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文中研究说明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因其具有来源广、不可燃、无毒性、相对温和的超临界条件、易分离等诸多优点,被视作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兴绿色溶剂。在高分子领域,以超临界CO2流体为反应介质的聚合反应被广泛的研究,分散聚合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使用合适的稳定剂是成功实施超临界CO2分散聚合的关键所在,因而设计与合成高效稳定剂一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由于亲CO2物质种类稀少,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用于超临界CO2中分散聚合的稳定剂其复杂的合成路线和过高的成本常常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无亲CO2结构的多孔材料,超交联聚合物,作为超临界CO2分散聚合体系的稳定剂,并成功实施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超临界CO2中的分散聚合,得到了干燥的聚合物粉末。这一结果打破了以往稳定剂依赖于亲CO2基团或结构单元的局限,可能为今后设计新型超临界CO2分散聚合稳定剂及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乳液聚合及付克反应后交联两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2)以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为稳定剂,探索了其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超临界CO2中的分散聚合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对于该聚合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成功制备了分散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末,产率可达85%以上,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3.0×105。(3)通过调控稳定剂孔结构、稳定剂的含量、单体浓度、引发剂种类、搅拌速率、压力等因素,对该聚合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证实,稳定剂的多孔结构对该分散聚合体系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李睿清[9](2019)在《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及其在超临界CO2中的聚合》文中指出含氟聚合物,尤其是含氟苯乙烯类聚合物,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低介电常数以及超疏水等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含氟苯乙烯单体商业来源少以及制备难度大等因素使得此类单体的聚合反应研究较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含氟苯乙烯类聚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02)具有无毒、不燃、廉价易得、较易实现的超临界条件、可调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对大多数非晶态含氟聚合物较高的溶解性等优点,因而被认为是最适合含氟聚合物合成的环境友好型介质。众多学者致力于含氟单体/聚合物+scCO2体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期能够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备新型含氟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及其他含氟功能材料,从而实现含氟单体在scCO2中的均相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聚合)是一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并且单体适用性广,对于新型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对含氟单体/聚合物+scCO2体系的溶剂化行为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与理解,致力于构建新型含氟单体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FEOnSt)+scCO2可控聚合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FEOnSt;其次,探究了 FEOnSt+scC02体系的溶剂化行为,研究了 FEOnSt在scCO2体系均相自由基聚合;最后,设计并引入3种新型含氟RAFT试剂,实现了新型含氟单体FEOnSt在scCO2中的可控聚合。具体内容如下:(1)FEOnSt的设计合成及其在scCO2中的溶剂化行为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特别是在超临界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动态诱导的溶剂化效应理论假说预测下,瞄准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绿色可控制备的研究需求,针对性地选择聚合度不同的一系列含氟环氧寡聚物作为高效增溶链,苯乙烯作为聚合端,设计了结构新颖的高含氟苯乙烯FEOnSt(n=2,3,4...15)。选择具有功能化端基的全氟环氧寡聚物((FEO)nCOF)以及对溴苯乙烯为原料,采用金属有机试剂方法,合成了 3种新型高含氟苯乙烯单体FEOnSt(n=2,3,4),通过FT-IR、1H NMR、13C NMR以及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表征并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合成的FEOnSt中收率最高为78.16%,含氟量最高为58.50%。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高压原位中红外光谱系统在线监测了 FEOnSt在气态及超临界C02中的溶剂化行为,探究并揭示了 FEOnSt+scCO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压力及温度范围内(0.1~38.0 MPa,40.0~70.0℃),FEOnSt+scCO2的转变压力(PT)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增溶链链长增加也略微增大,但是,即便是在最高温度以及最长增溶链条件下,PT最大也不超过结果14.0 MPa。表明FEOnSt在scC02中溶解性优良,验证了分子设计中增溶链引入的合理性。(2)FEOnSt在scCO2中自由基聚合研究选择FE03St为模型单体,采用高压原位近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 FEOnSt的自由基聚合,探究了反应条件对聚合过程及结果的影响,评价并验证了 FEOnSt的聚合反应性能。首先,研究了聚合反应介质的影响。通过比较FEOnSt在2种超临界流体(scCHF3、scC02)和2种有机溶剂(甲基九氟丁醚、甲苯)中自由基聚合过程的均相性以及聚合结果,发现scC02是FEOnSt实现均相或溶液聚合最为优良的反应介质。