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解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

藏药解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

一、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论文文献综述)

邓群[1](2017)在《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 ——以阿勒泰哈萨克族医药为例》文中指出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包括哈萨克族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近20多年来的发展,哈萨克族医药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自身缺陷以及现代西方医学的冲击、国家政策、商品经济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哈萨克族医药面临着认同度偏低,传承危机突出等困境,发展受到制约。哈萨克族医药面临的传承和发展困境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其传承和发展?困境面前,哈萨克族医药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从容应对挑战,实现传承和发展?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论文以阿勒泰哈萨克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采用民族医学、民族学、医学人类学的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学等方法,就哈萨克族医药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实施途径,既为哈萨克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又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本论文的主要结论:1.当地居民对哈萨克族医药认同度不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认同度偏低。病人对哈萨克族医药的认同不高、采用哈萨克族医药的意愿不强导致哈萨克族医药的传承步履维艰。2.传承人老龄化、高龄化明显,过于保守的保护意识以及掌握的医药知识呈零碎性状态,导致哈萨克族医药无法形成传承的良好局面,面临失传的危险。3.由于阿勒泰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加之人们的生态和资源保护意识淡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药用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盲目的采挖,导致一些珍稀品种濒临灭绝,药物资源面临枯竭。4.哈萨克族医药应坚持"加快挖掘医药传统知识、争取进入医保目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拓展中亚市场"的"三位一体"发展策略,以推开现代化大门,走向国际化。

刘婷婷[2](2016)在《基于G-四链体为靶点的五种民族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筛选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缺乏抗肿瘤特效药物,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成为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少数民族医药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知识的结晶,它们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昌盛做出过重大贡献,时至今日仍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事业发挥重要作用。寻找抗肿瘤特效药的希望就寄托在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及药理验证,对治疗肿瘤有着巨大优势和潜力的民族医药上。本研究是在对民族传统医药知识文化的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以资源丰富、具有抗肿瘤潜力的民族药物及民族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以DNA G-四链体为抗肿瘤民族药物研发的新靶点,运用民族学、民族植物学、生物学、天然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从民族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型靶向制剂。本文开展了传统民族医药有效单体成分靶向结合G-四链体抗肿瘤活性研究,并基于上一部分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适用范围的摸索,建立了CD结合NMR高效、快速的筛选民族药用植物中靶向G-四链体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以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 Desr.)为民族植物学研究对象,CD结合NMR的方法靶向G-四链体追踪紫玉兰活性部位,进而分离得到具有抗肿瘤潜力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结果不但能为抗肿瘤特效药物研发提供参考,而且能为传统民族医药的现代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时建立的活性筛选方法切实可行,能高效、快捷的筛选民族药物复杂体系中结构已知甚至是未知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其他民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具体研究如下:一、开展了传统民族医药有效单体成分靶向结合G-四链体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查阅民族医药文献发现,藏药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维药茜草(Rubia cordifolia L.)及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傣药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Oliv.)均被当地人用来清热、解毒,其有效单体成分芦荟大黄素、茜草素、紫草素、厚朴酚、和厚朴酚这些化合物在细胞水平上均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但不明确是否作用于G-四链体达到抗肿瘤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空间上具有平面结构,理论上更容易靶向结合G-四链体。因此选择具有平面结构的上述民族医药有效单体成分为研究对象,研究靶向结合G-四链体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c-myc 2345序列形成了平行结构构型的G-四链体,可以用作民族药用植物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研究的分子靶点。藏药掌叶大黄有效单体成分芦荟大黄素通过π-π堆积结合模式作用于c-myc 2345 G-四链体平面,芦荟大黄素与G-四链体以1:1形成络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藏药掌叶大黄有效单体成分芦荟大黄素具有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作用的潜力。2、维药茜草有效单体成分茜草素通过π-π堆积结合模式作用于c-myc 2345 G-四链体平面,茜草素与G-四链体以2:1形成络合物;维药新疆紫草有效单体成分紫草素能靶向结合c-myc 2345 G-四链体,形成2:1络合物,并通过沟槽结合和3’端的π-π堆积结合模式作用于c-myc 2345 G-四链体平面。研究结果表明维药茜草、新疆紫草有效单体成分茜草素、紫草素具有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作用的潜力。3、傣药木莲有效单体成分厚朴酚不能靶向结合c-myc 2345 G-四链体达到抗肿瘤作用,而其同分异构体和厚朴酚能够通过3’端π-π堆积和沟槽结合模式作用于c-myc 2345 G-四链体,和厚朴酚与G-四链体以2:1形成络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傣药木莲有效单体成分厚朴酚无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活性,和厚朴酚具有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作用的潜力。4、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是研究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简单、常用方法,但其对小分子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要求较高,若小分子化合物与G-四链体的紫外吸收最大值波长处重合,则无法应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同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更善于发现π-π堆积结合模式的小分子化合物,NMR方法则能够发现弱结合及多种结合模式(沟槽结合、堆积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二、基于上一部分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适用范围的摸索,建立了CD结合NMR高效、快速的筛选民族药用植物中靶向G-四链体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以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 Desr.)