其次,研究了 FEOnSt在scC02中的自由基均聚合。发现模型单体FE03St在scCO2体系的自由基聚合中,AIBN与BPO均能成功引发聚合反应,但是偶氮类引发剂AIBN的引发性能明显优于过氧类的BPO;当单体FE03St与AIBN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时,FE03St聚合速率较快。表明新型含氟单体FEOnSt自由基均聚合反应性能良好。最后,研究了 FEOnSt在scCO2中的自由基共聚合。发现FEOnSt能够与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以及顺丁烯二酸酐4种不含氟单体共聚合,顺利得到了分子量为4万~15万的无规共聚物。(3)FEOnSt在scCO2中的RAFT聚合研究首先,针对前期scC02体系含氟单体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 DPFBTTC、PFBDB和PFBDFB共3种含氟RAFT试剂,采用FT-IR、1H NMR、13C NMR等技术手段表征并确证了其化学结构。新型含氟RAFT试剂分子中均有五氟苯基,不仅可为含氟聚合物提供稳定的高含氟封端,而且可能表现出与新型含氟苯乙烯单体FEOnSt良好的匹配性。其次,采用高压原位近红外光谱方法辅之于高压取样技术,系统研究了新型含氟单体FEOnSt在scCO2中的RAFT聚合,探究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3种含氟RAFT试剂均能有效调控新型含氟苯乙烯单体FEOnSt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制备出结构可控、分子量符合预期的含氟苯乙烯聚合物,而PFBDB对聚合过程的调控能力最强、对聚合产物结构的可控性最佳。最后,基于初步构建的FEOnSt+scCO2可控聚合体系,通过调变含氟RAFT试剂用量与单体转化率,在0.4万~14万范围内,成功获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实验值与理论值高度吻合的新型含氟苯乙烯聚合物,实现了含氟聚合物的设计与可控制备。本研究为新型含氟苯乙烯单体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为高含氟单体在scCO2中的均相可控聚合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和方法基础,对于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的绿色工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刘江辉[10](2019)在《超临界/液态CO2压裂液支撑剂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成熟油田的进一步发展,非常规油藏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致密油藏存在着产量低,低渗透率、低孔隙度等特征,在开采开发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采用液态/超临界CO2压裂技术可以对致密油藏进行有效的开采,但是压裂常用的支撑剂表面是亲水的,无法在液态/超临界CO2这种非极性压裂液中分散,需要对支撑剂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本文采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和以芥酸和氯化亚砜为原料合成的芥酸酰氯(EAC)两种小分子改性剂,经由小分子自组装法对支撑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支撑剂表面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证明改性剂成功接枝到支撑剂表面;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支撑剂的接触角及表面能进行了测试,测得接触角为135°,表面能SE为30.2 dyn?cm-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改性支撑剂表面形貌,证明改性成功;通过液体渗流实验对改性支撑剂在水和煤油下的渗流速率进行了对比,水在改性后支撑剂中的渗流速率为0.0093 m L·s-1,煤油的渗流速率为0.0925 m L·s-1。结果表明,与普通支撑剂相比,改性支撑剂的疏水性显着提高。本文还采用了疏水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作为改性剂,经由环氧树脂混合包覆的物理方法和与脲醛树脂化学复合的化学方法,对支撑剂进行了疏水改性。接触角测量仪测得改性后支撑剂接触角大于122°,表面能SE小于36.1 dyn?cm-1;热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支撑剂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功观测到表面负载的纳米Si O2颗粒;渗流实验显示水的渗流速率为0.0124 m L·s-1,煤油的渗流速率为0.175 m L·s-1。改性后支撑剂的疏水性有了明显的提升。最后研究了与CO2压裂密切相关的改性支撑剂的基本性能,包括支撑剂的破碎率、酸溶解度、活化指数,斥水等级、流体阻力比和在超临界/液态CO2中的分散情况。其中改性后支撑剂的破碎率减小了30%左右,酸溶解度减小了50%左右;支撑剂的表面活化指数都在50%以上,斥水等级都为最高的4级,程度都为极度斥水;改性后支撑剂流体阻力比值都大于1;改性后的支撑剂能在非极性的CO2均匀分散,基本无团聚现象。证明在支撑剂表面进行非极性改性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运用在CO2压裂开采中。

二、超临界CO_2中的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CO_2中的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黏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超临界CO2增黏剂分子结构设计思路
3 CO2增黏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低分子化合物
        3.1.1 烷烃类
        3.1.2 低分子交联剂类
        3.1.3 助溶剂类
    3.2 高分子化合物
        3.2.1 含氟化合物类
        3.2.2 无氟化合物类
4 超临界CO2增黏剂评价
    4.1 流变测试
    4.2 摩阻测试
    4.3 悬砂性能测试
    4.4 滤失性、岩心伤害率测试
5 增黏剂在CO2压裂液中的应用
6 研究展望

(2)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溶解性实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增稠剂在CO2中的溶解性实验
        (2)增稠剂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1.3 计算原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增稠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
        2.1.1 液态CO2
        2.1.2 超临界CO2
        2.1.3 清洁自来水
    2.2 增稠剂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关联
    2.3 温度和压强对增稠剂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影响
        2.3.1 温度的影响