为民族植物学研究对象,CD结合NMR的方法靶向G-四链体追踪紫玉兰活性部位,进而分离得到具有抗肿瘤潜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CD变温实验最终确定95%乙醇为最适宜提取溶剂,其乙酸乙酯萃取层为分离的重点极性部位,进一步以石油醚-丙酮溶剂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后得到5个馏分,NMR实验确定馏分Fr.2(5:1)和Fr.3(3:1)为重点分离部位。2、根据靶向G-四链体追踪结果,利用常规硅胶柱层析(Silica gelCC),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 CC)以及制备薄层层析(PTLC),共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进一步利用UV、R、EI-MS、1-NMR、 13C-NMR以及2D-NMR (1H-1H COSY、HMQC、HMBC)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比确定了31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4个为新的木脂素化合物:liliflorin B (1), liliflorin C (2), liliflorin D (3), liliflorin E(4)。化合物5-22为已知的木脂素化合物,化合物23-27为已知的苯环化合物,化合物28-31为已知的倍半萜化合物。考虑到化合物的种类、新颖程度以及化合物的质量,选择了8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NMR开展了其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初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2,3,12,22具有靶向结合G-四链体的能力。3、化合物12(紫玉兰素A)质量足够,活性好,因此选择紫玉兰素A为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紫玉兰素A(4.0μM)在K+缓冲液中可以将人端粒G-四链体的解链温度提高至69.93℃(△Tm=3.22℃),且不与DNA其他二级结构(双链DNA ds26、DNA发卡结构F10T、DNAG-四链体c-kit)相互作用,能够特异性以沟槽模式结合人端粒G-四链体,形成摩尔比1:1络合物。靶向G-四链体,从畲药紫玉兰中分离提取得到的紫玉兰素A具有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作用的潜力。论文的研究结果为传统民族医药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奠定物质基础,为高效、快速筛选民族药用植物靶向G-四链体的抗肿瘤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论文所建立的研究方法能够应用于民族传统药物的二次开发,促进民族医药的现代利用,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经济效益,更好的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陈静慧[3](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胃脘痛有其明显优势,然而在辨证论治上缺乏规范性,为了更好的了解胃脘痛的学术发展,对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胃脘痛的医案记载进行数据挖掘总结,整理分析该时期胃脘痛的舌脉、证型及其关系,为现代医家治疗胃脘痛准确辨证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典》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平台,收录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胃脘痛的医案,收集医案中舌脉资料、方药,并对舌脉及其方药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舌色、舌质、舌苔、舌态以及舌象与脉象、舌象与证型、脉象与证型进行频数、关联及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和统计结果,总结明清时期胃脘痛的舌、脉、证之间的关联,从而探寻明清时期医家胃脘痛辨证的内在规律,以更好实现中医的传承,提高现代医家治疗胃脘痛的诊疗水平。结果:一、舌象方面:1、明清胃脘痛医案中舌色以淡白舌、淡红舌多见,未记载舌色的医案仍较多,占76.63%。2、苔色以黄苔、白苔多见。3、苔质中以腻苔、润苔、薄苔等相对多见,镜面舌、类剥舌相对较少。4、舌形以胖舌、齿痕舌、舌有芒刺多见,这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失调,水湿代谢受阻,故见舌胖大、有齿印;芒刺主热,在明清时期医案中常见,当与其时瘟疫流行、热邪郁于内相关。5、明清胃脘痛医案中记录舌态是舌象中最少的一类,说明胃脘痛患者舌态多数大抵正常,仅有3例记载了痿软舌,1例颤动舌,痿软舌提示气血亏虚已极或津伤,颤动舌提示虚损或动风。二、脉象方面:明清时代胃脘痛患者多以弦脉、滑脉、弦滑、涩脉及细脉为主,说明该病主要与肝、脾、胃等脏器有关;选取医案中25.64%未记载脉象,其比例相较于舌象的记载(未记载比例为40.61%)多,说明历代医家均重视脉诊,脉诊在四诊中占首要地位。三、证型方面:本研究收集医案中,胃脘痛证型以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血瘀证比例最高(>10%),其次为寒湿困脾、湿热蕴脾、食积证、脾气虚证(>5%),其余证型较少(<5%),证型的分布特点与现代证型类型相类似。四、数据分析相关性方面:舌诊在中医四诊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于胃肠病密切相关。本研究中,部分证型与舌象具有显着相关性,分别为:(1)胃阴虚与裂纹舌、紫舌:(2)胃络瘀阻与黄苔、枯舌;(3)湿热蕴脾与鲜红舌;(4)胃热炽盛与剥苔;(5)阳明经证与燥苔;其他舌象之间、舌脉之间、脉象与证型之间部分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着。尽管明清医家已认识到舌诊的重要性,也对历代医家重视脉诊忽略其他三诊的做法进行了批判,提倡四诊合参,并在其医案中对舌诊记录有所增加;但是本研究中收集医案未记载舌诊仍较多,且多数记录不全面,可能与医家只记录有诊断意义的舌象有关,且医家对舌象的重视源于温病的发展,在温病医案中记录较多,因此导致胃脘痛医案中舌象记录相对较少。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胃脘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源流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古代文献针对该病论述,当代中医治疗该病的现状及现代医学对胃脘痛的研究进展,使历代对胃脘痛的认识,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本研究重点点阐述了明清时期舌象、脉象、证型三者的特点及三者的关系。从特点而言,可见明清医家对于舌脉证型的认识,以及当时的病人特点;就关系而言,特别是舌象与证型、脉象与证型的关系,通过统计学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辨证论治的支持更加充分。在临床上通过观察舌脉指导我们更加准确辩证。且为下一步舌象脉象与临床用药研究结合起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基础。

符仁[4](2007)在《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胃脘痛,又名胃痛,其名最早见于《内经》,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大便或结或溏等脾胃症状以及神倦乏力,面黄消瘦,浮肿等全身症状。在许多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中均可出现胃脘痛,如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肠炎等。是临床主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对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见有大量文献报道,对这些已有的临床医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具有明显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全面了解胃脘痛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为临床辨证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标准,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但目前还没有一篇报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研究者实际情况,本研究进行如下工作:1、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应用计算机检索、人工检索、和从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文献资料二百余篇。对检索得到的文献,首先依据文章题名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所有可能与分组设计进行临床辨证论治观察研究的文献;然后阅读全文,选取符合下列标准的文献纳入本研究:(1)文章为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发表时间2001年至2006年;(2)文章研究对象为明确的“胃脘痛”或“胃痛”的中医临床治疗;(3)观察病例成组设计,病例数不少于20例;(4)有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借鉴医学文献meta-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对选取的胃脘痛中医临床辨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文献作者所在地,以长江为界,将文献报道的胃脘痛病例分属南北两部分,对其所阐述的病史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进行整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近5年中医药辨治胃脘痛文章发表情况看,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的趋势基本相似,2001年至2003年逐年增加。(2)长江以南地区胃脘痛患者平均年龄略高于长江以北地区。但南北地区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包含年龄报道的文献量有明显差别,南方报道的文献对研究病例的年龄有详细说明的较北方多,因此可能存在文献纳入偏倚,其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相应地降低。(3)南北不同地区男性胃脘痛患者数量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约为3:2,而且长江以南地区与长江以北地区胃脘痛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一致。(4)北方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长于南方地区患者。(5)总结胃脘痛的文献报道最常见的几类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下垂。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不论南方、北方地区,均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类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的病变,而且南北方胃脘痛患者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基本相当。但在长江以南地区,胃下垂发病率较功能型消化不良低,而在北方地区正好相反。而在慢性胃炎中,北方地区浅表性胃炎所占百分比高于南方,而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则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三种亚型所占的百分比在南北方差别不明显,均以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6)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脾胃虚寒、脾胃阴虚是虚证胃脘痛中最为常见的两类证型,在所有统计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实证胃脘痛病例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较为多见,中医证型的集散趋势与地域分布未见明显相关性。2、临床研究将2004年10月~2006年1月之间就诊于澳门筷子基卫生中心门诊病例,凡是中医诊断属“胃脘痛”范畴者,均纳入本研究进行观察,共收集胃脘痛患者78例。制订临床病理观察量表,在接诊患者时,依据病史资料填写量表,待病例收集完毕,对所有收集的病例进行归纳整理,主要依据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实证患者平均年龄小于虚证患者。就整体平均年龄而言,本研究所收诊的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与文献研究中的平均年龄相比偏大。(2)该研究中收集的78例患者,不论虚实证候,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其中胃阴亏虚证女性多于男性尤为明显,而脾胃阳虚证患者性别差异较小。但总体的性别比例,与文献研究中的性别比例有明显不同。上述研究工作结果,探讨了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的不同特征产生的可能原因。总结澳门地区临床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的发病特征,并与内地文献报道互相比较,分析其间差异,总结辨治规律,为澳门地区胃脘痛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参考。