        2.3.2 压强的影响
3 结论

(3)超临界CO2增稠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超临界CO2增稠剂增稠机理
3 CO2增稠剂
    3.1 含氟类CO2增稠剂
    3.2 聚硅氧烷类CO2增稠剂
    3.3 烃类CO2增稠剂
4 超临界CO2增稠剂设计思路
    4.1 聚合物-聚合物作用
    4.2 聚合物-CO2作用
    4.3 聚合物链柔顺性
5 结语

(4)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成型中的应用
    1.4 超临界CO_2的溶解对聚合物成型的影响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实验研究
        1.5.2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计算模型研究
        1.5.3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模拟研究
    1.6 研究现状分析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8 论文组织结构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超临界CO2 在聚合物中溶解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3 吸附动力学方程
        2.3.1 吸附的原因
        2.3.2 吸附的分类
        2.3.3 吸附等温方程
        2.3.4 常见的吸附曲线
    2.4 溶解计算模型
    2.5 扩散速率
    2.6 聚合物的溶胀
    2.7 粘度模型
        2.7.1 Power Law模型
        2.7.2 Carreau模型
        2.7.3 Cross-WLF模型
        2.7.4 Bingham模型
        2.7.5 Herschel-Bulkley模型
    2.8 状态方程
        2.8.1 单域Spencer-Gilmore状态方程
        2.8.2 双域Tait状态方程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态条件下超临界CO_2在PS中的溶解机理及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吸附—扩散溶解理论分析
        3.2.1 界面吸附机理
        3.2.2 界面传质(扩散)机理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装置
        3.4.1 实验装置主体
        3.4.2 加热系统
        3.4.3 增压系统
        3.4.4 混合搅拌系统
        3.4.5 测量系统
        3.4.6 数据采集系统
    3.5 实验材料及实验流程
        3.5.1 实验材料
        3.5.2 实验流程
    3.6 结果分析
        3.6.1 溶解量
        3.6.2 溶解度
        3.6.3 溶解速率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临界CO_2在PS中扩散系数的实验与溶解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4.2.3 扩散系数的测定
    4.3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4.3.1 分子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3.2 温度和压力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3.3 溶解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4 模拟算例
        4.4.1 模型建立
        4.4.2 扩散模型
        4.4.3 设置材料属性
        4.4.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4.4.5 创建网格
        4.4.6 后处理
    4.5 验证与讨论
        4.5.1 溶解量
        4.5.2 溶解速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剪切对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影响的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拟
        5.2.1 基本假设
        5.2.2 几何模型
        5.2.3 控制方程
        5.2.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5.2.5 材料模型与参数
        5.2.6 创建网格
        5.2.7 后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溶解量
        5.3.2 溶解速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搅拌对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影响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直线式销钉搅拌条件下的溶解模拟
        6.2.1 几何模型
        6.2.2 创建网格
        6.2.3 结果与讨论
    6.3 弯曲式销钉搅拌条件下的溶解模拟
        6.3.1 几何模型
        6.3.2 创建网格
        6.3.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引言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CO2作为反应物
    1.1 加氢反应
    1.2 Kolbe-Schmitt反应
    1.3 碳酸化
    1.4 其他反应
2 超临界CO2作为反应介质
    2.1 催化加氢反应
    2.2 酶催化反应
    2.3 羰基化反应
    2.4 其他反应
3 结语

(6)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1.3 生物质转化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 样品制备
    2.3 实验步骤
    2.4 表征方法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3.1 FTIR分析
    3.2 XRPES分析
    3.3 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3 本章小结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6.4 本章小结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超临界CO2辅助制备TiO2提高芳纶抗光老化和表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芳纶纤维光老化的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1.2.1 芳纶纤维光老化机理
        1.2.2 芳纶纤维光老化研究现状
    1.3 提高芳纶纤维抗光老化性能研究
        1.3.1 表面涂覆技术