张友和[5](2002)在《蒙藏医药对慢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文中认为

王惠敏,吴秀君,范新玲[6](2000)在《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文中提出

二、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 ——以阿勒泰哈萨克族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相关研究概念
        二、研究背景
        三、发展和研究现状
        (一) 发展现状
        (二) 研究现状
        四、发展和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哈萨克族医药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阿勒泰地区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四、哈萨克族概况
    第二节 哈萨克族医药概述
        一、历史概况
        二、哈萨克族医药的特点
        三、哈萨克族医药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哈萨克族医药现状
        一、哈萨克族医药的研究现状
        二、哈萨克族医药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哈萨克族医药现状的讨论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
        二、基础理论研究滞后
        三、医药人才培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四、药物制剂研发创新不够
        五、产业化基础薄弱
第三章 哈萨克族医药的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地点与方法
        一、调查地点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点的分布
        四、调查问卷概况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哈萨克族医药认同度现状分析
        二、哈萨克族医药的有效度分析
        三、哈萨克族医药的优势度分析
        四、哈萨克族医药的发展趋势与面临困境分析
    第三节 认同现状的个案分析——民间医生的费解现象
    第四节 哈萨克族医药认同度的讨论
        一、年龄对哈萨克族医药认同度影响大
        二、青年学生对哈萨克族医药的认同度偏低
        三、疗效是决定哈萨克族医药认同度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 哈萨克族医药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我国药物资源利用的历史
        一、概况
        二、哈萨克族药物利用概述
    第二节 阿勒泰地区药物资源概况
        一、常用动物药种类及获取途径
        二、植物药资源概况及利用特色
    第三节 哈萨克族医药传统知识分析
        一、药物利用的传统知识
        二、药物利用传统知识持有情况
    第四节 哈萨克族医药传统知识收集
        一、民间药物利用知识案例
        二、民间谚语
        三、民间医生常用药方
        四、民间验方
        五、代表性成药
    第五节 关于哈萨克族药物资源的讨论
        一、阿勒泰地区药物资源丰富
        二、哈萨克族民间利用药物传统知识丰富
        三、哈萨克族医药知识需加强抢救、挖掘和整理工作
        四、哈萨克族民间常用药物资源需加强保护
第五章 哈萨克族医药传承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第一节 传承人整体现状
        一、整体概况
        二、传承人特征分析
    第二节 传承人代表深度访谈
        一、深度访谈概况
        二、传承人代表基本概况
        三、传承人代表的特征分析
        四、关于"非法行医"的分析
    第三节 哈萨克族医药传承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一、影响因素
        二、传承的建议
    第四节 传承人的个案研究
        一、接骨神医—木某
        二、哈巴河县哈萨克医医院外聘专家——民间医生巴某
    第五节 关于哈萨克族医药传承方式的探讨
        一、传承人的培养方式探讨
        二、医药文化博物馆传承民族医药文化作用的探讨
第六章 哈萨克族医药传承困境和发展策略
    第一节 哈萨克族医药的传承困境分析
        一、"医"的困境——哈萨克族医药面临传承危机,后继乏人
        二、"病"的困境——哈萨克族医药的认同度不高
        三、"药"的困境——哈萨克族药用资源面临枯竭
    第二节 哈萨克族医药发展具备的优势和难得机遇
        一、哈萨克族医药发展具备的优势
        二、哈萨克族医药发展的难得机遇
    第三节 哈萨克族医药发展的策略
        一、哈萨克族医药发展的策略
        二、哈萨克族医药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G-四链体为靶点的五种民族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筛选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民族医药发展历史、现状、意义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历史
        二、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
        三、民族医药的发展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四、我国民族医药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解决我国民族医药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民族医药的理论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民族医药产品
        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民族医药研究创新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发挥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方面的优势
        一、恶性肿瘤对民族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民族传统医药知识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优势
        三、开发抗肿瘤民族药物需要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节 G-四链体与小分子作用研究的现状
        一、G-四链体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二、G-四链体家族及生物学功能
        三、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研究进展
        四、小分子化合物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
        二、解决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 四种民族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研究
    第一节 民族医药及四种民族药用植物抗肿瘤研究概况
        一、民族医药概况
        (一) 藏医药概况
        (二) 维医药概况
        (三) 傣医药概况
        二、四种民族药用植物抗肿瘤研究概况
        (一) 藏药掌叶大黄抗肿瘤研究概况
        (二) 维药茜草和新疆紫草抗肿瘤研究概况
        (三) 傣药木莲抗肿瘤研究概况
    第二节 藏药掌叶大黄有效单体成分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研究
        一、靶向G-四链体芦荟大黄素抗肿瘤研究
        二、小结
    第三节 维药茜草及新疆紫草有效单体成分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研究
        一、靶向G-四链体茜草素抗肿瘤研究
        二、靶向G-四链体紫草素抗肿瘤研究
        三、小结
    第四节 傣药木莲有效单体成分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研究
        一、靶向G-四链体厚朴酚抗肿瘤研究
        二、靶向G-四链体和厚朴酚抗肿瘤研究
        三、小结
第三章 畲药紫玉兰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化合物的筛选及研究