        1.3.2 表面接枝技术
        1.3.3 等离子体处理
    1.4 纳米TiO_2光学特性及其在缓解芳纶光老化中的应用
        1.4.1 纳米TiO_2光学特性
        1.4.2 纳米TiO_2在缓解芳纶光老化中的应用
    1.5 超临界流体改性高性能纤维
    1.6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1.6.1 表面接枝
        1.6.2 表面刻蚀
        1.6.3 表面沉积
        1.6.4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与意义
第二章 超临界CO_2 压力对制备TiO_2-AF-Ⅲ的结构和抗光老化性能影响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1.2 实验设备
        2.1.3 在芳纶表面和纤维/微纤界面同时制备TiO_2过程
    2.2 ScCO_2 条件改变对芳纶表面和纤维/微纤界面制备TiO_2 的影响
    2.3 分析与测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3 扫描电镜分析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2.3.6 力学性能测试
        2.3.7 紫外老化实验
        2.3.8 热稳定性能分析
    2.4 ScCO_2辅助TBT改性AF-Ⅲ结构分析
        2.4.1 SEM分析
        2.4.2 FTIR分析
        2.4.3 XPS分析
    2.5 ScCO_2 压力对制备TiO_2-AF-Ⅲ结构的影响
        2.5.1 XRD分析
        2.5.2 FTIR分析
        2.5.3 SEM分析
        2.5.4 XPS分析
    2.6 ScCO_2 压力对制备TiO_2-AF-Ⅲ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影响
        2.6.1 力学性能分析
        2.6.2 TG分析
    2.7 ScCO_2 压力条件制备TiO_2对AF-Ⅲ抗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2.7.1 UV-Vis分析
        2.7.2 力学性能分析
        2.7.3 SEM分析
        2.7.4 XPS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临界CO_2 温度对制备TiO_2-AF-Ⅲ的结构和抗光老化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ScCO_2 温度对制备TiO_2-AF-Ⅲ纤维结构的影响
        3.2.1 XRD分析
        3.2.2 SEM分析
        3.2.3 XPS分析
    3.3 超临界CO_2 温度对制备TiO_2-AF-Ⅲ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超临界CO_2 温度对制备TiO_2-AF-Ⅲ抗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3.4.1 UV-Vis分析
        3.4.2 力学性能分析
        3.4.3 SEM分析
        3.4.4 XPS分析
    3.5 ScCO_2 辅助在芳纶表面和纤维/微纤界面同时制备TiO_2 的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临界CO_2改性芳纶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接触角测试
        4.3.2 微球脱粘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ScCO_2-TBT-AF-Ⅲ表面浸润性分析
        4.4.2 ScCO_2-TBT-AF-Ⅲ界面性能分析
        4.4.3 ScCO_2-TiO_2-AF-Ⅲ表面浸润性分析
        4.4.4 ScCO_2-TiO_2-AF-Ⅲ界面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超临界流体及超临界CO_2的性质
    1.2 超临界CO_2中的均相聚合
    1.3 亲CO_2稳定剂与超临界CO_2中的非均相聚合
        1.3.1 亲CO_2物质的研究进展
        1.3.2 超临界CO_2中的非均相聚合
    1.4 超交联微孔有机聚合物的性质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创新点及意义
2.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稳定剂的制备
        2.2.1 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制备
        2.2.2 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
        2.2.3 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
        2.2.4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制备
        2.2.5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
    2.3 MMA在超临界CO_2中聚合
        2.3.1 无稳定剂的沉淀聚合
        2.3.2 纳米颗粒稳定的分散聚合
    2.4 表征与测试
3.结果与讨论
    3.1 分散聚合稳定剂的表征
        3.1.1 聚苯乙烯及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表征
        3.1.2 亲CO_2改性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表征
    3.2 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MMA的超临界CO_2分散聚合
        3.2.1 纳米颗粒无孔与有孔的影响
        3.2.2 纳米颗粒孔结构的影响
        3.2.3 稳定剂含量的影响
        3.2.4 单体浓度的影响
        3.2.5 引发剂的影响
        3.2.6 压力的影响
        3.2.7 搅拌速率的影响
        3.2.8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稳定剂的影响
        3.2.9 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可能的作用机理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9)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及其在超临界CO2中的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含氟苯乙烯类单体及其聚合物概述
        1.1.1 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及分类
        1.1.2 含氟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及其制备
        1.1.3 含氟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概述
        1.2.1 ScCO_2的概念及性质