    第一节 民族药中靶向G-四链体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的研究思路
        一、民族药中靶向G-四链体小分子化合物筛选方法的确定
        二、民族药用植物材料的确定
    第二节 畲药紫玉兰中靶向G-四链体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
        一、紫玉兰样品前处理及靶向G-四链体活性评价
        二、紫玉兰中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
        三、紫玉兰中小分子化合物结构鉴定
        四、紫玉兰中小分子化合物靶向G-四链体活性评价
        五、小结
第四章 紫玉兰素A与人端粒G-四链体相互作用研究
    第一节 紫玉兰素A与人端粒G-四链体相互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实验结论
    第二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传统民族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研究
        二、畲药紫玉兰靶向G-四链体抗肿瘤化合物的筛选及研究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认识
        1.1.1 胃脘痛的病名演化
        1.1.2 胃脘痛的病因探究
        1.1.3 胃脘痛的证型沿革
        1.1.4 胃脘痛的治疗
        1.1.5 小结
    1.2 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研究
        1.2.1 病因、病机及病位
        1.2.2 脏腑论治
        1.2.3 辩证治疗
        1.2.4 中成药治疗
        1.2.5 针灸治疗
        1.2.6 外治法
        1.2.7 小结
    1.3 西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西医治疗
        1.3.3 小结
    1.4 中西医联合治疗胃脘痛
第二章 医案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数据库
        2.1.2 检索词
        2.1.3 医案的纳入标准
        2.1.4 医案的排除标准
    2.2 数据规范
        2.2.1 证型、舌象的规范
    2.3 数据录入
    2.4 统计分析
        2.4.1 频数分析
        2.4.2 关联分析
    2.5 整理结果
        2.5.1 医案着作
        2.5.2 舌象类型
        2.5.3 脉象类型
        2.5.4 证侯类型
    2.6 统计分析结果
        2.6.1 舌象频数分析
        2.6.2 脉象频数分析
        2.6.3 证型频数分析
        2.6.4 明清医案舌象记载频数比较
        2.6.5 明清医案脉象记载频数比较
        2.6.6 舌象、脉象、证型之间关联分析
        2.6.7 小结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胃脘痛舌象分析
        3.1.1 舌色分析
        3.1.2 苔色分析
        3.1.3 苔质分析
        3.1.4 舌形分析
        3.1.5 舌态分析
        3.1.6 胃脘痛与舌象关系的现代研究
        3.1.7 小结
    3.2 胃脘痛脉象分析
    3.3 胃脘痛证型分析
        3.3.1 明清时代胃脘痛证型分析
        3.3.2 现代中医对胃脘痛证型的研究
    3.4 关联分析
    3.5 讨论
        3.5.1 明清时代脾胃病学的发展
        3.5.2 明清医家对胃脘痛的发展贡献
    3.6 不足与展望
        3.6.1 存在不足
        3.6.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META分析及其在医学文献研究中的意义
        (一) Meta-分析的概念
        (二) 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三) Meta-分析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法
        (四) 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常见偏倚
        (五) Meta-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二、胃脘痛及其研究进展
        (一) 历代中医典藉对旨脘痛的认识沿革
        (二) 近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第二部分 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
    一、研究对象选择
    二、分析方法
    三、分析结果
        (一) 研究已纳入的不同地区胃脘痛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
        (二)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年龄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三)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性别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四)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五)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西医诊断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的关系
        (六) 不同地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特征的关系
    四、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分析结果
        (一)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年龄分布情况
        (二)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比例
        (三)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平均年龄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四)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分布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四、结论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蒙藏医药对慢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藏医藏药
2 蒙医蒙药
3 小 结

(6)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判定标准
4 治疗结果
5 讨 论

四、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 ——以阿勒泰哈萨克族医药为例[D]. 邓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2]基于G-四链体为靶点的五种民族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筛选和研究[D]. 刘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3]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D]. 陈静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4]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D]. 符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蒙藏医药对慢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J]. 张友和.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2(03)
  • [6]藏药洁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J]. 王惠敏,吴秀君,范新玲.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0(S1)

标签:;  ;  ;  ;  ;  

藏药解白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0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