        1.2.2 ScCO_2中的高分子合成
        1.2.3 ScCO_2中含氟苯乙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聚合)
        1.3.1 RAFT聚合机理
        1.3.2 含氟单体的RAFT聚合研究进展
    1.4 课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提出的意义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FEOnSt的合成及其在scCO_2中的溶剂化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FEOnSt的合成
        2.2.4 FEOnSt在scCO_2中的溶剂化行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OnSt表征
        2.3.2 FEOnSt的合成路线优化
        2.3.3 FEOnSt在scCO_2中的溶剂化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EOnSt在scCO_2中的自由基聚合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实际
        3.2.2 实验仪器
        3.2.3 FEO_3St的自由基均聚合研究
        3.2.4 FEO_3St与不含氟单体的自由基共聚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均聚反应过程监测及转化率测定
        3.3.2 均聚物PFEO_3St的表征及分析
        3.3.3 反应介质对均聚反应的影响
        3.3.4 引发剂对均聚反应的影响
        3.3.5 共聚物的表征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EOnSt在scCO_2中的RAFT聚合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RAFT试剂的合成
        4.2.4 FEOnSt的RAFT聚合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AFT试剂的表征与分析
        4.3.2 RAFT试剂与FEOnSt匹配性评价
        4.3.3 系列化分子量聚合物的设计与可控制备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FEO_2St和FEO_4St的表征
    附录2 三种RAFT试剂的FT-IR图谱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超临界/液态CO2压裂液支撑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
        1.2.1 液态超临界CO_2压裂液的发展历程
        1.2.2 CO_2压裂技术流程
        1.2.3 液态/超临界CO_2压裂的优势与不足
    1.3 支撑剂概述
        1.3.1 传统支撑剂
        1.3.2 新型支撑剂
    1.4 支撑剂的疏水改性方法
        1.4.1 传统改性方法
        1.4.2 新型湿润改性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分子自组装法疏水改性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小分子自组装改性支撑剂的制备
        2.2.1 原料表面预处理
        2.2.2 小分子表面改性
    2.3 实验方法
    2.4 小分子自组装改性支撑剂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4.1 表面改性反应机理
        2.4.2 小分子自组装改性条件探索
        2.4.3 疏水现象观测
        2.4.4 改性支撑剂的接触角测试
        2.4.5 改性支撑剂红外谱图分析
        2.4.6 改性支撑剂表面微观形貌
        2.4.7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2.4.8 液体流通渗流测试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纳米颗粒负载法疏水改性及性能测试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纳米颗粒负载支撑剂的制备
        3.2.1 改性纳米颗粒制备
        3.2.2 纳米颗粒物理负载法
        3.2.3 纳米颗粒化学负载法
    3.3 测试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化学负载法改性机理
        3.4.2 改性脲醛树脂红外测试
        3.4.3 改性支撑剂的接触角测试
        3.4.4 改性支撑剂表面微观形貌
        3.4.5 改性支撑剂热重分析
        3.4.6 液体流通渗流测试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支撑剂性能及在超临界/液态CO_2中的分散测试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支撑剂基本性能指标
        4.3.2 改性支撑剂的活性指标测试
        4.3.3 改性支撑剂在超临界/液态CO_2中的分散规律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超临界CO_2中的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黏剂研究进展[J]. 王俊,付美龙.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1(11)
  • [2]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溶解性实验评价[J]. 翟怀建,张景臣,董景锋,王佳,张凤娟,李晓枫. 油田化学, 2021(03)
  • [3]超临界CO2增稠剂研究进展[J]. 刘斌,王彦玲,巩锦程,梁雷,张传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05)
  • [4]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D]. 王都阳. 南昌大学, 2021(02)
  • [5]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研究进展[J]. 王军良,杨丽丽,林春绵,潘志彦. 化工进展, 2021(08)
  • [6]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超临界CO2辅助制备TiO2提高芳纶抗光老化和表面性能研究[D]. 孙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8]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D]. 黄旭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全氟环氧寡聚物基苯乙烯合成及其在超临界CO2中的聚合[D]. 李睿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超临界/液态CO2压裂液支撑剂的改性研究[D]. 刘江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  

超临界CO_2合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